CN103663077B -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3077B
CN103663077B CN201310360868.8A CN201310360868A CN103663077B CN 103663077 B CN103663077 B CN 103663077B CN 201310360868 A CN201310360868 A CN 201310360868A CN 103663077 B CN103663077 B CN 103663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onveyor
truss
angle steel
truss support
suppor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08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3077A (zh
Inventor
关口健太郎
桥本和彰
镰田裕贵
宇津宫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6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3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3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3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位置不因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而下降,并以简单的结构阻止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乘客传送设备具备:支承固定栏杆的桁架;设于桁架且在楼层间行走的梯级;设于桁架的端部的桁架支承用角钢,其中,由穿过桁架支承用角钢的支承螺栓来保持用于将桁架支承于支承座的板状支承体,板状支承体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支承座和桁架支承用角钢重叠的搭接长度长,此外,当建筑物和乘客传送设备的在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板状支承体与设于支承座的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的移动限制构件抵接,移动限制构件设于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出入口附近设有引导栅栏的包括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在内的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将乘客传送设备支承于建筑物的支承座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体框架的支承结构中,将设于主体框架(桁架)端部的L型钢(也称为“桁架支承用角钢”)等支承部载置于建筑物侧的支承座(也称为“承重梁”),并由设于主体框架的支承部的顶起螺栓进行高度调整,使得建筑物地板面的高度和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齐平。图6表示普通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大致结构,示出了桁架1、栏杆15、建筑物3及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关联结构。图7和图8表示现有的桁架1的支承结构,示出了从侧面观察到的视图和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视图。
在桁架支承用角钢2具有能够在高度方向进行调整的桁架支承用螺栓4,在将乘客传送设备安装于建筑物时,由桁架支承用螺栓4来进行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高度调整和水平度调整。该桁架支承用角钢2和建筑物的支承座7的重叠的搭接长度B是由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端部和建筑物3的端部形成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建筑物3的乘客传送设备支承座7在其上表面设置铁板8(与支承座的表面的混凝土相比,铁板8的支承稳定度更高),该铁板8与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前端部抵接。在以下的说明中,不说成用铁板8借助桁架支承用角钢2来支承乘客传送设备,而采用范围更广的说法,说成用支承座7来支承乘客传送设备。
为了将图7中由符号F表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的高度和建筑物的地板面的高度调整为相同的高度,有必要通过桁架支承用螺栓4来进行高度调整,并且为了进行该高度调整,需要确保图7所示的高度变化量H。在此,假定图7所示的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位置在搭接长度B的中央部分,此时,当受地震运动等的影响而使得乘客传送设备与建筑物3的相对位置(在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时,如果位移达到了长度B的一半,则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前端从支承座7脱落,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的高度F降低桁架支承用螺栓的高度变化量H。
为了避免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的高度F因地震运动等的影响而呈阶梯状的下降,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桁架支承用角钢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板状支承体和高度调整用垫片的技术。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将垫片插入因顶起螺栓的高度调整而产生的间隙,此后拆除顶起螺栓而通过垫片来支承乘客传送设备。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在基座板与支承部角钢之间夹装水平高度调整用的衬垫物,并且设置止动配件部分,当乘客传送设备在长度方向上发生了相对位移时,该止动配件部分与支承部角钢抵接以阻止乘客传送设备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1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5895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没有特别对插入因顶起螺栓的高度调整而产生的间隙内的垫片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的长度作出规定,并且在安装结束后拆除顶起螺栓,所以在受到大地震运动的影响,乘客传送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发生了大幅度的晃动,导致在乘客传送设备和建筑物之间发生了长度方向上的层间位移时,垫片有可能会发生脱落,而使得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的安装高度发生变化。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基座板与支承部角钢之间夹装长度超过两者的重叠部分尺寸的三段滑动式的滑动支承构件,但该结构为多层结构,结构复杂,并且发生了地震运动时的滑动动作也很复杂。另外,在发生了地震运动时阻止乘客传送设备移动的止动配件部分方面,只对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作出了说明,而没有对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移作出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使得在乘客传送设备与建筑物或土木结构体的相对位置因地震运动等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时,乘客传送设备的出入口处的地板位置不会因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发生下降,并且利用结构简单的移动阻止构件来阻止乘客传送设备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结构。
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备:桁架,其用于支承固定具有扶手的栏杆;梯级,其设于所述桁架且在楼层之间循环行走;及桁架支承用角钢,其设于所述桁架的端部,且用于将所述桁架支承于建筑物的支承座,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中,由穿过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支承螺栓来保持用于将所述桁架支承于所述支承座的板状支承体,当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在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所述板状支承体与设于所述支承座的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限制构件抵接,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的空间内。另外,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中,所述板状支承体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重叠的搭接长度长。另外,用于调整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高度的高度调整用垫片夹装于所述板状支承体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避免乘客传送设备的出入口处的地板位置因地震运动等而下降,所以不需要在地震运动等后进行对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高度进行再调整的恢复作业。
另外,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和阻止,并且通过将移动限制构件与板状支承体对置地设置,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例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其他基本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有关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有关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示意图。
图6表示乘客传送设备的一般结构,是表示桁架、栏杆、建筑物及桁架支承用角钢的关联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将桁架支承于建筑物支承座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将桁架支承于建筑物支承座的支承结构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桁架(支承框架)
2桁架支承用角钢
3建筑物(建筑物或土木结构体)
4桁架支承用螺栓
5乘客传送设备板状支承体
6高度调整用垫片
7建筑物的支承座
8设置于支承座的铁板
10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的移动限制构件(本发明)
11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的移动限制构件(现有技术)
15栏杆
16梯级
B板状支承体的与桁架支承用角钢的重叠搭接长度
D板状支承体的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搭接长度
F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高度
H因桁架支承用螺栓产生的高度变化量
H1板状支承体与高度调整用垫片的高度尺寸
H2宽度方向的移动限制构件的高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图3及图6对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例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例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其他基本结构例的侧视图,图6表示乘客传送设备的一般结构,是表示桁架、栏杆、建筑物及桁架支承用角钢的关联结构的侧视图。
如附图所示,乘客传送设备具有附带扶手的栏杆15、设置有栏杆15的桁架1(也称为“支承框架”或“主体框架”)、设置在桁架1内且在楼层之间循环行走的梯级16及设置在桁架端部的用于将桁架1支承于建筑物3(建筑物或土木结构体)的桁架支承用角钢2。乘客传送设备利用环状地配置而进行循环移动的梯级16来运送乘客。梯级16由未图示的链条连结,在未图示的去路侧梯级导轨和返路侧梯级导轨上行走。梯级16由未图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驱动装置驱动。
桁架支承用角钢2设置在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由桁架支承用螺栓4支承于建筑物3的支承座7的铁板8,因此,乘客传送设备借助桁架支承用角钢2和桁架支承用螺栓4而安装于建筑物3的支承座7。
在此,将包括桁架1(支承框架或主体框架)、栏杆15、桁架支承用角钢2及后述的板状支承体5等在内的乘客传送设备及由支承该乘客传送设备的建筑物3的支承座7和后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的移动限制构件10构成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整个支承机构统称为“乘客传送装置”。
图1和图2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基本结构例,在桁架支承用角钢2与建筑物3的支承座7上的铁板8之间夹装有乘客传送设备的板状支承体5及用于调整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高度F的高度调整用垫片6。在此,铁板8用于取代建筑物的支承座7表面的裸露的混凝土,通过铁板8等使混凝土的高低不平的表面变得平滑,其基本用途是借助桁架支承用角钢2将桁架1支承于支承座7。因此,除了铁板8以外,还可以使用任何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承板状支承体5的材料。另外,高度调整用垫片6可以通过层叠多块垫片来确保适当的高度,也可以通过更换厚度不同的垫片来确保适当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能够由板状支承体5来确保高度,则不一定需要设置高度调整用垫片6。
根据图7所示的现有结构,当因地震运动而产生的位移达到桁架支承用角钢2与支承座7的搭接长度B的一半长度时,桁架支承用螺栓4从支承座7脱落,乘客传送设备的高度下降H。另一方面,如果将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板状支承体5和高度调整用垫片6的尺寸设定为搭接长度B的长度,则除非位移超过长度B,否则乘客传送设备的高度不会下降。
图3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支承结构有关的其他基本结构例的图,在该基本结构图中示出了将板状支承体5在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于图示长度B的长度D(D>B)的示例。根据具有长度D的结构,即使因地震运动而发生了超过B的振动,但只要不超过所设想的振动强度D,乘客传送设备就不会发生下降,乘客传送设备与建筑物的地板面之间就不会产生阶梯差。
以下对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螺纹与板状支承体5及高度调整用垫片6的螺纹孔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桁架支承用角钢2和高度调整用垫片6的供桁架支承用螺栓4穿过的螺纹孔可以是所谓的松孔,而将板状支承体5的孔设置为螺纹孔。通过这一设置,能够在借助桁架支承用螺栓4将板状支承体5保持于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状态下,将乘客传送设备安装于建筑物的支承座7。可以将螺纹孔设置成一边具有开口端的面方向较长的孔,使得能够在安装作业的中途将高度调整用垫片6插入到板状支承体5与桁架支承用角钢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将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前端设置成不从板状支承体5突出,使得板状支承体5的下表面与支承座7进行面接触。另外,在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与建筑物的地板面的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固桁架支承用螺栓4的图示的螺母来固定高度位置。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10与板状支承体5抵接时的情况,以下对该移动限制构件10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图4(在图2中同样示出了移动限制构件10,但在此参照图4进行说明)、图5及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在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有关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有关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的结构与配置的从出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在发生了地震运动时,乘客传送设备与建筑物之间不仅会在图1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而且还会在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如图9所示,针对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在支承座7上设置了面向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移动限制构件11。如图9所示,桁架支承用角钢2的有桁架支承用螺栓4穿过的水平部分与移动限制构件11抵接,所以移动限制构件11的高度需要设定成至少比桁架支承角钢2的水平部分高(在图9的示例中为桁架支承角钢2的水平部分的高度的2倍)。因地震运动时的相对位移而发生了水平位移的桁架支承角钢2的水平部分与移动限制构件11的碰撞力矩等于从支承座7起算的高度与该水平部分的碰撞力的乘积。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是与板状支承体5抵接的构件10。板状支承体5由于与多根桁架支承用螺栓4螺合在一起,所以不会产生位移,由此,能够通过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10来限制和阻止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如图4所示,在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左侧,在支承座7或铁板8上设有移动限制构件10,并且在宽度方向的右侧同样也设置有移动限制构件10,由此来限制乘客传送设备在宽度方向左右两侧的移动。
如图5所示,能够将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10的高度H2设定为低于板状支承体5和高度调整用垫片的高度H1,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10可以设置在桁架支承角钢2的水平部分与支承座7(或支承座7上的铁板8)之间的间隙内,与图9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缩小乘客传送设备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另外,与图9的现有结构相比,由于碰撞力矩作用在高度更低的位置上,所以能够相应地降低作用在宽度方向移动限制构件10的碰撞力矩,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以上在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Claims (7)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备:桁架,其用于支承固定具有扶手的栏杆;梯级,其设于所述桁架且在楼层之间循环行走;及桁架支承用角钢,其设于所述桁架的端部,且用于将所述桁架支承于建筑物的支承座,
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由穿过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支承螺栓来保持用于将所述桁架支承于所述支承座的板状支承体,
当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在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所述板状支承体与设于所述支承座的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限制构件抵接,
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支承体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重叠的搭接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用于调整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地板面高度的高度调整用垫片夹装于所述板状支承体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高度比所述板状支承体和所述高度调整用垫片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支承体具有与所述支承螺栓的螺纹螺合的螺纹孔。
6.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其具备:
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用于固定具有扶手的栏杆的桁架、设于所述桁架且在楼层之间循环行走的梯级、及设于所述桁架的端部的桁架支承用角钢;
建筑物的支承座,其用于支承所述乘客传送设备;
所述乘客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传送设备具有由穿过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支承螺栓保持的板状支承体,
移动限制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承座,当所述建筑物和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在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所述移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板状支承体在乘客传送设备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移动限制构件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之间的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支承体在乘客传送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被形成得比所述建筑物的支承座与所述桁架支承用角钢的重叠的搭接长度长。
CN201310360868.8A 2012-09-26 2013-08-19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Active CN103663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2632A JP5806996B2 (ja) 2012-09-26 2012-09-26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2-212632 2012-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3077A CN103663077A (zh) 2014-03-26
CN103663077B true CN103663077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30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0868.8A Active CN103663077B (zh) 2012-09-26 2013-08-19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06996B2 (zh)
CN (1) CN103663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8702B2 (ja) * 2014-09-26 2017-09-2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の脱落抑制装置
JP2016074500A (ja) * 2014-10-06 2016-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05151983A (zh) * 2015-10-09 2015-12-16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用端部支撑件
JP6562859B2 (ja) * 2016-03-25 2019-08-2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の据え付け方法
CN112135788B (zh) * 2018-05-23 2022-06-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EP3621048B1 (en) * 2018-09-10 2022-11-02 TK Escalator Norte, S.A. Risk-detection system for a passenger moving installation
CN109459502A (zh) * 2018-12-03 2019-03-12 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置多块tofd对比试块的支撑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7580B1 (en) * 2002-12-05 2003-10-28 Terryle L. Sneed Telescoping escalator seismic restraint
CN1715170A (zh) * 2005-06-14 2006-01-04 江苏康力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人行道支撑机构
CN201140960Y (zh) * 2007-11-06 2008-10-29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扶梯前沿板可调式支架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2296U (zh) * 1977-08-31 1979-03-22
JPS61243791A (ja) * 1985-04-18 1986-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ン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JPS61243792A (ja) * 1985-04-19 1986-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ン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JP2011063390A (ja) * 2009-09-17 2011-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JP2011063389A (ja) * 2009-09-17 2011-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JP2013241227A (ja) * 2012-05-17 2013-12-0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7580B1 (en) * 2002-12-05 2003-10-28 Terryle L. Sneed Telescoping escalator seismic restraint
CN1715170A (zh) * 2005-06-14 2006-01-04 江苏康力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人行道支撑机构
CN201140960Y (zh) * 2007-11-06 2008-10-29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扶梯前沿板可调式支架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65581A (ja) 2014-04-17
CN103663077A (zh) 2014-03-26
JP5806996B2 (ja)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3077B (zh)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装置
US20150090557A1 (en) Passenger conveyor
JP2011063389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CN109989330B (zh) 连续式轨道及其架设方法
JP6475548B2 (ja) 押出架設工法
KR20160096604A (ko) 구조물에서 승객 이송 디바이스를 지지하기 위한 지지 시스템
JP2013067461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6132865A (zh) 在地震事件中用于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的侧向阻尼和中间支撑件
CN102398838B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620084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KR20100123960A (ko) 위치 가변이 가능한 석재패널 고정장치
CN104649114B (zh) 乘客传送装置
CN104692222A (zh) 乘客传送设备
JP665865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7137154A (ja) エレベーター
JP2015151231A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201410121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脱落防止装置
KR100944991B1 (ko) 역사 구조물의 건축방법
CN107614413B (zh)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流动调整装置
JP2016175740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204689303U (zh) 电梯导轨安装组件
JP2015013707A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13727935B (zh)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
JPWO201417457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375704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