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558B - 驾驶盘 - Google Patents
驾驶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61558B CN103661558B CN201310445601.9A CN201310445601A CN103661558B CN 103661558 B CN103661558 B CN 103661558B CN 201310445601 A CN201310445601 A CN 201310445601A CN 103661558 B CN103661558 B CN 1036615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d bar
- wheel
- bend
- connecting portion
- h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60R21/203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 B60R21/203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the module or a major component thereof being yieldably mounted, e.g. for actuating the horn switch or for protecting the driver in a non-deployment situ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11—Hand wheel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盘。构成轮辐部的轮辐带芯棒的下轮辐带芯棒,其将第一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轮缘带芯棒。下轮辐带芯棒将第二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轮毂带芯棒。下轮辐带芯棒设置有垂直壁部,其将弯曲形的第一弯曲部连接至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其将弯曲形式的第二弯曲部连接至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轮缘带芯棒设置有能够变形的变形允许部。垂直壁部和变形允许部大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盘,其中组件附接于驾驶盘主体。
背景技术
根据惯例,在例如汽车的车辆中,使用方向盘作为驾驶盘,该方向盘设置有方向盘主体,该方向盘主体具有形成为环形的轮缘部、定位在该轮缘部内的轮毂部以及连接轮缘部与轮毂部的多个轮辐部。另外,所提供的方向盘配置有构成气囊装置、喇叭装置等等的组件,该组件附接于方向盘主体的轮毂部,方向盘主体中的轮辐部的带芯棒在被施加过度的力的情况下变形,并且从而在汽车等等的碰撞发生时保护乘客(参考专利文件1)。
另一方面,现在,组件、气囊装置等能够通过所谓的单触操作的配合而不是螺母与固定螺栓的螺纹配合与方向盘主体配合的固定的结构是已知的并且这种结构被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例如,固定到方向盘的固定板与喇叭装置的可动板配合的结构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件2)。在这种结构中,固定板设置有一对向上突出的配合棘爪,并且在这对配合棘爪的顶侧,棘爪部分形成为向彼此内侧突出。并且可动板设置有盘簧,盘簧的部分延伸并且构成臂部。通过将臂部插入该对配合棘爪的内侧空间,该臂部与配合棘爪的棘爪部分配合,因而喇叭装置被固定到方向盘主体。
在以上描述的结构中,臂部与配合棘爪的棘爪部分简单地配合,在汽车碰撞的时候,负载被输入到方向盘主体,并且进一步的结构被需要以避免在方向盘主体的带芯棒变形的情况下臂部和棘爪部分之间的配合分离。进一步的结构包括,例如,将棘爪部分设定在带芯棒的变形不影响棘爪部分尺寸扩大或被施压的臂部的紧固的位置上。然而,在这些进一步需要的结构中,驾驶盘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制造成本增加成为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设置在方向盘主体的带芯棒中的配合棘爪部与设置在组件中的钢丝的配合接收端配合,连接带芯棒被连接到构成轮辐部的轮辐带芯棒,并且配合棘爪部和底座位于连接带芯棒上(例如,专利文件3)。在此结构中,当乘客向前移动并且负载被输入到方向盘主体时,底座被向前推动,并且带芯棒围绕连接带芯棒变形。因而,通过在方向盘主体的带芯棒变形的过程中,增加配合接收端和配合棘爪部的配合量,实现了组件分离被避免而无需增加制造成本。
优先权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公开序列号为No.11-5943日本专利申请5(3-5页和图5);
专利文件2:公开序列号为No.2007-296922日本专利申请5(1页和图1-4);
专利文件3:公开序列号为No.2011-213250日本专利申请5(3-9页和图1-10)。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专利文件1的方向盘中,定位于该方向盘的右侧和左侧的轮辐部带芯棒通过连接带芯棒连接至轮毂部,并且驾驶席侧的轮辐部带芯棒通过连接棒连接至连接带芯棒的左右两个位置。在这个结构中,连接棒延伸至乘客侧以致该连接棒与连接带芯棒正交,并且该连接棒通过铰链部连接至驾驶席侧的轮辐部带芯棒。另外,连接带芯棒具有线性直部,其在驾驶席侧沿着与轮辐带芯棒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倾斜部,其邻接于直部,并且被配置为当在碰撞等发生的同时负载通过乘客从驾驶席侧导入时,在直部由于倾斜部的存在而在背面方向弯曲的情况下,连接棒在倾斜部的位置趋于扭曲。然而,在这种结构的例子中,在施加负载的情况下产生的波动在每个弯曲方向和扭曲方向上是广泛变化的,并且存在用于稳定地吸收负载的特殊结构被进一步需要的问题。
另外,对于专利文件3的方向盘主体,在配合棘爪部与配合接收端配合使得组件被固定到方向盘主体上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在方向盘主体的带芯棒变形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增加配合接收端和配合棘爪部的配合量的结构。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做出,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盘,其可以在驾驶盘主体变形的基础上稳定和有效地吸收负载,并且能够在驾驶盘主体变形的过程中可靠地保持组件而不被分离。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盘,其具有驾驶盘主体以及附接于该驾驶盘主体的组件,并且该驾驶盘主体设置有:操作轮缘部,其布置在面向乘客的位置;轮毂部,其连接至转向装置;轮辐部,其连接所述轮缘部和所述轮毂部;轮缘带芯棒,其构成所述轮缘部;轮毂带芯棒,其构成所述轮毂部;以及轮辐带芯棒,其连接至所述轮缘带芯棒和轮毂带芯棒并构成所述轮辐部,所述轮辐带芯棒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延伸部,该第一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轮缘带芯棒,该第二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轮毂带芯棒,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一弯曲部,在其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并且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二弯曲部,在其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所述驾驶盘主体进一步的设置有配合棘爪部,其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轮辐带芯棒中,所述组件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棘爪部配合的配合接收端,所述配合棘爪部布置在所述延伸部,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位置。
本发明优选地配置为: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被定位于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轮毂带芯棒的连接位置之间,所述中心位置在所述轮缘带芯棒的外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轮毂带芯棒的连接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优选地是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
所述轮缘带芯棒具有优选地多个能够变形的变形允许部,并且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变形允许部大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变形允许部是比所述轮缘带芯棒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驾驶盘中的带芯棒的变形动作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驾驶盘的带芯棒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驾驶盘的透视图。
图4是从下面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驾驶盘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驾驶盘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驾驶盘的带芯棒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驾驶盘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图1至5中,附图标记10表示作为驾驶盘的方向盘。方向盘10布置在汽车中的驾驶席中的乘客的前面,并且包括:方向盘主体11,其作为驾驶盘主体;气囊装置12,其安装在方向盘主体11的乘客侧并作为组件,等等。
另外,安装在转向轴上的方向盘10通常设置为倾斜的状态,未示出并且作为转向装置。在随后的描述中,例如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方向将通过如下方式描述:假设气囊装置12侧为乘客侧、正面侧或后侧,假设转向轴侧为车辆车身侧、背面侧或前侧,假设沿着转向轴的前后方向为轴线方向,并且假设设置有方向盘10的车辆车身的前进方向为参考。
此外,方向盘主体11包括:环形轮缘部(圆环部)15;轮毂部(安装部)16,其定位于轮缘部15内侧并连接至转向轴;以及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三个轮辐部17,其连接轮缘部15和轮毂部16。
再者,方向盘主体11设置有:金属带芯棒21;软涂层部22,其整体覆盖带芯棒21的部分;盖体24,其覆盖带芯棒21的背面侧,等等。
另外,带芯棒21设置有:轮缘带芯棒25、轮毂带芯棒26和轮辐带芯棒27以对应轮缘部15、轮毂部16和轮辐部17。
轮缘带芯棒25构成轮缘部15,轮毂带芯棒26构成轮毂部16,轮辐带芯棒27连接至轮缘带芯棒25和轮毂带芯棒26,并且该轮辐带芯棒27构成轮辐部17。
另外,轮毂带芯棒26也被称为轮毂板等,并且设置有圆柱形轮毂26a,该圆柱形轮毂26a固定并附接于转向轴,轮毂带芯棒26的一部分、环形轮缘带芯棒25以及径向布置的轮辐带芯棒27在将轮毂26a布置在金属模具的同时,通过镁合金等的插入模塑一体形成。再者,带芯棒21被配置为在带芯棒被施加强力的状态下变形和移动,并且吸收冲击,以便保护乘客。特别地,允许在施加强力的状态下变形的变形允许部25a和25a在轮缘带芯棒25下侧的两侧形成比其他部分狭窄的部分。即,变形允许部25a和25a是薄弱部,该薄弱部比轮缘带芯棒25的其他部分更易损坏(更易变形),并且双侧对称地布置在,例如,轮缘带芯棒25中。再者,变形允许部25a和25a是在圆弧形中沿着轮缘带芯棒25的外周方向弯曲的区域。
在图2中,变形允许部25a和25a显示为在环形轮缘带芯棒25中的部分狭窄的区域。构成轮缘带芯棒25下半部的部分对应于变形允许部25a和25a。
进一步地,轮辐带芯棒27在两侧设置有一对侧轮辐带芯棒31,其从轮毂带芯棒26的上侧部分延伸至两侧;以及下轮辐带芯棒32,其从轮毂带芯棒26的下侧部分向下延伸并且作为可弯曲部。
每个侧轮辐带芯棒31都具有:轮缘部侧连接部34,其一个端部连接至轮缘带芯棒25的侧部内缘;轮毂部侧连接部35,其上端部作为一个端部连接至轮毂26a的侧部;以及垂直壁连接部36,其在连接部34和35之间沿着正面至背面方向延伸,并且作为连接部。弯曲在轮缘部侧连接部34与垂直壁连接部36之间,以及在垂直壁连接部36与轮毂部侧连接部35之间发生,并且每个侧轮辐带芯棒31弯曲成阶梯形。
轮缘部侧连接部34从轮缘带芯棒25的侧部内缘至背面方向,朝向轮缘带芯棒25的中心部侧延伸。此外,在轮缘部侧连接部34处,形成有一对圆孔形的定位孔34a和34a,以固定气囊装置12,以便穿过正面至背面方向。
另外,轮毂部侧连接部35从轮毂带芯棒26中的轮毂26a的侧部,朝向侧方向即轮缘带芯棒25侧延伸。此外,轮毂部侧连接部35设置有:引导接收部35a,其定位于轮毂带芯棒26的侧部并且用于引导气囊装置12;弹簧接收器35b;以及固定触点部35c。并且引导接收部35a、弹簧接收器35b以及固定触点部35c在方向盘主体11倾斜的状态下从上侧至下侧依次布置。
再者,在对应于一个端部的垂直壁连接部36正面侧的端部中,该垂直壁连接部36设置有轮缘部侧弯曲部38,其连接至轮缘部侧连接部34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在对应于另一个端部的垂直壁连接部36背面侧的端部中,该垂直壁连接部36设置有轮毂部侧弯曲部39,其连接至轮毂部侧连接部35的另一个端部。并且垂直壁连接部36弯曲成阶梯形。此外,在垂直壁连接部36中,缺口部41在中心部中沿着正面至背面方向形成为纵向形状,并且形成有侧配合棘爪部43,其作为缺口部41的正面侧位置上的(第一和第二)配合棘爪部朝向方向盘主体11的中心侧。
侧配合棘爪部43可以被称为侧配合棘爪或单触钩,并且被配置为背面侧形成垂直于正面至背面方向的锁闭表面43a,并且正面侧形成倾斜于该锁闭表面43a的引导表面43b。另外,在侧配合棘爪部43的锁闭表面43a上,设置有突出部43c以突出到背面侧。此外,在侧配合棘爪部43处,用于定位盖体24的圆孔形的盖定位孔43d形成,以便穿过正面至背面方向。
再者,下轮辐带芯棒32设置有:一对矩形柱形状(棒状)的棒状部45和45,其对应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带芯棒主体部;以及连接带芯棒部46和附接部47,它们使棒状部45和45相互连接。棒状部45和45弯曲成阶梯形(曲柄形),并且该阶梯形的各自的部分形成:第一连接部51,其将作为一个端部的下端部连接至轮缘带芯棒25的下部内缘;第二连接部52,其将作为一个端部的上端部连接至轮毂带芯棒26的轮毂26a的下部;以及垂直壁部53,其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51与52之间沿着正面至背面方向延伸,并且作为延伸部。
每个棒状部45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形状,其中沿着正面至背面方向(转向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横向方向的厚度(宽度)。相应地,棒状部45可以在正面至背面方向上很容易的变形,并且很难在包括横向方向组件的方向上相对变形。
第一连接部51从轮缘带芯棒25的下部内缘向上延伸至背面方向。即,如从正面看到的,第一连接部51沿着轮缘带芯棒25(轮缘部15)的直径方向径向延伸。另外,在第一连接部51的中心部,形成有圆孔形的定位孔51a以固定气囊装置12,以便穿过正面至背面方向。
此外,第二连接部52从轮毂带芯棒26的轮毂26a的下部向下延伸。即,如从正面看到的,第二连接部52沿着轮缘带芯棒25(轮缘部15)的直径方向径向延伸,并且沿着与转向轴相交(正交)的方向。另外,在第二连接部52处,弹簧接收器52a以突出的方式设置,例如,从一个棒状部45朝向另一个棒状部45,并且固定触点部52b从该另一个棒状部45朝向该一个棒状部45以突出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垂直壁部53沿着从平行于转向轴的方向稍稍倾斜的方向线性地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对应于一个端部的后端部通过第一弯曲部55即第一弯曲点连接至对应于第一连接部51的另一个端部的上端部,并且对应于另一个端部的前端部通过第二弯曲部56即第二弯曲点连接至下端部即第二连接部52的另一个端部。相应地,在侧立面视图中,棒状部45在第一弯曲部55和第二弯曲部56的位置弯曲,并且作为整体弯曲成阶梯形。
即,下轮辐带芯棒32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以及垂直壁部53即延伸部,第一连接部51的一个端部连接至轮缘带芯棒25,第二连接部52的一个端部连接至轮毂带芯棒26,垂直壁部53在其一个端部具有连接至第一连接部51另一端的第一弯曲部55,并且垂直壁部53在其另一个端部具有连接至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弯曲部56。
此外,如图2所示,附接部47定位于一对棒状部45的一对第一弯曲部55之间,并且连接带芯棒部46定位于一对棒状部45的一对第二弯曲部56之间。对应于(第三)配合棘爪部的下配合棘爪部59形成为朝向方向盘主体11的中心侧,即,在连接带芯棒部46处,朝向方向盘主体11倾斜状态下的前上侧。换句话说,下配合棘爪部59布置在对应于延伸部的垂直壁部53处,并且形成和布置于第一弯曲部55与第二弯曲部56之间。
如图1所示,中心位置C设定为位于将在方向盘主体11(轮缘部15和轮缘带芯棒25)的直径方向上的,在轮缘带芯棒25下侧(乘客侧)的外缘部25b与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之间的连接位置26b之间的距离D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位置。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垂直壁部53(弯曲部55和56,以及下配合棘爪部59)被定位于中心位置C与连接位置26b之间的区域。
请注意,中心位置C与连接位置26b之间的区域包括中心位置C和连接位置26b中的每一个,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垂直壁部53(第一弯曲部55、第二弯曲部56以及下配合棘爪部59)被定位于夹在中心位置C与连接位置26b之间的区域。
即,在方向盘主体11从正面(轴向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垂直壁部53沿着方向盘主体11(轮缘部15和轮缘带芯棒25)的直径方向即下轮辐带芯棒32的纵向方向被定位为相对于与轮缘带芯棒25的距离更靠近轮毂带芯棒26。
另外,如从乘客侧(正面)看到的,垂直壁部53定位于与变形允许部25a和25a大致相同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直线L上。换句话说,如从正面看到的,垂直壁部53布置在与变形允许部25a和25a之间连接的虚拟的线L至少部分相交的位置上。
换句话说,如从正面看到的,垂直壁部53位于如下带状范围内:从连接一个变形允许部25a的上端部(一个端部)与另一个变形允许部25a的上端部(一个端部)的虚拟的线,到连接该一个变形允许部25a的下端部(另一个端部)与该另一个变形允许部25a的下端部(另一个端部)的虚拟的线。
另外,第一和第二弯曲部55和56形成薄弱部,其比垂直壁部53的其他部分更易损坏(更易变形)。
此外,如图1所示,相对于第一弯曲部55,第二弯曲部56在对应于下轮辐带芯棒32的纵向方向的方向盘主体11(轮缘部15和轮缘带芯棒25)直径方向上被定位于稍微靠近轮毂带芯棒26的位置。由于垂直壁部的两个端部形成第一弯曲部55和第二弯曲部56,垂直壁部在从平行于转向轴的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上线性延伸。
下配合棘爪部59可以被称为下配合棘爪或单触钩,并且被配置为其背面侧形成垂直于正面至背面方向的锁闭表面59a,并且其正面侧形成倾斜于该锁闭表面59a的引导表面59b。另外,在下配合棘爪部59的锁闭表面59a上,设置有突出部59c以突出到背面侧。此外,在下配合棘爪部59处,用于定位盖体24的圆孔形的盖定位孔59d被形成,以便穿过正面至背面方向。
再者,附接部47沿着平行于连接带芯棒部46的横向方向设置在与连接带芯棒部46的正面侧(第一连接部51侧)分隔开的位置。在附接部47中,用于定位气囊装置12的圆孔形的定位孔47a被形成,以穿过正面至背面方向。
进一步地,涂层部22以覆盖轮缘带芯棒25的外周部分以及靠近轮辐带芯棒27的轮缘部15侧的部分的外周部分的方式,由聚氨酯,例如,软发泡聚氨酯柔软地形成。
此外,盖体24也被称为体盖、下盖、后盖等等,其覆盖方向盘主体11的轮毂部16以及背面侧,即,在轮辐部17处靠近轮毂部16的部分的背面侧,并且其通过将具有绝缘性的热塑树脂等注入金属模具一体形成。另外,在盖体24中,其两个侧部和下部分别附接和固定于盖定位孔43d和43d以及盖定位孔59d。
相对的,气囊装置12设置有:底板61,其对应于主体壳;充气机62,其附接于底板61;气囊,其未示出;气囊盖64,其对应于盖体;保持器,其未示出,等等。
底板61也被称为背板、背夹等等,兼做喇叭机构的喇叭板,并且其由例如合成树脂一体注塑成型。另外,底板61设置有底板部66,其对应于壳主体;以及外周壁部67,其被提升至在底板部66正面侧上的整个外周边缘部上方的正面侧。
底板部66大致上在其中心部设置有充气机附接部69,并且,在该充气机附接部69处,形成有圆孔形的充气机附接孔,以及围绕该充气机附接孔设置的未示出的四个附接孔。此外,底板部66一体设置有固定部70,其对应于将气囊装置12附接至方向盘主体11以便该气囊装置12可向前和向后活动的附接机构。
固定部70设置有:侧固定部73(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附接机构),其分别设置于底板61的两个侧部;以及下固定部74(对应于第三附接机构),其设置于底板61的下部。另外,每个固定部73和74都设置有:钢丝76,其对应于配置为配合的单元;附接底座77,其上附接有钢丝76,并且其与底板部66一体形成;以及螺旋弹簧78,其对应于配置为施压单元。
钢丝76可以被称为单触钢丝,其由弹性变形的线材形成,并且其设置有:一对线性配合接收器81;弹性连接部82,其对应于配置为配合和施压单元,该单元连接配合接收器81的一个端部,并且在配合接收器81相互分隔的方向上施压;以及操作部83,其通过折叠配合接收器81的另一个端部形成。
此外,每个附接底座77都设置有:配合单元附接部85,其是附接有钢丝76的开口部;施压单元附接部86,其是附接有螺旋弹簧78的弹簧接收器;以及活动触点部87。再者,每个侧固定部73的附接底座77以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引导突出部88和88,其用于相对于方向盘主体11引导气囊装置12。
配合单元附接部85沿着底板61的底板部66的背面侧布置。另外,配合单元附接部85将钢丝76的成对的配合接收器81设定为如下状态:成对的配合接收器81克服所施压力相互靠近,并且支撑一个配合接收器81,以便在配合接收器81克服所施压力相互靠近的方向上以及部分从开口部85a暴露的状态下是可活动。此外,在配合单元附接部85处,形成有狭缝状的引导支撑部85b,其在暴露的状态下,即,在操作部83可以操作以被推动的状态下引导并支撑连接至配合接收器81的操作部83。再者,侧固定部73的配合单元附接部85在将沿着底板61的底板部66的表面方向的上和下方向设定为纵向方向的同时支撑配合接收器81,并且下固定部74的配合单元附接部85在将两侧方向设定为纵向方向的同时支撑配合接收器81。
另外,各自的活动触点部87面向布置在方向盘主体11侧的喇叭机构的固定触点部35c和52b,并且其与固定触点部35c和52b一起构成喇叭开关。
此外,螺旋弹簧78用于将气囊装置12施压到相对于方向盘主体11的正面侧,一端部保持在施压力单元附接部86处并且另一端部保持在各自的弹簧接收器35b和52a处。
此外,外周壁部67围绕在折叠的状态下的气囊,并且定位于沿着该气囊的突出方向的方向。另外,外周壁部6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钩部91,其用于配合和保持气囊盖64;多个锁闭接收器92;以及多个锁闭棘爪部93。
钩部91形成为L字形,其从外周壁部67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分别布置于该外周壁部67的两个侧部、下部等等,以便相互分隔。
另外,锁闭接收器92以凹形的方式设置在底板部66上方钩部91和91之间的位置,并且设置于比外周壁部67的钩部91更靠近基端侧即前端侧的位置,并且朝向前侧开口。
此外,锁闭棘爪部93布置在钩部91和91之间,比外周壁部67的锁闭接收器92更靠近正面侧的位置。
再者,充气机62设置有:盘状充气机主体部62a,以及法兰部62b,其从充气机主体部62a向外周侧突出。另外,未示出的气体喷射口设置于充气机主体部62a,以便定位于法兰部62b的正面侧,并且附接孔(未示出)在四个位置设置于法兰部62b。此外,连接至控制器的连接器62c设置在充气机主体部62a的底部。
再者,气囊由例如单基织物或多基织物形成为扁袋形,并且以与底板61的充气机附接部69相同的方式形成有形成为圆孔形的充气机附接孔,以及设置在四个位置上的以围绕充气机附接孔的未示出的附接孔。
另外,气囊盖64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并且设置有:前板部95,其对应于覆盖方向盘的部分的正面侧的盖体;以及附接板部96,其对应于附接壁部,该附接壁部被设置为从对应于前板部95背面侧的正面侧以角管形向下突出。
在对应于前板部95的背面的正面上,未示出的具有小厚度的槽形撕裂线,例如,从正面看大致H字形,被形成在附接板部96围绕的位置上,并且被配置为在该气囊充气时气囊沿着撕裂线裂开并且展开。
另外,附接板部96被定位于底板61的外周壁部67的外侧,并且沿着外周壁部67的外形形成。此外,附接板部96设置有:插入开口部,基板61的钩部91分别插入其中并且与其配合;锁闭突起,其分别与锁闭接收器92配合;以及配合凹部,锁闭棘爪部93分别与其配合,其未示出。
再者,护圈形成为环形,并且设置有:护圈底座(未示出),其由金属板等形成;以及四个附接螺栓98,其固定于护圈底座。另外,护圈底座具有形成于其中心部的圆孔形的充气机附接孔。此外,附接螺栓98以突出的方式设置于背面侧以围绕充气机附接孔,并且被配置为螺母99与每个附接螺栓98螺纹配合。
另外,在护圈插入气囊的内侧并且该护圈的附接螺栓98拔出附接孔的状态下,气囊折叠为预定的形状。此外,在将气囊盖64的附接板部96的插入开口部、锁闭突起和附接凹部与底板61的外周壁部67的钩部91、锁闭接收器92和锁闭棘爪部93对齐的同时,通过将气囊盖64放在折叠的气囊上,并且将护圈的附接螺栓98插入附接孔并且将附接螺栓98推向底板61侧,钩部91和锁闭棘爪部93插入并锁于插入开口部和配合凹部,并且锁闭突起插入并锁于锁闭接收器92。其结果是,气囊盖64和底板61通过一触操作(按扣操作)相互固定。
此外,在附接孔中插入突出至底板61的背面侧的附接螺栓98的同时,充气机62从底板61的背面侧被结合,并且螺母99由此与附接螺栓98配合从而被紧固。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有充气机62的气体喷射口的充气机主体部62a的正面侧上的部分从充气机附接孔插入气囊的内侧,并且构成气囊装置12。
相对地,在由盖定位孔43d、43d、59d等定位的同时,盖体24从背面侧与方向盘主体11结合,并且盖体24附接于方向盘主体11。
此外,方向盘主体11的轮毂26a安装并附接于转向轴,并且通过螺母(未示出)紧固和安装。
气囊装置12只通过被从正面侧压缩,即,通过所谓的一触操作时附接于方向盘主体11。即,在气囊装置12从正面侧被压缩进方向盘主体11的情况中,设置在带芯棒21中的配合棘爪部43、43和59在安装部70处与各自的钢丝76的配合接收器81配合,并且气囊装置12在两侧和下侧的三个位置处与方向盘主体11配合,从而在防止脱落的同时被支撑。
更详细的是,在气囊装置12被压缩的情况中,配合棘爪部43、43和59进入开口部85a,并且钢丝76的配合接收器81被引导表面43b、43b和59b挤压,并且克服弹性连接部82的所施压力移动。此外,当气囊装置12被充分压缩并且配合棘爪部43、43和59穿过钢丝76时,该钢丝76变形,以便基于弹性连接部82的所施压力复位,并且配合接收器81移动,并且锁于配合棘爪部43、43和59的锁闭表面43a、43a和59a。另外,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弹性连接部82的所施压力,配合接收器81在多个配合增长的方向上被施压,并且通过设置为从配合棘爪部43、43和59的锁闭表面43a、43a和59a突出的突出部43c、43c和59c,有效地防止各自的配合接收器81脱落,并且防止意外的分离。
此外,在这种状态下,气囊装置12的引导突出部88插入方向盘主体11的引导接收器35a,以便向前和向后是可移动的,并且沿着正面至背面方向被引导。
再者,气囊装置12的分别的螺旋弹簧78与方向盘主体11的弹簧接收器35b、35b和52a相接触从而被支撑,并且通过螺旋弹簧78的所施压力,气囊装置12的分别的可动触点部87在从方向盘主体11的固定触点部35c、35c和52b分离的状态下被支撑。
此外,设置有气囊装置12的方向盘10在该方向盘10通过例如电连接充气机62的连接器62c而附接于转向轴的状态下构成。
另外,在行进时,如上所述构成的方向盘10通过在驾驶席中的乘客抓住和转动轮缘部15被操作。此外,在通过乘客的推动操作,克服兼任按压部的气囊装置12的气囊盖64的螺旋弹簧78的所施压力,任意可动触点部87与任意一个固定触点部35c、35c和52b相接触的情况中,车体侧的喇叭装置响起。
相对的,在车辆正面相撞等的情况下,气体从充气机62被迅速喷射进气囊的内部,并且该折叠并且存储的气囊迅速充气。然后,气囊盖64基于充气压力沿着撕裂线裂开,形成气囊的突出口,并且气囊从突出口突出由此在乘客的前侧充气和展开,从而限制并且保护乘客。
再者,在方向盘主体11的轮缘部15通过气囊被乘客的向前运动等挤压的情况下,轮缘带芯棒25和轮辐带芯棒27变形,吸收震动并且保护乘客。更详细地,在车辆正面相撞的情况下,乘客向前运动以致被向前抛出,与最接近该乘客的轮缘部15的下部接触,并且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朝向前侧挤压该轮缘部15的下部从而施加负载。相应地,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轮缘部15的轮缘带芯棒25在变形允许部25a的位置向着轮毂带芯棒26变形,并且下轮辐带芯棒27,即,连接至轮缘带芯棒25的下轮辐带芯棒32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变形。
在这个时候,由于下轮辐带芯棒32弯曲为曲柄形,在该下轮辐带芯棒32的内部产生的压力主要只集中在弯曲部55和56。因此,下轮辐带芯棒32被配置为,在以箭头F所示的方向施加负载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51移动至上侧(乘客的相对侧)即垂直壁部53侧围绕第一弯曲部55,第二连接部移动至下侧(乘客侧)即垂直壁部53侧围绕第二弯曲部56,据此包括弯曲部55和56的垂直壁部53弯曲和变形以便折叠为如从侧面看到的反Z字形(S字形),并且垂直壁部53的下配合棘爪部59移动至背面侧上。
特别地,弯曲部55和56定位于轮缘带芯棒25的外缘部25b与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的连接位置26b之间的中心位置C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52与轮毂带芯棒26之间的连接位置26b定位于比中心位置C更靠近轮毂带芯棒26(连接位置26b)侧的位置。因而包括弯曲部55和56的垂直壁部53弯曲和变形,以便垂直壁部折叠为如从侧面看到的反Z字形(S字形),并且垂直壁部53的下配合棘爪部59移动至背面侧上。换句话说,下配合棘爪部59在增加配合钢丝76的配合接收器81的配合量的棘爪挂住方向倾斜并移动,变形以便下配合棘爪部在最内侧进一步抓紧配合接收器81,并且可靠地保持该配合接收器81,即,不分离气囊装置12。
此外,由于互相平行隔开的棒状部45和45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主要只在棒状部45和45的厚度相对较小的正面至背面方向上变形等,以致变形方向被稳定地控制。再者,在下轮辐带芯棒32中,通过互相平行隔开并且如从乘客侧看到的具有线性结构的棒状部45和45,如箭头F所示的负载中的传递至下轮辐带芯棒32的全部负载转换为如上所述的变形,并且可能抑制例如下轮辐带芯棒32的扭曲或挠曲的变形,不包括这个变形。另外,轮缘带芯棒25的变形允许部25a与通过弯曲部55和56弯曲和变形至轮毂部16侧而连接至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的垂直壁53大致布置在同一直线L上。
如上所述,由于方向盘主体11容易和可靠地变形,并且变形方向基本固定而与负载的强度和方向无关,并且具有减少的波动,抑制变形负载的分散成为可能,并且基于方向盘主体11的变形稳定且有效地吸收负载成为可能。
即,在乘客与方向盘10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减少方向盘主体11的弯曲反作用力成为可能,并且减少损伤值成为可能。
此外,在受到碰撞震动等时,在乘客移动至方向盘10侧并且与方向盘主体11相接触的情况下,轮辐带芯棒27通过乘客侧施加的力变形,以致第一弯曲部55接近轮毂带芯棒26侧和第二弯曲部56侧,据此下配合棘爪部59向前移动至轮毂带芯棒26侧,并且该下配合棘爪部59和配合接收器81的配合量增加。
特别地,当乘客通过受到碰撞的震动等移动至方向盘10侧并且与方向盘主体11相接触时,在如下情况中,基于从乘客侧施加的力,轮辐带芯棒27可以可靠地变形以致第一弯曲部55靠近轮毂带芯棒26侧以及第二弯曲部56侧:以弯曲形式在垂直壁部53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弯曲部55,以及以弯曲形式在垂直壁部53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弯曲部56被定位于轮辐带芯棒27内的轮缘带芯棒25的外缘部25b与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的连接位置26b之间的中心位置C之间,并且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之间的连接位置26b,例如,如本实施方式,比中心位置C更靠近轮毂带芯棒26(所述连接位置26b)。相应地,气囊装置12可以可靠地配合于方向盘主体11从而被保持。作为结果,相对于方向盘主体11的变形更可靠的配合和保持气囊装置12成为可能。
再者,在第一和第二弯曲部55和56形成为比垂直壁部53的其它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并且变形允许部25a形成为比轮缘带芯棒25的其它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的情况下,当乘客通过受到碰撞的震动等移动至方向盘10侧并且与方向盘主体11相接触时,在如下情况中,基于从乘客侧施加的力,轮辐带芯棒27的第一和第二弯曲部55和56以及轮缘带芯棒25的变形允许部25a更可靠地变形,并且因而更有效地吸收负载成为可能。
此外,轮缘带芯棒25(轮缘部15)可以通过设置有制成比轮缘带芯棒25的其它部分更窄的变形允许部25a的轮缘带芯棒25而减轻,并且改善方向盘10的可操作性成为可能。
请注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方向盘主体11可能具有如图6中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具有四个轮辐部17的结构或类似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每个下轮辐带芯棒32中形成垂直壁部53,并且将垂直壁部53和轮缘带芯棒25的变形允许部25a和25a大致布置在同一直线L上,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的同样的操作和效果可以被实现,该下轮辐带芯棒32在构成轮辐部17的轮辐带芯棒27之中延伸以便从轮毂带芯棒26的下部向下倾斜。
此外,下轮辐带芯棒32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51和52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棒状部45形成,但是也可以由一个棒状部形成。
再者,形成为方向盘10的驾驶盘具有环形轮缘部15,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设置有圆弧形轮缘部的驾驶盘,例如,具有不连续的上端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另外,第一弯曲部55和第二弯曲部56并不局限于如下结构:它们被定位于轮辐带芯棒27中的轮缘带芯棒25的外缘部25b与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的连接位置26b之间的中心位置C以及第二连接部52和轮毂带芯棒26之间的连接位置26b之间。第一弯曲部55和第二弯曲部56可以定位于,例如,中心位置C的附近区域,并且在车辆碰撞时,在如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的负载应用时,第一连接部51移动至上侧(乘客相对侧)并且第二连接部52移动至下侧(乘客侧)即垂直壁部53侧,据此包括弯曲部55和56的垂直壁部53可以变形以便折叠为如从侧面看到的反Z字形(S字形)。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9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12983,以及2013年3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067920的优先权,并且这两个申请的所有内容都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例如设置有气囊装置的汽车的方向盘。
附图标记说明:
10方向盘(驾驶盘)
11方向盘主体(驾驶盘主体)
12气囊装置(组件)
15轮缘部
16轮毂部
17轮辐部
25轮缘带芯棒
25a变形允许部
25b外缘部
26轮毂带芯棒
26b连接位置
27轮辐带芯棒
51第一连接部
52第二连接部
53垂直壁部(延伸部)
55第一弯曲部
56第二弯曲部
59下配合棘爪部(配合棘爪部)
81配合接收器
C中心位置
Claims (5)
1.一种驾驶盘,包括:
驾驶盘主体,其包括:
操作轮缘部,其布置在面向乘客的位置;
轮毂部,其连接至转向装置;
多个轮辐部,其连接所述操作轮缘部和所述轮毂部;
轮缘带芯棒,其构成所述操作轮缘部;
轮毂带芯棒,其构成所述轮毂部;以及
多个轮辐带芯棒,其构成所述轮辐部,以及
组件,其附接于所述驾驶盘主体,
其中,所述轮辐带芯棒的端部连接至所述轮缘带芯棒和所述轮毂带芯棒,
其中,所述多个轮辐带芯棒包括:从所述轮毂带芯棒的上侧部分延伸至所述轮缘带芯棒的两侧的侧轮辐带芯棒;从所述轮毂带芯棒的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轮缘带芯棒的下轮辐带芯棒,
其中所述下轮辐带芯棒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延伸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轮缘带芯棒,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轮毂带芯棒,
其中,在正交或大致正交于所述下轮辐带芯棒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延伸部没有连接至所述侧轮辐带芯棒,
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一弯曲部,在其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二弯曲部,在其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驾驶盘主体进一步设置有配合棘爪部,其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下轮辐带芯棒中,
其中所述组件设置有与所述配合棘爪部配合的配合接收端,并且
其中所述配合棘爪部布置在所述延伸部,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驾驶盘,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被定位于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轮毂带芯棒的连接位置之间,所述中心位置在所述轮缘带芯棒的外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轮毂带芯棒的连接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驾驶盘,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是比所述延伸部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驾驶盘,
其中所述轮缘带芯棒具有多个能够变形的变形允许部,并且
其中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变形允许部大致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驾驶盘,
其中所述变形允许部是比所述轮缘带芯棒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变形的薄弱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12983 | 2012-09-26 | ||
JP2012212983A JP6021250B2 (ja) | 2012-09-26 | 2012-09-26 | ハンドル |
JP2013-067920 | 2013-03-28 | ||
JP2013067920A JP6096028B2 (ja) | 2013-03-28 | 2013-03-28 | ハンド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1558A CN103661558A (zh) | 2014-03-26 |
CN103661558B true CN103661558B (zh) | 2016-06-08 |
Family
ID=4955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45601.9A Active CN103661558B (zh) | 2012-09-26 | 2013-09-26 | 驾驶盘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73571B2 (zh) |
CN (1) | CN103661558B (zh) |
GB (1) | GB25089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05926B1 (fr) * | 2013-05-27 | 2017-01-13 | Autoliv Dev | Volant de vehicul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01514A1 (de) * | 1997-01-16 | 1998-10-29 | Toyoda Gosei Kk | Lenkrad mit Hupenschaltbaugruppe für das Lenkrad |
CN102205849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19205A (en) * | 1972-09-25 | 1974-06-25 | Gen Motors Corp | Modular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
US4390193A (en) * | 1980-07-07 | 1983-06-28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Energy absorbing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
US5066038A (en) * | 1990-07-31 | 1991-11-19 | Bendix Atlantic Inflator Company | Driver side hybrid inflator and air bag module |
US5310218A (en) * | 1990-11-27 | 1994-05-1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
JPH05193503A (ja) * | 1992-01-20 | 1993-08-03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JP2760248B2 (ja) * | 1992-04-24 | 1998-05-28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JPH107002A (ja) * | 1996-06-18 | 1998-01-13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US6367351B2 (en) * | 1998-01-13 | 2002-04-09 | Toyoda Gosei Co., Ltd. | Steering wheel |
JP3399306B2 (ja) | 1997-08-25 | 2003-04-21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芯金構造 |
US7185915B2 (en) * | 2003-02-27 | 2007-03-06 | Toyoda Gosei Co., Ltd. | Steering wheel incorporating air bag device |
AU2003255021A1 (en) * | 2003-08-13 | 2005-03-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teering wheel device |
US7159898B2 (en) * | 2004-04-20 | 2007-01-0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Vehicle air bag module retention system |
US7475902B2 (en) * | 2006-03-30 | 2009-01-13 | Toyoda Gosei Co., Ltd. | Steering wheel |
JP2007296922A (ja) | 2006-04-28 | 2007-11-15 | Piolax Inc | 車両用ホーン装置 |
JP5576026B2 (ja) * | 2008-03-03 | 2014-08-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5641639B2 (ja) * | 2010-03-31 | 2014-12-17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ル |
JP5826658B2 (ja) * | 2012-02-07 | 2015-12-02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 |
-
2013
- 2013-09-25 GB GB1317008.9A patent/GB2508954B/en active Active
- 2013-09-26 CN CN201310445601.9A patent/CN103661558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26 US US14/037,427 patent/US90735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01514A1 (de) * | 1997-01-16 | 1998-10-29 | Toyoda Gosei Kk | Lenkrad mit Hupenschaltbaugruppe für das Lenkrad |
CN102205849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1558A (zh) | 2014-03-26 |
US9073571B2 (en) | 2015-07-07 |
GB201317008D0 (en) | 2013-11-06 |
US20140083235A1 (en) | 2014-03-27 |
GB2508954B (en) | 2015-08-26 |
GB2508954A (en) | 201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061211A1 (en) | Seat airbag for vehicle | |
US9925948B2 (en) | Airbag | |
US7455315B2 (en) | Air bag module | |
KR20190109812A (ko) | 차량용 에어백 | |
CN104139754B (zh) | 方向盘 | |
US20120080868A1 (en) | Steering wheel having airbag apparatus attached thereto | |
CN104602972A (zh) |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 |
US9039039B2 (en) | Airbag apparatus | |
US8297653B2 (en) | Pyrotechnic inflator with composite overwrap | |
US10821932B2 (en) | Passenger protection apparatus | |
KR20120055147A (ko) | 차량의 무릎에어백 | |
JP5765284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制振構造 | |
US9598038B2 (en) | Air bag system | |
US8613468B2 (en) | Side-collision airbag apparatus | |
US10875484B2 (en) | Airbag device | |
CN205916072U (zh) | 气囊安装装置 | |
US10864883B2 (en) | Airbag device | |
US20170247007A1 (en) | Center airbag device | |
US6142510A (en) | Steering wheel for a vehicle | |
US7665765B2 (en) |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the same | |
CN103661558B (zh) | 驾驶盘 | |
US7261317B2 (en) | Airbag system | |
US11377157B2 (en) | Vehicle rear structure | |
US20140232090A1 (en) |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 |
US8424907B2 (en) | Airba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