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0955B - 投射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射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0955B
CN103630955B CN201310376216.3A CN201310376216A CN103630955B CN 103630955 B CN103630955 B CN 103630955B CN 201310376216 A CN201310376216 A CN 201310376216A CN 103630955 B CN103630955 B CN 103630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entioned
display element
prism
typ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62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0955A (zh
Inventor
寺田昌弘
高原浩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30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0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0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0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广宽度的色再现性。该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色分解合成棱镜具有:第一棱镜,其具有从照明光色分解出第一光并进行反射,使第一光朝向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第二棱镜,其具有从照明光色分解出第二光并进行反射,使第二光朝向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二二向色涂覆面;和第三棱镜,其使第三光以及第四光通过,将第三光以及第四光朝向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同步控制机构包括使向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三光和第四光以时分方式进行发光的发光控制机构,与第三光以及第四光的发光同步地控制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动作。

Description

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数字微镜器件(DMD)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数字微镜器件(DMD)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使用将色分解合成棱镜与内部全反射棱镜(TIR棱镜)组合而成的棱镜单元。
来自光照射机构的照明光经由TIR棱镜入射到色分解合成棱镜。色分解合成棱镜将照明光分解成蓝色光、红色光以及绿色光并使其入射到各个反射型显示元件。另外,被反射型显示元件反射了的光在色分解合成棱镜合成之后作为投影光经由TIR棱镜出射到投影光学系统,或者按照离开投影光学系统的方式从色分解合成棱镜作为非投影光出射。
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在日本特开2008-292547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2009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日本特开2008-250122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被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2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12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50122号公报
为了实现广宽度的色再现性,需要使用单色性优秀的RGB的激光光源,并且利用添加了淡蓝色光(淡蓝色:波长480nm~520nm)的光源的4色(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淡蓝色光)来形成图像。
然而,在使用了具有反射型显示元件(DMD)和二向色涂层的色分解合成棱镜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由于利用同一棱镜进行照明光的色分解和投影光的色合成,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即、因照明光和投影光中向二向色涂层的入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涂层特性变化,以及因入射角度本身变大而产生的由偏振光引起的涂层特性之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广宽度的色再现性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涉及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中,具备:光照射机构,其照射具有第一光、第二光第三光以及第四光的照明光,所述第一光是具有620nm以上的波长的光,所述第二光是具有470nm以下的波长的光,所述第三光以及第四光是具有超过470nm且小于620nm的波长并分别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色分解合成棱镜,其对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的上述照明光进行色分解,将被色分解的各个光向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出射,并将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反射的各个上述光合成而形成投影光;内部全反射棱镜,其被配置在上述光照射机构与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之间,将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的上述照明光导向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并且将由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合成后的上述投影光向投影光学系统出射;和同步控制机构,其与上述光照射机构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定时同步地进行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动作控制。
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具有:第一棱镜,其具有从上述照明光色分解出上述第一光并进行反射,使上述第一光朝向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第二棱镜,其具有从上述照明光色分解出上述第二光并进行反射,使上述第二光朝向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二二向色涂覆面;和第三棱镜,其使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通过,将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朝向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
上述同步控制机构包括使向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上述第三光和上述第四光以时分方式进行发光的发光控制机构,与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的发光同步地控制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动作。
在其他方式中,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波长为620nm~660nm的红色光作为上述第一光,照射波长为430nm~470nm的蓝色光作为上述第二光,照射波长为520nm~560nm的绿色光作为上述第三光,照射波长为480nm~520nm的淡蓝色光作为上述第四光。
在其他方式中,上述发光控制机构使上述绿色光和上述淡蓝色光以时分方式进行发光。
上述发光控制机构按照上述淡蓝色光的发光时间长于上述绿色光的发光时间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广宽度的色再现性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的详细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的详细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主光线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水平方向倾斜和铅垂方向倾斜的图。
图8是表示相对于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照明光以及投影光的涂层特性的第一图。
图9是相对于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照明光以及投影光的涂层特性饿第二图。
图10是将以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这3色得到了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与以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以及淡蓝色光这4色得到了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的各色的流明进行了对比的图。
图11是表示色再现性范围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控制机构以及发光控制机构的时分控制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同步控制机构以及发光控制机构的时分控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言及个数、量等时,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之外,本发明的范围不必一定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另外,有时针对同一部件、相当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至图3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棱镜单元100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棱镜单元100的俯视图,图2是棱镜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棱镜单元的立体图。其中,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至图3中将与纸面平行的平面设为水平方向,将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设为铅垂方向来进行说明。
(棱镜单元100)
该棱镜单元100具有用于将照明光IL导向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内部全反射棱镜(TIR棱镜)7以及色分解合成棱镜8。本实施方式中的棱镜单元100是5片棱镜单元。
色分解合成棱镜8具有三个棱镜块(第一棱镜81、第二棱镜82、以及第三棱镜83),TIR棱镜7具有2个棱镜块(第四棱镜7A以及第五棱镜7B)。
TIR棱镜7具有近似三棱柱状的第四棱镜7A和近似三棱柱状的第五棱镜7B。在各棱镜的斜面间设有气隙层。通过TIR棱镜7来进行针对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输入光与输出光的分离。第四棱镜7A利用全反射面71使从后述的光照射机构300的反射镜370出射的照明光全反射,从棱镜端面72朝向色分解合成棱镜8出射。
色分解合成棱镜8与TIR棱镜7邻接(在图1中位于上侧)配置,组合有近似三棱柱状的第一棱镜81、近似三棱柱状的第二棱镜82以及近似梯形柱状的第三棱镜83。
第一棱镜81具有与TIR棱镜7的棱镜端面72对置的全反射面811、与第二棱镜82对置的第一二向色涂层面812以及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所对置的棱镜端面813。
第二棱镜82具有与第一二向色涂层面812对置的全反射面821、与第三棱镜83对置的第二二向色涂层面822以及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所对置的棱镜端面823。
第三棱镜83具有与第二二向色涂层面822对置的棱镜端面831、和与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对置的棱镜端面832。
在第一棱镜81的全反射面811以及第二棱镜82的全反射面821中的第一棱镜81的全反射面811与TIR棱镜7的棱镜端面72之间,设有气隙层AG。
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具备分别与1个像素对应的多个微镜(未图示)。各个微镜的倾斜角度或姿势能够切换成两个状态。两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ON状态)的微镜经由TIR棱镜7反射照明光,以使其成为朝向后述的投影光学系统200的投影光。另一个状态(OFF状态)的微镜反射照明光,以使其成为朝向远离TIR棱镜7的方向的非投影光。
(投射型显示装置1)
参照图4,对具备上述棱镜单元100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其中,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的功能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具备:对上述棱镜单元100照射照明光的光照射机构300;用于将从上述棱镜单元100出射的投影光向被投影对象物(屏幕等)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200;以及与光照射机构300的照明光的照射定时同步地进行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控制的同步控制机构380。
并且,同步控制机构380包括使向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入射的第三光以及第四光以时分方式发光的发光控制机构390,与第三光以及第四光的发光同步地控制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动作。
(光照射机构300)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照射机构300照射具有第一光、第二光第三光以及第四光的照明光,所述第一光是具有620nm以上的波长的光、所述第二光是具有470nm以下的波长的光、第三光以及第四光是具有超过470nm且小于620nm的波长并分别具有不同波长的光。
具体而言,具有照射波长为620nm~660nm的红色光作为第一光的红色激光照射装置301、照射波长为430nm~470nm的蓝色光作为第二光的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02、照射波长为520nm~560nm的绿色光作为第三光的绿色激光照射装置303、以及照射波长为480nm~520nm的淡蓝色光(cyan)作为第四光的淡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04。
在本实施方式中,红色激光照射装置301照射主波长为640nm的红色激光、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02照射主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绿色激光照射装置303照射主波长为532nm的绿色激光,淡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04照射主波长为500nm的淡蓝色激光。
波长为532nm的绿色激光和波长为500nm的淡蓝色激光被偏振光分光器310合成,波长为640nm的红色激光与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分别被二向色滤色器320合成,形成4色激光被合成了的照明光。
4色激光被合成后的照明光经过聚光透镜330、光纤340以及积分棒(rodintegrator)350而成形为规定的矩形。然后,成形为规定的矩形的照明光依次经过中继光学系统360,被反射镜370反射后的照明光向TIR棱镜7出射。其中,照明光在通过光纤340之后成为无偏振光。
接下来,参照图5以及图6对射出到TIR棱镜7的照明光进行说明。图5是棱镜单元100的详细俯视图,图6是棱镜单元100的详细侧视图。
在棱镜单元100中,在第一棱镜81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形成对以640nm附近为主波长的光进行分离的第一二向色涂层812C,在第二棱镜82的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形成对以450nm附近为主波长的光进行分离的第二二向色涂层822C。
一般情况下若光向二向色涂层的入射角度变大,则因偏振光引起的涂层特性之差变大,所以为了与偏振光无关地对主波长附近的激光进行分离合成,需要以折射率高的薄膜材料的组合来重叠多层,以使二向色涂层的角度依赖性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最接近主波长的绿色激光(第三光:532nm)以及淡蓝色激光(第四光:500nm)入射到同一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在其次接近主波长的蓝色激光(第二光:450nm)与淡蓝色激光(第四光:500nm)的分离合成中,按照主光线向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入射角度变小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可无需增加第二二向色涂层822C的膜厚(层数)而对4个激光高效进行分离合成。
具体而言,对主光线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水平方向倾斜角而言,在以俯视下的第一棱镜81的全反射面811为基准的情况下,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的倾斜角为28.5度(大的角度),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倾斜角为11.25度(小的角度)。
从第一棱镜81的全反射面811入射的照明光在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中只有波长为640nm的红色激光被反射。红色激光进而在全反射面811发生全反射,向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出射。
分离出红色激光并通过了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的照明光从第二棱镜82的全反射面821入射,在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中,只有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发生反射。蓝色激光在全反射面821发生全反射,向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出射。
分离出红色激光以及蓝色激光并通过了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照明光从第三棱镜83的内部通过,向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出射。
在此,参照图7对主光线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水平方向倾斜角和铅垂方向倾斜角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以俯视下的第一棱镜81的全反射面811为基准的情况下,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的倾斜角为28.5度,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倾斜角为11.25度。
接下来,在从侧面(图6)观察棱镜单元100的情况下,照明光以从投影光轴(HL)向铅垂方向倾斜了26度的角度入射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如果棱镜的折射率为1.5168(BK7),则变成在棱镜单元100内从投影光轴(HL)向铅垂方向倾斜16.8度。
由此,对于照明光IL的主光线以及投影光HL的主光线从棱镜单元100的内部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实际入射的角度而言,基于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合成角度,如图7所示那样向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的最大入射角度成为32.7°,向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最大入射角度成为20.1°。
因此,在照明光的最大入射角度变大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将光谱的间隔宽、容易分离的620nm以上的光进行分离,将其次容易分离的470nm以下的光在第二二向色涂覆面进行分离。
在此,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针对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的照明光以及投影光的涂层特性。图8以及图9是表示针对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以及第二二向色涂覆面的照明光以及投影光的涂层特性的第一图以及第二图。
在从照明光分离红和蓝,并进行合成的情况下,需要照明光和投影光针对二向色涂覆面分离。在红色的照明光与投影光、以及蓝色的照明光与投影光这4个光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大的(28.5度)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分离红色,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小的(11.25度)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分离蓝色。这是由于如图8所示那样,蓝色的照明光与投影光的涂层特性变动的间隔窄,所以最好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小的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来进行分离合成。
相反,想要如如图9所示那样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大的(28.5度)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分离蓝色,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小的(11.25度)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分离红色的情况下,由于蓝色的照明光与投影光的涂层特性变动的间隔宽,分离合成性能降低。
这样,可以利用照明光的最大入射角度变大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将光谱的间隔宽、容易分离的620nm以上的光即红色光(第一光)分离,利用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将其次容易分离的470nm以下的光即蓝色光(第二光)分离。
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中仅使波长为640nm的红色激光反射,向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出射,在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中仅使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反射,向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出射。
另外,参照图10以及图11,说明对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这3色使用了淡蓝色光的情况下的效果。图10是将以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这3色得到的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与以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以及淡蓝色光这4色得到了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的各色的流明进行了对比的图,图11是表示色再现性范围的图。
参照图10,若将以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这3色得到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与以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以及淡蓝色光这4色得到30000流明的白色照明光的情况进行比较,则通过追加5383流明的淡蓝色光,能够使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的各流明降低。尤其是由于可使斑点(对粗糙面照射激光时出现的斑点花纹)显著的绿色光的流明从22951流明降低至73.3%的16822流明,所以能够有效降低斑点的影响。
另外,参照图11,与通过红色光、蓝色光以及绿色光这3色得到的色再现性范围相比,通过追加淡蓝色光,能够针对图中用影线表示的区域使色再现性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中,具备同步控制机构380,该同步控制机构380包含发光控制机构390。以下,参照图12以及图13对该同步控制机构380以及发光控制机构390进行说明。其中,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时分控制的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时分控制的图。
参照图12,利用发光控制机构390使入射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绿色激光(第三光:532nm)和淡蓝色激光(第四光:500nm)以时分方式发光,利用同步控制机构380使光照射机构300的照明光的定时与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动作同步。
如图12所示那样,在获得白色光的情况下,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以成为投影光的方式反射红色激光,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成为投影光的方式反射蓝色激光。另外,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使绿色激光与淡蓝色激光以时分方式发光。由此,可获得应用了红色激光、蓝色激光、绿色激光以及淡蓝色激光这4色的白色激光。
另外,在只获得绿色激光的情况下,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以及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按照成为朝向远离TIR棱镜7的方向的非投影光的方式反射照明光(OFF状态),且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仅使绿色激光以时分方式发光。
在仅获得淡蓝色激光的情况下,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以及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按照成为朝向远离TIR棱镜7的方向的非投影光(OFF状态)的方式反射照明光,且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仅使淡蓝色激光以时分方式发光。在获得黄色激光的情况下,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以成为投影光的方式反射红色光,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仅使绿色激光以时分方式发光。
这样,通过使入射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绿色激光与淡蓝色激光以时分方式发光,并利用同步控制机构380使光照射机构300的照明光的定时与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动作同步,由此能够放大色再现性范围。
其中,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14、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15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驱动时间约为5000Hz左右。通过对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微镜以1秒钟最多5000次的比例切换ON状态和OFF状态,利用反射的光在被投影对象物(屏幕等)生成图像。
图13中对使用了同步控制机构380以及发光控制机构390的其他时分控制进行说明。在图12所示的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16的时分控制中,绿色激光(532nm)与淡蓝色激光(500nm)的发光时间相同。另一方面,在图13所示的时分控制中,将相对视觉灵敏度比淡蓝色激光高的绿色激光的发光时间缩短,将淡蓝色激光的发光时间增长。
由此,即便是激光光源输出比绿色激光低的淡蓝色激光,也能够在时间上进行调整以获得必要的淡蓝色光的流明。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能够使光谱接近、最难以通过二向色涂层分离的绿色激光和淡蓝色激光不分离地入射到同一反射型显示元件,基于时分控制进行绿色激光与淡蓝色激光的独立反射以及合成反射。
另外,在应用了红色激光、蓝色激光、绿色激光以及淡蓝色激光这4色的照明光在二向色涂覆面上的激光的分解合成中,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被设定得大的第一棱镜81来分离红色激光,利用向二向色涂覆面的入射角度被设定得比第一棱镜81小的第二棱镜82在难以分离的蓝色激光和淡蓝色激光中进行蓝色激光的分离。
由此,在投射型显示装置1中,能够无需大幅变更现有的棱镜单元地,将红色激光、蓝色激光、绿色激光以及淡蓝色激光这4色激光分离合成,实现广宽度的色再现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照射激光的光照射机构300进行了说明,但光源并不限定于激光。作为光源,例如也可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另外,有时根据所使用的光源的种类,需要由色轮等构成的色分离机构。
另外,在上述投射型显示装置1中,对4色光的分离合成进行了说明,但在5色以上的光的分离合成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构成。例如,还能够采用利用一个反射型显示元件进行3色以上的光的时分合成的方法、利用多个反射型显示元件分别进行2个以上的光的时分合成的方法。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只是例示,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说明而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1-投射型显示装置,71、811、821-全反射面,72、813、823、831、832-棱镜端面,81-第一棱镜,82-第二棱镜,83-第三棱镜,100-棱镜单元,200-投影光学系统,300-光照射机构,301-红色激光照射装置,302-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03-绿色激光照射装置,304-淡蓝色激光照射装置,310-偏振光分光器,320-二向色滤色器,330-聚光透镜,340-光纤,350-积分棒,360-中继光学系统,370-反射镜,380-同步控制机构,390-发光控制机构,812-第一二向色涂覆面,812C-第一二向色涂层,822-第二二向色涂覆面,822C-第二二向色涂层。

Claims (4)

1.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具备:
光照射机构,其照射具有第一光、第二光第三光以及第四光的照明光,所述第一光是具有620nm以上的波长的光,所述第二光是具有470nm以下的波长的光,所述第三光以及第四光是具有超过470nm且小于620nm的波长并分别具有不同波长的光;
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
色分解合成棱镜,其对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的上述照明光进行色分解,将被色分解的各个光向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出射,并将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反射的各个上述光合成而形成投影光;
内部全反射棱镜,其被配置在上述光照射机构与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之间,将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的上述照明光导向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并且将由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合成后的上述投影光向投影光学系统出射;以及
同步控制机构,其与上述光照射机构的上述照明光的照射定时同步地进行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以及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动作控制,
上述色分解合成棱镜具有:
第一棱镜,其具有从上述照明光色分解出上述第一光并进行反射,使上述第一光朝向上述第一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一二向色涂覆面;
第二棱镜,其具有从上述照明光色分解出上述第二光并进行反射,使上述第二光朝向上述第二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第二二向色涂覆面;和
第三棱镜,其使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通过,将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朝向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
上述同步控制机构包括使向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入射的上述第三光和上述第四光以时分方式进行发光的发光控制机构,与上述第三光以及上述第四光的发光同步地控制上述第三反射型显示元件的动作,
第一二向色涂覆面与主光线形成的角度比第二二向色涂覆面与主光线形成的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光照射机构照射波长为620nm~660nm的红色光作为上述第一光,照射波长为430nm~470nm的蓝色光作为上述第二光,照射波长为520nm~560nm的绿色光作为上述第三光,照射波长为480nm~520nm的淡蓝色光作为上述第四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发光控制机构使上述绿色光和上述淡蓝色光以时分方式进行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发光控制机构按照上述淡蓝色光的发光时间长于上述绿色光的发光时间的方式进行控制。
CN201310376216.3A 2012-08-27 2013-08-26 投射型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630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6347 2012-08-27
JP2012186347A JP6024289B2 (ja) 2012-08-27 2012-08-27 投射型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0955A CN103630955A (zh) 2014-03-12
CN103630955B true CN103630955B (zh) 2016-09-07

Family

ID=5021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6216.3A Active CN103630955B (zh) 2012-08-27 2013-08-26 投射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24289B2 (zh)
CN (1) CN103630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219552A (ja) * 2014-10-24 2017-1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6170301A (ja) * 2015-03-13 2016-09-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8147067A1 (ja) * 2017-02-10 2018-08-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ーザ光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6815A (en) * 1998-05-15 1999-11-16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ratio in reflective imaging systems utilizing color splitters
CN1421725A (zh) * 2001-11-27 2003-06-04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与图像显示系统
CN1459661A (zh) * 2002-05-20 2003-12-03 伊斯曼柯达公司 增加显示器色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06391A (zh) * 2007-12-25 2008-06-25 浙江大学 超高亮度数字电影放映机分色合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11563T2 (de) * 1995-03-23 2001-06-21 Ibm Wirksames optisches System für eine hochauflösende Projektionsanzeige mit Reflexionslichtventilen
JPH08271848A (ja) * 1995-03-29 1996-10-18 Hitachi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3733859B2 (ja) * 2001-01-11 2006-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板式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3891141B2 (ja) * 2003-04-21 2007-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429682B2 (ja) * 2003-10-14 2010-03-10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光学エンジン
JP2009069205A (ja) * 2007-09-10 2009-04-02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US20100309439A1 (en) * 2007-11-30 2010-12-09 Phoebus Vision Opto-Elec Tech Co., Ltd. Light source for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JP4711021B2 (ja) * 2009-06-30 2011-06-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
JP5321406B2 (ja) * 2009-10-21 2013-10-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6815A (en) * 1998-05-15 1999-11-16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ratio in reflective imaging systems utilizing color splitters
CN1421725A (zh) * 2001-11-27 2003-06-04 佳能株式会社 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与图像显示系统
CN1459661A (zh) * 2002-05-20 2003-12-03 伊斯曼柯达公司 增加显示器色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06391A (zh) * 2007-12-25 2008-06-25 浙江大学 超高亮度数字电影放映机分色合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0955A (zh) 2014-03-12
JP6024289B2 (ja) 2016-11-16
JP2014044291A (ja) 201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0361B2 (ja) カラー画像を撮像するための装置
KR100472816B1 (ko) 조명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프로젝터
CN101782715B (zh) 投影图像显示设备以及投影光学系统
KR101001451B1 (ko) 조명 광학계
KR101172493B1 (ko) 대형 스크린 디지털 영상 프로젝터
KR101324108B1 (ko) 넓은 색역 프로젝터
US8272749B2 (en) High resolution segmented 3D projection system
CN104049446A (zh) 多色照明装置
CA2410030A1 (en) Projection system utilizing fiber optic illumination
CN103630955B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14488674B (zh) 投影光学系统及其偏色调整方法
CN105074565B (zh) 图像投影装置
JP2003185969A (ja) 立体視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US7390095B2 (en) Projector
JP2006301208A (ja) 画像投影装置及び画像投影方法
JP4928909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7271769A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KR20040007775A (ko) 프로젝션 시스템
JP2010128139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と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5031435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27962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HRP20100697A2 (hr) Prikazivanje 3d slike u boji refleksijom i transmisijom kroz interferentne filtere
KR20080041035A (ko) 광 합성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