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8965A - 发动机排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排气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8965A
CN103628965A CN201310369630.1A CN201310369630A CN103628965A CN 103628965 A CN103628965 A CN 103628965A CN 201310369630 A CN201310369630 A CN 201310369630A CN 103628965 A CN103628965 A CN 103628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exhaust
thickening part
body lid
exhaus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96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8965B (zh
Inventor
小山秀行
宫崎学
藤井聪
长谷川谕
森本达也
篠原祐次
深田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28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8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8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8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下降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上形成有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

Description

发动机排气歧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下降的发动机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发动机排气歧管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排气歧管,即,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在各支管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的排气入口凸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该现有技术中,在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上形成有沿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其中,在排气汇合部与支管上均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因此产生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7841号公报(参照图l、图2)
问题: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容易下降。
由于在排气汇合部与支管上均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因此当在发动机运转后使发动机停止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容易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下降的发动机排气歧管。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如下结论。
在发动机运转中,通过各支管的高温的排出气体在排气汇合部中汇合并通过排气汇合部,排气汇合部的壁的蓄热量与各支管的壁相比较多,因此发动机停止后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差以及温度差变大,从而排气歧管产生热变形,由此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容易下降。特别是,对于排气温度高的高负荷运转后的情况而言,这种问题尤为明显。
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这种结论,实现了本发明。
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技术特征如下。
如图1A~图3B所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
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技术特征如下。
如图4A、图4B所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
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效果: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下降。
图1A~图3B所示,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因此发动机运转中的支管3、3的壁的蓄热量与排气汇合部2的壁的蓄热量接近,所以发动机停止后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差以及温度差变小,从而抑制排气歧管1的热变形,从而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1的排气入口凸缘4间的密封性下降。
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中,在排气歧管1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抑制排气歧管的热变形。
如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由于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也起到与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相同的作用,因此能够抑制排气歧管1的热变形。另外,排气歧管1同时被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与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加强,因此从这一点上也能够抑制排气歧管1的热变形。
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为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效果: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的排气入口凸缘间的密封性下降。
如图4A、图4B所示,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因此发动机运转中的支管3、3的壁的蓄热量与排气汇合部2的壁的蓄热量接近,所以发动机停止后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差以及温度差变小,从而抑制排气歧管1的热变形,进而能够抑制缸体盖与排气歧管1的排气入口凸缘4间的密封性下降。
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中,在排气汇合部2上设有排气导入管2a和从该排气导入管2a向上引出的排气导出管2b,在该排气导出管2b的导出端形成有排气出口凸缘6,在支管3的上表面5形成有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在支管3的下表面未形成肋状的加厚部。
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抑制排气歧管的热变形。
如图1A~图4B所示,在排气汇合部2上设有排气导入管2a和从该排气导入管2a向上引出的排气导出管2b,在该排气导出管2b的导出端形成有排气出口凸缘6,在支管3的上表面5形成有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在支管3的下表面未形成肋状的加厚部,因此排气汇合部2的上侧与支管3的上侧的蓄热量接近平衡,所以发动机停止后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差以及温度差变小,从而抑制排气歧管1的热变形,
第五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中,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沿着与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该上表面加厚部10作为歧管安装螺栓的螺栓插通孔缘11。
第五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上表面加厚部不会阻碍歧管安装螺栓的安装。
如图1A~图4B所示,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沿着与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而且将该上表面加厚部10作为歧管安装螺栓的螺栓插通孔缘11,因此上表面加厚部10不会阻碍歧管安装螺栓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A~图1E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歧管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侧视图,图1C是图1B的C-C剖视图,图1D是图1B的D-D剖视图,图1E是图1B的E方向图。
图2A、图2B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歧管的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侧视图。
图3A、图3B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歧管的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侧视图。
图4A、图4B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歧管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排气歧管
1a  靠缸体盖侧面
1b  缸体盖相反侧面
2   排气汇合部
2a  排气导入管
2b  排气导出管
3   支管
4   排气入口凸缘
5   上表面
6   排气出口凸缘
7   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
8   靠缸体盖侧加厚部
9   下壁
10  上表面加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4B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图,图1A~图1E是第一实施方式,图2A、图2B是第二实施方式,图3A、图3B是第三实施方式,图4A、图4B是第四实施方式。
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带有增压器的立式直列四气筒柴油机的排气歧管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A、图1B所示,排气歧管1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
在排气汇合部2设有排气导入管2a与从该排气导入管2a引出的排气导出管2b,该排气导出管2b的导出端形成有排气出口凸缘6。在排气出口凸缘6安装有增压器。如图1B所示,从排气导入管2a向上引出排气导出管2b,位于排气导出管2b下方的排气导入管2a的下壁9向上凹陷。支管3是用于使各缸体排出的气体通过的管,排气汇合部2是用于使从多个支管3、3排出的气体汇合的部分。
俯视时,排气歧管1由排气汇合部2、两端的一对支管3、3形成为弓形管,在该弓形管的缸体盖侧形成有靠近中央处的一对支管3、3。靠近中央处的一对支管3、3的相邻的排气入口凸缘4、4由架桥部12相互连接。
如图1A所示,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排气1的靠缸体盖侧面1a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
如图lA、图1B所示,在排气汇合部2上设有排气导入管2a与从该排气导入管2a向上引出的排气导出管2b,在该排气导出管2b的导出端形成有排气出口凸缘6,在支管3的上表面5形成有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在支管3的下表面未形成肋状的加厚部。
如图1A、图1B、图1C、图1E所示,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沿着与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将该上表面加厚部10作为歧管安装螺栓的螺栓插通孔缘11。
作为螺栓插通孔缘11的仅为两端侧的支管3、3的上表面加厚部10、10,中央处的一对支管3、3的上表面加厚部10、10不作为螺栓插通孔缘11。
图2A、图2B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和图3A、图3B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结构。
即,如图2A或图3A所示,在排气歧管1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就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言,由于具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和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因此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垂直宽度7a设置得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小,从而减小其体积。
就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言,虽然具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和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但是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和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水平方向的突出尺寸小,因此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垂直宽度7a设置得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大,从而确保其体积。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所有的相邻的排气入口凸缘4、4由架桥部12相互连接。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在图2A、图2B、图3A、图3B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与图l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A、图4B示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仅设置了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
即,如图4A所示,在与缸体盖相向的排气歧管1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一样,所有相邻的排气入口凸缘4、4由架桥部12相互连接。
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4A、图4B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与图l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带有增压器的柴油机的排气歧管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同样适用于自然吸气柴油机的排气歧管、带增压器的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自然吸气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
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及其相反侧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中,在缸体盖相反侧面(1b)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其中,
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7),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缸体盖相反侧加厚部(7)的缸体盖相反侧面(1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
在排气歧管(1)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
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3.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具有:配置在排气歧管(1)的中央处的排气汇合部(2)、配置在该排气汇合部(2)的两端侧的多个支管(3、3),在各支管(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缸体盖上的排气入口凸缘(4),其特征在于,
在排气歧管(1)的与缸体盖相向的靠缸体盖侧面(1a)上形成有沿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肋状的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其中,
在两端的支管(3、3)上形成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8),在排气汇合部(2)上形成有没有靠缸体盖侧加厚部(8)的靠缸体盖侧面(1a)。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汇合部(2)上设有排气导入管(2a)和从该排气导入管(2a)向上引出的排气导出管(2b),在该排气导出管(2b)的导出端形成有排气出口凸缘(6),在支管(3)的上表面(5)形成有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在支管(3)的下表面未形成肋状的加厚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肋状的上表面加厚部(10)沿着与排气歧管(1)的长尺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该上表面加厚部(10)作为歧管安装螺栓的螺栓插通孔缘(11)。
CN201310369630.1A 2012-08-23 2013-08-22 发动机排气歧管 Active CN103628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3841 2012-08-23
JP2012183841A JP5779558B2 (ja) 2012-08-23 2012-08-23 エンジンの排気マニホル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8965A true CN103628965A (zh) 2014-03-12
CN103628965B CN103628965B (zh) 2017-08-08

Family

ID=5021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9630.1A Active CN103628965B (zh) 2012-08-23 2013-08-22 发动机排气歧管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79558B2 (zh)
CN (1) CN103628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2962B2 (ja) * 2018-12-28 2022-08-22 株式会社クボタ 産業用エンジ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7216U (zh) * 1985-12-10 1987-06-20
JP2001207841A (ja) * 2000-01-24 2001-08-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用排気マニホールド
CN2615343Y (zh) * 2003-04-09 2004-05-1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发动机排气管
JP2007177690A (ja) * 2005-12-28 2007-07-12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排気マニホールド
CN101617108A (zh) * 2007-02-16 2009-12-30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多个燃烧室的内燃机
CN201627626U (zh) * 2009-10-27 2010-11-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动机排气歧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0111B2 (ja) * 2005-06-23 2010-09-08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エキゾーストマニフォールドのリブ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7216U (zh) * 1985-12-10 1987-06-20
JP2001207841A (ja) * 2000-01-24 2001-08-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用排気マニホールド
CN2615343Y (zh) * 2003-04-09 2004-05-1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发动机排气管
JP2007177690A (ja) * 2005-12-28 2007-07-12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排気マニホールド
CN101617108A (zh) * 2007-02-16 2009-12-30 戴姆勒股份公司 具有多个燃烧室的内燃机
CN201627626U (zh) * 2009-10-27 2010-11-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动机排气歧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8965B (zh) 2017-08-08
JP5779558B2 (ja) 2015-09-16
JP2014040808A (ja)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8628B2 (en) Gas sensor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20130037981A (ko) 실린더헤드의 배기포트 구조
US11053897B2 (en) Air intake apparatus
CN103946489B (zh) 消音装置及具备该消音装置的旋转机械
JP7365201B2 (ja) エンジン
CN103628965A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
JP2019002334A (ja)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2007247439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通路構造
CN107076067A (zh) 进气装置
JP6127740B2 (ja) サージタンク
US11306690B2 (en) EGR gas distributor
JP6580155B2 (ja) 配管接続構造
EP3078828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4082399U (zh) 多滤芯柴油机空气滤清器
CN206603731U (zh) 一种气体导流装置和除螨仪
JP2016188582A (ja) Egr配管の接続構造、内燃機関、及びegrガス流入方法
JP2017521596A (ja) 触媒ユニットおよび排気ガス触媒コンバータ
JP6610854B2 (ja) 排気管
CN201771648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107250502A (zh) 内燃机的进气系统配管构造
CN110892138B (zh) 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CN205669419U (zh) 发动机上进气凸轮轴ocv阀座
JP5604332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マニホルド
JP2014118838A (ja)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RU201713689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ачи отработавшего газа турбокомпрессо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