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69A - 具有高折射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折射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69A
CN1036269A CN 89101861 CN89101861A CN1036269A CN 1036269 A CN1036269 A CN 1036269A CN 89101861 CN89101861 CN 89101861 CN 89101861 A CN89101861 A CN 89101861A CN 1036269 A CN1036269 A CN 103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lens
acid
releasing agent
compound
inne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891018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29C (zh
Inventor
永田辉幸
冈崎光树
三浦徹
梶本延六
金村芳信
笹川胜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折射指数的塑料透镜的制备 方法,它包括生成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化 合物、一种或多种活泼氢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内脱模剂 的混合物,然后将其注塑聚合,上述活泼氢化合物选 自不含硫的多元醇、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元醇及 除了疏基内含有的硫原子之外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 的多硫醇化合物。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塑料透镜及其制每方法,尤其涉及具有高折射指数,高表面精度以及优良光学性能的塑料透镜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之前,诸如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在下文中缩写为DAC)、PMMA、聚碳酸酯等等的组合物已被用作制备塑料透镜的原料。在已知的方法中,使用一种内脱模剂来改善这些原料模塑时的脱模性能,为此将磷酸丁脂加入DAC中。然而,这样制得的模塑制品的表面会带有损伤。(参见Seiichi    Mima,“Polymer    Digest”,3,39(1984)等等)。
在模塑聚氨酯和S-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透镜中,在聚合后自模具中脱出镜片是相当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人已经提出如下的方法,即使用外脱模剂的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是267316/1987等)和使用由聚烯烃树脂制造模具的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236818/1987)。
然而,由于由这些树脂制备的透镜要进行浇铸和聚合,因此,这些脱模方法仍然不理想。
因为,在使用外脱模剂的方法中,模具内表面的表面处理材料将部分地转移到聚合镜片的表面及渗入其内部,造成镜片表面变粗、呈雾状。另外每次重复使用模具时都需要进行脱模处理。因而该方法是复杂的,它降低了透镜的生产率,也是极其不经济的。
另外,在前述的另一方法中当温度升高时,会引起聚烯烃树脂模具变形,使镜片表面精度降低。因而,这一方法也不能应用于需要高表面精度的场合。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和现有工艺的塑料透镜相比具有高折射指数、优良表面精度和优良光学性能的塑料透镜的制备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眼镜和照相机的无色透明的塑料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高表面精度和优良光学性能的塑料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重量轻的、具有高折射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抗冲击性能优良的塑料透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一部分将在下面的叙述中列出,另一部分将由叙述而变得显而易见,或由本发明的实践得出。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一些手段及其组合,特别是由权利要求中指出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该目的,在此对本发明作一概括地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高折射指数的塑料透镜的方法,它包括生成下列组份的混合物,然后将其铸塑聚合成透镜,该混合物含有:(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一种或多种活泼氢化合物(它选自不含硫原子的多元醇化合物,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元醇化合物和除了巯基中的硫原子之外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元醇化合物),(c)至少一种内脱模剂。
本发明的透镜重量轻、抗冲击性优良,具有高的表面精度,高的折射指数、优良的光学性能,它无色透明,因而适用于用作眼镜镜片和照相机镜片。
本发明者发现,当在浇铸和聚合之前将内脱模剂加入单体混合物中,并使用一种玻璃模具时,具有高表面精度和优良光学性能的塑料透镜就能在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上极其有效地制备,并且模具的表面不需进行任何特殊的脱模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以作为参考。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内脱模剂的例子包括: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季铵盐、酸性磷酸酯、液体石蜡、石蜡、高级脂肪酸及其金属盐类、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醇、双酰胺、聚硅氧烷以及脂肪族胺氧化乙烯加成物。对任何特别应用,最适合的内脱模剂可根据所用单体的组合、聚合条件、经济性及易于处理等条件选用。
内脱模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可用作本发明内脱模剂的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含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各自含有一个全氟烷基或一个二甲基聚硅氧烷基,一个羟烷基以及一个磷酸酯基的化合物。市场上可买到的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例子有UnidainTM:DS-401和DS-403(Daikin Kogyo Co.,Ltd的产品),F-TopTM:EF122A,EF126和EF301(Shinakita Chemical Co.,Ltd的产品)。含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例子为Dow Chemical Co.的试验产品Q2-120A。
已知的可用作本发明的内脱模剂的烷基季铵盐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烷基季胺盐包括:烷基季胺的卤素盐、磷酸酯和硫酸酯。适用的氯化物的例子有氯化三甲基乙酸胺、氯化三甲基硬脂酸胺、氯化二甲基乙基十六烷基胺、氯化三乙基十二烷基胺、氯化三辛基甲基胺和氯化二乙基环己基十二烷基胺。
适用于本发明内脱模剂的酸性磷酸酯化合物的盐类包括:异丙基酸磷酸酯、二异丙基酸磷酸酯、丁基酸磷酸酯、二丁基酸磷酸酯、辛基酸磷酸酯、二辛基酸磷酸酯、异癸基酸磷酸酯、二异癸基酸磷酸酯、三癸醇酸磷酸酯和双(三癸醇酸)磷酸酯。
适用于本发明的内脱模剂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例子包括硬脂酸、油酸、辛酸、月桂酸、山萮酸和蓖麻油酸的锌盐、钙盐、镁盐、镍盐、铜盐及其它的盐类。例如适用的金属盐有硬脂酸锌、油酸锌、棕榈酸锌、月桂酸锌、硬脂酸钙、油酸钙、棕榈酸钙,月桂酸钙、硬脂酸镁、油酸镁、月桂酸镁、棕榈酸镁、硬脂酸镍、油酸镍、棕榈酸镍、月桂酸镍、硬脂酸铜、油酸铜、月桂酸铜和棕榈酸铜。
适用于本发明的内脱模剂的高级脂肪酸酯的例子包括:诸如硬脂酸、油酸、辛酸、月桂酸和蓖麻油酸等高级脂肪酸的脂类和诸如二甘醇、二羟丙烷、二羟丁烷、新戊二醇和二羟己烷等的醇类。
内脱模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总用量为相应于单体混合物总用量的自约0.1ppm至约10,000ppm,最好自约1ppm至约5,000ppm。
当内脱模剂用量少于0.1ppm时脱模性能低劣;当其用量超过10,000ppm,则制备透镜时,会产生混浊现象,并在聚合期间每个镜片会在模具中产生短暂的分离使镜片的表面精度降低。
适用于本发明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亚乙基二异氰酸酯、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八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九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戊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丁烯二异氰酸酯、1,3-丁二烯-1,4-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11-十一碳烷三异氰酸酯、1,3,6-六亚甲基三异氰酸酯、1,8-二异氰酸根合-4-异氰酸根合甲基辛烷、2,5,7-三甲基-1,8-二异氰酸根合-5-异氰酸根合甲基辛烷、双(异氰酸根合乙基)碳酸酯、双(异氰酸根合乙基)醚、1,4-丁二醇-二丙基醚-W,W′-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根合甲基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2-异氰酸根合乙基-2,6-二异氰酸根合己酸酯、2-异氰酸根合丙基-2,6-二异氰酸根合己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根合乙基)苯、双(异氰酸根合丙基)苯、2,2,2′,2′-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根合丁基)苯、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萘、双(异氰酸根合甲基)二苯醚、双(异氰酸根合乙基)邻苯二甲酸酯、亚
Figure 891018611_IMG1
基三异氰酸酯和2,6-双(异氰酸根合甲基)呋喃;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4-异氰酸根合-正-丁二烯)季戊四醇、二聚酸二异氰酸酯、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5-异氰酸根合甲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6-异氰酸根合甲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5-异氰酸根合甲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6-异氰酸根合甲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5-(2-异氰酸根合乙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3-(3-异氰酸根合丙基)-6-(2-异氰酸根合乙基)-二环-(2,2,1)-庚烷、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5-(2-异氰酸根合乙基)-二环-(2,2,1)-庚烷和2-异氰酸根合甲基-2-(3-异氰酸根合丙基)-6-(2-异氰酸根合乙基)-二环-(2,2,1)-庚烷;以及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例如亚苯基二异氰酸酯、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异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二甲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二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二异丙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苯三异氰酸酯、苯基三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甲基萘二异氰酸酯、二苯基二异氰酸酯、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苄基-4,4′-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根合苯基)亚乙基-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聚合MDI、萘三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4′-三异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4,6,4′-三异氰酸酯、4-甲基-二苯基甲烷-3,5,2′,4′6′-五异氰酸酯、苯基异氰根合甲基异氰酸酯、苯基异氰酸根合乙基异氰酸酯、四氢化萘基二异氰酸酯、六氢化苯基二异氰酸酯、六氢化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醚二异氰酸酯、乙二醇二苯醚二异氰酸酯、1,3-丙二醇二苯醚二异氰酸酯、二苯甲酮二异氰酸酯、二甘醇二苯醚二异氰酸酯、二苯并呋喃二异氰酸酯、咔唑二异氰酸酯、乙基咔唑二异氰酸酯和二氯化咔唑二异氰酸酯。另外,也可以使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卤素取代化合物(如氯取代的和溴取代的化合物)、烷基取代的化合物、烷氧基取代的化合物、硝基取代的化合物、用多元醇改性的预聚物型的化合物、用碳化二亚胺改性的化合物、用脲改性的化合物、用联二脲改性的化合物,以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聚和三聚反应物。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混合的形式使用。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不含有硫原子的多元醇化合物包括: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丙三醇、三甲醇乙烷、三甲醇丙烷、丁三醇、1,2-甲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山梨糖醇、1,2,3,4-丁四醇、苏糖醇、核糖醇、阿醇(arabinitol)、木糖醇、蒜糖醇、甘露糖醇、dorcitol、艾杜糖醇、甘醇、肌醇、己三醇、三丙三醇、二丙三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三(2-羟基乙基)异氰酸脲酸酯、环丁二醇、环戊二醇、环己二醇、环庚二醇,环辛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羟基丙基环己醇、三环(5,2,1,02.6)癸烷二甲醇、二环(4,3,0)十一烷二醇、二环己烷二醇、三环(5,3,1,1)十二烷二醇、二环(4,3,0)十一烷二甲醇、三环(5,3,1,1)十二烷二乙醇、羟基丙基三环(5,3,1,1)十二烷醇、螺(3,4)辛二醇、丁基环己烷二醇、1,1′-二环亚己基二醇、环己烷三醇、麦芽醇(maltitol)、乳糖醇、二羟基萘、三羟基萘、四羟基萘、二羟基苯、苯三醇、二苯基四醇、焦棓酚、(羟基萘基)焦棓酚、三羟基菲、双酚A、双酚F、亚二甲苯基二甲醇、双(2-羟基乙氧基)苯、双酚A-二-(2-羟基乙基醚)、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二(2-羟基乙基醚)、二溴新戊基二醇和环氧树脂;上述多元醇和下列多元酸的缩合反应物,这些多元酸的例子有:草酸、谷氨酸、己二酸、乙酸、丙酸、环己烷羧酸、β-氧代环己烷丙酸、二聚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扬酸、3-溴丙酸、2-溴乙二醇酸、二羟基环己烷、1,2,4,5-苯四酸、丁烷基四羧酸和溴化邻苯二甲酸;上述多元醇和诸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等烯化氧的加成反应产物;以及烯化多胺和诸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等烯化氧的加成反应物。
再有,多元醇化合物的卤素取代化合物,例如氯取代和溴取代化合物也可使用。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元醇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双-〔4-(羟基乙氧基)苯基〕硫醚、双-〔4-(2-羟基丙氧基)苯基〕硫醚、双-〔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硫醚、双-〔4-(4-羟基环己氧基)硫醚、双-〔2-甲基-4-(羟基乙氧基)-6-丁基苯基〕硫醚以及将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加成到这些硫醚上而制成的产物(按照各硫醚上每个羟基计平均为三个或少于三个分子的氧化物的比例进行反应),双-(2-羟基乙基)硫醚、1,2-双(2-羟基乙基巯基)乙烷、双-(2-羟基乙基)二硫醚、1,4-二噻烷-2,5-二醇、双(2,3-二羟基丙基)硫醚、四(4-羟基-2-硫代丁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砜(商标名为双酚S)、四溴化双酚S、四甲基双酚S、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酚)和1,3-双(2-羟基乙基硫代乙基)环己烷。也可使用多元醇化合物的卤素取代化合物,例如:氯取代和溴取代的化合物。
适用于本发明方法的、除了巯基中的硫原子之外至少还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硫醇化合物包括芳香族多硫醇化合物,例如:1,2-双(巯基甲基硫代)苯、1,3-双(巯基甲基硫代)苯、1,4-双(巯基甲基硫代)苯、1,2-双(巯基乙基硫代)苯、1,3-双(巯基乙基硫代)苯、1,4-双(巯基乙基硫代)苯、1,2,3-三(巯基甲基硫代)苯、1,2,4-三(巯基甲基硫代)苯、1,3,5-三(巯基甲基硫代)苯、1,2,3-三(巯基乙基硫代)苯、1,2,4-三(巯基乙基硫代)苯、1,3,5-三(巯基乙基硫代)苯、1,2,3,4-四(巯基甲基硫代)苯、1,2,3,5-四(巯基甲基硫代)苯、1,2,4,5-四(巯基甲基硫代)苯、1,2,3,4-四(巯基乙基硫代)苯、1,2,3,5-四(巯基乙基硫代)苯、1,2,4,5-四(巯基乙基硫代)苯以及它们的环上烷基化化合物;脂肪族多硫醇化合物,例如: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丙基)硫醚、双(巯基甲基硫代)甲烷、双(2-巯基乙基硫代)甲烷、双(3-巯基丙基硫代)甲烷、1,2-双(巯基甲基硫代)乙烷、1,2-双(巯基乙基硫代)乙烷、1,2-双(3-巯基丙基硫代)乙烷、1,3-双(巯基甲基硫代)丙烷、1,3-双(2-巯基乙基硫代)丙烷、1,3-双(3-巯基丙基硫代)丙烷、1,2,3-三(巯基甲基硫代)丙烷、1,2,3-三(2-巯基乙基硫代)丙烷、1,2,3-三(3-巯基丙基硫代)丙烷、四(巯基甲基硫代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基硫代甲基)甲烷、四(3-巯基丙基硫代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二巯基-1,4-二噻烷、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丙基)二硫醚和这些化合物与硫代乙醇酸或巯基丙二酸的酯类、羟基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2-巯基乙醚双(2-巯基乙酸酯)、2-巯基乙醚双(3-巯基酸酯)、1,4-二噻烷-2,5-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1,4-二噻烷-2,5-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硫代二乙二醇酸双(2-巯基乙酯)、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酯)、4,4-硫代二丁酸双(2-巯基乙酯)、二硫代二乙二醇酸双(2-巯基乙酯)、二硫代二丙酸双(2-巯基乙酯)、4,4-二硫代二丁酸双(2-巯基乙酯)、硫代二乙二醇酸双(2,3-二巯基丙酯)、硫代二丙酸双(2,3-二巯基丙酯)和二硫代丙酸双(2,3-二巯基丙酯)〔双(2-巯基乙基)硫醚除外);以及杂环化合物,例如:3,4-硫代苯基二硫醇、bismuthiol和2,5-二巯基-1,3,4-噻二唑。另外,也可以使用卤素取代化合物,例如氯取代和溴取代化合物。
活泼氢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混合形式使用。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活泼氢化合物的摩尔比为大约0.5至约3.0,最好为每摩尔(SH+OH)官能团约0.5至约1.5摩尔异氰酸酯官能团。
在本发明的塑料透镜中,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或S-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树脂作为原料,因而在塑料透镜中,在异氰酸基团和羟基基团之间存在着氨基甲酸乙酯键或者是异氰酸基团和巯基之间存在S-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键。然而,本发明的塑料透镜也可以含有脲基甲酸酯键、脲键、缩二脲键。例如,进一步让异氰酸酯基与氨基甲酸乙酯键或S-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键反应以增加交联密度,这是所希望的。该反应在至少10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要使用过量的异氰酸酯组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胺化合物等以生成脲键或缩二脲键。当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羟基化合物或巯基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反应时,必须注意其颜色。
再有,在本发明中可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加入到上述的原料中。适用的添加剂例子包括链增长剂、交联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油溶性染料以及填料。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添加对制备聚氨酯或S-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有用的催化剂而调节到所需要的程度。
本发明的塑料透镜可通过铸塑聚合制造,即将一种或多种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活泼氢化合物混合成一种混合物,至少将一种内脱模剂加入到该混合物中,然后将制得的混合物灌入模具中,接着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通常在大约-50℃至大约200℃下反应约0.5至72小时,这取决于所用的单体和脱模剂的类型。
如果需要的话,可将聚合生成的镜片进行退火处理。
本发明的塑料透镜具有高表面精度和优良的光学性能,它重量轻、抗冲击性优良,适合于用作眼镜和照相机的镜片。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例如:表面磨耗处理、抗静电处理、硬涂层处理、不反射涂层处理、着色处理和防止反射的消光处理,以增加硬度、改善抗磨性和抗化学性、防雾、满足时新性等等。
本发明将通过下述例子给出进一步的说明,这些例子仅作为本发明的实例而已。折射指数、阿贝数、脱模性能及外观通过下列试验测定:
折射指数和阿贝数使用普耳弗里奇折射计在20℃下测量。
脱模性能:当聚合生成的镜片没有阻力从模具中脱出时脱模性能用“0”表示,而当部分或全部的镜片不能从模具中脱出时用“X”表示,应用在镜片和模具之间嵌入特氟隆楔的方法。
外观:用视觉观察来目测。
实施例1
将50克(0.30摩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7克(0.30摩尔)1,4-丁二醇和0.08克十二烷醇酸磷酸酯进行混合。然后将制得的混合物灌入由玻璃模具和垫块组成的模具中。将模具从室温逐渐加热到120℃持续24小时使之完成聚合。聚合之后镜片很容易从模具中脱出。该镜片具有高表面精度并且是无色的。此外,其折射指数n20为1.50而阿贝数r20为55。
实施例2-32
按表1所列的组份比例,遵照实施例1的顺序制备透镜。各试验的结果列在表1中。
比较实施例1-24
除了下述的模具处理之外遵照实施例1的顺序按表2所列的组份比制备透镜。各试验的结果列在表2中。
(1)没有处理……使用没有经任何脱模处理的玻璃模具。
(2)外脱模处理……使用的外脱模剂为YSR-6209TM
(ToshiDa    Silicon    Co.的产品)将其烤(bake)在玻璃模具内表面上。
(3)外脱模处理后的复用……进行了一次外脱模处理后的玻璃模具经聚合使用后不经任何处理再使用。
(4)使用聚丙烯模具……用注塑的方法制备聚丙烯模具,不经任何表面处理而替代玻璃模具使用。
Figure 891018611_IMG2
Figure 891018611_IMG5
Figure 891018611_IMG6
Figure 891018611_IMG7
Figure 891018611_IMG8
Figure 891018611_IMG9
Figure 891018611_IMG10
Figure 891018611_IMG11
Figure 891018611_IMG12
Figure 891018611_IMG13

Claims (17)

1、一种制备塑料透镜的方法,它包括将至少一种内脱模剂加入到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活泼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并随后进行铸塑聚合,该活泼氢化合物选自多元醇化合物及除巯基之外至少还含有一个硫原子的多硫醇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得的一种塑料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多元醇化合物是含硫多元醇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制得的一种塑料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对活泼氢化合物的摩尔比为每摩尔(SH+OH)官能基团大约0.5至3.0摩尔异氰酸酯官能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制得的塑料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内脱模剂为含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内脱模剂是含硅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内脱模剂是烷基季胺盐。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内脱模剂是酸性磷酸酯。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制的塑料透镜。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制的塑料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制的塑料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制的塑料透镜。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内脱模剂的用量为约0.1至10,000ppm/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活泼氢化合物的总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制得的塑料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铸塑聚合是在大约-50℃至200℃的温度下进行的。
CN 89101861 1988-02-17 1989-02-17 具有高折光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201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84088 1988-02-17
JP32840/88 1988-02-17
JP32841/88 1988-02-17
JP37524/88 1988-02-22
JP3752488 1988-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69A true CN1036269A (zh) 1989-10-11
CN1020129C CN1020129C (zh) 1993-03-17

Family

ID=2637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9101861 Expired - Lifetime CN1020129C (zh) 1988-02-17 1989-02-17 具有高折光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29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524B (zh) * 2008-02-07 2013-10-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812792B (zh) * 2012-11-21 2016-11-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US9678246B2 (en) 2012-11-21 2017-06-13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CN108084385A (zh) * 2017-12-28 2018-05-29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韧性防蓝光的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384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2524B (zh) * 2008-02-07 2013-10-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4812792B (zh) * 2012-11-21 2016-11-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US9678246B2 (en) 2012-11-21 2017-06-13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CN104797619B (zh) * 2012-11-21 2017-11-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CN108084385A (zh) * 2017-12-28 2018-05-29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韧性防蓝光的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4385B (zh) * 2017-12-28 2020-11-03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韧性防蓝光的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384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29C (zh) 199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34C (zh) 制备以硫代氨基甲酸-s-烷基酯为基础的透镜的方法
CN1069331C (zh) 塑料透镜成品的制备方法
CN1075635C (zh) 以聚氨酯为基础的树脂的透镜
US6008296A (en) Optical terpolymer of polyisocyanate, polythiol and polyene monomers
EP0329388B1 (en) Plastic lenses having high-refractive index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AU602441B2 (en) Highly-refractive plastic le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lens
JPH0777733B2 (ja) 含硫ウレタン樹脂製レンズの注型重合方法
JP2740714B2 (ja) メルカプト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15183B2 (ja)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樹脂製光学素子及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た光学素子並びにレンズ
CN1020129C (zh) 具有高折光指数的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425C (zh) 高折射率塑料透镜的制法及由此方法制备的塑料透镜
JP2575811B2 (ja)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レンズ用樹脂及びその樹脂からなるレンズ
JP3103670B2 (ja) 含硫ウレタン系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レンズ
JP2766846B2 (ja)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樹脂製光学素子及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で得られる光学素子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2721496B2 (ja) 含硫ウレタン樹脂製レンズの注型重合方法
CN1030707C (zh) 高折射率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及由此方法制造的透镜
JPH08291210A (ja) チオカルバミン酸s−アルキルエステル系レンズ用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JPH10237042A (ja) 含セレン新規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15183C (zh)
JPH07164551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LTD. TO: MITSUI CHEMICALS,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Mitsui Toatsu Chem. Inc.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