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3681B -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3681B
CN103613681B CN201310662617.5A CN201310662617A CN103613681B CN 103613681 B CN103613681 B CN 103613681B CN 201310662617 A CN201310662617 A CN 201310662617A CN 103613681 B CN103613681 B CN 103613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olysaccharide
preparation
acid
obtains
t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26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3681A (zh
Inventor
杨立群
伍淑韵
梁玄
邹珊珊
潘靖雯
吴燕琳
张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626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3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3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3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3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36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茶多糖为原料,通过室温下化学偶联反应合成出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使用强酸溶剂,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茶多糖的降解,有利于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及原材料廉价。本发明制备出的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可望用作一种基因载体,用于在肝细胞转染胰岛素基因,进一步提高降血糖性能,因而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多糖化学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来源于自然界,不仅安全无毒,而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通过化学反应,可合成出一些含胺类基团的多糖衍生物(如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它们能高效安全地将基因导入细胞,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Lu B., et al.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9. 137, 54–62)。
大量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等生物活性(汪东风等,中草药,1995, 26(5), 255-257;徐仲溪等,茶叶科学. 2004, 24(2), 75-81;傅海平等,茶叶通讯. 2006, 33(2), 24-28)。发明人曾经从粗老茶中分离提取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茶多糖(Yang L. et al. Biomacromolecules 2010, 11, 3395-3405),经研究证实,该茶多糖与上述文献报道的茶多糖结构相似,是一种含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核糖、木糖和甘露糖等糖单元的酸性杂多糖,它以(1→4)和(1→3)糖苷键连接的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为主链,端基主要为葡萄糖单元,其它糖单元主要存在于支链中,茶多糖的重均分子量约为105 – 106 g/mol。然而,目前文献中尚未见到有关制备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
最近研究发现(Samson S. L., et al.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06, 17, 92–100),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可以诱导肝细胞产生胰岛素并调节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因此,基因治疗法正逐渐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其技术关键是通过基因载体,将外源基因高效地导入细胞。上述茶多糖结构报道的文献显示,茶多糖含有半乳糖基团肝细胞靶向因子,它能被肝细胞膜上ASGPR(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白)受体识别(Wu D, et al. Biomaterials 2009, 30, 1363–1371)。所以,如果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出含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作为一种基因载体,用于在肝细胞转染胰岛素基因,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降血糖性能。
目前对于天然多糖的叔胺阳离子化改性,尽管文献中已有通过N,N'-羰基二咪唑(CDI)活化法合成出含叔胺基团的支链淀粉和糖原衍生物的报道,但是,由于多糖来源于自然界,各种多糖的化学结构(包括糖单元结构、糖苷键结构、糖链的序列组成、支化结构等)、分子量、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相差甚远,使得该合成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大差别。
支链淀粉和糖原的化学结构较为类似,均为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和α-(1→6)糖苷键连接的超支化多糖,支链淀粉和糖原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06 – 108 g/mol和106 − 107 g/mol,它们不具备特殊的生物活性。然而,茶多糖与支链淀粉和糖原相比,不仅化学结构复杂、分子量小,而且还具有特殊的降血糖活性,热稳定性较差,对酸碱敏感(过酸或偏碱的环境均会使茶多糖发生降解);此外,由于茶多糖含有羧酸基团,导致其不能溶于绝大部分有机溶剂。因此,不能像支链淀粉和糖原那样直接在有机溶剂中通过CDI法偶联叔胺基团。由此看来,如何实现既能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又能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用作基因转染载体,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相关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制备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在避免茶多糖降解的前提下偶联叔胺基团,制备得到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 称取0.1~1克茶多糖,置于10~100毫升pH4~7的缓冲溶液中,于室温溶解;
S2. 称取0.5~5克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置于1~10毫升pH4~7的缓冲溶液中,于室温搅拌5~30分钟溶解;
S3. 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于室温反应1~24小时,将反应液用蒸馏水透析,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
S4. 称取0.1~1克步骤S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5~5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室温溶解;
S5. 称取0.1~10克CDI,置于1~1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室温搅拌1~10小时溶解;
S6. 将步骤S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0.1~10毫升3-二甲胺基丙胺(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室温反应1~24小时后,用酸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用蒸馏水透析,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命名为DMAPA-NACU-TPS。
本发明所述茶多糖原料参照现有技术方法分离提取所得,如可参照文献:(1)徐仲溪,王坤波. 茶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茶叶科学. 2004, 24(2), 75-81;(2)傅海平,黄怀生,胡孟阳,李志刚. 茶多糖生物活性及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茶叶通讯. 2006, 33(2), 24-28;(3)Yang L, Fu S, Zhu X, Zhang L, Yang Y, Yang X, Liu H. Hyperbranched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green tea. Biomacromolecules 2010, 11, 3395-3405。
本发明采用缓冲溶液(pH4-7)溶解茶多糖,其作用在于促使茶多糖中的羧酸离子基团(-COO-)通过质子化作用转变为羧酸基团(-COOH),进而与EDC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选择本领域常用的缓冲溶液(pH4-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1或S2中所述缓冲溶液(pH4-7)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0)、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4)、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pH5.3)、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5.8)、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6.2)或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6.8)等。
由于CDI对水敏感,易吸水分解,因而CDI的反应必须控制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到的原料和溶剂均需充分除水干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4或S5中所述无水二甲亚砜的制备方法为:在50~500毫升二甲亚砜中加入0.1~20克氢化钙,室温搅拌1~7天,静置1~7天,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分子筛,浸泡1~7天。在无水二甲亚砜中加入分子筛的作用持续吸除二甲基亚砜中水分,保证其干燥无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子筛的型号为3~5Å。
为了使茶多糖充分溶解,提高茶多糖偶联反应的程度,茶多糖在溶液中需溶解一定时间才能使得茶多糖链段充分伸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1或S4中所述室温溶解为室温搅拌1~24小时溶解。
优选地,步骤S3或S6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使得茶多糖衍生物在低温下完成干燥,保证其活性不会发生变化。
本发明在透析前通过酸溶液中和反应液的目的在于,为了避免未反应的DMAPA原料以及副产物咪唑对茶多糖衍生物的降解。所述酸溶液可以选择本领域常用的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6中所述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磷酸、磺酸、乙酸或草酸等。
本发明透析的目的在于除去溶剂及未反应的原料,采用常规的纯水透析即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3或S6中所述透析选用截流分子量为500~50,000的透析袋,保证除去小分子杂质的同时不会将茶多糖衍生物透析出来,透析时间为1~5天。
本发明制备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确保反应体系处于无水、无氧状态,避免CDI活性下降以及茶多糖被氧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氩气。
本发明所述室温的温度为15~38℃。
一种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参照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合成反应机理和工艺流程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与合成支链淀粉和糖原衍生物的CDI法相比,含有叔胺基团茶多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茶多糖(TPS)中羧酸基团与EDC反应,得到含有叔胺基团的中间产物(NACU-TPS)。该合成法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室温,溶剂为pH 4-7的缓冲溶液),有利于较大程度上避免茶多糖的降解。此外,NACU-TPS中间产物能溶于二甲亚砜,有利于进一步通过CDI法合成含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终产物(DMAPA-NACU-TPS)。
(2)NACU-TPS中间产物在二甲亚砜溶剂中与DMAPA于室温反应,得到DMAPA-NACU-TPS终产物。为了避免未反应的DMAPA原料以及副产物咪唑对茶多糖衍生物的降解,在终产物对水透析纯化前用稀酸将其pH值调至中性。这区别于文献中通过CDI法合成其它多糖衍生物的纯化方法。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化学合成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避免使用强酸溶剂,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茶多糖的降解,这些温和的反应条件有利于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
(2)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及原材料廉价。
(3)本发明制备出的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可望用作一种基因载体,用于在肝细胞转染胰岛素基因,进一步提高降血糖性能,因而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反应机理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茶多糖原料及产物的红外光谱图(FTIR);
图4为本发明茶多糖原料及产物的核磁谱图(1H NMR);
其中,a为茶多糖(TPS),b为中间产物(NACU-TPS),c为含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DMAPA-NACU-TP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定。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方法均为本领域常用的试剂和方法。
实施例 1
(1)称取0.5克茶多糖,置于60毫升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0)中,于20℃搅拌20小时溶解。
(2)称取5克EDC,置于8毫升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4.0)中,于20℃搅拌8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20℃反应10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1,000),对蒸馏水透析3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3。
(4)称取0.3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3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20℃搅拌24小时溶解。
(5)称取0.1克CDI,置于1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20℃搅拌2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5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氮气体保护下,于20℃反应24小时后,用0.5 mol/L硫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500),对蒸馏水透析5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
将所得茶多糖原料和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法表征,所得FTIR谱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与茶多糖的FTIR谱图对比,NACU-TPS的FTIR谱图在2745cm-1附近出现了-N-(CH3)2伸缩振动吸收峰,2519 cm-1出现了质子化叔胺的特征吸收峰,1541cm-1出现了N-H变角振动吸收峰,证明N-酰脲基团已偶联到TPS主链。此外,与NACU-TPS的FTIR谱图对比,DMAPA-NACU-TPS的FTIR谱图在1708cm-1附近出现了氨基甲酸酯基团的特征吸收峰,1549 cm-1处的N-H变角振动吸收峰增强,1263cm-1出现了C-N伸缩振动吸收峰,证明DMAPA基团已偶联到茶多糖主链。
将所得茶多糖原料和各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所得1H NMR谱图如图4所示。茶多糖的糖单元质子峰归属如下:异头氢(H1)的质子峰出现在5.3-4.8ppm,H2-H6的质子峰出现4.5-3.1ppm。与茶多糖的1H NMR谱图对比,NACU-TPS的1H NMR谱图出现了以下新峰:3.0 ppm (a)、2.7 ppm (b, c)、1.9 ppm (d)和1.0 ppm (e)(归属见图4b),证明已合成出目标产物NACU-TPS;此外,与茶多糖的1H NMR谱图对比,DMAPA-NACU-TPS的1H NMR谱图出现了以下新峰:3.0 ppm (a)、2.7 ppm (b)、2.4 ppm (c)、1.7 ppm (d)和1.1 ppm (e)(归属见图4c),证明合成出DMAPA-NACU-TPS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的质子积分法,可计算出NACU-TPS和DMAPA-NACU-TPS的取代度(即每个糖单元中偶联的配体基团数目)。α-Glc:α-葡萄糖;α-GalpA:α-半乳糖醛酸;α-Galp:α-半乳糖。
NACU-TPS和DMAPA-NACU-TPS的取代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分别对茶多糖衍生物NACU-TPS或DMAPA-NACU-TPS中异头H1(5.3-4.8ppm)共振峰和多胺基团中甲基质子Hc、亚甲基质子Hb的共振峰(b和c峰)进行积分,根据公式(1)计算多胺基团在茶多糖分子中的取代度:
(1)
式中,DS是NACU-TPSA和DMAPA-NACU-TPS衍生物中多胺基团的取代度,N N-Group是多糖链上共含有的多胺基团数目,N TPSA-monomer是多糖链上的糖单元数目,I b,c是多胺基团中甲基质子Hc、亚甲基质子Hb的共振峰(b和c峰)的积分面积,I H1是茶多糖衍生物NACU-TPS或DMAPA-NACU-TPS中异头H1共振峰的积分面积。
本实施例所得终产品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2.8。
实施例 2
(1)称取1克茶多糖,置于100毫升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4)中,于25℃搅拌10小时溶解。
(2)称取3克EDC,置于5毫升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4)中,于25℃搅拌20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25℃反应20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500),对蒸馏水透析2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3。
(4)称取0.5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25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25℃搅拌10小时溶解。
(5)称取5克CDI,置于8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25℃搅拌10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6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氦气体保护下,于25℃反应20小时后,用1 mol/L盐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20,000),对蒸馏水透析1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2.5。
实施例 3
(1)称取0.1克茶多糖,置于10毫升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5.8)中,于15℃搅拌24小时溶解。
(2)称取1克EDC,置于3毫升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5.8)中,于15℃搅拌30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15℃反应24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2,000),对蒸馏水透析5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1。
(4)称取0.1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5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15℃搅拌23小时溶解。
(5)称取3克CDI,置于5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15℃搅拌8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3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氮气体保护下,于15℃反应22小时后,用0.8 mol/L磺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50,000),对蒸馏水透析2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5。
实施例 4
(1)称取0.8克茶多糖,置于70毫升的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6.8)中,于38℃搅拌1小时溶解。
(2)称取2克EDC,置于6毫升的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pH6.8)中,于38℃搅拌5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38℃反应5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4,000),对蒸馏水透析2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2。
(4)称取1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5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8℃搅拌1小时溶解。
(5)称取2克CDI,置于3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8℃搅拌1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10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氩气体保护下,于38℃反应10小时后,用2 mol/L乙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30,000),对蒸馏水透析3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1.5。
实施例 5
(1)称取0.6克茶多糖,置于50毫升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6.2)中,于35℃搅拌15小时溶解。
(2)称取0.5克EDC,置于1毫升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6.2)中,于35℃搅拌15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35℃反应1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8,000),对蒸馏水透析4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1。
(4)称取0.8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35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5℃搅拌5小时溶解。
(5)称取10克CDI,置于8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5℃搅拌2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2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氦气体保护下,于35℃反应1小时后,用0.2 mol/L磷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10,000),对蒸馏水透析5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1.0。
实施例 6
(1)称取0.3克茶多糖,置于30毫升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pH5.3)中,于30℃搅拌8小时溶解。
(2)称取4克EDC,置于10毫升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pH5.3)中,于30℃搅拌20分钟溶解。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于30℃反应18小时,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50,000),对蒸馏水透析1天,冷冻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0.2。
(4)称取0.6克步骤(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4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0℃搅拌15小时溶解。
(5)称取8克CDI,置于1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30℃搅拌5小时溶解。
(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0.1毫升DMAPA分别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在氩气体保护下,于30℃反应5小时后,用0.5 mol/L草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30,000),对蒸馏水透析4天,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取代度为2.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 称取0.1~1克茶多糖,置于10~100毫升pH4~7的缓冲溶液中,于15~38℃溶解;
S2. 称取0.5~5克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置于1~10毫升pH4~7的缓冲溶液中,于15~38℃搅拌5~30分钟溶解;
S3. 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到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于15~38℃反应1~24小时,将反应液用蒸馏水透析,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命名为NACU-TPS;
S4. 称取0.1~1克步骤S3得到的中间产物NACU-TPS,溶于5~5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15~38℃溶解;
S5. 称取0.1~10克N,N'-羰基二咪唑,置于1~10毫升的无水二甲亚砜中,于15~38℃搅拌1~10小时溶解;
S6. 将步骤S5得到的混合液以及0.1~10毫升3-二甲胺基丙胺分别滴加到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15~38℃反应1~24小时后,用酸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至中性,然后将反应液用蒸馏水透析,干燥后得到终产物—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命名为DMAPA-NACU-TP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或S6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或S5中所述无水二甲亚砜的制备方法为:在50~500毫升二甲亚砜中加入0.1~20克氢化钙,15~38℃搅拌1~7天,静置1~7天,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分子筛,浸泡1~7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或S4中所述溶解为搅拌1~24小时溶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或S6中所述透析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的透析袋,透析时间为1~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或S2中所述缓冲溶液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或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磷酸、磺酸、乙酸或草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氩气。
9.一种含有叔胺基团的茶多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
CN201310662617.5A 2013-12-10 2013-12-10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3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2617.5A CN103613681B (zh) 2013-12-10 2013-12-10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2617.5A CN103613681B (zh) 2013-12-10 2013-12-10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3681A CN103613681A (zh) 2014-03-05
CN103613681B true CN103613681B (zh) 2015-11-18

Family

ID=5016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26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3681B (zh) 2013-12-10 2013-12-10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3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2151B (zh) * 2017-07-25 2021-04-02 中山大学 一种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植物凝集素-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78192B (zh) * 2018-08-30 2021-07-16 中山大学 一种小肠靶向吸收、生物降解的糖原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负载茶多糖的纳米粒
CN113881412A (zh) * 2021-11-01 2022-01-04 安徽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生物高分子堵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2841B1 (ko) * 2005-02-28 2006-07-19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의 세포결합 저해활성을 갖는 녹차에서분리된 산성 다당체와 이를 함유하는 소화성 질환 예방 및치료용 조성물
CN102002117A (zh) * 2010-10-21 2011-04-06 中山大学 一种树枝化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120156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Alberta Innovates - Technology Futures Polyamine-containing polymer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US8318856B2 (en) * 2007-08-09 2012-11-27 Postech Academy-Industry Foundation Nucleic acid delivery system comprising conjugates of PEI and hyaluronic acid
CN103014065A (zh) * 2012-12-20 2013-04-03 浙江大学 一种基因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2841B1 (ko) * 2005-02-28 2006-07-19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헬리코박터 파이로리의 세포결합 저해활성을 갖는 녹차에서분리된 산성 다당체와 이를 함유하는 소화성 질환 예방 및치료용 조성물
US8318856B2 (en) * 2007-08-09 2012-11-27 Postech Academy-Industry Foundation Nucleic acid delivery system comprising conjugates of PEI and hyaluronic acid
WO2011120156A1 (en) * 2010-04-02 2011-10-06 Alberta Innovates - Technology Futures Polyamine-containing polymer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use
CN102002117A (zh) * 2010-10-21 2011-04-06 中山大学 一种树枝化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4065A (zh) * 2012-12-20 2013-04-03 浙江大学 一种基因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perbranched cationic amylopectin derivatives for gene delivery";Yanfang Zhou等;《Biomaterials》;20120323;第33卷(第18期);第4731-4740页 *
"Polysaccharide-Oligoamine Based Conjugates for Gene Delivery";Tony Azzam等;《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20329;第45卷(第9期);第1817-1824页 *
"阳离子超支化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基因转染中的研究";杨立群等;《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Ⅰ: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20131012;第6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3681A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83427A1 (en) Cationic dextran polymer derivatives
CN103613681B (zh) 茶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3553B (zh) 一种可交联聚合且含药物配体的壳聚糖衍生物
CN103012551B (zh) 一种高纯度硼替佐米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3204998B (zh) 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两亲性多糖/多肽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02117A (zh) 一种树枝化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3742B (zh) 一种含有高分子量聚古罗糖醛酸的褐藻胶及其应用
CN104306325A (zh) 一种抗肿瘤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6866841A (zh) 一种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429A (zh) 一种pH敏感的木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754A (zh) 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提取银耳多糖的方法
CN102924725B (zh) 一种聚氨基酸/壳聚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6409A (zh) 一种壳聚糖‑l‑苹果酸‑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7698576A (zh) 一种高纯度盐酸阿罗洛尔的制备工艺
CN114146185A (zh) 一种具有ros智能响应的八臂聚乙二醇-苯硼酸-甘草酸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0200B (zh) 一种大环多胺偶联壳聚糖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77369B (zh) 一种改性聚羟乙基丙烯酰胺转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2151A (zh) 一种智能调控胰岛素释放的植物凝集素‑多糖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53927A (zh) 一种含维生素b12基团的两亲性海藻酸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01184B (zh) 高分子阿霉素键合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7412A (zh) 三水合氨磷汀结晶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9871A (zh) 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β-环糊精-阿霉素前药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709A (zh) 一种脑靶向水溶性药物负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332716C (zh) 一种高分子抗肿瘤顺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8192B (zh) 一种小肠靶向吸收、生物降解的糖原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负载茶多糖的纳米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