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8097B -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98097B CN103598097B CN201310579558.5A CN201310579558A CN103598097B CN 103598097 B CN103598097 B CN 103598097B CN 201310579558 A CN201310579558 A CN 201310579558A CN 103598097 B CN103598097 B CN 1035980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tlet
- vitro
- virus
- free
- mel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吊瓜组培苗未经过脱病毒处理,移植到田间后容易受病毒侵染的技术问题。它包括获得吊瓜组培苗、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变温培养8-12天、培养完成后取茎尖接种培养、转接种培养、得到脱病毒的植株增殖步骤。本发明获得了无病毒的吊瓜组培苗,该组培苗移植到田间后不易受病毒侵染,一致性好,组培苗生长旺盛、产量高,确保了吊瓜籽的产量和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吊瓜(Fructus Trichosanthis Kirilowii)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纲(Dicotyledones)、葫芦科(Cucurbitaceae)、瓜蒌属的多年生草本攀援植物,我国东部和长江及黄河流域等地均可栽种。吊瓜果实为白色与浅绿或深绿相间花纹,成熟后呈桔红色。吊瓜食用性开发主要集中在吊瓜籽上。吊瓜籽占吊瓜果实净重三分之一以上,一般情况下吊瓜果实中含种子75~210粒,亩产瓜子75~150公斤。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吊瓜籽中脂肪酸占36.2%,其中65%为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占5.46%,并含17种以上的氨基酸,经常食用具有保健作用。吊瓜籽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特异、其外观褐色艳丽、籽仁饱满,被誉为“瓜子之王”。
食用吊瓜雌雄异株,目前主流的繁殖法有籽播苗繁殖法和生块根切断繁殖法两种,用籽播苗繁殖,繁殖率低后代分离严重,一致性差,不结果的雄株占总苗的70%以上,育苗成本高,且病毒病发病几率高(种传病毒);用块根切断繁殖,由于受块根数量的限制,繁殖效率低,且费工费时,直接影响播种面积的扩大及优良品种的推广。人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开发了吊瓜种苗的无性繁殖技术,该技术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吊瓜组培苗育苗方法[申请号:200610161470.1],但用该方法得到的吊瓜组培苗未进行脱病毒处理,组培苗中会存在病毒,目前关于吊瓜病毒病研究的结果显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是引起吊瓜病毒病主要的主要病源。经采摘的疑似感病毒的吊瓜样品,经检测得出侵染吊瓜的病毒均为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Potyvirus),有常见的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 spot virus,PRSV)和(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virus,PLDMV)等。带有上述这些病毒的组培苗移植到田间后容易造成病毒病流行,被病毒侵染的吊瓜在第一年症状表现不明显,但果实的产出不高,主要产量集中在第二年,第三年基本没有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吊瓜组培苗未经过脱病毒处理,移植到田间后容易受病毒侵染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1℃-33℃和37℃-39℃两个温度区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8-12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第一培养基上,将第一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1.8-2.2mm时,将茎尖转接至第二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在上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培养基为pH为5.6-6.0的MS+2.0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
在上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中,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培养基为pH为5.6-6.0的MS+1.5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
在上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在上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中,在步骤4中,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2℃和38℃两个温度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10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pH为5.8的MS+2.0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的第一培养基上,将第一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2mm时,将茎尖转接至pH为5.8的MS+1.5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的第二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结合的方法,脱除了单用茎尖培养或热处理难以脱除的病毒,提高了脱毒成功的几率;
2、采用变温的热处理脱毒法,提高了组培苗的存活率;
3、选取0.2-0.4mm的茎尖进行培养,成活率可达60%,脱毒率为100%,具有存活率高和脱毒率完全的效果;
4、获得了无病毒的吊瓜组培苗,利用无病毒组培苗进行组织培养,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该组培苗移植到田间后不易受病毒侵染,一致性好,组培苗生长旺盛、产量高,确保了吊瓜籽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1℃-33℃和37℃-39℃两个温度区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8-12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pH为5.6-6.0的MS+2.0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1.8-2.2mm时,将茎尖转接至pH为5.6-6.0的MS+1.5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2℃和38℃两个温度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10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pH为5.8的MS+2.0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2mm时,将茎尖转接至pH为5.8的MS+1.5mg·L-1BA+30.0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下面结合试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表1为热处理方法和时间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表1
其中,恒温处理为现有技术中38℃恒温处理模式,变温处理为每隔12小时在32℃和38℃两个温度间进行交替变换模式。
由表1可知,组培苗的成活率受处理方式、处理时间而发生影响。恒温处理5d时,叶片已变黄绿色;恒温处理10d时,部分嫩叶已发黄;恒温处理15-20d,由于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组培苗组织受损程度加剧,部分组培苗因不耐持续高温处理而死亡,成活率由47.5%降到17.5%。变温处理5-10d后,组培苗均出现生长减缓的现象;变温处理15d时,部分嫩叶已发黄,变温处理20d,27.5%的植株死亡。
综上,由表1可以看出,变温热处理比恒温热处理组培苗的成活率要高,宜选择变温热处理5-15d,最佳为10天。
表2为变温热处理时间和茎尖大小对茎尖培养基脱毒效果的影响。
表2
其中,变温处理热处理为每隔12小时在32℃和38℃两个温度间进行交替变换。
由表2可以看出,热处理5d、10d和15d,剥取大于0.4mm的茎尖,脱毒率分别为18.2%,23.1%和40%,由此表明,热处理的时间越长,脱毒效果越明显。热处理同样时间,如15d时,剥取0.2-0.4mm的茎尖,脱毒率为100%,而剥取大于0.4mm的茎尖,脱毒率仅为40%,说明热处理时间相同时,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说明两者存在负相关。热处理15d剥取0.2-04mm的茎尖虽然脱毒率也为100%,但成活率仅为20%。
综上,要保证既有较高的成活率,又要获得较高的脱病毒苗,以热处理10d剥取0.2-0.4mm的茎尖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60%,脱毒率为100%。
本发明获得了无病毒的吊瓜组培苗,利用无病毒组培苗进行组织培养,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该组培苗移植到田间后不易受病毒侵染,一致性好,组培苗生长旺盛、产量高,确保了吊瓜籽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1℃-33℃和37℃-39℃两个温度区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8-12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第一培养基上,将第一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1.8-2.2mm时,将茎尖转接至第二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在步骤3中,所述第一培养基为pH为5.6-6.0的MS+2.0 mg·L-1BA+30.0 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
在步骤4中,所述第二培养基为pH为5.6-6.0的MS+1.5 mg·L-1BA+30.0 mg·L-1蔗糖+0.6%琼脂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实验室培养基中获得吊瓜组培苗;
步骤2,将吊瓜组培苗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所述光照培养箱的温度每隔12小时在32℃和38℃两个温度间进行交替变换,培养时间为10天;
步骤3,培养完成后,从光照培养箱中取出吊瓜组培苗,在解剖镜下剥取0.2-0.4mm的茎尖,接种于pH为5.8的MS+2.0 mg·L-1BA+30.0 mg·L-1蔗糖+0.6%琼脂的第一培养基上,将第一培养基放入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4,当茎尖转绿并膨大至2mm时,将茎尖转接至pH为5.8的MS+1.5 mg·L-1BA+30.0 mg·L-1蔗糖+0.6%琼脂的第二培养基上,并继续在培养室中培养,所述培养室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光照时间为10-14h/d;
步骤5,当茎尖培养成4-5cm的组培苗植株时,取组培苗植株叶子检测植株是否脱病毒,如已脱病毒,将此植株进行增殖,得到无病毒吊瓜组培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9558.5A CN103598097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9558.5A CN103598097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98097A CN103598097A (zh) | 2014-02-26 |
CN103598097B true CN103598097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0116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79558.5A Active CN103598097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9809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5886A (zh) * | 2017-05-24 | 2017-09-15 | 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1756B (zh) * | 2014-12-24 | 2016-08-17 | 广西大学 | 一种生产栝楼组培苗的方法 |
CN105191797A (zh) * | 2015-09-29 | 2015-12-30 | 潜山县传文瓜子有限公司 | 一种瓜蒌组培育苗方法 |
CN108812311A (zh) * | 2018-06-06 | 2018-11-16 | 周庆友 | 一种栝楼种苗快繁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5582A (zh) * | 2006-12-18 | 2007-06-27 | 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吊瓜组培育苗方法 |
CN101263766B (zh) * | 2008-04-20 | 2011-08-03 | 陈华夫 | 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 |
CN101699989A (zh) * | 2009-11-20 | 2010-05-05 | 杨保成 | 一种栝楼组培快繁的方法 |
CN102017895B (zh) * | 2010-07-01 | 2012-09-05 | 湖南农业大学 | 一种利用变温脱毒技术生产马铃薯pva脱毒苗的方法 |
CN101946702B (zh) * | 2010-08-13 | 2012-08-22 | 北京金六环农业园 | 一种草莓茎尖组培专用培养基及其生产脱毒苗的方法 |
-
2013
- 2013-11-18 CN CN201310579558.5A patent/CN103598097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5886A (zh) * | 2017-05-24 | 2017-09-15 | 四川省苗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病毒栝楼的培养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98097A (zh) | 2014-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1697B (zh) | 甘薯商19的脱毒快繁方法 | |
CN107047320B (zh) | 一种大花胡麻草组织培养方法 | |
CN101491215B (zh) | 香椿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4542290B (zh) | 一种桃愈伤组织长期继代保存的方法 | |
CN101803569B (zh) | 试管内诱导草莓匍匐茎和高温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方法 | |
CN103598097B (zh) | 无病毒吊瓜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 |
CN106171985A (zh) | 一种生姜的液体浅层快繁方法 | |
CN105475137A (zh) | 一种兼顾荷花增殖与生根的组培方法 | |
CN108464240A (zh) | 白雪公主草莓脱毒快繁的方法 | |
CN104855294B (zh) | 一种白木通快速繁殖的方法 | |
CN103141381A (zh) | 一种东方百合组织培养方法 | |
ERCAN et al. | Androgenic responses of differen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cultivars | |
CN104273037A (zh) | 一种尾巨桉dh33-27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4365479B (zh) | 一种尾巨桉dh32-28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5580737B (zh) | 一种百蕊草组培瓶苗的育苗方法 | |
CN104938335B (zh) | 利用油茶下胚轴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 |
CN104285815A (zh) | 一种尾巨桉dh32-13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6818488B (zh) | 一种长瓣兜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Ara et al. | Micropropagation and field evaluation of seven strawberry genotypes suitable for agro-climatic condition of Bangladesh | |
CN105918126A (zh) | 掌叶覆盆子脱毒种苗的离体快繁方法 | |
CN106165648B (zh) | 一种紫荆组培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
CN105766636B (zh) | 一种牡丹组织培养再生的方法 | |
CN103039360B (zh) | 韭菜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 |
CN103975855A (zh) | 一种铁皮石斛的单倍体育种方法 | |
CN107347627A (zh) | 一种高效创建国兰有性多倍体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