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6663A -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6663A
CN103596663A CN201280022241.5A CN201280022241A CN103596663A CN 103596663 A CN103596663 A CN 103596663A CN 201280022241 A CN201280022241 A CN 201280022241A CN 103596663 A CN103596663 A CN 103596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gas
separation
zeolite membrane
concentration lw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22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6663B (zh
Inventor
泽村健一
高木义信
浅利祥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Zos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Zos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Zosen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Zos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96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6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6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2Inorganic material
    • B01D71/028Molecular sieves
    • B01D71/0281Zeol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2Inorganic material
    • B01D71/028Molecular si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7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93Selection of liquid materials for use as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01D53/229Integrated processes (Diffusion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rocess, e.g. adsorption, ab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3/00Gaseous fuels;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 C10L3/06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C10G, C10K3/02 or C10K3/04
    • C10L3/10Working-up natural gas or synthetic natural gas
    • C10L3/101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3/00Gaseous fuels;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 C10L3/06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C10G, C10K3/02 or C10K3/04
    • C10L3/10Working-up natural gas or synthetic natural gas
    • C10L3/101Removal of contaminants
    • C10L3/102Removal of contaminants of acid contaminants
    • C10L3/1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75Removing 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所述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CO2)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变暖代表性气体的二氧化碳,由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及化工厂等排出,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考虑,二氧化碳的高效回收技术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此外,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从防止管道腐蚀的观点考虑,需要从甲烷中回收去除二氧化碳。此外,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中,开始进行了如下尝试:将细粉碎的煤进行热解而气化,经过变换反应,产生以氢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气体之后,分离二氧化碳而将富含氢的气体用作燃料气体。
以往,作为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可以利用胺吸收法等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PSA)等物理吸附法等技术,但伴随吸收液或吸附剂再生的能量消耗大,更高效的回收方法的开发备受期待。
可是,利用沸石膜的膜分离法,能够进行连续操作,不需要吸收液或吸附剂的再生,因此作为高效的二氧化碳回收技术而期待高涨。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例子:使用基于沸石膜的膜分离,从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中进行二氧化碳分离或氮分离。
另一方面,实际情况是,在膜分离法中,由于通过沸石膜的压力差成为气体渗透的驱动力,在去除回收二氧化碳的同时,沸石膜的非渗透侧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因此在二氧化碳浓度低的区域,分离效率下降。
出于上述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中,为了分离回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提出了一种分离用沸石膜与变压吸附法(PSA)的复合工艺,该复合工艺首先通过膜分离装置将二氧化碳一次浓缩,进而通过吸附分离装置二次浓缩,由此回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9903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P.Bernardo et al.,“Membrane Gas Separation:AReview/State of the Art”,Ind.Eng.Chem.Res.48(2009)4638-4663.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工艺中,实际情况是得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取而代之却无法回收残留在膜的非渗透侧的二氧化碳。例如,非渗透气体为甲烷或氢气等有价值气体的情况下,从利用有价值气体的观点考虑,也有必要去除非渗透侧的二氧化碳。
另外,在天然气的净化或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分离的诸多工艺中,由于一般是在2MPa以上的高压条件下实施,因此即使适用膜分离,也存在对所使用的分离膜要求高耐久性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工艺中,存在如下问题,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压力的混合气体分离成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其在设备上必然效率低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方面,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具备了含有沸石膜层的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的膜分离法与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组合成为指定的排列/操作条件的复合系统,能够高效地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分离成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
技术方案2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含有渗透的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含有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将由上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与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11。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是如下气体,即,含有二氧化碳(CO2),且含有从氢气(H2)、氮气(N2)、氧气(O2)及甲烷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气体,同时含有从水(H2O)、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甲烷以外的烃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杂质的气体;在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的前面,具备用来去除上述杂质的杂质去除器2。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八面沸石(FAU)型沸石膜层。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菱沸石(CHA)型沸石膜层。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ZSM-5(MFI)型沸石膜层。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DDR型沸石膜层。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干燥,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的沸石膜层在温度100~600℃下进行加热处理而脱水,之后保持干燥状态。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者设置在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净化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所述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或天然气净化厂关闭后,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能够在陆地或海上移动。
(三)有益效果
技术方案1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因此,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技术方案2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含有渗透的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含有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将由上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与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11,因此,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同样发挥如下效果:其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是如下气体,即,含有二氧化碳(CO2),且含有从氢气(H2)、氮气(N2)、氧气(O2)及甲烷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气体,同时含有从水(H2O)、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甲烷以外的烃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杂质的气体;在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的前面,具备用来去除上述杂质的杂质去除器2,因此,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能够防止后面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及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因所述杂质导致污染/劣化。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八面沸石(FAU)型沸石膜层,因此,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通过FAU型沸石膜层与二氧化碳的强吸附作用,能够从氢气(H2)、甲烷、氮气(N2)及氧气(O2)等气体中高选择性地渗透分离二氧化碳。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SAPO-34等菱沸石(CHA)型沸石膜层,因此,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通过CHA型沸石所具有的均匀且刚直的直径为0.38nm的细孔结构,能够从大分子的甲烷(直径为0.38nm)中如分子筛般高选择性地渗透去除小分子的二氧化碳(直径为0.33nm)。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ZSM-5(MFI)型沸石膜层,因此,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二氧化碳渗透分离性能虽然比FAU型沸石膜差,但可以得到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DDR型沸石膜层,因此,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通过DDR型沸石膜显示出的疏水性,防止由水分导致的二氧化碳的膜渗透阻碍,同时,通过DDR型沸石膜层的细孔结构内的扩散性的差异,能够从甲烷中高选择性地渗透分离二氧化碳。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干燥,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的沸石膜层在温度100~600℃下进行加热处理而脱水,之后保持干燥状态,因此,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通过去除沸石细孔内的结晶水,得到高二氧化碳渗透率。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者设置在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净化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所述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或天然气净化厂关闭后,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能够在陆地或海上移动,因此,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其发挥如下效果:将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例如,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中用于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该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关闭后,能够将其移动至其他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使用。或者,将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例如,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在适用气田枯竭的情况下,能够将其移动至其他气田使用,因此,其容易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天然气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
2:杂质去除器
3:膜分离器供给气体
4: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
5: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
6:一次渗透气体
7:一次非渗透侧气体
8: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
9: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
10: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11: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复合使用沸石膜及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如上所述,通过将具备了含有沸石膜层的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的膜分离法与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组合成为指定的排列/操作条件的复合系统,能够高效地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分离成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参照该图,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因此,根据本发明,其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这里,作为含有上述沸石的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能够使用在管状或中空纤维状的多孔基体上将沸石制膜而成的任意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但如果在高压条件下,从膜部件的耐压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管状。另外作为膜渗透的驱动力,能够利用混合气体1的自身压力、利用空气压缩机(省略图示)的膜分离器供给气体3的加压或利用真空泵(省略图示)的膜渗透侧的减压等。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具体地,与设备规模、设备成本及消耗能量随着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呈比例增加的仅具有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沸石膜分离,发挥能够使设备规模、设备成本、消耗能量降低的效果。
另外,与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同时,分离效率下降的仅具有沸石膜分离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低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能够高选择性地分离二氧化碳。
进而,通过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中使用沸石膜,不会产生高压二氧化碳所导致的膜的增塑这种以往的有机高分子膜中常见的膜的劣化。
图2表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该图,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含有渗透的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含有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将由上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与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11,因此,根据本发明,同样地,其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在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优选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八面沸石(FAU)型沸石膜层。
由此,具有如下优点,通过FAU型沸石膜与二氧化碳的强吸附作用,能够从氢气(H2)、甲烷、氮气(N2)及氧气(O2)等气体中高选择性地渗透分离二氧化碳。
这里,关于FAU型沸石膜,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FAU型沸石膜(商品名称:NaY型沸石膜,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优选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SAPO-34等菱沸石(CHA)型沸石膜层。
由此,具有如下优点:通过CHA型沸石所具有的均匀且刚直的直径为0.38nm的细孔结构,能够从大分子的甲烷(0.38nm)中如分子筛般高选择性地渗透去除小分子的二氧化碳(0.33nm)。
这里,关于CHA型沸石膜,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合成:在制备的组成为Al2O3:P2O3:0.32SiO2:TEAOH:1.6DPA:150H2O的反应溶液中,将在多孔支承体上严密地涂敷的SAPO-34晶种在220℃下进行6小时水热合成(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S.Li etal.,“Scale-up of SAPO-34membrane for CO2/CH4separation”Journal ofMembrane Science352(2010)7-13.)。
此外,在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优选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ZSM-5(MFI)型沸石膜层。
由此,其二氧化碳渗透分离性能虽然比FAU型沸石膜差,但具有可以得到高耐久性的优点。
这里,关于ZSM-5型沸石膜,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合成:在制备为10Na2O:0.15Al2O3:36SiO2:1200H2O的反应溶液中,将在多孔支承体上严密地涂敷的ZSM-5晶种在180℃下进行12小时水热合成(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K.Sawamura et al.,“Reverse-Selective Microporous Membrane for Gas Separation”Chem.Asian J.4(2009)1070-1077.)。
此外,在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优选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DDR型沸石膜层。
由此,具有如下优点:通过DDR型沸石膜显示出的疏水性,防止由水分导致的二氧化碳的膜渗透阻碍,同时,通过DDR型沸石膜层的细孔结构内的扩散性的差异,能够从甲烷中高选择性地渗透分离二氧化碳。
这里,关于DDR型沸石膜,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合成:在制备成以摩尔比计(1-金刚烷胺/二氧化硅)=0.125、(乙二胺/1-金刚烷胺)=16、(水/二氧化硅)=56的反应溶液中,将在多孔支承体上严密地涂敷的DDR晶种在160℃下进行48小时水热合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204273号公报)。
此外,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中,优选地,为了干燥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的沸石膜层在温度100~600℃下进行加热处理而脱水,之后保持干燥状态。
例如,通过杂质去除器2对膜分离器供给气体进行干燥,并且通过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所具备的加热器(图中省略),将沸石膜加热至100~600℃、优选为150~300℃,从而能够保持沸石膜细孔内部的干燥状态。
由此,通过去除沸石细孔内的结晶水,具有可以得到高二氧化碳渗透率的优点。
此外,优选地,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设置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者设置在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净化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所述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或天然气净化厂关闭后,使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能够在陆地或海上进行移动。
由此,具有如下优点:例如将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用于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中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该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关闭后,能够将其移动至其他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使用。或者,例如将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的情况等下,在适用气田枯竭的情况下,能够将其移动至其他气田使用,因此,其具有容易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天然气田的优点。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根据图1所示的流程图,实施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参照该图,首先将二氧化碳浓度为20%的混合气体1导入前面的具备用来去除混合气体1所含有杂质的沸石等吸附剂的杂质去除器2,所述混合气体1是由含有二氧化碳(CO2)、且含有氮气(N2)及氧气(O2)、同时还含有包括水(H2O)、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及硫氧化物(SOX)的杂质的气体形成的。由此,能够防止后面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及二氧化碳分离用沸石膜5因上述杂质导致污染/劣化。
接着,将膜分离器供给气体3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这里,作为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使用制膜成管状的FAU型沸石膜(商品名称:NaY型沸石膜,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制)。于是,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95%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10%。
然后,通过将该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通过链烷醇胺的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99%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
根据该实施例1,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另外,作为膜渗透的驱动力,利用由真空泵(商品名称:油旋转真空泵,爱发科公司制)对膜渗透侧进行的减压。
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具体地,与设备规模、设备成本及消耗能量随着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呈比例增加的仅具有胺吸收法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沸石膜分离,能够使设备规模、设备成本、消耗能量降低。
此外,与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同时,分离效率下降的仅具有沸石膜分离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低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胺吸收法,能够高选择性地分离二氧化碳。
进而,通过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中使用FAU型沸石膜,不会产生高压二氧化碳所导致的膜的增塑这种以往的有机高分子膜中常见的膜的劣化。
实施例2
根据图2所示的流程图,实施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这里,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的不同点在于,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通过将沸石13X作为二氧化碳回收/分离材料的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含有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将由上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与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96%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11。
根据该实施例2,同样地,能够将具有广泛范围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压力的混合气体高效地分离成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和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具体地,与设备规模、设备成本及消耗能量随着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呈比例增加的仅具有变压吸附法(PSA)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沸石膜分离,能够使设备规模、设备成本、消耗能量降低。
此外,与处理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同时,分离效率下降的仅具有沸石膜分离的单一工艺相比较,其通过在低浓度二氧化碳区域利用变压吸附法(PSA),能够高选择性地分离二氧化碳。
进而,通过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中使用FAU型沸石膜,不会产生高压二氧化碳所导致的膜的增塑这种以往的有机高分子膜中常见的膜的劣化。

Claims (9)

1.一种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所述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
2.一种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导入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在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渗透侧产生含有渗透的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3~15%,接着,将所述一次非渗透侧气体(7)导入利用胺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PSA)的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产生含有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分离的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2%以下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10),将由所述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一次渗透气体(6)与由二次二氧化碳分离器(8)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二次分离气体(9)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浓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浓缩气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浓度为3~75%的混合气体(1)是如下气体,即,含有二氧化碳(CO2),且含有从氢气(H2)、氮气(N2)、氧气(O2)及甲烷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气体,同时含有从水(H2O)、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甲烷以外的烃所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杂质的气体;在具备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5)的一次二氧化碳分离器(4)的前面,具备用来去除所述杂质的杂质去除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八面沸石(FAU)型沸石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菱沸石(CHA)型沸石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ZSM-5(MFI)型沸石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含有DDR型沸石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干燥,将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沸石膜(4)的沸石膜层在温度100~600℃下进行加热处理而脱水,之后保持干燥状态。
9.一种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是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分离系统,其设置在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废气变换反应后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者设置在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净化厂内,用于去除来自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所述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厂或天然气净化厂关闭后,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能够在陆地或海上进行移动。
CN201280022241.5A 2011-05-11 2012-05-10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66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5880 2011-05-11
JP2011105880A JP2012236134A (ja) 2011-05-11 2011-05-11 二酸化炭素分離システム
PCT/JP2012/062029 WO2012153808A1 (ja) 2011-05-11 2012-05-10 二酸化炭素分離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6663A true CN103596663A (zh) 2014-02-19
CN103596663B CN103596663B (zh) 2015-09-02

Family

ID=4713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224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6663B (zh) 2011-05-11 2012-05-10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5382B2 (zh)
JP (1) JP2012236134A (zh)
CN (1) CN103596663B (zh)
WO (1) WO201215380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8076A (zh) * 2014-05-23 2014-09-10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低浓度炼厂干气膜分离变压吸附组合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26551A (zh) * 2015-09-11 2015-12-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膜法分级捕集燃煤烟气中co2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44062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气集成净化方法
CN107107030A (zh) * 2014-12-23 2017-08-29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吸附材料和使用方法
WO2018103461A1 (zh) * 2016-12-05 2018-06-14 山西北极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回收o 2和o 3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56016A (zh) * 2019-06-14 2019-08-23 林千果 烟气中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联合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871159A (zh) * 2020-07-15 2020-11-03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膜分离耦合醇胺溶液捕集烟气co2装置和方法
CN112844025A (zh) * 2021-01-19 2021-05-28 武瑞香 一种火电厂尾部烟气碳处理装置
CN114011212A (zh) * 2021-10-30 2022-02-08 雅邦绿色过程与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膜/mdea溶液耦合回收高浓度co2的节能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5937B2 (ja) * 2011-05-09 2015-12-24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Co2のゼオライト膜分離回収システム
MY175798A (en) 2012-05-08 2020-07-09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Petronas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from hydrocarbons
US9409120B2 (en) * 2014-01-07 2016-08-09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Hybrid process using a membrane to enrich flue gas CO2 with a solvent-based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system
AU2014377721B2 (en) * 2014-01-20 2018-04-12 Ptt Public Company Limited A system and a process for enhancing efficiency of CO2 removal from natural gas stream
US9453174B2 (en) 2014-06-26 2016-09-27 Uop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a hydrocarbon stream
JP6462323B2 (ja) 2014-11-12 2019-01-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中のco2分離装置及びその膜分離方法
US9387430B2 (en) 2014-11-19 2016-07-12 Apach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nhanced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JP6231975B2 (ja) * 2014-12-04 2017-11-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天然ガス精製システム
FI126341B (en) * 2015-09-18 2016-10-14 Neste Oyj Method for separating and purifying renewable propane
CA2999003C (en) 2015-10-01 2023-01-24 Jgc Corporation Nonhydrocarbon gas separation device and nonhydrocarbon gas separation method
WO2017056134A1 (ja) * 2015-10-01 2017-04-06 日揮株式会社 非炭化水素ガス分離装置及び非炭化水素ガス分離方法
JP5942030B1 (ja) 2015-10-29 2016-06-29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の分離方法
CN106085530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黄磷尾气制液化天然气联产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工艺
US10765995B2 (en) * 2017-06-08 2020-09-0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Helium recovery from gaseous streams
SG11202002851VA (en) * 2017-09-29 2020-04-29 Daikin Ind Ltd Air com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EP3919826A3 (en) 2017-09-29 2022-07-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m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US10632417B2 (en) 2018-01-23 2020-04-28 Uop Llc High hydrocarbon recovery membrane plus solvent based system
US11458435B2 (en) 2018-06-18 2022-10-04 Japan Oil, Gas And Metals National Corporation Acidic gas separation device and acidic gas separation method
EP4010113A1 (en) * 2019-08-07 2022-06-15 Chevron U.S.A. Inc. Potassium-merlinoite zeolite, its synthesis and use
US11511225B2 (en) 2019-09-11 2022-11-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and removal system using liquid sorbent
BR112022018502A2 (pt) * 2020-03-18 2022-10-25 Ngk Insulators Ltd Método de separação de gás e membrana de zeólito
CN117980055A (zh) 2021-09-30 2024-05-0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气体分离系统及气体分离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7054A1 (ja) * 2007-07-27 2009-02-05 Nippon Oil Corporation 水素製造および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CN101785957A (zh) * 2010-02-10 2010-07-28 毛恒松 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储存方法
CN101837228A (zh) * 2010-06-11 2010-09-22 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7390A (ja) * 1986-01-17 1987-07-23 Nippon Kokan Kk <Nkk> 副生ガスの処理方法
JPH0699035A (ja) * 1992-09-21 1994-04-12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排ガス中の二酸化炭素の分離回収方法
JP3757115B2 (ja) * 2000-12-28 2006-03-22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ゼオライト種結晶及び該種結晶を用いたゼオライト膜製造方法
US6626980B2 (en) * 2001-09-21 2003-09-30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Mixed matrix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chabazite type molecular sieves
JP2008508993A (ja) * 2004-08-03 2008-03-27 ザ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コロラド, ア ボディー コーポレイト 高度に選択的な分離のための膜
JP4890938B2 (ja) * 2006-05-22 2012-03-0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ガス分離管収容構造体
US8043418B2 (en) * 2006-12-08 2011-10-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as separator apparatus
JP5039408B2 (ja) * 2007-03-29 2012-10-03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および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WO2008123337A1 (ja) 2007-03-29 2008-10-16 Nippon Oil Corporation 水素製造および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JP4856595B2 (ja) * 2007-07-06 2012-01-18 財団法人地球環境産業技術研究機構 ガス分離用ゼオライト膜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US8480789B2 (en) * 2007-07-10 2013-07-09 Manufactured Methane Corporation Landfill gas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A2724351A1 (en) * 2008-05-15 2009-11-19 Shell Oil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high-performance supported gas separati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using a shortened crystallization time
DE102009016015A1 (de) * 2009-04-02 2010-10-07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Kohlendioxid (CO2) aus dem Rauchgas einer Feuerungsanlage nach der Energieumwandlung
US8221524B2 (en) * 2009-10-23 2012-07-17 Guild Associates, Inc. Oxygen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gases
US8454727B2 (en) * 2010-05-28 2013-06-04 Uop Llc Treatment of natural gas feeds
US8414683B2 (en) * 2010-05-28 2013-04-09 Uop Llc Integrated process for 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pretreatment
US8388732B2 (en) * 2010-06-25 2013-03-05 Uop Llc Integrated membrane and adsorption system for carbon dioxide removal from natural gas
US9186616B2 (en) * 2010-09-09 2015-11-1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onic liquids for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7054A1 (ja) * 2007-07-27 2009-02-05 Nippon Oil Corporation 水素製造および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CN101785957A (zh) * 2010-02-10 2010-07-28 毛恒松 二氧化碳的分离和储存方法
CN101837228A (zh) * 2010-06-11 2010-09-22 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8076A (zh) * 2014-05-23 2014-09-10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低浓度炼厂干气膜分离变压吸附组合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07030A (zh) * 2014-12-23 2017-08-29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吸附材料和使用方法
CN105126551A (zh) * 2015-09-11 2015-12-0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膜法分级捕集燃煤烟气中co2的装置及方法
CN106544062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气集成净化方法
WO2018103461A1 (zh) * 2016-12-05 2018-06-14 山西北极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回收o 2和o 3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56016A (zh) * 2019-06-14 2019-08-23 林千果 烟气中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联合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871159A (zh) * 2020-07-15 2020-11-03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膜分离耦合醇胺溶液捕集烟气co2装置和方法
CN112844025A (zh) * 2021-01-19 2021-05-28 武瑞香 一种火电厂尾部烟气碳处理装置
CN114011212A (zh) * 2021-10-30 2022-02-08 雅邦绿色过程与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膜/mdea溶液耦合回收高浓度co2的节能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6663B (zh) 2015-09-02
US20140144321A1 (en) 2014-05-29
US9205382B2 (en) 2015-12-08
JP2012236134A (ja) 2012-12-06
WO2012153808A1 (ja)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6663B (zh) 二氧化碳分离系统
JP2012236134A5 (zh)
RU2705340C2 (ru) Адсорбирующие материалы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CN102015065B (zh) 使用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分离氮和二氧化碳
EP2249946B1 (en) Sepa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from methane utilizing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materials
US10239012B2 (en) Methods of separating molecules
Gkotsis et al. Biogas upgrading technologies–Recent advances in membrane-based processes
CN1322912C (zh) 含氢和硫化氢的气体混合物的处理方法
Rahmah et al. Small-pore zeolite and zeotype membranes for CO2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A review
CN101978234B (zh) 高炉煤气的分离方法
CA2911820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nhanced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CN101760270B (zh) 脱除并回收天然气中co2的方法
Masebinu et al. Enrichment of biogas for use as vehicular fuel: a review of the upgrading techniques
CN109641746A (zh) 从生物质热分解气体中回收氢气的方法
Medrano et al. Membranes utilization for biogas upgrading to synthetic natural gas
US10449479B2 (en) Increasing scales, capacities, and/or efficiencies in swing adsorption processes with hydrocarbon gas feeds
JP5736916B2 (ja) 混合ガスからの二酸化炭素の回収・液化方法
EP3858463A1 (en)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gaseous substances from gas flows
JP2009022874A (ja) 硫化水素除去方法およびガス精製装置
AU2013231263A1 (en) Combined gas processing
Zito et al. Advanced membrane-based processes for biogas upgrading
US11738302B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renewable natural gas
Zito et al. 1Institute on Membrane Technology,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NR-ITM, The University of Calabria, Rende, Cosenza, Italy, 2Institute on Membrane Technology of the Italia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NR-ITM, Rende, Cosenza, Italy
Khulbe et al. Permselective Membranes for Gas Processing Replacing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Kgaphola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anocomposite SAPO-34/ceramic membranes for CO₂/N₂ mixture sepa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