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2688A -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2688A
CN103572688A CN201310462862.1A CN201310462862A CN103572688A CN 103572688 A CN103572688 A CN 103572688A CN 201310462862 A CN201310462862 A CN 201310462862A CN 103572688 A CN103572688 A CN 103572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method
stirring
hgh
mixtur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2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2688B (zh
Inventor
孙斌
刘辉明
陈京钰
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 Guangtuo recycl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GUANGTUO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GUANGTUO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GUANGTUO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28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2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2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2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2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2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包括:将旧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混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进行搅拌;曲板转动带动混合料旋转,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向混合料混合入一定量的水泥粉和炼铝废渣并进行搅拌;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一定量的乳化沥青,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进行搅拌。该方法能够提高乳化沥青的拌和质量,实现乳化沥青均匀裹覆,从而保证了摊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厂拌冷再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其中有大量一、二级公路改建成的高速公路,在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污染环境日趋严重,促使我国加速再生技术的研究,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大修时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旧沥青料,对于旧料若采用抛弃处理,不仅会占用紧张的土地资源、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造成环境污染。而公路建设又需要优质的沥青材料和石料,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矿石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沥青冷再生技术时将需要翻修和废弃的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用新集料、新沥青材料适当配比,重新拌合,经整平压实,形成满足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省大量的沥青和砂石材料,降低筑路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处治废弃的沥青路面材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乳化沥青的掺入量只有4%左右,水泥、矿粉掺量均在2%以下,所以厂拌冷再生过程中容易产生沥青裹覆不均匀的问题,出现花白料现象,要使之能均匀地裹覆在骨料上,必须解决低掺量元素的计量和搅拌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乳化沥青的拌和质量和效率,实现乳化沥青的均匀裹覆,从而保证了摊铺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0~75∶10~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搅拌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以130~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一个旋转方向搅拌2~3s;
步骤二、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50~60转/分钟的速度带动混合料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搅拌4~5s,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
步骤三、向混合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混合料∶水泥∶炼铝废渣为95~100∶3~5∶1~2的比例混合入水泥粉和炼铝废渣;
步骤四、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30~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2~3s;
步骤五、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所述一定量的乳化沥青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质量的4.2~4.5%,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一定量的水,所述一定量的水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的质量的2.2~2.5%,然后再用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10~12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3~4s;
其中,曲板的弯曲状态为符合正弦曲线的至少两个弯曲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包括反向设置的两个弯曲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包括两两反向设置的四个弯曲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混入炼镁废渣,首先将炼镁废渣进行粉碎和筛选,选取粒度在100目以下的颗粒混入到混合料中,其中混入的炼镁废渣颗粒的质量为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的5%~15%。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5∶15的比例混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的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突起伸出的长度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槽体长轴的1/15~1/20。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三角锥形突起,且均匀分布在曲板的每一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蘑菇形突起,蘑菇头与蘑菇颈的直径比为1.56∶1。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头的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且方形孔的面积为圆形孔的1.5倍。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为由多个孔组成的蜂窝状结构,每个孔的直径不等,但均不超过3mm,且底部开口与供水管连接,且供水管内的水由高压送水泵泵送至底部开口。
本发明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在搅拌槽体内设置曲板,曲板将槽体分隔成两部分,起到隔挡的作用,而且曲板旋转能够把位于第一部分的混合料推到第二部分,在曲板上设置有突起,曲板旋转带动混合料搅拌时使混合物更均匀,将旧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在搅拌槽体的第一部分进行搅拌后,再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一定的转速带动混合物搅拌,使新旧混合物更均匀混合。新旧混合物均匀混合后被推至第二部分再与水泥、炼铝废渣进行混合,提高了混合质量,同时也加快了混合速度。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乳化沥青,由于喷淋头设置为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使乳化沥青分解为更小的单位再与混合物接触,喷淋范围大,而且喷洒均匀,经过第二搅拌头搅拌后,从而可以使乳化沥青均匀裹覆到混合料上,避免出现了花白料现象,保证了摊铺质量,提高了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性能,从而提高路面的抗车辙及抗反射裂缝的性能,延长路面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5∶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曲板为反向设置的两个弯曲部,所述曲板的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突起伸出的长度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槽体长轴的1/15,所述突起为三角锥形突起,且均匀分布在曲板的每一面上,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搅拌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以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一个旋转方向搅拌2s;
步骤二、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50转/分钟的速度带动混合料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搅拌5s,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
步骤三、向混合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混合料∶水泥∶炼铝废渣为95∶3∶2的比例混合入水泥粉和炼铝废渣;
步骤四、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2s;
步骤五、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质量的4.5%的乳化沥青,所述乳化沥青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头的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且方形孔的面积为圆形孔的1.5倍,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的质量的2.5%的水,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为由多个孔组成的蜂窝状结构,每个孔的直径不等,但均不超过3mm,且底部开口与供水管连接,且供水管内的水由高压送水泵泵送至底部开口,然后再用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2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3s。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5∶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曲板为两两反向设置的四个弯曲部,所述曲板的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突起伸出的长度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槽体长轴的1/20,所述突起为三角锥形突起,且均匀分布在曲板的每一面上,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搅拌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以130转/分钟的速度沿一个旋转方向搅拌3s;
步骤二、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60转/分钟的速度带动混合料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搅拌4s,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
步骤三、向混合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混合料∶水泥∶炼铝废渣为99∶3∶1的比例混合入水泥粉和炼铝废渣,还向混合料中混入炼镁废渣,首先将炼镁废渣进行粉碎和筛选,选取粒度在100目以下的颗粒混入到混合料中,其中混入的炼镁废渣颗粒的质量为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的5%。
步骤四、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3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3s;
步骤五、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质量的4.2%的乳化沥青,所述乳化沥青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头的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且方形孔的面积为圆形孔的1.5倍,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的质量的2.2%的水,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为由多个孔组成的蜂窝状结构,每个孔的直径不等,但均不超过3mm,且底部开口与供水管连接,且供水管内的水由高压送水泵泵送至底部开口,然后再用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1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4s。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5∶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曲板为两两反向设置的四个弯曲部,所述曲板的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突起伸出的长度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槽体长轴的1/18,所述突起为蘑菇形突起,蘑菇头与蘑菇颈的直径比为1.56∶1,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搅拌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以140转/分钟的速度沿一个旋转方向搅拌3s;
步骤二、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55转/分钟的速度带动混合料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搅拌5s,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
步骤三、向混合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混合料∶水泥∶炼铝废渣为97∶4∶1的比例混合入水泥粉和炼铝废渣,还混入炼镁废渣,首先将炼镁废渣进行粉碎和筛选,选取粒度在100目以下的颗粒混入到混合料中,其中混入的炼镁废渣颗粒的质量为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的5%~15%
步骤四、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4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3s;
步骤五、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质量的4.4%的乳化沥青,所述乳化沥青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头的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且方形孔的面积为圆形孔的1.5倍,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质量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的质量的2.3%的水,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为由多个孔组成的蜂窝状结构,每个孔的直径不等,但均不超过3mm,且底部开口与供水管连接,且供水管内的水由高压送水泵泵送至底部开口,然后再用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15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4s。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0~75∶10~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投入一搅拌槽体内,搅拌槽体为椭圆形的上开口槽体,且所述搅拌槽体由曲板分隔成两部分,混合后的新旧沥青混合料被投入到第一部分中,设置在第一部分中的第一搅拌头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以130~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一个旋转方向搅拌2~3s;
步骤二、第三电机带动曲板以50~60转/分钟的速度带动混合料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搅拌4~5s,并最终停止在将混合料限定在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中的位置处;
步骤三、向混合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混合料∶水泥∶炼铝废渣为95~100∶3~5∶1~2的比例混合入水泥粉和炼铝废渣;
步骤四、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30~15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2~3s;
步骤五、在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上方向掺杂了水泥和炼铝废渣的混合料中喷淋一定量的乳化沥青,所述一定量的乳化沥青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质量的4.2~4.5%,并通过所述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挤入一定量的水,所述一定量的水为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的质量的2.2~2.5%,然后再用设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二搅拌头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以110~120转/分钟的速度沿与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搅拌3~4s;
其中,曲板的弯曲状态为符合正弦曲线的至少两个弯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包括反向设置的两个弯曲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包括两两反向设置的四个弯曲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混入炼镁废渣,首先将炼镁废渣进行粉碎和筛选,选取粒度在100目以下的颗粒混入到混合料中,其中混入的炼镁废渣颗粒的质量为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的5%~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将直径为0~20mm的旧沥青混合料与直径为10-30mm的新沥青混合料按照75∶15的比例混合。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的每一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突起,突起伸出的长度为椭圆形第一搅拌槽体长轴的1/15~1/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三角锥形突起,且均匀分布在曲板的每一面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蘑菇形突起,蘑菇头与蘑菇颈的直径比为1.56∶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通过设置在搅拌槽体第二部分上方的喷淋头向下喷淋,所述喷淋头的中部为方形孔,最外围周边为圆形孔,且方形孔的面积为圆形孔的1.5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搅拌槽体第二部分的底部开口为由多个孔组成的蜂窝状结构,每个孔的直径不等,但均不超过3mm,且底部开口与供水管连接,且供水管内的水由高压送水泵泵送至底部开口。
CN201310462862.1A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Active CN103572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2862.1A CN103572688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2862.1A CN103572688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2688A true CN103572688A (zh) 2014-02-12
CN103572688B CN103572688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04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2862.1A Active CN103572688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26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898A (zh) * 2016-03-29 2016-07-27 南方高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沥青冷再生拌合工艺
CN110451870A (zh) * 2019-09-03 2019-11-15 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9738Y (zh) * 2007-12-04 2008-12-24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拌和设备搅拌缸
CN101392488A (zh) * 2008-10-31 2009-03-25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拌和方法
JP2010100996A (ja) * 2008-10-21 2010-05-06 Nikko Co Ltd 再生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493316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厂拌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方法
CN102677570A (zh) * 2011-03-17 2012-09-19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9738Y (zh) * 2007-12-04 2008-12-24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拌和设备搅拌缸
JP2010100996A (ja) * 2008-10-21 2010-05-06 Nikko Co Ltd 再生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1392488A (zh) * 2008-10-31 2009-03-25 镇江华晨华通路面机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拌和方法
CN102677570A (zh) * 2011-03-17 2012-09-19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方法及其设备
CN102493316A (zh) * 2011-12-07 2012-06-13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厂拌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898A (zh) * 2016-03-29 2016-07-27 南方高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间歇式沥青冷再生拌合工艺
CN110451870A (zh) * 2019-09-03 2019-11-15 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0451870B (zh) * 2019-09-03 2021-07-20 北京盛广拓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2688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3986B (zh) 沥青混凝土再生冷拌设备的双轴强制搅拌器
CN103951323A (zh) 一种路用增强型乳化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09822U (zh) 高速沙混搅拌机
CN102532923A (zh) 一种颗粒状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6038A (zh) 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结构层混合料及其施工方法
CN203782527U (zh) 一种用于沥青冷再生的连续式搅拌机
CN104326706B (zh) 一种钢渣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6400B (zh) 一种绿色低碳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CN103572688B (zh) 一种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CN103572687B (zh) 一种双拌缸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CN203295921U (zh) 一种再生沥青拌合装置
CN105839499B (zh) L型沥青冷再生拌和设备
CN201324606Y (zh) 二合一原料搅拌机
CN201419440Y (zh) 沥青混凝土再生冷拌设备的双轴强制搅拌器
CN106758647B (zh) 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方法
CN202399390U (zh) 用于稀浆封层车的高效搅拌轴
CN203650689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搅拌机构
CN202369890U (zh) 橡胶沥青连续生产混合搅拌装置
CN103669175A (zh) 一种沥青石料混合搅拌加热釜搅拌机构的搅拌叶片
CN201221362Y (zh) 混凝土喷射机拨料装置
CN209257232U (zh) 一种防水砂浆生产用混合配料装置
CN206297005U (zh) 一种新型悬挂节能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5839497A (zh) 一种冷再生分级分步拌和方法
CN106245492B (zh) 一种分级递进式冷再生拌和设备
CN106087660B (zh) 一种用于沥青冷再生的拌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Bin

Inventor after: Guo Qiuming

Inventor after: Liu Huiming

Inventor after: Chen Jingyu

Inventor after: Jiang Tao

Inventor before: Sun Bin

Inventor before: Liu Huim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Jingyu

Inventor before: Jiang 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512 -2218, 110 building, 1 building, No. 66, Huan Hu Road,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eng Guangtuo recycl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1500 room 209, office building, Miyun Investment Promotion Office, No. 69, West Bridge Road, Miyun, Beijing, -13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NGGUANGTUO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