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6142A -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6142A
CN103566142A CN201210284056.5A CN201210284056A CN103566142A CN 103566142 A CN103566142 A CN 103566142A CN 201210284056 A CN201210284056 A CN 201210284056A CN 103566142 A CN103566142 A CN 103566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ipation
corm eleocharitis
bulbus allii
treatment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40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友平
姚汝铖
姚克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840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6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6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6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将荸荠的生物活性成分最集中的部分—荸荠皮用机械的办法提取,用特定的温度处理以保留抑菌物质的活性,以一定粒径的粉剂以保持膳食纤维素对肠道蠕动的增强作用;加上大蒜的超低温冷冻干燥粉制取的大蒜素成分,制成肠溶胶囊。该产品具有调理肠道功能,消除便秘,排除体内毒素,预防癌症,增强健康的作用,具有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技术领域
本品属于中药或保健食品类制剂。 
背景技术
荸荠、大蒜入药,历史悠久。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明目醒酒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多痰、烦渴便秘、酒醉昏睡等症的治疗。中医临床上常用马蹄配成“雪羹汤”清热去痰,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大蒜则可以解毒,调节肠道防御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发现,大蒜与荸荠中包含的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如荸荠中的黄酮化合物、荸荠英、膳食纤维素,大蒜中的硫化亚磺酸、肌酸酐、有机锗、氨基酸等物质。它们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肠道微环境,提高肠道的防御及分泌功能。 
黄酮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其功效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泻下通便等。罗杨合等将荸荠皮制成粒径20μm以下的超微干粉,并测定总黄酮含量为1.01-1.47%。并以荸荠皮为原料,采用乙醇为溶剂在50~70℃回流提取,提取液经过除脂,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经浓缩、干燥,制得精制荸荠皮总黄酮,产率0.8~ 1.2%。英国的一些研究者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并且还发现它对肺部、食道和乳腺等部位的癌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膳食纤维素能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吸附体内有害物质,预防肿瘤等生理作用,故当代科学家称之为第六营养素。荸荠皮富含这种物质。魏丹等提取荸荠皮中的膳食纤维素,含量为30.2%,提取率为85.5%。曹凯光用荸荠皮经120-150℃处理等后,制成茡荠纤维粉,配以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作为甜味科,并配入脱脂无糖奶粉制成荸荠纤维营养片,并认为可作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便秘、龋齿、肥胖症等患者的食品和中老年人的食品。罗杨合等为了使荸荠粉更利于消化吸收,将荸荠果皮制成超微粉。 
但是制作成超微粉后,不仅导致潮结不易保存,而且还降低了荸荠皮粉对肠道的机械刺激作用。并且上述研究从荸荠皮中提取膳食纤维素等方法是对荸荠皮的处理温度>120℃,这将会导致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荸荠黄酮、荸荠英丢失或灭活。 
随着荸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重视,大蒜的重要性也开始被关注。大蒜是百合科属植物的鳞茎,性味辛辣,《日用本草》称其为"燥脾胃,化肉食",《滇南本草》称之为"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说明它可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有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的功效。 
西医研究中也表明大蒜具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增强免疫以及抗肿瘤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集100多种药用和保健成分于一身,其中含硫挥发物43种,硫化亚磺酸(如大蒜素)酯类13种、氨基酸9种、肽类8种、甙类12种、酶类11种。大蒜含有的肌酸酐是参与肌肉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精液的生成也有作用,可使精子数量大增,所谓吃大蒜精力旺盛即指此而言。大蒜还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故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一定疗效。大蒜外用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去除皮肤的老化角质层,软化皮肤并增强其弹性,还可防日晒、防黑色素沉积,去色斑增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大蒜可断亚硝胺类致癌物在体内的合成。到目前为止,其防癌效果在40多种蔬菜、水果中,按金字塔排列,大蒜中几十种成分都有单独的抗癌作用。 
大蒜素是一种含硫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生理功能,并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它的杀菌能力是青霉素的1/10,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及白喉、痢疾、伤寒、副伤寒、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或杀灭作用。还能杀死多种致病真菌和钩虫、蛲虫、滴虫。 
大蒜中丰富的有机锗化合物能刺激体内产生干扰素,而干扰素的抗癌作用已被医学所证实;有机锗化合物对受损的免疫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可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有利于癌症的控制!有机锗化合物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减少了癌细胞黏附、浸润和破坏血管壁的机会,这对阻止癌细胞的扩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大蒜还富含硒元素,这种物质同样具有强大的抗癌效应。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另外,硒以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形式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大蒜中还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抗氧化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大蒜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含量较高,蛋氨酸的含量较低。大蒜中矿物元素含量以磷为最高,其次为镁、钙、铁、硅、铝和锌等的含量为高。 
已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平均每日每人吃蒜20克的地区,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无食生蒜习惯的地区。研究人员对崂山县的50人进行测试,让他们每日食生蒜50克,6日后血清总胆醇、甘油三脂及l3脂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实验前。实验证明,生食大蒜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还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因大蒜素含量少,仅占2%,并且其理化性质特殊,所以提取与制作工艺的要求严格。信学雷等采用微波、酸溶液煮沸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灭活,制成蒜浆,以水稀释后,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进行酶解,经乳酸菌发酵,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氨水洗脱、旋转蒸发、乙醇结晶提取白色或微黄色蒜氨酸结晶。孙传经等将大蒜去皮,切成2~3mm薄片,在萃取釜中进行双釜串联CO2连续萃取,萃取釜压力27MPa、温度40℃,分离釜压力5-7MPa、温度40-45℃,CO2流速3~5kg/kg.Hr,萃取,经加酸、碱、沉淀离心制备含量为42.1μg/ml的大蒜素。 
成功提取的大蒜素是油性的液体,由大蒜氨酸在大蒜酶作用下转化生成。其沸点在80-85℃(0.2kPa)之间,相对密度1.112(20/4℃),折光率1.561,能够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质量,10℃),其水溶液PH值为6.5,静置时有油状沉淀物;与乙醇、乙醚及苯可互溶;对热、碱不稳定,对酸稳定。大蒜素具有强烈的大蒜臭、味辣。蒜氨酸和蒜酶在完好的大蒜中各自保存在大蒜胞体中,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机械碎蒜、食盐、醋酸和糖液等,虽然都可以使蒜氨酸和蒜酶融合而产生大蒜素,但是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失去应有的保健功能;同时,大蒜素具有刺激性气味、并且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大。 
并且研究还表明,食用大蒜不能过量,摄入过量的大蒜可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眼睑炎、眼结膜炎。空腹食用对胃的刺激性大,胃溃疡、头痛、咳嗽、牙疼等患者不宜食用。 
发明内容
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的制作过程。
富含天然功能成份的荸荠皮粉剂的制备。将淀粉厂、荸荠饮料厂的荸荠皮废料,经清洗除杂,离心脱水,经75-80℃24小时烘烤干燥、并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粉碎、80目过筛,得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荸荠素、膳食纤维素的荸荠皮粉剂。 
富含天然功能成份的大蒜粉剂的制备。将大蒜根球脱粒,除衣得大蒜米,将大蒜米用清水洗净,甩干;放入冷冻干燥机,得含水约5%的干燥大蒜米粒;再将其粉碎, 100目过筛,得含天然蒜氨酸、蒜氨酸酶、膳食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大蒜冻干粉。 
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的制作。将荸荠皮粉剂9份、大蒜冻干粉1份混合均匀,灌制肠溶胶囊。 
 药物作用机理。自古中医就有寒性、热性药合用,相得益彰的典例。本方用寒性药荸荠皮粉泄除肠道之火,以燥性药大蒜米的超低温冻干粉温燥脾胃。二药合用,调理肠胃,消除腹胀,解除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荸荠皮含有膳食纤维素,增进肠道蠕动,吸附有害物质随大便排出体外;荸荠素在75-80℃条件下不被破坏,保持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大蒜冻干粉含有蒜氨酸和失活的蒜氨酸酶,胶囊在肠道溶化后,在水基条件下蒜氨酸酶复活,与蒜氨酸作用生成大蒜素,发挥杀菌和抗氧化作用,避免对胃部的刺激和经口腔排出不良气味。 
适用于长期腹胀、大便秘结,或大便稀溏等症状的治疗,或患有痔疮、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的患者的辅助治疗。也适用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肿瘤高危人群长期服用。 
用法与用量。成人一次3-5粒,一日二次,20天为一疗程。每日最大用量25粒。儿童、老年人适当减量。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禁忌和慎用。肠梗阻、肠套叠及所有医疗禁食者禁用。 
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治疗便秘初步疗效观察
浠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姚友平 姚克铖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姚汝铖
关键词 便秘 第六营养素 肠溶胶囊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6.07%, 有报道认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20.39%,多见于非器质性病变,有研究认为有57.1%的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便秘可以发生在各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便秘患病率高、病因复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便秘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部分便秘与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有密切的关系,并常与便血、贫血、消瘦、发热、腹痛等相关。便秘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继发性表现。很多研究报告显示,便秘对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还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
许多中西药均对便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大多属于刺激性、稀释性、润滑性、促动力性药物。它们的缺点是一时性缓解或解除症状,不宜长期使用。作者研制出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含有天然的膳食纤维素、荸荠黄酮、大蒜素等生物活性成分,通过保留肠道水份、增加肠道蠕动、吸附体内毒素等作用,治疗便秘的同时,改进饮食结构,提高疗效。现对其治疗便秘88例的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试验对象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本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浠水县人民医院门诊部和内科病房的病人。病例收集时间为2011年6月一2012年3月。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9月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一Rome 
Figure DEST_PATH_644268DEST_PATH_IMAGE001
标准,功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为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l) >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快或硬结,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1. 2.2病情分级标准
参考慢性便秘诊治指南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重度是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介于两者之间。
1. 2.3纳入标准 
(1)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便秘病程大于12个月,经肠镜、钡灌肠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2)年龄大于18岁、小于65岁者。
1. 2.4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2)同时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和/或内分泌功能异常者;同时合并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痔疮、憩室、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3)因药物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结肠传输减慢者(如可待因、吗啡、抗胆碱能药、神经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4)长期服用泻药所致的便秘及结肠黑变病。(5)合并肝胆胰病变及腹部手术史;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者(如:大量腹水、腹肌衰弱、隔肌麻痹等)。(6)精神病患者。(7)妊娠及哺乳期妇女。(8) 过敏体质者。(9) 基线期自行服其他影响本试验的药物者,不能完成基线期日记者,以及基线期症状消失者(第一次随访时填写)。(10) 有其它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或根据研究者判断不宜进入研究的患者。
1.2.5病例的剔除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以及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用本课题研究方案治疗的病例,需予剔除。
1.3试验设计 
1.3.1样本含量的估算
采用两个率比较的样本含量估计公式。检验水准取0.05,检验效能取0.9,得总样本含量>48例,每组>24例。本实验采用总样本88例,每组44例。
1.3.2随机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中病例分为2组,凡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接诊顺序编号,对照组为单号,实验组为双号。
1.3.3治疗方法 
(1)观察组:给予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为本实验专用制剂,含有荸荠皮粉、大蒜素粉。用法:4粒,1日3次口服。(2)对照组:给予果导片晚上睡前口服,成人一次0.5~2片。从市面药店购进,生产厂家为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783、商品规格:100毫克×100片)。
1.3.4疗程 
试验包括2周基线期、4周治疗期。
1.4观察项目 
1)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
2)        安全性观测项目: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如实记录。如腹泻、头晕、皮疹等。 
3)        一般检测项目: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 
4)        疗效性观察项目及计分标准 
功能性便秘症状记分方法:(l)排便不尽感:“无”计0分、“轻微”计1分、“明显”计2分、“难忍” 计3分。(2)直肠肛门的梗阻/阻塞感:“无” 计0分、“轻微” 计1分、“明显” 计2分、“难忍” 计3分。(3)排便费力:自然排便,不费力:0分;用力方能排便:2分;努挣方能排便:4分;排便要额外帮助(如手指抠挖、盆底按摩):6分。(4)大便性状:依据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1型分散坚果样大便计6分;2型硬结状腊肠样大便计4分;3型表面有裂纹的腊肠样便计2分;4型表面光滑柔软腊肠样便计0分。(5)排便次数:≥3次/周计0分、<3次/周计2分。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断标准》和症状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进行综合判断。临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h以内,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70%~90%。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ld,或便质干结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5%~6.99%。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5%。 
1.5安全性分析项目 
本实验前后各项理化检查,包括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含大便潜血)化验、肝(ALT、AST、肾功能(BUN、Cr)检查均无异常。
1.6不良事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及中途退出实验事件作为不良事件。 
2实验结果 
2.1病例选择的均衡性
选择病例共88例,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治疗组(治疗组)44例,果导片对照组44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18~40岁12例,41~55岁14例,>55岁者18例,平均49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2年3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18~40岁13例,41~55岁者14例,>55岁者17例,平均48.5岁,病程3个月~30年,平均2年1个月。
2.2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组总有效率79.55%,其中痊愈率40.91%,显效率25.00%,有效率13.64%,无效率20.45%;对照组总有效率59.09%,其中痊愈率22.73%,显效率20.45%,有效率15.91%,无效率40.91%。经SPSS17.0统计学处理,按《SPSS对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线性与线性组合”行结果4,X2=5.472,P=0.019,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疗效的可能性很大。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无不良事件发生。
表1   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疗效观察结果 
Figure DEST_PATH_623726DEST_PATH_IMAGE002
线性与线性组合X2=5.472,P=0.019
  3 讨论
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是作者研发的一种含有天然的膳食纤维素、荸荠黄酮、大蒜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留肠道水份、增加肠道蠕动、吸附体内毒素等作用的新药物,为证实其对便秘的疗效,作者进行了44例口服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的实验组和44例口服果导片为对照组的疗效观察试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对照组为59.09%,实验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的可能性很大(X2=5.472,P<0.05)。便秘是一种难治性病症,临床上治疗药物很多,多属于治标不治本性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多。第六营养素肠溶胶囊是一种天然食物中的在效成分,可以长期服用不产生副作用,治疗便秘的同时,改进饮食结构,排除体内毒素,有利于预防肿瘤,有利于健康。因此,作者认为第六营养素胶囊可作为临床治疗便秘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郭晓峰等,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2,22:637-63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2007,27:619-622
3 Riegler G,Esposito I. Bristol scale stool form. A still valid help in medical practice and clinical research. Tech Coloproctol. 2001,5:163一164.
4 姚友平,SPSS对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现代预防医学,2012。

Claims (2)

1.荸荠皮粉的加工方法(烘干温度75-80℃、180μm粒径,含有膳食纤维素、荸荠黄酮,以及荸荠皮的其它固有成分)。
2.超低温干燥大蒜粉与荸荠皮粉混合的肠溶制剂。
CN201210284056.5A 2012-08-11 2012-08-11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Pending CN103566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056.5A CN103566142A (zh) 2012-08-11 2012-08-11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056.5A CN103566142A (zh) 2012-08-11 2012-08-11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6142A true CN103566142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39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4056.5A Pending CN103566142A (zh) 2012-08-11 2012-08-11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61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4146A (zh) * 2017-11-21 2018-03-0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一种具有结肠靶向功能的空心胶囊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487A (zh) * 2002-12-03 2003-04-30 南昌大学 一种低热量荸荠纤维营养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440786A (zh) * 2003-03-05 2003-09-10 李钟珩 治疗便秘的营养保健食品
CN101269161A (zh) * 2008-05-20 2008-09-24 贺州学院 一种从荸荠皮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487A (zh) * 2002-12-03 2003-04-30 南昌大学 一种低热量荸荠纤维营养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440786A (zh) * 2003-03-05 2003-09-10 李钟珩 治疗便秘的营养保健食品
CN101269161A (zh) * 2008-05-20 2008-09-24 贺州学院 一种从荸荠皮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振林等: "荸荠皮热风干燥工艺及其对抗氧化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高福成等: "冷冻干燥法生产优质大蒜粉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4146A (zh) * 2017-11-21 2018-03-0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一种具有结肠靶向功能的空心胶囊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3566B (zh)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7524A (zh) 保护胃黏膜、养胃、护胃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362A (zh) 一种天然产物的组方及制剂
CN108324921B (zh) 一种具有祛除囊肿、保护胃粘膜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413A (zh) 一种去除口腔异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8540C (zh) 来自药用植物的抗肥胖组分及其组合物
CN107362292A (zh) 一种具有改善女性生殖泌尿系统炎症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757083B (zh) 含有木香烯内酯的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6142A (zh)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功能和排除体内毒素作用的肠溶胶囊
CN101249195B (zh) 一种调理便秘消除淤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9564C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352626A (ja) 植物由来成分を含有する抗コレステロール剤
CN109966442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内服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1489A (zh) 一种益智火麻仁蔬果固体饮品、浓饮及其制备方法和饮食方法
CN103720808B (zh) 一种具有通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制备方法
CN105707898A (zh) 具有排毒通肠功能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116A (zh) 复方余甘子保健药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12076305A (zh) 一种治疗人体代谢症候群及杀菌消炎的中药制内服外用原液合剂
CN1088378C (zh)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980A (zh) 一种预防与治疗弓形虫病的食品冲剂
CN112089783B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肥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229331B (zh) 一种治疗厌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6114B (zh) 一种解毒排毒的中药缓释微粒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383C (zh) 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