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2057B -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2057B
CN103562057B CN201280026640.9A CN201280026640A CN103562057B CN 103562057 B CN103562057 B CN 103562057B CN 201280026640 A CN201280026640 A CN 201280026640A CN 103562057 B CN103562057 B CN 103562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component
power train
vehicle body
delivery system
continuous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6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2057A (zh
Inventor
J·罗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sen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China)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Eisenmann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senmann SE filed Critical Eisenmann SE
Publication of CN103562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2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2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2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14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the load being conveyed between the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facilitating disassembly, or structurally modifying 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5/02Joi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to, or positioning sub-units o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body shell or other sub-units or components
    • B62D65/18Transportation, conveyor or haulag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 vehicle or trailer assembly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65B35/243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using cooperating conveyors engaging the articles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002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load carriers resting on the traction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05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onveying element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种用于输送物品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形成负载段(36)和空驶段(38)并且预定输送方向(22)。用于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的导引装置(24、26)包括一第一转向元件(44)和至少一个第二转向元件(46),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通过所述转向元件而绕行。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带动多个支承构件(54),所述支承构件被布置和构造成:所述支承构件能与其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物品的支承结构(58)共同工作。此外,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带动多个耦合构件(60a、60b),所述耦合构件被布置和构造成:所述耦合构件能与车身(12)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此外提出一种具有这种输送装置的表面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物品的装置,具有:
a)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其形成负载段和空驶段并且预定输送方向;
b)用于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的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向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转向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通过所述转向元件而绕行/绕转,
其中
c)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带动多个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被这样布置和构造,即所述支承构件能与支承结构共同工作,在所述支承结构上能固定至少一个物品。
这种输送装置在汽车工业中用于,在各个加工--或处理站之间或特别也在其中输送车身以及其它物品、如车身部件或类似物。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区的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其包括输送系统,借助于该输送系统能输送物品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区。
背景技术
通常,车身在此被固定在分别一个所谓的滑撬上,所述滑撬通常包括两个支承滑架。当今的车身已经提供有保持部件,其被标准化并且根据滑撬技术调整。车身的这种保持部件大多时候是在其底部上的保持板。这种保持板与相应的匹配的支承--或锁紧元件在滑撬上共同工作,其例如以支承销的形式同样是本身已知的并且通过它将车身固定在滑撬上。对于其它物品而言,滑撬例如带动一个或多个容纳该物品的工件载体。
为了驱动滑撬,该滑撬在已知的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器中例如以其支承滑架放置在连续--动力传动系的支承构件上。
在车身的情况下,这种滑撬在各个处理站中经历了和固定在其上的车身一样的处理。如果滑撬上的车身例如被通过干燥器导引,则每次也加热所属的滑撬,以便将它随后重新与车身冷却。由此在每个干燥过程中耗用了相当多的能量部分用于加热和冷却相应的滑撬。
在滑撬没有经历直接处理的处理区中其必须被与车身带动。要输送的车身和滑撬的总质量因此大大高于车身单独的质量。例如在大约重150kg的滑撬上输送重量大约为400kg的车身。由于必须使更大的质量运动,因此为了运输车身和滑撬而也必须耗费比单独运输车身更多的能量。
总体而言,市场上已知的开头所述类型的与滑撬共同工作的输送装置在考虑要处理的车身的情况下使整体能量平衡变差并且因此提高了设备的整体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其考虑到这种想法。在此然而应该始终可以也输送不同于车身的其它物品。
该目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由此实现,即
d)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还带动多个耦合构件,所述耦合构件被这样布置和构造,即所述耦合构件能与车身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
因此连续--动力传动系根据本发明能够选择性地输送支承结构、例如滑撬——该滑撬被装载上不同于车身的其它物品,或者在没有滑撬时输送车身。此外如果滑撬是必需的,则也能在滑撬上输送车身。
特别值得期待的是,输送装置的结构高度下降地尽可能低。因此优选的是:
a)所述耦合构件能围绕摆动轴摆动地与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相连接;
b)所述耦合构件在工作位置中能由所述负载段带动和在相对于所述工作位置摆动的返回位置中能由所述空驶段带动;
c)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的第一端部上存在摆入装置,借助于所述摆入装置能将所述耦合构件从所述返回位置运送至所述工作位置;
d)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的第二端部上存在摆出装置,借助于所述摆出装置能将所述耦合构件从所述工作位置运送至所述返回位置。
如果耦合构件例如被设计为在负载段中向上突出的元件,例如被设计为支承销,则可以使其在连续--动力传动系的转向端部上摆动并且在需要较低的结构高度的返回位置中由空驶段带动。特别值得期待的是,连续--动力传动系的负载段和空驶段上下重叠地延伸。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摆动轴平行于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耦合构件能向一侧从连续--动力传动系在其中运动的区域中摆动出来。
有利地,每个耦合构件由一个摆动元件支承,所述摆动元件在一个端部上通过摆动铰接件与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相连接。
如果所述摆动轴被布置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旁边的区域中,那么耦合构件能被完全放置在连续--动力传动系旁边的侧面。
为了在负载段中使连续--动力传动系上方的区域空出以用于待输送的支承结构、如滑撬,有利的可以是,所述耦合构件能由所述负载段在相对于所述工作位置摆动的静止位置中带动。
如果需要的话,所有的耦合构件不一直占据其工作位置,则所述摆入装置优选地被这样设置,即所述耦合构件能选择性地从其返回位置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或不从其返回位置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
有利的是,所述摆出装置包括导引元件,所述耦合构件由所述导引元件触发进行摆动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耦合构件的位置的变化,而对此不需要额外的、自身又可能需要单独驱动器的调节构件。
在摆入装置中可以通过施压元件(Druckelement)实现特定的耦合构件的选择性的摆动,通过所述施压元件能触发所述耦合构件的摆动运动。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带动至少第一类型的耦合构件和第二类型的耦合构件,所述耦合构件能与车身的分别不同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则在考虑到能输送的车身的情况下提高了灵活性。
在实践中证明为有利的是,所述耦合构件被设计为支承销,如这已经在开头所描述地那样。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支承构件被设计为用于输送滑撬的支承滑架的支承型材。
如果至少两个导引装置分别具有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其负载段彼此平行地延伸,那么就特别确保了安全地输送车身和携带车身的滑撬或者其它物品。
考虑到开头所述类型的设备由此实现上述目的,即: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具有一些或所有上述特征的输送装置。
这些优点相应于上面结合输送装置所说明的优点。
在此还特别有利的是:
a)所述处理区是具有第一输送系统的第一处理区,存在至少另一个包括第二输送系统的处理区,所述第二输送系统与所述第一输送系统不同并且借助于所述第二输送系统能输送车身通过第二处理区;
b)在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布置有转交装置,借助于所述转交装置能将所述车身从所述第一输送系统转交给所述第二输送系统或者从所述第二输送系统转交给所述第一输送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示出:
图1示出干燥区的透视图,在该干燥区中布置有链条式输送机,该链条式输送机具有用于滑撬的支承型材和用于车身的可摆动的支承销,借助于该链条式输送机在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之间输送车身或物品通过干燥通道;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干燥区的侧视图;
图3示出干燥区的输出区域的主视图;
图4示出干燥区的主视图,其中车身被安放在链条式输送机的支承销上;
图5示出图4中所示的链条式输送机的输送段的局部放大图;
图6从另一个视线方向示出链条式输送机的输送链条的透视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干燥通道的相应于图4的主视图,其中车身被固定在滑撬上,该滑撬被安放在链条式输送机的支承型材上;
图8示出图7中所示的链条式输送机的输送段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根据图5或8的输送段的第一绕转端部的透视图,其中可识别出用于使支承销摆动的摆出装置;
图10A至10D示出根据图9的输送段的第二绕转端部的透视图,其中可识别出用于使支承销枢转(Umschwenken)的摆入装置,示出支承销的摆动过程的四个阶段;
图11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具有不同的处理区的车身表面处理设备的处理线——其中一些具有链条式输送机——以及过渡区域,其中车身被转交给相应的链条式输送机或从那里移开。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用10表示链条式输送机,借助于该链条式输送机,物品被输送例如通过一用于表面处理的设备或这种设备的各个处理区,该物品在本实施例中由车身12示出。作为例子示出干燥区14,在该干燥区中车身12或其它在此未特地示出的物品被从输入区域16经过干燥通道18输送到输出区域20。车身12在链条式输送机10上沿箭头22的方向被输送,该箭头仅在图1、2、6和9中示出。
链条式输送机10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行延伸的驱动单元24和26,用于运输车身12。驱动单元24、26关于与其平行延伸的垂直平面而被镜像相反地构造,然而在其它方面结构相同并且因此出于简明的原因在下面主要在沿输送方向22布置在左侧的驱动单元26的例子中以及具体地根据图5、6和8进行描述。上述内容也相应地适用于驱动单元24。
驱动单元26导引具有连续/循环/无端的输送链28形式的连续--动力传动系,该连续的输送链在驱动单元26的支承端部30和驱动端部32之间循环。驱动单元26为此包括用于输送链28的导引型材34,该导引型材通过多个未明确带有附图标记的支承结构固定住。
输送链28提供了负载段36和空驶段38,其中负载段36位于导引型材34的上隔板40上,而空驶段38在导引型材34的下隔板42上被导引。
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和空驶段38在位于驱动单元26的支承端部30上的转向小齿轮44和位于驱动端部32上的转向小齿轮46之间延伸。转向小齿轮44和46因此分别是转向元件并且在此围绕水平转轴可转动地支承,从而输送链28在垂直的平面中绕转。驱动端部32上的转向小齿轮46可以通过本身已知的方式被驱动并且与驱动单元24的相应的转向小齿轮耦合,从而驱动单元26的输送链28和驱动单元24的输送链同步地绕转。
如可以特别良好地在图6中识别出的那样,输送链28包括多个链节48,这些链节通过本身已知的方式借助于可自由转动的轴销50彼此铰接。在图中不是所有的链节48或轴销50都具有附图标记。
在一些承受负荷的、沿输送方向22彼此跟随的支承链节48a、48b、48c之间,所属的轴销50在侧面突出超过链节48并且在那里分别支承导轮52,该支承链节48a、48b、48c以及输送链28能利用这些导轮沿着驱动单元26的导引型材34的上隔板40或下隔板42滚动。
中间的支承链节48b包括作为支承构件的、具有U形横截面的支承型材54,该支承型材这样被输送链28带动,即该支承型材在负载段36中朝向上方以及沿着输送方向22和反向于该输送方向是开口的。支承型材54与本身已知的滑撬58形式的支承结构的两个支承滑架56之一共同工作,在该滑撬上能——在必要时与一个或多个工件载体相连接地——通过同样是已知的方式固定车身12或其它物品。
为此,支承型材54设计为这样与滑撬58的支承滑架56互补,即该支承滑架能被放置在支承型材54上,而滑撬通过支承型材54的向上凸出的U形腿固定住以防止向侧面运动。
在支承链节48b前方的支承链节48a和支承型材54为车身12带动作为耦合构件的支承销60a,该支承销在其自由端部上包括轴承锥形内圈62。支承销60a在其尺寸和其相对于输送链28的位置方面被这样调整,即该支承销能与车身12的标准化保持部件之一共同工作并且尤其是以轴承锥形内圈62局部地啮入为此设置的通孔中。
支承销60a由摆动板64形式的摆动元件支承,该摆动元件在一个端部上通过铰接件66围绕摆动轴68可摆动地或可翻转地与支承链节48a相连接,其中在下面统一使用术语“摆动”。在此,摆动轴68在面向相对设置的驱动单元24的内侧面上布置在输送链28旁边,也就是说在此是布置在支承链节48a旁边,并且如果相应的支承链节48a位于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或空驶段38中,则该摆动轴平行于输送方向22延伸。
支承销60a或所属的摆动板64能由此在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中、在工作位置——车身能被放置在该工作位置中——和静止位置之间摆动。如果支承销60a和摆动板64占据工作位置,则摆动板64从链节66出发横向地越过支承链节48a并延伸超出该支承链节,其中支承销60a向上方从摆动板64突出。在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中,在支承销60a的静止位置,摆动板64向内摆动到链条式输送机10的位于驱动单元24、26之间的区域中,其中支承销60a向下方凸出;这个在驱动单元24、26之间的区域形成一导引区域70。
在摆动板的远离铰接件66的端部上,摆动板64支承围绕垂直于铰接件轴68延伸的支承导轮72。驱动单元26的导引型材34包括第一导轨74,该第一导轨具有在外侧上在输送链28旁边并行地延伸的水平的工作面。该导轨74被这样布置和规定尺寸,即,如果支承销60a或所属的摆动板64占据工作位置,则支承导轮72放置在导轨74的水平的工作面上。
在导引区域70中,第二导轨76平行于输送链28延伸,该第二导轨同样也包括水平的工作面并且可在图4、5、7和8中识别。导轨76被这样布置和规定尺寸,即,如果支承销60a或所属的摆动板64占据静止位置,则支承导轮72放置在导轨76的水平的工作面上。
如沿着输送方向22所看到的,布置在具有支承型材54的支承链节48b的后方的支承链节48c为车身12带动作为耦合构件的支承销60b。该支承销60b像支承销60a一样在其自由端部上包括轴承锥形内圈62并且相应地通过摆动板64和铰接件66围绕摆动轴68可摆动地与支承链节48c连接。
支承销60b因此被布置在配属于它的摆动板64上并且这样规定尺寸,即该支承销能与位于车身12上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所述标准化保持部件不同于用于支承销60a的那些。在其它方面,上面关于支承销60a所述的内容也相应地适用于支承销60b。
因此,支承销60a例如能与具体的车身12的前部区域中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而支承销60b匹配于该车身12的后部区域中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关于其它车身12,例如可能在前方需要支承销60b而在后方需要支承销60a,或者车身12仅与四个支承销60a或仅与四个支承销60b共同工作。
取决于要输送的车身12的类型,因此,被支承在在相应组的支承链节48a、48b、48c旁边的支承销60a或60b在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中选择性地定位于其工作位置中,而不需要的支承销60a、60b则占据其静止位置。
位于两个相邻的并且配属于一个具体的车身12的支承链节48a和48c以及两个相邻的和相关联的支承销60a和60b之间的链节48的数量始终这样选择,即两个相邻的和相关联的支承销60a、60b匹配于车身12的两个相应的保持部件。在输送链28上在两对这种支承销60a、60b之间的间距可以在输送链28的使用寿命期间在必要时通过取出链节48来改变,以便对在运行期间产生的输送链28的长度变化加以考虑。
原则上,每个输送链28的一个支承销60a或60b应该各自啮入车身12的保持部件中。每个输送链10的每隔一个的支承销60a或60b可以代替轴承锥形内圈62来支承一支承板,车身4例如能以其相应的门槛放置在该支承板上。通过这种方式能补偿车身12的制造公差或输送链28的上述的长度变化。
在图4和5中示出车身12,该车身直接放置在支承销60a、60b上,其中不需要的支承销60a在其静止位置中由输送链28带动,如不需要的、出于简明的原因未被示出的支承销60b那样。
如上面所说明地,链条式输送机10也能在滑撬58上输送车身12或其它物品,这通过将滑撬放置到支承型材54上的方式来实现。这在图7和8中示出。滑撬58为此包括支承销78,该支承销在布置和尺寸方面与支承销60a、60b相应。如在图7和8中可看到地,支承销60a、60b在滑撬输送中能在其工作位置中或在其静止位置中由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带动。
驱动单元24和26尽可能低地安装,其中最小的结构高度通过支承端部30上和驱动端部32上的转向小齿轮44和46预定。如特别可在图9中识别地,驱动端部32上的转向小齿轮46与用80标记的底部之间的间距这样低,因此,如果支承销在围绕转向小齿轮46转动时保持其工作位置并且最后在空驶段36中向下凸出,那么支承销60a、60b与底部80相接触地啮合。
因此,在驱动单元26的驱动端部32上存在摆出装置82,借助于该摆出装置将在其工作位置中到达转向小齿轮46的支承销60a、60b被运送至返回位置中。
在该返回位置中,摆动板64向内摆动到驱动单元24和26之间的导引区域70中,因此支承销60a、60b在空驶段38中沿离开底部80的方向指向上方。
如可在图9中识别地,输送链28的空驶段38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沿运动方向向上倾斜的导引部段84导入所谓的收缩部86中,在该收缩部中,在底部80和输送链28之间的间距大于在底部80和转向小齿轮46、48之间的间距。如果摆动板64在那里水平地延伸并且支承销60a、60b垂直向上伸出,那么其导致在空驶段中的支承销60a、60b与在负载段中占据其静止位置并且垂直向下突出的支承销60a、60b发生碰撞。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导引区域70中每个驱动单元24、26配设有一第三导轨88,该第三导轨被集成到干燥通道18的底绝缘部90中。该第三导轨88提供用于摆动板64上的导轮72的工作面,其至少在收缩部86中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三导轨88或其工作面被这样布置和规定尺寸,即,摆动板64由所属的铰接件66向下倾斜地伸入导引区域70中,使得在空驶段38中的支承销60a、60b保持在关于空驶段36中处于静止位置的支承销60a、60b的碰撞区域之外。
摆出装置82现在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设计为一种滑槽导向装置并且为此包括弯曲的导杆92,该导杆被布置在转向小齿轮46的环绕侧面上。导杆92这样延伸,即摆动板64被触发摆动脱离工作位置并且摆动到位于驱动单元24、26之间的导引区域70中的返回位置。导杆92在此这样设计,即在输送链28的负载段38中占据静止位置的摆动板64在不围绕摆动轴68摆动的情况下围绕转向小齿轮46转动并且因此没有其它影响地从静止位置围绕负载段38到达返回位置。
在驱动单元26的相对设置的支承端部30,支承销60a、60b——它们被要求处于其工作位置以便输送输送链28的负载段38中的具体的车身12——重新从其返回位置摆动到工作位置中。
为此,在支承端部30上存在摆入装置94,该摆入装置在图10A至10D中示出并且借助于该摆入装置能选择性地将选定的摆动板64从返回位置转移到工作位置中。
为此目的,摆入装置94包括作为施压元件的摆动冲杆96,该摆动冲杆能以马达驱动方式、液压方式或气动方式运行,并且如果摆动板64在输送链28围绕转向小齿轮44转动之后在驱动单元26的支承端部30上重新位于负载段36中,则从下方压向摆动板64并且使其向上摆动。由此使得相关的摆动板64从其返回位置摆动到其工作位置中。在图10A至10D中在主视图中示出这种摆动过程的四个阶段。在图10D中示出的位置中,摆动板64超过一翻卷点,紧接着基于重力而下落。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在第一导轨74中集成有缓冲器,以便对于相应的摆动板64上的导轮72撞击到导轨74上进行缓冲。
如果摆动冲杆96未被操纵,则摆动板64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被向外导引越过摆动冲杆96并且在其静止位置中被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带动。
如在图1至3中可识别地,在干燥区14的输入区域16中布置有滚动轨道输送器形式的供给输送器98,其平行于链条式输送机10延伸并且在滑撬58上将来自于前面的工作站的车身12输送至干燥区14。
为了将车身12从供给输送器98运送到链条式输送机10上,在它们之间布置有转交装置100,该转交装置包括可升降的输送台102,在其上侧还有一叉形滑座104能垂直于输送方向22延伸,该叉形滑座具有两个承载叉106。
叉形滑座104既能在没有滑撬58的情况下接收车身12,又能从供给输送器98接收一在其上固定车身12或其它物品的滑撬58并且转送到链条式输送机10。
在第一种情况下,叉形滑座104进入滑撬58和车身12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将其从滑撬58上抬起。如果滑撬58应被随着车身12或其它物品转送,那么叉形滑座104相应地进入滚道输送器98和滑撬58之间的间隙中,其随后被作为整体从滚道输送器98上抬起。
随后,叉形滑座104使车身12或滑撬58在链条式输送机10上移动并且将车身12或滑撬58放置到链条式输送机上。这种放置一方面可以在输送链28停止时进行。如果输送台102可沿输送方向22或反向于该输送方向运动地设计,则其可以与输送链28共同运动并且将车身12或滑撬58放置到链条式输送机10上,而不必中断输送链28的驱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因此可以实现连续的运行。
在干燥区14的输出区域20中,通过相应的方式而存在另一滚道输送器形式的输出输送器/交出输送器108,可以实现借助于第二转交装置110将车身12或具有车身12的滑撬58从链条式输送机10转交给该输出输送器。转交装置110与转交装置100的结构相同。
如果转交装置110相应地被设置用于沿输送方向22和反向于该输送方向运动,则在此也可以在输送链28停止时或在其转动时实现将车身12或具有车身12的滑撬58取下。
在一个未具体示出的变型中,转交装置110的承载叉106可以在干燥区14的输出区域20中被使用,以将所属的支承销58运送到其静止位置中,而支承销58还位于输送链28的负载段36中。它们随后在该位置中围绕转向小齿轮46在驱动单元24、26的驱动端部32上运动并且因此自动地在返回位置中到达相应的空驶段38。
图11示例性地示出用于车身12的表面处理设备的布局示意图形式的处理线112,该表面处理设备整体上用114表示并且从车架结构将车身12输送给该表面处理设备。表面处理设备114包括不同的处理区BZ,这些不同的处理区在必要时被划分为处理区域BB并且在它们之间分别布置有转送区域。具体地,它们是下述的处理区BZ和处理区域BB,其中在图11中出于简明的原因仅示出这种处理区BZ:
BZ-1BB-1预处理(VBH,例如一个或多个浸槽)
BB-2电泳涂漆(KTL)
过渡区域(转交)
BZ-2KTL-干燥器
过渡区域
BZ-3BB-1KTL-检查/评审
BB-2KTL-打磨
BB-3接缝密封
过渡区域
BZ-4车底防护(UBS)
过渡区域
BZ-5填充物
过渡区域
BZ-6填充物--干燥器
过渡区域
BZ-7BB-1填充物--检查
BB-2填充物--打磨
过渡区域
BZ-8面漆
过渡区域
BZ-9面漆--干燥器
过渡区域
BZ-10BB-1面漆--检查
BB-2现场--修理
BB-3空腔保护(HRK)。
在空腔保护之后,车身12被输送到最终装配处。表面处理设备114也可以不同于图11中示出的布局示意图并且包括较多的或较少的或其它的处理区BZ和处理区域BB。
在用1、2和3表示的节点上,车身12可以被从处理线112中取出并且作为生产缓冲临时存放在KTL存储器、填充物存储器和面漆存储器的区域中。
在两个在处理线112中彼此相继跟随的处理区BZ中现在可以存在彼此不同的输送系统,借助于这些输送系统,车身12被输送通过相应的处理区BZ。
因此例如可以在处理区BZ-9——在该处理区中对面漆进行干燥——中提供作为输送系统116的链条式输送机10,以便使车身12在没有滑撬58的情况下运动通过处理区BZ-9。
另一方面,在处理区BZ-8——在该处理区中在干燥之前涂覆面漆——中或者在处理区BZ-10——在该处理区中在干燥之后检查面漆并且进行空腔保护——中可以提供滚道输送器形式的输送系统118,其相应于供给输送器98或输出输送器108并且在其上车身12在滑撬58上被输送。
那么,转交装置100位于处理区BZ-8和BZ-9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以便将车身12从滑撬58上提升并且转交给链条式输送机10。在处理区BZ-9和BZ-10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相应地布置有转交装置110,借助于该转交装置能将车身12从链条式输送机10重新转交到滚道输送器118上的滑撬58上。
一般而言,在不希望滑撬58经历与车身12相同的处理的情况下,总是可以在处理区BZ中设置链条式输送机10。在两个输送系统之间需要更替的地方则相应地存在转交装置100或110。
在图11中示出的处理线112中,例如也可以在处理区BZ-2、BZ-4和BZ-6中提供作为输送系统的链条式输送机10,其与转交装置100和110沿输送方向在相应的处理区之前和之后共同工作。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输送物品的装置,具有:
a)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其形成负载段(36)和空驶段(38)并且预定输送方向(22);
b)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的导引装置(24、26),所述导引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向元件(44)和至少一个第二转向元件(46),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通过所述转向元件而绕行,
其中
c)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带动多个支承构件(54),所述支承构件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所述支承构件能与支承结构(58)共同工作,在所述支承结构上能固定至少一个物品,
其特征在于,
d)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还带动多个耦合构件(60a、60b),所述耦合构件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所述耦合构件能与车身(12)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a)所述耦合构件(60a、60b)能围绕摆动轴(68)摆动地与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28)相连接;
b)所述耦合构件(60a、60b)在工作位置能由所述负载段(36)带动并且在相对于所述工作位置摆动的返回位置能由所述空驶段(38)带动;
c)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28)的第一端部(30)上设有摆入装置(94),借助于所述摆入装置能将所述耦合构件(60a、60b)从所述返回位置转移至所述工作位置;
d)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28)的第二端部(32)上设有摆出装置(82),借助于所述摆出装置能将所述耦合构件(60a、60b)从所述工作位置转移至所述返回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68)平行于所述输送方向(22)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耦合构件(60a、60b)由摆动元件(64)支承,所述摆动元件在一个端部上通过摆动铰接件(66)与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2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68)被布置在所述连续动力传动系(28)旁边的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出装置(82)和所述摆入装置(94)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耦合构件(60a、60b)在相对于所述工作位置摆动的静止位置能由所述负载段(36)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入装置(94)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耦合构件(60a、60b)能选择性地从其返回位置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或不从其返回位置运动到所述工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出装置(82)包括导引元件(92a、92b、92c),所述耦合构件(60a、60b)由所述导引元件触发进行摆动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入装置(94)包括施压元件(96),通过所述施压元件能触发所述耦合构件(60a、60b)的摆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续动力传动系(28)带动至少第一类型的耦合构件(60a)和第二类型的耦合构件(60b),所述耦合构件能分别与车身(12)的不同的标准化保持部件共同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构件(60a、60b)被设计为支承销。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54)被设计为用于输送滑撬的支承滑架(56)的支承型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两个导引装置(24、26),所述至少两个导引装置各自具有一个相应的连续动力传动系(28),其负载段(36)彼此平行地延伸。
14.一种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区(BZ-1至BZ-10),所述设备包括输送系统(116),借助于所述输送系统能输送物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区(BZ-1至BZ-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116)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a)所述处理区(BZ-1至BZ-10)是具有第一输送系统(116)的第一处理区,所述设备设有包括第二输送系统(118)的至少一个另外的处理区(BZ-1至BZ-10),所述第二输送系统与所述第一输送系统(116)不同并且借助于所述第二输送系统能输送车身(12)通过第二处理区(BZ-1至BZ-10);
b)在第一处理区(BZ-1至BZ-10)和第二处理区(BZ-1至BZ-10)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布置有转交装置(100、110),借助于所述转交装置能将车身(12)从所述第一输送系统(116)转交给所述第二输送系统(118)或者从所述第二输送系统(118)转交给所述第一输送系统(116)。
CN201280026640.9A 2011-05-31 2012-05-04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Active CN103562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3729.6 2011-05-31
DE102011103729A DE102011103729A1 (de) 2011-05-31 2011-05-31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Gegenständen
PCT/EP2012/001907 WO2012163458A1 (de) 2011-05-31 2012-05-04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und anlage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von gegenständ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2057A CN103562057A (zh) 2014-02-05
CN103562057B true CN103562057B (zh) 2016-03-30

Family

ID=46044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6640.9A Active CN103562057B (zh) 2011-05-31 2012-05-04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94110B2 (zh)
EP (1) EP2714496B1 (zh)
CN (1) CN103562057B (zh)
DE (1) DE102011103729A1 (zh)
RU (1) RU2594324C2 (zh)
WO (1) WO2012163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14043B4 (de) * 2013-08-22 2019-09-19 Fokko Johann Cron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Auto-Karossen durch eine Lack-Trocknungsanlage
DE102014116923B4 (de) * 2014-11-19 2021-02-18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15003736A1 (de) * 2015-03-21 2016-09-22 Eisenmann Se Transportwagen und Anlage zum Transportieren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15214706A1 (de) 2015-07-31 2017-02-02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DE102015214711A1 (de) 2015-07-31 2017-02-02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JP6561697B2 (ja) * 2015-09-01 2019-08-21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昇降設備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DE102016004484A1 (de) * 2016-04-13 2017-10-19 Eisenmann Se Verfahren und Fertigungs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Fahrzeugen und Oberflächenbehandlungsanlage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von Fahrzeugkarosserien
DE102017113343A1 (de) * 2017-06-19 2018-12-20 Eisenmann Se Verfahren und Fertigungs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Fahrzeugen und Oberflächenbehandlungsanlage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von Fahrzeugkarosserien
CN111824712B (zh) * 2019-04-17 2022-12-02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机
CN115817903B (zh) * 2023-02-15 2023-04-28 江苏永成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生产用运输打包一体式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328A (zh) * 2001-10-01 2003-04-16 大福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
CN1541916A (zh) * 2003-05-01 2004-11-03 ������������ʽ���� 移动体使用的输送设备
CN101284553A (zh) * 2007-04-13 2008-10-15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承载物品的滑车以及用于这种滑车的中转站、驱动单元、驱动系统和输送设备
DE102009004433A1 (de) * 2009-01-13 2010-07-15 Otto Bihler Handels-Beteiligungs-Gmbh Transportband für eine Vorschub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7593A (en) * 1995-01-27 1996-11-26 Fki Industries, Inc. Carrier conveyor system
CA2156581C (en) * 1995-04-20 2000-11-07 Hisashi Kyotani Conveying system
DE19641048C2 (de) 1996-10-04 2000-07-20 Flaekt Ab Verfahren zum Ein- und Ausbringen vo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Fahrzeugkarosserien, Vorrichtung und Anlage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von Werkstücken im Durchlauf
US6595141B2 (en) * 1998-04-09 2003-07-22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Truck transport apparatus
DE60035299T2 (de) * 1999-01-14 2008-03-06 Nissan Motor Co., Ltd., Yokoham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rbeitsfördern
DE10153993A1 (de) * 2001-11-02 2003-05-15 Duerr Systems Gmbh Förderkette, Fördervorrichtung und Vorrichtung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von Werkstücken
US6679185B2 (en) * 2002-02-27 2004-01-20 Automatic Systems, Inc. Adjustable shock absorbing tow bar
DE102010045013A1 (de) 2010-09-10 2012-03-15 Eisenmann A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Fahrzeugkarosseri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328A (zh) * 2001-10-01 2003-04-16 大福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
CN1541916A (zh) * 2003-05-01 2004-11-03 ������������ʽ���� 移动体使用的输送设备
CN101284553A (zh) * 2007-04-13 2008-10-15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承载物品的滑车以及用于这种滑车的中转站、驱动单元、驱动系统和输送设备
DE102009004433A1 (de) * 2009-01-13 2010-07-15 Otto Bihler Handels-Beteiligungs-Gmbh Transportband für eine Vorschub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83819A1 (en) 2014-03-27
RU2594324C2 (ru) 2016-08-10
EP2714496A1 (de) 2014-04-09
DE102011103729A1 (de) 2012-12-06
WO2012163458A1 (de) 2012-12-06
EP2714496B1 (de) 2015-10-07
CN103562057A (zh) 2014-02-05
US9394110B2 (en) 2016-07-19
RU2013150686A (ru)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2057B (zh) 用于输送的装置和用于对物品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
US9688478B2 (en) Conveyor unit and conveyor system for conveying vehicle bodies and plant for machining vehicle bodies
EP2559639B1 (en) Cross-belt sorting system
CN103818679B (zh) 保持装置及包括它的输送系统
CN103097232B (zh) 用于车辆车身的表面处理设备
CN101135695A (zh) 试样输送系统
CN103097233B (zh) 用于输送车辆车身的装置
AU2017221545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CN110653161A (zh) 货物分拣装置、货物分拣系统和货物分拣方法
CN100377969C (zh) 用于装载和卸载在优选为飞机的货舱中的散货的系统
CN107673023A (zh) 一种中心旋转转送机构
KR101382348B1 (ko) 패널 이송용 스토리지 장치
JP2010265077A (ja) 物品搬送仕分け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レー傾転装置
CN103517861A (zh) 主轴输送器和包含该主轴输送器的工件处理设备
CN202379414U (zh) 一种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
CN208036285U (zh) 货运动车智能装载系统及智能货运动车
CN102502171A (zh) 空中反向滑橇输送系统
CN108313083A (zh) 货运动车智能装载系统及智能货运动车
SE464409B (sv) Rymdtransportoer foer foerflyttning av grafiska alster, exempelvis tidningar, boecker och tidskrifter
KR100918696B1 (ko) 가역 벨트 컨베이어의 클리너 조절 장치
CN110254337A (zh) 一种用于转运客车车体的平板拖车
CN207536672U (zh) 一种中心旋转转送机构
JP2009102105A (ja) 台車コンベア
EP3595994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rting products
CN207536660U (zh) 一种往返行走转弯转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4

Address after: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after: Eisenman Ltd.

Address before: Holland, Zeist

Patentee before: Halo investment cxliv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4

Address after: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after: EISENMANN SE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N A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4

Address after: Holland, Zeist

Patentee after: Halo investment cxliv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N S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4

Address after: Unit 606, building D, phase I, Vientiane City, 1799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Eisen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215321 No. 2176, Jiande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isen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3 unit 606, building D, phase I, Vientiane City, No. 1799,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