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897A - 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22897A CN103522897A CN201310241439.9A CN201310241439A CN103522897A CN 103522897 A CN103522897 A CN 103522897A CN 201310241439 A CN201310241439 A CN 201310241439A CN 103522897 A CN103522897 A CN 1035228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leeve
- vehicle
- engaging
- bottom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变速杆装置,能够简化板的结构并使组装作业简便化。该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具有:底部托架(30);与变速杆(12)连结的球部(20);能够转动地支承球部(20)的套筒(32);经由套筒(32)来支承球部(20)的球支承部(38);防止球部(20)脱落的板(34);限制板(34)沿变速杆(12)的轴向向上方移动的保持爪(42);与保持爪(42)卡合的板(34)的突出片(44);解除与保持爪(42)的卡合的板(34)的槽部(48);和通过将形成在板(34)上的卡定部(50)卡定来阻止板(34)沿周向旋转的爪部(5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变速杆(shift lever)来操作变速器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图8所示那样的车辆用的变速杆装置1。该变速杆装置1被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具有:固定在车身上的基座2;安装在基座2的上部并对杆部件3的被包持球4进行支承的球座5;和安装在基座2的顶部并按压被包持球4的上表面的上支承板6。
在该变速杆装置1中,在将上支承板6安装到基座2上时,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安装:使上支承板6以外嵌于基座2的状态沿周向旋转,由此,使上支承板6的卡定突起8以滑动接触状态进入到卡定突起7的下部,其中,卡定突起7设置在基座2的上部。
另外,在变速杆装置1中,设置成,使上支承板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安装,由此使分别设置在上支承板6和基座2上的未图示的卡定突条的倾斜面彼此相互滑动接触。因此,通过基座2的筒体主体9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弹性变形、和上支承板6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弹性变形,能够使上支承板6向基座2的安装稳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变速杆装置1中,在对基座2安装杆部件3时,上支承板6同时具有以下两种功能:限制被包持球4向上方移动的移动限制功能、和阻止相对于基座2旋转的止转功能,因此,该上支承板6的结构复杂,且上支承板6的组装作业(安装作业)繁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变速杆装置,能够简化板的结构并使组装作业简便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变速杆装置,通过变速杆来进行搭载在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操作,其特征在于,具有:底部托架,其固定在车身侧;球部,其与上述变速杆连结;套筒,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上述球部;球支承部,其设置在上述底部托架上,经由上述套筒来支承上述球部;板,其配置在上述套筒与上述底部托架之间,防止上述球部脱落;限制部,其设置在上述底部托架上,在将上述板安装于上述底部托架的状态下,限制上述板向上述变速杆的轴向移动;卡合部及卡合解除部,其设置在上述板上,根据与上述底部托架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上述卡合部与上述限制部卡合,上述卡合解除部解除上述卡合部与上述限制部的卡合;和止转部,其设置在上述套筒上,在将上述板安装于上述底部托架的状态下,阻止上述板相对于上述底部托架沿周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在操作变速杆时,当球部要向上方移动而向上推压板时,能够通过底部托架的限制部来限制板向上方移动。另外,在将板安装到底部托架上时,在使板沿周向旋转而安装在底部托架上的状态下,通过套筒的止转部来阻止板沿周向旋转。像这样,在本发明中,底部托架进行板向上方的移动限制,另一方面,套筒限制板沿周向的旋转,因此,能够简化板的结构并使其组装作业简便化。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止转部是向上述板突起且以能够沿上述变速杆的轴向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的爪部,上述板具有卡定部,在上述卡合部与上述限制部卡合的状态下,上述卡定部卡定在上述爪部上。
根据本发明,止转部以能够通过爪部而弹性变形的方式进行设置,由此,在将板向底部托架侧推压的状态下,该突起的爪部不会成为阻碍,能够使板沿周向旋转。而且,当板的卡合部到达与底部托架的限制部卡合的位置时,爪部的弹性变形被解除,爪部被板的卡定部卡定,由此,能够进行板的止转。其结果为,在本发明中,能够进一步简化板的结构并使其组装作业简便化。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能够简化板的结构并使组装作业简便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中控台面板上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图2是配置在中控台面板内的变速杆装置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变速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套筒与板的关系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5是套筒及板的从图4的箭头X1方向观察到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6是套筒及板的从图5的箭头X2方向观察到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7的(a)~(c)是表示对底部托架组装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变速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变速杆装置(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12 变速杆
20 球部
30 底部托架
32 套筒
34 板
38 球支承部
42 保持爪(限制部)
44 突出片(卡合部)
48 槽部(卡合解除部)
50 卡定部
52 爪部(止转部)
62 臂部(爪部)
64 突起爪(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在中控台面板上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的车室内的立体图,图2是配置在中控台面板内的变速杆装置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变速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各图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分别表示车辆前后方向、车宽方向、车辆上下方向。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通过变速杆12来进行搭载在车辆上的未图示的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的变速操作,如图1所示,变速杆装置10配置在中控台面板14的上表面且设置成变速杆12的一部分从换档手柄表皮16突出。
变速杆装置10通过变速杆12的杆操作来推拉未图示的选择用线缆及换档用线缆,从而对未图示的手动变速器进行变速操作。
如图2所示,变速杆12具有:换档杆(shift rod)18;由操作者握持且与换档杆18的上端连结的换档手柄19(参照图1);和与换档杆18的下端连结的球部20。在球部20上设有枢销26,该枢销26向与换档杆18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穿插在后述的连接板22的穿插孔24中。变速杆12以球部20为支点,如图2所示,以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箭头A方向)倾转的方式设置,并且以能够沿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车宽方向(箭头B方向)左右倾转的方式设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一例,列举了将变速杆装置10配置在中控台面板14的上表面而成的底板变速器,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变速杆装置10配置在仪表板上的、所谓的仪表板变速器。
如图2及图3所示,变速杆装置10具有:底部托架(base bracket)30,其固定在例如底板等未图示的车身侧部件上;套筒32,其能够转动地支承变速杆12的球部20;板34,其防止球部20从套筒32脱落;和连杆机构36,其经由未图示的线缆或杆等而与手动变速器(未图示)连接。
在底部托架30上设有由大致圆筒体构成、且经由套筒32来支承球部20的球支承部38。在球支承部38的外径侧,沿周向隔开规定角度地配置有从底部托架3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多个支柱4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5个支柱40)。在沿着球支承部38的外周面的支柱40的两侧设有一对结合壁41,该一对结合壁41从支柱40向球支承部38延伸,并将球支承部38和支柱40结合在一起。
在支柱40的上部设有保持爪(限制部)42,该保持爪42具有向半径内方突出的爪片,在将板34安装于底部托架30的状态下,保持爪42限制板34沿变速杆12的轴向向上方移动。另外,在保持爪42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安装板34的后述的突出片44的安装槽46。
板34配置在套筒32的上表面与底部托架30的保持爪42之间,由大致平板状的环状体形成。如图4~图6所示,在板34的外周面上,隔开规定角度地设有向半径外方突出的多个突出片44。在相邻的突出片44之间设有槽部48。
该情况下,板34的突出片44作为卡合部而发挥功能,通过与底部托架30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与底部托架30的保持爪(限制部)42卡合。另外,板34的槽部48作为卡合解除部而发挥功能,通过与底部托架30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解除与底部托架30的保持爪(限制部)42的卡合。
在板34的内径侧设有由矩形的贯穿孔构成的卡定部50。在突出片44被保持爪42保持的状态下,该卡定部50与套筒32的后述的爪部52嵌合而卡定在爪部52上。另外,在板34上设有与其他面相比较向上方突出的弯曲部54,该弯曲部54作为球部20倾转时的枢销26的位置余量部而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板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贯穿的贯穿孔来形成与套筒32的爪部52嵌合的卡定部50,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板3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切除而得到的未图示的凹陷部(凹部)来形成卡定部50,从而以不将板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贯穿的方式形成。
如图4~图6所示,套筒32具有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的由大致圆筒体构成的套筒主体32a。在套筒主体32a的内部设有能够滑动地保持变速杆12的球部20的保持空间56。另外,在套筒32的上端部设有向板34突起且能够向变速杆12的轴向弹性变形的爪部52。在将板34安装于底部托架30的状态下,该爪部52作为阻止板34相对于底部托架30沿周向旋转的止转部而发挥功能。
在爪部52上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臂部62,臂部62具有:与套筒主体32a的上端面大致同一面地形成的上表面58a;和下表面58b,在下表面58b与套筒主体32a之间形成间隙60。当从上方俯视观察时,该臂部62沿套筒主体32a的周面弯曲地形成。臂部62的一端部与套筒主体32a一体结合且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臂部62的另一端部形成为隔着间隙60而与套筒主体32a分离的自由端。
在该臂部62的自由端,形成有从上表面58a向板34突起的突起爪64。使该突起爪64嵌入并嵌合在形成于板34上的卡定部50中,由此实现阻止板34沿周向旋转的止转。此外,突起爪64的前端以比臂部62的上表面58a及套筒主体32a的上端面稍微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另外,构成爪部52的突起爪64及臂部62例如能够通过树脂材料与套筒主体32a一体成型,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且容易生产。
而且,在套筒32上形成有:用于保持球部20的多个保持片66,其向套筒主体32a的半径内方突出且具有与球部20的球面对应的局部球面部;和多个狭缝68,其沿套筒主体32a的轴向(纵向)延伸。
返回图2及图3,连杆机构36具有:支承在底部托架30上的连杆70;与连杆70的一端部连结的连接板22;和弹压上述连接板22的弹簧部件72。在连接板22上形成有供从球部20突出的枢销26穿插的穿插孔24。
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杆装置10基本如上所述地构成,接下来,说明其作用效果。
首先,说明对底部托架30组装板34的情况。图7的(a)~(c)是表示对底部托架组装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向套筒32的保持空间56(参照图3)插入变速杆12的球部20,将插入有该球部20的套筒32安装在底部托架30的球支承部38内(参照图7的(a))。
接着,使穿插有变速杆12的换档杆18的板34从套筒32的上方位置向套筒32的上端面移动,将板34载置在套筒主体32a的上端面上。该情况下,支柱40的保持爪42位于板34的突出片44之间的槽部48处,保持爪42与板34的突出片44尚未卡合。
在载置板34后,保持向下方侧按压板34的状态,使板34以换档杆18为旋转中心向顺时针方向(箭头C方向)旋转(参照图7的(b))。通过保持向下方侧按压板34的状态而使其旋转,能够将设置在板34的外周侧的多个突出片44安装在支柱40的安装槽46内,并且使板34的突出片44与支柱40的保持爪42卡合(参照图7的(c))。其结果为,能够通过支柱40的保持爪42来限制板34向上方的移动。
在保持向下方侧按压板34的状态使板3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爪部52的突起爪64经由臂部62并通过板34的下表面向下侧弹性变形。而且,当板34的突出片44与支柱40的保持爪42卡合时,爪部52的突起片64的弹性变形被解除,通过其弹性力(回复力)嵌入并嵌合在板34的矩形的卡定部50中(参照图7的(c))。其结果为,能够通过爪部52的突起爪64来实现板34沿周向的止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变速杆12时,当球部20要向上方移动而向上推压板34时,通过设置在底部托架30上的支柱40的保持爪64来限制板34向上方移动。另外,在将板34安装到底部托架30上时,在使板34沿周向旋转而安装在底部托架30上的状态下,板34的卡定部50通过设置在套筒32上的爪部52的突起爪64而被卡定,由此,能够阻止板34沿周向旋转。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底部托架30上的支柱40的保持爪42来进行板34向上方的移动限制,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套筒32上的爪部52的突起爪64来限制板34沿周向的旋转,因此,能够简化板34的结构并使其组装作业简便化。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爪部52的突起爪64能够经由臂部62而弹性变形的方式进行设置,由此,在将板34向底部托架30侧推压的状态下,该突起爪64不会成为阻碍,能够使板34沿周向旋转。而且,当旋转的板34的突出片44到达与设置在底部托架30上的支柱40的保持爪42卡合的位置时,爪部52的突起爪64的弹性变形被解除,板34的卡定部50通过爪部52的突起爪64而被卡定,由此,能够进行板34的止转。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简化板34的结构并使其组装作业简便化。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通过不同的部件来进行限制球部20向上方移动的移动限制功能、和阻止板34相对于底部托架30旋转的止转功能,由此,能够简化板34的结构并使组装作业简便化。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变速杆装置,通过变速杆来进行搭载在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操作,其特征在于,具有:底部托架,其固定在车身侧;球部,其与所述变速杆连结;套筒,其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球部;球支承部,其设置在所述底部托架上,经由所述套筒来支承所述球部;板,其配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底部托架之间,防止所述球部脱落;限制部,其设置在所述底部托架上,在将所述板安装于所述底部托架的状态下,限制所述板向所述变速杆的轴向移动;卡合部及卡合解除部,其设置在所述板上,根据与所述底部托架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所述卡合解除部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的卡合;和止转部,其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在将所述板安装于所述底部托架的状态下,阻止所述板相对于所述底部托架沿周向的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是向所述板突起且以能够沿所述变速杆的轴向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的爪部,所述板具有卡定部,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卡定部卡定在所述爪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板的外周面上隔开规定角度地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片,所述卡合解除部是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突出片之间的槽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向半径内方突出的爪片,在所述限制部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板的所述突出片的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由将所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贯穿的贯穿孔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由将所述板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切除而得到的凹部构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部上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臂部,所述臂部的一端部与所述套筒一体结合且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被支承,并且所述臂部的另一端部形成为隔着间隙而与套筒分离的自由端,在所述臂部的所述自由端,形成有从所述臂部的上表面向所述板突起的突起爪,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卡定部卡定在所述突起爪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爪的前端比所述臂部的上表面及所述套筒的上端面稍微向上方突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爪及所述臂部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上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球部的多个保持片,其向套筒主体的半径内方突出且具有与所述球部的球面对应的局部球面部;和多个狭缝,其沿所述套筒主体的轴向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52598A JP5930889B2 (ja) | 2012-07-06 | 2012-07-06 | 車両用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
JP2012-152598 | 2012-07-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2897A true CN103522897A (zh) | 2014-01-22 |
CN103522897B CN103522897B (zh) | 2016-06-15 |
Family
ID=4992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41439.9A Active CN103522897B (zh) | 2012-07-06 | 2013-06-13 | 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30889B2 (zh) |
CN (1) | CN1035228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43117B2 (ja) | 2018-12-26 | 2020-08-19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撮像モジュール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2572A (zh) * | 2003-05-19 | 2005-02-02 | 西拉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 具有确保正确组装的系统的操作缆线端部连接装置 |
JP2007160966A (ja) * | 2005-12-09 | 2007-06-28 | Tsuda Industries Co Ltd |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操作装置 |
CN201148130Y (zh) * | 2008-01-17 | 2008-11-12 | 王兴德 | 车用换档操纵机构总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18310U (ja) * | 1982-02-05 | 1983-08-12 | リズム自動車部品製造株式会社 | ボ−ルジヨイント装置 |
JPS58189813U (ja) * | 1982-06-11 | 1983-12-16 | リズム自動車部品製造株式会社 | ボ−ルジヨイント装置 |
JPS5960034U (ja) * | 1982-10-18 | 1984-04-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手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レバ−組付構造 |
JPH07215084A (ja) * | 1994-02-04 | 1995-08-15 | Delta:Kk | シフトレバー取付用スペーサ |
JP4958656B2 (ja) * | 2007-06-28 | 2012-06-20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の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
-
2012
- 2012-07-06 JP JP2012152598A patent/JP593088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6-13 CN CN201310241439.9A patent/CN1035228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2572A (zh) * | 2003-05-19 | 2005-02-02 | 西拉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 具有确保正确组装的系统的操作缆线端部连接装置 |
JP2007160966A (ja) * | 2005-12-09 | 2007-06-28 | Tsuda Industries Co Ltd |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操作装置 |
CN201148130Y (zh) * | 2008-01-17 | 2008-11-12 | 王兴德 | 车用换档操纵机构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30889B2 (ja) | 2016-06-08 |
JP2014015084A (ja) | 2014-01-30 |
CN103522897B (zh) | 2016-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33391B1 (en) | Shift lever device comprising a shift lever and a shift knob | |
KR101384009B1 (ko) | 작동 장치 | |
JPH0819958B2 (ja) | 自動車用クラッチスラスト軸受の組立て方法 | |
CN109099146A (zh) | 换档装置 | |
JP2006273054A (ja) |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 |
KR20090005400A (ko) | 제어 장치 및 기어박스 | |
CN103522897A (zh) | 车辆用变速杆装置 | |
EP2532929B1 (en) | Modular gearshift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 |
KR20080111159A (ko) | 제어 장치 및 기어박스 | |
CN102463890A (zh) | 一种自动换挡操纵机构 | |
US20170089458A1 (en) | Retaining device, and pin to be placed in a retaining device of said type | |
JP6292945B2 (ja) | 車両用変速操作装置 | |
CN101234600B (zh) | 变速杆装置的制动机构 | |
CN109958766B (zh) | 变速杆的换挡锁定结构 | |
JP5547991B2 (ja) | ヘッドレスト保持用ポールガイド及び自動車用シート | |
JP2014210515A (ja) | 車両のシフト装置 | |
JP6129661B2 (ja) | シフト装置 | |
RU2600972C2 (ru) | Система крепления головки рычага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передач на сильфоне | |
KR20090007480A (ko) | 기어 변환 장치 및 기어박스 | |
CN102563029B (zh) | 一种变速器选换档机构 | |
CN106286793A (zh) | 变速换挡机构、换挡摇臂和用于换挡摇臂的减振装置 | |
US8997604B2 (en) | Anchoring device for a sheath terminal | |
CN101028794B (zh) | 车辆排档杆装置 | |
KR101585426B1 (ko) | 변속기 케이블 체결구조 | |
JP6354735B2 (ja) | チェンジレバー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