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4679B - 假发 - Google Patents

假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4679B
CN103504679B CN201310189018.6A CN201310189018A CN103504679B CN 103504679 B CN103504679 B CN 103504679B CN 201310189018 A CN201310189018 A CN 201310189018A CN 103504679 B CN103504679 B CN 103504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g
hair
mentioned
capture unit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90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4679A (zh
Inventor
矶边馆嘉彦
重松小百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natur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rtnatur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nature Inc filed Critical Artnatur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04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4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4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4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Toy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假发,该假发能够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良好地混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并且能够减少假发偏移的情况,从而长时间维持自然的外观。该假发(1)构成为,具有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并安装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的多个捕捉部(20、20、20……),各捕捉部(20)的至少顶端侧以彼此相邻的状态比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在各捕捉部(20、20)之间形成有能够收纳佩戴者的自身毛发的捕捉空间(20a),各捕捉部(20、20)协同作用从而保持被收纳在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

Description

假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佩戴者的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混合使用的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混合而能够长期维持自然的外观的假发。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例如,存在日本特开2008-21483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假发。专利文献1的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构成为,在形成为头部形状的假发基体的侧头部设置切口部,在切口部的下边缘开口处张紧设置伸缩带,使利用该伸缩带而封闭的切口部内成为自身毛发的伸出孔。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假发是将从伸出孔伸出的一侧的头部的自身毛发与植入设置于假发基体的毛发混合而进行使用的。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05707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一种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该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利用环状构件和多个线状构件构成了假发基体,该环状构件在内部具有开口,该线状构件以纵切上述开口的方式延伸并以相互分离的方式并排设于上述环状构件。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假发是将从环状构件的开口伸出的自身毛发与植入设置于线状构件和环状构件的毛发混合而进行使用的。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7-92202号公报(专利文献3)和日本特开2002-115115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将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由线材构成的骨架而构成的增加毛发器具。上述专利文献3和4的增加毛发器具载置于头部的毛发稀疏部分,且是通过从由线材构成的骨架之间拉出自身毛发并将该自身毛发与植入设置于骨架的假发用毛发混合而进行使用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48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570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92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115115号公报
在具有如上述专利文献1和2这样的假发基体的自身毛发活用型的假发中,能够在假发基体处植入设置较多的毛发,若在佩戴假发时利用梳子混合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则能够将假发整理成宛如自己的头发那样的外观。
但是,由于会因为佩戴者的日常动作、强风等而导致假发产生偏移,因此即使是在佩戴时整齐地整理过的发型,也会随时间而走样。因此,存在佩戴时混合的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分离而暴露自身毛发与假发基体间的边界部分这样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的假发中,将假发暴露防止用网配设于构成假发基体的环状构件的外周缘,从而使自身毛发与假发基体间的边界部分不明显。但是,假发暴露防止用网只是覆盖并隐藏假发基体的周缘部而使其不明显的构件,从外观上依然区别于自身毛发、假发用毛发,并且假发暴露防止用网自身依然会暴露。另外,假发暴露防止用网完全无法防止由佩戴者的日常动作、强风等导致的假发的偏移。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和4的假发不具有假发基体,由线材构成的骨架也并不明显。但是,存在无法将大量的毛发植入设置于较细的骨架从而无法使用于自身毛发较少的部分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由线材构成的骨架的顶端不固定于头部,因此也存在骨架的顶端容易活动而导致增加毛发器具容易偏移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假发:该假发能够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良好地混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并且能够减轻假发的偏移,从而长时间维持自然的外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假发采用如下结构:该假发具有多个捕捉部,该多个捕捉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并安装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各捕捉部的至少顶端侧以相互相邻的状态比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在各捕捉部之间形成有能够收纳佩戴者的自身毛发的捕捉空间,各捕捉部协同作用从而保持被收纳在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
在构成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中,将假发基体载置于佩戴者的头部,通过梳理佩戴者的自身毛发而使其与植入设置于假发基体的毛发混合。此时,位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附近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被收纳到各捕捉部之间的捕捉空间内。利用彼此相邻的捕捉部的协同作用将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保持在捕捉空间内。即,位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附近的自身毛发被各捕捉部捕捉。
采用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假发,由于佩戴者的自身毛发在假发基体的周缘部被各捕捉部捕捉,因此能够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良好地混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
另外,由于各捕捉部捕捉自身毛发从而减少假发偏移的情况,因此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的混合状态、发型。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捕捉部具有轴部,该轴部使上述线状构件的一端自由,并且对上述线状构件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在各捕捉部的上述轴部间形成有上述捕捉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基体接合部将由线状构件构成的微小并且数量较多的捕捉部形成为一体。由此,只要将基体接合部安装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就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以准确的突出量配设微小并且数量较多的捕捉部。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捕捉部具有轴部,该轴部使上述线状构件的一端自由,并且对上述线状构件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在各捕捉部的上述轴部间形成有上述捕捉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构成的轴部划分伸缩自如的捕捉空间,能够利用梳子等顺利地将位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附近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收纳到捕捉空间内。另外,只要使轴部变形并与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卡合,就能够捕捉被收纳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捕捉部具有使上述线状构件变形成预定形状的轮廓而得到的空心的凸部,在各捕捉部的上述凸部之间形成有上述捕捉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构成的空心的凸部划分伸缩自如的捕捉空间,能够利用梳子等顺利地将位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附近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收纳到捕捉空间内。另外,只要将相邻的凸部设为由这些凹部形成的捕捉空间的导入口的宽度尺寸变窄的形状,就能够捕捉被收纳在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轴部或凸部形成与被收纳在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卡合的至少一个突部。更加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上述突部朝着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内部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突部的卡合可靠地捕捉被收纳在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由此,能够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更好地混合,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另外,利用突部的卡合可靠地捕捉自身毛发,能够阻止假发的偏移,从而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自然的外观。特别是在采用将突部设为朝着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内部延伸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突部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因此更加显著地发挥了以上的作用效果。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该假发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并位于比各捕捉部靠上的位置,且该按压部重叠在被收纳于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之上。更加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按压部形成为沿着各捕捉部延伸并比各捕捉部的顶端向外侧突出的波形。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利用按压部对被捕捉部捕捉的自身毛发进行按压,能够使位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的附近的自身毛发自然地与假发用毛发融合。即,被捕捉部捕捉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在捕捉空间内形成为立起的趋势。按压部抑制自身毛发的比发根部分靠顶端侧处的立起的趋势,并使该自身毛发自然地与假发用毛发融合,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的混合状态良好。特别是在将按压部设为波形的情况下,按压部能够不均匀并且周期性地重叠在被捕捉部捕捉的自身毛发之上,从而能够更加自然地抑制自身毛发的立起趋势。
优选的是,采用如下结构:将由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构成的毛发植入设置于上述捕捉部、上述基体接合部以及上述按压部中的至少一者。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植入设置于捕捉部、基体接合部以及按压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毛发与被捕捉部捕捉的自身毛发混合,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的暴露。另外,这样的假发用毛发与自身毛发的混合有助于减少假发偏移的情况,有助于更长时间地维持自然的外观。
采用本发明的假发,能够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良好地混合,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并且能够减少假发偏移的情况,从而能够长时间维持自然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假发的俯视图。
图2是透视上述假发的局部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构成上述假发的捕捉部、基体接合部以及按压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述捕捉部和按压部的尺寸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上述假发的佩戴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上述假发的佩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佩戴假发时的上述捕捉部和按压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的(a)~(c)是示出捕捉部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9的(a)~(c)是示出捕捉部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10的(a)~(c)是示出捕捉部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图11的(a)~(c)是示出捕捉部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假发;2、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10、假发基体;10a、周缘部;20、捕捉部;20a、捕捉空间;21、轴部;22、22A、22B、22C、22CL、22CS、突部;23、24、25、凸部;24a、25a、较小的凸部;30、基体接合部;40、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假发。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假发1主要构成为将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即假发用毛发粘接于由网状构件构成的假发基体10并向表面侧拉出。为了方便说明,省略假发用毛发的图示。假发1的前部、侧部以及后部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在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借助后述的基体接合部30而安装有多个捕捉部20、20、20……和按压部40。上述捕捉部20和按压部40沿着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向下方突出,但未示出于图1的俯视图。
另外,虽然在图2中示例了在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的整周安装有捕捉部20和按压部40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在图1所示的假发1的前部、侧部以及后部中的任一者设置有捕捉部20和按压部40的结构。
<假发基体>
假发基体10由与佩戴者的头部吻合的碗状的网状构件构成。作为网状构件的材料,优选在成型性和耐热性等方面优异的尼龙、聚酯、丙烯酸等合成树脂。但是,也可以使用由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构成的网状构件。
构成假发基体10的网状构件的颜色可以设为与植入设置于该网状构件的假发用毛发的颜色相近的黑色、茶色或白色等。由此,具有使粘接于假发基体10的假发用毛发的结扣不明显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构成假发基体10的网状构件中的、至少与发际相对应的部位的颜色设为肤色。例如,可以采用在假发基体10中的与毛发的发际、分界线或发旋对应的部分的至少一处配设由模仿头皮的合成树脂或织布构成的人工皮肤的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以人工皮肤模仿与毛发的发际、分界线或发旋相对应的部分的皮肤,能够使上述部位看上去自然。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人工皮肤”中,含有例如由聚氨酯、硅等合成树脂构成的肤色的薄膜或薄片、或由尼龙、聚酯、丙烯酸等合成纤维、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构成的网眼较细的肤色的织布(包括网格或网)。既可以将这样的人工皮肤粘贴于假发基体中的与毛发的发际、分界线或发旋对应的部分,或者也可以利用人工皮肤构成假发基体的与毛发的发际、分界线或发旋对应的部分。进而,假发基体整体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的人工皮肤构成。
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
图3是示出使捕捉部20、基体接合部30以及按压部40形成为一体的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2的图,图中的粗虚线表示捕捉部20、按压部40以及基体接合部30间的边界。
图3所示的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2的整体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构成。作为适用于线状构件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尼龙、聚酯、丙烯酸等合成树脂、能够灵活地变形并且能够复原的金属等。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捕捉部20、基体接合部30以及按压部40中的一者或全部。
捕捉部
本实施方式的捕捉部20呈在轴部21的顶端两侧使横向的突部22、22形成为一体而得到的大致T字型。轴部21的顶端形成为自由,并将后端连接形成于基体接合部30。相邻的轴部21、21形成用于收纳佩戴者的自身毛发的捕捉空间20a。
另外,相邻的轴部21、21的相对的突部22、22形成与捕捉空间20a相通的狭小的导入口。这样的突部22、22与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卡合,从而将自身毛发保持在捕捉空间20a内。即,相邻的捕捉部20、20将位于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附近的自身毛发捕捉至捕捉空间20a内。通过使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与植入设置于假发基体10的未图示的假发用毛发混合,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的边界部分暴露。
基体接合部
本实施方式的基体接合部30由纵横交叉的多条线状构件构成。纵向的线状构件连接于上述的捕捉部20的轴部21。基体接合部30用于将捕捉部20和按压部40安装于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基体接合部30的结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
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基体接合部30设为由线状构件构成的网眼状,从而当佩戴于佩戴者的头部时,能够使自身毛发、假发用毛发在基体接合部30混合,从而能够进一步使网眼不明显。
利用缝合、粘接或熔接等方法将这样的基体接合部30安装于图2所示的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的背侧。另外,也可以将基体10的周缘部10a折叠成袋状,将基体接合部30收纳并安装于该折叠成袋状的部分。
当安装基体接合部30时,优选使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的端缘沿着图3所示的粗虚线的位置。即,基体接合部30的整体隐藏于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的背侧,捕捉部20和按压部40比周缘部10a的端缘向外侧突出。
按压部
按压部40并不用于捕捉佩戴者的自身毛发,而是重叠在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之上,从而抑制该自身毛发的从发根部分向顶端侧立起的趋势,并使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间的混合状态更加自然。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40虽与捕捉部20和基体接合部30相同,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采用由其他材料构成的个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按压部40沿着捕捉部20、20、20……延伸,并将该按压部40设为比各捕捉部20的顶端向外侧突出的波形。这样的按压部40位于比各捕捉部20靠上的位置,重叠在被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上。由此,能够抑制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的从发根部分向顶端侧立起的趋势。
按压部4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波形,但是在设为波形的情况下,按压部40能够不均匀并且周期性地重叠于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从而能够更加自然地抑制自身毛发的立起趋势。
捕捉部及按压部的尺寸例
在图4的示意图中示出捕捉部及按压部的尺寸例。在图4中,将捕捉部20的长度设为大致2mm~3mm,将相邻的捕捉部20、20彼此的间隔设为大致1mm。在该情况下,捕捉空间20a的面积为大致2mm2~3mm2。另一方面,将按压部40的高度(从图3所示的根部至顶端)设为大致6mm,将最大宽度(从图3所示的根部至根部)设为大致8mm。
朝向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的毛发植入
也可以将由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构成的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上述的捕捉部20、基体接合部30、按压部40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使上述假发用毛发与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混合,能够使假发基体10的边界部分不明显,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边界部分暴露。另外,上述假发用毛发与自身毛发的混合有助于减少假发偏移的情况,有助于更长时间地维持自然的外观。
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将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构成按压部40的线状构件。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按压部40因假发用毛发而变重,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立起的趋势。另外,也能够利用假发用毛发的重量防止按压部40的抬起。
捕捉部及按压部的作用效果
接着,通过示例将自身毛发捕捉构造体2设于假发基体10的前部的情况来说明捕捉部20及按压部40的作用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首先,将本实施方式的假发1覆盖于佩戴者的头部。然后,梳理佩戴者的前头部的自身毛发,使自身毛发捕捉于图7所示的各捕捉部20之间的各捕捉空间20a内。即,梳理后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使各捕捉部20的轴部21弹性变形从而按压由突部22、22划分的狭小的导入口并使该导入口扩大,由此将该自身毛发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之后,弹性变形的轴部21复原,突部22、22与被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卡合。由此,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被捕捉于各捕捉空间20a内。
虽然当利用捕捉部20捕捉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时,自身毛发呈立起趋势,但是通过使按压部40重叠于自身毛发,能够抑制自身毛发的比发根部分靠顶端侧处立起的趋势。之后,使被捕捉部20捕捉的自身毛发和植入设置于假发基体10的未图示的假发用毛发混合。在将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捕捉部20、基体接合部30、按压部40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该假发用毛发也与捕捉的自身毛发混合。
由此,能够使自身毛发和假发用毛发在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良好地混合,能够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10的边界部分暴露。另外,由于各捕捉部20捕捉自身毛发从而减少了假发偏移的情况,因此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自身毛发与假发用毛发的混合状态、发型。
捕捉部的变更例
本发明的捕捉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以下,参照图8~图11说明捕捉部的变更例。
轴部的间隔、突部的位置
构成捕捉部20的轴部21的间隔并不限定为均等。另外,突部22、22的位置也并不限定于轴部21的顶端部。也可以如图8的(a)所示那样将各轴部21、21、21……的间隔设为宽窄交替的宽度,将各捕捉空间20a、20a、20a……的面积设为大小两种。另外,也可以将突部22设于轴部21的中间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相邻的轴部21、21的顶端部分别设置较长的突部22A、22A并在轴部21的中间部分别设置较短的突部22B、22B的结构。各突部22A和突部22A相对,各突部22B和突部22B相对,形成与捕捉空间20a相通的狭小的导入口。
突部的突出方向
构成捕捉部20的突部22并不限定于水平地突出。也可以如图8的(b)所示那样设置向各轴部21的顶端部倾斜的突部22C、22C。各突部22C中的任一者均朝着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参照图1)向内部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倾斜的突部22C如鱼钩的“倒钩(日文:返し)”那样发挥作用,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另外,通过使朝着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参照图1)向内部延伸的两个突部22C、22C相对,也发挥了使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易于进入捕捉空间20a并难以从捕捉空间20a脱离的作用效果。
倾斜的突部22C、22C除了设于各轴部21的顶端部之外,也可以如图8的(c)所示那样设于各轴部21的中间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中间部的突部22C、22C在捕捉空间20a内与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卡合,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毛发的保持力。
另外,也可以如图9的(a)所示那样使倾斜的突部22CL、22CS的长度不同。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各轴部21、21、21……的间隔也形成为宽窄交替的宽度,各捕捉空间20a、20a、20a……的面积为大小两种。
进而,也可以如图9的(b)所示那样在各轴部21、21、21……的顶端部单独设置倾斜的突部22C。虽优选将突部22C设为图9的(a)所示的较长的突部22CL,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较短的突部22CS来增加捕捉空间20a、20a、20a……的总数。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单独的突部22C向捕捉空间20a引导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并且能够保持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
构成捕捉部的凸部
而且,捕捉部20的主体并不限定于直线状的轴部21,也可以如图9的(c)所示那样采用使线状构件变形成预定形状的轮廓而得到的空心的凸部23。图9的(c)所示的凸部23具有大致三角形状的轮廓,在凸部23的靠顶端的中间部,向内呈大致ハ字型地设有一对倾斜的突部22C、22C。而且,在相邻的凸部23、23、23……之间分别形成有捕捉空间20a、20a、20a……。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捕捉部20中,将假发1载置于佩戴者的头部,并利用梳子等梳理位于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参照图5和图6,以下相同)附近的自身毛发。于是,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在被引导至凸部23顶端侧的大致三角形状的轮廓之后,沿着一对突部22C、22C的倾斜被引导向捕捉空间20a的导入口。
之后,梳理后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使突部22C、22C弹性变形并通过导入口,从而被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被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因突部22C、22C的复原而被保持在捕捉空间20a内。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捕捉部20,通过组合大致三角形状的凸部23与倾斜的突部22C、22C,能够向捕捉空间20a内引导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并顺利地捕捉。另外,倾斜的突部22C、22C发挥“倒钩”的作用,将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可靠地保持于各捕捉空间20a、20a、20a……内。
凸部的具体例
构成捕捉部的凸部可以设为各种轮廓形状,优选的是,设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那样的、能够利用凸部自身捕捉自身毛发的形状即可。
图10的(a)的捕捉部20由使线状构件变形成大致五边形状的轮廓而得到的空心的凸部24构成。对于大致五边形状的凸部24,其前半部分形成为容易进入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之间的向内倾斜的部分,其后半部分形成为构成较广的捕捉空间20a的向外倾斜的部分。这样的大致五边形状的凸部24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倾斜形成较大的捕捉空间20a和与该捕捉空间20a相通的狭小的导入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弯折1条线状构件而连接形成捕捉部20(凸部24)和基体接合部30。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捕捉部20中,将假发1载置于佩戴者的头部,并利用梳子等梳理位于假发基体10的周缘部10a附近的自身毛发。于是,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被带到相邻的凸部24、24的前半部分的向内倾斜的部分,从而被引导向捕捉空间20a的导入口。
之后,被梳理后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使相邻的凸部24、24弹性变形并通过导入口,从而被收纳到捕捉空间20a内。被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因相邻的凸部24、24的复原而被保持在捕捉空间20a内。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捕捉部20,能够利用设为大致五边形状的轮廓形状的凸部24向捕捉空间20a内引导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从而能够顺利地捕捉。
也可以如图10的(b)所示那样在大致五边形状的凸部24的空心内设置比凸部24小的凸部24a。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内侧的较小的凸部24a设为与外侧的较大的凸部24相似的形状,但是对于凸部24a的轮廓形状并无特殊限定。
采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捕捉部20,通过将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内侧的凸部24a,能够使被外侧的凸部24包围的区域中的毛发量增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假发基体10的边界部分暴露。
也可以如图10的(c)所示那样在相邻的凸部24、24的导入口附近设置彼此相对的突部22、22。采用这样的结构,一对突部22、22与被保持在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卡合,能够更加可靠地捕捉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
构成捕捉部的凸部并不限定于如图9的(c)、图10的(a)~(c)所示的那样的多边形状。例如,也可以如图11的(a)~(c)所示的捕捉部20那样,由以曲线为主的轮廓形状的凸部25构成。
在图11的(a)中,凸部25的轮廓形状以曲线为主,在相邻的凸部25、25之间形成有与凸部25、25对称的轮廓形状的捕捉空间20a。这样的轮廓形状的凸部25、25也能够在通过彼此弹性变形而将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从狭小的导入口收纳于捕捉空间20a内之后,借助形状的复原对收纳在捕捉空间20a内的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进行保持。
也可以如图11的(b)所示那样采用在凸部25的空心内部设置比凸部25小的相似形状的凸部25a并将假发用毛发植入设置于较小的凸部25a的结构。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被外侧的凸部25包围的区域的毛发量增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假发基体10的边界部分暴露。
另外,也可以如图11的(c)所示那样采用使较大的凸部25和比凸部25小的相似形状的凸部25a交替地连接形成于基体接合部30的结构。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被引导向较大的凸部25、25之间,之后,较小的凸部25a的轮廓形成为引导件,从而易于将自身毛发的发根部分导入位于凸部25a两侧的捕捉空间20a、20a内。

Claims (13)

1.一种假发,其特征在于,
该假发具有微小并且数量较多的捕捉部,这些捕捉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并安装于假发基体的周缘部,
各捕捉部的至少顶端侧以相互相邻的状态比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外侧突出,
在各捕捉部之间形成有能够收纳佩戴者的自身毛发的捕捉空间,
各捕捉部形成为能够通过协同作用从而保持被收纳在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的预定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将各捕捉部的后端侧连接形成于能够弹性变形的基体接合部,并借助上述基体接合部将上述各捕捉部安装于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上述捕捉部具有轴部,该轴部使上述线状构件的一端自由,并且对上述线状构件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在各捕捉部的上述轴部间形成有上述捕捉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上述捕捉部具有使上述线状构件变形成预定形状的轮廓而得到的空心的凸部,在各捕捉部的上述凸部之间形成有上述捕捉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轴部形成有与被收纳在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卡合的至少一个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凸部形成有与被收纳在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卡合的至少一个突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部朝着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内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部朝着上述假发基体的周缘部向内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该假发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线状构件形成,并位于比各捕捉部靠上的位置,且该按压部重叠在被收纳于上述捕捉空间内的自身毛发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部形成为沿着各捕捉部延伸并比各捕捉部的顶端向外侧突出的波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将由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构成的毛发植入设置于上述捕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将由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构成的毛发植入设置于上述基体接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将由人工毛发或人的毛发构成的毛发植入设置于上述按压部。
CN201310189018.6A 2012-06-28 2013-05-21 假发 Active CN103504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5050A JP5625018B2 (ja) 2012-06-28 2012-06-28 かつら
JP2012-145050 2012-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4679A CN103504679A (zh) 2014-01-15
CN103504679B true CN103504679B (zh) 2016-06-29

Family

ID=4988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9018.6A Active CN103504679B (zh) 2012-06-28 2013-05-21 假发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25018B2 (zh)
CN (1) CN103504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8619B2 (ja) * 2013-12-25 2014-05-21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ウィッグ用ベース
JP6557040B2 (ja) * 2015-03-31 2019-08-07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及び、かつら
JP6114801B1 (ja) * 2015-10-30 2017-04-1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取付具、及び、かつら
CN107028262B (zh) * 2017-04-19 2019-12-24 义乌市丝之浪假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苎麻纤维造人工假发的方法
JP7071176B2 (ja) * 2018-03-16 2022-05-18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JP6657365B1 (ja) * 2018-11-21 2020-03-04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縁部用部材及びかつら
JP2022031989A (ja) * 2018-11-28 2022-02-24 株式会社カネカ 人工毛髪及び人工毛髪ユニット
JP7569231B2 (ja) 2021-02-05 2024-10-17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縁部用部材及びかつら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0729A (ja) * 2006-08-28 2008-03-06 Artnature Co Ltd かつら装着具及びかつ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6006A (ja) * 1986-03-05 1987-09-10 株式会社 東京義髪整形 薄毛頭用かつら
JPH0433620U (zh) * 1990-07-11 1992-03-19
JP5080821B2 (ja) * 2007-01-30 2012-11-21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及びかつら
US20090071490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Okyo Sthair Self-Applicable Integrated Hair Addi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0729A (ja) * 2006-08-28 2008-03-06 Artnature Co Ltd かつら装着具及びかつ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25018B2 (ja) 2014-11-12
CN103504679A (zh) 2014-01-15
JP2014009406A (ja) 2014-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4679B (zh) 假发
EP1665946B1 (en) Wearer's own hair utilizing type wig
TWI291858B (en) Eig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CA1206055A (en) Hairpiece with simulated natural hairline fro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3645279A (en) Wig construction employing a base of elastic and inelastic strips
US20120145174A1 (en) Braid-on wig hair extension
US20160081411A1 (en) Wig and method of wig manufacture
US8794246B2 (en) Self administrable hair ext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H0768642B2 (ja) かつら
JP5306195B2 (ja) かつらベース
KR200392823Y1 (ko) 극사 망을 이용한 가발
CN108778019B (zh) 假发
KR20160017825A (ko) 롤링 포니테일 가발
JPH09268413A (ja) 増毛装具
JP5449609B1 (ja) 補整機能付きウィッグ
WO2020110434A1 (ja) 人工毛髪、人工毛髪ユニット、及び人工毛髪の取付方法
JP4753400B2 (ja) 自毛活用型かつ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635387U (zh) 一种贴合度高的马尾
JP2006070392A (ja) かつら用ネット
CN220212045U (zh) 一种轻薄自然的高仿真头套
KR101139418B1 (ko) 이중 망체 구조를 가진 가모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485740Y1 (ko) 고정수단을 갖는 가발
JPS62141107A (ja) 六角形編み込み式人工増毛法
JPH0429764B2 (zh)
JP3194679U (ja) ウィ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