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965B -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2965B
CN103492965B CN201280013804.4A CN201280013804A CN103492965B CN 103492965 B CN103492965 B CN 103492965B CN 201280013804 A CN201280013804 A CN 201280013804A CN 103492965 B CN103492965 B CN 103492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 parts
tag
information
residual life
diagnostic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38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2965A (zh
Inventor
山本直太
伊藤崇
岸田尚
小坂依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25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345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44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20342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44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979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43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99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92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2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9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3/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r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or other apparatus, other than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58Raceways; Race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41/00Other accessories, e.g. devices integrated in the bearing not relating to the bearing function as such
    • F16C41/008Identification means, e.g. markings, RFID-tags; Data transfer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1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record carriers
    • G05B19/128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record carriers the workpiece itself serves as a record carrier, e.g. by its form, by marks or codes on i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6Human interface functionality, e.g. monitoring system providing help to the user in the selection of tests or in its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86Expert system, guidance operator, locate fault and indicate how to repai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94Part, workpiece, code, tool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7Measurements
    • G05B2219/37252Life of tool, service life, decay, wear estim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302Part, workpiece, code, tool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304Tool identification, c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在机械要素部件上安装有对包含该机械要素部件的种类、制造时期、制造批次、制造历史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电磁方法能够从外部读取该识别信息的IC标签,在读取该IC标签的检查装置的存储部中记录有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检查项目以及其判断标准,将与该机械要素部件对应的检查项目显示于显示部,从输入部接受结果信息,将该结果信息与判断标准进行对比,将再使用的可否显示于显示部,即使不依靠专家,也能够判断是否能够再使用机械要素部件。

Description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包括滚动轴承的机械要素部件的维护时,判断可否再使用或者计算剩余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所有的机械如果使用就会磨损,不能避免劣化。因此,为了继续使用,不可缺少细致、精密的诊断和适当的维护。然而,机械越复杂,构成机械要素部件的构成部件的数量越庞大。对于其庞大的数量的构成部件的全部,事先掌握制造时的条件、制造时刻,进行适合各个构成部件的诊断以及维护在现实中较困难。即使是同种的构成部件,根据制造条件性质也不同,存在不能够以同一标准进行判断的情况。
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这种机械的要素部件的方法,研究出在各个要素部件埋入IC标签的方法。IC标签不光能够读出固有的识别信息,也能够写入,能够记录制造工序的属性、条件等之后将此作为信息进行读取。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关于构成要素部件的各个构成部件的材料、锻造、热处理这样的制造工序、组装工序等的条件记录于IC标签,并安装于构成部件的任一,在出厂时的任意时间读取IC标签的记录信息,来进行材料、制造条件等的确认的机械要素商品的质量管理方法。据此,通过在出厂后也读取IC标签,从而连材料、加工条件都能够掌握,所以容易地进行产生不良状况的情况的原因查明等。
例如,在将IC标签安装于滚动轴承等的机械装置的构成部件上的情况下,能够使IC标签存储该部件的种类、制造时期、制造批次、制造历史等各种识别信息。而且,如果在部件的保管时、流通时、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等的适当的时期,读取存储在该IC标签中的信息,则即刻能够掌握该部件的识别信息。因此,在安装有IC标签的机械装置中,在维护时、故障时等,无需如以往那样确认打入部件的刻印而利用厂商等的计算机、账簿来调查部件的识别信息,能够高效地进行维护作业、修理。
然而,若对机械装置的构成部件等的IC标签的安装构造为只是将IC标签粘贴在安装对象物的表面的构造,则有时IC标签剥离、脱落。于是提出一种如下的方案,即、在安装对象物的表面开口的安装孔的内部配置IC标签,并用盖覆盖该安装孔,由此不产生IC标签的脱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通过对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所测量出的值进行解析,来诊断滚动轴承的剩余寿命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3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26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4504065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在制造厂商、专业机构检查时极其有效,但在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机械的情况下,针对各个部件的专家并不是始终在现场。因此,必须对构成机械的每个要素部件,呼叫专家,或者送至该要素部件的制造厂商来进行诊断,在该移动期间不能够使用机械,对于使用者来说,负担较大。特别是,远距离等运输较困难,或在不能负担运输成本的场所所使用的机械要素部件中,也有诊断本身是不可能的情况。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剩余寿命诊断方法只对滚动轴承特殊化。这对滚动轴承有效,但剩余寿命的诊断方法根据机械要素部件的种类而不同,所以不能将该方法原样应用于其它机械要素部件。但是,即使是滚动轴承,在当时也不知道型号、厂商,所以诊断变得困难,有时必须用其它手段,其含义在专利文献3的权利要求2、3中记载。以往为了解决该问题,统一管理机械要素部件的型号、厂商名等,在检查时必须参照它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必送至制造厂商、维护的专家常驻那样的场所,而在使用现场或其附近进行简单、且可靠性较高的可否再使用的诊断,或者即使不事先严格地管理各个机械要素部件也能在使用现场或其附近进行简单、且可靠性较高的剩余寿命的诊断。
该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
在机械要素部件上安装对包括该机械要素部件的种类、制造时期、制造批次、制造历史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电磁方法能够从外部读取该识别信息的IC标签,
在使用上述机械要素部件之后进行检查,计算该机械要素部件能够被使用的剩余时间或者剩余使用时间的推断值即、剩余寿命时间,或者判断是否能够再使用时,
使用具有如下部的检查装置:能够读取上述IC标签的识别信息的通信部;对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检查项目、以及用于根据关于该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的判断式或者是否能够再使用的判断标准进行记录的存储部;能够显示上述检查项目、以及上述剩余寿命时间或判断结果的显示部;能够输入关于上述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的输入部;以及根据从上述输入部输入的上述结果信息来计算上述判断式,并计算出剩余寿命,或者与上述判断标准进行对比来判断再使用的可否,并获得上述判断结果的控制部,
利用上述通信部读取上述机械要素部件具有的上述IC标签所包含的上述识别信息,并按照在上述显示部显示的上述检查项目来进行检查,将执行该检查项目后的上述结果信息输入给上述输入部,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剩余寿命时间或上述判断结果,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具备即使在没有专家的地方也能进行机械要素部件的剩余寿命计算、可否再使用的诊断的检查装置和用于该检查装置的环境。
在该检查装置中,针对所需要的种类的机械要素部件记录与该机械要素部件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检查项目、和用于根据该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来计算剩余寿命的判断式或判断标准。若利用者利用该检查装置来读取机械要素部件的IC标签,则根据IC标签的识别信息,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即、适合该机械要素部件的检查项目被显示于检查装置的显示部。即使利用者不具有机械要素部件的型号、批次等的专业知识,按照该显示的内容来进行检查即可。如果检查后,利用者将该结果信息输入到检查装置,则检查装置基于上述的判断式或判断标准,计算出该机械要素部件的剩余寿命时间有多久,或者判断是否还能够利用,即是否能够再利用,并将该判断结果显示于显示部。由此,不是专家的利用者不必做出难的判断,根据统一的标准来求出剩余寿命,或者能够判断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此外,也可以是与判断式独立的数学式,也可以是多个数学式,也可以是包括多个数学式或用于选择条件的条件分支的复合条件式。
作为上述检查项目,不光是当场进行检查的事项,也可以包括检查时刻为止的使用历史的输入。即、通过输入该机械要素部件的使用时间、使用环境、使用条件等的使用信息,能够进行也包括仅以当场瞬间的检查就不能判断的要素的可靠性更高的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
若使检查项目不是一件而为多件,在显示一件检查项目时,能够接受关于该一件检查项目的上述结果信息的输入,等待关于上述一件检查项目的上述结果信息的输入,并将接下来的其它检查项目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等待关于全部的上述检查项目的上述结果信息的输入,进行关于全部的上述判断标准的判断之后,获得上述判断结果,则本发明的利用者不会感到困惑而能够进行依次指示的检查,所以能够进行简便、更详细且可靠的检查。
在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情况下,若等待关于全部的上述检查项目的上述结果信息的输入,执行将关于全部的上述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作为变量包括的判断式,则同样地依次进行,从而能够进行简便、详细且可靠的检查。
另一方面,在使检查项目为多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部能够同时显示多个上述检查项目,能够从上述输入部选择这些多个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并输入,等待这些多个上述检查项目的上述结果信息的输入,同样地执行判断式。
并且,在可否再利用的判断中,作为有效的手段,例举利用由进行再使用判断的机械要素部件的使用时间、使用条件构成的使用信息的手段。能够从上述输入部输入该使用信息,上述存储部存储用于根据该使用信息来判断可否再使用的标准即、历史判断标准,在上述控制部的判断中,通过一并进行上述使用信息和上述历史判断标准的对比,判断可否再使用,并获得上述诊断结果,这样不仅依靠当场的检查,还加上与耐久时间或使用环境对应的利用历史,做出更适当的判断。
另外,若计算出上述的剩余寿命时间,或决定出可否再使用之后,将上述检查项目、上述使用信息、上述剩余寿命时间或上述判断结果等写入上述IC标签,则之后能够参照这些内容,所以是有益的。是因为再使用的情况下,之后能够参照至此的过去的经历,即使在停止再使用的情况下,之后也能够了解该机械要素部件因何故不能够再使用。可以不选择上述检查项目、上述使用信息、上述剩余寿命时间、上述判断结果的全部,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它们中的一个或者它们的一部分。
优选上述检查装置具有电池,能够携带。即使在无电源,或电源的确保不同的场所,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再使用的判断。特别是,对在人烟稀少的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的情况有效。
另一方面,上述检查装置可以具有网络功能。据此,将上述识别信息、和上述使用信息、上述剩余寿命时间、上述判断结果,或者它们中的多个发送给另外设置的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进行登录,则通过参照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能够统一管理该机械要素部件是否现役运转,剩余的剩余寿命为何种程度,集中保管未进入IC标签的详细信息,而利用。另外,也能够根据拥有的机械要素部件的平均剩余寿命时间来进行订货管理等。
另外,如果上述检查装置具有网络功能,则可以不将上述检查项目以及判断标准或上述判断式预先记录于上述检查装置,而基于由上述读取部读取的上述识别信息,发送给另外设置的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并接收与记录在此处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检查项目以及其判断式、判断标准,进行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再使用的判断。由此,能够几乎无限制地增加作为对象的机械要素部件的数量,而且,也能够应对在制造上述检查装置之后制造出的机械要素部件。
在上述机械要素部件还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不光上述机械要素部件自身具有IC标签,各个构成部件具有IC标签的情况下,针对各个构成部件的全部,进行上述判断式的计算,或者根据是否满足判断标准,来进行上述机械要素部件的可否再使用的判断,则能够进行详细且可靠性高的诊断、计算。
作为适合进行这样诊断以及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再使用判断的机械要素部件,例如例举轴承装置。在构成轴承装置的密封圈、起动轮等多个构成部件的各个上安装IC标签,进行适合各个构成部件的形状、型号的检查和计算或判断即可。
针对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的上述机械要素部件,读取各个子部件的IC标签的情况下,若在按照每个上述构成部件分解之后进行,则即使是IC标签被其它构成部件覆盖的构成,也能够没有问题地进行读取、诊断、判断。
此外,在上述机械要素部件具有金属部分的情况下,作为IC标签,需要使用即使粘贴或埋入在金属部分,也能够读取以及写入的IC标签。
在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中需要数值,但用于可否再使用的判断的上述检查项目可以不是一定需要用于测量的专用装置的项目,也包括用目视等判断,或利用锤敲击等方法就能够判断的项目。因为根据机械要素部件,有以那样的检查就足够的情况,在没有专家的场所中,没有专用装置的情况也多。
根据该发明,在进行机械要素部件的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可否再使用的诊断时,不必呼叫专家,或送回制造厂商等,利用者能够在现场简便地进行可靠性高的诊断,并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剩余寿命的计算、是否能够再使用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进行再使用诊断的实施或者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进行再使用诊断的实施时所使用的、a为型号-项目对应图表,b为检查项目图表,c为使用信息输入项目图表。
图4是机械要素部件按照每个构造部件具有IC标签的情况的例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进行再使用诊断的实施的流程图的例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来实施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流程图的例图。
图7是表示关于利用本发明来实施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式因条件而变化的情况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作为实施方式例举的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a为图8的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b为a的俯视图,c为a的外壳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a为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b为a的俯视图,c为a的外壳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10的外壳的外周形状的变形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2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3实施方式的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13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4实施方式的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a为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b为a的俯视图。
图15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a为图14的外壳的外观立体图,b为a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6的实施方式中的、a~d为说明图8的IC标签的安装顺序的正面剖视图,e为a~d的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7的实施方式的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
图18是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的第7的实施方式中的、a为本发明与其它的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的正面剖视图,b为a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对该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如下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即、在机械要素部件1b安装记录有识别信息的IC标签11,从检查装置30读取该识别信息,并使用该检查装置30来进行机械要素部件1b的诊断,执行计算该机械要素部件1b的剩余寿命时间的判断式,并使剩余寿命时间显示,或者使该机械要素部件1b是否能够再使用的判断显示,或者使剩余寿命时间与可否再使用判断双方显示。图1是实施该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图,图2是IC标签11与检查装置30的概念图。此处,作为机械要素部件1b例举滚子轴承的例子。在面向内轮的外部的一处设置IC标签11。
首先,对安装在机械要素部件1b上的IC标签11进行说明。该IC标签11能够使用通过通信部41接受来自外部的电波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由控制部43读出存储在存储部42中的信息,还能够向存储部42写入信息的所谓的无源型的IC标签。由于长期间安装于机械要素部件1b上,只在维护时需要读出、写入,所以不适合利用需要电源的有源型。另外,为了容易读取,优选不是接触型,而是能够在从数厘米至1米左右的范围内通过电波进行通信的类型。
在该IC标签11中,在制造机械要素部件1b时,记录有包含其种类、制造时期、制造批次、制造历史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信息50。可以是这些作为文本数据直接进行记录,也可以是作为与检查装置30之间规格化的代码进行记录,也可以是作为型号进行记录。不管是哪种形式,通过参照该识别信息50,检查装置30都能够针对该机械要素部件1b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51即可。
另外,事先在IC标签11的存储部42中设置空区域,能够写入后述的结果信息53、判断结果54a、剩余寿命时间54b、使用信息55等的信息即可。
此外,在机械要素部件1b具有金属部分的情况下,使用通常的IC标签11时,存在磁力线干扰到金属部分而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读取、写入的情况。因此,机械要素部件1b具有金属部分、IC标签11被安装于能受到其干扰的位置的情况下,作为IC标签,需要使用即使粘贴或埋入金属部分,也应对读取、写入的机种。
接下来,对检查装置30进行说明。检查装置30是至少具备通信部32、存储部33、显示部34、输入部35、以及控制它们的控制部31的装置。
上述的通信部32是能够与IC标签11的通信部41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产生无线的线圈和用于此的控制电路。
上述的存储部33由非易失存储器构成,记录有关于成为诊断的对象的机械要素部件1b的识别信息50、和与该识别信息50对应的检查项目51、以及该判断标准52a或根据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53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的判断式52b。控制部31以识别信息50为线索,读出适合于该机械要素部件1b的条件的检查项目51,也读出该检查项目51的判断标准52a。另外,根据需要,也读出历史判断标准56。
该检查项目51以文章、图画的形式被记录,在后述的显示部34中显示,对利用者传递具体的检查方法。基本上,无论是再使用的可否还是剩余寿命的诊断,都是以之后继续为前提的检查,所以需要是包括从外观上能够视觉确认的有无的确认的非破坏检查。作为从外观上用肉眼或者使用放大镜等能够确认的事项,例如举出剥离、烧结、破裂、缺口、破损、锈、压痕、电腐蚀、磨损等的有无。另外,也有按照每个机械要素部件1b存在独特的检查项目的情况,例如如果机械要素部件1b是轴承,则保持器的破损,蹭伤、划伤、磨蚀、蠕动、剥落等也是从外观上能够确认有无的事项。其他,作为使用检查设备的非破坏检查,除了根据拍摄照片后的图像处理,确认上述的视觉确认的事项的方法、尺寸测量、重量测量、硬度测量、旋转状况之外,还能够进行X射线照片拍摄、磁粉探伤、荧光探伤、涡流探伤这样的测量。
关于这些检查项目51,优选在显示部34显示的内容不光是如上述那样的单词,而是以通过文章、图画容易明白的方式表示其调查方法。例如在机械要素部件1b是轴承的情况下,如果是可否再使用的诊断,则成为“请使用3倍以上的放大镜来确认轨道面有无剥离”这样的具体的指示内容。另外,如果是剩余寿命时间的判断,则成为“请在确认外轮没有锈之后,以mg单位测量重量并代入值“这样的具体的指示内容。其内容可以是无需专业装置的目视、锤敲击的听取(只在可否再使用诊断的情况下),或是重量、长度的测量,或是需要X射线照片装置、频谱分析装置等的专业装置,解析输出结果,特别是在该发明的实施时,若仅由不需要专业装置而能够诊断的检查项目51构成,则优选不是专家的利用者在现场附近的环境下实施本发明。
另外,上述的判断标准52a是用于根据在上述的检查项目51中所示出的诊断内容,判断是否可以再使用机械要素部件1b的标准。例如,对于上述的检查项目51为“目视下的剥离的有无的确认”、“目视下的锈的确认”、“使用放大镜的压痕的确认”、“光源下的磨损的有无的确认”、“SEM的剥离的有无的确认”这样的以“是”或“否”接受的回答,例如设定为如果分别是“否”,则在再使用的判断时该项目合格。另外,在是利用分析装置、测量装置获得数值等这样的检查项目51的情况下,设定为对该数值,设定上限或下限,如果是该设定的值的范围,则该项目合格。
另外,上述的判断式52b是能够代入根据在上述的检查项目51中示出的测量内容而获得的结果信息53,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的、被模型化的计算式。判断式52b的最优内容不光是依靠机械要素部件1b的种类,根据制造厂商、有时根据制造批次也不同,在本发明中,检查装置30以识别信息50为线索,调出自身拥有,或者网络上的数据库拥有的、适合该识别信息50所涉及的机械要素部件1b的判断式52b和其所需的检查项目51。
这些内容以与识别信息50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图表的形式记录在存储部33中即可。如果是可否再使用的诊断,例如,如图3所示,例举如下的方式,即、根据从IC标签11接收的识别信息50(此处,为部件的型号。),参照型号-项目对应图表来求出应执行的检查项目51的项目编号,以该项目编号来检索检查项目图表,读出检查项目51的显示内容、和与其对应的判断标准。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存储部33中还记录有被检查项目51要求、从后述的输入部35输入的、用于根据使用信息55来判断可否再使用的标准即、历史判断标准56,控制部31在被输入使用信息55的情况下参照该历史判断标准56来进行判断。使用信息55例如是该机械要素部件1b的使用时间、使用时的负载、使用时的旋转速度、使用时的温度条件、使用的频率等的使用条件这样的、不是在该时刻的诊断内容,而是在该诊断之前的使用的具体的内容。历史判断标准56的具体的内容是,针对上述的使用信息55,如果使用时间为一定时间以上,则不可再使用,或者如果负载为一定值以上的使用次数是一定值以上,则为不合格、这样的内容。图3(c)表示该例子。
另外,在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中,也同样地以与识别信息50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图表的形式记录在存储部33中。根据从IC标签11接收的识别信息50(此处,为部件的型号。),获取要使用的判断式52b、和用于获得应代入该判断式的结果信息53(包括使用信息55)的检查项目51。作为检查项目51,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条件、测量装置等的记载。但是,无需记载全部,要看使用上述检查装置的利用者层而定,也可以以JIS编号指定。
此外,使用信息55例如是该机械要素部件1b的使用时间、使用时的负载、使用时的旋转速度、使用时的温度条件、使用的频率等的使用条件这样的、不是该时刻的诊断内容,而是在该诊断之前的使用的具体的内容。
上述的显示部34是一般的液晶显示器等即可。另外,上述的检查项目51不光是文本数据、图画数据也包括声音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34可以具备扬声器。此处,利用者按照在显示部34上显示的检查项目51来进行检查。
上述的输入部35需要是触摸面板、按钮、键盘等至少能够输入是/否的判断的装置,更优选是能够进行数值、文字输入的装置。利用者从该输入部35输入按照上述的检查项目51进行的检查的结果的正确与否、测量结果的数值等的结果信息53。
在可否再使用的诊断的情况下,若从输入部35输入结果信息53,则上述的控制部31作为根据预先读入的或者在该时刻读入的判断标准52a来判断是否满足条件的判断部36进行动作。在检查项目51为一个的情况下,按照作为该判断部36的结果,如果条件合格,则判断为该机械要素部件1b能够再使用,获得该判断结果54a,并输出给显示部34。
但是,在有多个检查项目51的情况下,若关于一个检查项目51的结果信息53的输入结束,则显示下一个检查项目51,并以接受其结果信息53的输入的状态待机。针对全部的检查项目51进行此处理。作为上述的判断部36的动作,在关于全部的检查项目51的结果信息53输入结束之后,可以统一进行判断,也可以每当输入一个结果信息53来进行判断。
此外,如果在上述显示部34的显示区域有富余,则也能够使多个检查项目51同时显示来接受输入,但从防止误输入的观点来看,优选一个一个显示检查项目51。
另外,上述的控制部31作为判断部36,对使用信息55执行基于历史判断标准56的判断。
进而,若输入关于全部的检查项目51的结果信息53、和使用信息55,关于全部的判断标准52a以及历史判断标准56的判断结束,则上述的控制部31将它们的值综合,来进行诊断出的机械要素部件1b是否能够再使用的判断。基本上,只要有一个不满足条件的项目,则不可再使用,但根据部件的种类和诊断内容,也存在对全部检查项目中的一定数量以上的项目通过条件,则可再使用的情况。这是根据机械要素部件1b的功能、性质、属性而变化的。例如,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对型号-项目对应图表赋予列举中的哪个项目满足则为合格这样的条件。
将这样得到的最终的可否再使用的判断结果54a显示于显示部34,诊断结束。由此利用者获得该机械要素部件1b是否能够再使用的信息。
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机械要素部件1b的IC标签11写入结果信息53、判断结果54a、和使用信息55。若写入判断结果54a,之后也能够读取而了解该机械要素部件1b是否是承认再使用的。特别是对再次使用不可再使用的机械要素部件1b的错误的防止有用。另外,若记录结果信息53、使用信息55,则能够作为使用历史、诊断历史留下,在用于第二次以后的再使用的诊断时,也能够将这些以前提的值利用。
另一方面,在上述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情况下,若从输入部35输入结果信息53(包括使用信息55),则上述的控制部31代入到预先读入的或者在该时刻读入的判断式52b,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
此外,如果在上述显示部34的显示区域有富余,则也能够使多个检查项目51同时显示来接受输入,但从防止误输入的观点来看,优选一个一个显示检查项目51。
将这样计算出的剩余寿命时间54b显示于显示部34,诊断的工序暂时结束。由此,利用者能够了解该机械要素部件1b的剩余剩余寿命时间54b。此外,根据机械要素部件1b的种类,该剩余寿命时间54b有可能是实际上能够使用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不管使用的有无而可以使用的期限。
之后,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机械要素部件1b的IC标签11写入结果信息53、剩余寿命时间54b、和使用信息55。特别是,若写入剩余寿命时间54b,则之后也能够读取而了解该机械要素部件1b之后能够使用多长时间。特别是对再次使用剩余寿命时间54b为0而不可再使用的机械要素部件1b的错误的防止有用。另外,若记录结果信息53、使用信息55,则能够作为使用历史,诊断历史留下,在用于第二次以后的再使用的诊断时,也能够将这些以前提的值利用。
关于可否再使用的判断和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双方,进而对其它的功能进行说明。在检查装置30具有网络功能部37的情况下,存储部3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在该情况下优选,上述的检查项目51、判断标准52a、判断式52b、历史判断标准56等即使平时不记录,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功能部37,经由网络81,向设在外部的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71发送识别信息50,下载与识别信息50对应的检查项目51、判断标准52a、历史判断标准56等,并暂时存储到存储部33,执行与上述相同的判断。由此,对于在检查装置30被销售之后制造出的机械要素部件1b,也能够应对。如果网络功能部37自身能够访问在网络上存在的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71,则可以是通过有线LAN或无线LAN的网络连接功能,也可以是移动体通信功能。另一方面,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71由机械要素部件1b的制造厂商、销售代理店等管理,对购入者提供服务即可。
另外,优选在检查装置30具有网络功能部37的情况下,在再使用的判断中途,或者判断后,与识别信息50一起将使用信息55、判断结果54a、剩余寿命时间54b等发送给设在网络81上的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61。在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61中,将发送来的这些信息登录于图表,根据需要能够调出。通过检索该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61,例如利用者所属的企业能够获得拥有的机械要素部件1b现在是否被使用、已使用到何种程度这样的信息。
此外,这些数据库可以是在网络81上能够利用的服务器中被记录、执行的软件。
而且,作为其它功能,优选检查装置30内置电池39。由此,能够在无电源、离现场近的场所简便地判断可否再使用。
对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的可否再使用的判断而言,即使机械要素部件1b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根据记录在IC标签11中的识别信息50,能够参照关于这些构成部件的全部的检查项目51,一并判断可否再使用。
对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的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而言,也可以是即使机械要素部件1b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根据记录在IC标签11中的识别信息50,能够参照关于这些构成部件的全部的检查项目51,能够一并计算剩余寿命时间54b。另外,也可以是能够按照各个构成部件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54b,进行只更换耗尽剩余寿命时间54b的构成部件的维护。
另外,在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时,根据机械要素部件1b的性质,也可以不是仅利用一次判断式52b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54b,而是进行多阶段的计算。即、在计算用于诊断机械要素部件1b的状况的第一判断式52b后,重新读入用于根据该结果所选择的其它判断式52b的检查项目51和判断式52b,并使检查项目51显示于显示部34,与上述同样地接受结果信息53、使用信息55的输入,来计算判断式52b。换句话说,作为上述判断式,不光是直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54b的判断式52b,也包括在用于计算剩余寿命时间54b的前一阶段即、判定阶段中使用的判断式、用于选择使用式的条件分支等。举出如下例子,即、通过变更剩余寿命时间充分长时和变短之后所使用的判断式,从而提高剩余寿命时间的剩余较少时的精度,或根据机械要素部件1b陷入的状态,变更最优的检查内容。
对机械要素部件1b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这些构成部件的每一个都具有IC标签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表示由内轮7、外轮8、保持器9、转动体10构成的滚子轴承即机械要素部件1c的剖视图。在内轮7、外轮8、保持器9分别安装有IC标签11a、11b、11c。
在判断这样的机械要素部件1c的可否再使用的情况下,例如,最初利用检查装置30,读取关于IC标签11a、11b、11c的全部的识别信息50a~50c。此时,IC标签11c处于内轮7与外轮8之间的读取较困难的位置,所以暂时分解滚子轴承而读取即可。检查装置30在存储部33中具有关于记录在各个IC标签11a~11c中的识别信息50a~50c的与检查项目的对应图表,或者从网络上下载而暂时拥有。而且,检查装置30针对全部的识别信息50a~50c也按顺序显示检查项目51,接受全部的结果信息53的输入,并暂时保持于存储部33。在最终全部的结果信息53输入结束的时刻,对暂时保持在存储部33中的这些结果信息53进行判断,或将暂时保持在存储部33中的这些结果信息53代入到判断式52b来进行剩余寿命时间54b的计算。当然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可以并用基于使用信息55的历史判断标准56的判断。将综合这些判断而得到的判断结果54a、计算出的剩余寿命时间54b显示于显示部34。并且,根据需要,在进行向各个IC标签11a~11c写入使用信息55、判断结果54a之后,如果是能够再使用,则进行组装而再使用。
接下来,根据流程图,对利用该发明所涉及的诊断方法来执行可否再使用的判断的顺序的例子进行说明。图5表示作为该例的流程图。
首先(S101),利用者将检查装置30靠近机械要素部件1b的IC标签11,使读取识别信息50(S102)。控制部31以读取到的识别信息50为线索,检索存储部33内的图表,并读出检查项目51、判断标准52a、和历史判断标准56(S103)。此外,此处,检查项目51也包含关于要求输入的使用信息55的信息。
控制部31首先使显示部34显示促使关于使用信息55的输入的消息(S104)。若从输入部35输入与显示的信息对应的使用信息55(S105),则控制部31判断是否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S106)。例如,对于以是/否询问的检查项目,输入数值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错误,对于应只取自然数的数据,输入小数或负数的情况下也判断为错误。该情况下,返回到(S104)。如果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则控制部31将该使用信息55暂时保存于存储部33(S107)。如果有多个需要的使用信息55(S108),则对下一个使用信息55,反复至此的顺序(S104~S107)。
接下来(S111),控制部31在显示部34显示检查项目51中的、第一个检查项目(S112)。利用者按照该显示部34的显示内容,进行通过目视、测量设备的检查。若检查结束,则从输入部35输入结果信息53(S113)。控制部31与上述同样地,判断该输入的信息是否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S114),如果没有问题,则控制部31将该结果信息53暂时保存于存储部33(S115)。如果n值与检查项目51的数量一致,则检查结束(S116),如果未满(S117),则显示下一个检查项目51(S112~)。
若检查结束(S116),则控制部31(判断部36)读出暂时保存在存储部33中的使用信息55以及结果信息53,并与历史判断标准56以及判断标准52a进行对照,检查是否全部的项目都满足条件(S121)。如果全部的结果都满足条件,则判断结果54a为“正”,如果不是,则判断结果54a为“否”。控制部31使得到的判断结果54a显示(S122)。利用者接受判断的完成,根据需要而将检查装置30靠近IC标签11,并将判断结果54a和使用信息55写入IC标签11(S123)。
以上,能够进行一个机械要素部件1b的再使用的判断(S131)。
接下来,根据流程图,对利用该发明所涉及的诊断方法来执行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的顺序的例子进行说明。图6表示作为该例的流程图。
首先(S151),利用者将检查装置30靠近机械要素部件1b的IC标签11,读取识别信息50(S152)。控制部31以读取的识别信息50为线索,检索存储部33内的图表,并读出检查项目51和判断式52b(S153)。此外,此处检查项目51也包含关于要求输入的使用信息55的信息。
控制部31首先使显示部34显示检查项目51中的、促使关于使用信息55的输入的消息(S154)。若从输入部35输入与显示的信息对应的使用信息55(S155),则控制部31判断是否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S156)。例如,对于应只取自然数的数据,输入小数、负数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为错误。该情况下,返回到(S154)。如果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则控制部31将该使用信息55暂时保存于存储部33(S157)。如果有多个需要的使用信息55(S158),则对下一个使用信息55,反复至此的顺序(S154~S157)。
接下来(S161),控制部31针对检查项目51中的使用信息55以外的实际需要测量的顺序,使第一个检查项目显示于显示部34(S162)。利用者按照该显示部34的显示内容,进行利用天平、尺子、其它各种测量设备的检查。若检查结束,则由利用者从输入部35输入结果信息53(S163)。控制部31与上述同样地,判断该输入的信息是否是形式上没有问题的数据(S164),如果没有问题,则控制部31将该结果信息53暂时保存于存储部33(S165)。如果n值与检查项目51的数量一致,则检查结束(S166),如果未满(S167),则显示下一个检查项目51(S162~)。
若检查结束(S166),则控制部31读出暂时保存在存储部33中的使用信息55以及结果信息53,并代入到判断式52b来导出结果(S171)。如果其结果是最终的剩余寿命时间54b的值(S172),则控制部31将该值显示于显示部(S181)。利用者接受剩余寿命时间的显示,根据需要而将检查装置30靠近IC标签11,将剩余寿命时间54b、使用信息55、结果信息53等写入IC标签11(S182),结束一系列的作业(S183)。
另一方面,通过判断式52b得到的结果不是最终的剩余寿命时间54b的值,而是机械要素部件1b的状况判断阶段的情况下(S172),控制部31从存储部33读出与该状况判断结果对应的检查项目51、以及下一个判断式52b(S173),对该检查项目51,执行同样的顺序(S154~,或者根据内容为S162~)。
接下来,示出作为机械要素部件1b的例子以滚动轴承为对象时,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状况而变化的情况下的例子。采用化学机械设备、炼铁厂以及发电厂等所使用的辅助设备的泵、风扇的滚动轴承、或在驱动这些设备的马达中所使用的滚动轴承为例。这是负载负荷在额定负荷的5%以下而非常小,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不会产生金属疲劳。因此,剩余寿命时间被限定是因尘土的混入而产生的压痕的隆起部中的“应力集中所引起的剥离”,或者因水的混入而产生润滑油的油膜间断、滚动轴承的轨道面的表面粗糙度增大所引起的“振动的增加”中的任意一个产生的情况,根据各个情况,改变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因此,以如下的顺序进行诊断,即、首先,存在判断作为机械要素部件1b的滚动轴承的状况的判定阶段的检查项目51以及判断式52b,在该判定阶段中特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计算剩余寿命时间。
上述的判定阶段的检查项目51是以首先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求出信号振动,并求出该结果信息53的方式显示于显示部34的。图7表示接受该结果信息53来进行辨别的逻辑流程即、判断式52b的例子。
首先,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将5k~35kHz的振动波形,以1/2倍频带分割频率,并采集共计6频带(S211),对各频带的波形进行包络线处理,计算频谱(S212)。
接下来,根据滚动轴承具有的IC标签11的识别信息50来计算轴承通过频率(passrequency),并从各频带的包络线处理频谱中提取通过频率成分(finn.fout.fball3个)(S215)。此外,轴承通过频率的计算根据滚动轴承的型号而不同,按照每个识别信息50来分配固有的变量进行计算。接下来,计算提取出的各频带的通过频率成分的相对敏感度(与正常时的比)(S216),求出通过频率成分的相对敏感度的上位3频带平均(S217)。相对于finn.fout.fball3个,独立地进行运算。判定该频带频率成分的上位3频带平均(finn.fout.fball3个)的哪个超过阈值(=2.0)(S221),在未超过阈值时,推断为正常(S222)。至此为上述判断式52b的最初的阶段。
另一方面,在超过阈值时,确认为压痕起点型剥离模式(S231),根据上位3频带的相对敏感度平均来推断压痕尺寸(S232),诊断压痕起点型剥离模式下的剩余寿命,以下述数学式(1)来计算并诊断剩余寿命(S233)。
此处,P为轴承的试验时的径向负荷,C为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n为旋转速度(rpm),L10h为JISB1518·1992的基本额定动寿命,即以同一条件使一组相同的轴承各个旋转时,其90%不会产生滚动疲劳所造成的剥落(剥离),能够旋转100万次的时间。
[式1]
L 10 h = 10 6 60 n ( C P ) 3 - - - ( 1 )
另外,将寿命试验数据应用于韦伯分布时的10%寿命L10与L10h的关系利用下述数学式(2)表示,常量a、b根据过去的经验,能够通过直线近似来展开,对压痕的直径d(μm),成为下述数学式(3),最终能够如下述式(4)那样展开。
[式2]
log(L10/L10h)=alog/P/C)+b(2)
log(L10/L10b)=0.0038dlog(P/C)-0.272log(d)+0.416(3)
L10=L10h×10t0.0038dlog(P/C)-0.272log(d)+0.416(4)
即、在该发明中,作为检查项目51在显示部34显示作为使用信息55要求输入上述P、C、n、d的意旨。压痕的直径能够通过振动波形的处理来求出。若从输入部35输入这些值,则控制部31代入作为判断式52b的上述式(1)以及(2),计算作为剩余寿命时间54b的L10,并将该值显示于显示部34。
接下来,对滚动轴承的润滑油劣化的情况下的剩余寿命计算的流程进行说明。计算传感器共振频带23k~32kHz的有效值(S241),并计算23k-32kHz有效值的相对敏感度(S242),判定23k-32kHz有效值的相对敏感度是否超过阈值(=1.5)(S243),在未超过阈值时,推断为正常(S222)。在该发明中,如果实际上将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作为结果信息53输入,则将S241~S243以及S222为止的计算以及判定作为判断式52b,控制部31自动地计算。
另一方面,在超过阈值的情况下(S251),判定为是润滑油劣化模式,使用之前输入的值,根据23k~32kHz有效值来推断润滑油劣化程度(S252)之后,进行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S253)。其内容首先通过式(5)来计算Booser式的计算寿命(Lhb)。
[式3]
log ( L hb ) = - 2.30 + 2450 273 + t - 0.301 ( S G + S N + S W ) - - - ( 5 )
t为轴承外轮温度(℃),SG为润滑油组成的减半寿命减法系数,SN以及SW分别为转速的减半寿命减法系数,负荷速度的减半寿命减法系数。SG为使用的润滑油固有的值,存储部33预先保持与识别信息50对应的图表。SN、Sw分别通过下述数学式(6)~(7)计算。
[式4]
SN=0.864×dn/(dnL)(6)
SW=0.61ndP/Cr2(7)
此处,d(mm)为轴承的内径尺寸,nL为型录容许旋转速度,单位为rpm。另外,P(lbf)为负载负荷,Cr(lbf)为基本额定动负荷。将这些值作为根据使用信息55和识别信息50自然地导出的变量,代入构成判断式52b的上述式(5)~(7),进而根据下述式(8)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
[式5]
L = L hb × V r - 4.44 - - - ( 8 )
另外,也可以准备与上述的顺序不同的其它判定途径,并显示于显示部34,从输入部35能够选择。根据上述的加速度传感器的频谱来计算5k~35kHz振动波形的倒频谱(S261),计算倒频谱的峰度(SS262),判定该峰度是否超过阈值(3.8)(S263),在超过时,如上述,在压痕起点型剥离模式下计算剩余寿命时间(S231~S233),未超过时,如上述,在润滑油劣化模式下计算剩余寿命时间(S251~S253)。
接下来,举出利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诊断方法,能够进行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可否再使用的诊断的、具有IC标签的机械要素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1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1的使用状态。该滚动轴承1使在内轮2与外轮3之间配置多个圆锥滚子4和环状的保持器5的圆锥滚子轴承,在其内轮2以及外轮3的一端面安装有非接触通讯型的IC标签11,与没有IC标签的圆锥滚子轴承1a一起以多列嵌入在壳体H与旋转轴A之间。
该滚动轴承1通过上述内轮2被位于图8中的左侧的按压部件6向右侧按压而被赋予预压。因此,读取在安装于内轮2上的IC标签11中存储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取下按压部件6来使IC标签11露出后,使作为读写器装置的上述的检查装置30接近该IC标签11。另外,读取在安装于外轮3上的IC标签11中存储的信息的情况下,至检查装置30能够接近该IC标签11的程度,分解滚动轴承1、其周边的部件之后,进行读取作业。当然,在不用分解部件而能够使检查装置30接近IC标签11的情况下,不需要该分解。
图9表示上述IC标签11的对内轮2的安装构造。该IC标签安装构造是将收纳有IC标签11的外壳12插入至在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内轮2的安装面(一端面)2a开口的圆形的安装孔2b中,再利用粘合剂进行固定的(图9(a))。该粘合剂被涂覆于外壳12插入前的安装孔2b的内面。外壳12由对IC标签11与上述读写器装置的通讯难以造成影响的合成树脂形成。另外,外壳12完全进入安装孔2b,很难产生因异物碰到IC标签11或外壳12所引起的损伤等。
上述内轮2的安装孔2b在开口侧具有锪孔部2c,底面为圆锥面(图9(a))。而且,以嵌入该安装孔2b的方式形成有外壳12的外形形状。即、外壳12具有插入安装孔2b的锪孔部2c的盖部12a,插入侧的端面为仿照安装孔2b的底面的圆锥面(图9(a)、(c))。由此,在将外壳12插入到安装孔2b时的稳定性较好,能够使外壳12以稳定的姿势固定。
另外,外壳12在盖部12a的表面的中央部开出与六角扳手等工具卡合的六角孔12b,在设在与其表面的六角孔12b不干扰的位置的凹部中收纳IC标签11。另外,在盖部12a的周边部设有从其表面沿轴向贯通、将外壳12固定于安装孔2b时使安装孔2b中的空气向外流出的空气流出路12c(图9(a)~(c))。
如上述,在该IC标签安装构造中,在将收纳有IC标签11的外壳12插入内轮2的安装孔2b来利用粘合剂进行固定时,从设在外壳12的空气流出路12c向外排出安装孔2b中的空气,所以很难在安装孔2b内残留空气。因此,安装孔2b内的粘合剂的填充率较高,不会产生外壳12从安装孔2b的脱落以及内轮2的锈所造成的外观性的降低。
此外,在外壳中,为了更可靠地防止从安装孔的脱落,而在外周设置螺纹部,螺旋固定在安装孔。
图10(a)~(c)表示第2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以第1实施方式为基础,内轮2的安装孔2b没有锪孔部,而使用嵌入该安装孔2b的外形形状的外壳13。该外壳13由插入安装孔2b的中央部的轴部13a、从该轴部13a的外周伸出的2个凸缘部13b、和在插入侧的端面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圆锥面的插入端部13c构成。而且,IC标签11被收纳在设置在安装孔2b开口侧的凸缘部13b的端面的凹部中。
上述各凸缘部13b在深度方向上分隔安装孔2b的内部空间来形成2个粘合剂积存处14。而且,在上述轴部13a设有粘合剂流入的粘合剂流入路13d,并以其出口面对安装孔2b底侧的粘合剂积存处14的方式在轴部13a的外周面开口。而且,在各凸缘部13b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空气流出路13e,其中,安装孔2b底侧的空气流出路13e在与轴部13a的粘合剂流入路13d的出口朝向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开口,安装孔2b开口侧的空气流出路13e在与粘合剂流入路13d的出口相同的一侧开口。即、各空气流出路13e与粘合剂流入路13d的出口夹着轴部13a的中心沿着轴向呈交错状地配置。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若在将外壳13插入安装孔2b后,从外壳13的粘合剂流入路13d流入粘合剂,则如图10(a)中的箭头所示,粘合剂从安装孔2b的底侧填充至粘合剂积存处14与空气流出路13e,安装孔2b内的空气被粘合剂的流动挤压而被排出安装孔2b外。即、能够同时并且顺畅地进行向安装孔2b的粘合剂的填充和从安装孔2b的空气的排出。
图11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外壳13的外周形状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在外壳13的各凸缘部13b以及插入端部13c的外周面设有多个使前端朝向安装孔2b的开口侧的环状突起13f。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外壳13的从安装孔2b的脱落。另外,作为其它外壳脱落防止方案,也能够采用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将外壳的外周部形成为在常温时难以从安装孔拔出的形状,使外壳处于低温下来进行变形而插入安装孔的方法。
图12表示第3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是,在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的安装孔2b中插入具备从轴部15a的外周呈螺旋状地伸出的叶片15b的外壳15,并在外壳15的轴部15a的外周面与安装孔2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螺旋状的粘合剂积存处16。
在上述外壳15中,其轴部15a被插入安装孔2b的中央部,螺旋状的叶片15b与安装孔2b的内周面相接。另外,隔着该叶片15b,在安装孔2b的底侧形成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插入端部15c,在安装孔2b的开口侧形成有封堵其开口附近的盖部15d。而且,在轴部15a设有在安装孔2b底附近的外周面开出出口的粘合剂流入路15e,盖部15d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气流出路15f。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若在将外壳15插入安装孔2b后,从外壳15的粘合剂流入路15e流入粘合剂,则如图12中的箭头所示,粘合剂从安装孔2b的底侧被填充至螺旋状的粘合剂积存处16和空气流出路15f,安装孔2b内的空气被粘合剂的流动挤压而排出到安装孔2b外。即、该实施方式也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同时并且顺畅地进行向安装孔2b的粘合剂的填充和从安装孔2b的空气的排出。而且,IC标签11在粘合剂填充后被收纳于设在盖部15d的粘合剂流入路15e的入口部分的凹部。
图13表示第4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以第1实施方式为基础,将收纳IC标签11的外壳17分割成一对外壳部件18。为了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利用共用的模具以同一形状成形该一对外壳部件18。
上述各外壳部件18在各个盖部18a的周边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空气流出路18b。另外,在各外壳部件18中,在相互的接合面形成有2个凹部,其中的安装孔2b的开口侧的凹部成为接合后的六角孔17a,在中央部的凹部收纳IC标签11。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能够将IC标签11封入外壳17内,所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比,有IC标签不会与外壳分离而从安装孔脱落的特点。
图14(a)、(b)以及图15(a)、(b)表示第5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以第2实施方式为基础,为了实现其制造成本的减少,将收纳IC标签11的外壳19分割成一对外壳部件20。该一对外壳部件20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利用共用的模具以同一形状成形。
上述外壳19与第2实施方式的外壳13相同,基本上由轴部19a、2个凸缘部19b、和插入端部19c构成,在凸缘部19b彼此之间、以及安装孔2b底侧的凸缘部19b与插入端部19c之间设有沿周方向将粘合剂积存处21一分为二的分隔壁19d。另外,关于各外壳部件20,轴部19a的粘合剂流入路19e的出口在分隔壁19d的附近开口,各凸缘部19b的空气流出路19f和粘合剂流入路19e的出口夹着轴部19a的中心沿着轴向呈交错状地配置。由此,如图15(a)中的箭头所示,关于各外壳部件20,粘合剂从安装孔2b的底侧被填充至粘合剂积存处21和空气流出路19f,安装孔2b内的空气被粘合剂的流动挤压而排出到安装孔2b外。而且,IC标签11在粘合剂填充后被收纳于设在粘合剂流入路19e的入口部分的凹部。
另外,如图15(b)所示,在各外壳部件20的相互的接合面中设置有销20a和压入对象的外壳部件20的销20a的销孔20b作为连结部,不使用粘合剂而能够使两外壳部件20一体化。作为使两外壳部件20成为一体化的连结部,另外也能够采用卡扣(snap-fit)方式等。
另外,在图9~图15中,对滚动轴承1的内轮2的IC标签安装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滚动轴承1的外轮3也是能够以与内轮2相同的安装构造安装IC标签11。
而且,至此的第1~第5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构成并不限于图9那样的圆锥滚子轴承,也能够应用于圆筒滚子轴承、球轴承等其它种类的滚动轴承。
接下来,说明与图9相同的、对带有IC标签的滚动轴承1的完全不同的安装方式的第6实施方式。
图16表示上述IC标签11的安装顺序。该安装顺序中首先,如图16(a)所示,预先在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内轮2的安装面(一端面)2a开出底面成为圆锥面的圆形的安装孔2b,在该安装面2a开口的安装孔2b内配置IC标签11的状态下注入粘合剂,来形成封入IC标签11的粘合剂层22。此时,粘合剂并未填充到安装孔2b整体,粘合剂层22的表面形成于比安装孔2b的开口边缘颇靠底侧。
而且,在粘合剂未完全固化的期间,如图16(b)所示,在安装孔2b的开口部附近插入盖23,利用该盖23覆盖粘合剂层22的表面。该盖23由难以对IC标签11与上述读写器装置的通讯造成影响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圆板状,所以在其内侧面的周边部设置多个突起23a,在外侧面的中央部设置有凸耳23b(参照图16(e))。将该盖23的突起23a扎进粘合剂层22,将内侧的平面按压至粘合剂层22表面,从而盖23不容易从安装孔2b脱落,并且,能够平坦地形成粘合剂层22的表面。
接下来,通过在图16(b)的状态下,将内轮2的安装面2a磨削至图中的虚线位置,而成为图16(c)的状态。即、图16(b)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此外,在该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中,优选构成为使盖23整体有富余地进入安装孔2b内以便在安装面2a磨削时不磨削盖23。
最后,若在粘合剂完全固化后,抓住盖23的凸耳23b,从安装孔2b取下盖23,则成为图16(d)的状态。此时,露出形成于盖23的内侧面的平坦的粘合剂层22表面。
如上述,在该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中,在内轮2的安装孔2b的开口部附近插入盖23,来覆盖封入IC标签11的粘合剂层22的表面,所以尘土、安装面2a的磨削粉等异物不会附着于粘合剂层22表面。另外,若从安装孔2b取下盖23,则平坦的粘合剂层22表面露出,获得比以往更良好的外观品质。
图17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磨削前的IC标签安装构造。该实施方式以图16(b)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为基础,以仿照安装孔2b的底面的圆锥面形成IC标签11的安装孔2b底侧的面,从而提高将IC标签11配置在安装孔2b底时的稳定性,能够使IC标签11以更稳定的姿势固定。另外,使用在内侧面没有突起的盖23,将该盖23压入安装孔2b而不易从安装孔2b脱落。
该第2实施方式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粘合剂层22表面,若取下盖23,则平坦的粘合剂层22表面露出,能够确保良好的外观品质。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内轮2的安装面2a磨削后取下盖23,但也可以不必取下覆盖粘合剂层的盖。在该情况下,无需在盖的外侧面设置凸耳,或将盖的内侧面按压至粘合剂层的表面。
另外,在图16以及图17中,对滚动轴承1的内轮2的IC标签安装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滚动轴承1的外轮3也能够以与内轮2相同的安装构造来安装IC标签11。
而且,关于该第6以及第7的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方法,也不限于图9那样的圆锥滚子轴承,也能够应用于圆筒滚子轴承、球轴承等其它种类的滚动轴承。
另一方面,图18(a)、(b)表示对在安装对象物24的安装面24a开口的安装孔24b插入收纳有IC标签11的外壳25来进行固定的情况下,以使在IC标签11表面不附着异物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安装孔24b具有锪孔部24c,外壳25形成为嵌入该安装孔24b的外形形状。而且,在外壳25的表面中央部开出的六角孔25a的底面的凹部收纳IC标签11,在该六角孔25a的周围设有环状槽25b。由此,不会从安装孔24b的周围接近外壳25的安装面24a的磨削粉等异物进入到外壳25的环状槽25b而滞留,附着于处于六角孔25a的底的IC标签11的表面。
符号说明
1…滚动轴承;1a…滚动轴承;1b…机械要素部件;1c…机械要素部件;2…内轮;2a…安装面;2b…安装孔;2c…锪孔部;3…外轮;4…圆锥滚子;5…保持器;6…按压部件;7…内轮;8…外轮;9…保持器;10…转动体;11、11a、11b、11c…IC标签;12、13、15、17、19…外壳;12a、15d…盖部;12b、17a…六角孔;12c、13e、15f、18b、19f空气流出路;13a、15a、19a…轴部;13b、19b…凸缘部;13c、15c、19c…插入端部;13d、15e、19e…粘合剂流入路;13f…突起;14、16、21…粘合剂积存处;15b…叶片;18、20…外壳部件;18a…盖部;19d…分隔壁;20a…销;20b…销孔;22…粘合剂层;23…盖;23a…突起;23b…凸耳;24…安装对象物;24a…安装面;24b…安装孔;24c…锪孔部;25…外壳;25a…六角孔;25b…环状槽;30…检查装置;31…控制部;32…通信部;33…存储部;34…显示部;35…输入部;36…判断部;37…网络功能部;39…电池;41…通信部;42…存储部;43…控制部;50、50a、50b、50c…识别信息;51…检查项目;52a…判断标准;52b…判断式;53…结果信息;54a…判断结果;54b…剩余寿命时间;55…使用信息;56…历史判断标准;61…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71…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81…网络;H…壳体;A…旋转轴。

Claims (18)

1.一种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中,
在机械要素部件上安装对包括该机械要素部件的种类、制造时期、制造批次、制造历史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电磁方法能够从外部读取该识别信息的IC标签,
在使用所述机械要素部件之后进行检查来判断是否能够再使用时,
使用如下的检查装置,该检查装置具有:通信部,其能够读取所述IC标签的识别信息;存储部,其对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检查项目、以及所述检查项目的判断标准或者用于根据关于所述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来计算剩余寿命时间的判断式或者其双方进行记录;显示部,其能够显示所述检查项目、以及判断结果或者所述剩余寿命时间中的至少一方;输入部,其能够输入关于所述检查项目的结果信息;以及控制部,其将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结果信息与所述判断标准进行对比来判断再使用的可否而获得所述判断结果,或者根据所述结果信息来计算所述判断式而计算所述剩余寿命时间,
利用所述通信部读取所述机械要素部件具有的所述IC标签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并按照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检查项目来进行检查,将执行该检查项目后的所述结果信息输入给所述输入部,根据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判断结果或者所述剩余寿命时间或者其双方,当场进行所述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的可否判断或者剩余寿命时间的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项目为多件,在显示一件检查项目时,能够接受关于该一件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等待关于所述一件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并将接下来的其它检查项目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等待关于全部的所述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进行关于全部的所述判断标准的判断之后,获得所述判断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装置在来自所述通信部的所述识别信息的读取之后,能够从所述输入部输入包括所述机械要素部件的使用时间、使用条件,或者其双方的使用信息,
所述存储部存储用于根据所述使用信息来判断再使用的可否的标准即历史判断标准,
在所述控制部的判断中,通过一并进行所述使用信息和所述历史判断标准的对比,而判断再使用的可否,并获得所述判断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项目包括该机械要素部件的使用历史的输入,
所述结果信息包括关于所述使用历史的使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项目为多件,所述显示部能够显示多个所述检查项目,所述输入部能够输入多个所述结果信息,所述判断式基于这些多个所述结果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项目为多件,在显示一件检查项目时,能够接受关于该一件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等待关于所述一件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并将接下来的其它检查项目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等待关于全部的所述检查项目的所述结果信息的输入,根据所述结果信息来计算所述判断式,并计算出所述剩余寿命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否判断的获取或者所述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之后,从所述通信部向所述IC标签写入所述结果信息、所述使用信息、所述判断结果、以及所述剩余寿命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否判断的获取或者所述剩余寿命时间的计算之后,从所述通信部向所述IC标签写入所述结果信息、所述使用信息、所述判断结果、以及所述剩余寿命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装置具有电池,能够携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装置具有网络功能,将所述识别信息、所述使用信息、所述剩余寿命时间、所述判断结果、或者它们中的多个发送给另外设置的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而进行登录。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装置具有网络功能,将所述识别信息、所述使用信息、所述剩余寿命时间、所述判断结果、或者它们中的多个发送给另外设置的机械要素部件管理数据库,而进行登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装置具有网络功能部,由所述通信部读取所述识别信息来发送给另外设置的检查项目管理数据库,并接收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检查项目以及其判断标准或者所述判断式来暂时存储于所述存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要素部件还由多个构成部件构成,就各个构成部件具有所述IC标签,所述再使用的可否的判断根据是否满足构成所述机械要素部件的子部件的全部的判断标准,或者关于所述子部件的全部的所述检查项目的所述判断式的计算结果来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要素部件是轴承装置,所述IC标签被安装在该轴承装置的多个构成部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机械要素部件按照每个所述构成部件分解之后,读取各个的所述IC标签。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机械要素部件按照每个所述构成部件分解之后,读取各个的所述IC标签。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要素部件至少具有金属部分,所述IC标签是粘贴或者埋入到金属部分的状态下能够读取以及写入的对应IC标签。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要素部件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全部的所述检查项目能够不使用用于测量的专用装置而进行判断。
CN201280013804.4A 2011-03-22 2012-03-19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2574A JP6034552B2 (ja) 2011-03-22 2011-03-22 機械要素部品の再使用判断方法
JP2011-062574 2011-03-22
JP2011064401A JP2012203427A (ja) 2011-03-23 2011-03-23 Icタグ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タグ付き転がり軸受
JP2011064436A JP5797917B2 (ja) 2011-03-23 2011-03-23 研削前のicタグ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icタグ付き転がり軸受
JP2011-064436 2011-03-23
JP2011-064401 2011-03-23
JP2011-064313 2011-03-23
JP2011064313A JP5749954B2 (ja) 2011-03-23 2011-03-23 機械要素部品の余寿命算出方法
PCT/JP2012/057012 WO2012128249A1 (ja) 2011-03-22 2012-03-19 機械要素部品の再使用診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2965A CN103492965A (zh) 2014-01-01
CN103492965B true CN103492965B (zh) 2016-07-06

Family

ID=46879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38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965B (zh) 2011-03-22 2012-03-19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12527A1 (zh)
EP (1) EP2690516A4 (zh)
CN (1) CN103492965B (zh)
WO (1) WO20121282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2849B2 (ja) * 2014-07-28 2016-12-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icタグを利用するアラーム表示システム
JP2016080061A (ja) * 2014-10-16 2016-05-16 Ntn株式会社 ステー付き転がり軸受装置
DE102015210204A1 (de) 2015-06-02 2016-12-08 Gemü Gebr. Müller Apparatebau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embranventils, sowie System und Ausleseeinrichtung
DE102016218648A1 (de) * 2015-10-01 2017-04-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Verwaltung von Daten über ein Lager
US10019886B2 (en) 2016-01-22 2018-07-10 Aktiebolaget Skf Sticker,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169045B2 (en) * 2017-12-19 2021-11-09 Knappco,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life of a swivel
IT201800002485A1 (it) 2018-02-08 2019-08-08 Gd Spa Macchina automatica per la lavorazione di prodotti e corrispondente metodo di controllo
EP3758219A4 (en) * 2018-02-21 2021-11-03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ENGINE CONTROL SYSTEM, ENGINE CONTROL DEVICE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BEARING LIFE
CA3233127A1 (en) * 2021-09-27 2023-03-30 Basf Corporation Systems 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thermocouple service lif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1231A (ja) * 2004-07-14 2006-02-02 Toshiba Corp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予防保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ラント制御装置予防保全方法
JP2006048584A (ja) * 2004-08-09 2006-02-16 Aeon Techno Service Co Ltd 設備点検支援システム
JP2006085573A (ja) * 2004-09-17 2006-03-3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設備機器の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CN1849569A (zh) * 2003-09-08 2006-10-18 Abb研究有限公司 将资源转换为产品的方法
CN1993562A (zh) * 2004-07-29 2007-07-04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0901A (ja) * 1984-02-17 1984-09-27 Hitachi Ltd 正常作動系統検出装置
US4688026A (en) * 1984-05-15 1987-08-18 Scribner James R Method of collecting and u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tagged objects
US6594621B1 (en) * 2000-03-06 2003-07-15 James H. Meek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dition of plant
JP2005084962A (ja) * 2003-09-09 2005-03-31 Ntn Corp Icタグ付き機械要素部品
JP4504065B2 (ja) * 2004-03-31 2010-07-14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転がり軸受の余寿命診断方法
US7878411B2 (en) * 2004-07-29 2011-02-01 Ntn Corporation Wheel bearing device and its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JP2006053670A (ja) 2004-08-10 2006-02-23 Ntn Corp 航空・宇宙用機械要素商品の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航空・宇宙用軸受
JP2006226498A (ja) 2005-02-21 2006-08-31 Jtekt Corp 軸受装置
GB2428844A (en) * 2005-07-30 2007-02-07 Siemens Ind Turbomachinery Ltd Rotating machines
JP2008269510A (ja) * 2007-04-25 2008-11-06 Hitachi Ltd Icタグを利用した機器管理装置
US8212673B1 (en) * 2007-07-03 2012-07-03 The Boeing Company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7916030B2 (en) * 2007-10-31 2011-03-29 Jochen Corts RFID system and bearing components for rolling mil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9569A (zh) * 2003-09-08 2006-10-18 Abb研究有限公司 将资源转换为产品的方法
JP2006031231A (ja) * 2004-07-14 2006-02-02 Toshiba Corp プラント制御装置予防保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ラント制御装置予防保全方法
CN1993562A (zh) * 2004-07-29 2007-07-04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JP2006048584A (ja) * 2004-08-09 2006-02-16 Aeon Techno Service Co Ltd 設備点検支援システム
JP2006085573A (ja) * 2004-09-17 2006-03-3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設備機器の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28249A1 (ja) 2012-09-27
CN103492965A (zh) 2014-01-01
EP2690516A4 (en) 2016-03-23
EP2690516A1 (en) 2014-01-29
US20140012527A1 (en) 201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965B (zh) 机械要素部件的再使用诊断方法
US7878411B2 (en) Wheel bearing device and its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CN102016736B (zh) 齿轮箱模型式诊断方法、工具
EP2112492B1 (en) Test requirement list for diagnostic tests
US20030114948A1 (en) Web based process capability data collec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
Pascu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CN101566850A (zh) 诊断数据采集
EP1611496A2 (en) Vehicle diagnostic knowledge delivery
CN105829857A (zh) 旋转机械部件的利用便携终端的检查系统和检查方法
Shina Concurrent engineering: new rules for world-class companies
WO2006011439A1 (ja) 等速自在継手とその品質管理方法
CN110348711A (zh) 一种基于差错预判的案件质检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349034B1 (ko) 소변분석 자판기 기반 사용자 맞춤 모바일 소변 분석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6053670A (ja) 航空・宇宙用機械要素商品の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航空・宇宙用軸受
CN110546657B (zh) 用于评估组件的生命周期的方法和设备
JP5749954B2 (ja) 機械要素部品の余寿命算出方法
JP2005309674A (ja) 含有化学物質調査データ評価システム
JP4458981B2 (ja) 機械要素商品の品質管理方法
Carnero Fuzzy multicriteria model for selection of vibration technology
JP4458980B2 (ja) 機械要素商品の生産管理方法
Huang Developing design for X tools
EP1938254A1 (fr) Systeme de selection des demandes et des offres de sous-traitance et de mise en correspondance
JP6034552B2 (ja) 機械要素部品の再使用判断方法
Bhende Dynamic balancing of two-plane rotor without phase angle measurement using amplitude subtraction method
JP4781613B2 (ja) 機械要素商品の品質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