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473B -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2473B
CN103492473B CN201280019792.6A CN201280019792A CN103492473B CN 103492473 B CN103492473 B CN 103492473B CN 201280019792 A CN201280019792 A CN 201280019792A CN 103492473 B CN103492473 B CN 1034924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ormula
carbonatoms
nitrogen
alk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97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2473A (zh
Inventor
田口隆文
上坂宪市
井本洋二
山内里美
香川芳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5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03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5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03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28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87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503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287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92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2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4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CTREATMENT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S
    • C08C19/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rubber
    • C08C19/30Addition of a reagent which reacts with a hetero atom or a group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C19/42Addition of a reagent which reacts with a hetero atom or a group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of the macromolecule reac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groups
    • C08C19/44Addition of a reagent which reacts with a hetero atom or a group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of the macromolecule reac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groups of polymers containing metal atoms exclusively at one or both ends of the skelet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的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充气轮胎。本发明涉及橡胶组合物,该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成分、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1)和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2),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中,聚合物的至少一端被特定化合物改性而成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在5质量%以上,所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和下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上述二氧化硅(1)及(2)的合计含量为30~150质量份。

Description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组合物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制作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心渐涨,对汽车的低油耗化的要求也渐渐增强,对于汽车用轮胎中使用的橡胶组合物,也要求其具有优异的低油耗性。作为汽车轮胎用的橡胶组合物,使用含有聚丁二烯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和炭黑或二氧化硅等填充剂的橡胶组合物等。
作为改善低油耗性的方法,已知一种方法,将填充剂减量,抑制橡胶组合物的发热。然而,若将填充剂减量,则橡胶组合物的硬度降低,可能驾驶稳定性会恶化,此外也可能耐磨性和湿地抓地性能会恶化。因此,寻求一种将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平衡性良好地改善的方法。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混合被含有氨基和烷氧基的有机硅化合物改性的二烯系橡胶,可以改善低油耗性的情况,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并用无水二氧化硅和含水二氧化硅,可以改善湿地抓地性能的情况。但是,对于将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平衡性良好地改善这一点,仍有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344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928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课题、可以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的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涉及橡胶组合物,其含有橡胶成分、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1)和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2),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中,聚合物的至少一端被选自以下化合物的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改性而成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在5质量%以上,所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和下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所述化合物的群是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V)所示的基团及/或下式(V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以及具有下式(V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所构成的群,相对于上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上述二氧化硅(1)及(2)的合计含量为30~150质量份。
【化1】
[式中,X1、X2及X3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式(Ia)所示的基团、羟基、烃基或取代烃基,X1、X2及X3中的至少1个为下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化2】
[式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1及R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化3】
[式中,n表示1~10的整数,R11、R12及R1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11、R12及R13中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A1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化4】
[式中,p表示0或1的整数,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A2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化5】
[式中,g表示1~10的整数,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A3表示氧原子或-NR22-基(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A4表示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官能团。]
【化6】
【化7】
[式中,w表示1~11的整数,A5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优选式(Ia)的R1及R2为碳原子数1~6的烃基。
优选式(I)的X1、X2及X3的2个为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优选式(II)的A1是下式(IIa)所示的基团。
【化8】
[式中,R14及R15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14及R15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14及R15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优选式(III)所示的基团是下式(IIIa)所示的基团。
【化9】
优选具有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是选自下式(IIIa-1)所示的化合物、下式(IIIa-2)所示的化合物及下式(IIIa-3)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化合物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化10】
[式中,R3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R32及R3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2及R33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2及R33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化11】
[式中,e表示0~10的整数,R34及R3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化12】
[式中,f表示0~10的整数,R36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优选具有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是下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
【化13】
[式中,R3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R38及R39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8及R39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8及R39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
优选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是选自由下式(IIIb-1-1)所示的化合物及下式(IIIb-1-2)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化合物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化14】
[式中,r表示1或2的整数,Y1是苯环上的取代基,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1为多个时,多个Y1可以相同或不同。]
【化15】
[式中,s表示1或2的整数,t表示0~2的整数,Y2及Y3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其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2为多个时,多个Y2可以相同或不同,当Y3为多个时,多个Y3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式(IV)的A4是下式(IV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化16】
[式中,R23及R24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23及R24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23及R24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优选硅化合物具有下式(VIII)所示的基团。
【化17】
[式中,R41、R42及R4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1、R42及R43中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优选硅化合物具有下式(Va)所示的基团。
【化18】
[式中,h表示1~10的整数,R44、R45及R4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4、R45及R46中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优选具有式(V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是下式(VII-1)所示的化合物。
【化19】
[式中,z表示0~10的整数,R7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R72、R73、R74及R7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5的取代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烃氧基,当R72及R73为多个时,多个R72及多个R73各自可相同或不同,R76及R77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由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76及R77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76及R77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优选式(VII-1)的R74及R75中的一个是氢原子。
将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优选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乙烯基结合量在10摩尔%以上、80摩尔%以下。
优选上述橡胶组合物含有天然橡胶及/或丁二烯橡胶。
优选二氧化硅(1)的含量以及二氧化硅(2)的含量满足下述式。
[二氧化硅(1)的含量]×0.2≤[二氧化硅(2)的含量]≤[二氧化硅(1)的含量]×6.5
上述橡胶组合物优选作为胎面用橡胶组合物使用。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上述橡胶组合物制作的充气轮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其是混合了特定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和氮吸附比表面积在特定的范围内的2种二氧化硅的橡胶组合物,因此可以提供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被平衡性良好地得到改善的充气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通过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对聚合物的至少一端进行改性而成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1)和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2),该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和下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所述化合物群是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V)所示基团及/或下式(VI)所示基团的硅化合物以及具有下式(V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所构成的群。
【化20】
[式中,X1、X2及X3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式(Ia)所示的基团、羟基、烃基或取代烃基,X1、X2及X3的至少1个为下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化21】
[式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1及R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化22】
[式中,n表示1~10的整数,R11、R12及R1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11、R12及R1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A1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化23】
[式中,p表示0或1的整数,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A2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化24】
[式中,g表示1~10的整数,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A3表示氧原子或-NR22-基(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A4表示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官能团。]
【化25】
【化26】
[式中,w表示1~11的整数,A5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作为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轭二烯,可列举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己二烯等,它们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从入手容易性方面,优选1,3-丁二烯、异戊二烯。
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式(I)的X1、X2及X3各自独立地表示式(Ia)所示的基团、羟基、烃基或取代烃基,X1、X2及X3的至少1个是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式(Ia)的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1及R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本说明书中,烃基是1价的烃残基。此处,烃残基是指,从烃除去氢后的基团。取代烃基是1价的烃残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的基团。烃氧基表示羟基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基团,取代烃氧基是烃氧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的基团。亚烃基表示2价的烃残基。取代亚烃基是2价的烃残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的基团。此外,取代甲硅烷基是甲硅烷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的基团。
作为R1及R2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等。
作为R1及R2的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将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作为R1及R2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等。
作为R1及R2键合而成的基团,列举有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1及R2键合而成的基团,优选含氮基团,更优选-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
作为R1及R2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尤其优选乙基、正丁基。作为R1及R2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作为R1及R2的取代甲硅烷基,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
作为R1及R2,优选烷基、烷氧基烷基、取代甲硅烷基或R1及R2键合而成的含氮基团,更优选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最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
作为式(Ia)所示的基团,可列举非环状氨基、环状氨基。
作为该非环状氨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新戊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等二烷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氨基等的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等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等。
作为该环状氨基,可列举1-吡咯烷基、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七亚甲基亚氨基、1-八亚甲基亚氨基、1-十亚甲基亚氨基、1-十二亚甲基亚氨基等1-多亚甲基亚氨基。此外,作为环状氨基,可列举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咪唑烷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作为式(Ia)所示的基团,基于经济性及入手容易性,优选非环状氨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进一步优选被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取代的二烷基氨基,最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
作为式(I)的X1~X3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此外,作为取代烃基,可列举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作为X1~X3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此外,作为X1~X3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
作为X1~X3的烃基及取代烃基,优选烷基或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最优选甲基或乙基。
式(I)的X1、X2及X3的至少1个是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优选X1、X2及X3的2个以上是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更优选X1、X2及X3的2个是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此外,从可高水平地平衡性良好地获得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X1、X2及X3的至少1个为羟基,更优选X1、X2及X3的2个以上是羟基,进一步优选X1、X2及X3的2个是羟基。
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方面考虑,作为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优选X1、X2及X3的2个是非环状氨基或羟基的结构单元。作为X1、X2及X3的2个是非环状氨基的结构单元,优选二(二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单元,更优选二(二甲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单元、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单元、二(二(正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单元、二(二(正丁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单元。作为X1、X2及X3的2个是羟基的结构单元,优选二羟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单元,更优选二羟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单元。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基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每单位质量聚合物,优选0.001mmol/g聚合物以上、0.1mmol/g聚合物以下。更优选0.002mmol/g聚合物以上、0.07mmol/g聚合物以下。进一步优选0.003mmol/g聚合物以上、0.05mmol/g聚合物以下。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经由特定的化合物(改性剂1~5),聚合物的至少一端被改性。由此,产生与二氧化硅的相互作用,可以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及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
以下对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改性剂1)进行说明。
【化27】
[式中,n表示1~10的整数,R11、R12及R1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11、R12及R1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A1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式(II)的R11、R12及R1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11、R12及R1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作为R11、R12及R13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此外,作为R11、R12及R13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作为R11、R12及R13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此外,作为R11、R12及R13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作为R11、R12及R13,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及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11、R12及R13的至少2个是烃氧基,更优选R11、R12及R13的3个是烃氧基。
式(II)的n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3以上,基于提高经济性的观点,优选4以下。尤其优选3。
式(II)的A1是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异氰基、氰基、吡啶基、哌啶基、吡嗪基、吗啉代基等。
作为A1,优选下式(IIa)所示的基团。
【化28】
[式中,R14及R15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14及R15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14及R15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作为式(IIa)的R14及R15,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等。
作为R14及R15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等。
作为R14及R15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环氧基、四氢呋喃基等烯化氧基;缩水甘油基、四氢糠基等烯化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另,本说明书中,烯化氧基是指从环状醚化合物的环上除去氢原子的1价基团。此外,烯化氧基烷基是指烷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烯化氧基取代的基团。
作为R14及R15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等。
R14及R15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14及R15键合而成的基团,优选含氮基团,更优选-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
作为R14及R15的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亚乙基、1-甲基亚丙基、1,3-二甲基亚丁基、1-甲基亚乙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等。
作为R14及R15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最优选甲基、乙基。作为R14及R15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R14及R15的取代甲硅烷基,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更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进一步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
作为R14及R15,优选R14及R15键合而成的含氮基团、烷基、烷氧基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取代甲硅烷基,更优选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三烷基甲硅烷基。
作为式(IIa)所示的基团,可列举非环状氨基、环状氨基。
作为该非环状氨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新戊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等二烷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氨基等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等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等。此外,还可列举二(环氧基)氨基、二(四氢呋喃基)氨基等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二(四氢糠基)氨基等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进一步可列举,亚乙基氨基、1-甲基亚丙基氨基、1,3-二甲基亚丁基氨基、1-甲基亚乙基氨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氨基等。
另,本说明书中,二(烯化氧基)氨基表示与氮原子键合的2个氢原子被2个烯化氧基取代的氨基,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表示与氮原子键合的2个氢原子被2个烯化氧基烷基取代的氨基。
作为该环状氨基,可列举1-吡咯烷基、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七亚甲基亚氨基、1-八亚甲基亚氨基、1-十亚甲基亚氨基、1-十二亚甲基亚氨基等1-多亚甲基亚氨基。此外,环状氨基也可列举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咪唑烷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式(IIa)所示的基团,从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驾驶稳定性、化合物的长期稳定性及入手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非环状氨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
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式(IIa)是二烷基氨基、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三烷基甲硅烷基等非环状氨基的化合物。
作为式(IIa)是二烷基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二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3-(二烷基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乙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烷基氨基)丙基]烷基二烷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烷基氨基)丙基]二烷基烷氧基硅烷。
作为式(IIa)是二(烷氧基烷基)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丙基}烷基二烷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
{3-[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
{3-[二(乙氧基乙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丙基}二烷基烷氧基硅烷。
作为式(IIa)是二(烯化氧基)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二(环氧)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环氧)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式(IIa)是二(环氧)氨基的化合物;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呋喃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式(IIa)是二(四氢呋喃基)氨基的化合物。
作为式(IIa)是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式(IIa)是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的化合物;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二乙基甲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二乙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式(IIa)是二(四氢糠基)氨基的化合物。
作为式(IIa)是三烷基甲硅烷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3-[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3-[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烷基二烷氧基硅烷;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
{3-[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
{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等的
{3-[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丙基}二烷基烷氧基硅烷。
其中,优选[3-(二烷基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更优选
[3-(二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二甲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此外,作为式(II)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式(IIa)是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的环状氨基的化合物。
作为式(IIa)是1-哌啶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1-哌啶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1-哌啶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1-哌啶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哌啶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哌啶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1-哌啶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式(IIa)是1-六亚甲基亚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1-六亚甲基亚氨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作为式(IIa)是1-咪唑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咪唑、
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咪唑等。
作为式(IIa)是4,5-二氢-1-咪唑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4,5-二氢咪唑、
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4,5-二氢咪唑等。
作为式(IIa)是1-哌嗪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1-哌嗪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1-哌嗪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1-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哌嗪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1-哌嗪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1-哌嗪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作为式(IIa)是吗啉代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吗啉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吗啉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吗啉代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吗啉代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
3-吗啉代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吗啉代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其中,优选式(IIa)是1-咪唑基的化合物、式(IIa)是4,5-二氢-1-咪唑基的化合物,更优选
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咪唑、
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咪唑、
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4,5-二氢咪唑、
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4,5-二氢咪唑。
以下,对具有下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改性剂2)进行说明。
【化29】
[式中,p表示0或1的整数,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A2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p表示0或1的整数。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A2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异氰基、氰基、吡啶基、哌啶基、吡嗪基、吗啉代基等。
具有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具有式(III)的p为0、A2为氨基的下式(IIIa)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
【化30】
作为具有式(III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甲酰胺、乙酰胺、丙酰胺等羧酸酰胺化合物。此外,可列举咪唑烷酮及其衍生物、内酰胺类等的环状化合物。
作为具有式(III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下式(IIIa-1)所示的羧酸酰胺化合物。
【化31】
[式中,R3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R32及R3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2及R33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2及R33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R31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作为R31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R31的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表示,在环内含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杂环式化合物残基,该基团可列举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呋喃基等。
作为R31,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
作为式(IIIa-1)的R32及R33,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等。作为R32及R33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作为R32及R33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作为R32及R33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20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32及R33的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及氧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亚乙基、1-甲基亚丙基、1,3-二甲基亚丁基、1-甲基亚乙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等。
作为R32及R33,优选烃基,更优选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
作为式(IIIa-1)所示的羧酸酰胺化合物,可列举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等甲酰胺化合物;
乙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氨基乙酰胺、N,N-二甲基-N’,N’-二甲基氨基乙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酰胺、N-乙基氨基乙酰胺、N,N-二甲基-N’-乙基氨基乙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酰胺、N-苯基二乙酰胺等乙酰胺化合物;
丙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等丙酰胺化合物;
4-吡啶酰胺、N,N-二甲基-4-吡啶酰胺等吡啶酰胺化合物;
苯甲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N’,N’-(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酰胺、N’,N’-(对二乙基氨基)苯甲酰胺、N,N-二甲基-N’,N’-(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酰胺、N,N-二甲基-N’,N’-(对二乙基氨基)苯甲酰胺等苯甲酰胺化合物;
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化合物;
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
N,N-二甲基烟酰胺、N,N-二乙基烟酰胺等烟酰胺化合物;
N,N,N’,N’-四甲基邻苯二甲酰胺、N,N,N’,N’-四乙基邻苯二甲酰胺等邻苯二甲酰胺化合物;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等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等。
此外,作为具有式(IIIa)所示基团的环状化合物,可列举下式(IIIa-2)或下式(IIIa-3)所示的化合物。
【化32】
[式中,e表示0~10的整数,R34及R3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化33】
[式中,f表示0~10的整数,R36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式(IIIa-2)及式(IIIa-3)的R34、R35及R3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R34、R35及R36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R34、R35及R36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等烷氧基芳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等。
作为式(IIIa-2)的R34及R35,优选烃基,更优选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
作为式(IIIa-3)的R36,优选烃基,更优选烷基、芳基,进一步优选甲基、苯基。
式(IIIa-2)及式(IIIa-3)的e及f分别表示0~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7以下。
作为式(IIIa-2)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二乙基-2-咪唑烷酮、1,3-二(正丙基)-2-咪唑烷酮、1,3-二(叔丁基)-2-咪唑烷酮、1,3-二苯基-2-咪唑烷酮等1,3-烃取代-2-咪唑烷酮。优选1,3-取代-2-咪唑烷酮,更优选1,3-烃取代-2-咪唑烷酮,进一步优选1,3-二烷基-2-咪唑烷酮。作为1,3-二烷基-2-咪唑烷酮,优选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二乙基-2-咪唑烷酮、1,3-二(正丙基)-2-咪唑烷酮,更优选1,3-二甲基-2-咪唑烷酮。
作为式(IIIa-3)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N-甲基-β-丙内酰胺、N-(叔丁基)-β-丙内酰胺、N-苯基-β-丙内酰胺等β-丙内酰胺化合物;
1-甲基-2-吡咯烷酮、1-(叔丁基)-2-吡咯烷酮、1-苯基-2-吡咯烷酮、1-(对甲基苯基)-2-吡咯烷酮、1-(对甲氧基苯基)-2-吡咯烷酮、1-苄基-2-吡咯烷酮、1-萘基-2-吡咯烷酮、1-苯基-5-甲基-2-吡咯烷酮、1-(叔丁基)-5-甲基-2-吡咯烷酮、1-(叔丁基)-1,3-二甲基-2-吡咯烷酮等2-吡咯烷酮化合物;
1-(叔丁基)-2-哌啶酮、1-苯基-2-哌啶酮、1-(对甲基苯基)-2-哌啶酮、1-(对甲氧基苯基)-2-哌啶酮、1-萘基-2-哌啶酮等2-哌啶酮化合物;
N-甲基-ε-己内酰胺、N-乙基-ε-己内酰胺、N-(正丙基)-ε-己内酰胺、N-苯基-ε-己内酰胺、N-(对甲氧基苯基)-ε-己内酰胺、N-苄基-ε-己内酰胺等ε-己内酰胺化合物;
N-苯基-ω-十二内酰胺等ω-十二内酰胺化合物。
作为式(IIIa-3)所示的化合物,优选2-吡咯烷酮化合物、ε-己内酰胺化合物,更优选1-烃取代-2-吡咯烷酮、N-烃取代-ε-己内酰胺,进一步优选1-烷基取代-2-吡咯烷酮、1-芳基取代-2-吡咯烷酮、N-烷基取代-ε-己内酰胺、N-芳基取代-ε-己内酰胺,特别优选1-苯基-2-吡咯烷酮、N-甲基-ε-己内酰胺。
作为具有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具有式(III)的p为1、A2为氨基的下式(IIIb)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
【化34】
[式中,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
具有式(IIIb)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苯甲醛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
具有式(IIIb)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下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
【化35】
[式中,R3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团,R38及R39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8及R39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8及R39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
R37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R37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R37的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是指,环内含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杂环式化合物残基,该基团可列举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呋喃基等。
作为R37,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及苯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苯基。此外,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优选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的芳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苯基、4-吗啉代苯基。
作为式(IIIb-1)的R38及R39,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等。
作为R38及R39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作为R38及R39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作为R38及R39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20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作为R38及R39的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及氧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等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亚乙基、1-甲基亚丙基、1,3-二甲基亚丁基、1-甲基亚乙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等。
R38及R39优选烃基,更优选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特别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
作为T的亚烃基,可列举亚甲基、1,2-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亚苯基、甲基亚苯基、乙基亚苯基、亚萘基等亚芳基。
作为T的取代亚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亚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1,2-亚乙基)、二乙基氨基(1,2-亚乙基)等二烷基氨基亚烷基;二甲基氨基亚苯基、二乙基氨基亚苯基等二烷基氨基亚芳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亚甲基、甲氧基(1,2-亚乙基)、乙氧基亚甲基、乙氧基(1,2-亚乙基)等烷氧基亚烷基。
作为T,优选亚烃基,更优选亚芳基,进一步优选亚苯基。
作为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4-二甲基氨基苯甲醛、4-二乙基氨基苯甲醛、3,5-二(二己基氨基)-苯甲醛等二烷基氨基取代苯甲醛化合物;4-二甲基氨基苯乙酮、4-二乙基氨基苯乙酮等二烷基氨基取代苯乙酮化合物;4-吗啉代苯乙酮、4’-咪唑-1-基-苯乙酮、4-吡唑苯乙酮等杂环基取代苯乙酮化合物;4,4’-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3-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3-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二烷基氨基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4-吗啉代二苯甲酮、4’-(咪唑-1-基)-二苯甲酮、4-吡唑二苯甲酮等杂环基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
作为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优选取代苯乙酮化合物、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可列举下式(IIIb-1-1)或下式(IIIb-1-2)所示的化合物。
【化36】
[式中,r表示1或2的整数,Y1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其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1为多个时,多个Y1可以相同或不同。]
【化37】
[式中,s表示1或2的整数,t表示0~2的整数,Y2及Y3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其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2为多个时,多个Y2可以相同或不同,当Y3为多个时,多个Y3可以相同或不同。]
式(IIIb-1-1)及式(IIIb-1-2)的Y1、Y2及Y3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异氰基、氰基、吡啶基、哌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啉基、吗啉代基等。优选二烷基氨基、咪唑基、吗啉代基。此外,作为二烷基氨基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
作为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更优选杂环基取代苯乙酮化合物、二烷基氨基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杂环基取代二苯甲酮化合物,特别优选4’-咪唑-1-基-苯乙酮、4-吗啉代苯乙酮、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吗啉代二苯甲酮。
以下,对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改性剂3)进行说明。
【化38】
[式中,g表示1~10的整数,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A3表示氧原子或-NR22-基(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A4表示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官能团。]
g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特别优选3。
式(IV)的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
R21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
作为R21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甲基等三烷基硅氧基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R21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此外,R21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更进一步优选甲氧基甲基。
作为R21,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及经济性方面出发,优选氢原子、烷基、烷氧基烷基,更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甲基、甲氧基甲基,更进一步优选氢原子、甲基。
式(IV)的A3表示氧原子或-NR22-基,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R22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的烷基;苯基、甲苯基、乙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等芳烷基。
R22的烃基可列举,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
作为R22,优选氢原子、烷基,更优选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甲基、乙基,更进一步优选氢原子、甲基。
式(IV)的A4表示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官能团。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异氰基、氰基、吡啶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具有氧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等烷氧基芳基;环氧基、四氢呋喃基等烯化氧基。此外、三甲基硅氧基、三乙基硅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等三烷基硅氧基。此外,也可列举羟基。
作为A4,优选下式(IV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更优选下式(IVa)所示的基团。
【化39】
[式中,R23及R24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23及R24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23及R24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式(IVa)的R23及R24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等。
R23及R24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等。
R23及R24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环氧基、四氢呋喃基等烯化氧基;缩水甘油基、四氢糠基等烯化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烯化氧基表示从环状醚化合物的环上除去氢原子的1价基团。此外,烯化氧基烷基表示烷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烯化氧基取代的基团。
R23及R24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等。
R23及R24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23及R24键合而成的基团优选含氮基团,更优选-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
R23及R24的与氮以双键合的同一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亚乙基、1-甲基亚丙基、1,3-二甲基亚丁基、1-甲基亚乙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等。
R23及R24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R23及R24的取代烃基可列举,优选烷氧基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R23及R24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更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进一步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
作为R23及R24,优选R23及R24键合而成的含氮基团、烷基、烷氧基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取代甲硅烷基,更优选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三烷基甲硅烷基。
式(IVa)所示的基团可列举,非环状氨基、环状氨基。
该非环状氨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新戊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等二烷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氨基等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等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等。此外,可列举二(环氧)氨基、二(四氢呋喃基)氨基等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二(四氢糠基)氨基等的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进一步地还可列举亚乙基氨基、1-甲基亚丙基氨基、1,3-二甲基亚丁基氨基、1-甲基亚乙基氨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氨基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二(烯化氧基)氨基表示与氮原子键合的2个氢原子被2个烯化氧基取代的氨基,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表示与氮原子键合的2个氢原子被2个烯化氧基烷基取代的氨基。
该环状氨基可列举,1-吡咯烷基、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七亚甲基亚氨基、1-八亚甲基亚氨基、1-十亚甲基亚氨基、1-十二亚甲基亚氨基等1-多亚甲基亚氨基。此外,环状氨基可列举,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咪唑烷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作为式(IVa)所示的基团,从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化合物的长期稳定性及入手容易性出发,优选非环状氨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
作为式(IV)所示的化合物,作为A3是仲胺基的化合物时,可列举丙烯酰胺化合物、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等。
A4为含氮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2-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
N-(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
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N-(3-二乙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N-(4-二甲基氨基丁基)丙烯酰胺、
N-(4-二乙基氨基丁基)丙烯酰胺、
N-(3-吗啉代丙基)丙烯酰胺、
N-(3-氰基丙基)丙烯酰胺等。
A4为含氮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
N-(2-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4-二甲基氨基丁基)甲基丙烯酰胺、
N-(4-二乙基氨基丁基)甲基丙烯酰胺、
N-(3-吗啉代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氰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A4为含氧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3-甲氧基丙基)丙烯酰胺、
N-(3-乙氧基丙基)丙烯酰胺、
N-(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
N-缩水甘油基丙烯酰胺、
N-四氢糠基丙烯酰胺等。
A4为含氧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3-甲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乙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N-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酰胺、
N-四氢糠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A4为含有氮原子及氧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N-(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等。
A4为含有氮原子及氧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可列举:
N-(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此外,作为式(IV)所示的化合物,作为A3为氧原子的化合物,可列举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A4为含氮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
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酯、
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酯、
丙烯酸-3-二乙基氨基丙酯、
丙烯酸-4-二甲基氨基丁酯、
丙烯酸-4-二乙基氨基丁酯等。
A4为含氮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3-二乙基氨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4-二甲基氨基丁酯、
甲基丙烯酸-4-二乙基氨基丁酯等。
A4为含氧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
丙烯酸-2-丙氧基乙酯、
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
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
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
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丙烯酸四氢糠酯等。
A4为含氧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2-丙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
4为含有氮原子及氧原子的基团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
丙烯酸-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酯、
丙烯酸-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酯等。
A4为含有氮原子及氧原子的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3-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四氢糠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式(IV)所示的化合物,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A4为式(IV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
更优选A3为氨基、A4为式(IV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A3为仲胺基(-NH-)、A4为式(IV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
A3为仲胺基、A4为式(IVa)所示基团的化合物,优选
N-(3-二烷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3-二烷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更优选
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N-(3-二乙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N-(3-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N-(3-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以下,对具有下式(V)所示的基团及/或下式(V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改性剂4)进行说明。
【化40】
具有式(V)所示基团的基团,可列举酰胺基、羧酸酯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基等。此外,具有式(VI)所示基团的基团,可列举氧二亚甲基、氧二(1,2-亚乙基)等氧二亚烷基;环氧基、四氢呋喃基等烯化氧基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烯化氧基表示从环状醚化合物的环上除去氢原子的1价基团。
硅化合物优选具有下式(VIII)所示的基团。
【化41】
[式中,R41、R42及R4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1、R42及R4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式(VIII)中,R41、R42及R43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此外,R41、R42及R43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R41、R42及R43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此外,R41、R42及R43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作为R41、R42及R43,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41、R42及R43的至少2个为烃氧基,更优选R41、R42及R43的3个为烃氧基。
具有式(V)所示的基团及式(VII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可列举具有下式(Va)所示基团的硅化合物。
【化42】
[式中,h表示1~10的整数,R44、R45及R4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4、R45及R46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h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特别优选3。
对于R44、R45及R46,例示的基团及优选的基团与对于式(VIII)的R41、R42及R43所列举的上述例示基团及优选的基团相同。
具有式(Va)所示基团的硅化合物,可列举下式(Va-1)或下式(Va-2)所示的化合物。
【化43】
[式中,i表示1~10的整数,R47、R48及R49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7、R48及R49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R50及R5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烃氧基或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氧基,R50及R51也可键合。]
【化44】
[式中,j、k及l各自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R52~R6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52、R53及R54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R55、R56及R57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R58、R59及R60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式(Va-1)的i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特别优选3。
式(Va-1)中,R47、R48及R49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此外,R47、R48及R49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R47、R48及R49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此外,R47、R48及R49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作为R47、R48及R49,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47、R48及R49的至少2个为烃氧基,更优选R47、R48及R49的3个为烃氧基。
R50及R51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的烷基。
R50及R51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三乙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R50及R51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此外、R50及R51的取代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等烷氧基烷氧基。
作为R50及R51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50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及乙基。
R51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及乙基。
式(Va-2)的j、k及l各自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特别优选3。
式(Va-2)中,R52~R60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此外、R52~R60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R52~R60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此外,R52~R60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作为R52、R53及R54,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52、R53及R54的至少2个是烃氧基,更优选R52、R53及R54的3个是烃氧基。作为R55、R56及R57,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55、R56及R57的至少2个是烃氧基,更优选R55、R56及R57的3个是烃氧基。此外,作为R58、R59及R60,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58、R59及R60的至少2个是烃氧基,更优选R58、R59及R60的3个是烃氧基。
式(Va-1)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
N-甲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乙酰胺、
N-甲基-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乙酰胺、
N-甲基-N-(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乙酰胺、
N-甲基-N-(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乙酰胺、
N-甲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酰胺、
N-甲基-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酰胺
等的N-烷基-N-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乙酰胺;
N-甲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酰胺、
N-甲基-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酰胺、
N-甲基-N-(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酰胺、
N-甲基-N-(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丙酰胺、
N-甲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酰胺、
N-甲基-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酰胺
等N-烷基-N-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丙酰胺等、
N-烷基-N-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取代羧酸酰胺。
式(Va-1)所示的化合物优选
N-烷基-N-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取代羧酸酰胺,
更优选
N-烷基-N-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丙酰胺,
进一步优选
N-甲基-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酰胺、
N-甲基-N-(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丙酰胺。
式(Va-2)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
1,3,5-三(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
等1,3,5-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异氰脲酸酯。
式(Va-2)所示的化合物优选
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
1,3,5-三(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
作为具有式(VI)所示基团及式(VIII)所示基团的硅化合物,可列举下式(VIa)所示的硅化合物。
【化45】
[式中,v表示1~10的整数,R61、R62及R6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61、R62及R6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R64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
式(VIa)的v表示1~10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特别优选3。
式(VIa)中,R61、R62及R63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此外,R61、R62及R63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R61、R62及R63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此外,R61、R62及R63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作为R61、R62及R63,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61、R62及R63的至少2个是烃氧基,更优选R61、R62及R63的3个是烃氧基。
R64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等。
R64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缩水甘油基、四氢糠基等烯化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烯化氧基烷基表示烷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烯化氧基取代的基团。
R64优选烯化氧基烷基,更优选缩水甘油基、四氢糠基。
式(VIa)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
作为R64为烷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正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异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正丁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仲丁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叔丁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等3-(烷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作为R64为烯化氧基烷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2-环氧丙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环氧丙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等环氧丙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
2-四氢糠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四氢糠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四氢糠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3-四氢糠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等四氢糠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
作为R64为烷氧基烷基的化合物可列举:
3-(甲氧基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甲氧基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乙氧基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乙氧基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甲氧基甲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甲氧基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乙氧基甲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乙氧基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等3-(烷氧基烷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式(VIa)所示的化合物优选R64为烯化氧基烷基的化合物,更优选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四氢糠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四氢糠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具有式(V)所示的基团、式(VI)所示的基团及式(VII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可列举丙烯酰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
丙烯酰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可列举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可列举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
此外,具有式(V)所示的基团、式(VI)所示的基团及式(VII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可列举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琥珀酸酐、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马来酸酐。
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琥珀酸酐,可列举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等3-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琥珀酸酐。
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烷基马来酸酐可列举,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马来酸酐、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马来酸酐等3-三烷氧基甲硅烷基丙基马来酸酐。
以下,对具有下式(V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改性剂5)进行说明。
【化46】
[式中,w表示1~11的整数,A5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w表示1~11的整数。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1以上,从提高制造时的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4以下。A5是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可列举氨基、异氰基、氰基、吡啶基、哌啶基、吡嗪基、吗啉代基等。
具有式(V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可列举,下式(VII-1)所示的化合物。
【化47】
[式中,z表示0~10的整数,R7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R72、R73、R74及R7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5的取代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烃氧基,当R72及R73为多个时,多个R72及多个R73各自可相同或不同,R76及R77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76及R77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76及R77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式(VII-1)的z表示0~10的整数。从提高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3以下,更优选0。
式(VII-1)的R7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R71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
R71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
式(VII-1)的R72~R7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5的取代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烃氧基,当R72及R73为多个时,多个R72及多个R73各自可相同或不同。
R72~R75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
R72~R75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及具有氧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等。
R72~R75的烃氧基可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烷氧基。
R72~R75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
R72~R75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
R72~R75的烃氧基优选烷氧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R74及R75的其中一个是氢原子。更优选R74及R75的其中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为烷基或烷氧基。进一步优选R74及R75的其中一个为氢原子,另一个为烷氧基。特别优选甲氧基、乙氧基。
式(VII-1)的R76及R77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76及R77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76及R77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式(VII-1)的R76及R77,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取代甲硅烷基等。
R76及R77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等。
R76及R77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环氧基、四氢呋喃基等烯化氧基;缩水甘油基、四氢糠基等烯化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烯化氧基表示从环状醚化合物的环上除去氢原子后的1价基团。此外,烯化氧基烷基表示烷基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烯化氧基取代的基团。
R76及R77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等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等。
R76及R77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76及R77键合而成的基团优选含氮基团,更优选-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
R76及R77的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亚乙基、1-甲基亚丙基、1,3-二甲基亚丁基、1-甲基亚乙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等。
R76及R77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R76及R77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烯化氧基、烯化氧基烷基。R76及R77的取代甲硅烷基,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三烷氧基甲硅烷基,更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进一步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
R76及R77优选烷基、烷氧基烷基、取代甲硅烷基或R76及R77键合而成的含氮基团,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
R76及R77与氮原子键合的氨基可列举非环状氨基、环状氨基。
该非环状氨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新戊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等二烷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氨基等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等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等。此外,可列举二(环氧)氨基、二(四氢呋喃基)氨基等二(烯化氧基)氨基;二(缩水甘油基)氨基、二(四氢糠基)氨基等二(烯化氧基烷基)氨基。进一步还可列举亚乙基氨基、1-甲基亚丙基氨基、1,3-二甲基亚丁基氨基、1-甲基亚乙基氨基、4-N,N-二甲基氨基苯亚甲基氨基等。
该环状氨基可列举1-吡咯烷基、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七亚甲基亚氨基、1-八亚甲基亚氨基、1-十亚甲基亚氨基、1-十二亚甲基亚氨基等1-多亚甲基亚氨基。此外,环状氨基可列举,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咪唑烷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R76及R77与氮原子键合的氨基,从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化合物的长期稳定性及入手容易性方面出发,优选非环状氨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进一步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
式(VII-1)所示的化合物,可列举N,N-二烷基取代羧酸酰胺二烷基缩醛化合物。
N,N-二烷基取代羧酸酰胺二烷基缩醛化合物可列举:
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
N,N-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正丙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
N,N-二甲基甲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乙基甲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甲酰胺乙基甲基缩醛等N,N-二烷基甲酰胺二烷基缩醛;
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乙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醛、
N,N-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乙基乙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正丙基)乙酰胺二乙基缩醛、
N,N-二甲基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乙基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等N,N-二烷基乙酰胺二烷基缩醛;
N,N-二甲基丙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乙基丙酰胺二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丙酰胺二甲基缩醛、
N,N-二甲基丙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乙基丙酰胺二乙基缩醛、N,N-二(正丙基)丙酰胺二乙基缩醛、
N,N-二甲基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乙基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N,N-二(正丙基)丙酰胺乙基甲基缩醛等N,N-二烷基丙酰胺二烷基缩醛等。
其中,从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
N,N-二烷基甲酰胺二烷基缩醛,
更优选
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
N,N-二乙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
N,N-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
N,N-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缩醛。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除了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共轭二烯单元)之外,进一步还可具有基于其它单体的结构单元。该其它单体可列举,芳香族乙烯基、乙烯基腈、不饱和羧酸酯等。芳香族乙烯基可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此外,乙烯基腈可以例示丙烯腈等,不饱和羧酸酯可列举,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其中,优选芳香族乙烯基,更优选苯乙烯。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从耐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基于芳香族乙烯的结构单元(芳香族乙烯基单元),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将共轭二烯单元与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优选10质量%以上(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在90质量%以下),更优选15质量%以上(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在85质量%以下)。此外,从低油耗性方面考虑,芳香族乙烯基单元的含量优选50质量%以下(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在50质量%以上),更优选45质量%以下(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在55质量%以上)。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乙烯基结合量,在将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设为100摩尔%时,从低油耗性的方面考虑,优选80摩尔%以下,更优选70摩尔%以下。此外,从湿地抓地性能的方面考虑,优选10摩尔%以上,更优选1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2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40摩尔%以上。该乙烯基结合量是基于红外分光分析法,由乙烯基的吸收峰910cm-1附近的吸收强度求得的。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从低油耗性的观点考虑,优选1~5,更优选1~2。分子量分布是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数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通过Mw除以Mn求得。
合适的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可列举,具有下述工序A及B的制造方法。
(工序A):是如下工序:烃溶剂中,通过碱金属催化剂,使含有共轭二烯与下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的单体聚合,获得在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下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链的至少一端具有来源于该催化剂的碱金属的聚合物。
【化48】
[式中,X4、X5及X6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式(IXa)所示的基团、烃基或取代烃基,X4、X5及X6的至少1个为下式(IXa)所示的基团。]
【化49】
[式中,R81及R8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81及R8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工序B):使工序A中所得的聚合物与上述改性剂1~5中的至少1个进行反应的工序。
(工序A)中使用的碱金属催化剂可列举碱金属、有机碱金属化合物、碱金属和极性化合物的络合物、具有碱金属的低聚物等。该碱金属可列举锂、钠、钾、铷、铯等。该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可列举,乙基锂、正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辛基锂、正癸基锂、苯基锂、2-萘基锂、2-丁基苯基锂、4-苯基丁基锂、环己基锂、4-环戊基锂、二甲基氨基丙基锂、二乙基氨基丙基锂、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丙基锂、N-吗啉代丙基锂、六亚甲基酰亚胺锂、吡咯烷锂、哌啶锂、七亚甲基酰亚胺锂、十二亚甲基酰亚胺锂、1,4-二锂-2-丁烯、萘基钠、二苯基钠、萘基钾等。此外,碱金属和极性化合物的络合物,可列举钾-四氢呋喃络合物、钾-二乙氧基乙烷络合物等,具有碱金属的低聚物可列举,α-甲基苯乙烯四聚体的钠盐。其中,优选有机锂化合物或有机钠化合物,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20的有机锂化合物或有机钠化合物。
(工序A)中使用的烃溶剂是不会使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失活的溶剂,可列举脂肪族烃、芳香族烃、脂环族烃等。该脂肪族烃可列举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丙烯、1-丁烯、异丁烯、反式-2-丁烯、顺式-2-丁烯、1-戊烯、2-戊烯、1-己烯、2-己烯等。此外,芳香族烃可列举,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脂环族烃可列举,环戊烷、环己烷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2~12的烃。
(工序A)中,使含有共轭二烯和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的单体聚合,制造在聚合物链末端具有来源于上述碱金属催化剂的碱金属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该共轭二烯可列举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己二烯,这些可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入手容易性的方面考虑,优选1,3-丁二烯、异戊二烯。
式(IX)的X4、X5及X6各自独立地表示式(IXa)所示的基团、烃基或取代烃基,X4、X5及X6的至少1个是式(IXa)所示的基团。
式(IXa)的R81及R8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81及R8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R81及R82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烷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等。
R81及R82的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可列举具有选自具有氮原子的基团、具有氧原子的基团及具有硅原子的基团构成的基团群中的至少1种基团作为取代基的取代烃基。将具有氮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乙基、二乙基氨基乙基等二烷基氨基烷基,将具有氧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将具有硅原子的基团作为取代基具有的基团,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等。
R81及R82的取代甲硅烷基可列举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等。
R81及R82键合而成的基团可列举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2的2价基团。例如可列举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六亚甲基等亚烷基;氧二(1,2-亚乙基)、氧二(1,3-亚丙基)等氧二亚烷基;-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等含氮基团等。
R81及R82键合而成的基团优选含氮基团,更优选-CH2CH2-NH-CH2-所示的基团、-CH2CH2-N=CH-所示的基团。
R81及R82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特别优选乙基、正丁基。R81及R82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R81及R82的取代甲硅烷基优选三烷基甲硅烷基,更优选三甲基甲硅烷基。
R81及R82优选烷基、烷氧基烷基、取代甲硅烷基或R81及R82键合的含氮基团,更优选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
式(IXa)所示的基团可列举非环状氨基、环状氨基。
该非环状氨基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新戊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等二烷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氨基等二(烷氧基烷基)氨基;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等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等。
该环状氨基可列举1-吡咯烷基、1-哌啶基、1-六亚甲基亚氨基、1-七亚甲基亚氨基、1-八亚甲基亚氨基、1-十亚甲基亚氨基、1-十二亚甲基亚氨基等1-多亚甲基亚氨基。此外,环状氨基可列举,1-咪唑基、4,5-二氢-1-咪唑基、1-咪唑烷基、1-哌嗪基、吗啉代基等。
式(IXa)所示的基团,从经济性及入手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非环状氨基,更优选二烷基氨基,进一步优选被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取代的二烷基氨基,更进一步优选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
式(IX)的X4~X6的烃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烷基。此外,取代烃基可列举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等烷氧基烷基。
X4~X6的烃基优选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此外,X4~X6的取代烃基优选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
X4~X6的烃基及取代烃基,优选烷基或烷氧基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甲基或乙基。
式(IX)的X4、X5及X6的至少1个是式(IXa)所示的基团。优选X4、X5及X6的2个以上是式(IXa)所示的基团,更优选X4、X5及X6的2个是式(IXa)所示的基团。
作为(工序A)中使用的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作为X4~X6的1个为式(IXa)所示的非环状氨基、2个为烃基或取代烃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烷基氨基)二烷基乙烯基硅烷、{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二烷基乙烯基硅烷、(二烷基氨基)二烷氧基烷基乙烯基硅烷等。
(二烷基氨基)二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乙基甲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乙基正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乙基异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异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甲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正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异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异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甲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正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乙基异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二异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氨基)二丙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乙基甲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乙基正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乙基异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二异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氨基)二丁基乙烯基硅烷等。
{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二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二乙基乙烯基硅烷等。
(二烷基氨基)二烷氧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甲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甲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氨基)二乙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X4~X6的2个为式(IXa)所示的非环状氨基、1个为烃基或取代烃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二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烷基氨基)烷氧基烷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二(二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二甲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甲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正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异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正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甲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正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异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异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甲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正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异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异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甲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正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乙基异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异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正丁基正丙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丁基乙烯基硅烷等。
二{二(三烷基甲硅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乙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二(二烷基氨基)烷氧基烷基乙烯基硅烷,可列举二(二甲基氨基)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甲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甲基氨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甲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X4~X6的3个为式(IXa)所示的非环状氨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三(二烷基氨基)乙烯基硅烷等。例如可列举三(二甲基氨基)乙烯基硅烷、三(乙基甲基氨基)乙烯基硅烷、三(二乙基氨基)乙烯基硅烷、三(乙基丙基氨基)乙烯基硅烷、三(二丙基氨基)乙烯基硅烷、三(丁基丙基氨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X4~X6的2个为式(IXa)所示的环状氨基、1个为烃基或取代烃基的化合物,可列举二(吗啉代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哌啶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4,5-二氢咪唑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六亚甲基亚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等。
作为X4、X5及X6的2个为式(IXa)所示基团的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优选为X4、X5及X6的2个是非环状氨基的乙烯基化合物,从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二(二烷基氨基)烷基乙烯基硅烷,进一步优选二(二甲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其中,从化合物的入手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二(正丁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
(工序A)中,也可以对共轭二烯和式(IX)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组合其它单体进行聚合。其它单体可列举芳香族乙烯基、乙烯基腈、不饱和羧酸酯等。芳香族乙烯基可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此外,乙烯基腈可列举丙烯腈等,不饱和羧酸酯可列举,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其中,优选芳香族乙烯,更优选苯乙烯。
(工序A)的聚合可以在以下成分的存在下进行:调整共轭二烯单元的乙烯基结合量的制剂、调整共轭二烯系聚合物链中的共轭二烯单元与基于共轭二烯以外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分布的制剂(以下总称为“调整剂”)等。这样的制剂可列举,醚化合物、叔胺、膦化合物等。该醚化合物可列举,四氢呋喃、四氢吡喃、1,4-二恶烷等环状醚;二乙基醚、二丁基醚等脂肪族单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等脂肪族二醚;二苯基醚、茴香醚等芳香族醚等。该叔胺可列举三乙基胺、三丙基胺、三丁基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喹啉等。此外,该膦化合物可列举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苯基膦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工序A)中的聚合温度通常为25~100℃,优选35~90℃。更优选50~80℃。聚合时间通常为10分~5小时。
(工序B)中,与工序A中调制而成的聚合物接触的改性剂1~5的量,相对于每1摩尔来源于有机碱金属催化剂的碱金属,通常为0.1~3摩尔,优选0.5~2摩尔,更优选0.7~1.5摩尔,进一步优选1~1.5摩尔。
(工序B)中,使工序A中调制而成的聚合物与改性剂1~5的至少1个相接触的温度通常为25~100℃,优选35~90℃。更优选50~80℃。接触的时间通常为60秒~5小时,优选5分钟~1小时,更优选15分钟~1小时。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根据需要,在经由碱金属催化剂,单体开始聚合至聚合停止的过程中,可向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烃溶液中添加偶联剂。偶联剂可列举下式(X)所示的化合物。
R91 aML4-a(X)
[式中,R91表示烷基、烯基、环烯基或芳香族残基,M表示硅原子或锡原子,L表示卤素原子或烃氧基,a表示0~2的整数。]
此处,芳香族残基表示从芳香族烃中除去与芳香环键合的氢后的1价基团。
式(X)所示的偶联剂,可列举四氯化硅、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四氯化锡、甲基三氯锡、二甲基二氯锡、三甲基氯锡、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氧基二甲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氧基二乙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二乙基硅烷等。
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加工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每1摩尔的来源于碱金属催化剂的碱金属,偶联剂的添加量优选0.03摩尔以上,更优选0.05摩尔以上。此外,基于低油耗性的观点,优选0.4摩尔以下,更优选0.3摩尔以下。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可通过公知的回收方法从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烃溶液中回收,例如通过(1)向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烃溶液中添加凝固剂的方法、(2)向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烃溶液中添加蒸汽的方法进行。回收后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可通过带式干燥机或挤压型干燥机等公知的干燥机进行干燥。
此外,在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进行通过水解等使聚合物的式(Ia)所示的基团被羟基取代的处理。该处理可以是在聚合物单独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后述的组合物的状态下进行。水解的方法可列举,例如通过汽提的方法等公知的方法。通过上述处理,可使式(I)的X1~X3为羟基,进一步平衡性良好地提高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
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可以作为橡胶成分用于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优选与其它橡胶成分或添加剂等并用。
其它的橡胶成分可使用一般性的二烯系橡胶,例如可列举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聚丁二烯橡胶(BR)、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丁基橡胶等。此外,还可列举天然橡胶(NR)、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等。这些橡胶成分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NR及/或BR,更优选使用NR及BR这两种成分。
橡胶成分100质量%中的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优选10质量%以上,更优选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50质量%以上。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若不足5质量%,则难于获得改善低油耗性的效果。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优选90质量%以下,更优选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70质量%以下。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若超过90质量%,则耐磨性下降的同时,具有成本变高的倾向。
作为NR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SIR20、RSS#3、TSR20、脱蛋白质天然橡胶(DPNR)、高纯度天然橡胶(HPNR)等轮胎工业中的一般性的物品。
橡胶成分100质量%中的NR的含量优选5质量%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若不足5质量%,则具有耐磨性下降的倾向。上述NR的含量优选70质量%以下,更优选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40质量%质量以下,特别优选30质量%以下。若超过70质量%,则有湿地抓地性能下降的倾向。
作为BR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瑞翁(株)制的BR1220、宇部兴产(株)制的BR130B、BR150B等高顺式含量的BR、宇部兴产(株)制的VCR412、VCR617等含有间同聚丁二烯晶体的BR等轮胎工业中的一般性的物品。
橡胶成分100质量%中的BR的含量优选5质量%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若不足5质量%,则有耐磨性下降的倾向。上述BR的含量优选60质量%以下,更优选5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下。若超过60质量%,则有湿地抓地性能下降的倾向。
橡胶成分100质量%中的NR及BR的总含量优选10质量%以上,更优选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若不足10质量%,则有耐磨性下降的倾向。上述总含量优选70质量%以下,更优选50质量%以下。若超过70质量%,则有湿地抓地性能下降的倾向。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含有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1)和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2)。通过将二氧化硅(1)及(2)与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一起混合,二氧化硅(1)及(2)良好地分散,可高水平地平衡性良好地获得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
二氧化硅(1)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100m2/g以下,优选80m2/g以下,更优选60m2/g以下。若超过100m2/g,则可能不能充分地得到由并用二氧化硅(1)及(2)产生的效果。此外,二氧化硅(1)的N2SA优选20m2/g以上,更优选30m2/g以上。若不足20m2/g,则可能断裂强度降低或不能充分地改善耐磨性和驾驶稳定性。
另外,二氧化硅的氮吸附比表面积是基于ASTMD3037-81、用BET法测定的值。
作为二氧化硅(1),只要是氮吸附比表面积在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就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EvonikDegussa公司制的ウルトラジル360、RHODIA公司制的Z40、RHODIA公司制的RP80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二氧化硅(1)的含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份以上。若不足5质量份,则有可能不能充分改善低油耗性。另外,二氧化硅(1)的含量优选在8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60质量份以下。若超过80质量份,则低油耗性虽然良好,但有断裂强度降低的倾向。
二氧化硅(2)的N2SA为180m2/g以上,优选190m2/g以上,更优选200m2/g以上。若二氧化硅(2)的N2SA不足180m2/g,则可能不能充分地得到由并用二氧化硅(1)及(2)产生的效果。此外,二氧化硅(2)的N2SA优选300m2/g以下,更优选240m2/g以下。若二氧化硅(2)的N2SA超过300m2/g,则有可能加工性恶化或不能充分地改善低油耗性。
作为二氧化硅(2),只要是氮吸附比表面积在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就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RHODIA公司制的ゼオシル1205MP等。这些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二氧化硅(2)的含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5质量份,更优选10质量份以上。若不足5质量份,则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驾驶稳定性。另外,二氧化硅(2)的含量优选在9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70质量份以下。若超过90质量份,则驾驶稳定性虽然良好,但有加工性恶化的倾向。
二氧化硅(1)及(2)的总含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优选4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50质量份以上。若不足30质量份,则有可能得不到由混合二氧化硅(1)及(2)带来的充分的补强效果。另外,该总含量在150质量份以下,优选12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100质量份以下。若超过150质量份,则难以均匀地使二氧化硅(1)及(2)分散,有加工性或低油耗性恶化的倾向。
二氧化硅(1)及(2)与炭黑的总计100质量%中的二氧化硅(1)及(2)的总含量,优选60质量%以上,更优选85质量%以上,优选98质量%以下,更优选95质量%以下。若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高水平地平衡性良好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及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
二氧化硅(1)的含量及(2)的含量优选满足以下的式。由此,可以更良好地分散二氧化硅(1)及(2)。
[二氧化硅(1)的含量]×0.2≤[二氧化硅(2)的含量]≤[二氧化硅(1)的含量]×6.5
二氧化硅(2)的含量,相对于二氧化硅(1)的含量,优选0.2倍以上,更优选0.3倍以上,进一步优选0.4倍以上。若不足0.2倍,则有可能驾驶稳定性会降低。另外,二氧化硅(2)的含量相对于二氧化硅(1)的含量,优选6.5倍以下,更优选5倍以下,进一步优选4倍以下。若超过6.5倍,则有可能低油耗性会恶化。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优选混合二氧化硅(1)及(2)的同时混合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从补强性改善效果等方面来看,优选使用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醚、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醚、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苯并噻唑基四硫醚。
从可以使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和耐焦烧性同时成立方面,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以适宜地使用含有下式(1)所示的结合单元A和下式(2)所示的结合单元B的化合物。
【化50】
【化51】
[式(1)及(2)中,R101表示氢、卤素、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烯基、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炔基或该烷基的末端氢被羟基或羧基取代后的基团。R102表示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亚烷基、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亚烯基或者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亚炔基。R101与R102可形成环结构。]
含有式(1)所示的结合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合单元B的化合物,相比于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醚等多硫醚硅烷,加工中的粘度上升被抑制。认为这是由于结合单元A的硫醚部分为C-S-C键,因此相比于四硫醚或二硫醚,具有热学稳定,故门尼粘度的上升较少。
此外,相比于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巯基硅烷,焦烧时间的缩短被抑制。其理由认为是由于结合单元B具有巯基硅烷结构,结合单元A的-C7H15部分覆盖了结合单元B的-SH基,由此使得与聚合物的反应变困难。因此,即使是增加硫化促进剂的量、或混合易焦烧的SBR的情况时,也获得良好的加工性。
基于可提高上述的抑制加工中的粘度上升的效果、或抑制焦烧时间的缩短的效果的观点,上述结构的硅烷偶联剂中,结合单元A的含量优选30摩尔%以上,更优选50摩尔%以上,优选99摩尔%以下、更优选90摩尔%以下。此外,结合单元B的含量优选1摩尔%以上,更优选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10摩尔%以上,优选70摩尔%以下,更优选6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55摩尔%以下。此外,结合单元A及B的总含量优选95摩尔%以上,更优选98摩尔%以上,特别优选100摩尔%。
另外,结合单元A、B的含量是也包含结合单元A、B位于硅烷偶联剂的末端时的量。结合单元A、B位于硅烷偶联剂的末端时的形态无特别限定,只要形成与表示结合单元A、B的式(1)、(2)相对应的单元即可。
R101的卤素可列举氯、溴、氟等。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2-乙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等。该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2。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亚烷基可列举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亚十三烷基、亚十四烷基、亚十五烷基、亚十六烷基、亚十七烷基、亚十八烷基等。该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12。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烯基可列举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1-己烯基、2-己烯基、1-辛烯基等。该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12。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亚烯基可列举亚乙烯基、1-亚丙烯基、2-亚丙烯基、1-亚丁烯基、2-亚丁烯基、1-亚戊烯基、2-亚戊烯基、1-亚己烯基、2-亚己烯基、1-亚辛烯基等。该亚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12。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炔基可列举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辛炔基、壬炔基、癸炔基、十一炔基、十二炔基等。该炔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12。
R101、R102的支链或非支链的碳原子数2~30的亚炔基可列举亚乙炔基、亚丙炔基、亚丁炔基、亚戊炔基、亚己炔基、亚庚炔基、亚辛炔基、亚壬炔基、亚癸炔基、亚十一炔基、亚十二炔基等。该亚炔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12。
在含有式(1)所示的结合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合单元B的化合物中,结合单元A的重复数(x)与结合单元B的重复数(y)的总重复数(x+y)优选在3~300的范围。若在该范围内,由于结合单元B的巯基硅烷被结合单元A的-C7H15覆盖,因此在可抑制焦烧时间变短的同时,也可确保与二氧化硅或橡胶成分的良好的反应性。
在含有式(1)所示的结合单元A和式(2)所示的结合单元B的化合物,可使用例如Momentive公司制的NXT-Z30、NXT-Z45、NXT-Z60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硅烷偶联剂的含量相对于二氧化硅的总含量100质量份,优选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4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8质量份以上。若不足1质量份,则有断裂强度大大降低的倾向。此外,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优选1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10质量份以下。若超过15质量份,则有无法获得与成本的增加相称的效果的倾向。
添加剂可使用公知的添加剂,可列举硫等硫化剂;噻唑系硫化促进剂、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次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胍系硫化促进剂等硫化促进剂;硬脂酸、氧化锌等硫化活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炭黑、碳酸钙、滑石、氧化铝、粘土、氢氧化铝、云母等填充剂;扩展油、滑剂等加工助剂;防老剂。
上述炭黑可列举SAF、ISAF、HAF、MAF、FEF、SRF、GPF、APF、FF、CF、SCF及ECF类的炉黑(炉炭黑);乙炔黑(乙炔炭黑);FT及MT类的热黑(热炭黑);EPC、MPC及CC类的槽法黑(槽法炭黑);石墨等。这些可以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基于平衡性良好地高水平地改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观点,炭黑的含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3质量份以上,优选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5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10质量份以下。
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优选5m2/g以上,更优选30m2/g以上,进一步优选50m2/g以上,特别优选70m2/g以上,优选250m2/g以下,更优选200m2/g以下,进一步优选150m2/g以下。此外,炭黑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收量优选5ml/100g以上,更优选80ml/100g以上,优选300ml/100g以下,更优选180ml/100g以下。炭黑的N2SA或DBP吸收量不足上述范围的下限时,具有补强效果小、耐磨性下降的倾向,超过上述范围的上限时,具有分散性差,滞后损耗增大、低油耗性下降的倾向。该氮吸附比表面积基于ASTMD4820-93测定,该DBP吸收量基于ASTMD2414-93测定。市售品可列举东海碳(株)社制商品名シースト6、シースト7HM、シーストKH、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商品名CK3、SpecialBlack4A等。
上述扩展油可列举芳香系矿物油(粘度比重常数(V.G.C.值)0.900~1.049)、环烷烃系矿物油(V.G.C.值0.850~0.899)、石蜡系矿物油(V.G.C.值0.790~0.849)等。扩展油的多环芳香族含量优选不足3质量%,更优选不足1质量%。该多环芳香族含量是基于英国石油学会346/92法测定的。此外,扩展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CA)优选20质量%以上。这些扩展油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硫化促进剂,可列举2-巯基苯并噻唑、二硫化二苯并噻唑、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等噻唑系硫化促进剂;四甲基秋兰姆单硫醚、四甲基秋兰姆二硫醚等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氧基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氧基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等次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二苯胍、二邻甲苯胍、邻甲苯胍等胍系硫化促进剂,其使用量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优选0.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2~3质量份。
作为向上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中混合其它橡胶成分或添加剂等从而制造橡胶组合物的方法,可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将各成分通过辊或班伯里类的公知的混合机进行混炼的方法。
作为混炼条件,在混合硫化剂及硫化促进剂以外的添加剂时,混炼温度通常为50~200℃,优选80~190℃,混炼时间通常为30秒~30分钟,优选1分钟~30分钟。混合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时,混炼温度通常在100℃以下,优选室温~80℃。此外,混合有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的组合物,通常进行加压硫化等硫化处理后使用。硫化温度通常为120~200℃、优选140~180℃。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的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及驾驶稳定性的均衡优异,可获得这些性能的显著的改善效果。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适用于轮胎的各构件,尤其可适用于胎面。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使用上述橡胶组合物经由通常的方法制造而得。即,将根据需要混合了各种添加剂的橡胶组合物,在未硫化阶段,按照轮胎的胎面等形状进行挤压加工,通过在轮胎成型机上以通常的方法成型,再与其它轮胎构件进行贴合,形成未硫化轮胎。将该未硫化轮胎在硫化机中加热加压,可制造本发明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适用作乘用车用轮胎、货车·大客车用轮胎(重负载用轮胎)。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物性评价按以下方法进行。另外,在以下的物性评价中,将表6中的基准比较例作为比较例1、表7~8中的基准比较例作为比较例10、表9中的基准比较例为比较例11、表10中的基准比较例为比较例14、表11中的基准比较例为比较例17。
1.乙烯基结合量(单元:摩尔%)
基于红外分光分析法,通过乙烯基的吸收峰910cm-1附近的吸收强度求得聚合物的乙烯基结合量。
2.苯乙烯单元的含量(单元:质量%)
根据JISK6383(1995),由折射率求得聚合物的苯乙烯单元的含量。
3.分子量分布(Mw/Mn)
使用下述条件(1)~(8),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接着,由测定的Mw、Mn求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
(1)装置:東ソー社制HLC-8020
(2)分离色谱柱:東ソー社制GMH-XL(2根串联)
(3)测定温度:40℃
(4)流动相:四氢呋喃
(5)流量:0.6mL/分钟
(6)注入量:5μL
(7)检测器:示差折光
(8)分子量标准:标准聚苯乙烯
4.tanδ
由片状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冲切出宽1mm或2mm、长40mm的长方形状试验片,供于试验。使用(株)上岛制作所制分光仪,在动态应变振幅1%、频率10Hz、温度50℃的条件下测定tanδ。对于tanδ的倒数值,以基准比较例为100,进行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滚动阻力越小,低油耗性越优异。
5.滚动阻力
使用滚动阻力试验机,测定使试验用轮胎以轮辋(15×6JJ)、内压(230kPa)、负重(3.43kN)、速度(80km/h)行驶时的滚动阻力,以基准比较例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滚动阻力越小,低油耗性越优异。
6.湿地抓地性能
将各试验用轮胎装载于车辆(日本国产FF2000cc)的所有轮毂,在湿沥青路面上,测定自初速度100km/h的制动距离。结果以指数表示,数值越大,湿滑性能(湿地抓地性能)越良好。指数用以下的式求出。
(湿地抓地性能指数)=(基准比较例的制动距离)/(各混合的制动距离)×100
7.耐磨性1
将制造的试验用轮胎装载于车辆(国产FF2000cc)的全部轮毂,使车辆实际行驶,测定行驶30000km前后的胎面图案的槽深度的变化。然后,以基准比较例的耐磨性1指数为100,以下显示的计算式,对各配比的槽深度变化进行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耐磨性越优异。
(耐磨性1指数)=(基准比较例的槽深度的变化)/(各配比的槽深度的变化)×100
8.耐磨性2
使用LAT试验机(Laboratory Abration and Skid Tester),在负载50N、速度20km/h、侧滑角5°的条件下,测定各硫化橡胶组合物的容积损失量。表中的数值(耐磨性2指数)是将基准比较例的容积损失量设为100时的相对值。该数值越大,表示耐磨性越优异。
9.驾驶稳定性
将制造的试验用轮胎装载于车辆(国产FF2000cc)的所有轮毂,并进行实车行驶,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来评价驾驶稳定性。评价时,设基准比较例为6分,以10分为满分,进行相对评价。驾驶稳定性的评分越大,表示驾驶稳定性越优异。
制造例1(聚合物1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1mmol及正丁基锂13.1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1.1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聚合物1的评价结果见表1。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聚合物2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1mmol和正丁基锂13.1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以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并进行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3-二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1.1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使聚合物溶液在常温下蒸发24小时,再于55℃减压干燥12小时,得到聚合物2。聚合物2的评价结果见表1。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3(聚合物3(非改性SBR)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3.1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聚合。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3。聚合物3的评价结果见表1。另外,由于聚合物3在合成时未使用式(IX)所示的化合物,因此不含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表1】
制造例4(聚合物4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和正丁基锂14.3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以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并进行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并添加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4。聚合物4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的聚合物为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5(聚合物5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2.9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0.83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进行该0.83小时的聚合之后,在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的条件下,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投入至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地供给单体,进行1.67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并添加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5。聚合物5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的聚合物为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6(聚合物6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3.1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进行该1小时的聚合之后,在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的条件下,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投入至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该0.5小时的聚合之后,在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的条件下,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投入至聚合反应器内。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之后,在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的条件下,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投入至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并添加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6。聚合物6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18mmol/g聚合物。
制造例7(聚合物7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及正丁基锂14.3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苯基-2-吡咯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7。聚合物7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8(聚合物8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5.1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1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苯基-2-吡咯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8。聚合物8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18mmol/g聚合物。
制造例9(聚合物9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及正丁基锂13.4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甲基-ε-己内酰胺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9。聚合物9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0(聚合物10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3.7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1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聚合。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聚合。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甲基-ε-己内酰胺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0。聚合物10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18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1(聚合物11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基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8.26mmol及正丁基锂14.3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4,4’-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11.8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1。聚合物11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5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2(聚合物12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2.2mmol及正丁基锂15.1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4’-(咪唑-1-基)-苯乙酮12.2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2。聚合物12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7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3(聚合物13的合成)
将内容积5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2.55kg、1,3-丁二烯137g、苯乙烯43g、四氢呋喃1.5ml、乙二醇二乙醚1.2ml。接着,将正丁基锂3.6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2.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205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65g。
该2.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2.8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搅拌30分钟。
接着,将含有甲醇0.14ml的己烷溶液20ml投入聚合反应器内,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3。聚合物13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4(聚合物14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及正丁基锂14.3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将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4。聚合物14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5(聚合物15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4.3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5。聚合物15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于聚合物15在合成时没有使用式(IX)所示的化合物,因此不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制造例16(聚合物16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4.3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6。聚合物16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于聚合物16在合成时没有使用式(XI)所示的化合物,故不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制造例17(聚合物17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及正丁基锂14.3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使聚合物溶液在常温下蒸发24小时,进一步在55℃下减压干燥12小时,获得聚合物17。聚合物17的评价结果见表2。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表2】
制造例18(聚合物18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及正丁基锂14.9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0.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8。聚合物18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19(聚合物19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2.9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0.8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0.83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1.67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0.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19。聚合物19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0(聚合物20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及正丁基锂13.4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1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1.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0.5mmol,搅拌1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0。聚合物20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17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1(聚合物21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正丁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及正丁基锂13.4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0.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1。聚合物21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2(聚合物22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0.5mmol及正丁基锂14.9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10.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使聚合物溶液在常温下蒸发24小时,进一步在55℃下减压干燥12小时,获得聚合物22。聚合物22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3(聚合物23(非改性SBR)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4.9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3。聚合物23的评价结果见表3。另外,由于聚合物23在合成时没有使用式(IX)所示的化合物,因此不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表3】
制造例24(聚合物24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6.0mmol及正丁基锂18.5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4.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含甲醇0.80ml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4。聚合物24的评价结果见表4。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9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5(聚合物25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7.3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1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4.4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4.4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4.4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3.6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含甲醇0.80ml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5。聚合物25的评价结果见表4。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24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6(聚合物26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6.0mmol及正丁基锂18.5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4.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含甲醇0.80ml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使聚合物溶液在常温下蒸发24小时,进一步在55℃下减压干燥12小时,获得聚合物26。聚合物26的评价结果见表4。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9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7(聚合物27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6.0mmol及正丁基锂18.5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3-(三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含甲醇0.80ml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7。聚合物27的评价结果见表4。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9mmol/g聚合物。
制造例28(聚合物28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8.5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含甲醇0.80ml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8。聚合物28的评价结果见表4。另外,聚合物28在合成时没有使用式(IX)所示的化合物,因此不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
【表4】
制造例29(聚合物29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5mmol及正丁基锂14.1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11.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29。聚合物29的评价结果见表5。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30(聚合物30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正丁基锂14.1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1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
该1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
该0.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0mmol作成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
接着,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进行0.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11.0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30。聚合物30的评价结果见表5。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18mmol/g聚合物。
制造例31(聚合物31的合成)
将内容积5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2.55kg、1,3-丁二烯137g、苯乙烯43g、四氢呋喃1.5ml、乙二醇二乙醚1.2ml。接着,将正丁基锂3.6mmol作为正己烷溶液投入,进行2.5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聚合中,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205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65g。
该2.5小时的聚合后,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2.8mmol作为环己烷溶液,在搅拌速度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65℃的条件下,投入聚合反应器内搅拌30分钟。接着,将含有甲醇0.14ml的己烷溶液20ml投入聚合反应器内,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通过汽提由聚合物溶液回收聚合物31。聚合物31的评价结果见表5。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制造例32(聚合物32的合成)
将内容积20升的不锈钢制聚合反应器内洗涤、干燥,置换为干燥氮,向聚合反应器内投入己烷(比重0.68g/cm3)10.2kg、1,3-丁二烯547g、苯乙烯173g、四氢呋喃6.1ml、乙二醇二乙醚5.0ml。接着,将二(二乙基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11.5mmol及正丁基锂14.1mmol分别作为环己烷溶液及正己烷溶液投入,开始聚合。
将搅拌速度设为130rpm、聚合反应器内温度设为65℃,向聚合反应器内连续供给单体的同时,进行3小时的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总聚合中的1,3-丁二烯的供给量是821g、苯乙烯的供给量是259g。
接着,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11.5mmol,搅拌15分钟。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含有0.54ml甲醇的己烷溶液20ml,进一步搅拌聚合物溶液5分钟。
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2-叔丁基-6-(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GM)1.8g、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住友化学(株)制、商品名:スミライザーTP-D)0.9g,接着,使聚合物溶液在常温下蒸发24小时,进一步在55℃下减压干燥12小时,获得聚合物32。聚合物32的评价结果见表5。另外,由聚合反应器内的原料投入量及供给量计算出的聚合物中的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是,每单位质量聚合物0.006mmol/g聚合物。
【表5】
下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各种药品进行说明。
NR1:RSS#3
NR2:SIR20
BR:宇部兴产(株)制的ウベポールBR150B
聚合物1~32:上述制造例1~32
二氧化硅1: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的ウルトラシル360(N2SA:50m2/g)
二氧化硅2: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的ウルトラシル1205MP(N2SA:200m2/g)
硅烷偶联剂1: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的Si75
硅烷偶联剂2:エボニックデグッサ社制的Si69
硅烷偶联剂3:momenive公司制的NXT-Z45(结合单元A和结合单元B的共聚物(结合单元A:55摩尔%、结合单元B:45摩尔%)
炭黑:三菱化学(株)制的ダイアブラックN339(N2SA:96m2/g、DBP吸收量:124ml/100g)
油1:出光兴产(株)制的ダイアナプロセスオイルAH-25
油2:出光兴产(株)制的ダイアナプロセスオイルX-140
油3:出光兴产(株)制的NH70-S
防老剂1:住友化学(株)制的アンチゲン3C
防老剂2:住友化学(株)制的アンチゲン6C
硬脂酸:日油(株)制的ビーズステアリン酸つばき
氧化锌1:三井金属矿业(株)制的锌白1号(1次粒径:290nm)
氧化锌2:三井金属矿业(株)制的氧化锌2种
蜡: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制的サンノックN
硫1:鹤见化学工业(株)制的粉末硫
硫2:鹤见化学工业(株)制的5%油处理粉末硫
硫化促进剂1:住友化学(株)制的ソクシノールCZ
硫化促进剂2:住友化学(株)制的ソクシwールD
(实施例及比较例)
按照表6~11所示的混合内容,使用(株)神戸制钢所制的1.7L班伯里密炼机,在150℃的条件下混炼除硫及硫化促进剂以外的材料3~5分钟,获得混炼物。接着,向获得的混炼物中添加硫及硫化促进剂,使用开炼机,在80℃的条件下捏合3~5分钟,获得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将获得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在170℃下通过0.5mm厚的模具加压硫化20分钟,获得硫化橡胶组合物。
此外,将获得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成型为胎面形状,在轮胎成型机上与其它轮胎构件一起贴合,形成未硫化轮胎后,在170℃下硫化12分钟,制得试验用轮胎(尺寸:195/65R15)。
使用获得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及试验用轮胎,通过上述试验方法进行评价。各自的试验结果见表6~11。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如表6~11所示,并用了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及上述式(I)表示的结构单元、且末端被特定化合物改性的聚合物(聚合物1、2、4~12、17~22、24~27、29、30、32)、和氮吸附比表面积在特定的范围内的2种二氧化硅(二氧化硅1、2)的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低油耗性、湿地抓地性能、耐磨性以及驾驶稳定性得到协同改善,平衡性良好地高水平地获得了这些性能。

Claims (18)

1.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橡胶成分、
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的二氧化硅(1)和
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80m2/g以上的二氧化硅(2),
所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中,聚合物的至少一端被选自以下化合物的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改性而成的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含量在5质量%以上,所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和下式(I)所示的结构单元,所述化合物的群是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I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下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下式(V)所示的基团及/或下式(VI)所示的基团的硅化合物以及具有下式(VII)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所构成的群,
相对于所述橡胶成分100质量份,所述二氧化硅(1)及(2)的合计含量为30~150质量份,
式中,X1、X2及X3各自独立地表示下式(Ia)所示的基团、羟基、烃基或取代烃基,X1、X2及X3中的至少1个是下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式中,R1及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甲硅烷基或取代甲硅烷基,R1及R2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
式中,n表示1~10的整数,R11、R12及R1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11、R12及R13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A1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式中,p表示0或1的整数,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A2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式中,g表示1~10的整数,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烃基,A3表示氧原子或-NR22-基,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A4表示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的官能团,
式中,w表示1~11的整数,A5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a)的R1及R2为碳原子数1~6的烃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的X1、X2及X3中的2个为式(I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I)的A1是下式(IIa)所示的基团,
式中,R14及R15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14及R15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14及R15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II)所示的基团是下式(IIIa)所示的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是选自下式(IIIa-1)所示的化合物、下式(IIIa-2)所示的化合物及下式(IIIa-3)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化合物群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式中,R3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团,R32及R3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2及R33可键合后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2及R33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式中,e表示0~10的整数,R34及R3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式中,f表示0~10的整数,R36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烃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是下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3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取代烃基、或者具有氮原子及/或氧原子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团,R38及R39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0的基团,R38及R39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38及R39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T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亚烃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IIb-1)所示的化合物是选自下式(IIIb-1-1)所示的化合物及下式(IIIb-1-2)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化合物群中的至少1种的化合物,
式中,r表示1或2的整数,Y1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其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1为多个时,多个Y1可以相同或不同,
式中,s表示1或2的整数,t表示0~2的整数,Y2及Y3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其表示具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当Y2为多个时,多个Y2可以相同或不同,当Y3为多个时,多个Y3可以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V)的A4是下式(IVa)所示的基团或羟基,
式中,R23及R24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23及R24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23及R24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硅化合物具有下式(VIII)所示的基团,
式中,R41、R42及R4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1、R42及R43中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硅化合物具有下式(Va)所示的基团,
式中,h表示1~10的整数,R44、R45及R4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烃氧基,R44、R45及R46中的至少1个为烃氧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VII)所示基团的化合物是下式(VII-1)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z表示0~10的整数,R71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R72、R73、R74及R7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烃基、碳原子数为1~5的取代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烃氧基,当R72及R73为多个时,多个R72及多个R73可各自相同或不同,R76及R77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硅原子构成的原子群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6的基团,R76及R77可键合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环结构,R76及R77可以是与氮以双键键合的同一基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VII-1)的R74及R75的其中一个为氢原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基于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设为100摩尔%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乙烯基结合量在10摩尔%以上、80摩尔%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组合物含有天然橡胶及/或丁二烯橡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硅(1)的含量以及二氧化硅(2)的含量满足下述式,
[二氧化硅(1)的含量]×0.2≤[二氧化硅(2)的含量]≤[二氧化硅(1)的含量]×6.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组合物作为胎面用橡胶组合物使用。
18.一种充气轮胎,使用权利要求1~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制造而成。
CN201280019792.6A 2011-04-22 2012-04-17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6556 2011-04-22
JP2011-096564 2011-04-22
JP2011096556A JP5620328B2 (ja) 2011-04-22 2011-04-22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96564A JP5620329B2 (ja) 2011-04-22 2011-04-22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28469 2011-06-08
JP2011128469A JP5628750B2 (ja) 2011-06-08 2011-06-08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38585 2011-06-22
JP2011138585 2011-06-22
JP2011150307A JP5628759B2 (ja) 2011-07-06 2011-07-06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150307 2011-07-06
PCT/JP2012/060342 WO2012144487A1 (ja) 2011-04-22 2012-04-17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2473A CN103492473A (zh) 2014-01-01
CN103492473B true CN103492473B (zh) 2015-08-26

Family

ID=4704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97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473B (zh) 2011-04-22 2012-04-17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1413B2 (zh)
EP (1) EP2671916B1 (zh)
CN (1) CN103492473B (zh)
BR (1) BR112013027017A2 (zh)
WO (1) WO2012144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7087B2 (ja) * 2012-06-01 2016-08-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バス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トラック・バスタイヤ
JP6181529B2 (ja) * 2013-11-25 2017-08-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17392B1 (fr) * 2014-02-07 2016-02-12 Michelin & Cie Composition de caoutchouc a base de polyisoprene epoxyde
CN105837883A (zh) * 2016-05-19 2016-08-10 张家港大塚化学有限公司 橡胶组合物和轮胎组件
CN111479856B (zh) * 2017-10-13 2022-09-1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改性共轭二烯系橡胶
KR20200138209A (ko) * 2018-03-27 2020-12-09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액 디엔계 고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293A (zh) * 2005-01-28 2006-08-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和具有包含该橡胶组合物的胎面的轮胎
CN101659728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1659729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和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1659732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59731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1418A (zh) * 2008-08-27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以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7681A (en) 1969-02-07 1976-02-10 Chemische Werke Huels Aktiengesellschaft Tire tread of homopolymers of butadiene
US4836262A (en) 1986-08-08 1989-06-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al cords and pneumatic tires using the same
US5189109A (en) 1988-02-25 1993-02-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odified diene polymer rubbers
JPH0477536A (ja) 1990-07-13 1992-03-11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組成物
JP3130995B2 (ja) 1992-02-05 2001-01-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レッドゴム組成物
JP4921625B2 (ja) 1999-06-04 2012-04-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変性ジエン系ゴム組成物
DE60017477T2 (de) 1999-01-22 2006-03-23 Ube Industries, Ltd., Ube Modifiziertes Dienelastomer und seine Herstellung
US6221953B1 (en) 1999-08-10 2001-04-2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tread which contains spatially-defined resins
US6590017B1 (en) 2000-05-15 2003-07-0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rocessability of silica-reinforced rubber containing an amide compound
US7342070B2 (en) 2001-09-27 2008-03-11 Jsr Corporation Conjugated diolefin (co)polymer rubb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polymer rubber, rubber composition, composite, and tire
JP3986821B2 (ja) 2001-12-26 2007-10-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当該ゴム組成物を用いたタイヤ
EP2261283A3 (en) 2003-11-28 2012-03-21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for a tire and tire using the same
JP2005213486A (ja) 2004-02-02 2005-08-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アンダー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66888B2 (ja) 2005-01-28 2010-10-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レッドを有するタイヤ
DE602006004826D1 (de) 2005-11-29 2009-03-05 Sumitomo Rubber Ind Kautschukzusammensetzung und Luftreifen, der diese verwendet
JP5198746B2 (ja) 2005-11-29 2013-05-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54071B2 (ja) 2005-12-28 2013-02-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EP1803770B1 (en) 2005-12-28 2014-07-1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and tire using the same
EP1808456B1 (de) 2006-01-14 2010-03-24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Kautschukmischung und Reifen
KR101339380B1 (ko) 2006-01-16 2013-12-09 우베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타이어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타이어
EP1882716A1 (en) 2006-07-26 2008-01-3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and tire having tread and/or sidewall using same
JP4663687B2 (ja) * 2006-07-26 2011-04-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トレッドおよび/またはサイドウォールを有するタイヤ
JP5006617B2 (ja) * 2006-10-19 2012-08-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レッドを有するタイヤ
JP2008150435A (ja) 2006-12-14 2008-07-03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US8586680B2 (en) 2006-12-20 2013-11-19 Ube Industries, Ltd. Rubber composition for golf ball and golf ball
KR101503547B1 (ko) 2007-03-23 2015-03-17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변성 공액 디엔계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변성 공액 디엔계 중합체 및 고무 조성물
JP2008280438A (ja) 2007-05-11 2008-11-2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2009091482A (ja) * 2007-10-10 2009-04-30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に用いる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レッドを有する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5605669B2 (ja) 2007-11-02 2014-10-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JP2009126907A (ja) 2007-11-21 2009-06-11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ゴム組成物
DE102008013265A1 (de) 2008-03-08 2009-09-10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Kautschukmischung und daraus hergestellte Reifen
SG159474A1 (en) 2008-08-27 2010-03-30 Sumitomo Chemical Co Conjugated diene polymer, conjugated diene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jugated diene polymer
JP5466474B2 (ja) 2008-10-16 2014-04-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CN101724185B (zh) * 2008-10-16 2013-10-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及轮胎
JP4810567B2 (ja) 2008-12-10 2011-11-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用トレッドゴム組成物及び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5466415B2 (ja) * 2009-03-18 2014-04-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5200134B2 (ja) 2010-07-16 2013-05-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293A (zh) * 2005-01-28 2006-08-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和具有包含该橡胶组合物的胎面的轮胎
CN101659728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1659729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和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1659732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59731A (zh) * 2008-08-27 2010-03-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1418A (zh) * 2008-08-27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以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27017A2 (pt) 2016-12-27
US20140018490A1 (en) 2014-01-16
WO2012144487A1 (ja) 2012-10-26
EP2671916A1 (en) 2013-12-11
EP2671916B1 (en) 2016-05-25
EP2671916A4 (en) 2014-12-10
CN103492473A (zh) 2014-01-01
US9181413B2 (en)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992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003346B (zh) 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CN103003347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443191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732672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6916351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003348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2167854B (zh)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橡胶、及共轭二烯系聚合物橡胶组合物
CN103917588B (zh) 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3443189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052678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4334629B (zh) 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476852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492472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958590B (zh) 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3492473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1659732A (zh) 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46299A (zh) 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3946302A (zh) 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3917589B (zh) 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3987775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5722909B (zh) 充气轮胎
CN103502345B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492474A (zh) 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JP5639108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