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2415A -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以及卷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以及卷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2415A
CN103482415A CN201310157896.XA CN201310157896A CN103482415A CN 103482415 A CN103482415 A CN 103482415A CN 201310157896 A CN201310157896 A CN 201310157896A CN 103482415 A CN103482415 A CN 103482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value
drive element
yarn
target location
win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7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2415B (zh
Inventor
今村久胜
川元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62578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48241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82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2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2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2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Control Of Stepping Motor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纤维机械、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以及卷取单元。步进电机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与所指定的脉冲数相当的量。磁力传感器检测上纱捕捉部件(30)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脉冲数计数部求出为了使上纱捕捉部件(30)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所需要的脉冲数亦即实测值。驱动控制部考虑脉冲数计数部计数而得的实测数、理论值以及原点位置来决定上纱捕捉部件(30)的待机位置。

Description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以及卷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详细地说,涉及使纤维机械所具备的驱动部件朝目标位置准确地对位的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络纱机等纤维机械具备捕捉上纱或者下纱的部件、接头装置等各种驱动部件(由电机等驱动的部件)。作为对驱动部件进行驱动的方法,公知有利用凸轮等将一个电机的输出朝多个驱动部件传递的结构、针对每个驱动部件配置专用的电机的结构。日本特开2009-203008号公报公开了后者的结构的纤维机械。
日本特开2009-203008号公报的纤维机械通过将卷取单元分成多个部分、并针对上述部分的每一个配置控制部以及电机而将该部分模块化。由此,各模块能够容易地拆卸,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并且,与将电机、控制装置集中于一个部位而集约化的结构相比较,能够简化配线。
并且,在这种纤维机械中,关于调整驱动部件的位置的方法,举出上纱捕捉部件30为例进行简单说明。图7(a)、图7(b)是对以往的位置调整方法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卷取单元11具备用于确定驱动上纱捕捉部件30的电机的原点的原点传感器。上纱捕捉部件30通常位于由该原点传感器确定的原点位置(参照图7(a))。进而,当指示捕捉卷装18侧的纱头时,电机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预先确定的距离量(理论值的量)(参照图7(b))。此处,理论值是基于上纱捕捉部件30的设计上的原点位置(未考虑偏移、误差的值)和摇架23等的设计上的位置(未考虑偏移、误差的值)求出的理论上的移动量。另外,由于随着纱线的卷取作业的进展而卷装18的直径变大,因此,理论值是根据纱线的卷取作业的进展来决定其值的变量。
根据该安装方法,当上纱捕捉部件30、摇架23等的位置准确的情况下,能够使上纱捕捉部件30前端部的吸嘴34移动至良好的位置(不与卷装18、其他的部件碰撞而能够良好地捕捉纱头的位置)。
但是,为了使上纱捕捉部件30、摇架23等位于准确的位置,不仅需要准确地安装上纱捕捉部件30等,也需要准确地安装支承上述部件的部件。并且,虽然能够通过使用夹具等提高精度,但是耗费时间以及劳力,并且要求经验、技能。假设在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认为存在当上纱捕捉部件30朝上方转动时与卷装18、其他的部件碰撞的可能性。
并且,在将纤维机械的部件卸下而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必须再次将各部件安装在准确的位置,因此成为操作者、制造作业者的较大的负担。
另外,这种课题不仅存在于上纱捕捉部件30,在纤维机械所具备的所有驱动部件中都是共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的情形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安装精度、能够提高驱动部件的位置精度的纤维机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那样,下面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纤维机械。即,该纤维机械具备:驱动部件;移动部,该移动部根据所被指定的指令值使上述驱动部件移动;原点传感器,该原点传感器检测上述驱动部件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指令值测定部,该指令值测定部作为实测指令值求出为了使上述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上述原点位置所需要的上述指令值;以及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根据上述指令值测定部所求出的上述实测指令值、为了将使上述驱动部件从上述目标位置移动规定的指令值后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而事先决定的理论指令值、以及上述原点位置,决定上述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
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以使驱动部件转动而使其位于目标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工序;在所述调整后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的工序;在接受目标位置的确定之后,使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对为了使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所需要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的工序;存储计数而得的脉冲数与理论指令值之间的差值的工序;以及使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从原点位置变化与所述差值相当的量的工序。
由此,能够使驱动部件准确地移动至目标位置。并且,由于无需高精度地安装驱动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驱动部件及其支承部件等的组装作业。并且,由于能够将待机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设定成理论指令值的量,因此能够准确地估算驱动部件的移动所耗费的时间。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即,纤维机械具备多个卷取单元。上述指令值测定部针对每个上述卷取单元求出上述实测指令值。
由此,由于安装误差根据每个卷取单元而不同,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预先取得指令值,能够使所有的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准确地移动至目标位置。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上述驱动部将从上述目标位置离开相同的上述指令值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
由此,能够使驱动部件移动至目标位置时的移动量在卷取单元之间相同,因此能够防止驱动部件的作业时间发生偏移。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即,该纤维机械具备多个上述驱动部件。上述驱动部件分别具备独立的上述驱动部件。
由此,能够针对每个驱动部件设定目标位置而进行位置控制。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上述驱动部是步进电机。
由此,作为指令值能够使用脉冲数,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位置控制。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即,上述指令值是为了驱动上述步进电机而从上述驱动控制部发送的脉冲数。上述指令值测定部是对上述脉冲数进行计数的脉冲数计数部。
由此,仅通过对脉冲数进行计数就能够求出实测指令值,并且能够仅通过指定理论指令值就能够使驱动部件从待机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因而,能够简化本发明所需要的处理。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上述原点传感器是磁力传感器。
由此,能够利用廉价且简单的结构检测驱动部件的原点位置。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上述驱动部件是以卷装的附近作为目标位置,并捕捉该卷装侧的纱头的纱线捕捉部件。
由此,可期望为了可靠地避免纱线捕捉部件与卷装碰撞的情形、无法捕捉卷装侧的纱头的情形而准确地朝目标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取单元的自动络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卷取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用于驱动上纱捕捉部件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修正模式时的自动络纱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对修正模式时计数的脉冲数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图5b是对修正模式时计数的脉冲数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图6a是对纱线卷取作业时的待机位置以及上纱捕捉部件的移动量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图6b是对纱线卷取作业时的待机位置以及上纱捕捉部件的移动量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图7a是对以往的位置调整方法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图7b是对以往的位置调整方法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络纱机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0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纤维机械)10作为主要结构具备并列配置的多个卷取单元11、机体控制装置12、供纱筒管供给装置13、落纱装置14。
机体控制装置12构成为能够与各卷取单元11通信。自动络纱机10的操作者能够通过对机体控制装置12进行适当操作而对多个卷取单元11总括地进行管理。
各个卷取单元11构成为从供纱筒管15退绕纱线,并边使所退绕的纱线16横向移动边将其卷取于卷取筒管。卷取有纱线16后的状态的卷取筒管被称作卷装18。
在供纱筒管供给装置13与各卷取单元11之间配设有由输送带等构成的供纱筒管输送机构(省略图示)。该供纱筒管输送机构构成为能够将载置有供纱筒管15的输送托盘19(图2)输送至各卷取单元11。
上述供纱筒管输送装置13构成为将供纱筒管15一根一根地载置于输送托盘19上,并朝上述供纱筒管输送机构送出。能够利用该结构将供纱筒管15供给至各卷取单元11。
落纱装置14构成为,当在各卷取单元11中卷装18满筒(卷取有规定量的纱线后的状态)时,该落纱装置14能够行进至该卷取单元11的位置,将上述满筒卷装卸下,并安放空的卷取筒管。上述供纱筒管供给装置13和落纱装置14的动作有机体控制装置12控制。
其次,参照图2对卷取单元11的结构进行说明。
各卷取单元11具备供纱部20和卷取部21。
供纱部20构成为在规定的位置保持载置于输送托盘19的供纱筒管15。由此,能够从供纱筒管15适当地退绕纱线16。
卷取部21具备摇架23和卷取滚筒17。
摇架23具有一对轴承中心(bearing center),且构成为通过利用该轴承中心夹持卷取筒管22而将该卷取筒管22(或者卷装18)支承为旋转自如。摇架23构成为能够使所支承的卷装18的外周与卷取滚筒17的外周接触。
卷取滚筒17是用于边使纱线16在卷装18的表面横动边使上述卷装18旋转的部件。卷取滚筒17由省略图示的驱动源(电动机等)驱动而旋转。通过在使卷装18的外周与卷取滚筒17接触的状态下驱动该卷取滚筒17旋转,能够使卷装18从动地旋转。并且,在该卷取滚筒17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横动槽(省略图示)。从供纱筒管15退绕的纱线16边借助上述横动槽以一定的宽度横动(横向移动)边被卷取于卷装18的表面。由此,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的卷取宽度的卷装18。
并且,各卷取单元11在该卷取单元11的正面具备操作部51。操作者能够通过对该操作部51进行操作而对卷取单元11发出指示。
并且,各卷取单元11构成为在供纱部20与卷取部21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中从供纱部20侧开始依次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24、张力赋予装置25、接头装置26以及纱线质量测定器27的结构。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有时将纱线16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仅称为“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退绕辅助装置24具备能够覆盖于供纱筒管15的芯管的限制部件28。限制部件28构成为大致筒状,且以与形成在供纱筒管15的纱层上部的气圈接触的方式配置。另外,气圈是指从供纱筒管15退绕的纱线16借助离心力摆动的部分。通过使限制部件28与该气圈接触,能够对该气圈的部分的纱线16赋予张力而防止纱线16过度摆动。由此,能够将该纱线16从供纱筒管15适当地退绕。
张力赋予装置25是对行进的纱线16赋予规定的张力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张力赋予装置25由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活动的梳齿的棚栏式的装置。活动侧的梳齿被施力,以成为梳齿彼此啮合的状态。边使纱线16弯曲边使其通过处于啮合状态的梳齿之间,由此能够对该纱线16赋予适度的张力而提高卷装18的质量。但是,张力赋予装置25并不限于上述棚栏式的装置,例如也能够采用盘式的装置。
接头装置26是当供纱筒管15与卷装18之间的纱线16因某种原因而成为断线状态时对供纱筒管15侧的下纱和卷装18侧的上纱进行接头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头装置26构成借助由压缩空气产生的回旋空气流将纱头彼此捻接在一起的捻接装置。但是,接头装置26并不限于上述的捻接装置,例如也能够采用机械式的打结器等。
纱线质量测定器27构成为利用适当的传感器监视纱线16的粗细。并且,在纱线质量测定器27的附近附设有用于在该纱线质量测定器27检测到纱线粗细的异常时直接将纱线16切断的省略图示的切断器。
在接头装置26的下侧以及上侧设置有捕捉并引导供纱筒管15侧的纱线(下纱)的下纱捕捉部件29和捕捉并引导卷装18侧的纱线(上纱)的上纱捕捉部件(驱动部件、纱线捕捉部件)30。下纱捕捉部件29由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的下纱捕捉管31和前端部的吸引口32构成。上纱捕捉部件30由与省略图示的负压源连接的上纱捕捉管33和前端部的吸嘴34构成。能够利用该结构使吸引流作用于上述吸引口32以及吸嘴34。
在该结构中,当在供纱筒管15与卷装18之间纱线成为断线状态时,利用下纱捕捉部件29捕捉供纱筒管侧的纱线并导入接头装置,并且,利用上纱捕捉部件30捕捉卷装侧的纱线并导入(参照后述的图6(b))接头装置26。通过在该状态下驱动接头装置26,对上纱和下纱进行接头,在供纱筒管15与卷装18之间使纱线16成为连续状态。由此,能够再次开始纱线16相对于卷装18的卷取。
据此,能够将纱线16卷绕于供纱筒管15。
其次,对无论安装精度如何均能够使作为驱动部件的上纱捕捉部件30高精度地位于卷装的附近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对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用于驱动上纱捕捉部件3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各卷取单元11作为用于驱动上纱捕捉部件30的结构具备步进电机(驱动部)41、带轮42、传送带43、带轮44、磁力传感器(原点传感器)45、驱动控制部46、脉冲数存储部47以及脉冲数计数部(指令值测定部)48(参照图2以及图3)。
通过从图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46指定脉冲数(指令值),步进电机41转动与该脉冲数相应的量。并且,步进电机41是用于驱动上纱捕捉部件30的驱动部,其他的部件由省略图示的其他的电机驱动。脉冲数计数部48构成为能够对驱动控制部46朝步进电机41指定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并将其计数值存储于脉冲数存储部47。并且,在步进电机41的输出轴41a安装有带轮42。
在带轮42以及带轮44张紧架设有传送带43。另外,上纱捕捉部件30的基端部(作为转动中心的部分)安装于带轮44。根据以上结构,能够通过驱动步进电机41而使上纱捕捉部件30朝上侧或者下侧转动。
另外,在带轮42或者带轮44安装有用于确定上纱捕捉部件30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的磁力传感器45。磁力传感器45构成为当带轮42或者带轮44位于规定的旋转相位时朝驱动控制部46发送检测信号。进而,磁力传感器45发送检测信号时的旋转状态设定成步进电机41的原点,以该原点作为基准进行步进电机41的旋转控制。另外,以下,将步进电机位于原点时的上纱捕捉部件30的位置称为“原点位置”。
其次,说明用于对上纱捕捉部件30的位置进行修正的修正模式。图4是示出修正模式时的自动络纱机10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a)、图5(b)是对修正模式时计数的脉冲数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在设置自动络纱机10时、或者在将摇架23、上纱捕捉部件30等暂时卸下后(或者更换之后),存在产生安装误差的可能性。因而,在该情况下,操作者对机体控制装置12、操作部51等进行操作,做出指示以便朝用于进行修正的修正模式过渡。由此,自动络纱机10过渡至修正模式(S101)。进而,操作者将尚未卷绕有纱线16的卷取筒管22安装于摇架23,且作为修正对象的设备选择上纱捕捉部件30(S102)。另外,在进行其他的设备的修正的情况下,作为修正对象的设备选择上述的其他设备。
其次,自动络纱机10的驱动控制部46使在S102中选择的上纱捕捉部件30朝上侧转动(S103)。此时的转动量是预先设定的,在即便安装位置稍有偏移的情况下吸嘴34也不与卷取筒管22碰撞的位置停止。进而,操作者对操作部51的例如上升按钮、下降按钮等进行操作而使上纱捕捉部件30上升或者下降(S104),以使上纱捕捉部件30位于最佳位置(目标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操作者在判断出上纱捕捉部件30位于目标位置的情况下按下确定按钮。由此,驱动控制部46接受到目标位置已确定的情况(S105、图5(a))。
驱动控制部46在接受到目标位置的确定之后使上纱捕捉部件30从目标位置下降到原点位置(S106、图5(b))。此时,脉冲数计数部48对上纱捕捉部件30从目标位置下降到原点位置所需要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并将计数而得的脉冲数(实测指令值、以下称作实测数)或者是实测数与上述理论值(理论指令值)之间的差值存储于脉冲数存储部47(S107)。如上所述,理论值是根据卷装18的直径而变化的值,因此,在存储与实测数之间的差值的情况下,求出未卷绕纱线16时的理论值,并使用该理论值。然后,自动络纱机10结束修正模式(S108)。
此处,脉冲数计数部48在S106中求得的实测数是在各部件安装后计测而得的值,因此是考虑了安装误差、尺寸误差的值。因而,即便在安装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该实测数使上纱捕捉部件30可靠地位于目标位置。此外,与极其要求高精度的以往的安装作业相比,该作业极其容易,因此能够减轻操作者(或者制造作业者)的负担。另外,由于安装误差等根据每个卷取单元11而不同,因此用户需要针对每个卷取单元11进行上述的作业。
以下对利用实测数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图6(a)、图6(b)是对纱线卷取作业时的待机位置以及上纱捕捉部件30的移动量进行说明的概要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部46考虑实测值、理论值以及原点位置而决定待机位置。具体地说,在脉冲数存储部47存储有实测数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驱动控制部46使上纱捕捉部件30的待机位置从原点位置变化与上述差值相当的量(参照图6(a))。例如,在图5(b)中,修正模式时的理论值量的移动量小于实测数所表示的移动量。因而,使上纱捕捉部件30在靠上升侧该量的位置待机。由此,在进行纱线16的卷取时,仅通过使上纱捕捉部件30上升该理论值的量,就能够使吸嘴34位于目标位置。即,理论值能够作为“为了将从目标位置移动了规定的脉冲数后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而事先决定的值”呈现。
并且,通过这样选择待机位置,能够使各卷取单元11的上纱捕捉部件30的移动量一致,因此能够准确地估算上纱捕捉部件30为了捕捉纱头所耗费的时间。因而,能够尽早开始随后进行的接头动作,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纱线16的卷取。另外,该待机位置能够作为“与实测数无关、从目标位置离开相同脉冲数(理论值)的位置”呈现。
并且,虽然不是决定待机位置的方法,但也能够利用上述实测数进行如下的处理。即,脉冲数计数部48将实测数而非“实测数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存储于脉冲数存储部47。并且,将上纱捕捉部件30的待机位置设定成原点位置。进而,在进行纱线16的卷取作业时,当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时,朝步进电机41输出将实测数和基于根据卷装18的直径求得的理论值的修正量相加而得的脉冲数。由此,能够将上纱捕捉部件30以与上述情况同等的精度朝目标位置定位。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0具备上纱捕捉部件30、步进电机41、磁力传感器45、脉冲数计数部48以及驱动控制部46。步进电机41使上纱捕捉部件30移动与所指定的脉冲数相当的量。磁力传感器45检测上纱捕捉部件30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脉冲数计数部48求出使上纱捕捉部件30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所需要的脉冲数亦即实测值。驱动控制部46考虑脉冲数计数部48计数而得的实测数、理论值以及原点位置决定上纱捕捉部件30的待机位置。
由此,能够使上纱捕捉部件30准确地朝目标位置移动。并且,由于并不需要高精度地安装上纱捕捉部件30,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上纱捕捉部件30或其支承部件等的组装作业。并且,由于能够使待机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设定成理论值的量,因此能够准确地估算上纱捕捉部件30的移动所耗费的时间。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0具备多个具备上纱捕捉部件30的卷取单元11。卷取单元11的脉冲数计数部48针对每个卷取单元11求出实测值。
由此,由于安装误差根据每个卷取单元11而不同,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预先取得脉冲数,能够使所有的卷取单元11的驱动部件准确地朝目标位置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0中,驱动控制部46与脉冲数计数部48所求得的脉冲数无关地将从目标位置离开相同脉冲数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
由此,能够使上纱捕捉部件30朝目标位置移动时的移动量(即移动时间)在卷取单元11之间相同,因此能够防止上纱捕捉部件30的作业时间发生偏移。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结构例如能够按照以下方式变更。
在上述说明中,作为驱动部件举出上纱捕捉部件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驱动部件并不限于上纱捕捉部件30,例如也可以是接头装置、吸引切换用闸门、退绕辅助装置、下纱捕捉部件等。以下依次进行说明。
公知接头装置具备将由下纱捕捉部件以及上纱捕捉部件供给的纱线朝接头嘴引导的导纱杆。根据该导纱杆的移动量决定上纱与下纱的重叠量,因此需要对导纱杆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因而,通过以上述的方法对导纱杆的动作进行修正,能够进行适当的接头作业。
在退绕辅助装置中,公知有伴随着纱线的退绕而朝供纱筒管下降,从而将纱线被退绕的部分与退绕辅助装置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的装置。在这种退绕辅助装置中,为了防止退绕辅助装置与供纱筒管之间的碰撞,并且适当地进行纱线的退绕,需要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因而,通过以上述的方法对退绕辅助装置的下降进行修正,能够适当地对纱线进行退绕。
吸引切换用闸门设置在与纤维机械的负压源相连的管内,是切换使吸引纱线以及异物的多个吸引单元中的哪个单元动作的闸门。当吸引切换用闸门偏移时无法发挥预先设定的吸引力,因此要求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因而,通过以上述的方法对吸引切换用闸门的动作进行修正,能够适当地切换吸引单元。
下纱捕捉部件像上纱捕捉部件30那样其位置能够在待机位置和捕捉下纱的捕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进而,通过以上述方法对捕捉位置进行修正,能够确切地使吸引口位于所确定的捕捉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捕捉纱线。
并且,自动络纱机10也可以形成为以上述方法对多个驱动部件进行位置控制的结构。例如能够针对上纱捕捉部件30和下纱捕捉部件29双方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优选针对每个驱动部件具备驱动部。
在调整模式下,使用未卷绕有纱线16的卷取筒管22,但是,也可以使用卷绕有纱线16的卷取筒管22(卷装18)。在该情况下,需要求出与所使用的卷装18的当前的直径相应的理论值,并应用该理论值。
驱动部并不限于步进电机41,也能够使用可调整驱动量的其他设备(伺服电机等)。
原点传感器并不限于磁力传感器45,也能够使用可设定原点位置的其他设备(限位开关等)。
将步进电机41的驱动力传递至上纱捕捉部件30的结构并不限于带轮42、44和传送带43,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利用齿轮的结构。
对自动络纱机10供给供纱筒管15的结构并不限于托盘式,也可以针对每个卷取单元11设置纡库式的筒管供给装置。
本发明并不限于自动络纱机10,例如也能够应用于纺纱机等。
本发明的纤维机械的结构能够利用卷取单元实现。在该情况下,卷取单元以下述方式构成。该卷取单元具备:驱动部件;根据所被指定的指令值使上述驱动部件移动的驱动部;检测上述驱动部件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的原点传感器;作为实测指令值求出用于使上述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上述原点位置所需要的上述指令值的指令值测定部;以及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根据上述指令值测定部所求出的上述实测指令值、为了将使上述驱动部件从上述目标位置移动规定的指令值后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而事先决定的理论指令值、以及上述原点位置,决定上述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机械具备:
驱动部件;
移动部,该移动部根据所被指定的指令值使所述驱动部件移动;
原点传感器,该原点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部件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
指令值测定部,该指令值测定部作为实测指令值求出为了使所述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所述原点位置所需要的所述指令值;以及
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根据所述指令值测定部所求出的所述实测指令值、为了将使所述驱动部件从所述目标位置移动规定的指令值后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而事先决定的理论指令值、以及所述原点位置,决定所述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机械具备多个具备所述驱动部件的卷取单元,
所述指令值测定部针对每个所述卷取单元求出所述实测指令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将从所述目标位置离开相同的所述指令值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机械具备多个所述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分别具备独立的所述驱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是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值是为了驱动所述步进电机而从所述驱动控制部发送的脉冲数,
所述指令值测定部是对所述脉冲数进行计数的脉冲数计数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点传感器是磁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是以卷装的附近作为目标位置,并捕捉该卷装侧的纱头的纱线捕捉部件。
9.一种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以使驱动部件转动而使其位于目标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工序;
在所述调整后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的工序;
在接受目标位置的确定之后,使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对为了使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原点位置所需要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的工序;
存储计数而得的脉冲数与理论指令值之间的差值的工序;以及
使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从原点位置变化与所述差值相当的量的工序。
10.一种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取单元具备:
驱动部件;
移动部,该移动部根据所被指定的指令值使所述驱动部件移动;
原点传感器,该原点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部件的基准位置亦即原点位置;
指令值测定部,该指令值测定部作为实测指令值求出为了使所述驱动部件从目标位置移动至所述原点位置所需要的所述指令值;以及
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根据所述指令值测定部所求出的所述实测指令值、为了将使所述驱动部件从所述目标位置移动规定的指令值后的位置设定成待机位置而事先决定的理论指令值、以及所述原点位置,决定所述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
CN201310157896.XA 2012-06-07 2013-05-02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及其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 Active CN103482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0262 2012-06-07
JP2012130262A JP2013252948A (ja) 2012-06-07 2012-06-07 繊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2415A true CN103482415A (zh) 2014-01-01
CN103482415B CN103482415B (zh) 2017-11-10

Family

ID=48625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7896.XA Active CN103482415B (zh) 2012-06-07 2013-05-02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及其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71830B1 (zh)
JP (1) JP2013252948A (zh)
CN (1) CN10348241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915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5366437A (zh) * 2014-08-12 2016-03-0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不希望的纱线卷绕形成的装置
CN108711450A (zh) * 2018-05-18 2018-10-26 苏州吉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药房内设备校准方法
CN109715540A (zh) * 2016-09-26 2019-05-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CN112390079A (zh) * 2020-11-27 2021-02-23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投料方法
CN112551269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喂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8845A (ja) * 2012-11-30 2014-06-12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
DE102014012730A1 (de) * 2014-08-26 2016-03-03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bzw. zugehörige Arbeitsstelle
JP2024043433A (ja) * 2022-09-16 2024-03-2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1372A (en) * 1987-07-21 1990-03-2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join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utomatic winder
US5082194A (en) * 1989-11-14 1992-01-21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ruption of winding on a textile winding machine
CN10151917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纱线卷绕装置的纤维机械
CN102126648A (zh) * 2010-01-17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275774A (zh) * 2010-05-17 2011-12-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单元及具备该卷取单元的纱线卷取机
CN102442584A (zh) * 2010-10-01 2012-05-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装置用电路基板及纱线卷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6548A1 (de) 2006-06-08 2007-12-1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telle einer Kreut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JP2011241031A (ja) * 2010-05-17 2011-12-01 Murata Machinery Ltd 巻取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1372A (en) * 1987-07-21 1990-03-2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joining controlling method for automatic winder
US5082194A (en) * 1989-11-14 1992-01-21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the interruption of winding on a textile winding machine
CN10151917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纱线卷绕装置的纤维机械
CN102126648A (zh) * 2010-01-17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275774A (zh) * 2010-05-17 2011-12-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卷取单元及具备该卷取单元的纱线卷取机
CN102442584A (zh) * 2010-10-01 2012-05-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装置用电路基板及纱线卷取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915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5366437A (zh) * 2014-08-12 2016-03-0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不希望的纱线卷绕形成的装置
CN105366437B (zh) * 2014-08-12 2018-03-27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不希望的纱线卷绕形成的装置
CN109715540A (zh) * 2016-09-26 2019-05-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CN109715540B (zh) * 2016-09-26 2021-0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及其操作方法
CN108711450A (zh) * 2018-05-18 2018-10-26 苏州吉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药房内设备校准方法
CN112390079A (zh) * 2020-11-27 2021-02-23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投料方法
CN112551269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喂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2415B (zh) 2017-11-10
EP2671830A2 (en) 2013-12-11
EP2671830A3 (en) 2014-09-10
EP2671830B1 (en) 2016-04-06
JP2013252948A (ja)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2415A (zh) 纤维机械、卷取单元的驱动部件的待机位置决定方法以及卷取单元
CN101509756B (zh) 纱线品质测量器以及绕线机
JP6362365B2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部を運転する方法並びに方法を実施する作業部
CN103569789B (zh) 纱线卷绕机
EP2502863B1 (en) Winding unit, automatic winder and aligning method of yarn supplying bobbin
CN101659361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具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8975070A (zh) 纱线监视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监视方法
EP2388226A2 (en) Winding unit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101659362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具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EP2808283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2612478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5383999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3723577B (zh) 将环锭纺纱机上制造的管纱用于后续倒筒作业的制备方法
CN101348200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6927307B (zh) 纱线卷取装置、纱线卷取方法以及纱线卷取系统
JP2845980B2 (ja) 自動紡績機の紡糸部にスライバを供給する方法と装置
JP2012224432A (ja) 糸巻取装置及びロットチェンジ方法
CN102275775A (zh) 卷取单元
CN106241495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CN212385836U (zh) 一种同步带绕线机
KR101357058B1 (ko) 사조 권취기, 및 사조의 권취 방법
EP2567921B1 (en) Winding unit
JP6985109B2 (ja) 巻取りステーション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と巻取り装置
CN103832888A (zh) 纺织机械
KR100902097B1 (ko) 원사공급기의 장력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