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1660A -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1660A
CN103481660A CN201310415010.7A CN201310415010A CN103481660A CN 103481660 A CN103481660 A CN 103481660A CN 201310415010 A CN201310415010 A CN 201310415010A CN 103481660 A CN103481660 A CN 103481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vered area
covered
printing element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50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A·艾萨克
J·S·理查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3481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4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with duct-blades or like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45Remote control of the duct k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36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 B41F33/0045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for automatically regulating the ink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平版印刷机中至印刷基板的墨馈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所述平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当印刷基板上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平板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时,对所述第一墨区进行颜色扫描;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Description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领域并且特别涉及用于印刷机的供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平版印刷领域,印刷机中的墨连续地通过一系列辊子从墨源传送至印版滚筒上的印版。印版的图像部分从一系列供墨辊子的最后一个或多个辊子上接收墨,并且将一部分墨转移至胶印滚筒作为反向图像,该部分墨就被转移至纸张或其他材料上形成正确阅读图像。在传统的平版印刷工艺中,包含水和所有添加物的润湿液被连续转移至印版从而部分传送至印版的非图像区域是很重要的,水用于保持非图像区域没有墨。最后,在传统印刷机系统中,墨是以供墨量变化的形式连续不断地成为可用,其变化量通过对诸如墨注射器的多个墨计量装置的跨印阵列输入控制调整(cross-press column input control adjustments)来确定的。开口喷墨系统也可以用作墨计量装置。
没有成像材料的平版印版表面具有微小孔隙以及亲水或喜水的特性以提高水的保持力,也就是提高润湿液,而不是印版表面的墨的保持力。对印版进行成像将这些孔隙填满并且根据将要印刷的图像创建亲油或喜墨区域。因此,当墨和润湿液都以适当的量存在于成像的印版上,只有非图像区域残留下的墨变得没有从印版脱离。一般而言,这个动作导致在印版表面上的连续的墨和润湿液的分离,这对平版印刷过程而言是必需的。
在平版印刷期间控制从每个墨注射器供给适量的墨是必需的。美国专利NO.5027706,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描述了一种供墨系统,所述供墨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从墨轨向对应于墨列或区的多个独立墨出口的墨供应的控制装置。
美国专利NO.5179978,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印刷机中的墨或者印刷液的输入的可旋转墨阀组件。
美国专利NO.2006/0162597,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公开了一种集成墨轨组件,所述墨轨组件包括多个页式部件(page pack),每个页式部件包括与墨列或区对应的相应墨输出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种胶版印刷机(offset lithographic printingpress)包括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供墨单元和润湿单元。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多个墨计量装置,每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印刷单元的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相关联。所述印刷机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彩色扫描仪,其相对于所述印刷单元设置,以在印刷基板上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印刷单元时对所述第一墨区进行扫描;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多个墨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扫描仪。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来输出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根据该实施例,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平版印刷机(lithographicprinting press)中至印刷基板的墨馈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用于所述平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当印刷基板上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平板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时,对所述第一墨区进行颜色扫描;以及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提供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根据该实施例,提供步骤可以包括: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根据上述印刷机和方法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多个墨区可以是所述印刷基板上的墨区的总数量的子集,并且附加的彩色扫描仪可以用于扫描所述印刷单元的另一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并且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可以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扫描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墨覆盖要求。该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扫描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根据上述印刷机和方法的其他实施例,所述印刷机可以包括具有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二印刷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多个墨区可以根据上述彩色扫描仪或第二彩色扫描仪进行控制。
如果所述第二多个墨区被所述彩色扫描仪控制,则所述方法或印刷机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是基于所述印刷单元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的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如果第二多个墨区被所述第二彩色扫描仪控制,则所述方法或印刷机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印刷机的顶视图,其包括在织物上进行印刷的四个印刷单元,其中在第一印刷单元之后,在织物上设置扫描仪,所述印刷机还包括以虚像(虚线)示出的可选的其它扫描仪。
图1b示出了横跨织物的一行墨区“a1”到“an”,其中扫描仪定位成扫描区域“a3”。
图2A和2B示出了包括页式部件的现有技术墨轨组件。
图3示出了使用来自少于全部区域扫描的扫描印刷颜色读数进行多个墨键区的闭环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着墨辊典型地包括多个墨计量装置,其向横跨诸如织物或纸张的印刷基板的相应墨键区或列馈送墨。每个计量装置都被独立控制,以向其相应区提供期望的墨覆盖。所述每个区的期望的墨覆盖是根据用于给定印刷任务的预印指定的。在传统的闭环墨馈送控制系统中,对每个墨区中的实际印刷颜色进行采样,并且采样值被用于控制墨馈送,从而控制相应墨区。这要求用于每个墨区的单独彩色扫描仪,其费用很高,或者要求可移动至每个墨区的可移动彩色扫描仪,这将导致采样数据延迟并且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墨薄膜厚度可以通过在墨键区使用一些或者甚至一个等价印刷区域(例如墨区)扫描的颜色读数来控制。具体而言,系统使用(a)每个墨键区(来自印前的)已知的覆盖需求,(b)来自一个等价印刷区域的扫描印刷颜色读数,使用(c)已知的单独墨区值的设置,以及(d)方差-协方差矩阵(简写成协方差矩阵),其获取横跨特定供墨系统的多个墨区的多元/多维数据中的方差和线性相关性,所述方差和线性相关性初始从印刷试验得到,并且利用运行生产数据微调。作为一个等价区域的少的读数可以是印刷在织物上的专门的彩色条,或者来自实际要印刷图像本身。
考虑到这一点,对于给定的印刷供墨系统而言,协方差矩阵是通过印刷测试和利用运行生产数据微调来确定的。这就给不同的供墨区之间提供了天然的可变性和共同的可变性。该协方差矩阵在诸如多样的平均百分比和多种类型的纸张的可变的条件下,提供测量的可靠性。
使用已知的墨覆盖可变性,能够使用从一些或者甚至一个墨区扫描得到的颜色读数来控制多个墨键区的墨薄膜厚度。考虑到这一点,来自所扫描的墨键区扫描颜色读数与所选择的墨键区的期望颜色值之间的水平差用于墨键所需的变化的指示器,其如本领域已知的来控制所扫描墨区的颜色。然而,该水平差也用于计算每个未扫描的墨键区需要的等量变化,其依赖于每个墨区预测模型来获取所需颜色的变化,而无需取得用于这些墨键区的颜色读数。该方法不限于静态调整,也可以用于对墨流量设定进行动态变化以补偿墨链延迟,正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胶版印刷机中的墨控制一样。
代表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彩色扫描仪,其位于织物表面上方的固定横向位置,使得只扫描织物表面的墨键区的子集。在一个织物优选印刷中,这将例如包括至少两个颜色测量装置或扫描仪——一个用于织物的一面,另一个用于织物的相对面。优选地,每个彩色扫描仪扫描单个墨键区。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扫描仪用于扫描织物表面的单个区域,并且剩余区域没有扫描仪。在其他实施例中,20%,40%,50%或60%的墨区可以具有相关的扫描仪。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胶版印刷机的顶视图,其包括四个印刷单元101、102、103、104,用于在织物1上印刷四种颜色。还如图所示,扫描仪10位于印刷单元101之后,在织物1之上。如下所讨论的,在印刷单元102、103和104之后还可以存在额外的扫描仪(如虚线10’所示)。另外,在每个印刷单元之后可以存在多于一个的扫描仪(如虚线10”所示)。图1b示出了横跨织物的一行墨区“a1”到“an”,扫描仪10位于墨区“a3”之上。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胶版印刷机的每个印刷单元包括供墨单元、润湿单元、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以及压印滚筒。在优选胶版印刷机中,存在两个供墨单元、两个润湿单元、两个印版滚筒以及两个相对的胶印滚筒。如图1a所示,控制器20控制包括供墨单元的印刷单元101-104,并且连接到扫描仪10上。控制器20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下面结合图3讨论的闭环控制算法的软件和/或硬件。也可以将其作为计划电脑或者控制台的一部分,在其上的存储器中存储每个墨区的覆盖需求。
图2A示出了现有技术墨轨组件36,其包括页式部件70,所述页式部件70被安装为与歧管72流体连通,所述歧管72又与墨轨74流体连通。孔轨76被安装为与墨轨78流体连通。页式部件70、歧管72、墨轨74和孔轨76一起限定了整个墨通道78,以用于将墨从供应导管80转移,并且传送至鼓40。页式部件70、歧管72、墨轨74和孔轨76均单独包括墨通道82、84、86和88。在每个印刷单元101、102、103和104的每一个供墨单元设置墨轨组件36。
页式部件70包括墨入口90,其可操作地地经由供应导管80连接到墨供应装置(未示出)。泵92将墨从供应导管80泵送通过墨通道78并且通过调节墨的供应的阀94。
然后,泵92将墨沿着墨通道78推送通过歧管72、墨轨74和孔轨76,并且推出至鼓40。如已知的,墨被施加至鼓40,已知的是从鼓40开始,墨通过一系列中间传递滚筒而被转移到印版滚筒上,最终到达织物。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每个页式部件都可以将墨施加到不同的区“an”。
现在参考图2B,示出了沿着图2A的线2B-2B截取的墨轨组件36。墨轨组件36优选包括若干个模块化页式部件70,如图2B所示具有四个页式部件70。页式部件70可以是如美国专利NO.5472324所述的那些。因此,每个页式部件70可以大约宽121/2″,使得四个页式部件70可以印刷大约50″的织物。
墨轨组件36包括第一端96、第二端98以及中间部分99。页式部件70被安装至歧管72,并且沿着第一端96和第二端98之间的一段墨轨组件36延伸。所有页式部件70都可以经由螺钉直接固定到歧管72。每个页式部件70经由墨入口90接收墨,并且经由多个更小的出口(未示出)而直接将墨传送至歧管72。
应该注意的是,每个页式部件70包括其自己的泵/马达92、墨入口90以及阀94(参见图2A)。每个独立的墨入口90都可以如图2B所示的连接至单个的供应导管80。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根据预期应用的尺寸,必要时可以采用额外或更少的模块化页式部件70。因此,如果需要改变,如使用更小的织物,可以不激活页式部件70,使得墨就不会传送至织物外面的位置。
虽然在该示例中示出了特定的页式部件70,但显然,从供应装置接收墨并且可控地将其传送到墨轨74以施加至墨区的任何装置都可以被用作页式部件。此外,尽管页式部件对于传送墨到墨区特别有效,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墨注射器,假定它们可以独立控制地将墨供应到不同的墨区。此外,也可以使用除了墨注射器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墨计量装置。例如,可以采用开口喷墨系统。
应该注意的是,诸如控制器20的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控制不同墨区的墨的供应的方式对于本领域来说是公知的,因此,在此不再叙述。相反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新颖的闭环控制系统。就这一点而言,控制器20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者任何适当的基于硬件或基于软件的一个或多个电子控制器,其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与支持电路相关的微计算机、一个或多个有限状态机、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一个或多个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
图3示出了控制器20的总体方法流程和控制系统算法,所述控制器20用于向馈送至横跨印刷基板的单独区域的墨提供闭环控制。该系统和方法采用来自少于满版扫描的扫描印刷颜色读数来提供多个墨键区的闭环控制。一个墨键区(表示为墨键0)具有位于固定位置的印刷颜色测量装置或可移动颜色测量装置。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动态地调整相应流量控制机构的流量以在尽可能快的时间获得新的颜色设置,然后将相应流量控制机构的流量调整为保持期望颜色所需的静态值,直到下一次采样。
参考图3,如本领域已知的,用于墨区或键x的流量设定230.1是动态流量变化算法220.1和静态初始流量变化算法210.1的函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算法210.1使用来自印前的键x的已知覆盖要求和来自要印刷在织物上的图像的颜色扫描的数据,以计算键x需要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然后,动态流量变化算法基于静态初始流量变化算法210.1和来自印前的已知覆盖需求201.1的输出随时间动态地改变键x的流量设定,以实现由静态初始流量变化算法指定的流量变化。来自210.1的该静态初始流量变化一直要被使用到系统再次对来自扫描仪202的数据进行采样为止,并且重复所述过程。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系统中,需要以相同的方式分别扫描和控制每个区。
根据本发明的闭环控制方法,来自一个区(键x)的颜色扫描数据不仅用于调整墨区键x的流量设定,还用于没有被扫描的多个其他墨键n的设置。根据本发明,根据以下原则对其他没有被扫描的键区(表示为图1中的键n)进行调整:需要对所有未扫描的墨键进行可计算的调整,并且可以基于键0所需的调整,键0的覆盖要求以及未扫描的键区n的覆盖要求来计算该调整。在扫描单个墨区的实施例中,调整是基于所扫描的墨区对所有未被扫描的其他键区作出的。如果使用多于一个的扫描,则来自每个扫描仪的数据将用于调整未被扫描区的子集。例如,参考图1,扫描仪101可以被用于扫描印刷单元100中的墨区键0。该扫描可以用于控制印刷单元100、101、102、103和104中的所有墨区。可选地,每个印刷单元可以具有用于控制至其墨区的墨供应的相关扫描仪101;或者均可以被用于控制至单个印刷单元中的区的子集的墨供应的两个扫描仪10、1011。参考图3,根据已知的键区n(201.n)的覆盖要求和墨键区x(202)的颜色扫描,键“n”的静态流量变化算法210.n计算键n的静态流量变化。通过根据静态流量变化算法210.n的输出和键区n(201.n)的已知的覆盖要求来计算键区n的动态流量变化,动态流量变化算法220.1随时间动态地改变键区n的流量设定(230.n)。
使用该方法和控制系统,无需求助于每个墨键区的单个印刷颜色测量,就可以补偿整个工作中固有的变量(诸如纸张色彩和密度)。
根据其它实施例,在其他胶版印刷机中,一个或多个扫描区可以被用于控制其他印刷基板的未扫描墨区。例如,在具有相同颜色的多个纸张织物的情况下,来自一织物的一个或多个扫描区可以被用于控制多个织物的墨馈送。因此,在图3的上下文中,该实施例的键N可以不仅包括被键0扫描的织物上的墨区,也可以包括具有例如相同色彩和/或密度的所有其他织物上的墨区。通过这种方式,系统使用键0的扫描,来计算多个纸张织物上整个工作过程中固有变量所需的调整。
在前面的描述中,参考了特定的实施例和及其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阐述的更宽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显然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形和修改。因此该描述和附图可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22)

1.一种控制平版印刷机中至印刷基板的墨馈送的方法,包括:
针对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用于所述平版印刷机的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
当印刷基板上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平板印刷机的所述印刷单元时,对所述第一墨区进行颜色扫描;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提供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步骤进一步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
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所述动态流量变化仅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仅基于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墨区是所述印刷基板上的墨区的总数量的子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刷基板上离开所述印刷单元的墨区的总数量包括所述多个墨区和另一多个墨区,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所述平版印刷机的所述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
当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平版印刷机的所述印刷单元时,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进行颜色扫描。
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
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提供用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所述平版印刷机的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所述第二印刷单元和所述印刷单元印刷不同的颜色;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提供用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针对所述平版印刷机的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所述平版印刷机的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
当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平版印刷机的所述第二印刷单元时,对所述印刷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进行颜色扫描;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提供用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9.一种胶版印刷机,包括:
印刷单元,其包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供墨单元和润湿单元,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多个墨计量装置,每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印刷单元的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相关联;
存储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
彩色扫描仪,其相对于所述印刷单元设置,以在印刷基板上的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印刷单元时对所述第一墨区进行扫描;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多个墨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扫描仪,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输出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流量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所述控制器是计算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所述控制器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所述控制器是计划计算机的部件并且所述计划计算机包括存储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进一步包括计划计算机,所述计划计算机包括所述存储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所述动态流量变化仅基于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仅基于所述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所述多个墨区是所述印刷基板上的墨区的总数量的子集。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包括,
第二印刷单元,其包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供墨单元和润湿单元,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多个墨计量装置,每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相关联;
第二彩色扫描仪,其相对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设置,以在所述印刷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第二印刷单元时扫描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多个墨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二扫描仪,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包括:
第二印刷单元,其包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供墨单元和润湿单元,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多个墨计量装置,每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相关联;
第二彩色扫描仪,其相对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设置,以在所述印刷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第二印刷单元时扫描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计量装置的每一个墨计量装置的墨覆盖要求;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多个墨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控制台以及所述第二扫描仪,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胶版印刷机,其中所述印刷基板上离开所述印刷单元的墨区的总数量包括所述多个墨区和另一多个墨区,所述胶版印刷单元包括:
另一彩色扫描仪,所述另一扫描仪相对于所述印刷单元设置,以在印刷基板上的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离开所述印刷单元时扫描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所述第一墨区;
其中所述供墨单元包括另一多个墨计量装置,所述另一多个墨计量装置中的每一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另一多个墨区中的一个墨区相关联;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另一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版印刷机,进一步包括,
第二印刷单元,其包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供墨单元和润湿单元,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供墨单元包括第二多个墨计量装置,每个墨计量装置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一个墨区相关联;
存储器,其存储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墨覆盖要求;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多个墨计量装置的每一个,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22.一种控制平版印刷机中对于印刷基板以及第二平版印刷机中对于第二印刷基板的墨馈送的方法,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来控制所述平版印刷机中对于所述印刷基板的墨馈送;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平版印刷机中对于所述第二印刷机基板的墨馈送,所述控制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针对所述第二平版印刷机的第二印刷单元的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提供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墨覆盖要求;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印刷单元的所述多个墨区的第一墨区的所述扫描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静态初始流量变化;
针对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静态初始流量变化和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墨覆盖要求来计算动态流量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所述动态流量变化来输出用于所述第二印刷单元的所述第二多个墨区的每一个墨区的流量设定。
CN201310415010.7A 2012-06-12 2013-06-13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34816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94,504 2012-06-12
US13/494,504 US8683922B2 (en) 2012-06-12 2012-06-12 Closed loop ink control system for a printing pres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660A true CN103481660A (zh) 2014-01-01

Family

ID=4862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5010.7A Pending CN103481660A (zh) 2012-06-12 2013-06-13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3922B2 (zh)
EP (1) EP2674299A1 (zh)
CN (1) CN10348166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533A (zh) * 2016-03-17 2016-08-03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方法
WO2017133508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墨斗及数字化供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157106A1 (zh) * 2016-03-17 2017-09-21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供墨方法
CN109849504A (zh) * 2018-10-25 2019-06-07 广州爱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键补偿与校正数据计算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5007A (ja) * 1981-12-17 1983-06-22 Toshiba Corp 画像面積測定装置
EP0196431B1 (de) * 1985-03-21 1992-11-11 Felix Brunner Verfahren, Regelvorrichtung und Hilfsmittel zur Erzielung eines gleichförmigen Druckresultats an einer autotypisch arbeitenden Mehrfarbenoffsetdruckmaschine
US5027706A (en) 1988-07-11 1991-07-02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ess inking system
US5179978A (en) 1991-07-30 1993-01-19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otary ink valve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ink or printing fluid input in a printing press
US5472324A (en) 1994-06-10 1995-12-05 Atwater; Richard G. Page pack having novel heat sink arrangement for pump motor drive units
US6318260B1 (en) * 1997-05-05 2001-11-20 Quad/Tech, Inc. Ink key control in a printing press including lateral ink spread, ink saturation, and back-flow compensation
JP4615640B2 (ja) 1998-02-14 2011-01-19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印刷機のインキ壷におけるインキを調量する方法
DE29916379U1 (de) * 1999-09-17 1999-12-09 Roland Man Druckmasch Vorrichtung zum densitometrischen Ausmessen von Druckprodukten
US7007604B2 (en) 2002-04-25 2006-03-07 Gos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ink rail assembly for a printing press
CN100436129C (zh) 2003-06-09 2008-11-26 戈斯国际公司 可变版式胶印机
DE102004061469A1 (de) * 2004-12-18 2006-07-1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Farbgebung in einer Offsettdruckmaschine
DE102008041426B4 (de) 2008-08-21 2014-09-0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Farbwerk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3508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墨斗及数字化供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10919290B2 (en) 2016-02-03 2021-02-16 Hangzhou Cron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al ink duct for a press, digital ink supply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818533A (zh) * 2016-03-17 2016-08-03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方法
WO2017157106A1 (zh) * 2016-03-17 2017-09-21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供墨方法
CN109849504A (zh) * 2018-10-25 2019-06-07 广州爱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键补偿与校正数据计算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3922B2 (en) 2014-04-01
EP2674299A1 (en) 2013-12-18
US20130327239A1 (en)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2753A (en) Printing couple for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rinting
US4672893A (en) Flexo-gravure printing
CN101336168A (zh) 用于印刷质量测量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6796226B2 (en) Printing method
CN103481660A (zh) 用于印刷机的闭环墨控制系统
CA1331934C (en) Web fed printing machine for recto-verso printing especially of banknotes
JP5112667B2 (ja) 印刷機の温度を調節する方法
US87461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inking differences in printing presses with an anilox short inking unit and printing press having the apparatus
US6477954B1 (en) Ink key presetting system for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US8001896B2 (en) Ink dosing device of a printing group,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nk dosing device
JP3073609B2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定常印刷時のインキ分布を調整する方法
CN105291581A (zh) 一种基于多重干燥的温控凹版印刷装置
US5134936A (en) Set-up method for a printing system, and resulting printing system
CN102069631A (zh) 用于运行印刷机的输墨装置的方法
WO2006013178A1 (en) Dampening control for a printing press
CN1982059B (zh) 印刷机及其运行的方法
CN103144430B (zh) 用于印刷机的着墨监测器
CN1757510B (zh) 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和在印版滚筒上更换印版的方法
CN105346242A (zh) 一种调节油墨工作温度的凹版印刷机
JP4472796B2 (ja) インキツボキーの原点位置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インキツボキーの現在位置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035782A (en) Selective flexographic printing with movable anilox roll
JP2998893B2 (ja) 印刷機
CN1911655B (zh) 单张纸印刷机和单张纸印刷方法
US6408751B1 (en) Multi-color, multi-process automatic ink leveler
JPH0642846Y2 (ja) 自動インキ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