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0082A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0082A CN103470082A CN 201310433565 CN201310433565A CN103470082A CN 103470082 A CN103470082 A CN 103470082A CN 201310433565 CN201310433565 CN 201310433565 CN 201310433565 A CN201310433565 A CN 201310433565A CN 103470082 A CN103470082 A CN 1034700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rotation
- berth
- speeding
- park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包括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升降机、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和控制器,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包括驰车机座、驱动轮组、驱动装置、升降平台、支撑架、第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机包括旋转输送平台、旋转驱动组件、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包括从上到下多层泊位平台,在所述多层泊位平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降机井道,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井道内,并与所述升降机的旋转输送平台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停车系统的运行。本发明采用智能地下立体自动停车场,不占地,具有省地、绿色、节能、环保、智能、便捷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了严重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且,用于小型汽车车辆停放的立体停车系统,都要破坏绿化环境,大都是由驾驶员开车绕道进入停车泊位,存在过道长,占地面积多,进出车库麻烦,又如北京国际机场地下三层立体停车场都要驾驶员开车绕道进出停车系统,过道很长,就是进出库寻找泊位都比较困难,这种车库进出泊位既要开车用燃油,又有噪音污染、油烟排放,安全防范不佳,这种停车场,呈方块型排列,还要前后出车道,占地面积也大,停泊车辆少,停泊存取车辆不便,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人们要求的低碳生活的绿色建筑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包括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升降机、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和控制器;
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包括驰车机座、驱动轮组、驱动装置、升降平台、支撑架、第一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机包括旋转输送平台、旋转驱动组件、第二升降装置;
所述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包括从上到下多层泊位平台,在所述多层泊位平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降机井道,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井道内,并与所述升降机的旋转输送平台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停车系统的运行。
进一步,所述驰车机座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支承板和位于两个支承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承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位于两个支承板下表面上的两组驱动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驰车机座上;
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支承板相对应,在前后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升降平台通过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上面,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起始位置和支撑位置,所述前后升降平台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探测车轮的位置的探测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杆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竖直放置在所述升降机井道的下方,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包括活塞杆;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轴、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电机、传动齿轮组和支承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的正下方,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输送平台下表面的圆心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旋转轴与传动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垂直连接;
所述电机通过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每层所述泊位平台包括多个环形泊位台,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大小、形状相配的所述升降机井道,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下面设置有回转轨道,所述回转轨道均配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环形泊位台上有多个泊位,所述多个泊位环绕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中心线依次均匀设置,所述泊位平台上设置有驰车道,所述驰车道穿过所述多个环形泊位台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连通。
进一步,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通过球头与所述旋转轴的球形凹槽相配合,所述球形凹槽设置在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相对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通过铰轴与所述升降平台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铰轴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支撑位置之间旋转切换。
进一步,所述驰车道为“十”字型驰车道,所述“十”字型驰车道的道路交汇处为所述旋转输送平台。
进一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剪式举升机。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升降机和层叠复式泊车平台电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出库平台,所述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出库平台包括设置在绿色地面花坛中的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口工位和IC管理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智能地下立体自动停车场,不占地,直接沉浮式自动进出车库,免燃油,减排放,不用驾驶员开车进出车库,低碳环保,确保地上绿化面积,增加城市地面绿色,具有“省地、绿色、节能、环保、智能、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驰车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驰车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泊位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旋转轴与活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的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进出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2、旋转平台,3、层叠复式泊车平台,4、汽车,5、升降平台,502、探测器,6、支撑架,601、起始位置,602、铰轴,603、支撑位置,7、车轮,8、驱动轮组,9、驰车机座,901、支承板,902、连接杆,10、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进出库平台,1001、四方式进口工位,1002、IC管理中心,1003、升降机井道,1004、绿植,11、第一升降装置,1101、凹槽,21、旋转轴,22、传动齿轮,23、电机,24、电机座,25、第二升降装置,27、活塞杆,31、回转支承,32、泊位平台,33、环形泊位台,34、驰车道,35、泊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进出库平台10、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升降机、层叠复式泊车平台3和控制器。
所述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进出库平台10包括设置在绿色地面花坛的四方式进口工位1001、IC管理中心1002、升降机井道1003和绿植1004。优选的,所述四方式进口工位1001还可以是二方式进口工位。
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包括驰车机座9、驱动轮组8、驱动装置、升降平台5、支撑架6、第一升降装置11。
所述驰车机座9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支承板901和位于两个支承板之间的连接杆902,所述连接杆902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承板901的上表面上;
所述驱动轮组8包括位于两个支承板901下表面上的两组驱动轮,优选的,一组驱动轮包括4个轮子,所述驱动轮组8用于支承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在地面上行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组8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驰车机座上,用于给驱动轮组8提供驱动力;
所述升降平台5与所述支承板901相对应,在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其通过第一升降装置11设置在所述支承板901的上面,所述升降平台5在第一升降装置11的支承下可垂直上升下降,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1为剪式举升机;
在前后的升降平台5上各设有一组支撑架6,每组支撑架6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601,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板601具有起始位置和支撑位置,其起始位置如图3中虚线所示,其纵向轴线平行于汽车4的纵向轴线,便于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伸入到汽车4的下方,其支撑位置如图3中实线所示,其纵向轴线垂直于汽车4的纵向轴线,此时,随着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1的上升,支撑板601可对汽车4的侧板进行支撑,从而将汽车4抬离地面;所述支撑板601通过铰轴602与所述升降平台5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01通过所述铰轴602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支撑位置之间旋转切换。优选的,在前后车轮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支撑板601;
如图2所示,位于前端的第一升降装置11的下表面设有凹槽1101,所述凹槽1101与所述连接杆902配合,使得所述升降平台5能够沿着所述连接杆902平移,在所述前后升降平台5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探测器502,用于探测车轮7的位置,在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伸入到汽车4下面时,位于后端的升降平台5根据位于其上的探测器502探测到的车轮信息首先定位,然后位于前端的升降平台5根据位于其上的探测器502探测到的车轮信息,沿着所述连接杆902前后移动,进行定位,这样整个驰车装置可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准确定位。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机包括旋转输送平台2、旋转驱动组件、第二升降装置25。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5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竖直放置在升降机井道(后面会具体介绍)的下方;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包括活塞杆27;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轴21、驱动所述旋转轴21旋转的电机23、传动齿轮组22和支承架24,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是圆盘形,所述旋转轴2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下表面的圆心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27相连接,所述旋转轴21与传动齿轮组22中的从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轴21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垂直连接;所述电机23通过支承架24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5顶部,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组22中的主动齿轮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的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的活塞杆27的外端通过球头2701与所述旋转轴的球形凹槽2101相配合,所述球头2701能够在所述球形凹槽2101内转动,所述球形凹槽2101设置在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相对的一端,这样,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5能够驱动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上升和下降,当电机23带动旋转轴旋转时,不会带动所述活塞杆27转动。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层叠复式泊车平台3包括从上到下多层泊位平台32,每层所述泊位平台32包括多个环形泊位台33,所述环形泊位台33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大小、形状相配的升降机井道1003,所述升降机在该升降机井道1003内上下运动,用来输送车辆入库、出库;所述环形泊位台33的下面设置有回转轨道31,所述回转轨道31均配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环形泊位台33上有多个泊位35,所述多个泊位35环绕所述环形泊位台33的中心线依次均匀设置,所述泊位平台32上设置有驰车道34,所述驰车道34穿过所述多个环形泊位台33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的旋转平台2连通。任意一个泊位35都能通过所述回转支承31旋转到所述驰车道34上。
优选的,所述驰车道34为“十”字型驰车道,所述“十”字型驰车道的道路交汇处为所述旋转输送平台2。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升降机和层叠复式泊车平台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IC管理中心1002内。
停车时,用户将汽车4停到旋转输送平台2上,用户向控制器做出停车指令,控制器控制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1移动到汽车4的底部,支撑架6通过所述铰轴602从所述起始位置旋转切换到支撑位置,第一升降装置11工作,通过支撑架6将汽车4举起一定高度,汽车的轮子7脱离地面;控制器控制旋转输送平台2开始工作,与此同时,控制器选择汽车4的泊位,例如,第2层泊位平台的第1个环形泊位台的第3号泊位;第二升降装置25将旋转平台2降到指定的第2层泊位平台,驱动电机通过回转轨道31使得第1个环形泊位台的第3号泊位旋转到驰车道34上,旋转驱动带动旋转平台2旋转使得驰车装置1与驰车道34的运行路线相配合,驰车装置1带着汽车在驰车道34上运行到第2层泊位平台的第1个环形泊位台的第3号泊位,第一升降装置11工作,通过支撑架6使汽车的轮子7降到底面,随后支撑架脱离汽车,沿原路返回到旋转平台2上,旋转平台2沿原路回到地面,等待第二次工作指令,取车时,亦是如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升降机、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和控制器;
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包括驰车机座、驱动轮组、驱动装置、升降平台、支撑架、第一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机包括旋转输送平台、旋转驱动组件、第二升降装置;
所述层叠复式泊车平台包括从上到下多层泊位平台,在所述多层泊位平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降机井道;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井道内,并与所述升降机的旋转输送平台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停车系统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驰车机座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支承板和位于两个支承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承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位于两个支承板下表面上的两组驱动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轮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驰车机座上;
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支承板相对应,在前后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升降平台通过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上面,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起始位置和支撑位置,所述前后升降平台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探测车轮的位置的探测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杆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竖直放置在所述升降机井道的下方,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包括活塞杆;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轴、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电机、传动齿轮组和支承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的正下方,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旋转输送平台下表面的圆心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旋转轴与传动齿轮组中的从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垂直连接;
所述电机通过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泊位平台包括多个环形泊位台,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大小、形状相配的所述升降机井道,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下面设置有回转轨道,所述回转轨道均配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环形泊位台上有多个泊位,所述多个泊位环绕所述环形泊位台的中心线依次均匀设置,所述泊位平台上设置有驰车道,所述驰车道穿过所述多个环形泊位台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或者气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通过球头与所述旋转轴的球形凹槽相配合,所述球形凹槽设置在与所述旋转输送平台相对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通过铰轴与所述升降平台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铰轴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支撑位置之间旋转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驰车道为“十”字型驰车道,所述“十”字型驰车道的道路交汇处为所述旋转输送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剪式举升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一卡通智能沉浮式驰车装置、升降机和层叠复式泊车平台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出库平台,所述地上绿色景观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出库平台包括设置在绿色地面花坛中的四方式或二方式进口工位和IC管理中心。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10433565 CN103470082A (zh) | 2013-09-18 | 2013-09-18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CN201310653298.1A CN103758380A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CN201320798599.9U CN203569937U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10433565 CN103470082A (zh) | 2013-09-18 | 2013-09-18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0082A true CN103470082A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979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10433565 Pending CN103470082A (zh) | 2013-09-18 | 2013-09-18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CN20132079859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9937U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CN201310653298.1A Pending CN103758380A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9859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9937U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CN201310653298.1A Pending CN103758380A (zh) | 2013-09-18 | 2013-12-05 | 一种工具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3470082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4600A (zh) * | 2015-11-11 | 2016-01-27 | 昆山力泰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阳极氧化生产线 |
CN106760761A (zh) * | 2017-03-15 | 2017-05-31 | 青岛正为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车库 |
CN108301671A (zh) * | 2018-04-03 | 2018-07-20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地下多层环形旋转式立体车库 |
CN108331402A (zh) * | 2018-02-09 | 2018-07-27 | 苏州市汉诺威升降台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稳定的双层车库 |
CN108678467A (zh) * | 2018-05-28 | 2018-10-19 | 上海知泊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0082A (zh) * | 2013-09-18 | 2013-12-25 | 裘苗全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CN106285111A (zh) * | 2015-05-22 | 2017-01-04 | 深圳怡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搬运机器人 |
CN106428286A (zh) * | 2016-10-27 | 2017-02-22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可使汽车自由移动装置 |
DE102017220584A1 (de) * | 2017-11-17 | 2019-05-23 | Robert Bosch Gmbh | Transport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ieren eines Fahrzeug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95387B2 (ja) * | 1995-11-10 | 1999-12-27 | 東急車輛製造株式会社 | 機械式駐車装置 |
KR100399872B1 (ko) * | 2000-08-24 | 2003-09-29 | 동양기전 주식회사 | 무파레트식 주차설비용 슬라이더 장치 |
CN201367748Y (zh) * | 2009-02-18 | 2009-12-23 | 河北科技大学 | 双层立体车库用车辆取放装置 |
CN102444304A (zh) * | 2011-09-15 | 2012-05-09 | 龚勇 | 对翼式无避让立体车库 |
CN103470082A (zh) * | 2013-09-18 | 2013-12-25 | 裘苗全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
2013
- 2013-09-18 CN CN 201310433565 patent/CN103470082A/zh active Pending
- 2013-12-05 CN CN201320798599.9U patent/CN2035699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05 CN CN201310653298.1A patent/CN10375838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4600A (zh) * | 2015-11-11 | 2016-01-27 | 昆山力泰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阳极氧化生产线 |
CN106760761A (zh) * | 2017-03-15 | 2017-05-31 | 青岛正为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车库 |
CN106760761B (zh) * | 2017-03-15 | 2019-04-26 | 青岛正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车库 |
CN108331402A (zh) * | 2018-02-09 | 2018-07-27 | 苏州市汉诺威升降台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稳定的双层车库 |
CN108301671A (zh) * | 2018-04-03 | 2018-07-20 |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地下多层环形旋转式立体车库 |
CN108678467A (zh) * | 2018-05-28 | 2018-10-19 | 上海知泊智能停车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69937U (zh) | 2014-04-30 |
CN103758380A (zh)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0082A (zh) | 一种地下智能停车系统 | |
CN101892756B (zh) | 一种全自动平面移动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 |
CN102134926B (zh) | 绿色环保智能地下立体停车场 | |
CN104790702B (zh) | 新型高磁悬浮智能储车库 | |
CN102839840B (zh) | 低碳高效便捷智能停车库 | |
CN103410363A (zh) | 一种智能停车库 | |
CN102277994A (zh) | 绿色地下立体自动停车设施 | |
CN104074381B (zh) | 绿色低碳五环智能储车坞 | |
CN102108797B (zh) | 公益简捷立体节能减排自动停车库 | |
CN102155105B (zh) | 建在城市闹市区的地下智能立体自动停车库 | |
CN102409882B (zh) | 节能环保立体智能停车库 | |
CN204212473U (zh) | 用于立体车库的移动式存取车装置 | |
CN102134928B (zh) | 花篮式智能地下停车场 | |
CN202090646U (zh) | 绿色地下立体自动停车设施 | |
CN202493066U (zh) | 绿色高容浅井智能停车库 | |
CN204262219U (zh) | 底盖自动卸料机构 | |
CN105525777A (zh) | 一种智能立体车库自动存取设备 | |
CN206667866U (zh) | 一种组合式立体车库 | |
CN102444306B (zh) | 一卡灵立体智能停车库 | |
CN201981816U (zh) | 公益简捷立体节能减排自动停车库 | |
CN103556854B (zh) | 一种单体立柱转盘式多级液压升降装置 | |
CN102587712B (zh) | 绿色高容浅井智能停车库 | |
CN202007554U (zh) | 智能地下停车场 | |
CN202810289U (zh) | 低碳高效便捷智能停车库 | |
CN202450819U (zh) | 高容便捷绿色地下立体智能停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