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8633B -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68633B CN103468633B CN201310436772.5A CN201310436772A CN103468633B CN 103468633 B CN103468633 B CN 103468633B CN 201310436772 A CN201310436772 A CN 201310436772A CN 103468633 B CN103468633 B CN 1034686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illumination
- under
- fritillary bulb
-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采用氦气阻断法与低温诱导共同对川贝母有丝分裂进行同步化诱导,该诱导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其后续的多倍体诱导率,克服了川贝母种植过程中出现品种退化的问题,能明显缩短种植周期,进而提高川贝母的产量及药用成分含量,该方法步骤简单,工艺稳定,适用于在工业化大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贝母的生物技术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为名贵的川产道地药材,堪称药中之宝。川贝母植株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它喜冷阴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喜荫蔽、怕高温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植株就会枯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所以川贝母在海拔3500m~4500m的高度才能正常生长,这就使得川贝母野生资源十分稀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多倍体药用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和花果的巨型性,抗逆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等特性,这正是川贝母药材优质、高产育种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然而目前在植物多倍体的诱导过程中,常使用秋水仙素等药物来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但这些药物都是采取阻断处于分裂时期细胞的纺锤丝的形成,从而获得多倍体细胞。众所周知,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在间期的时间大大的长于分裂期;因此,采用秋水仙素等药物来诱导植物组织和器官产生多倍体时,都只能对分裂期的细胞有效,所以最终多倍体纯合体的诱导率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工艺稳定,适用于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6.5,培养条件:温度20~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5~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1.0mg·L-1+2,4-D 0.5~2.0mg·L-1+蔗糖10~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6.0,培养条件:温度18~22℃,每天光照6~10h,光照强度为600~1000lx,摇床转速为80~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3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80磅/英寸2,在20~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0.5mg·L-1+KT 0.1~0.5mg·L-1+蔗糖20~40g·L-1+甘油5~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24h后再放在温度为18~22℃条件下恢复培养24~48h。
优选地,S1步骤所述的培养基为:MS+6-BA 0.1~0.5mg·L-1+NAA 0.1~1.0mg·L-1+2,4-D 1.0~4.0mg·L-1+蔗糖30~50g·L-1+琼脂4.5~6.0g·L-1。
优选地,S1步骤中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600lx。
优选地,S2步骤中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800lx。
优选地,S3步骤中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0h后放出氦气。
优选地,S4步骤中培养条件: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0h后再放在温度为20℃条件下恢复培养48h。
优选地,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通过对川贝母植物细胞进行同步化诱导处理,使川贝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相同分裂时期,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后续的多倍体诱导率,进而提高川贝母的产量及药用成分含量。本发明主要以氦气阻断法与低温诱导共同对川贝母有丝分裂进行同步化诱导,从而建立一个同步化川贝母细胞系,该诱导方法克服了川贝母种植过程中出现品种退化的问题,能明显缩短种植周期。该诱导方法显著的提高了川贝母细胞的分裂指数,获得了较高的同步化率,该方法步骤简单,工艺稳定,适用于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6.5,培养条件:温度20~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5~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1.0mg·L-1+2,4-D 0.5~2.0mg·L-1+蔗糖10~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6.0,培养条件:温度18~22℃,每天光照6~10h,光照强度为600~1000lx,摇床转速为80~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3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80磅/英寸2,在20~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0.5mg·L-1+KT 0.1~0.5mg·L-1+蔗糖20~40g·L-1+甘油5~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24h后再放在温度为18~22℃条件下恢复培养24~48h。
实施例2: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1~0.5mg·L-1+NAA 0.1~1.0mg·L-1+2,4-D 1.0~4.0mg·L-1+蔗糖30~50g·L-1+琼脂4.5~6.0g·L-1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6.5,培养条件:温度20~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5~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1.0mg·L-1+2,4-D 0.5~2.0mg·L-1+蔗糖10~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6.0,培养条件:温度18~22℃,每天光照6~10h,光照强度为600~1000lx,摇床转速为80~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3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80磅/英寸2,在20~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0.5mg·L-1+KT 0.1~0.5mg·L-1+蔗糖20~40g·L-1+甘油5~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24h后再放在温度为18~22℃条件下恢复培养24~48h。
实施例3: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1mg·L-1+NAA 0.1mg·L-1+2,4-D 1.0mg·L-1+蔗糖30g·L-1+琼脂4.5g·L-1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6.5,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10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5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mg·L-1+2,4-D 0.5mg·L-1+蔗糖1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6.0,培养条件:温度18℃,每天光照6h,光照强度为600lx,摇床转速为8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磅/英寸2,在20℃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mg·L-1+KT 0.1mg·L-1+蔗糖200g·L-1+甘油5%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h后再放在温度为18℃条件下恢复培养24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4: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5mg·L-1+NAA 1.0mg·L-1+2,4-D 4.0mg·L-1+蔗糖50g·L-1+琼脂6.0g·L-1中进行培养,pH值为6.5,培养条件:温度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1.0mg·L-1+2,4-D 2.0mg·L-1+蔗糖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2℃,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1000lx,摇床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3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80磅/英寸2,在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5mg·L-1+KT 0.5mg·L-1+蔗糖40g·L-1+甘油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4h后再放在温度为22℃条件下恢复培养48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5: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3mg·L-1+NAA 0.5mg·L-1+2,4-D 2.0mg·L-1+蔗糖40g·L-1+琼脂5.0g·L-1中进行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6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1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8mg·L-1+2,4-D 1.0mg·L-1+蔗糖1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800lx,摇床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25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2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0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3mg·L-1+KT 0.3mg·L-1+蔗糖30g·L-1+甘油1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0h后再放在温度为20℃条件下恢复培养48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6: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3mg·L-1+NAA 0.8mg·L-1+2,4-D 2.0mg·L-1+蔗糖35g·L-1+琼脂5.0g·L-1中进行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3℃,每天光照9h,光照强度为12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15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6mg·L-1+2,4-D 1.5mg·L-1+蔗糖2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6,培养条件:温度21℃,每天光照6h,光照强度为1000lx,摇床转速为80r/min的条件下,进行25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5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70磅/英寸2,在20~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8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3mg·L-1+KT 0.4mg·L-1+蔗糖35g·L-1+甘油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4℃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8h后再放在温度为22℃条件下恢复培养30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7: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10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16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1.0mg·L-1+2,4-D 2.0mg·L-1+蔗糖1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培养条件:温度18℃,每天光照6h,光照强度为600lx,摇床转速为8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磅/英寸2,在20℃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5mg·L-1+KT 0.5mg·L-1+蔗糖20g·L-1+甘油5%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h后再放在温度为18℃条件下恢复培养24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8: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6.5,培养条件:温度25℃,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mg·L-1+2,4-D 2.0mg·L-1+蔗糖1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2℃,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1000lx,摇床转速为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30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80磅/英寸2,在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mg·L-1+KT 0.1mg·L-1+蔗糖40g·L-1+甘油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4h后再放在温度为22℃条件下恢复培养48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实施例9: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2℃,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为16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1.0mg·L-1+2,4-D 2.0mg·L-1+蔗糖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6.0,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800lx,摇床转速为90r/min的条件下,进行25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6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8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5mg·L-1+KT 0.5mg·L-1+蔗糖240g·L-1+甘油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0h后再放在温度为20℃条件下恢复培养36h。
实施例10: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1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3mg·L-1 +NAA 0.5 mg·L-1+2,4-D 2.0mg·L-1+蔗糖30~50g·L-1+琼脂5g·L-1中进行培养,在pH值为6.0,培养温度21℃,每天光照10h和光照强度为1200lx的条件下培养。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15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mg·L-1+2,4-D 1.0mg·L-1+蔗糖2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在pH值为5.8,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8h和光照强度为800lx,摇床转速为90r/min的条件下,以25天继代培养一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4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采取缓慢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条件下培养18h后,放出氦气。
S4:将在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3mg·L-1+KT 0.3mg·L-1+蔗糖30g·L-1+甘油15%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8h后,再放在为温度20℃条件下恢复培养36h。
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下面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实验一:本发明细胞分裂指数测定
S1步骤: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1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6-BA 0.3mg·L-1 +NAA 0.5 mg·L-1+2,4-D 2.0mg·L-1+蔗糖30~50g·L-1+琼脂5 g·L-1中进行培养,在pH值为6.0,培养温度21℃,每天光照10h和光照强度为1200lx的条件下培养。S2步骤: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15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mg·L-1+2,4-D 1.0mg·L-1+蔗糖20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在pH值为5.8,培养温度20℃、每天光照8h和光照强度为800lx,摇床转速为90r/min的条件下,以25天继代培养一次。S3步骤: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4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采取缓慢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条件下培养18h后,放出氦气。S4步骤:将在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3mg·L-1+KT 0.3mg·L-1+蔗糖30g·L-1+甘油15%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8h后,再放在为温度20℃条件下恢复培养36h。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取出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指数测定。取少量细胞,用滴管反复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观察每个样本,得其分裂指数为92.3%。
实验二:在实验一S3步骤中改加入1.0mmol/L腺嘌呤核苷处理川贝母细胞,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82.8%。
实验三:在实验一S4步骤中的15%的甘油改为5%,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79.5%。
实验四:在实验一S4步骤的低温处理温度改为5℃,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75.6%。
实验五:在实验一S4步骤中培养的细胞,放在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h后,再放在为温度22℃条件下恢复培养24h,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63.3%。
实验六:取消实验一S3步骤中用2.0mmoL/L的腺嘌呤核苷处理环节,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36.7%。
实验七:将实验一S3步骤全部取消,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6.2%。
实验八:将实验一S3步骤全部取消,其他步骤同实验一,其测得的川贝母细胞分裂指数为38.1%。
通过实验表明,本发明诱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能显著的提高川贝母细胞的分裂指数,能有效地提高其后续的多倍体诱导率,进而能有效提高川贝母的产量及药用成分含量。
Claims (7)
1.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由川贝母鳞片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切成0.5~2cm2的大小转接到产生疏松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pH值为5.6~6.5,培养条件:温度20~25℃,每天光照8~12h,光照强度为1000~1800lx;
S2:将S1步骤获得的疏松愈伤组织按5~20g·L-1的接种量接入MS+KT 0.5~1.0mgL-1+2,4-D 0.5~2.0mgL-1+蔗糖10~25g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pH值为5.5~6.0,培养条件:温度18~22℃,每天光照6~10h,光照强度为600~1000lx,摇床转速为80~100r/min的条件下,进行20~30天继代培养1次;
S3:在S2步骤的悬浮培养过程中,选取在第三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3mmol/L的腺嘌呤核苷培养处理细胞10~18h,再更换在不加腺嘌呤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接着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50~80磅/英寸2,在20~25℃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24h后放出氦气;
S4:将S3步骤处理完毕的细胞转接入MS+NAA 0.1~0.5mgL-1+KT 0.1~0.5mgL-1+蔗糖20~40gL-1+甘油5~20%的液体培养基中,在1~5℃的低温条件下培养12~24h后再放在温度为18~22℃条件下恢复培养24~48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的培养基为:MS+6-BA 0.1~0.5mgL-1+NAA 0.1~1.0mgL-1+2,4-D 1.0~4.0mgL-1+蔗糖30~50gL-1+琼脂4.5~6.0gL-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600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培养条件:温度20℃,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800l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向培养基中通入氦气并保持压力为60磅/英寸2,在2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0h后放出氦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培养条件:在3℃的低温条件下培养20h后再放在温度为20℃条件下恢复培养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S4步骤处理后,取已处理过的细胞用滴管吹吸,将细胞打散混匀,滴1滴细胞悬液于冷冻干燥后的载玻片上,用席夫氏染液染色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并计算出分裂指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36772.5A CN103468633B (zh) | 2013-09-24 | 2013-09-24 |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36772.5A CN103468633B (zh) | 2013-09-24 | 2013-09-24 |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68633A CN103468633A (zh) | 2013-12-25 |
CN103468633B true CN103468633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979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36772.5A Active CN103468633B (zh) | 2013-09-24 | 2013-09-24 |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686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74800B (zh) * | 2015-04-08 | 2017-11-07 | 成都大学 | 一种重楼珠心细胞的悬浮培养方法 |
CN109757377A (zh) * | 2019-03-01 | 2019-05-17 |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 一种加快浙贝母繁殖速度的培养方法 |
CN109757378B (zh) * | 2019-03-13 | 2022-05-31 |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 一种利用间歇浸没系统快速繁殖浙贝母种苗的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63002A1 (en) * | 2003-12-31 | 2005-07-14 |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 A tissue cultu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tton plants |
CN101638669A (zh) * | 2009-09-09 | 2010-02-03 | 成都大学 | 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 |
CN101974478A (zh) * | 2010-09-29 | 2011-02-16 | 成都大学 | 一种有效提高卷叶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培养方法 |
CN102002474A (zh) * | 2009-09-03 | 2011-04-06 | 薛永新 | 一种以川贝母植株叶为外植体的鳞茎快速增殖方法 |
CN102037896A (zh) * | 2010-09-28 | 2011-05-04 | 南京林业大学 | 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同步化控制方法 |
WO2011078665A1 (en) * | 2009-12-21 | 2011-06-30 | Keygene N.V. | Improved techniques for transfecting protoplasts |
CN102246697A (zh) * | 2011-06-30 | 2011-11-23 | 芜湖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霍山石斛体细胞胚发生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09602A1 (en) * | 2002-05-13 | 2004-01-15 | The Government Of The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 DNA modifying molecul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2013
- 2013-09-24 CN CN201310436772.5A patent/CN1034686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63002A1 (en) * | 2003-12-31 | 2005-07-14 |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 A tissue culture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tton plants |
CN102002474A (zh) * | 2009-09-03 | 2011-04-06 | 薛永新 | 一种以川贝母植株叶为外植体的鳞茎快速增殖方法 |
CN101638669A (zh) * | 2009-09-09 | 2010-02-03 | 成都大学 | 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 |
WO2011078665A1 (en) * | 2009-12-21 | 2011-06-30 | Keygene N.V. | Improved techniques for transfecting protoplasts |
CN102037896A (zh) * | 2010-09-28 | 2011-05-04 | 南京林业大学 | 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同步化控制方法 |
CN101974478A (zh) * | 2010-09-29 | 2011-02-16 | 成都大学 | 一种有效提高卷叶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培养方法 |
CN102246697A (zh) * | 2011-06-30 | 2011-11-23 | 芜湖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霍山石斛体细胞胚发生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一种高效率细胞同步化方法的改良与运用;梁云燕 等;《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1231;第13卷(第3期);第137-140页 * |
红豆杉细胞同步化研究;梅兴国 等;《生物技术》;20010630;第11卷(第3期);第9-1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68633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51121B (zh) | 一种白及分化、壮苗培养基 | |
CN103493733B (zh) | 一种快速诱导川贝母鳞茎产生的方法 | |
CN102002474A (zh) | 一种以川贝母植株叶为外植体的鳞茎快速增殖方法 | |
CN103651122B (zh) | 一种白及原球茎诱导培养基 | |
CN101638669B (zh) | 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 | |
CN103468633B (zh) | 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 | |
CN101785431B (zh) | 利用浓缩椰子水提高文心兰原球茎增殖及分化的方法 | |
CN103168693B (zh) | 弄岗马兜铃组织培养的增殖培养基及其应用 | |
CN101836587A (zh) | 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洋桔梗再生植株的方法 | |
CN105165630A (zh) | 金线莲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 |
CN114190277B (zh) | 一种促进大根兰试管开花和结实的方法 | |
CN104756691A (zh) | 一种提高水仙花盆栽观赏效果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250639B (zh) |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子培养的方法 | |
CN106941809A (zh) | 一种郁金香品种‘上农早霞’花期调控技术及其在组合盆栽上的应用 | |
Guo et al. | In vitro rooting of Podophyllum hexandrum and transplanting technique | |
CN105638470A (zh) | 一种人参种子萌发培养基 | |
CN103421737B (zh) | 促进扁桃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应用 | |
CN105379619A (zh) | 一种半夏试管微球茎的制备方法 | |
CN104255451A (zh) | 一种胡颓子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3695365A (zh) | 一种提高荞麦细胞同步化的荞麦细胞培养方法 | |
CN105039173B (zh) | 一种千层塔内生被孢霉菌及其应用 | |
CN103004404A (zh) | 一种红掌小苗培育方法 | |
CN102805032B (zh) | 防止黄藤愈伤组织褐化现象产生的方法 | |
CN104365477A (zh) | 彩桂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培养方法 | |
CN104472360A (zh) |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细弱苗复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