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691A -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691A
CN103460691A CN2012800147946A CN201280014794A CN103460691A CN 103460691 A CN103460691 A CN 103460691A CN 2012800147946 A CN2012800147946 A CN 2012800147946A CN 201280014794 A CN201280014794 A CN 201280014794A CN 103460691 A CN103460691 A CN 103460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ssion
relay
inform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4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沖田邦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91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8496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91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535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6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8Interfacing a video terminal to a particular transmission medium, e.g. ISD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管理系统(50),其从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对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装置(30)中选择中继装置。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发送和接收在前传输信息而不是内容数据。由此,能够选择一个能够以最快速度中继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由此,能够在实际通信网络环境下选择能够以最快速度中继最高质量的中继装置。

Description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个传输终端间中继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的发明。 
背景技术
在多个传输终端间发送和接收内容数据传输系统的实例之一是电视会议系统,其中通过诸如英特网的通信网络举行电视会议。由于近来对于降低商务旅行所花的成本和时间的要求,对这种电视会议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电视会议系统,使用多个电视会议终端,其作为传输终端的实例。通过在电视会议终端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可以进行电视会议。 
宽带环境的近来的改善使得能够实现高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和高声音质量的声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因此,电视会议中的对方的状态可以容易获知(grasp)并且会话中的通信能够得到改善。 
当通过通信网络举行多个电视会议时,或当在通信网络上使用较窄的带宽路径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时,就会产生在接收诸如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内容数据时出现延迟的问题。通常而言,如果在接收内容数据时出现0.5秒的延迟或出现多次延迟,电视会议系统的用户就会在会话时感到紧张。由于这种由于延迟导致的紧张,即使在近来得到改善的宽带环境下,用户也不能令人满意的进行电视会议。 
在近来的电视会议系统,在通信网络中为每个LAN(局域网)安装在电视会议终端之间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多个中继装置。这些中继装置将电视会议的通信处理分散开以便降低每个中继装置的负载,并且将待中继的内容数据的数据传输量分散开。 
通常,当选择和使用中继装置之一时,使用与其上连接用于电视会议的电视会议终端的LAN连接的中继装置。即,选择具有与电视会议终端的IP地址类似的IP地址的中继装置,并且可以通过所选择中继装置发送和接收高质量内容数据(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号JP2008-227577)。 
不过,常规电视会议终端并不总是适合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因为,中继装置的选择基于可以通过使用与电视会议终端的IP地址类似的IP地址的中继装置来发送和接收高质量内容数据的假设。即使初步获得电视会议终端和中继装置的IP地址,也难以获知(grasp)遍布世界的通信网络的连接条件。由于例如在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中存在断开连接,因此这种假设并不总是成真。因为在最短时间周期中中继高质量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并不总是在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中被选择,因此,会产生问题。 
发明内容
传输管理系统从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对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中继装置,以便实际上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对内容数据进行中继。 
管理系统包括接收单元,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第一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一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一接收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二终端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一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二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继。管理系统还包括计算单元,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基于在第一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一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一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管理系统还包括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第一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在前述传输管理系统中,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包含在从第一终端传输到第二终端的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中,以及所述接收单元从第二终端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 
在前述传输管理系统中,接收单元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二接收时间信息。第二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二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二接收时间信息表示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一终端处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二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一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 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计算单元基于第二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二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二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必要时间周期。计算单元还可以计算作为第一必要时间周期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的和的总必要时间周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单元可以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总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在前述传输管理系统中,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可包含在从第二终端传输到第一终端的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二接收时间信息。 
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前述传输管理系统。 
选择方法从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对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中继装置,以便实际上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对内容数据进行中继。该选择方法包括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第一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一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一接收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二终端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一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二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继。该选择方法还包括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基于在第一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一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一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该选择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第一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具有置于该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在被执行时使得传输管理系统起到前述传输管理系统任意一个单元的功能。 
一种程序供应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向传输管理系统供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程序代码。 
一种维护系统对前述传输管理系统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释在传输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各种类型管理信息的装置的概念视图; 
图3A-3C解释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概念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外部视图; 
图5是图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理系统、中继装置或成勋供应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包括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的每个终端、每个中继装置以管理系统及的功能方块图; 
图8是图释最后过滤部分的功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释初级过滤部分的功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10图释质量改变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1是图释中继装置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2是图释终端验证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3是图释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4是图释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5是图释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6是图释地址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7是图释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8是图释质量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9是图释管理表示每个中继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0是图释在其中进行开始在终端之间的远程通信的准备的准备阶段进行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1是图释选择中继装置的过滤处理的顺序图; 
图22是图释选择中继装置的过滤处理的处理流程图; 
图23图释在执行选择中继装置的过滤处理时所计算的优先级点的示意图; 
图24是图释其中传输管理系统选择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继装置的处理 的顺序图; 
图25是图释其中传输管理系统选择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继装置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6是图释其中终端选择中继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图释其中在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8是包含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系统中的每个终端、每个中继装置以及管理系统的功能块图; 
图29是图释其中根据第二实施例终端选择中继装置的处理的顺序图;以及 
图30是图释其中根据第二实施例终端选择中继装置的处理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下面参照图1-27描述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示意图。图2是图释在传输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状态的概念图。图3A-3C是解释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的概念图。 
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供应系统和通信系统,在数据供应系统中,内容数据通过传输管理系统沿着一个方向从位于一侧的传输终端被传输到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个传输终端,在通信系统中,通过传输管理系统在多个传输终端间相互传输例如信息和感觉。通信系统是其中通过通信管理系统在多个通信终端之间相互传输信息和感觉的系统。通信系统的实例包括电视会议系统和电视电话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假设电视会议系统为通信系统的实例、电视会议管理系统为通信管理系统的实例以及电视会议终端为通信终端的实例来描述传输系统、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终端。即,本发明的传输终端和传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到电视会议系统,而且可以应用到通信系统或传输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术语“电视会议”可以被称之为“视频会议”。两者在使用时具有相同的含义。 
图1所示的传输系统1包括多个传输终端(10aa、10ab、...)、用于各个传输终端(10aa、10ab、...)的显示器(120aa、120ab、...)、多个中继装置(30a、30b、30c以及30d)、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供应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 
传输终端10通过发送和接收作为内容数据的实例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执行传输。 
以下,“传输终端”被简称为“终端”,而“传输管理系统”被简称为“管理系统”。终端(10aa、10ab、...)中的任意终端被称之为“终端10”。显示器(120aa、120ab、...)中的任意显示器被称之为“显示器120”。中继装置(30a、30b、30c以及30d)中的任意中继装置被称之为“中继装置30”。请求开始电视会议的作为请求源的终端被描述为“请求源终端”而作为请求目的地(中继目的地)的另一个终端被描述为“目的地终端”。 
如图2中所示,在传输系统1中,在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通过管理系统50建立用于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会话“sei”。此外,在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建立四个会话用于通过中继装置30发送和接收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四个片段(piece)。在该实施例中,四个会话被统一描述图像/声音数据会话“sed”。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中由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的分辨率。图像包括如图3A所示的起到基像作用的由水平方向160像素和垂直方向120像素构成的低分辨率图像、如图3B所示的由水平方向320像素和垂直方向240像素构成的中分辨率图像、以及如图3C所示的由水平方向640像素和垂直方向480像素构成的高分辨率图像。在这些图像中,当通过窄带宽路径发送图像数据时,中继仅包括起到基像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的低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当带宽相对宽一些时,中继由起到基像作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和包括中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构成的中等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当带宽非常宽时,中继由起到基像作用的低分辨率图像数据、中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的高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例如,在图10所示的质量改变管理表中,当中继装置30将图像数据中继到具有IP地址“1.3.2.4”的目的地终端10db时,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图像的质量)为“高质量”。 
图1所示的中继装置30在终端10间中继内容数据。管理系统50统一或 集中管理例如来自终端10的登录验证、终端10的通话状态、目的地列表以及中继装置30的通信状态。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可以是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或者是两者。 
多个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以及70cd)选择用于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最优路线。在该实施例中,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以及70cd)中的任意路由器被称之为为“路由器70”。 
程序供应系统90包括将在后面描述的HD(硬盘)204。在HD204中存储了使得终端10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或起到各种类型的单元的功能)的终端程序。程序供应系统90可以将终端程序发送到终端10。此外,程序供应系统90在HD 204中存储使得中继装置30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或起到各种类型的单元的功能)的中继装置程序并能够将中继装置程序发送到中继装置30。而且,程序供应系统90在HD 204中存储使得管理系统50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或起到各种类型的单元的功能)的传输管理程序并能够将传输管理程序发送到管理系统50。 
维护系统100为计算机,其执行对终端10、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供应系统90的维护管理或维护。例如,当维护系统100安装在国内而终端10、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供应系统90安装在海外时,维护系统100通过通信网络2对终端10、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供应系统90远程进行维护管理或维护。维护系统100也在不使用通信网络2的情况下,对终端10、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或程序供应系统90的至少之一执行诸如管理型号、产品序列号、销售目的地、维护和检查、或故障历史的维护。 
终端(10aa、10ab、10ac、...)、中继装置30a以及路由器70a通过LAN2a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终端(10ba、10bb、10bc、...)、中继装置30b以及路由器70b通过LAN 2b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LAN2a和2b采用包括路由器70ab的专用线2ab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并且LAN2a和2b构造在预定区域A中。例如,区域A为日本,而LAN2a构造在位于东京的商务办公室中而LAN2b构造在大阪的商务办公室中。 
终端(10ca、10cb、10cc、...)、中继装置30c以及路由器70c通过LAN2c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终端(10da、10db、10dc、...)、中继 装置30d以及路由器70d通过LAN 2d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LAN 2c和2d采用包括路由器70cd的专用线2cd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并且LAN 2c和2d构造在预定区域B中。例如,区域B为美国,而LAN 2c构造在位纽约的商务办公室中而LAN 2d构造在华盛顿特区的商务办公室中。区域A和B通过英特网2i采用路由器(70ab和70cd)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 
管理系统50和程序供应系统90被连接到每个终端10和每个中继装置30以便使得这些系统能够通过英特网2i与每个终端10和每个中继装置30进行通信。管理系统50和程序供应系统90可以布置在区域A或区域B或除了区域A和B之外的任何区域中。 
在该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通信网络2由LAN2a和2b、专用线2ab和2cd、英特网2i以及LAN 2c和2d构造。通信网络2可以包括其中除了有线传输之外的诸如WiFi(无线高保真)或蓝牙(注册商标)的无线方式执行通信的部分。 
在图1中,在每个终端10、每个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每个路由器70以及程序供应系统90之下表示的四个数字简单地代表在IPv4中通常使用的IP地址。例如,终端10aa的IP地址为“1.2.1.3”。也可以使用IPv6来代替IPv4。不过,为了简化解释,使用IPv4来进行解释。. 
除了在多个商业办公室之间进行的通话和在处于统一商业办公室的不同房间之间进行的通话之外,在处于同一个房间内进行的通话中、或在处于户外位置和户内位置之间或户外位置之间进行的通话中可以一起使用每个终端10。当每个终端10被用于户外位置时,采用诸如蜂窝电话通信网络无线地进行通信。 
<<实施例的硬件结构>>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硬件构造。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一种情况,其中在作为目的地(中继目的地)终端10在执行的接收图像数据时出现延迟,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的分辨率被中继装置30改变,并且之后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被发送到作为中继目的地的终端10。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终端10的外部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终端10的纵向方向被称之为X轴方向,在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被称之为Y-轴方向,而与X-轴和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垂直方向)被定义为Z-轴方向。 
如图4所示,终端10包括外壳1100、支臂1200以及照相机外壳1300。外壳1100的前侧壁表面1110包括具有多个进气孔的进气表面(未示出)。外壳1100的后侧壁表面1120包括具有多个排气孔的排气表面1121。因此,在终端10的前面的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进气表面(未示出)被吸进,并且被吸进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表面1121被排出到终端10的后面。外壳1100的右侧壁表面1130具有声音收集孔1131。声音收集孔1131使得后面将描述的内置麦克风114能够收集诸如话音的声音、其它声音以及噪声。 
操作面板1150形成在与外壳1100的右侧壁表面1130相邻的一侧。操作面板1150上设置有后面将描述的多个操作按钮(108a-108e)、电源开关109以及警示灯119,并且包括具有多个话音输出孔的声音输出表面1151,来自后面描述的内置扬声器115的输出声音穿过该话音输出孔。此外,在与外壳1100的左侧壁表面1140相邻的一侧,外壳部分1160形成凹槽以便容纳支臂1200和照相机外壳1300。外壳1100的右侧壁表面1130设置有连接端口(1132a-1132c),用于将缆线电连接到后面描述的外部设备连接I/F 118。另一方面,外壳1100的左侧壁表面1140设置有用于将用于显示器120的缆线120c连接到后面描述的外部设备连接I/F 118的连接端口(未示出)。 
在下面的描述中,操作按钮(108a-108e)中的任意操作按钮被称之为“操作按钮108”,而连接端口(1132a-1132c)中的任意连接端口被称之为“连接端口1132”。 
支臂1200采用扭矩铰链1210安装在外壳1100上使得支臂1200可以相对于外壳1100沿着上-下方向在135度的倾斜角θ1的范围内旋转。图4图释了倾斜角θ1为90度的状态。 
照相机外壳1300包括后面描述的内置照相机112,照相机112可用于对例如用户、文档以及房间进行成像。照相机外壳1300具有扭矩铰链1310。照相机外壳1300采用扭矩铰链1310安装在支臂1200上。照相机外壳1300采用扭矩铰链1310安装在支臂1200上使得照相机外壳1300可以相对于支臂1200在上-下和左-右方向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较为为0度时在±180度的摇摄角度θ2的范围内以及在+45度的倾斜角度范围内转动。 
中继装置30、管理系统50、程序供应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具有通常的服务器和计算一样的外观。因此,省略对它们外观的描述。 
图5是图释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10的硬件构造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的终端10包括控制终端10的整体操作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1、其中存储用于驱动CPU 101的诸如IPL(初始程序的装入程序)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102、用作CPU 101的工作区域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3、其中存储诸如终端程序、图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各种类型数据的闪存104以及在CPU 101的控制下控制从闪存104中读取各种类型数据或将各种类型数据写入闪存104中的SSD(固态驱动器)105、从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106中读取数据或向其写入数据的介质驱动器107、例如在终端10的目的地被选择时被操作的操作按钮108,在终端10的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之间进行切换的电源开关109,以及通过利用通信网络2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I/F(接口)111。 
终端10还包括:内置照相机112,其在CPU 101的控制下对对象(subject)进行成像并获取图像数据;像捕获设备I/F 113,其控制对照相机112的驱动;接收话音的内置麦克风114;输出话音的内置扬声器115;话音输入-输出I/F116,其在CPU 101的控制下对在马克风114和扬声器115之间的话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处理;显示器I/F 117,其在CPU 101的控制下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安装在外部的显示器120;外部设备连接I/F 118,其连接各种外部设备;警示灯119,其警示终端10的各种功能的异常情况;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的总线110,其电连接如图5所示的上述元件。 
显示器120包括液晶或有机L显示器,通过其显示例如对象和操作图标的图像。显示器120通过缆线120c连接到显示器I/F 117。缆线120c可以模拟RGB(VGA)信号缆线、彩色电视信号分量(component video)缆线、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信号缆线、或DVI(数字视频交互)信号缆线。 
照相机112包括透镜和将光转换成图像以便产生对象的电可获得图像(图片)的固态图像捕获设备。作为固态图像捕获设备,可以使用例如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CCD(电耦合器件)。 
外部设备,诸如外部照相机、外部麦克风以及外部扬声器,可以采用插入图4所示的外壳1100的连接接口1132中的USB(通用串行总线)缆线电连接到外部设备连接I/F 118。当连接外部照相机时,该外部照相机在CPU 101的控制下优先于内置照相机112被驱动。同样,当外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被连接时,外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在CPU 101的控制下优先于内置麦克风114和内置扬声器115被驱动。 
记录介质106可连接到终端10或从其上拆除。例如,可使用EEPROM(电可擦除和可编程ROM)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在CPU 101的控制下可以从其上读取数据或向其写入数据。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不限于闪存104。 
终端程序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在诸如记录介质106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被分布。终端程序可以存储在ROM 102而不是在闪存104中。 
图6是图释根据本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管理系统50包括:控制管理系统50的整体操作的CPU 201;其中存储用来驱动CPU 201的诸如IPL的程序的ROM 202;被用作CPU 201的工作区域的RAM 203;其中存储诸如传输管理程序的各种类型数据的HD 204;在CPU 101的控制下控制从HD 204读取或向HD204写入各种类型数据的HDD(硬盘驱动器)205;控制从诸如闪存的存储介质206读出或向存储介质206写入数据的介质驱动器207;显示器208,其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以及图像;网络I/F 209,通过利用通信网络2进行数据传输;键盘211,其设置有多个键来输入字符、数值以及各种指令;鼠标212,用于选择和执行各种指令,选择要处理的项目以及移动光标;CD-ROM驱动器214,其控制从作为可装可拆记录介质的实例的CD-ROM(只读光盘)213读出或向其写入各种类型数;以及诸如地址总线或数据总线的总线210,其电连接如图6所示的上述元件。 
传输管理程序可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到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被分布。传输管理程序可以存储在ROM 202而不是在闪存204中。 
中继装置30具有与管理系统50相同的硬件构造。因此省略其描述。不过,HD 204记录控制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程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装置程序可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到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被分布。中继装置程序可以存储在ROM 202而不是在闪存204中。 
程序供应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具有与管理系统50相同的硬件构造。因此省略其描述。不过,HD 204记录控制程序供应系统90的程序供应程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程序供应系统程序可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到诸如记录介质206或CD-ROM 213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被分布。中 程序供应系统程序可以存储在ROM 202而不是在闪存204中 
程序可以记录到诸如作为上述可装可拆记录介质的实例的CD-R(计算机可读盘)、DVD(数字通用盘)、或蓝光盘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被供应。 
<<本实施例的功能构造>>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构造。图7是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中包含的每个终端、每个装置以及系统功能方块示意图。在图7中,终端10、中继装置30以及管理系统50连接以便通过通信网络2在其间实现数据通信。图1中所示的程序供应系统90在图7中被省略,因为程序供应系统90与电视会议中的通信没有直接关系。 
<终端的功能构造> 
终端10包括发送-接收部11、操作输入接收部12、登录请求部13、图像捕获部14、话音输入部15a、话音输出部15b、测量部16、显示控制部17、延迟检测部18以及存储一读取处理部19。每个部分的功能在图5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元件根据从闪存104加载到RAM103上的终端程序由来自CPU 101的命令而被操作时被实现。终端10包括由图5所示的RAM 103和闪存104构造的存储部1000。 
(终端的每个功能构造) 
下面,详细描述终端10的每个功能构造。在终端1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下面描述中,也描述了在图5所示的组件之间实现终端1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终端10的每个功能构造主要组件之间的关系。 
终端10的发送一接收部11由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所示的网络I/F 111实现。发送一接收部11在其自身和其他终端、装置或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在开始与望目的地终端的通话之前发送一接收部11开始从管理系统50接收表示作为目的地候选的各个终端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片段。状态信息不仅表示每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在线状态或离线状态)而且表示诸如是否处于在线状态以及可以进行通话、示出处于繁忙状态、或者用户是否不在的详细状态。此外,状态信息不惊表示终端10的操作状态而且表示关于终端10的其他各种状态。例如缆线(120c、130c、140c、或150c)从终端10脱落的状态、终端10输出和话音但没有图像的状态、以及终端10没有输出话音(静音(MUTE))的状态。下面将作为实例描述其中状态信息表示操作状态的情况。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和图5中所示的操作按钮108与电源开关109实现的操作输入接收部12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类型输入。例如,一旦用户开启图5所示的电源开关109,图7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部12接收电源开启并且使得电源被开启。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实现的登录请求部13一旦接收到电源开启,就自动将表示请求登录的登录请求信息以及请求源终端的当前IP地址通过通信网络2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给管理系统50。当用户将电源开关109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操作输入接收部12就在发送-接收部11将表示电源将被关闭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50之后完全关闭电源。因此,管理系统50能够获知(grasp)终端10的电源已经从开启状态被关闭的事实。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中所示的照相机112和图像捕获设备I/F 113实现的图像捕获部14对对象进行成像并输出所得到图像数据。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中所示的话音输入-输出I/F116实现的话音输入部15a在麦克风140将用户的话音转换成话音信号之后输入与话音信号相关的声音数据。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中所示的话音输入-输出I/F 116实现的话音输出部15b将与声音数据相关的话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以便使得扬声器150输出话音。 
测量部16测量发送一接收部11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时的第一接收时间(trl)和发送一接收部11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时的第二接收时间(tr2)。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包括用于确认作为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和中继装置30连接起来以便能够在其间进行通信的ping(分组英特网探测器(Packet Intemet Groper))。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第一在前传输信息通过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发送和接收,用于测量通过中继装置30从在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处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到在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处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第二在前传输信息通过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发送和接收,用于测量通过中继装置30从在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处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到在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处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请求源终端可以是第一终端而目的地终端可以是第二终端。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中所示的显示器I/F 117实现的显示控制部17执行控制以便组合所接收的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片段并将所组合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后面描述的显示器120。显示控制部17可以将表示从管理系统50接收的目的地列表的信息发送到显示器120以便使得显示器120显示目的地列表。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实现的延迟检测部18检测通过中继装置30从其他终端10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延迟时间(ms)。 
通过来自图5所示的CPU 101的命令以及图5中所示的SSD 105执行的或通过来自CPU 101的命令实现的存储一读取处理部19在存储部1000中存储各种类型数据或读取存储在存储部1000中的各种类型数据。存储部1000在其中存储例如终端ID(标识)以及用于识别终端10的口令。在存储部1000中,在与目的地终端进行通话时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每次接收到数据时采用新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存储和覆写。因此,在被覆写之前图像根据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器120上而话音在被覆写之前根据声音数据从扬声器150中输出。 
本实施例的后面描述的终端ID和中继装置ID表示用于唯一地识别终端10和中继装置30的标识信息。例如,标识信息为语言、字符、符号或各种标记。终端ID和中继装置ID可以是通过将语言、字符、符号或各种标记中至少两种组合起来获得标识信息。 
<中继装置的功能构造> 
中继装置30包括发送一接收部31、状态检测部32、数据质量确认部33、质量改变管理部34、数据质量改变部35以及存储一读取处理部39。每个部分的功能在图6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元件根据从HD204加载到RAM203上的中继装置程序由来自CPU201的命令而被操作时被实现,或者是用于执行功能的单元。中继装置30包括由图6所示的RAM203和HD204构造的存储部3000。图10是图释质量改变管理表的概念图。 
(质量改变管理表) 
在存储部3000中,构造了具有图10中所示的质量改变管理表的质量改变管理DB(数据库)3001。在质量改变管理表中,作为图像数据的中继目的地的终端30(目的地)的IP地址以及将由中继装置30中级到中继目的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彼此关联地被管理。 
(中继装置的每个功能构造) 
下面,详细描述中继装置30的每个功能构造。在中继装置3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下面描述中,也描述了在图6所示的组件之间实现中继装置3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中继装置30的每个功能构造主要组件之间的关系。 
图7中所示的中继装置30的发送一接收部31由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以及图6所示的网络I/F 209实现。发送一接收部31在其自身和其他终端、装置或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状态检测部32检测包括状态检测部32的中继装置30的操作状态。操作状态为“在线”状态、“离线”状态、“繁忙”状态、或“暂停”状态。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数据质量确认部33通过使用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作为搜索关键词(kev)搜索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参见图10),并提取与IP地址对应的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由此确认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在DB3001之后的括号中的描述表示其中图释了在DB3001中构造的表的附图。在下面的描述中,每个DB之后的括号中的描述其含义与B3001之后的括号描述的含义相同。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质量改变管理部34根据后面描述的从管理系统50发送来的质量信息改变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的内容。例如,在通过发送和接收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而在具有终端ID“01aa”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具有终端ID“01db”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之间举行的电视会议期间,当由于例如在请求源终端(终端10bb)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之间通过通信网络2举行的另一个电视会议的开始而导致在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中接收图像数据时出现延迟时,中继装置30将已经被中继装置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降低为中图像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改变管理DB3001的内容根据表示中图像质量的质量信息被改变以便将中继装置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质量点击为中质量。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数据质量改变部35根据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的所改变的内容改变从传输源终端10发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以及图6所示的HDD 205实现的存 储-读取处理部39在存储部3000中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或读取存储在存储部3000中的各种类型数据。 
<管理系统的功能构造> 
管理系统50包括发送一接收部51、终端验证部52、状态管理部53、终端提取部54、终端状态获取部55、初级(primary)过滤部56、会话管理部57、质量确定部58、存储-读取处理部59、延迟时间管理部60以及最终过滤部61。每个部分的功能在图6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元件根据从HD 204加载到RAM203上的管理系统程序由来自CPU 201的命令而被操作时被实现,或者是用于执行功能的单元。管理系统50包括由图6所示的HD 204构造的存储部5000。 
图8是图释最终过滤部的功能构造的示意图。图9是图释初级过滤部的功能构造的示意图。图11是图释中继装置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2是图释终端验证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3是图释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4是图释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5是图释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6是图释地址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7是图释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8是图释质量管理表的概念图。 
(中继装置管理表) 
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了具有图11中所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的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在中继装置管理表中,对中继装置30的每个中继装置ID,彼此相关联地管理中继装置30的操作状态、管理系统50接收表示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接收日期、中继装置30的IP地址以及中继装置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Mbps)。例如,与具有中继装置ID“111a”的中继装置30a相关地,图11中所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表示:操作状态处于“在线”、管理系统50接收状态信息的日提为“2009年11月10日13:00时”、IP地址为“1.2.1.2”以及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 
(终端验证管理表) 
此外,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2中所示的终端验证管理表的终端验证管理DB 5002。在终端验证管理表中,由管理系统50与所有终端10的各个终端ID相关联地管理口令(password)。例如,图12中所示的终端验证管理表表示终端10aa的终端ID为“01aa”而终端10aa的口令为“aaaa"。 
(终端管理表) 
而且,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3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的终端管理DB 5003。在终端管理表中,对于终端10中每个终端ID,当被指定为目的地时终端10的目的地名称、终端10的操作状态、管理系统50接收后面描述的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终端10的IP地址彼此关联地被管理。例如,与具有终端ID“01aa”的终端10aa相关地,图13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表示:终端名称为“AA terminal,Tokyo business office,Japan(日本,东京商务办公室,AA终端)”、操作状态为“在线(能够进行通话)”、the date at which管理系统50接收登录请求信息的日期为“2009年11月10日13:40”、以及IP地址为“1.2.1.3”。 
(目的地列表管理表) 
而且,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4中所示的具有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4。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在电视会议中请求开始通话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以及被注册为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目的地终端的所有终端ID彼此关联地被管理。例如,图14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表示在电视会议中具有终端ID“01aa”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能够请求开始通话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候选为具有终端ID“01ab'’的终端10ab、具有终端ID“01ba”的终端10ba以及具有终端ID“01bb”的终端10bb。目的地终端的候选通过响应于从任意请求源终端到管理系统50的用于添加或删除候选的请求被添加或被删除而被更新。 
(会话管理表) 
而且,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5中所示的具有会话管理表的会话管理DB5005。在会话管理表中,对于用于执行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会话的每个选择会话ID,用于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目的地终端在接收图像数据时的延迟时间(ms)、以及管理系统50从目的地终端接收表示该延迟时间的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彼此关联地被管理。例如,与在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所执行的会话中所选择的中继装置30a(中继装置ID为“111a”)相关地,图15中所示的目的会话管理表表示: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具有终端ID“01aa”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具有终端ID“01db”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之间被中继;在“2009年11月10日14:00”在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处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为200(ms)。当电视会议在两个终端 10之间举行时,可以根据从请求源终端而不是从目的地终端传输来的延迟信息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不过,当电视会议在三个或多个终端10之间举行时,可以根据从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终端10传输来的延迟信息管理延迟信息的接收日期。 
(地址优先级管理表) 
此外,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6中所示的具有地址优先级管理表的优先级管理DB5006。在地址优先级管理表中,彼此关联地管理点地址差异(discrepancy)和地址优先级。点地址由四个段号(section number)组成作为通常使用的IPv4的IP地址。点地址总包含的“相同”号越多,则地址优先级具有的分数(point)越高。此处术语“相同”指的是在两个点地址中对应段处的号彼此相等,而术语“不同”指的是在两个点地址中对应段处的号彼此不同。例如,在图16所示的地址优先级管理表中,当在IP地址之间每个点地址中的最高段和后续两个较低段的三个值彼此相等时,地址优先级的分数为“5”。当在IP地址之间每个点地址中的最高段和后续较低段的两个值彼此相等时,地址优先级的分数为“3”。在这种情况下,优先级与每个点地址中最低段的值是否彼此相等无关。当在IP地址之间每个点地址中最高段的值彼此相等而仅次于最高段的第二段的值彼此不同时,地址优先级的分数为“1”。在这种情况下,优先级与每个点地址中第三段和最低段的值是否彼此相等无关。当在IP地址之间每个点地址中最高段的值彼此不同时,地址优先级的分数为“0”。在这种情况下,优先级与每个点地址中第二段、第三段和最低段的值是否彼此相等无关。 
(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 
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的优先级管理DB还包括图17中所示的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在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中,彼此关联地管理最大数据传输速度(Mbps)以及传输速度优先级以便,随着在中继装置30处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的增加,传输速度优先级具有的分数越高。例如,在图17所示的传输速度优先级管理表中,当在中继装置30处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000Mbps或更大时,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数为“5”。当在中继装置30处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大于等于100Mbps并小于1000Mbps时,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数为“3”。当在中继装置30处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大于等于10Mbps并小于100Mbps时,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数为“1”。当在中继装置30处的最 大数据传输速度小于10Mbps时,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数为“0”。 
(质量管理表) 
此外,在存储部5000中,构造具有图18中所示的具有质量管理表的质量管理DB 5007。在质量管理表中,彼此关联地管理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ms)和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图像的质量),以便随着在请求源终端或目的地终端处图像数据的延迟时间增加,由中继装置30所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降低。 
(管理系统的每个功能构造) 
下面,详细描述管理系统50的每个功能构造。在管理系统5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下面描述中,也描述了在图6所示的组件之间实现管理系统50的每个功能构造的管理系统50的每个功能构造主要组件之间的关系。 
发送-接收部51由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以及图6所示的网络I/F 209实现。发送-接收部51在其自身和其他终端、装置或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终端验证部52通过使用包括在通过发送-接收部51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和口令作为关键词搜索存储部5000的终端验证管理DB 5002,并通过确定在终端验证管理DB5002中是否管理了相同的终端ID和口令来执行终端验证。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状态管理部53在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中存储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管理系统50接收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并必须关联地管理它们,以便管理作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当用户将终端10的电源开关109从开启状态关闭时,状态管理部53根据从终端10发送来的表示电源被关闭的状态信息将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中的操作状态从在线改变为离线。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终端提取部54通过使用已经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作为关键词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4(参见图14),读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进行通话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者的终端ID,以及提取终端ID。此外,终端提取部54通过使用已经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作为关键词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4(参见图14),并提取将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注册为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其他请 求源终端的终端ID。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终端状态获取部55通过使用由终端提取部54所提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ID作为关键词来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9(参见图13),并读取由终端提取部54所提取的每个终端ID的操作状态。因此,终端状态获取部55可以获取能够与已经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进行通话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操作状态。而且,终端状态获取部55通过使用由终端提取部54所提取的终端ID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并获取已经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初级过滤部56在执行最终过滤处理之前执行初级过滤处理,以便有助于最终过滤处理,在该最终过滤处理中最终选择中继装置30之一。初级过滤部56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以便包括选择会话ID生成部56a、终端IP地址提取部56b、初级选择部56c以及优先级确定部56d。 
选择会话ID生成部56a生成选择会话ID,用于执行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会话。终端IP地址提取部56b根据包含在从请求源终端发送来的开始请求信息中的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和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来搜索终端管理DB5003(参见图13),并提取与终端ID对应的各个终端10的IP地址。初级选择部56c通过选择其操作状态为“在线”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来在由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管理的中继装置30中选择中继装置30。 
此外,初级选择部56c根据由终端IP地址提取部56b所提取的请求源终端的IP地址和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来搜索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并查明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的每个IP地址的点地址与所选中继装置30的IP地址的点地址是相同还是不同。初级选择部56c还选择具有前两个高总分的两个中继装置30。获得该总分作为相对终端10的地址优先级的较高分数以及对每个中继装置的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组的和。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了具有前两个高总分的两个中继装置30,但是被选择的中继装置3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选择具有前三个或前更多个高总分的三个或更多中继装置30,只要有尽可能多的具有高分数的中继装置30可供选择。 
优先级确定部56d对初级选择部56c参照优先级管理DB 5006(参见图16)所查明的每个中继装置30确定地址优先级的分数。优先级确定部56d根 据由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所管理的每个中继装置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来搜索优先级管理DB 5006(参见图17),并确定通过由初级选择部56c执行的初级过滤处理所选择的每个中继装置30的传输速度优先级的分数。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会话管理部57将选择会话ID生成部56a所生成的选择会话ID、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以及目的地终端的终端ID存储在存储部5000的会话管理DB 5005(参见图15)中,并且彼此相关地管理它们。此外,会话管理部57将每个选择会话ID的由终端10的最终选择部61b所最终选择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存储在会话管理DB5005(参见图15)中,并管理它们。 
质量确定部58通过使用延迟时间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质量管理DB5007(参见图18),提取与延迟时间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并确定将由中继装置30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以及图6所示的HDD 205实现的存储一读取处理部59将各种类型数据存储在存储部5000或读取存储在存储部5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的延迟时间管理部60通过使用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作为检索关键词来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并提取与该IP地址对应的终端ID。此外,延迟时间管理部60将在包括所提取终端ID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的延迟信息中表示的延迟时间存储在会话管理DB 5005(参见图15)的会话管理表中,并管理所存储的延迟时间。 
最终选择中继装置30之一的最终过滤部61通过来自图6所示的CPU 201的命令实现,以便包括如图8所示的计算部61a和最终选择部61b。 
对于任意会话ID中的中继装置30的每个任意IP地址,计算部61a基于第一接收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一接收日期(trl)和第一发送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一发送日期(ttl)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t1)。类似地,对于与上述计算的会话ID相同的会话ID中的中继装置30的每个IP地址,计算部61a基于第二接收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二接收日期(tr2)和第二发送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二发送日期(tt2))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必要时间周期(t2)。 
对于任意会话ID中的中继装置30的每个任意IP地址,计算部61a通过 对所计算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t1)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t2)求和来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 
最终选择部61b确定计算部61a所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的数量是否等于将被用来在通过使用会话ID来执行的会话中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30的数量。如果还没有计算所有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则最终选择部61b确定从开始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开始是否流逝了预定量的时间(例如,一分钟)。另一方面,如果最终选择部61b完成了计算所有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或者流逝了预定量的时间(例如,一分钟),则最终选择部61b在已经由计算部61a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中选择与最短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相关的中继装置30。即,最终选择部61b选择已经接收了通过其在已经由计算部61a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中已经被计算出最短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 
<<本实施例的处理或操作>> 
下面参照图19-27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处理方法。图19是图释管理表示每个中继装置30的状态并从每个中继装置30被发送到管理系统5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0是图释在准备阶段的处理的顺序图,在准备阶段,为在终端10之间开始进行通话进行准备。图21是图释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过滤处理的顺序图。图22是图释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过滤处理的处理流程图。图23是图释在执行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过滤处理时优先级分数的计算的示意图。图24和25是图释其中传输管理系统50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的顺序图。图26是图释其中终端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7是图释其中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终端间被发送和接收的处理的顺序图。 
首先,参照图19描述管理表示每个中继装置30的状态并从每个中继装置30被发送到管理系统5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在每个中继装置30中,图7所示的状态检测部32周期性地检测中继装置30自身的操作状态(步骤S1-1-S1-4)。每个中继装置30的发送-接收部31通过通信网络2周期性地将状态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以便管理系统50实时地管理每个中继装置30的操作状态(步骤S2-1-S2-4)。每个状态信息包括采用中继装置ID所标识的中继装置30的中继装置ID和由状态检测部32所检测的操作状态。在本实施 例中,中继装置(30a、30b以及30d)处于“在线”并被正常操作。另一方面,中继装置30c尽管正被操作但是处于“离线”,因为在用于执行中继装置30c的中继操作的程序中出现了某种故障。 
在管理系统50中,发送一接收部51接收从每个中继装置30发送来的状态信息。管理系统50通过存储一读取处理部59在存储部5000的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中存储对应每个中继装置ID的状态信息并管理它们(步骤S3-1-S3-4)。因此,在图11所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中对每个中继装置ID将操作状态存储为“在线”、“离线”以及“有故障”中的任意一个并对其进行管理。同时,对每个中继装置ID存储管理系统50接收状态信息的接收日期并进行管理。当没有状态信息从中继装置30发出时,在图11所示的中继装置管理表中的每个记录中的操作状态以及接收日期的字段为空白,或者最近接收的操作状态和接收日期表示在各个字段中。 
参照图20描述在终端10aa和10db之间开始通话之前的准备阶段的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处理。在图20中,通过管理信息会话“sei'’来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 
一旦用户开启图5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图7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部12接收电源开启并使得电源被开启(步骤S21)。一旦接收到电源开启,登录请求部13就通过通信网络2从发送一接收部11向管理系统50自动发送表示请求登录的登录请求信息(步骤S22)。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终端ID和口令来将终端10aa自身识别为登录请求源。终端ID和口令通过存储一读取处理部19从存储部1000读取并作为数据被发送到发送一接收部11。当登录请求信息从终端10aa被发送到管理系统50时,作为接收方的管理系统50可以获知作为发送方的终端10ab的IP地址。 
随后,管理系统50的终端验证部52通过使用包含在通过发送-接收部51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和口令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存储部5000的终端验证管理DB 5002(参见图12),并通过确定在终端验证管理DB5002中是否管理了相同的终端ID和口令来执行终端验证(步骤S23)。如果因为管理了相同的终端ID和口令终端验证部52确定登录请求是从具有使用权限的终端10发出的,那么状态管理部53就在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中彼此关联地存储终端ID、操作状态、登录请求信息的接收日期以及终端10aa的IP地址(步骤S24)。因此,图13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彼此关联地 管理终端ID“01aa”、操作状态“在线”、接收日期“2009年11月10日13:40”以及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 
随后,管理系统50的发送-接收部51通过通信网络2将由终端验证部52所获得表示验证结果的验证结果信息发送到已经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步骤S25)。在本实施例中,对这样的情况及性下面的描述,在该情况中,请求源终端被终端验证部52确定为具有使用权限的终端。 
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部54通过使用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DB5004(参见图14),并读取和提取能够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ID(步骤S26)。在这种情况下,提取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对应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ab、10ba以及10db)的终端ID(“01ab"、“01ba'’以及“01db'’)。 
随后,终端状态获取部55通过使用由终端提取部54提取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ID(“01ab”、“01ba'’以及“01db'’)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searches the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并读取与由终端提取部54提取的各个终端ID对应的操作状态(“离线”、“在线”以及“在线”)。因此,终端状态获取部55获取终端(10ab、10ba以及10db)的各个操作状态(步骤S27)。 
随后,发送一接收部51通过通信网络2向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发送目的地状态信息,该信息包括在步骤S27处被用作搜索关键词的终端ID(“01ab"、“01ba'’以及“01db'’)以及目的地终端(终端10ab、10ba以及10db)的与各个终端ID对应的操作状态(“离线”、“在线”以及“在线”)(步骤S28)。因此,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可以获知作为能够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进行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10ab、10ba以及10db)的各个当前操作状态(“离线”、“在线”以及“在线”)。 
而且,管理系统50的终端提取部54通过使用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4(参见图14),并且提取将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注册为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步骤S29)。在图4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中,提取其他请求源终端的终端ID“01ab'’、“01ba'’以及“01db"。 
随后,管理系统50的终端状态获取部55通过使用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并且获得的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步骤S30)。 
随后,发送-接收部51将在步骤S30处获得包括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的操作状态“在线”的目的地状态信息发送到在采用在步骤S29处提取的终端ID(“01ab”、“01ba'’以及“01db'’)标识的终端(10ab、10ba以及10db)中的终端(10ba和10db),该终端的每个的操作状态在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中为“在线”。在将目的地状态信息发送到终端(10ba和10db)时,发送一接收部51根据终端ID(“01ba'’以及“01db'’)引用由图13所示的终端管理表管理的终端的IP地址。因此,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可以被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的与做出登录请求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进行通信的其他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和10ba)的每一个。 
在其他终端10的每一个中,一旦用户开启图6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图7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部12以与步骤S21相同的方式接收电源开启,并执行与步骤S22-S31-1以及S31-2相同方式的处理。因此省略该描述。 
下面参照图21描述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在图21中,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通过管理信息会话“sei'’被全部地发送和接收。在本实施例中,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可以与作为目的地候选的终端10中的、在步骤S32处接收的状态信息中所表示的操作状态为在线的终端(10ba和10db)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通话。基于这样的情况进行下面描述,在该情况中,使用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用户选择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开始通话。 
一旦用户按下图5中所示的操作按钮108来选择终端10db,图7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部12就接收开始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通话的请求(步骤S41)。随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发送一接收部11发送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以及表示通话将开始的开始请求信息到管理系统50(步骤S42)。因此,管理系统50的发送一接收部51接收开始请求信息并获知作为传输源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 
状态管理部53根据包含在开始请求信息中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 终端ID“01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将终端管理DB5003(参见图13)的终端管理表的分别包括终端ID“01aa”和“01db'’的记录中的操作状态的两个字段改变为“繁忙”(步骤S43)。因此,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繁忙而不会开始通话。如果其他终端10倾向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或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进行通话,表示所谓繁忙状态的话音或显示则被输出。 
下面参照步骤S44-S48和步骤s61-1-S66描述执行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选择会话ID生成部56a生成选择会话ID用于执行用于选择中继装置30(步骤S44)。会话管理部57在存储部5000的会话管理DB 5005(参见图15)中存储在步骤S44处生成的选择会话ID“sel”、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并彼此关联地管理它们(步骤S45) 
随后,管理系统50的初级过滤部56根据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终端管理DB 5003以及优先级管理DB 5006对在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之间中继通话的中继装置30进行初级过滤(步骤S46)。 
下面参照图22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步骤S46处执行的处理。首先,终端IP地址提取部56b根据包含在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发送来的开始通信请求信息中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终端ID“01db'’来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并提取分别对应于终端ID“01aa"和“01db"的终端(10aa和10db)的IP地址(“1.2.1.3”和“1.3.2.4”)(步骤S46-1)。 
随后,初级选择部56c在由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管理的中继装置30中选择操作状态为“在线”的继装置(30a、30b以及30d)的各个中继装置ID(111a、111b以及111d)(步骤S46-2)。此外,初级选择部56c根据在步骤S46-1处提取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来搜索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并查明(investigate)在步骤S46-2处选择中继装置(30a、30b以及30d)的IP地址(“1.2.1.2”、“1.2.2.2”以及“1.3.2.2”)的每个点地址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2.1.3”和“1.3.2.4”)的每个点地址是相同还是不同(步骤S46-3)。 
随后,参照优先级管理DB 5006(参见图16),对在步骤S46-3处所查明 的中继装置(30a、30b以及30d)的每一个,优先级确定部56d地址优先级的分数(步骤S46-4)。确定结果图示在图23的表中。图23是图释在执行选择中继装置30的过滤处理时的优先级分数的计算的示意图。图23图释了每个中继装置ID的地址优先级分数、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以及总分数。地址优先级分数还被分类为每个中继装置30相对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分数以及相对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分数。总分数是两个地址优先级分数中较高分数和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的和。 
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相对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表达为“相同.相同.相同.不同”。因此,地址优先级分数为如图23中所示的“5”。如图1所示,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为“1.2.1.2”,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为“1.3.2.4”。因此,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相对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表达为如图16中所示的“相同.不同.不同.不同”。因此,地址优先级分数为如图23中所示的“1”。中继装置30b的IP地址“1.2.2.2”相对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表达为“相同.相同.不同.不同”。因此,地址优先级分数为如图23中所示的“3”。中继装置30b的IP地址“1.2.2.2”相对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表达为“相同.不同.相同.不同”。因此,地址优先级分数为如图23中所示的“1”。中继装置30d的IP地址“1.3.2.2”相对于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表达为“相同.不同.不同.不同”。地址优先级分数为“1”。中继装置30d的IP地址“1.3.2.2”相对于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表达为“相同.相同.相同.不同”。因此,地址优先级分数为“5”。 
返回参考图22,优先级确定部56d根据由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管理的每个中继装置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来搜索优先级管理DB5006(参见图17),并针由对在步骤S46-2处所执行的初级过滤处理所选的中继装置(30a、30b以及30d)的每一个来确定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步骤S46-5)。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装置30a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如图11所示的100(Mbps)。因此,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参照图17所示的传输速度优先级被确定为3。同样,中继装置30b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被计算为1000(Mbps)。因此,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被确定为5。同样,中继装置30d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被计算为10(Mbps)。因此,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被确定为1。 
随后,初级选择部56c在每个的总分都是传输速度优先级分数和地址优先级中分数相对于终端(10aa和10db)中的任意一个为较高的分数的和的中继装置(30a、30b以及30d)中选择具有前两个总高分的两个中继装置30(步骤S46-6)。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中继装置ID(111a、111b以及111d)的总分数为如图23中所示的“8”、“8”以及“6”。因此,选择具有中继ID“111a”的中继装置30a和具有中继装置ID“111b”的中继装置30b。 
在完成在步骤S46处的过滤处理之后,图7中所示的发送一接收部51通过通信网络2将用于传输如上所述所选的中继装置30的数量(number)的中继装置过滤信息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步骤S47)。 
中继装置过滤信息包括在步骤S46处所选择中继装置30的数量(其为“2”)、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选择会话ID“sel”。因此,,终端10db可以获知在执行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进行的会话中的中继装置30的数量和哪个终端10请求开始通话,以及作为中继装置过滤信息的发送源的管理系统50的IP地址“1.1.1.2”。 
随后,终端10db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完成接收中继装置过滤信息的接收完成信息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48)。接收完成信息包括会话ID“sel”。因此,管理系统50可以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中继装置的数量的传输完成了以及作为发送源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 
下面参见图24-26描述其中管理系统50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 
首先,在开始电视会议中的通话之前,管理系统50使得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开始发送后面描述的在前传输请求信息。管理系统50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前传输请求开始信息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从发送-接收部51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步骤S61-1)。同样,管理系统50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前传输请求开始信息和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从发送一接收部51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步骤S61-2)。在前传输请求开始信息表示管理系统50使得终端开始发送在前传输请求信息,并且包括会话ID“sel”和在步骤S46处选择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各个IP地址(“1.2.1.2”和“1.2.2.2”)。因此,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能够获知通过其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选择中继装置30的处理中中继在前传输请 求信息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IP地址。同时,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也可以获知作为在前传输请求开始信息的传输源的管理系统的IP地址“1.1.1.2”。 
随后,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通过通信网络2开始将在前传输请求信息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a,并将在步骤S61-1处接收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62-1-1)。在前传输请求信息表示请求目的地终发送包括ping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信息,并且包括会话ID“sel”。 
随后,中继装置30a的发送一接收部31引用在步骤S62-1-1处接收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并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步骤S62-1-1处接收的在前传输请求信息发送到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步骤S63-1-1)。 
作为对在步骤S63-1-1处的发送的回复,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一在前传输信息从发送一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64-1-1)。第一在前传输信息通过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通过每个中继装置30被发送到作为另一方的终端10aa,被用来测量从在第一终端(终端10db)处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到在第二终端(终端10aa)处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包括用于确认第一终端(终端10db)、中继装置30以及第二终端(终端10aa)被连接起来以使其间能够进行通信的ping、表示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一发送日期从第一终端(终端10db)被发送的第一发送日期信息、以及会话ID“sel”。因此,中继装置30a可以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所发送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和作为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第一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 
随后,中继装置30a将在步骤S64-1-1处接收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发送到在步骤S62-1-1处作为传输源的第二终端(终端10aa)(步骤S65-1-1)。因此,第二终端(终端10aa)可以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所发送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以及的作为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 
第二终端(终端10aa)的图8中所示的测量部16测量接收从中继装置30a发送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日期(步骤S66-1-1)。 
随后,对中继装置的每个会话ID和每个IP地址,第一终端(终端10aa)的发送一接收部11将第一发送一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67-1-1)。第一发送一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在步骤S65-1-1处接收的第一发送日期信息、以及表示在步骤S66-1-1处测量的第一接收日期的第一接收日期信息。因此,管理系统50接收第一发送一接收结果信息并能够获知作为第一发送一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第二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 
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通过上述中继装置30a与在步骤S62-1-1-S67-1-1处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进行通信。而且,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通过中继装置30b以与通过中继装置30a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与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进行通信(步骤S62-1-2-S67-1-2)。 
随后,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开始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前传输请求信息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a,并且将在步骤S61-2处接收到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2.1.3”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62-2-1)。在前传输请求信息表示请求请求源终端发送包括ping的后面描述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信息,并且包括会话ID“sel”。 
随后,中继装置30a的发送一接收部31引用在步骤S62-2-1处接收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并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步骤S62-2-1处接收的在前传输请求信息发送到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步骤S63-2-1)。 
作为对在步骤S63-2-1处传输的回复,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二在前传输信息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64-2-1)。第二在前传输信息通过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通过每个中继装置30被发送到作为另一方的终端10db,被用来测量从在第二终端(终端10aa)处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到在第一终端(终端10db)处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包括用于确认第二终端(终端10aa)、中继装置30以及第一终端(终端10db)被连接起来以使其间能够进行通信的ping、表示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一发送日期从第二终端(终端10aa)被发送的第一发送日期信息、以及会话ID“sel”。因此,中继装置30a可以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 的会话中所发送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和作为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第二终端(终端10aa)的IP地址“1.3.1.3”。 
随后,中继装置30a将在步骤S64-2-1处接收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发送到在步骤S62-1-1处作为传输源的第一终端(终端10db)(步骤S65-2-1)。因此,第一终端(终端10db)可以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所发送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以及的作为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 
第一终端(终端10db)的图8中所示的测量部16测量接收从中继装置30a发送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日期(步骤S66-2-1)。 
随后,对中继装置的每个会话ID和每个IP地址,第二终端(终端10db)的发送-接收部11将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67-2-1)。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在步骤S65-2-1处接收的第二发送日期信息、以及表示在步骤S66-2-1处测量的第二接收日期的第二接收日期信息。因此,管理系统50接收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并能够获知作为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第一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 
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在如上所述步骤S62-2-1-S67-2-1处通过上述中继装置30a与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进行通信。而且,作为第一终端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通过中继装置30b以与通过中继装置30a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与作为第二终端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进行通信(步骤S62-2-2-S67-2-2)。 
随后,管理系统50的最终过滤部61基于第一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和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最终选择在电话会议中的通话中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中继装置30(步骤S68)。 
下面参照图8和26进一步描述在步骤S68处执行的处理。对于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每个IP地址,最终过滤部61的图8中所示的计算部61a基于第一接收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一接收日期(trl)和第一发送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一发送日期(ttl)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t1)(步骤S68-1)。同样,对于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每个IP地址,计算部61a基于第二接收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二接 收日期(tr2)和第二发送日期信息所表示的第二发送日期(tt2)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必要时间周期(t2)(步骤S68-1)。 
随后,对于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每个IP地址,计算部61a通过对在步骤S74-1处计算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t1)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t2)进行求和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步骤S68-2)。 
随后,最终选择部61b确定在步骤S68-2处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的数量是否等于将在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被用于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数量(在该实例中,为“2”)(步骤S68-3)。如果还没有计算所有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在步骤S68-3处的否),则最终选择部61b确定从在步骤S68-2处开始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开始是否流逝了预定量的时间(例如,一分钟)(步骤S68-4)。此外,如果还没有流失预定量时间(在步骤S68-3处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8-1。另一方面,如果计算所有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在步骤S68-3处的是),或者流逝了预定量的时间(在步骤S68-4处的是),则最终选择部61b在已经由计算部61a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中选择与最短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相关的中继装置30(步骤S68-5)。即,最终选择部61b选择已经接收了通过其在已经由计算部61a计算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中已经被计算出最短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中继装置30a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比中继装置30b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T)短这种假设将将中继装置30a选作实例。 
通过消除第一在前传输信息或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在步骤S68-5处可以选择与最短时间的第一在前发送时间或第二在前发送时间中的任意一个相关的中继装置,无需在步骤S68-2处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返回参见图25,管理系统50的会话管理部57在会话管理DB 5005(参见图15)的会话管理表中的包括会话ID“sel”的记录中继装置ID的字段中存储最终所选中继装置30a的中继装置ID“111a”并管理它(步骤S69)。随后,管理系统50的发送-接收部51通过通信网络2将表示请求开始中继的中继开始请求信息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70)。中继开始请求信息包括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 和作为中继目的地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各自的IP地址(“1.2.1.3”和“1.3.2.4”)。因此,中继装置30a能够获知中继装置30a自身已经被选择并且在终端(10aa和10db)之间建立了用于发送低分辨率、中分辨率以及高分辨率的三个片段的图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会话(步骤S71)。因此,终端(10aa和10db)能够在电视会议中开始通话。 
下面参照图7和26描述在请求源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之间用于电视会议中通话的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请求源终端(终端10aa)通过通信网络2依照图像/声音数据会话“sed'’将由图像捕获部14所成像的对象的图像数据以及由话音输入部15a所接收的话音的声音数据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81)。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包括图3A-3C所示的低分辨率、中分辨率以及高分辨率的三个片段的图像数据的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因此,在中继装置30a中,发送一接收部31接收由三段不同分辨率图像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数据质量确认部33通过使用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作为搜索关键词来搜索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参见图10),提取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与IP地址对应图像质量,并确认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82)。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的确认的图像质量为“高图像质量”,这与发送-接收部31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相同。因此,中继装置30a通过图像/声音数据会话sed无需任何改变地将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发送到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步骤S83)。因此,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发送-接收部11接收由低分辨率、中分辨率以及高分辨率的三个片段的图像数据构成的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显示控制部17可以将具有不同图像质量等级的三段图像数据组合起来,使得显示器120显示所获得的图像,并使得话音输出部15b基于声音数据输出话音。 
随后,终端10db的延迟检测部18以规则时间间隔(例如每一秒)检测发送一接收部11所接的在接收图像数据时的延迟时间(步骤S84)。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其中延迟时间为200(ms)的情况进行下述描述。 
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发送-接收部11通过通信网络2依照管理信息会话sei将表示延迟时间“200(ms)”的延迟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85)。因此,管理系统50可以获知延迟时间和作为该延迟信息的传输源的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 
随后,管理系统50的延迟时间管理部60通过使用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终端管理DB 5003(参见图13),并提取与IP地址对应的终端ID“01db”。此外,延迟时间管理部60在会话管理DB 5005(参见图15)的会话管理表中的终端ID“01db'’的记录的延迟时间字段中存储延迟信息所表示的延迟时间“200(ms)”并管理它(步骤S86)。 
随后,质量确定部58通过使用延迟时间“200(ms)”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质量管理DB 5007(参见图18),提取与延迟时间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并确定图像质量为“中图像质量”(步骤S87)。 
随后,发送-接收部51通过使用与会话管理DB(参见图15)的会话管理表中的终端ID“01db'’相关联的中继装置ID“111a”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中继装置管理DB 5001(参见图11),并提取与中继装置ID对应的中继装置30a的IP地址“1.2.1.2”(步骤S88)。发送-接收部51通过通信网络2依照管理信息会话“sei'’将表示在步骤S87处确定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的质量信息发送到中继装置30a(步骤S89)。质量信息包括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在步骤S86处被用作搜索关键词的IP地址“1.3.2.4”。因此,中继装置30a的质量改变管理部34在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参见图10)中存储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在该情况下为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以及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并彼此关联地管理它们(步骤S90)。 
随后,终端10aa以与步骤S81相同的方式依照图像/声音数据会话“sed'’将由低分辨率、中分辨率以及高分辨率的三个片段的图像数据构成的高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发送到中继装置30a。因此,数据质量确认部33通过使用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IP地址“1.3.2.4”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质量改变管理DB 3001(参见图10),提取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与IP地址对应的图像质量“中图像质量”,并以与步骤S82相同的方式确认待中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步骤S92)。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的被确认的图像质量为“中图像质量”,其低于由发送-接收部31所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高图像质量”。因此,数据质量改变部35通过抑制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将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从“高图像质量”改变为“中图像质量”(步骤S93)。 
随后,发送-接收部31通过通信网络2遵循图像/声音数据会话“sed'’将 其图像质量已经改变为“中图像质量”的图像数据和其声音质量还没有被改变的声音数据发送到终端10db(步骤S94)。因此,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的发送-接收部11接收由低分辨率和中分辨率的两段图像数据构成的中图像质量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随后,显示控制部17可以组合具有不同分辨率的两段图像数据,使得显示器120显示所获得的图像,并使得话音输出部15b基于声音数据输出话音。 
采用这种方式,当在接收图像数据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db)中出现接收时的延迟时,中继装置30a改变图像质量使得出席电视会议的人不会由于通信的延迟而感到怪异(strangeness)。 
<<本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在通信网络2能够获知诸如中继装置30的IP地址的LAN2的环境的同时要获得英特网2i的整体的环境是困难的。因此,首先,在根据可获知环境的信息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中继装置30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中继装置30。然后,在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实际发送和接收之前,第一在前传输信息或第二在前传输信息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多个终端10之间被发送和接收。因此可以选择实际上能够在最短时间周期内中继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因此,可以在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下选择在最短时间周期内中继高质量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 
在终端10之间实际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管理系统50在中继装置中选择已经以最短总的必要时间周期中继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因此,可以在通信网络的更实际环境下选择在最短时间周期内中继高质量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优先地选择具有与执行电视会议的终端10的IP地址类似的IP地址的中继装置30而且可以通过考虑每个中继装置30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来选择两个或多个中继装置30。因此,可以选择中继装置30的适合通信网络2的实际环境的候选。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于在线的中继装置30中选择中继装置30。因此,可以选择中继装置30的适合通信网络2的实际环境的候选。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8-30描述第二实施例。图28是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包括的每个终端,每个装置以及每个系统功能方块示意图。在图28中,终端 10-2、中继装置30-2以及管理系统50连接起来以便通过通信网络2能在其间进行数据通信。 
<终端和中继装置的功能构造> 
终端10-2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10(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10-2不包括测量部16。中继装置30-2与一实施例的中继装置30不同在于中继装置30-2还包括测量部36。即,在第二实施例中,测量部的功能包含在中继装置30-2中而不是在终端10-2中。 
测量部36测量发送-接收部31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接收时间(trl)以及发送一接收部31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接收时间(tr2)。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包括用于确认中继装置30-2和作为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终端10-2被连接起来以使其间能够进行通信的ping(分组英特网探测器)。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第一在前传输信息通过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发送到中继装置30-2,用于测量从在请求源终端处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到在中继装置30-2a处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在传输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第二在前传输信息通过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发送到中继装置30-2,用于测量从在目的地终端处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到在中继装置30-2a处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必要时间周期。 
下面参照图29和30描述其中管理系统50选择中继装置30-2的处理。 
首先,在开始电视会议中的通话之前,管理系统50通过通信网络2将在前传输请求信息从发送-接收部51发送到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以便使得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发送包括ping的所述在前传输信息(步骤s101和S102)。在前传输请求开始信息包括会话ID“sel”和在步骤S46处选择的中继装置(30a和30b)的各个IP地址(“1.2.1.2”和“1.2.2.2”)。因此,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能够获知通过其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中继装置30的选择处理中中继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a和30b)。同时,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和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可以获知作为在前传输请求信息的传输源的管理系统的IP地址“1.1.1.2”。 
随后,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一在前传输信息从发送-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2a步骤S103)。 
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将发送-接收部11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发送日期与已经被发送了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图28中所示的存储部1000(步骤S104)。 
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包括会话ID“sel”和ping。因此,中继装置30-2a能够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所发送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以及作为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的IP地址“1.2.1.3”。 
在中继装置30-2a中,测量部36测量发送-接收部31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接收日期(步骤S105)。发送-接收部31将表示接收到在步骤S103处发送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在步骤S103处的发送时候接收到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的IP地址“1.2.1.3”(步骤S106)。第一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和表示在步骤S105处测量的第一接收日期的第一接收日期信息。 
因此,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能够获知在通过使用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所发送的第一接收结果信息的接收,以及作为第一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1.2.1.2”。 
随后,在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中,存储-读取处理部19将包含第一接收结果信息在中的第一接收日期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000(步骤S107)。第一接收日期信息与会话ID“sel”和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相关联地被存储以便在随后的步骤中识别所存储的第一接收日期信息。 
以与步骤S103-S107相同的方式在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和中继装置30-2b之间执行该处理(图29中的步骤S108-S112)。 
随后,对于中继装置的每个IP地址,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的存储-读取处理部19基于会话ID“sel”从存储部1000读取与会话ID对应的第一发送日期信息和第一接收日期信息(步骤S113)。对于每个会话ID和中继装置的每个IP地址,发送-接收部11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一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114)。第一发送一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1.2.1.2”和“1.2.2.1”)、在步骤S63-1和S68-2处存储的第一发送日期信息、以及在步骤S66-1和S71-1处存储的第一接收日期信息。因此,管理系统50接收第一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并能够获知作为第一发送-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请求源终端(终端10-2aa)的IP地址 “1.2.1.3”。 
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二在前传输信息从发送一接收部11发送到中继装置30-2a(步骤S121)。 
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将发送一接收部11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发送日期与已经向其发送了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相关联地存储在图28中所示的存储部1000(步骤S122)。 
第二在前传输信息包括会话ID“sel”和ping。因此,中继装置30-2a能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所发送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接收,以及的作为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传输源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的IP地址“1.3.2.4”。 
在中继装置30-2a中,测量部36测量发送-接收部31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接收日期(步骤S123)。发送-接收部31将表示接收到在步骤S121处发送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的二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在步骤S121处的发送之后接收到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的IP地址“1.3.2.4”(步骤S124)。第二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和表示在步骤S123处测量的第二接收日期的第二接收日期信息。因此,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能获知在通过使用选择会话ID“sel”执行的会话中的所发送的第二接收结果信息的接收,以及的作为第二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1.3.2.4”。 
随后,在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中,存储一读取处理部19在存储部1000中存储包含在第二接收结果信息中的第二接收日期信息(步骤S125)。第二接收日期信息与会话ID“sel”和中继装置30-2a的IP地址的相关联地村粗和以便在后面的步骤中识别所存储的第二接收日期信息。 
以与步骤S121-S125相同的方式在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和中继装置30-2b之间执行该处理(图30中的步骤S126-S130)。 
随后,对于中继装置的每个IP地址,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的存储-读取处理部19基于会话ID“sel”从存储部1000读取与会话ID对应的第二发送日期信息和第二接收日期信息(步骤S131)。对于中继装置的每个会话ID和每个IP地址,发送-接收部11通过通信网络2将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发送到管理系统50(步骤S132)。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包括会话ID“sel”、中继装置30-2b的IP地址“1.2.2.2”、在步骤S63-2和S68-2处存 储的第二发送日期信息、以及在步骤S66-2和S71-2处存储的第二接收日期信息。因此,管理系统50接收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并能够获知作为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的传输源的目的地终端(终端10-2db)的IP地址“1.3.2.4”。 
随后,管理系统50的最终过滤部61基于第一发送-接收结果信息和第二发送-接收结果信息最终选择在电话会议中的通话中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中继装置30-2(步骤S133)。 
<<本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在通信网络2中能够获知诸如中继装置30-2的IP地址的LAN2的环境的同时要获得英特网2i的整体的环境是困难的。因此,首先,在根据可获知环境的信息中继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中继装置30-2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中继装置30-2。然后,在实际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之前,所述在前传输信息替代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多个终端10-2之间被发送和接收。因此可以选择实际上能够在最短时间周期内中继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中继装置30-2。 
即,选择其前两个或更多IP地址与终端10-2的任意IP地址类似的两个或更多中继装置30-2。因此可以保持两个或更多最终被使用的中继装置30-2的候选。中继装置30-2的测量部36测量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时的第一接收时间和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时的第二接收时间。随后,发送一接收部31将表示所测量的第一接收时间的第一接收时间信息发送到第一发送终端以及将表示所测量的第二接收时间的第二接收时间信息发送到第二发送终端。第一发送终端向管理系统50发送所接收的第一接收时间和第一发送终端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发送时间。另一方面,第二发送终端向管理系统50发送所接收的第二接收时间和第二发送终端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发送时间。因此,管理系统50基于第一接收时间和第一发送时间之间的差计算第一必要时间周期,基于第二接收时间和第二发送时间之间的差计算第二必要时间周期,以及通过对第一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求和计算总的必要时间周期。以这种方式,对每个中继装置,管理系统50计算与中继装置相关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并在中继装置中选择与最短必要时间周期相关的中继装置。由于这种选择,能够选择其在通信网络的实际环境中中继最高质量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优先地选择具有与执行电视会议的终端10-2的IP地址类似的IP地址的中继装置30-2而且可以通过考虑每个中继装置30-2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来选择两个或更多中继装置30-2。因此,可以选择中继装置30-2的适合通信网络2的实际环境的候选。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于在线的中继装置30-2中选择中继装置30-2。因此,可以选择中继装置30-2的适合通信网络2的实际环境的候选。 
<实例1> 
在第一和第二传输终端之间中继用于通话的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在第一和第二发送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内容数据之前,接收从第一发送终端发送来的第一在前传输信息和从第二发送终端发送来的第二在前传输信息;测量单元,测量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接收时间和接收单元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接收时间;以及中继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表示所测量的第一接收时间的第一接收时间信息到第一发送终端以及发送表示所测量的第二接收时间的第二接收时间信息到第二发送终端。 
<实例2> 
传输系统包括:中继装置、第一和第二发送终端、以及选择多个中继装置之一作为实际中继内容数据的中继装置的传输管理系统,该多个中继装置之一中继用于在第一和第二第二发送终端之间的通话的内容数据。在传输系统中,第一发送终端包括第一终端的发送单元,其向传输管理系统发送所接收的第一接收时间信息和表示第一发送终端发送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发送时间的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并且第二发送终端包括第二终端的发送单元,其向传输管理系统发送所接收的第二接收时间信息和表示第二发送终端发送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发送时间的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并且传输管理系统包括计算单元,其基于第一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和第一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之间的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一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其基于第二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和第二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之间的差,计算从发送到接收第二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必要时间周期,以及计算作为第一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的和的总的必要时间周期。 
<实例3> 
根据实例2的传输系统还包括选择单元,其在中继装置中选择与最短总 的必要时间周期相关的中继装置。 
<实例4> 
使得计算机起到根据实例1的每个单元作用的程序。 
<实例5> 
程序供应系统,其通过通信网络向中继装置供应更具实例4的程序。 
<实例6> 
维护系统对根据实例1的中继装置执行维护。 
[实施例的附加解释] 
每个实施例中的中继装置(中继装置30和中继装置30-2)、管理系统50、程序供应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可以有单一计算机构造。它们的组件(功能或装置)可以分开并且分开的组件可以通过其中每个分配为任何组件的多个计算机构造。当通过单一计算机构造程序供应系统90时,程序供应系统90所发送的程序可以作为多个分开的模块被发送或者不分开发送。当通过多个计算机构造程序供应系统90时,程序可以从作为多个划分的模块计算机发送。 
当终端程序、中继装置程序以及传输管理程序在国内或海外被提供给用户等时,其中存储每个实施例的终端程序、中继装置程序以及传输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其中存储这些程序的HD 204、以及包括HD 204的程序供应系统90被用作程序产品。 
在这些实施例中,作为由中继装置所中继的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的质量的实例,需要注意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的分辨率并且该分辨率有图10中所示的质量改变管理表和图18中所示的质量管理表管理。图像质量并不限于分辨率。作为质量的另一个实例,注意用于管理质量的由图像数据所代表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的深度、声音数据的话音的采样频率、以及声音数据的话音的位长。声音数据可以通过被划分成三段具有不同分辨率(高分辨率、中分辨率以及低分辨率)的数据被发送和接收。 
在图11、13和15中,管理接收日期。管理项不限于接收日期。至少接收时间可以按照接收日期管理。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图11中管理中继装置的IP地址,而在图13中管理终端的IP地址。不过,管理项并不限于IP地址。中继装置和终端的每个FQDN(完全合格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可以管理为用于识别通信 网络2上的中继装置的中继装置ID信息或用于识别通信网络2上的终端的终端ID信息。因此,与FQDN对应的IP地址可以通过现有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vstem))服务器获得。表述“用于识别通信网络2上的中继装置的中继装置ID信息”也可以表述为“表示将目的地连接到通信网络2上的中继装置的中继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或“表示到通信网络2上的中继装置的目的地的中继装置目的地信息”。同样,表述“用于识别通信网络2上的终端的终端ID信息”也可以表达为“表示将目的地连接到通信网络2上的终端的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或“表示到通信网络2上的终端的目的地的终端目的地信息”。 
在这些实施例中,电视会议系统被描述为传输系统1的实例。不过,传输系统1并不限于应用到电视会议系统。传输系统1可以应用到电话系统,诸如IP(英特网协议)电话以及网络电话。传输系统1可以是汽车导航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侧的终端对应于安装在车辆中的汽车导航系统,而在另一侧的终端对应于管理汽车导航管理中心的管理终端或管理服务器或安装在另一个车辆中的汽车导航系统。传输系统1可以蜂窝电话的通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对应于例如蜂窝电话。 
在这些实施例中,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被描述为内容数据的实例。不过,该数据不限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可以应用接触(Touch)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位于一侧的终端处获得的触觉被发送到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个终端。内容数据可以嗅觉(气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一侧的终端处的香味(气味)被发送到位于另一侧的另一个终端。内容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声音数据、触觉诗句以及嗅觉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传输系统1来举行电视会议。不过,传输系统1并不限于用于电视会议。传输系统1可以用于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会议、通常通话或者单项的信息供应。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除披露的目的已经针对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附后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受到限制而是在实施时可以想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落入此处所给出的基本教导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方式和替换结构。 

Claims (9)

1.一种传输管理系统,其从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对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中继装置,以便实际上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对内容数据进行中继,该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第一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一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一接收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二终端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一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二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继; 
计算单元,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基于在第一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一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一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 
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第一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包含在从第一终端传输到第二终端的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中,以及 
所述接收单元从第二终端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接收单元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二接收时间信息,第二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二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二接收时间信息表示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一终端处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二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一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继,以及 
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计算单元基于第二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二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二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二必要时间周期, 
计算单元计算作为第一必要时间周期和第二必要时间周期的和的总必要 时间周期,以及 
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总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传输管理系统,其中 
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包含在从第二终端传输到第一终端的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二接收时间信息。 
5.一种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 
6.一种选择方法,从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对用于会话的内容数据进行中继的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中继装置,以便实际上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对内容数据进行中继,该选择方法包括: 
在内容数据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之前,接收第一发送时间信息和第一接收时间信息,第一发送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从第一终端被传输时的发送时间点,第一接收时间信息表示在前传输信息在第二终端被接收时的接收时间点,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在从第一终端被传输以后在第二终端处被接收之前被每个中继装置中继; 
对于所述在前传输信息被中继通过的每个中继装置,基于在第一接收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接收时间点和第一发送时间信息所表示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从第一终端传输所述在前传输信息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在前传输信息的第一必要时间周期; 
从所述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所述在前传输信息以最小第一必要时间周期中继通过的中继装置。 
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具有置于该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在被执行时使得传输管理系统起到权利要求1-4任意一个所述的每个单元的功能。 
8.一种程序供应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向传输管理系统供应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代码。 
9.一种维护系统,对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传输管理系统进行维护。 
CN2012800147946A 2011-03-25 2012-03-26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Pending CN1034606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7768 2011-03-25
JP2011067768 2011-03-25
JP2011-078783 2011-03-31
JP2011078783 2011-03-31
JP2011189185A JP5884965B2 (ja) 2011-03-31 2011-08-31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選択方法
JP2011-189171 2011-08-31
JP2011-189185 2011-08-31
JP2011189171A JP5853502B2 (ja) 2011-03-25 2011-08-31 伝送システム
PCT/JP2012/058767 WO2012133863A1 (en) 2011-03-25 2012-03-26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selection method, program product, program supply system, and maintenance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691A true CN103460691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47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47946A Pending CN103460691A (zh) 2011-03-25 2012-03-26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50660B2 (zh)
EP (1) EP2689579A4 (zh)
CN (1) CN103460691A (zh)
CA (1) CA2830337A1 (zh)
SG (1) SG193264A1 (zh)
WO (1) WO201213386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841A (zh) * 2014-05-28 2017-02-22 株式会社理光 传输控制系统、传输系统、中继装置选择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维护系统
CN107409197A (zh) * 2015-03-16 2017-11-28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程序和通信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2302A (ja) * 2012-12-05 2014-06-19 Ricoh Co Ltd 所定領域管理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2935B2 (ja) * 2013-03-29 2017-08-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672588B2 (ja) * 2014-02-19 2020-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システ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JP2016012843A (ja) * 2014-06-30 2016-0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57976B2 (ja) * 2015-01-09 2019-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伝送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1346A (ja) * 2006-11-21 2008-06-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Ip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895991A (zh) * 2010-07-06 2010-11-2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中继协作传输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WO20110211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relay
JP2011059675A (ja) * 2009-08-11 2011-03-24 Ricoh Co Ltd 映像出力装置、映像出力システム、映像出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5062A (ja) 2002-10-10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映像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
JP2008131240A (ja) 2006-11-20 2008-06-05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その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227577A (ja) 2007-03-08 2008-09-25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JP4941015B2 (ja) 2007-03-09 2012-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分散型情報共有サーバシステム
JP4883807B2 (ja) 2008-01-08 2012-02-22 Kddi株式会社 識別子に基づいてデータパケットを中継する中継方法、中継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85008B2 (en) * 2009-12-25 2014-11-11 Ricoh Company, Limited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gram providing system, and maintenance system
JP5691396B2 (ja) 2009-12-25 2015-04-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端末、伝送端末用プログラム、プログラム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US8949593B2 (en) * 2010-02-12 2015-02-03 Ricoh Company, Limited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JP5541092B2 (ja) * 2010-03-03 201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端末、伝送方法、及び伝送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JP5793869B2 (ja) * 2010-03-05 2015-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及び伝送管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1346A (ja) * 2006-11-21 2008-06-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Ip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1059675A (ja) * 2009-08-11 2011-03-24 Ricoh Co Ltd 映像出力装置、映像出力システム、映像出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21155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relay
CN101895991A (zh) * 2010-07-06 2010-11-2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中继协作传输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841A (zh) * 2014-05-28 2017-02-22 株式会社理光 传输控制系统、传输系统、中继装置选择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维护系统
CN107409197A (zh) * 2015-03-16 2017-11-28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程序和通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30337A1 (en) 2012-10-04
EP2689579A1 (en) 2014-01-29
WO2012133863A1 (en) 2012-10-04
US9350660B2 (en) 2016-05-24
US20140022333A1 (en) 2014-01-23
EP2689579A4 (en) 2014-10-01
SG193264A1 (en)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337B (zh)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和传输管理系统程序
CN102208994B (zh) 日志管理系统、传送系统、以及日志管理方法
CN102334335B (zh)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程序提供系统和维护系统
CN102972016B (zh) 传输终端和传输方法
CN102845058B (zh) 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CN102970511B (zh) 传送管理系统、传送管理方法以及电视会议系统
CN104137522B (zh) 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维护系统
CN103477632B (zh)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程序、程序供应系统和维护系统
CN103460691A (zh)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选择方法程序产品、程序供应系统以及维护系统
CN103329516A (zh) 传输管理设备
CN102196237A (zh) 传送终端、传送方法、传送系统
WO2015182793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relay device select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aintenance system
CN104010157A (zh) 通信管理系统和通信管理方法
CN103327286A (zh) 传送管理系统、传送系统以及传送管理方法
JP6536716B2 (ja) 伝送システム、第一の伝送端末、伝送方法、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37068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控制程序
CN103379306A (zh) 传送管理系统、传送系统以及传送管理方法
CN105453529A (zh) 管理系统、程序、传输系统、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884965B2 (ja)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選択方法
JP5853502B2 (ja) 伝送システム
CN105745632A (zh)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517030B (zh) 传送管理系统、传送系统以及传送管理方法
EP3151463A1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lay device selec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