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632A -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632A
CN105745632A CN201480062869.7A CN201480062869A CN105745632A CN 105745632 A CN105745632 A CN 105745632A CN 201480062869 A CN201480062869 A CN 201480062869A CN 105745632 A CN105745632 A CN 105745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tate
statu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28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632B (zh
Inventor
梅原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4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6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3In-session procedures by adding participants; by removing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的多个控制器。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状态管理单元、第一更新单元、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和第二更新单元。状态管理单元管理每个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当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第一更新单元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当第二通信终端和另一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从其它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和其它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第二更新单元基于由所述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接收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

Description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对于减少商务旅行费用和商务旅行时间的需求,经由诸如因特网和专用线而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已经变得广泛使用。这样的通信系统建立用于在通信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诸如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内容数据的会话,从而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
已知的是,电话会议系统作为通信系统的示例使得电话会议管理系统控制电话会议终端之间的会话(参考专利文献1)。电话会议系统被配置为使得通信开始请求或者其响应经由电话会议管理系统在电话会议终端之间被发送和接收。电话会议管理系统管理电话会议终端的每一个是否连接到管理系统(在线)或者没有连接到管理系统(下线),并且确定被选择作为通信的目的地的电话会议终端何时不连接到管理系统,电话会议终端不在可通信的状态。该配置使得电话会议管理系统能够拒绝通信开始请求而不将通信开始请求发送到作为目的地的电话会议终端,从而减少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在传统的电话会议系统中,多个电话会议终端连接到一个电话会议管理系统。由于该配置,当连接到电话会议管理系统的电话会议终端的数量增加时,大的处理负荷被强加于电话会议管理系统上。开发了作为用于减少强加于一个服务器上的负荷的技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供进行处理的多个服务器而分布强加于服务器上的负荷(参考专利文献2)。
但是,当提供多个控制器以便于控制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时,控制器的每一个变得无法基于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确定,当被选择作为通信的目的地的通信终端不连接到控制器时,作为目的地的通信终端是否在可通信的状态中。这引起可能不能有效地控制在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的多个控制器。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状态管理单元、第一更新单元、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和第二更新单元。状态管理单元管理每个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当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第一更新单元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当第二通信终端和另一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从其它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和其它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第二更新单元基于由所述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接收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通信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语音数据和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外部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硬件配置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硬件配置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构成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和系统的功能性框图。
图7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
图8A和8B是示出中继设备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9A和9B是示出终端认证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状态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3A和13B是示出状态改变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4是示出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5是示出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
图16是示出通信系统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17是示出节点间协作处理的序列图。
图18是示出开始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预备阶段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同步终端的操作状态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0是示出连同通信的开始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1是示出终端的状态之间的转变的状态转变图。
图22是示出改变终端的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在终端之间开始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4是示出在三个终端之中开始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5是示出结束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6是示出连同通信的结束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7是示出另外的实施例的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将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意图。图2是示出通信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语音数据和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状态的概念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单向地从一个通信终端向另一个通信终端通信内容数据的数据提供系统以及在多个通信终端之中互相地发送信息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是用于经由通信管理系统(对应于“通信管理系统”)在多个通信终端(对应于“通信终端”)之中互相地发送信息的系统,并且其示例可以包括电话会议系统、视频电话系统、语音会议系统、语音电话系统、个人计算机(PC)屏幕共享系统和数据共享系统。
本实施例描述了通信系统、通信管理系统和通信终端,假设电话会议系统作为通信系统的示例,电话会议管理系统作为通信管理系统的示例,并且电话会议终端作为通信终端的示例。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系统不仅用在电话会议系统中,还用在通信系统或通信系统中。
图1中示出的该通信系统1包括多个通信终端(10aa、10ab、…)、用于各个通信终端(10aa、10ab、…)的显示器(120aa、120ab、…)、多个中继设备(30a、30b、30c、30d)、多个通信管理系统(500ab、500cd)、中继设备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通信终端10通过作为内容数据的示例的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而进行通信。内容数据不限于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并且例如可以是图像数据、语音数据和文字数据的至少一个。图像数据的图像可以是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并且可以是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两者。本实施例描述图像数据的图像是动态图像的情况。
在下文中,“通信终端”将被简单地表示为“终端”,“通信管理系统”将被简单地表示为“管理系统”,并且“中继设备选择设备”将被简单地表示为“选择设备”。在通信管理系统(500ab、500cd)之中,任何管理系统将被表示为“管理系统500”。在终端(10aa、10ab、…)之中,任何终端将被表示为“终端10”。在显示器(120aa、120ab、…)之中,任何显示器将被表示为“显示器120”。在中继设备(30a、30b、30c、30d)之中,任何中继设备将被表示为“中继设备30”。
如图2中所示,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以用于在终端10之间经由管理系统500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建立会话以用于在终端10之间经由中继设备30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在该示例中,用于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会话被集体地示出为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图1中示出的终端10进行诸如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内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便于与其它终端10进行通信。换句话说,通信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包括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还包括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终端10可以进行语音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而不进行图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由选择设备80从中继设备30中选出的中继设备30在终端10之中中继内容数据。管理系统500可以由多个计算机构造。在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1中,多个控制器(50a、50b、…)和管理设备60ab构造通信管理系统500ab。在下文中,在控制器(50a、50b、…)之中,任何控制器将被表示为“控制器50”。
多个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70cd)选择内容数据的最优路径。在下文中,在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70cd)之中,任何路由器将被表示为“路由器70”。
程序提供系统90包括下述的硬盘(HD)204,其在其中储存用于终端使得终端10实现各种功能(或者使得终端10用作各种单元)的程序,并且可以将用于终端的程序发送到终端1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204还在其中储存用于中继设备使得中继设备30实现各种功能(或者使得中继设备30用作各种单元)的程序,并且可以将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发送到中继设备3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204还在其中储存用于选择设备使得选择设备80实现各种功能(或者使得选择设备80用作各种单元)的程序,并且可以将用于选择设备的程序发送到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204还在其中储存用于维护系统使得维护系统100实现各种功能(或者使得维护系统100用作各种单元)的程序,并且可以将用于维护系统的程序发送到维护系统100。
维护系统100是用于保持、管理或维持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0、选择设备8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的至少一个的计算机。当维护系统100在国内被安装,并且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0、选择设备80和程序提供系统90在国外被安装时,例如,维护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2远程地保持、管理或维持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0、选择设备8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的至少一个。维护系统100进行维护——诸如终端10、中继设备30、管理系统500、选择设备80和程序提供系统90的至少一个的模型数量、序列号、客户、维护和视察、问题历史等的管理,而不涉及通信网络2。
终端(10aa、10ab、…)、中继设备30a和路由器70a经由LAN2a可通信地连接。终端(10ba、10bb、…)、中继设备30b和路由器70b经由LAN2b可通信地连接。管理系统500ab、LAN2a和LAN2b经由包含路由器70ab的专用线2ab可通信地连接并且构造在给定的区域A中。例如,区域A是日本,LAN2a构造在东京办公室中,并且LAN2b构造在大阪办公室中。管理系统500ab管理连接到LAN2a或LAN2b的终端(10aa、10ab、…10ba、10bb、…)的状态并且使用中继设备(30a、30b)控制终端10之间的连接。
终端(10ca、10bb、…)、中继设备30c和路由器70c经由LAN2c可通信地连接。终端(10da、10db、…)、中继设备30d和路由器70d经由LAN2d可通信地连接。管理系统500cd、LAN2c和LAN2d经由包含路由器70cd的专用线2cd可通信地连接并且构造在给定的区域B中。区域B是美国,LAN2c构造在纽约办公室中,并且LAN2d构造在华盛顿特区办公室中,例如。区域A和区域B经由因特网2i分别从路由器(70ab,70cd)可通信地连接。管理系统500cd管理连接到LAN2c或LAN2d的终端(10ca、10cb、…10da、10db、…)的状态并且使用中继设备(30c、30d)控制终端10之间的连接。
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经由因特网2i与终端10、中继设备30或管理系统500可通信地连接。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可以安装在区域A或区域B中或者可以在除了这些区域以外的任何区域中。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网络2由LAN2a、LAN2b、专用线2ab、因特网2i、专用线2cd、LAN2c和LAN2d构造。通信网络2可以包括一部分,其中不仅是有线的,还进行诸如无线保真(WiFi)和蓝牙(注册商标)的无线通信。
终端10不仅可以被用在多个办公室之间的通信以及在相同办公室的不同房间之间的通信,还可以用在相同房间中的通信以及户外-到-室内或户外-到-户外通信。当终端10在户外使用时,进行诸如移动电话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
实施例的硬件配置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硬件配置。首先,将参考图3和图4描述终端10的硬件配置。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外部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硬件配置图。下面将以终端10的纵向方向作为X-轴向方向、以与在水平平面上与X-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Y-轴向方向、并且以与X-轴向方向和Y-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垂直方向)作为Z-轴向方向来描述。
如图3中所示,终端10包括外壳1100、臂1200以及相机外壳1300。由多个进气孔形成的进气平面(未示出)形成在外壳1100的前侧面1110上,而由多个出气孔形成的出气平面1121形成在外壳1100的后侧面1120上。这在终端10的后部经由进气平面(未示出)将外面的空气吸入并且通过结合在外壳1100中的冷却风扇的驱动经由出气平面1121将其出气到终端10的后部。声音拾取孔1131形成在外壳1100的右侧面1130上,并且诸如语音、声音和噪声的声音可以通过下述的嵌入式麦克风114拾取。
操作面板1150形成在外壳1100的右侧面1130上。操作面板1150包括下述的多个操作按钮(108a到108e)、下述的电源开关109、下述的警告灯119以及由多个声音输出孔形成的用于从下述的嵌入式扬声器115传递通过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平面1151。外壳单元1160作为用于外壳臂1200以及相机外壳1300的凹部形成在外壳1100的左侧面1140上。多个连接端口(1132a到1132c)形成在外壳1100的右侧面1130上以用于将缆线电连接到下述的外部装置连接I/F118。连接端口(未示出)形成在外壳1100的左侧面1140上以用于将用于显示器120的缆线120c电连接到下述的外部装置连接I/F118。
在下面的说明中,当在操作按钮(108a到108e)之中指示任何操作按钮时将使用“操作按钮108”,并且当在连接端口(1132a到1132c)之中指示任何连接端口时将使用“连接端口1132”。
臂1200经由扭矩铰链1210附接到外壳1100,并且臂1200在关于外壳1100的135度的倾斜角θ1的范围中可在上下的方向中旋转。图3示出了倾斜角θ1为90度的状态。
相机外壳1300包括下述的嵌入式相机112,其可以成像用户、文件、房间等。相机外壳1300形成扭矩铰链1310。相机外壳1300经由扭矩铰链1310被附接到臂1200。相机外壳1300经由扭矩铰链1310被附接到臂1200,并且相机外壳1300在±180度的水平角θ2的范围内并且在±45度的倾斜角θ3的范围内在上下以及左右的方向中关于臂1200可旋转,其中图3中示出的为0度。
如在图4中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终端10包括控制终端10的整个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在其中储存用于终端的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102、被用作CPU101的工作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在其中储存诸如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闪速存储器104、根据CPU101的控制控制从闪速存储器104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到闪速存储器104的固态驱动(SSD)105、控制从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106读取数据以及将数据写入(记录)到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106的介质驱动107、当选择终端10等的目的地时使用的操作按钮108、用于导通/关断终端10的电源的电源开关109以及用于使用下述的通信网络2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接口(I/F)111。
终端10还包括根据CPU101的控制成像物体并且获得图像数据的嵌入式相机112、控制相机112的驱动的成像元件I/F113、输入语音的嵌入式麦克风114、输出语音的嵌入式扬声器115、根据CPU101的控制处理麦克风114和扬声器115之间的语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的语音输入/输出I/F116、根据CPU101的控制将图像数据通信到外部显示器120的显示器I/F117、用于连接各种外部装置的外部装置连接I/F118、指示终端10的各种功能的异常的警告灯119以及总线110——诸如用于电连接如在图4中所示的以上组件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显示器120是包括液晶或有机EL的显示物体的图像、操作图标等的显示单元。显示器120经由缆线120c连接到显示器I/F117。缆线120c可以是模拟的RGB(VGA)信号缆线、可以是组件视频缆线并且可以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或数字视频交互(DVI)信号缆线。
相机112包括透镜和将光线转换为电荷以数字化物体的图像(视频)的固态成像元件,固态成像元件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电荷耦合装置(CCD)等。
诸如外部相机、外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的外部装置可以用插入到图3中示出的外壳1100的连接端口1132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缆线等电连接到外部装置连接I/F118。当连接外部相机时,外部相机根据CPU101的控制优选地被驱动到嵌入式相机112。类似地,当连接外部麦克风时,或当连接外部扬声器时,外部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根据CPU101的控制优选地被分别驱动到嵌入式麦克风114和嵌入式扬声器115。
记录介质106可以附接到终端10并且可以从终端10拆卸。仅要求是根据CPU101的控制读取并且写入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不被限制于闪速存储器104,其可以是电可擦除并且可编程ROM(EEPROM)等。
用于终端的程序可以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文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介质106等)中并且被分配。用于终端的程序可以储存在ROM102而不是闪速存储器104中。图3和图4中示出的外部视图和硬件配置图仅是实施例并且不受限制。外观和硬件例如可以是,一般桌上型或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类型的终端、电子黑板、投影仪以及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多功能周边和打印机。在该情况中,相机和麦克风不一定需要是嵌入式的并且可以外部地附接。
以下参考图5描述了控制器50、管理设备60、中继设备30、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维护系统100和管理系统500的硬件配置。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硬件配置图。中继设备30、管理设备60、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与一般服务器计算机具有相同的外观,并且省略了对它们的外观的描述。
管理设备60包括控制管理设备60的整个操作的CPU201、在其中储存用在CPU201的驱动中的程序——诸如初始程序载入(IPL)的ROM202、被用作CPU201的工作区域的RAM203、在其中储存诸如用于通信管理的程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HD204、根据CPU201的控制控制从HD204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到HD204的硬盘驱动(HDD)205、控制从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206读取数据以及将数据写入(记录)到诸如闪速存储器的记录介质206的介质驱动207、显示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和图像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显示器208、用于使用通信网络2进行数据通信的网络I/F209、具有用于输入字符、数字值、各种指令等的多个按键键盘211、进行各种指令的选择和执行、选择将被处理的对象、光标的移动等的鼠标212、作为可拆卸记录介质的示例的控制从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213读取各种类型的数据并且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写入到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213的CD-ROM驱动214、时钟215作为管理设备60的内部时钟以及总线210——诸如用于电连接图5中示出的以上组件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用于通信管理的程序可以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文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分配,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诸如记录介质206和CD-ROM213。用于通信管理的程序可以储存在ROM202而不是HD204中。
中继设备30、控制器50、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维护系统100具有与管理设备60相同的硬件配置,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HD204在其中记录了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用于通信控制的程序、用于选择设备的程序、用于程序提供的程序或者用于控制中继设备30、选择设备80、程序提供系统90或维护系统100的维护的程序。还在该情况中,该程序可以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文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分配,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诸如记录介质206和CD-ROM213。该程序可以储存在ROM202而不是HD204中。该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提供,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诸如光盘可记录(CD-R)以及数字通用盘(DVD),其是可拆卸记录介质的其它示例。
实施例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参考图6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配置。图6是根据实施例构成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和系统的功能性框图。在图6中,终端10、中继设备30和管理系统500被连接以便于经由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2。图1中示出了程序提供系统90和维护系统100在图6中被省略,因为它们在电话会议中不直接与通信有关。
终端的功能配置
终端10包括发送器/接收器11、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登录请求单元13、成像单元14、语音输入单元15a、语音输出单元15b、显示器控制器16、储存/读取处理单元19和目的地列表创建单元20。这些组件是根据从闪速存储器104加载到RAM103上的用于终端的程序由来自CPU101的命令通过图4中示出的组件的任一个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运作的构件。终端10包括储存单元1000,储存单元1000包含图4中示出的RAM103和图4中示出的闪速存储器104。储存单元1000在其中储存图7中示出的目的地列表框架1100-1。图7是示出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
终端的功能性组件
接着,将参考图4和图6描述终端10的功能配置。在描述终端10的功能配置中,下面也将描述用于实现图4中示出的组件之中的终端10的功能配置的与主要组件的关系。
发送器/接收器11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和图4中示出的网络I/F111的命令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与其它终端、设备或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在与其它终端10开始通信之前,发送器/接收器11开始从管理系统500接收指示作为目的地候选的各个终端10的状态的各片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各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正在线或下线,当正在线时是否正在会议中等)。状态信息不仅指示各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以及缆线120c从终端10分离、在终端10中图像不输出但是语音输出、以及语音不输出(静音)的各种状态。下面还描述了其中状态信息指示操作状态的情况,作为示例。
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操作按钮108和电源开关109的命令实现并且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片段的输入。当用户导通图4中示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6中示出的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收上电并且导通电源。
登录请求单元13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的命令实现。通过接受上电作为触发,登录请求单元13将指示请求登录的登录请求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自动地从发送器/接收器11发送到管理系统500。用户发送登录请求信息的触发不限于上电并且可以是由用户经由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受操作输入。当用户将电源开关109从上电状态关断时,发送器/接收器11发送指示关断管理系统500的电源的状态信息,并且然后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完全关断电源。这使得管理系统500抓住已经从上电转为断电的终端10。在本实施例中,LAN(2a、2b)上的终端(10aa、10ab、…10ba、10bb、…)连接到管理系统500ab,而LAN(2c、2d)上的终端(10ca、10cb、…10da、10db、…)连接到管理系统500cd。
成像单元14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相机112和成像元件I/F113的命令实现,成像物体并且输出由成像获得的图像数据。
语音输入单元15a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语音输入/输出I/F116的命令实现,并且在用户的语音由麦克风114转换为语音信号之后,输入与语音信号有关的语音数据。语音输出单元15b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语音输入/输出I/F116的命令实现,将与语音数据有关的语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115,并且从扬声器115输出语音。
显示器控制器16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显示器I/F117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控制以将接收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显示器120。
显示器控制器16使得显示器120基于从管理系统500接收的信息显示包含目的地名称的目的地列表。显示器控制器16例如在显示器120上显示图7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框架1100-1。目的地列表框架1100-1显示目的地名称——诸如目的地名称“东京办公室AB终端”1100-2,指示用于每个目的地名称的终端10的状态的图标(1100-3a、1100-3b、1100-3c、1100-3d)以及指示区域的图标1100-4。图标1100-3a指示作为目的地候选的一个的终端10处于下线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下线”)并且其不可与该终端通信。图标1100-3b指示作为目的地候选的一个的终端10在开始通信之前处于待机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无”)。图标1100-3c指示作为目的地候选的一个的终端10处于请求与其它终端通信的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呼叫中”)或者从其它终端10被请求的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响铃中”)。图标1100-3d指示以上请求被接受的状态(在下文中,该终端10的状态被称为“接受的”)或者作为目的地候选的一个的终端10正与其它终端10通信的状态(在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繁忙”)。目的地列表框架1100-1在右侧显示滚动条1100-5,并且向上的和向下的三角形图标被选择,从而显示在图7中未示出的目的地候选的目的地名称和状态。
储存/读取处理单元19由来自图4中示出的CPU101以及图4中示出的SSD105的命令实现或者由来自CPU101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在储存单元1000中储存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读取储存在储存单元1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储存单元1000在其中储存终端标识信息(终端ID)以用于识别终端10、密码等。储存单元1000在其中储存每次以覆盖的方式为每次接收进行的与目的地终端通信而接收的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图像基于在被覆盖之前的图像日期显示在显示器120上,并且语音基于在被覆盖之前的语音数据从扬声器115输出。诸如终端ID的ID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标识——诸如语言、字符、符号和用于唯一地识别终端10、终端10的用户等的各种种类的标记。ID可以是组合语言、字符、符号和各种种类的标记的至少两个而获得的标识。
目的地列表创建单元20基于从管理系统500接收的信息用图7中示出的图标创建并且更新指示终端10的状态作为目的地候选的目的地列表。
中继设备的功能配置
中继设备30包括发送器/接收器31、中继单元32和储存/读取处理单元39。这些组件是根据从HD204加载到RAM203上的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通过来自CPU201的命令由图5中示出的任何组件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者运作的构件。中继设备30包括储存单元3000,该储存单元3000包含图5中示出的RAM203或者图5中示出的HD204。
中继设备的功能性组件
接着,将详细描述中继设备30的功能性组件。在描述中继设备30的功能配置中,下面还将描述与用于实现图5中示出的组件之中的中继设备30的功能配置的主要组件的关系。
图6中示出的中继设备30的发送器/接收器31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和图5中示出的网络I/F209的命令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与其它终端、设备或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继单元32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并且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中经由发送器/接收器31中继在终端10之中发送的并且接收的内容数据。储存/读取处理单元39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以及图5中示出的HDD205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将各种类型的数据储存在储存单元3000中以及读取储存在储存单元3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管理设备的功能配置
管理设备60包括发送器/接收器61、提取单元64和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这些组件是通过来自CPU201的命令根据用于管理系统从HD204加载到RAM203上的程序由图5中示出的任何组件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者运作的构件。管理设备60包括储存单元6000,该储存单元6000包含图5中示出的HD204。
中继设备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包括中继设备管理DB6001,该中继设备管理DB6001包含图8A和8B中示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A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ab管理的中继设备管理表的概念图,而图8B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cd管理的中继设备管理表的概念图。中继设备管理表相互相关联地管理各个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以及用于连接到各个中继设备30的密码,其中对于该中继设备30可以由管理系统500进行连接的控制,其中相应的管理设备60属于该管理系统500。图8A中示出的中继设备管理表,例如,指示用于连接到由中继设备ID“111ajp.oo.com”识别的中继设备30a的密码为“xxxx”。在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ID包括域名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诸如“jp.oo.com”,其指示可以使用从其识别的中继设备30连同通信的开始和结束一起进行控制的管理系统500。当在下面的说明中指示中继设备ID时,其将被简单地表示为“111a”等,其中诸如“jp.oo.com”的域名信息被省略,除非特别说明。以下描述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中继设备ID作为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但是,用在控制到控制器50中的中继设备30的连接的任何信息被用作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的信息,而不限制于中继设备ID。
终端认证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还包括终端认证管理DB6002,该终端认证管理DB6002包含图9A和9B中示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图9A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ab管理的终端认证管理表的概念图,而图9B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cd管理的终端认证管理表的概念图。终端认证管理表相互关联地管理连接到管理系统500的所有终端10的各个终端ID以及各个密码,其中相应的管理设备60属于该管理系统500。图9A中示出的终端认证管理表,例如,指示终端10aa的终端ID为“01aajp1.oo.com”并且密码为“aaaa”。在本实施例中,终端ID包括域名信息(终端连接信息)——诸如“jp1.oo.com”指示控制器50连接到哪个从其识别的终端10。当在下面的说明中指示终端ID时,其将被简单地表示为“01aa”等,其中诸如“jp1.oo.com”的域名信息被省略,除非特别说明。在该示例中指示的终端ID仅是用在认证中的信息的示例,并且该表仅要求包含至少用于识别终端10或者终端10的用户的标识以及用于识别控制器50连接到哪个终端10的信息,并且不限于该形式。
状态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包括状态管理DB6003,该状态管理DB6003包含如图10中所示的状态管理表。图10是示出状态管理表的概念图。状态管理表管理由管理系统500ab管理的各个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指示相互关联的终端10的通信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片段。例如,图10中示出的状态管理表示出了具有终端ID"01aa"的终端10aa的状态信息为“无”。
描述了由状态管理表管理的状态信息的片段。状态信息“无”指示开始通信之前的待机状态。状态信息“邀请”指示终端10正请求与其它终端通信的状。状态信息“邀请的”指示正由其它终端10请求通信的状态。状态信息“响铃中”指示终端10正输出拨号音的状态。状态信息“呼叫中”指示终端10正输出响铃音的状态。信息“接受的”指示通信请求被许可的状态。信息“繁忙”指示终端10正与其它终端10通信的状态。
目的地列表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包括目的地列表管理DB6004,该目的地列表管理DB6004包含如图11A和11B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图11A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ab管理的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管理表,而图11B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cd管理的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管理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相互相关联地管理连接到管理系统500的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注册为可通信的目的地候选的所有终端10的终端ID,相应的管理设备60属于该管理系统500并且作为开始通信的请求者终端。图11A中示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例如,指示作为请求者终端的具有终端ID"01aa"的终端10aa可以在电话会议中请求开始通信的目的地候选为具有终端ID"01ab"的终端10ab等。目的地列表管理表还管理连接到其它管理系统500的终端10的终端ID,终端10的终端ID作为目的地候选。这例如使能,连接到管理系统500ab的终端10aa选择连接到管理系统500cd的终端10db作为目的地。目的地候选由通过对于来自任何终端10的增加或删除的请求而对管理系统500的增加或删除而更新。
会话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包括会话管理DB6005,该会话管理DB6005包含图12A和12B中示出的会话管理表。图12A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ad管理的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而图12B是示出由管理设备60cd管理的会话管理表的概念图。会话管理表管理用于识别在终端10之间的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用于识别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中中继内容数据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以及用于识别在用于相互关联的数据内容的会话sed中进行通信的终端10的终端ID。会话ID可以是标识——诸如会议ID、通信ID和呼叫ID,其识别诸如对应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会议、通信、呼叫的事件。图12A中示出的会话管理表,例如,指示具有中继设备ID"111a"的中继设备30a在由会话ID“se01jp.oo.com”识别的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中在终端(10aa、10bd)之间中继内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会话ID包括诸如“jp.oo.com”的域名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该“jp.oo.com”指示可以连同与用于从其识别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通信的开始和结束一起进行控制的管理系统500。当在下面的说明中指示会话ID时,其将被简单地表示为“se01”等,其中省略了诸如“jp.oo.com”的域名信息,除非特别说明。
状态改变管理表
储存单元6000包括状态改变管理DB6009,该状态改变管理DB6009包含图13A和13B中示出的状态改变管理表。图13A和13B是示出状态改变管理表的概念图。图13A中示出的状态改变管理表相互关联地管理从终端10发送的管理信息的片段、指示改变前的终端10的状态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的片段、以及指示改变后的终端10的状态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的片段。在图13A中的状态改变管理表中的管理信息“呼叫”指示,当在终端10之间建立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时,其它终端10请求参与该会话。管理信息“加入”指示终端10请求开始中继内容数据。管理信息“离开”指示终端10请求结束通信。
当不仅是作为发送源的终端10的状态,并且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的状态通过基于管理信息进行控制而被改变时,使用图13B中的状态改变管理表。在图13B中的状态改变管理表中,在图13A中除了信息的片段以外相互相关联地管理指示其状态被改变的终端10是管理信息的发送源还是发送目的地的终端信息。例如,当管理系统500接收管理信息“邀请”时,所指示的是,用于作为管理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的通信的状态从“无”改变为“邀请”,而用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的通信的状态从“无”改变为"邀请的"。管理信息“邀请”指示终端10请求开始通信。管理信息“响铃”指示终端10接受请求以开始通信并且发出拨号音的声音。管理信息“接受”指示终端10许可开始通信。状态信息“邀请”指示请求开始通信的状态,而状态信息“邀请的”指示开始通信被请求的状态。
管理设备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描述管理设备60的功能配置。在描述管理设备60的功能配置中,下面还将描述与用于实现在图5中示出的组件之中的管理设备60的功能配置的主要组件的关系。
发送器/接收器61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和图5中示出的网络I/F209的命令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2与其它设备或者系统进行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提取单元64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搜索储存单元6000的各个管理表并且提取各种类型的信息。
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以及图5中示出的HDD205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在储存单元6000中储存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读取储存在储存单元60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控制器的功能配置
控制器50包括发送器/接收器51、认证单元52、状态管理单元53、提取单元54、检测器55、会话管理单元57、别单元58和储存/读取处理单元59。这些组件是通过来自CPU201的命令根据用于管理系统从HD204加载到RAM203上的程序由图5中示出的任何组件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者运作的构件。管理系统500包括非易失性储存单元5000和包含图5中示出的HD204的易失性储存单元5100。
终端管理表
非易失性储存单元5000包括终端管理DB5003,该终端管理DB5003包含图15中示出的终端管理表。图15是示出终端管理表的概念图。终端管理表相互相关联地管理各个终端10的终端ID、其中各个终端10作为目的地的目的地名称、以及各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状态包括终端10和控制器50之间的连接的状态(在线、在线(在会议中)和下线)。操作状态之中的“在线”是其中终端10和控制器50连接,并且能够与其它终端10通信的状态。“操作状态之中的在线(在会议中)”是其中终端10和控制器50连接的并且与其它终端10通信正在进行的状态。操作状态之中的“下线”是终端10和控制器50不连接并且不能够与其它终端10通信的状态。图15中示出的终端管理表,例如,指示具有终端ID“01aa”的终端10aa的目的地名称是“东京办公室AA终端”并且其操作状态为“下线”。
控制器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详细描述控制器50的功能配置。在描述控制器50的功能配置中,下面还将描述与用于实现在图5中示出的组件之中的控制器50的功能配置的主要组件的关系。
发送器/接收器51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和图5中示出的网络I/F209的命令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与其它终端、设备或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使得发送器/接收器51从终端10接收开始请求信息,从而接受用于开始通信的请求。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被发送到终端10,从而连同通信的开始一起进行控制。发送器/接收器51将包含参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终端10的终端ID和会话ID的参与通知(开始信息)发送到在该会话中进行通信的终端10。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或发送指示改变后的终端10的状态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
认证单元52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并且通过用包含在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和密码作为搜索密钥而搜索储存单元6000的终端认证管理表(参考图9)来进行终端认证,该登录请求信息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并且确定在终端认证管理表中是否管理相同的终端ID和密码。
状态管理单元53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为了管理请求登录的请求者终端的操作状态,状态管理单元53在终端管理表(参考图15)中相互关联地储存并且管理请求者终端的终端ID、指示请求者终端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片段、以及请求者终端的IP地址。当终端10的操作状态基于由相应的控制器50的控制改变时,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一改变单元53a改变在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状态信息。当终端10的操作状态基于由其它控制器50的控制被改变时,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二改变单元53b在终端管理表中基于从其它控制器50发送的操作状态信息管理的状态信息。
提取单元54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并且通过用请求登录的请求者终端的终端ID作为密钥搜索目的地列表管理表(参考图11)而提取终端ID,并且读取作为目的地候选的终端10的终端ID。提取单元54用请求登录的请求者终端的终端ID作为密钥搜索目的地管理表,并且还提取注册作为用于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以上请求者终端的终端ID的其它请求者终端的终端ID。
提取单元54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用用于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终端ID作为搜索密钥搜索终端管理表(参考图15),并且读取各个终端ID的操作状态。这使能提取单元54提取用于可以与请求登录的请求者终端通信的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操作状态。提取单元54用终端ID作为搜索密钥搜索终端管理表并且还获得请求登录的请求源终端的操作状态。
检测器55检测用于管理在控制器50和各个终端10之间的信息的会话sei的断开。
会话管理单元57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并且每次用于在终端10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被新建立时,产生用于识别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会话ID。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参考图12A和12B)中相互相关联地储存用于识别在该会话中进行通信的终端10的终端ID以及在该会话中使用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
识别单元58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的命令实现,并且识别布置在相同的分段中的正在操作的其它控制器50。
储存/读取处理单元59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以及图5中示出的HDD205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在非易失性储存单元5000或易失性储存单元5100中储存各种类型的数据,并且读取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单元5000或易失性储存单元5100中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选择设备的功能配置
选择设备80包括发送器/接收器81、选择单元82以及储存/读取处理单元89。这些组件是通过来自CPU201的命令根据用于管理系统从HD204加载到RAM203上的程序由图5中示出的任何组件的操作实现的功能或者运作的构件。选择设备80包括储存单元8000,该储存单元8000包含图5中示出的HD204。
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
储存单元8000包括中继设备选择管理DB8001作为包含图14中示出的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的通信控制信息管理单元的示例。图14是示出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的概念图。当选择用于在终端10之间的发送的以及接收的中继信息中的中继设备时,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对于作为用于选择的候选的所有中继设备30,管理用于识别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设备ID包括域名信息(通信控制信息)——诸如"jp.oo.com",其指示可以使用从其标识的中继设备30连同通信的开始进行控制点额管理系统500。当选择由用于各个终端ID的中继设备ID识别的中继设备30时,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管理指示优先级的优先级信息。图14中示出的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指示由终端ID“01aa”识别的终端10aa何时开始通信、当选择由中继设备ID“111a”识别的中继设备30a时的优先级为“3”。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的优先级被设置,使得更高的优先级例如基于终端10和中继设备之间的带宽或当信息在终端10和中继设备30之间发生和接收的延迟时间给出更高的值。优先级可以基于由终端10和管理系统500使用的时区而计算。在该情况中,例如由于由终端10使用的时区和由管理系统500使用的时区变得相互靠近,所以优先级的值可以被设置得更高。
选择设备的功能配置
接着,将详细描述选择设备80的功能配置。在描述选择设备80的功能配置中,下面还将描述与用于实现在图5中示出的组件之中的选择设备80的功能配置的主要组件的关系。
发送器/接收器81是选择请求信息接受单元和输出单元的示例,其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和图5中示出的网络I/F209的命令实现,并且经由通信网络2进行与其它终端、设备或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或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使得发送器/接收器81接收(接受)选择请求信息,该选择请求信息指示选择从管理系统500发送的中继设备30的请求。发送器/接收器81将识别由选择设备80选择的中继设备30的中继设备ID发送(输出)到管理系统500。
选择单元82是中继设备选择单元和通信控制信息提取单元的示例,并且基于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优先级信息(参考图14)从多个中继设备30之中选择至少一个中继设备30作为候选。选择单元82选择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设备ID,从而还提取包含在中继设备ID中的域名信息。
储存/读取处理单元89由来自图5中示出的CPU201以及图5中示出的HDD205的命令实现,并且进行在储存单元8000中储存各种数据以及读取储存在储存单元8000中的各种数据。
实施例的处理和操作
接着,将参考图16描述控制器50、管理设备60和终端10的处理和操作。图16是示出通信系统1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状态的概念图。
管理系统500ab(控制系统的示例)包括控制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会话的示例)的多个控制器50。控制器50a的终端管理DB5003(状态管理单元的示例)管理每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状态信息的示例),其指示终端10和控制器50之间的连接的状态。终端10aa(第一通信终端的示例)请求登录到控制器50a,并且因此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改变为“在线”。第一改变单元53a(第一更新单元的示例)然后将在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的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改变为“在线”,从而更新终端管理DB5003。当终端10bd(第二通信终端的示例)的电源被关断以将终端10bd的操作状态改变为“下线”时,发送器/接收器51(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的示例)从其它控制器50b接收指示终端10bd的改变的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信息(改变的状态信息的示例)“下线”。控制器50a的第二改变单元53b(第二更新单元的示例)基于由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的操作状态信息,将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的终端10bd的操作状态改变为“下线”,从而更新终端管理DB5003。该配置使得控制器50a能够在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连接到控制器50a的终端10的操作状态以及连接到其它控制器50b的终端10的操作状态两者,这使得能够基于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的操作状态控制用于终端10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控制器(50a、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请求接受单元的示例)接收从终端(10aa、10bd)发送的登录请求信息或关断电源的信息,从而接受在终端(10aa、10bd)和控制器50a之间连接或断开的请求。该配置使得第一改变单元53a能够基于由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的请求将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的操作状态更新为“在线”或“下线”。
控制器50a的检测器55检测终端10和控制器50a之间的断开。该配置使得第一改变单元53a能够基于由检测器55检测的结果更新与在终端管理DB5003中管理的终端10aa有关的操作状态。
当终端10和控制器50之间的连接的状态改变时,控制器50的每一个的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器的示例)发送指示改变的操作状态(改变的状态信息的示例)的操作状态信息到其它控制器50。通过该配置,当连接到控制器50的终端10的操作状态改变时,管理系统500ab中的各个控制器50可以通知其它控制器改变的操作状态。
控制器50a的识别单元58(识别单元的示例)识别管理系统500ab中的其它控制器50。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操作状态信息发送到由识别单元58识别的控制器50。该配置使得控制器50a能够当其它控制器50经历维护或返回时,识别管理系统500ab中的其它控制器50并且将操作状态信息发送到其。
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标识信息发送器的示例)将用于标识其它控制器50的搜索信息(标识信息的示例)发送到管理系统500ab中的各个控制器50。该配置使得识别单元58能够基于对来自任何控制器50的搜索信息的响应识别其它控制器50。
接着,将描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中进行的处理的细节。
控制器间协作
首先,将参考图17描述出现在相同域名中的控制器50之间的节点间协作。图17是示出节点间的协作的序列图。如图17中所示,控制器50a进行搜索位于相同的分段中的其它控制器50(步骤S1-1、S1-2、S1-…)。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以广播的方式将用于搜索的搜索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a所位于的分段。搜索信息包括用于识别控制器50a的控制器ID。已经从控制器50a接收到搜索信息的每个控制器50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响应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a(步骤S2-1、S2-2、S2-…)。响应信息包括用于标识已经接收到搜索信息的每个控制器50的每个控制器ID。当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从其它控制器50接收响应信息时,识别单元58基于响应信息识别正在操作中的位于相同的分段的其它控制器50(步骤S3)。
当正在操作中的位于相同的分段的控制器50在步骤S3处被识别时,控制器50a与识别的控制器(50b、50…)进行节点间的协作。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节点间的协作意味着一个控制器50被认为是节点,多个控制器50具有相同域名名称,并且控制器50可以相互协作地操作。当控制器50a和控制器50b进行节点间的协作时,例如,控制器50a和控制器50b如同它们是相同的控制器50一样来操作。换句话说,当终端10连接到控制器50a并且当终端10连接到控制器50b两者时,在控制器50a和50b中进行相同的处理。
在步骤S1到S3处的节点间的协作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处进行。这使得控制器50a当协调的控制器50经历维护或失灵时能够进行节点间释放。该处理使得即使当进行与构成管理系统50ab的任何控制器50的节点间协作或释放时,在节点间协作中的控制器50如同它们单独地操作一样来操作。
还对于除了构成管理系统500ab的控制器50a以外的控制器50,进行与出现在相同域名中的其它控制器50的节点间的协作。该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1到S3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状态管理
作为节点间的协作的示例,以下参考图18和图19描述了在控制器50之间同步由构成管理系统500ab的每个控制器50管理的终端10的操作状态的处理。图18是示出开始终端之间的通信的预备阶段中的处理的序列图。图19是示出同步终端的操作状态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18和图19中,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完全通过图2中示出的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而发送和接收。
首先,当终端10aa的用户导通图4中示出的电源开关109时,图6中示出的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受上电并且导通电源(步骤S11)。登录请求单元13经由通信网络2将指示登录请求的登录请求信息自动地发送到控制器50a,其中接受上电作为触发(步骤S12)。用户发送登录请求信息的触发不限于上电并且可以是由用户经由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受操作输入。本实施例在连接到LAN2a的终端(10aa、10ab、…)被连接到控制器50a、连接到LAN2b的终端(10ba、10bb、…)被连接到控制器50b、连接到LAN2c的终端(10ca、10cb、…)被连接到控制器50c、并且连接到LAN2d的终端(10da、10db、…)被连接到控制器50d的假设之上继续描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于识别作为请求者终端的相应的终端10aa或终端10aa的用户的终端ID以及密码。终端ID和密码是经由储存/读取处理单元19从储存单元1000读取的数据的片段并且被发送到发送器/接收器11。在该示例中示出的终端ID仅是用在认证中的信息的示例,并且登录请求信息仅要求包含至少用于识别终端10或终端10的用户的标识以及用于识别控制器50连接到哪个终端10的信息,并且不限于该形式。
接着,控制器50a的认证单元52请求通过确定包含在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的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和密码是否在终端认证管理表中管理(参考图9)而进行的认证(步骤S13)。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包含在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和密码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并且搜索终端认证管理表,从而请求搜索对应于该终端ID的密码。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在终端认证管理表中提取对应于包含在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终端ID的密码。如果提取的密码和从控制器50a发送的密码匹配,管理设备60ab的发送器/接收器61将指示终端10aa具有有效权限的认证结果发送到控制器50a。如果提取的密码和从控制器50a发送的密码不匹配,管理设备60ab的发送器/接收器61将指示终端10aa不具有有效权限的认证结果发送到控制器50a。认证单元52管理相同的终端ID和密码,并且当确定是来自终端ID的具有有效权限的登录请求时,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在终端管理表(参考图15)中相互相关联地储存终端ID以及终端10aa的操作状态(步骤S14)。这使得终端管理表相互相关联地管理终端ID“01aa”和状态信息“在线”。
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经由通信网络2将由认证单元52获得的指示认证结果的认证结果信息发送到作为请求者终端请求登录的终端10aa(步骤S15)。本实施例在下面继续描述确定为具有由认证单元52的有效权限的终端的情况。
当终端10成功地登录到控制器50a或者当在登录之后终端10将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a时,在每个控制器50的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终端10的状态信息被改变(参考步骤S14),在节点间的协作中运作的控制器50用改变的操作状态同步各个终端10的操作状态。以下描述了同步控制器50a和控制器50b之间的操作状态的情况。当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操作状态(参考图15)由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来自连接到控制器50a的终端10(在该示例中的终端10aa)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而改变时,储存/读取处理单元59在易失性储存单元5100中相互相关联地储存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指示终端10aa的改变的状态的操作状态(在线,例如)作为用于同步的本地数据(步骤S21a)。
接着,如果存在在节点间的协作中运作的另一控制器50(步骤S22a),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在节点间的协作中将指示操作状态信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b(步骤S23a)。操作状态信息包括贮存在易失性储存单元5100中的用于同步的本地数据,即,终端ID“01aa”和操作状态“在线”。
从控制器50a发送的操作状态信息由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控制器50b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二改变单元53b基于终端管理表中的操作状态信息(参考图15)将与终端ID“01aa”相关联地管理的操作状态改变为“在线”(步骤S24a)。
当由第二改变单元53b完成操作状态的改变时,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向控制器50a发送,指示操作状态的改变的完成的改变完成信息(步骤S25a)。该改变完成信息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改变的操作状态“在线”。
以与在步骤S14等处的处理类似的方式,当控制器50b的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终端10的操作状态由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改变时,在节点间的协作中运作的控制器50b和其它控制器50a与改变的操作状态同步操作状态。该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21a到步骤S25a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的说明(步骤S21b到步骤S25b)。
通信开始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20描述与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的通信的开始有关的处理。图20是示出与通信的开始有关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20中,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完全通过图2中示出的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而发送和接收。
首先,终端10aa的用户按下图3中示出的操作按钮108以选择终端10bd作为目的地候选,从而使得图6中示出的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受开始通信的请求(步骤S31)。终端10aa的发送器/接收器11向控制器50a发送开始请求信息“邀请”,该开始请求信息“邀请”包括作为开始通信的请求者终端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并且指示请求开始通信(步骤S32)。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开始请求信息,从而接受请求以开始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的通信。
然后,控制器50a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59参考对应于终端管理表中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参考图15)的操作状态,从而检查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操作状态是否是“在线”(步骤S33)。如果操作状态不是“在线"(在步骤S33处的否),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bd不在待机等待通信,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将错误消息发送到作为开始请求者终端的终端10aa(步骤S34)。如果操作状态是“在线”(在步骤S33处的是),控制器50a继续处理以建立用于终端10aa和终端10db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发送器/接收器51然后向选择设备80发送选择请求信息,该选择请求信息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并且指示请求以选择用于中继在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发送和接收的内容数据的中继设备30,从而允许选择设备80选择中继设备30(步骤S50)。
选择设备80的发送器/接收器81接收选择请求信息,从而接受请求以选择中继设备30。选择单元82然后从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设备30中选择用于中继在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发送和接收的内容数据的至少一个中继设备30(参考图14)。
在该情况中,选择单元82对于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设备ID的每一个(参考图14),提取与作为请求者终端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相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与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相关联的优先级。选择单元82然后对于中继设备ID的每一个,计算提取的优先级的总和,并且选择优先级的计算的总和最大的中继设备ID。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中继设备ID"111a"的优先级的总和为“5”,其是最大的。选择单元82选择在中继设备选择管理表中管理的中继设备ID,从而还提取包含在中继设备ID中的域名信息。
当完成中继设备30的选择时,选择设备80的发送器/接收器81向控制器50a发送选择结果信息,该选择结果信息包括识别选择的中继设备的中继设备ID、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并且指示选择的结果并且将其输出。
随后,状态管理单元53基于在步骤S32处从终端10aa发送的开始请求信息"邀请"改变在状态管理表中管理的终端10的状态信息(参考图10)(步骤S51)。将参考图21和图22详细描述在步骤S51处的处理。图21是示出终端的状态之间的转变的状态转变图。图22是示出改变终端的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单元53根据关于由在图21中的状态转变图示出的状态的改变的规则改变终端10的状态。当从终端10接收开始请求信息“邀请"时,例如,终端10的状态信息“无”被改变为状态信息“邀请”或状态信息“邀请的”。还当从终端10发送除了“邀请”以外的管理信息“响铃”、“接受”、“加入”和“离开”时,状态管理单元53根据关于由图21中的状态转变图示出的改变的规则。省略了对其的详细描述改变终端10的状态。尽管本实施例将使用状态改变管理表(参考图13A和13B)描述示例以便于实现由状态管理单元53改变状态,但是其不限于使用状态改变管理表的方法,只要通信状态可以根据图21中示出的规则而改变。
首先,状态管理单元53从状态管理表获取,作为开始请求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aa的状态信息“无”以及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参考图10(步骤S51-1)。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状态管理单元53将作为开始请求者终端的终端10aa的终端ID和开始请求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提取相应的密码。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从状态管理表提取,对应于各个终端ID的状态信息的片段。提取的密码经由发送器/接收器61被发送到控制器50a。
接着,状态管理单元53从状态改变管理表(参考图13B)获取作为发送源的终端10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无”以及对应于开始请求信息“邀请"的发送目的地作为管理信息(步骤S51-2)。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状态管理单元53将开始请求信息“邀请"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并且搜索状态改变管理表,从而请求搜索对应于该开始请求信息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在状态改变管理表中提取对应于开始请求信息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提取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经由发送器/接收器61被发送到控制器50a。接着,状态管理单元53单独地对于作为发送源的终端10aa和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比较,从终端管理表获取的状态信息以及从状态改变管理表获取的改变前的状态信息(参考图13A和13B),并且确定这些是否是相同的(步骤S51-3)。
如果所确定的是,这些信息片是相同的(步骤S51-3处的是),状态管理单元53从状态改变管理表获取,改变请求信息“邀请”的发送源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邀请中”以及发送目的地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邀请的”(步骤S51-4)。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状态管理单元53将开始请求信息“邀请”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并且搜索状态改变管理表,从而请求以搜索对应于该开始请求信息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在状态改变管理表中提取对应于开始请求信息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提取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经由发送器/接收器61被发送到控制器50a。
接着,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在状态管理表(参考图10)中获取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将与作为发送源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相关联的状态信息改变为“邀请中”(步骤S51-5)。类似地,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获取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在状态管理表中,将与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相关联的状态信息改变为“邀请的”。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状态管理单元53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向管理设备60ab发送,开始请求者终端和发送目的地的开始请求信息的终端(10aa、10bd)的终端ID、以及各个终端的改变后的状态信息的片段,从而请求管理状态信息的片段。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基于接收的状态信息的片段改变对应于各个终端ID的状态信息的片段,从而更新状态管理表。
在各个终端(10aa、10bd)的状态信息的片段由控制器50a的第一改变单元53a改变之后,第一改变单元53a将在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各个终端(10aa、10bd)的操作状态从“在线”改变为“在线(在会议中)”。改变后的操作状态基于在步骤S21a到步骤S25a处的处理在控制器50a和控制器50b之间被同步。
如果所确定的是,信息的片段在步骤S51-3处不相同,所认为的是,任何终端10不在可以开始通信的状态中,并且状态管理单元53不进行改变各个终端10的状态的处理。在该情况中,发送器/接收器51将错误消息发送到终端10aa(步骤S51-6)并且完成处理。
当完成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时,会话管理单元57产生用于识别用于在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进行通信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会话ID“se01jp.oo.com”(步骤S52)。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中相互相关联地记录产生的会话ID、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以及开始通信的各个终端(10aa、10bd)的终端ID“01aa”和“01bd”(参考图12A和12B)。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中继设备ID和终端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在会话管理表记录这些信息片。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在会话管理表中相互相关联地记录产生的会话ID、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以及开始通信的各个终端(10aa、10bd)的终端ID“01aa”和“01bd”。
会话管理单元57用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作为密钥搜索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A和8B),从而提取相应的密码“xxxx”(步骤S53)。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a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中继设备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提供相应的密码的通知。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从中继设备管理表提取对应于中继设备ID的密码。提取的密码经由发送器/接收器61被发送到控制器50a。
接着,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在步骤S32处从终端10aa发送的开始请求信息“邀请”以及会话ID“se01”经由控制器50b发送到终端10bd(步骤S54-1、S54-2)。作为开始请求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包括域名信息“jp2.oo.com”,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可以基于该域名信息经由控制器50b发送开始请求信息。开始请求信息包括作为开始请求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连同此,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用于连接到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经由控制器50b发送到终端10bd。中继设备连接信息包括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和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密码“xxxx”。
终端10bd的发送器/接收器11接收开始请求信息,从而接受请求以从终端10aa开始通信。当接收开始请求信息时,终端10bd的发送器/接收器11将呼叫信息“响铃”发送到控制器50b,该呼叫信息“响铃”指示接受开始通信的请求并且用于在终端10aa处发出拨号音的声音(步骤S55-1)。呼叫信息包括作为呼叫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会话ID“se01jp.oo.com”。
在步骤S55-1处发送的呼叫信息由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这使得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在终端10aa发出拨号音的声音的请求。
状态管理单元53的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将在状态管理表(参考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aa的状态信息改变为“呼叫中”,并且基于从终端10bd发送的呼叫信息“响铃”将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改变为“响铃中”(步骤S55-2)。改变终端(10aa、10bd)的状态信息的片段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与步骤S53的方式类似,会话管理单元57用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作为密钥搜索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A和8B),从而提取相应的密码“xxxx”(步骤S55-3)。
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在步骤S55-1处从终端10bd发送的呼叫信息“响铃”经由控制器50a发送到终端10aa(步骤S55-4、S55-5)。作为开始请求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包括域名信息“jp1.oo.com”,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可以基于该域名信息经由控制器50a发送呼叫信息。该呼叫信息包括作为呼叫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以及会话ID。连同此,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发送到终端10aa。中继设备连接信息包括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和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密码“xxxx”。
终端10aa的发送器/接收器11接收以上呼叫信息,从而接受请求以在终端10aa处发出响铃音的声音。这使得终端10aa的语音输出单元15b能够从扬声器115发出拨号音的声音。
在终端10bd中,语音输出单元15b从扬声器115发出响铃音的声音。这使得终端10bd的用户能够知道从终端10aa开始通信的请求。与此同时,终端10bd的操作按钮108接受与终端10aa开始通信的许可(步骤S56)。当接受开始通信的许可时,指示开始通信的许可的开始许可信息“接受”被发送到控制器50b(步骤S57-1)。该开始许可信息包括作为开始许可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会话ID“se01jp.oo.com”。这使得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由终端10bd的开始的许可的响应。
然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从终端10bd发送的开始许可信息“接受”将在状态管理表(参考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aa的状态信息和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改变为“接受的”(步骤S58)。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片段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控制器50b然后将在步骤S57-1处从终端10bd发送的开始许可信息“接受”经由控制器50a发送到终端10aa(步骤S59-1、S59-2)。作为开始许可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包括域名信息“jp1.oo.com”,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可以基于该域名信息经由控制器50a发送呼叫信息。该开始许可信息包括作为开始许可信息的发送源的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作为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会话ID。
以下参考图23描述了在开始通信的请求被许可之后开始用于终端(10aa、10bd)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处理。图23是示出开始终端10之间的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23中的终端10和控制器50之间的通信中,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通过图2中示出的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发送和接收。
首先,终端10aa基于在步骤S55-5处接收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连接到中继设备30a(步骤S61-1)。终端10aa的发送器/接收器11然后将指示开始中继的请求的中继请求信息“加入”发送到控制器50a(步骤S62-1)。该中继请求信息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会话ID“se01jp.oo.com”。这使得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请求以由终端10aa开始中继。
然后,状态管理单元53的控制器50a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从终端10aa发送的中继请求信息“加入”将在状态管理表(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aa的状态信息改变为“繁忙”(步骤S63-1)。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包含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会话ID“se01”的中继请求信息发送到中继设备30a(步骤S64-1)。当接受该中继请求信息时,中继设备30的发送器/接收器31a将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和会话ID“se01”的中继许可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a,并且指示开始中继的许可(步骤S65-1)。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接收的中继许可信息发送到终端10aa(步骤S66-1)。这建立用于终端10aa和中继设备30a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终端10bd基于在步骤S56处接收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连接到中继设备30a(步骤S61-2)。终端10bd的发送器/接收器11然后将指示开始中继的请求的中继请求信息“加入”发送到控制器50b(步骤S62-2)。该中继请求信息包括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和会话ID“se01jp.oo.com”。这使得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由终端10bd开始中继的请求。
状态管理单元53的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基于从终端10bd发送的中继请求信息“加入”将在状态管理表(见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改变为“繁忙”(步骤S63-2)。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然后将包含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和会话ID“se01”的中继请求信息发送到中继设备30a(步骤S64-2)。当接受该中继请求信息时,中继设备30a将包括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和会话ID“se01”的中继许可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b,并且指示开始中继的许可(步骤S65-2)。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接收的中继许可信息发送到终端10bd(步骤S66-2)。这建立用于终端10bd和中继设备30a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当建立用于内容数据的各个会话sed时,中继设备30a将从终端(10aa、10bd)的一个发送的包含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的内容数据中继到终端(10aa、10bd)的另一个,从而开始电话会议。
参与
以下参考图24描述了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已经在终端10aa和终端10bd之间建立之后,通过终端10bb参与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中而在三个终端10之中开始通信的处理。图24是示出开始三个终端之中的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在图24中的终端10和控制器50之间的通信中,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通过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发送和接收。
首先,与终端10bd进行通信的终端10aa的用户按下图3中示出的操作按钮108,从而使得操作输入接受单元12接受请求以将终端10bb邀请到通信中的会话(步骤S71)。接着,终端10aa的发送器/接收器11将包括终端10aa的终端ID“01aa”、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以及会话ID“se01”的会话邀请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a,并且指示到通信中的会话的邀请(步骤S72)。会话ID可以是识别事件的标识——诸如会议ID、通信ID和呼叫ID的,该事件诸如对应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会议、通信、呼叫。控制器50a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接收的会话邀请信息经由控制器50b发送到终端10bb(步骤S73-1、S73-2)。作为会话邀请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10bb的终端ID包括域名信息“jp2.oo.com”,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可以基于该域名信息经由控制器50b发送会话邀请信息。
响应于该邀请,终端10bb的发送器/接收器11将指示参与该会话的请求的参与请求信息“呼叫”发送到控制器50b(步骤S74-1)。该参与请求信息包括请求参与该会话的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以及会话ID“se01jp.oo.com”。这使得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来自终端10bb的请求以参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控制器50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59在终端管理表(参考图15)中参考对应于终端10bd的终端ID"01aa、01bd”的操作状态,从而检查正进行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终端的操作状态(10aa、10bd)是否“在线(在会议中)”(步骤S74-2)。如果两者终端的操作状态(10aa、10bd)不是“在线(在会议中)”(步骤S74-2处的否),作为目的地的终端10bd不能参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并且发送器/接收器51将错误消息发送到作为参与请求源的终端10bb(步骤S74-3)。如果操作状态是“在线(在会议中)”(步骤S74-2处的是),控制器50b继续处理以建立用于终端10bb和终端(10aa、10bd)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状态管理单元53的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然后基于从终端10bb发送的参与请求信息“呼叫”将在状态管理表(见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bb的状态信息改变为“接受的”(步骤S75)。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的片段,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在终端10bb的状态信息由控制器50a的第一改变单元53a改变之后,第一改变单元53a将在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每个终端10bb的操作状态从“在线”改变为“在线(在会议中)”。改变的操作状态基于在步骤S21b到步骤S24b处的处理在控制器50a和控制器50b之间被同步。
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参考图12A和12B)中添加请求参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字段的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步骤S76)。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终端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在会话管理表记录这些信息片。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在会话管理表中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字段相关联地记录终端ID“01bb”。
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参与通知发送到正在该会话中进行通信的终端10aa和终端10bd,该参与通知包括参与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和会话ID“se01”(步骤S77-1、S77-2-1、S77-2-2)。这使得终端10aa和终端10bd能够抓住终端10bb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中的参与。
会话管理单元57用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作为密钥搜索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A和8B),从而提取相应的密码“xxxx”(步骤S78)。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中继设备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提供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相应的密码的通知。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从中继设备管理表提取对应于中继设备ID的密码。提取的密码由发送器/接收器61发送到控制器50b。
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连接信息发送到终端10bb,该中继设备30a在该会话中中继内容数据。中继设备连接信息包括在中继设备管理表(参考图8A)中管理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和用于连接到中继设备30a的密码“xxxx”(步骤S79)。
然后,通过进行类似于步骤S61-2到S66-2的处理,用于终端10bb和中继设备30a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被建立(步骤S80到S85)。当建立该会话时,中继设备30a可以在终端(10aa、10bb、10bd)之中中继内容数据。这使得终端(10aa、10bb、10bd)能够开始电话会议。
结束
以下描述了在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已经在终端(10aa、10bb、10bd)之中建立之后,终端10bd离开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来结束通信参考图25的处理。图25是出结束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图25示出了通过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的处理。
首先,终端10bd的用户按下图4中示出的操作按钮108,从而接受请求以结束通信(步骤S91)。终端10bd的发送器/接收器11将结束请求信息“离开”经由控制器50b发送到控制器50b,该结束请求信息“离开”包括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和识别用于用在该通信中的内容数据的会话sed的会话ID"se01jp.oo.com”(步骤S92)。这使得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受来自的终端10bd结束通信的请求。
控制器50b的状态管理单元53的第一改变单元基于从终端10bd发送的参与请求信息“离开”将在状态管理表(见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改变为“无”(步骤S93)。改变终端10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类似于在步骤S51-1到S51-6处的处理,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描述。
在终端10bd的状态信息由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改变之后,第一改变单元53a将终端10bd的终端管理表中管理的操作状态从个“在线(在会议中)”改变为“在线”。改变的操作状态基于在步骤S21b到步骤S25b处的处理在控制器50b和控制器50a之间被同步。
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参考图12A和12B)中将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终端ID字段中删除(步骤S94)。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终端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删除在会话管理表中管理的终端ID。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在会话管理表中将终端ID“01bd”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字段删除。
会话管理单元57用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作为密钥搜索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A和8B),从而提取相应的密码“xxxx”(步骤S95)。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中继设备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提供相应的密码的通知。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从中继设备管理表提取对应于中继设备ID的密码,并且发送器/接收器61将提取的密码发送到控制器50b。
发送器/接收器51将结束中继的中继结束信息发送到中继设备30a,该中继结束信息包括终端10bd的终端ID“01bd”和会话ID“se01”(步骤S96)。中继设备30a然后将包括终端ID“01bd”和会话ID“se01”的并且许可结束中继的中继结束许可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b(步骤S97)。这使得中继设备30a停止从终端10bd发送的内容数据到终端(10aa、10bb)的中继以及从终端(10aa、10bb)发送的内容数据到终端10bd的中继(步骤S96)。这使得终端10bd结束与终端(10aa、10bd)的通信并且离开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断开
以下参考图26描述了当在终端(10aa、10bb)之间建立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时,当用于终端10bb和控制器50之间的管理信息的会话sei由于诸如网络故障的一些原因无意地断开时的处理。图26是示出结束通信的处理的序列图。图26示出了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由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发送和接收的处理。
控制器50b的检测器55检测用于控制器50b和各个终端10之间的管理信息的会话sei的断开。用于检测用于管理信息的会话sei的断开的方法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检查当某些信息被发送到终端10时,对信息的响应的出现或者缺乏的方法。当检测器55检测用于控制器50b和终端10bb之间的管理信息的会话的断开时(步骤S101),第一改变单元53a将在终端管理表(参考图15)中管理的终端10bb的操作状态从“在线(在会议中)”改变为“下线”,并且基于在步骤S21b到S25b处的处理而同步控制器50b和控制器50a之间的改变的操作状态(步骤S102)。如果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接收改变完成信息(参考步骤S25b),从而检查操作状态的同步的完成(在步骤S103处的是),控制器50b的第一改变单元53a将在状态管理表(参考图10)中管理的终端10bb的状态信息改变为“无”(步骤S104)。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发送器/接收器51将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和状态信息“无”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基于从控制器50b发送的终端ID和状态信息而将在状态管理表中管理的终端10bb的状态信息改变为“无”。
会话管理单元57在会话管理表(参考图12)中将终端10bd的终端ID“01bb”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终端ID字段中删除(步骤S105)。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终端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以删除由会话管理表管理的终端ID。管理设备60ab的储存/读取处理单元69在会话管理表中将终端ID“01bb”从包含会话ID“se01”的记录的目的地终端字段中删除。
会话管理单元57搜索中继设备管理表(图8)用选择的中继设备30a的中继设备ID“111a”作为密钥,从而提取相应的密码“xxxx”(步骤S106)。在该情况中,控制器50b的会话管理单元57将以上会话ID和中继设备ID经由发送器/接收器51发送到管理设备60ab,从而请求相应的密码的通知。管理设备60ab的提取单元64从中继设备管理表提取对应于中继设备ID的密码,并且发送器/接收器61将提取的密码发送到控制器50b。
发送器/接收器51将包括终端10bb的终端ID“01bb”和会话ID“se01”的结束中继的中继结束信息发送到中继设备30a(步骤S107)。中继设备30a然后将中继结束许可信息发送到控制器50b,该中继结束许可信息包括终端ID“01bb”和会话ID“se01”,并且许可结束中继(步骤S108)。该处理使得中继设备30a停止从终端10bb发送的内容数据到终端10aa的中继以及从终端10aa发送的内容数据到终端10bb的中继(步骤S108)。该处理使得终端10bb结束与终端10aa的通信并且离开用于内容数据的会话sed。
补充
以上实施例的控制器50、管理设备60、选择设备80和程序提供系统90可以由单个计算机构造并且可以由多个计算机构造,其中分开的组件(功能或构件)被任意地分配到该多个计算机。当程序提供系统90由单个计算机构造时,将由程序提供系统90发送的程序可以在被分为多个模块之后被发送并且可以被发送而不被分开。当程序提供系统90由多个计算机构造时,多个模块可以以分开的方式从各个计算机发送。
在其中储存用于管理设备的程序、用于控制设备的程序、用于选择设备的程序、用于终端的程序以及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的记录介质,在其中储存这些程序的HD204,以及包含HD204的程序提供系统90在当它们被提供给国内或海外用户等以上用于终端的程序、用于中继设备的程序以及用于通信管理的程序作为程序产品时均被使用。
以上实施例可以管理域名信息的各个片段的全合格域名名称(FQDN)。在该情况中,对应于FQDN的IP地址由已知的域名名称系统(DNS)服务器获取。诸如终端ID和中继设备ID的ID可以被表示为,例如,“在通信网络2上向中继设备30指示连接目的地的中继设备连接目的地信息”、"在通信网络2上向中继设备30中指示目的地的中继设备目的地信息”、"在通信网络2上向终端10指示连接目的地的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或“在通信网络2上向终端10指示目的地的终端目的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话会议”被用作可与“视频会议”替换的术语。尽管以上实施例描述电话会议系统作为通信系统1的示例,但是其不限于并且可以是诸如因特网协议(IP)电话和因特网电话的电话系统。通信系统1可以是汽车导航系统。在该情况中,例如,一个终端10对应于安装在汽车中的汽车导航设备,而另外的终端10对应于管理安装在另外的汽车中的汽车导航或汽车导航设备的管理中心的管理终端或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1还可以是语音会议系统或个人计算机(PC)屏幕共享系统。
通信系统1可以是移动电话的通信系统。在该情况中,终端例如对应于移动电话。用于该情况的目的地列表的显示示例在图27中示出。图27是示出另外的实施例的目的地列表的概念图。具体地,作为移动电话的终端310包括移动电话的主体310-1、布置在主体310-1上的菜单屏幕显示按钮310-2、布置在主体310-1上的显示单元310-3、布置在主体310-1的教下部分上的麦克风310-4以及布置在主体310-1上的扬声器310-5。在这些之中,“菜单屏幕显示按钮”310-2是用于显示菜单屏幕的按钮,该菜单屏幕显示指示各种应用的图标。显示单元310-3形成为触摸面板并且可以通过由用户选择目的地名称而与另外的移动电话进行通信。
尽管以上实施例描述了由通信系统1进行电话会议的情况,但是其不限于并且可以被用在会议、诸如在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一半对话或者单向的信息提供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控制器由第一更新单元更新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并且由第二更新单元基于从其它控制器发送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通信终端和其它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这使得控制器能够管理连接到控制器的通信终端的状态以及连接到其它控制器的通信终端的状态,这产生基于状态信息控制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的效应。
尽管为了完整并且清晰的公开已经关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而将受限制,而是将被理解为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遇到的可能落入这里所列出的基本教导中的所有修改和替换构造。
参考标号列表
1通信系统
10通信终端
11发送器/接收器
12操作输入接受单元
13登录请求单元
14成像单元
15a语音输入单元
15b语音输出单元
16显示器控制器
19储存/读取处理单元
20目的地列表创建单元
30中继设备
31发送器/接收器
32中继单元
39储存/读取处理单元
50控制器
51发送器/接收器(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的示例、请求接受单元的示例、发送器的示例、标识信息发送器的示例)
52认证单元
53状态管理单元
53a第一改变单元(第一更新单元的示例)
53b第二改变单元(第二更新单元的示例)
54提取单元
55检测器
57会话管理单元
58识别单元(识别单元的示例)
59储存/读取处理单元
60管理设备
61发送器/接收器
64提取单元
69储存/读取处理单元
70路由器
80中继设备选择设备
81发送器/接收器
82选择单元
89储存/读取处理单元
90程序提供系统
100维护系统
120显示器
500通信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的示例)
1000储存单元
3000储存单元
5000非易失性储存单元
5003终端管理DB(状态管理单元的示例)
5100易失性储存单元
6000储存单元
6001中继设备管理DB
6002终端认证管理DB
6003状态管理DB
6004目的地列表管理DB
6005会话管理DB
6009状态改变管理DB
8001中继设备选择管理DB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号2012-5006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号2008-71156

Claims (15)

1.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的多个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
状态管理单元,管理每个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其指示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
第一更新单元,当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
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当第二通信终端和另一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从其它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其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和其它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以及
第二更新单元,基于由所述改变的状态信息接收器接收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其中
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受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或者断开的请求的请求接受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更新单元基于由所述请求接受单元接受的请求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断开的检测器,并且
所述第一更新单元基于由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的结果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个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发送器,当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改变时,该发送器将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连接的状态的改变的状态信息发送到其它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识别其它控制器的识别单元,并且
所述发送器将改变的状态的信息发送到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其它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的每一个包括标识信息发送器,该标识信息发送器将用于识别其它控制器的标识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所有的控制器,并且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对来自所述控制器的任一个的标识信息的响应识别控制器作为连接目的地。
7.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如在权利要求1到6的任一个中所述的控制系统;以及
所述通信终端。
8.一种使得控制器实现如在权利要求1到6的任一个中所述的单元的计算机程序。
9.一种在控制器中进行的控制方法,该控制器包含状态管理单元,管理每个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其指示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
当第二通信终端和另一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所述状态改变时,从其它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其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和其它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
基于在所述接收处接收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并且
基于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接受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或断开的请求,其中
在更新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中,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基于由所述请求接受单元接受的请求而被更新。
11.根据权利要9或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断开,其中
在更新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中,由所述状态管理单元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基于由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的结果而被更新。
12.根据权利要9到11的任一个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改变时,将指示在被改变之后的连接的状态的改变的状态信息发送到其它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12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识别其它控制器,其中
在所述发送中,改变的所述状态信息被发送到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其它控制器。
14.根据权利要1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将用于识别其它控制器的标识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所有的控制器,其中
在所述识别中,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控制器基于对来自所述控制器的任一个的标识信息的响应而被识别。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包含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管理每个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的计算机进行以下,其中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的状态:
当第一通信终端和所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的状态改变时,更新由所述计算机管理的第一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
当第二通信终端和另外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的状态改变时,从所述其它的计算机接收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改变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在改变之后第二通信终端和所述其它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的状态;
基于在所述接收处接收的改变的状态信息更新由所述计算机管理的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的状态信息;以及
基于由所述计算机管理的所述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会话。
CN201480062869.7A 2013-11-18 2014-11-18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5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7632 2013-11-18
JP2013237632A JP6291802B2 (ja) 2013-11-18 2013-11-18 制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PCT/JP2014/080991 WO2015072582A1 (en) 2013-11-18 2014-11-18 Control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632A true CN105745632A (zh) 2016-07-06
CN105745632B CN105745632B (zh) 2019-11-26

Family

ID=5305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286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5632B (zh) 2013-11-18 2014-11-18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2768B2 (zh)
EP (1) EP3072053B1 (zh)
JP (1) JP6291802B2 (zh)
CN (1) CN105745632B (zh)
BR (1) BR112016011324A8 (zh)
CA (1) CA2930770A1 (zh)
MX (1) MX2016006425A (zh)
WO (1) WO20150725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3416B2 (ja) * 2015-01-15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制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44830B2 (en) * 2018-02-23 2022-09-13 Ricoh Company, Ltd. Mechanisms for cloud-based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devices using network mediators implemented separately from the network devic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4909A1 (en) * 2002-05-31 2004-02-05 Kazuma Yumoto Storage system, storage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ommon sharing method by utilizing storage device
US20040139225A1 (en) * 2002-11-01 2004-07-1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040267939A1 (en) * 2003-06-30 2004-12-30 Hitachi, Ltd. Session control apparatus, software applied to sess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etwork system
WO2005036802A2 (en) * 2003-10-06 2005-04-21 Telesym, Inc. Group intercom, delayed playback, and ad-hoc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68940A (zh) * 2007-07-31 2010-10-20 泰克莱克公司 用于在会话发起协议(sip)实体间发布应用或更高层通信网络信令实体的操作状态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2011035833A (ja) * 2009-08-05 2011-02-17 Ricoh Co Ltd 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サーバ、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
CN102791044A (zh) * 2012-07-27 2012-11-21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交换机和移动核心网之间的互联装置和互联方法
WO2013121487A1 (ja) * 2012-02-13 2013-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9843B1 (en) 2003-09-18 2010-10-05 Intel Corporation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cation in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and databases
JP2005284497A (ja) * 2004-03-29 2005-10-13 Hitachi Ltd 中継装置、管理サーバ、中継方法および認証方法
JP2007013726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oshiba Corp サーバ装置
JP4340733B2 (ja) 2006-09-14 2009-10-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負荷分散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35956A (ja) * 2006-11-28 2008-06-12 Toshiba Corp サーバ装置
JP5999873B2 (ja) 2010-02-24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98383B2 (ja) 2010-07-28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21433B2 (ja) 2010-11-30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5397563B1 (ja) 2010-11-30 2014-0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741150B2 (ja) * 2011-04-04 2015-07-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中継方法
JP5928040B2 (ja) * 2012-03-19 2016-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中継プログラム、中継方法
JP6074915B2 (ja) 2012-05-18 2017-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及び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5924119B2 (ja) 2012-05-18 2016-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6064367B2 (ja) 2012-05-18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5928148B2 (ja) 2012-05-18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管理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JP6503654B2 (ja) 2013-09-30 2019-04-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9603003B2 (en) 2014-03-05 2017-03-2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network scanning using geo-tagged information from wireless client devices of heterogeneous wide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4909A1 (en) * 2002-05-31 2004-02-05 Kazuma Yumoto Storage system, storage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ommon sharing method by utilizing storage device
US20040139225A1 (en) * 2002-11-01 2004-07-1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20040267939A1 (en) * 2003-06-30 2004-12-30 Hitachi, Ltd. Session control apparatus, software applied to sess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etwork system
CN1578317A (zh) * 2003-06-30 2005-02-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对话控制装置、适用于该对话控制装置的软件、通信控制方法、网络系统
WO2005036802A2 (en) * 2003-10-06 2005-04-21 Telesym, Inc. Group intercom, delayed playback, and ad-hoc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68940A (zh) * 2007-07-31 2010-10-20 泰克莱克公司 用于在会话发起协议(sip)实体间发布应用或更高层通信网络信令实体的操作状态信息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2011035833A (ja) * 2009-08-05 2011-02-17 Ricoh Co Ltd 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サーバ、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上位セッ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
WO2013121487A1 (ja) * 2012-02-13 2013-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91044A (zh) * 2012-07-27 2012-11-21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交换机和移动核心网之间的互联装置和互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99418A (ja) 2015-05-28
EP3072053A1 (en) 2016-09-28
US20160330250A1 (en) 2016-11-10
WO2015072582A1 (en) 2015-05-21
JP6291802B2 (ja) 2018-03-14
US10122768B2 (en) 2018-11-06
CA2930770A1 (en) 2015-05-21
EP3072053A4 (en) 2016-11-30
CN105745632B (zh) 2019-11-26
BR112016011324A8 (pt) 2020-04-28
EP3072053B1 (en) 2020-04-29
MX2016006425A (es) 201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8383B2 (ja) 伝送管理システム、伝送システム、伝送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A2872603C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gram for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04380703B (zh) 传输管理系统、传输系统和传输管理方法
AU2013261273B2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gram
CN104641629B (zh) 传输管理系统和传输系统
CN105594188B (zh) 连接管理装置、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及用于控制连接的方法
EP2850817B1 (en) Relay device selec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rogram for relay device selection device
CN105745632A (zh)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5019792A1 (ja) 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伝送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05745909B (zh) 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723693A (zh) 选择系统、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程序和选择方法
JP6128177B2 (ja) 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