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3718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3718A
CN103453718A CN2013102039919A CN201310203991A CN103453718A CN 103453718 A CN103453718 A CN 103453718A CN 2013102039919 A CN2013102039919 A CN 2013102039919A CN 201310203991 A CN201310203991 A CN 201310203991A CN 103453718 A CN103453718 A CN 103453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lass tube
tube heater
cooling chamber
intern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3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3718B (zh
Inventor
寺前贤一
铃木浩二
蒲池信雄
藤桥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3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在冷却器(114)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配备罩部(123),在设置冷却器(114)的部分的冷却室(112)的内壁面和设置于玻璃管加热器(117)的下方的接水盘(120)的内壁面分别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另外,在冷却室(112)的内壁面与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之间的露出部分(A)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设置与罩部(123)形成为一体的隔热部(125)。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特别是涉及除霜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冰箱如果长时间运转,就会在冷却器上结霜,冷却能力下降,因此,隔一定的时间就要使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发热,除去冷却器的霜。该玻璃管加热器设置于冷却器的下方,利用该玻璃管加热器的发热产生的辐射加热和空气的对流加热来融化除去冷却器的霜。此时,由于从冷却器滴落到玻璃管加热器的露滴、落下的霜块,发生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破裂等故障,因此,在玻璃管加热器的上部设有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5表示现有的冰箱的除霜结构,在冷却器1的下方设置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2,在冷却器1与玻璃管加热器2之间设置罩3,防止从冷却器1滴下的露滴、落下的霜块直接击中玻璃管加热器2。从冷却器1融化并落下的露滴、霜块由设置于玻璃管加热器2的下方的接水盘4承接,从排水口5a通过排水管(drain)5向冰箱主体外排出。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因罩3遮挡从玻璃管加热器2向冷却器1直接辐射的辐射热,因此,存在除霜费时这样的技术问题。即,来自玻璃管加热器2的辐射热被位于其上方的罩3遮挡,而罩3被玻璃管加热器2加热,利用因该热量而产生的对流与辐射热来加热冷却器1,但是,与来自玻璃管加热器2的直接的辐射热的加热相比,其加热效率低,除霜费时。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罩3上涂抹辐射率大的涂料等方式,增加来自罩3的辐射热量,从而缩短除霜时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考虑在现有技术的冰箱中采用图6所示的结构,除了罩13的对流与辐射加热外,还发挥以下的加热作用,从而来缩短除霜时间。即,首先,在设置有冷却器11的冷却室10的内壁上粘贴铝带等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该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的下部通过罩13被加热,将其热量向上方传递,由此,从外周来加热与其相对的冷热器11。而且,在玻璃管加热器12的下方的接水盘14的内壁面上也粘贴铝带等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将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2的向下方的辐射热向上方反射,从而来加热冷却器11。同时,被玻璃管加热器12加热的接水盘14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的热量传导至接水盘14的整个内壁面,扩大产生热对流的区域,由此能够尽可能均匀地对设置有冷却器11的冷却室10的整体进行对流加热,缩短除霜时间。
但是,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缩短除霜时间,但是,在冷却室1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与接水盘14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之间,冷却室10的内壁面的一部分露出。该冷却室10的内壁采用合成树脂形成,因此,有可能出现因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2的辐射热而发生软化或者在极端的情况下产生孔洞这样的质量上的问题。
另外,通过在冷却室10和接水盘14上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6,除霜时间得以缩短,但是,无法达到没有罩13时那样短的时间的除霜,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是一个技术问题。该除霜时间长导致耗电也会相应地增加,在电力不足严重化而强烈要求节能化的今天,节能性的提高,不管所提高的量是大是小,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72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供给冷气的冷却室中,配备: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却器;设置于冷却器的下方的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设置于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树脂制成的接水盘;和在冷却器与玻璃管加热器之间沿着玻璃管加热器设置的罩部。另外,本发明在设置冷却器的部分的冷却室的内壁面和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接水盘的树脂内壁面分别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进而,在冷却室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与接水盘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之间的、冷却室的内壁面或者接水盘的内壁面露出的部分与玻璃管加热器之间,设置与罩部形成为一体的隔热部。
根据该结构,本发明利用设置于冷却室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热传导对冷却器的加热、和设置于接水盘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反射热加热以及大范围对流热加热,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除此之外,本发明利用与罩形成为一体的隔热部的隔热作用,能够解决未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冷却室内壁或者接水盘内壁的露出部分的软化等质量问题。而且,罩被玻璃管加热器加热的热量相应地增加添加了隔热部而改变的量,该热量向位于罩的玻璃管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的罩部热传导,罩部的总热量增加。因此,从罩部向冷却器的辐射热、对流热增加,加上罩部带来的加热量增加,能够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其结果是,还能减少用于除霜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正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除霜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除霜部的作用的概略放大截面图。
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冰箱的除霜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其他冰箱的除霜部结构的概略放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14  冷却器
2、12、117  玻璃管加热器
3、13、118  罩
4  接水盘
5  排水管
5a、122  排水口
10、112  冷却室
11  冷却器
14、120  接水盘
16  反射兼热传导部件
100  冰箱
101  冰箱主体
101a  外箱
101b  内箱
101c  绝热材料
101d  分区壁
102、103  储藏室
104、105、106、107  架板
108  冷藏室
109  蔬菜室
110  第1门
111  第2门
115  冷气返回口
119  反射兼热传导部件
121  加热器支承件
123  罩部
124  伞部
125  隔热部
A  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正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除霜部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的除霜部的作用的概略放大截面图。
如图1~图4所示,冰箱100包括以绝热状态分隔内方与外方的冰箱主体101内划分成多个的储藏室。本实施方式中的冰箱划分成两个储藏室,上部的储藏室102具有冷冻室,下部的储藏室103具有多个架板(搁板)104、105、106、107,根据其功能(冷却温度),区分为冷藏室108和蔬菜室109等。
上述冷藏室108设定为食品不结冻的程度的温度、通常是1℃~5℃,而且,蔬菜室109设定为与其相等或者略高的温度。具体而言是2℃~7℃,但是越是低温越能长时间保持蔬菜的鲜度。
冰箱主体101是通过在金属制成的外箱101a、与树脂制成的内箱101b之间例如填充硬质发泡聚氨酯等绝热材料101c而构成的,具有屏蔽从外方的大气流入冰箱主体101的内方的热量的功能。
另外,该冰箱100包括:开闭作为冷冻室的储藏室102的第1门110和开闭冷藏室108、作为蔬菜室109的储藏室103的第2门111。这些第1门110、第2门111是通过例如将右侧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冰箱主体101、且发泡填充聚氨酯这样的发泡绝热材料(图中未示)而构成的。
冰箱主体101在构成冷冻室的储藏室102的背部设有冷却室112,使在该冷却室112中生成的冷气在构成储藏室102和储藏室103的冷藏室108、蔬菜室109等中循环,从而冷却储藏食品。
冷却室112是通过使构成冰箱主体101的内箱101b的、且构成冷冻室的储藏室102的背部呈凹状凹陷,用分隔壁101d将与储藏室102之间划分而形成的。在冷却室112的内部组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却器114、向冷却器114供风作为冷气并使冷气在储藏室102、冷藏室108、蔬菜室109等中循环的风扇(图中未示)。在冷却室112中,从正面观察冰箱主体101,在左右两侧部的下部设有冷气返回口115(参照图3、图4),在中央部分的下部设有与储藏室102、冷藏室108、蔬菜室109等相连的冷气供给口116(参照图2)。
此外,在冷却室112中组装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除霜结构。下面,对该除霜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在冷却器114的下方设有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117,在其上部,即在玻璃管加热器117与冷却器114之间设有覆盖玻璃管加热器117的罩118。而且,在上述冷却室112的设置冷却器114的部分的内壁面配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在冷却室112的下部嵌入接水盘120,在其内壁面设置与冷却室112同样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
玻璃管加热器117用于加热冷却器114,按照在冷却器114的横宽全长范围位于其下部的方式设置,玻璃管加热器117的两端部由加热器支承件121支承。此外,图中并未表示,但玻璃管加热器117通过在双重玻璃管内设置线圈状加热线而构成。
另外,设置于冷却室112和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铝带形成。此外,贴在冷却室112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按照与冷却器114的翅片相接的方式设置。另外,在与接水盘120侧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的排水口122对应的部分形成图中未示的多个小排水孔。
设置于玻璃管加热器117上方的罩118沿着玻璃管加热器117的轴线方向在其全长范围设置,通过对不锈钢薄板冲压成形而形成。该罩118包括:与冷却器114相对的罩部123、设置于罩部123的前端缘的伞部124、在罩部123的后端缘向下延伸而一体形成的隔热部125。
隔热部125在接水盘120侧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向下延伸形成。隔热部125位于冷却室112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与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之间的、冷却室112的内壁面或者接水盘120的内壁面露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位于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将隔热部125的下端延伸至比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17的热直接辐射至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的位置B(参照图4)更靠下方的位置,直至与玻璃管加热器117的下端大致相等的位置。
下面,使用图4,对上述结构中的除霜操作进行说明。
开始除霜操作时,玻璃管加热器117发热,其热量向周围辐射。该向周围辐射的辐射热中,向上方辐射的热量加热罩118的罩部123,罩部123升温,其热量如虚线箭头X所示,变成对流热、辐射热,加热冷却器114,对冷却器114除霜。
与此同时,来自罩部123的对流热、辐射热,特别是辐射热的一部分加热冷却室112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的下部。该下部被加热的冷却室112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其下部的热量向上部热传导,在其整个区域向与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接触的冷却器114热传导,通过该热传导,从其外周部加热冷却器114并对其除霜。
此外,从玻璃管加热器117向下方辐射的辐射热,被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如实线箭头Y所示地反射而朝向冷却器114,加热冷却器114。同时,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被玻璃管加热器117加热而升温,其热量向接水盘120的内壁面整个区域热传导,从接水盘120的整个内壁面如虚线箭头Z所示地变成对流和辐射热,加热冷却器114的整个下部,对冷却器114除霜。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中,在罩部123上一体形成隔热部125,所以,该隔热部125也被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17的辐射热加热而升温,其热量向罩部123热传导。其结果是,罩部123的总热量与未设置隔热部125的情况相比增加,从该罩部123向冷却器114的对流热、辐射热增强。由此,加上隔热部125带来的加热量增加,罩部123对冷却器114的加热进一步增强,能够相应地缩短冷却器114的除霜时间。
另一方面,由图可知,构成罩118的隔热部125位于冷却室112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与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之间的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因此,隔热部125隔绝从玻璃管加热器117向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辐射的辐射热。因此,该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的温度被维持为较低,不会发生因冷却器114的除霜运转导致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软化、出现孔的情况。实验的结果是,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的温度在没有隔热部125的情况下上升至大约200℃左右,但在有隔热部125的情况下被控制在120℃左右以下,只要是该程度的温度,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就不会软化,不会有质量上的问题。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125位于接水盘120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使其隔热部125的下端延伸至比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17的辐射热直接向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辐射的位置B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17的辐射热直接向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辐射。
除此之外,隔热部125的下端延伸至比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117的辐射热直接向冷却室内壁露出部分A辐射的位置B更靠下方的位置,处于与玻璃管加热器117的下端大致相同的程度。由此,在比位置B更靠下方的部分,能够进一步确保由玻璃管加热器117加热的热量,将由此增多的热量向罩部123热传导,使罩部123的总热量进一步增加。因此,从该罩部123至冷却器114的辐射热、对流热增加,能够进一步缩短冷却器114的除霜时间。
此外,通过设置隔热部125,整个罩118的温度升高,但适当限制玻璃管加热器117与罩部123和隔热部125之间的尺寸,将罩118和罩118与玻璃管加热器117之间的空间的温度设定成394℃以下。由此,冷却器114使用可燃性制冷剂(R600a),即使该可燃性制冷剂泄漏也不会有问题。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中,能够确认温度最高的玻璃管加热器117与罩部123之间的空间尺寸为15mm以上时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冷却室112将从构成冷冻室的储藏室102、冷藏室108等返回的冷气在冷却器114中再冷却后使其再次循环至储藏室102、冷藏室108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冷气返回口115设置在冷却室112的下部、且与设置于冷却室112的后方附近的隔热部125相反的一侧的冷却室112的前方附近。因此,来自冷气返回口115的冷气不会被隔热部125阻挡,顺利地流向冷却器114,并高效率地冷却。因此,通过设置隔热部125,不会使冷却性下降而导致耗电量增多,能够可靠地发挥通过缩短除霜时间来提高节能性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使除霜时间缩短,但本实施方式是作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而展示的,当然,只要是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有各种各样的更改。例如,冷却室112侧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通过在冷却室112的内壁面上粘贴铝带而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冷却器114的外表面粘接铝薄板等方式来设置。另外,接水盘120侧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119也通过在接水盘120的内壁面上粘贴铝带而构成,但也可以按照将铝薄板添加在接水盘120的内壁面的方式而成形配置,本发明当然也包含这些变形例。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在供给冷气的冷却室中,配备: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却器;设置于冷却器的下方的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设置于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树脂制成的接水盘;和在冷却器与玻璃管加热器之间沿着玻璃管加热器设置的罩部。另外,本发明在设置冷却器的部分的冷却室的内壁面和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接水盘的树脂内壁面分别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进而,本发明在冷却室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与接水盘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之间的、冷却室的内壁面或者接水盘的内壁面露出的部分与玻璃管加热器之间,设置与罩部形成为一体的隔热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于冷却室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热传导对冷却器的加热、和设置于接水盘的内壁面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反射热加热和大范围对流热加热,除霜时间缩短。除此之外,利用在罩部上一体形成的隔热部的隔热作用,能够解决未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的冷却室内壁或者接水盘内壁的露出部分的软化等质量问题。而且,在罩部一体形成隔热部,于是被玻璃管加热器加热的热量相应地增加,该热量向位于玻璃管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的罩部热传导,罩部的总热量增加。因此,从罩部向冷却器的辐射热、对流热增加,加上罩部的热量增加,能够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其结果是,也能减少用于除霜的耗电量。
另外,本发明中,将隔热部在接水盘的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与玻璃管加热器之间向下延伸设置,并且使其隔热部的下端至少延伸到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直接向冷却室内壁或者接水盘内壁的露出部分辐射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不会直接向冷却室内壁或接水盘内壁的露出部分辐射,能够可靠地防止冷却室内壁或者接水盘内壁的露出的部分软化等质量上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中,使隔热部的下端延伸至比防止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直接向冷却室内壁面或者接水盘的内壁面的露出部分辐射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由玻璃管加热器加热的隔热部的热量。将由此增加的热量向位于玻璃管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的罩部热传导使总热量进一步增加,增加从位于玻璃管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的罩部向冷却器的辐射热、对流热,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除霜时间。
另外,本发明中,将至冷却室的冷气返回口设置在隔热部的相反侧的、冷却室下部,从返回口流入的冷气不被隔热部阻挡地被供给冷却器。
根据该结构,在通常的冷却运转时,返回冷却室的冷气不被隔热部阻挡地流至冷却器,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冷气的冷却,通过设置隔热部,不会出现因冷却性下降而导致耗电量增大这样的情况,能够可靠地发挥通过缩短除霜时间来提高节能性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缩短除霜时间而不会发生质量上的问题,并且因除霜时间的缩短也能够提高节能性,不仅对于普通家庭,也能广泛应用于商业用的冰箱。

Claims (4)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供给冷气的冷却室中,配备:构成制冷循环的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的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树脂制成的接水盘;和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之间沿着所述玻璃管加热器设置的罩部,在设置所述冷却器的部分的所述冷却室的内壁面和所述玻璃管加热器的下方的接水盘的树脂内壁面分别设置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且在所述冷却室的所述内壁面的所述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与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内壁面的所述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之间的、所述冷却室的所述内壁面或者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内壁面露出的部分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之间,设置与所述罩部形成为一体的隔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部在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反射兼热传导部件与所述玻璃管加热器之间从所述罩部向下延伸设置,并且使所述隔热部的下端至少延伸到防止来自所述玻璃管加热器的热直接辐射至所述冷却室的所述内壁面或者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内壁面的露出部分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隔热部的所述下端,延伸至比防止来自所述玻璃管加热器的热直接辐射至所述冷却室的所述内壁面或者所述接水盘的所述内壁面的露出部分的所述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将至所述冷却室的冷气的返回口设置在所述隔热部的相反侧的、所述冷却室的下部,从所述返回口流入的冷气不会被所述隔热部阻挡,被供给至所述冷却器。
CN201310203991.9A 2012-05-28 2013-05-28 冰箱 Active CN103453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0439 2012-05-28
JP2012120439A JP2013245885A (ja) 2012-05-28 2012-05-28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3718A true CN103453718A (zh) 2013-12-18
CN103453718B CN103453718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736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3991.9A Active CN103453718B (zh) 2012-05-28 2013-05-28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45885A (zh)
CN (1) CN1034537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860A (zh) * 2016-09-13 2016-11-23 王荣华 化霜节能的空气换热器
KR20180006570A (ko) * 2016-07-08 2018-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증발기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108800727A (zh) * 2018-04-19 2018-11-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化霜组件和制冷装置
WO2021093713A1 (zh) * 2019-11-11 2021-05-2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除霜装置以及包括除霜装置的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9461A1 (ja) * 2016-10-31 2018-05-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2982U (zh) * 1985-08-13 1987-02-26
JPH0989446A (ja) * 1995-09-20 1997-04-04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JPH09329388A (ja) * 1996-06-11 1997-12-22 Toshiba Corp 冷却庫
JPH10103847A (ja) * 1996-09-26 1998-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01174134A (ja) * 1999-12-15 2001-06-29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2004347219A (ja) * 2003-05-22 2004-12-09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740710A (zh) * 2004-08-25 2006-03-01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JP2011127850A (ja) * 2009-12-18 2011-06-30 Sharp Corp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2982U (zh) * 1985-08-13 1987-02-26
JPH0989446A (ja) * 1995-09-20 1997-04-04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JPH09329388A (ja) * 1996-06-11 1997-12-22 Toshiba Corp 冷却庫
JPH10103847A (ja) * 1996-09-26 1998-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01174134A (ja) * 1999-12-15 2001-06-29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2004347219A (ja) * 2003-05-22 2004-12-09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740710A (zh) * 2004-08-25 2006-03-01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JP2011127850A (ja) * 2009-12-18 2011-06-30 Sharp Corp 冷蔵庫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6570A (ko) * 2016-07-08 2018-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증발기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2610474B1 (ko) 2016-07-08 2023-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증발기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106152860A (zh) * 2016-09-13 2016-11-23 王荣华 化霜节能的空气换热器
CN108800727A (zh) * 2018-04-19 2018-11-1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化霜组件和制冷装置
WO2021093713A1 (zh) * 2019-11-11 2021-05-2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除霜装置以及包括除霜装置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5885A (ja) 2013-12-09
CN103453718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6084B2 (en) Icemaker with reversible thermosiphon
CN103453718A (zh) 冰箱
CN208704263U (zh) 一种冰箱蒸发器化霜组件
TW539838B (en) Refrigerator
JP7097046B2 (ja) 冷蔵庫
JP2010133590A (ja) 冷凍冷蔵庫
JP2018066545A (ja) 冷蔵庫
JP2010261678A (ja) 冷却器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JP5788264B2 (ja) 冷蔵庫
CN211084550U (zh) 冰箱
US10371434B2 (en) No-frost refrigeration device
WO2022037437A1 (zh)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风冷冰箱
CN107816832B (zh) 冰箱
JP3622611B2 (ja) 冷蔵庫
JP2012057910A (ja) 除霜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6407584B2 (ja) 冷蔵庫
CN110720829A (zh) 一种新型循环式蒸包机
CN21919964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TWI781501B (zh) 冰箱
JP6330137B2 (ja) 冷蔵庫
JP6844418B2 (ja) 冷蔵庫
JPH10238932A (ja) 冷蔵庫
CN105276897A (zh) 冰箱
SU1040296A1 (ru) Бытовой холодильник
WO2014206128A1 (zh) 电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