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8391A - 操作装置、操作方法、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操作方法、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28391A CN103428391A CN2013101858477A CN201310185847A CN103428391A CN 103428391 A CN103428391 A CN 103428391A CN 2013101858477 A CN2013101858477 A CN 2013101858477A CN 201310185847 A CN201310185847 A CN 201310185847A CN 103428391 A CN103428391 A CN 103428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view image
- size
- image
- cut apart
- original cop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04N1/3875—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combined with enlarging or re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操作装置、操作方法、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操作部(102)设有变更部(404)、判断部(405)、以及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其中,当用户接触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701b)的状态下使其移动时,变更部(404)根据上述移动的量和移动的方向,将与该原稿预览图像(701)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判断部(405)判断:变更后的上述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与最大纸张对应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当上述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大于上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装置、操作方法、以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有复印功能的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涉及多种输出方法,即,不仅要求事务性输出而且也要求设计性布局的输出方法,或者,希望输出至特殊尺寸的记录用纸而不是固定尺寸的记录用纸上的情况下的输出方法等。
但是,为了按照意愿进行上述输出,用户需要首先试着进行复印动作而确认默认的印刷位置,并且,在输出位置不恰当时,以手动方式变更原稿的位置并再次进行复印,以使原稿图像被输出至所希望的位置上。因此,存在容易因复印失败而产生记录纸的损耗这一问题。
另外,在因为特殊的记录纸等而无法(不希望)进行试印刷的情况下,会利用代用的记录纸进行试印刷而不以实际操作用的记录纸进行试印刷,因此,存在也无法保证最终是否能够按照所希望的方式进行输出这一问题。
进而,在利用非一般原稿尺寸和输出纸张尺寸的复印中,即使对用户来说为经常使用的组合时,也存在每次都要重新设定从而费工夫这一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为了能够事先确认被输入图像的成像结果,而将复制介质和记录介质重叠进行显示。
另外,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对复制图像的倍率进行调整,并且,将复制图像与记录纸的位置关系进行布局显示并作成实际输出的复印图像。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存在无法将原稿图像以希望的布局配置于用户所希望的记录用纸上,并且无法对原稿图像本身进行确认这一问题。另外,即使能够以某种方法对记录纸、原稿图像、输出位置进行调整,但由于没有将其组合进行登记的方法,因此,存在即使在利用其他原稿图像进行多次相同的布局时,在每次输出时也都必须进行设定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图像读取部、图像存储器、 图像记录部、操作部、显示部、以及控制部,在操作部中设有确认开始输入部和位置变更输入部,其中,确认开始输入部用于开始对输出纸张和原稿图像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控制动作,位置变更输入部用于变更原稿图像位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是:根据确认开始输入部的操作,将通过正在执行的读取动作而得到的图像信息存储于图像存储器中,并将基于位置变更后的位置的图像信息重叠于所选择的记录纸的图像上从而作成输出图像,然后将该输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由此,用户能够将希望输出的原稿图像迅速且准确地输出至所希望输出的记录纸的要求位置上。
另外,一种图像复印装置设有:将原稿上的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的图像输入装置、将上述转换后的图像信号输出至纸张上的图像输出装置、将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以及对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该图像复印装置的控制装置设有预览画面显示部和布局画面显示部,其中,预览画面显示部使上述原稿上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装置的预览画面上,布局画面显示部用于进行布局编辑操作,该布局编辑操作是:指定上述预览画面上的任意区域,并将上述指定的区域放大、缩小或旋转,然后在上述显示装置的布局画面上显示印刷位置。
通过这样,在将多个原稿图像合为一体而生成为一张纸上的图像时,可以不需要进行修补、再次复制的作业等,因此能够实现可谋求操作性和复制质量提高的图像复印装置。
另外,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预览图像显示于显示部,其中,该预览图像表示由图像读取部所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图像形成状态。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操作部和控制部,其中,操作部受理操作指示,控制部将上述预览图像与表示图像形成介质的边缘的介质框(medium frame)重叠而显示于上述显示部,并且,在上述操作部受理表示上述预览图像的边缘的预览图像框(preview image frame)的移动操作指示时,控制部根据上述预览图像框的移动量将上述预览图像放大或缩小。
通过这样,用户能够直观地对图像形成介质上所形成的图像的放大/缩小比率进行调整,或能够容易地将图像形成于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希望位置处,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对原稿图像的仅希望部分进行放大/缩小后的内容在图像形成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虽然用户能够输入相对于原稿图像数据的倍率(纵向倍率或横向倍率)、换言之是尺寸(纵向尺寸或横向尺寸),但是, 该输入的结果是该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影像走样,从而导致伴随该倍率变更而图像的质量劣化。
另外,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倍率变更(尺寸变更)通常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变更后的预览图像并未被显示,因此用户难以直观地将变更后的印刷品影像化从而难以理解。例如,在设定放大分割复印时尤其难以影像化,该放大分割复印是将多张纸张组合并对该多张纸张进行被放大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
另一方面,在使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尺寸大于规定的纸张尺寸时,上述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是特别有效的功能,但是用户很少能够事先获知放大分割复印,从而存在上述放大分割复印并未被有效活用这一实际情况。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用户对原稿预览图像进行操作而能够自动地进行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的操作装置和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操作装置是将原稿预览图像与纸张预览图像重叠显示于触摸面板上的操作装置,其中,上述原稿预览图像与规定原稿尺寸的原稿图像数据对应,上述纸张预览图像与规定纸张尺寸的纸张对应,该操作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
即,该操作装置设有变更部和判断部;当用户接触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使其进行移动时,变更部根据上述移动的量和移动的方向,将与该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判断部进行如下判断:变更后的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其中,上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最大纸张相对应;
另外,上述操作装置设有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当上述判断的结果是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大于上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其中,上述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上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该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后,对各个纸张分别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上述操作装置。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操作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上述操作装置将原稿预览图像与纸张预览图像重叠显示于触摸面板上,上述原稿预览图像与规定原稿尺寸的原稿图像数据对应,上述纸张预览图像与规定 纸张尺寸的纸张对应,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即,该操作方法包括变更步骤和判断步骤;当用户接触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使其进行移动时,在变更步骤中根据上述移动的量和移动的方向,将与该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在判断步骤中进行如下判断:变更后的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其中,上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最大纸张相对应;
另外,上述操作方法包括放大分割复印设定步骤,当上述判断的结果是上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大于上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在放大分割复印设定步骤中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其中,上述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上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该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后,对各个纸张分别进行图像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内部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和操作部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和操作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用于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执行步骤的流程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初始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纸张尺寸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预览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预览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预览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预览画面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00...复合机
102...操作部
401...显示受理部
402...图像读取部
403...图像数据存储部
404...变更部
405...判断部
406...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
407...图像形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设置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为一具体例,其并不具备对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作出限定的性质。
<操作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内部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为打印机或扫描仪单体、或者设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的复合机等,其具备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打印功能等。以下,对例如利用复印功能时的复合机100(MFP:Mu lti Function Peripheral)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
首先,用户在利用复合机100时,将原稿P放置在设置于复合机100上表面的原稿台101a上或原稿自动供给部101b上,并从操作部102输入对复印功能的设定条件。在该操作部102中,显示有与复合机100所提供的复印功能相关的印刷画面(初始画面等),且以能够被选择的方式显示有与复印功能相关的多个设定项目键。用户经由该印刷画面进行与复印功能相关的设定条件的输入。
完成设定条件的输入后,用户按下设置在操作部102上的开始键,从而使复合机100开始进行复印功能的处理。
当复合机100开始复印功能的处理时,在图像读取部103中,从光源104照射出的光被放置在原稿台101a上的原稿反射。被反射的光通过反射镜105、106、107而被引导至摄像器件108。通过摄像器件108将被导入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施以基本的校正处理、画质处理、压缩处理等,从而生成与原稿对应的图像数据。
另外,该图像数据也可以从连接于摄像器件108的通信部20中取得。通信部20能够经由网络30与规定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因此,该图像数据也可以是从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
另外,将由该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作为调色剂图像(toner image)进行转印的驱动部,是图像形成部109。在图像形成部109中设有感光鼓110。感光鼓110以一定的速度向规定方向旋转,并且,在感光鼓110的周围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带电器111、曝光单元112、显影器113、转印器114、清洁单元115等。
带电器111使感光鼓11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单元112根据图像数据对被带电的感光鼓110的表面照射激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器113使调色剂附着于被输送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器114被转印至记录介质(例如,片材(sheet))上。清洁单元115将残留在感光鼓110表面的多余的调色剂除去。该一系列的工序,是通过感光鼓110进行旋转而被实施。
该片材被从复合机100中所设有的多个供纸盒116进行输送。在进行输送时,从任意一个供纸盒116利用搓纸辊117将该片材向输送路引出。各供纸盒116中分别收容有不同纸张类型的片材,并且根据与上述设定条件相关的设定来提供片材。
被引出至输送路的片材,通过输送辊118和对位辊119被送入感光鼓110与转印器114之间。当被送入时,由转印器114对片材转印调色剂图像后,被输送至定影装置120。
当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从定影装置120上所设置的加热辊121与加压辊122之间通过时,调色剂图像被施加热和压力,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片材上。加热辊121的热量根据纸张类型被设定为最合适的热量,从而适当地进行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于片材上从而完成图像形成后,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经由定影装置120被排向排纸盘123,并堆积、收容于排纸盘123中。
通过上述步骤,复合机100对用户提供复印功能。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用户利用操作部102输入有关上述那样的图像形成的设定条件,或对输入的设定条件进行确认。输入设定条件时,使用操作部102所具备的触摸面板201(操作面板)、触控笔202、操作键203。
在触摸面板201中采用模拟电阻膜方式,并形成为具有透光性的上部薄膜和下部玻璃基板隔着隔片(spacer)而被重叠的构成,并且,在上部 薄膜和下部玻璃基板各自的对置面上,设置有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构成的透明电极层。
进而,触摸面板201被构成为:当用户按压上部薄膜时,与该按压位置对应的上部薄膜侧的透明电极层与下部玻璃基板侧的透明电极层相互接触。通过对上部薄膜或下部玻璃基板施加电压并从下部玻璃基板或上部薄膜获取与按压位置对应的电压值,从而检测出与该电压值对应的坐标值(按压位置)。当检测出的按压位置包含在触摸面板上所显示的画面内的设定项目键等的显示区域内时,该设定项目的内容被输入(设定)。
另外,在下部玻璃基板的下方设置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部,通过该显示部显示例如初始画面、复印功能画面等的画面,由此将特定的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201上。由此,触摸面板201兼备输入设定条件等的功能和将该设定条件等进行显示的功能。
另外,在触摸面板201的附近位置处配有触控笔202,当用户使该触控笔202的笔尖接触触摸面板201时,与该接触位置(按压位置)对应的坐标值被输出,由此,用户能够利用触控笔202按压并选择被显示的设定项目键等。
进而,在触摸面板201的附近位置处设置有规定数量的操作键203,例如设置有数字键204、开始键205、清除键206、停止键207、复位键208、电源键209。
接着,利用图3对复合机100和操作部102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0和操作部102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的图。
复合机100的控制电路通过内部总线306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03、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304、以及与各驱动部对应的驱动器(driver)305连接。
CPU301例如将RAM303作为作业区域加以利用,执行存储于ROM302、HDD304等中的程序,并根据该执行结果在与驱动器305之间收发来自未图示的操作部102的数据或指示,从而对图1所示的各驱动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对于该驱动部以外的后述各部(图4所示),也通过由CPU301执行程序而实现该各部。
另外,在复合机100的控制电路的内部总线306上还连接有内部接口(inner interface)307,该内部接口307将操作部102的控制电路等与复合 机100的控制电路进行连接。CPU301经由内部接口307接收来自操作部102等的控制电路的指令信号,或向操作部102等的控制电路发送指令信号、数据等。
另外,在操作部102的控制电路中,在内部总线315上设置有CPU309、ROM310、RAM311、LCD312、操作键313(203)、触摸面板314(201)、以及内部接口308。当用户操作操作键313或触摸面板314时,CPU309经由内部接口308向复合机100的控制电路发送基于该操作的指令信号。另外,CPU309、ROM310、RAM311的功能也与上述的CPU301、ROM302、RAM303相同,且对于后述各部(图4所示),也是通过由CPU309执行程序而实现该各部。在ROM310中存储有实现以下所说明的各部的程序或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图5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结构和执行步骤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和操作部的功能框图。图5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执行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当用户接通复合机100的电源时,操作部102与复合机100一同起动,操作部102的显示受理部401取得预先存储于规定存储器中的与复印功能的设定条件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值(例如,在“纸张尺寸”的情况下为“A4”,在“倍率”的情况下为纵向倍率“100%”、横向倍率“100%”,在“放大分割复印”的情况下为“无”等),并将其作为初始设定条件。
接着,显示受理部401根据该初始设定条件,将预先设定的初始画面(例如复印功能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201上(图5:步骤S101)。另外,对于该设定项目中的规定的设定项目、例如“原稿尺寸”、“原稿方向”,在取得原稿的图像数据时被加以确定。
如图6(A)所示,在初始画面600中,显示有设定项目键601(例如“原稿尺寸”键601a、“纸张尺寸”键601b、“倍率”键601c、“原稿方向”键601d、“放大分割复印”键601e等)和“预览”键602,其中,设定项目键601用于输入复印功能的设定条件,“预览”键602使从放置在原稿台101a上的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作为原稿的预览图像进行显示。
在此,当用户按下例如设定项目键601中的“纸张尺寸”键601b时,显示受理部401受理该“纸张尺寸”键601b的按下,并从初始画面600切换显示为能够输入纸张尺寸的纸张尺寸画面。
如图6(B)所示,在纸张尺寸画面603中显示有:表示设定项目的“纸张尺寸”604、与该“纸张尺寸”对应的设定值的设定值键605(例如、“A4” 键605a、“A3”键605b等)、以及OK键(确认键)606。
另外,设定值键605中的目前正受理输入的设定值键(例如,与初始值对应的“A4”键605a)的背景色,以与其他的设定值键605的背景色不同的颜色进行显示。
在此,当用户一边观察纸张尺寸画面603一边按下自己所希望的设定值键605(例如“A3”键605b)并按下OK键606时,显示受理部401受理该“A3”键605b和该OK键606的按下,并将“纸张尺寸”的设定值(上述情况下为初始值“A4”)变更为该“A3”键605b的“A3”(图5:步骤S102中为“是”)后,从纸张尺寸画面603切换显示为初始画面600。另外,“纸张尺寸”也可以保持初始值不变(图5:步骤S102中为“否”)。
接着,当用户将规定的原稿P以规定的方向(例如横向)放置于原稿台101a上的规定的稿台玻璃上并按下初始画面600的“预览”键602时(图5:步骤S103中为“是”),显示受理部401受理该“预览”键602的按下并将该情况通知给图像读取部402。
接收到该通知的图像读取部402读取放置在原稿台101a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图5:步骤S104),并将该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403中。
然后,当图像读取部402将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403中时,将该情况通知给显示受理部401,接收到该通知的显示受理部401从该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纵横尺寸(例如,纵向尺寸“210mm”、横向尺寸“297mm”)取得原稿尺寸(例如“A4”)和该原稿的方向(例如“横向”),并作为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另外,在显示受理部401取得原稿尺寸和原稿的方向时,使用例如将规定的纵横尺寸的范围和与该纵横尺寸对应的原稿尺寸及原稿方向关联(association)地进行了存储的存储器,将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纵横尺寸和该存储器所存储的纵横尺寸的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取得对应的原稿尺寸和原稿方向。
接着,显示受理部401根据原稿的图像数据、原稿尺寸(“A4”)、原稿方向(“横向”)、以及后述的预览画面的显示区域的尺寸,生成能够显示于该显示区域内的原稿预览图像。
在此,由于显示区域的尺寸由触摸面板201的显示区域确定,因此,原稿预览图像的纵向尺寸设定为例如将横向“A4”的纵向尺寸“210mm”与显示区域的尺寸相对应地进行转换后的尺寸“21.0mm”,原稿预览图像的横向尺寸设定为例如将横向“A4”的横向尺寸“297mm”与显示区域的 尺寸相对应地进行转换后的尺寸“29.7mm”。
另外,显示受理部401根据纸张尺寸(“A3”)、预先存储于规定存储器中的纸张的图像数据、以及预览画面的显示区域的尺寸,生成能够显示于该显示区域内的纸张预览图像。
在此同样,由于显示区域的尺寸由触摸面板201的显示区域确定,因此,纸张预览图像的纵向尺寸设定为例如将横向“A3”的纵向尺寸“297mm”与显示区域的尺寸相对应地进行转换后的尺寸“29.7mm”,纸张预览图像的横向尺寸设定为例如将横向“A3”的横向尺寸“420mm”与显示区域的尺寸相对应地进行转换后的尺寸“42.0mm”。
进而,显示受理部401从初始画面600转为将纸张预览图像上重叠有原稿预览图像的预览画面显示于触摸面板201上(图5:步骤S105)。
如图7(A)所示,在预览画面700中,在规定的显示区域700a内以使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端(左端701a)和与该原稿预览图像701对应的纸张预览图像702的一端(左端702a)一致对齐的状态,将该原稿预览图像701和该纸张预览图像702重叠进行显示。
由此,用户通过以视觉方式确认原稿预览图像701和纸张预览图像702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直观地了解目前的原稿尺寸(“A4”)与纸张尺寸(“A3”)之间的关系。
另外,原稿预览图像701的颜色(例如“蓝色”)和纸张预览图像702的颜色(例如“黄色”)由相互不同的颜色区别显示,进而,该原稿预览图像701以呈半透明地覆盖在该纸张预览图像702上的状态被显示。由此,使上述视觉上的确认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在预览画面700中还显示有尺寸显示703(例如,表示纵向A4尺寸的“A4E”、表示横向A4尺寸的“A4R”、表示横向A3尺寸的“A3R”等)和OK键(确认键)704,其中,尺寸显示703显示与原稿预览图像701和纸张预览图像702对应的各个尺寸。
进而,显示受理部401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显示:即,能够由用户接触(触摸)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并以该接触状态使该一部分向纵向(上下方向)、横向(左右方向)、以及将纵向和横向合成后的倾斜方向移动(能够拖拽)地进行显示。
另外,当用户一边观察预览画面700一边如图7(A)所示以手指接触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例如,右下角部701b)并将其手指向右下方(倾斜方向)移动时,显示受理部401检测出该情况(图5:步骤S106中为“是”)并将该情况通知给变更部404。
接收到该通知的变更部404根据该一部分701b的移动量及移动方向(倾斜方向),将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图5:步骤S107)。
具体而言,在用户使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701b向右下方移动时,由于该移动方向是使该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增加的方向和使纵向尺寸增加的方向,因此,变更部404以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纵向尺寸“21.0m”、横向尺寸“29.7mm”)为基准,将一部分701b所移动的移动量中的仅与纵向(下方向)移动量对应的尺寸(例如“2.0mm”)增加到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向尺寸(“21.0mm”)上。另外,变更部404将一部分701b所移动的移动量中的仅与横向(右方向)移动量对应的尺寸(例如“2.0mm”)增加到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29.7mm”)上。这样,变更部404对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按各尺寸分别独立地进行变更。
另外,在上述情况中以尺寸作为基准,但是,以最初显示的原稿预览图像701的倍率作为基准也是相同的。另外,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成为基准的纵横尺寸在OK键704被按下之前是固定的。
另外,当变更部404对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进行变更时,将该变更情况通知给判断部405,接收到该通知的判断部405判断变更后的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图5:步骤S108)。
具体而言,判断部405首先取得变更后的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纵向尺寸“23.0mm”、横向尺寸“31.7mm”),并且,取得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例如,在横向的“A3”的情况下,为纵向尺寸“29.7mm”、横向尺寸“42.0mm”)。
在此,判断部405在获取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例如从显示受理部401中取得设定项目“纸张尺寸”中的能够设定的纸张尺寸且为最大纸张尺寸的设定值(例如“A3”),并根据该设定值(“A3”)、上述的纸张的图像数据、以及预览画面的显示区域的尺寸,计算出与显示区域对应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然后,判断部405利用该计算出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另外,在用户预先选择了最大纸张尺寸“A3”作为“纸张尺寸”时,判断部405利用已经显示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纵横尺寸。
接着,判断部405将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向尺寸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纵向尺寸进行比较,同时,将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横向尺寸进行比较,并判断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向尺 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向尺寸、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横向尺寸。
在该判断的结果是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向尺寸小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向尺寸、且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在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横向尺寸以下时(图5:步骤S108中为“否”)(小于的情况下),判断部405将该情况通知给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
接收到该通知的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显示受理部401的设定项目“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例如“无”)变更为“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例如“A1”、“A0”、“无”)中的、比该设定值(“无”)小的设定值(在此为“无”)(图5:步骤8109)。
该情况下,由于“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已经是最小的设定值“无”,因此,预览画面700的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直接被变更并被显示。另外,在“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为“无”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也可以不变更设定项目“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
另一方面,当用户使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701b继续朝向右下方移动,由此,上述判断的结果是如图7(A)所示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向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纵向尺寸(“29.7mm”)时,或者,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横向尺寸(“42.0mm”)时(图5:步骤S108中为“是”),判断部405将该情况通知给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
接收到该通知的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该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原稿预览图像701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该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后,分别在各个最大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
具体而言,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显示受理部401的设定项目“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无”)变更为比该设定值(“无”)大的设定值(例如“A1”)(图5:步骤S110)。
此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同时将纸张尺寸的设定值变更为最大纸张尺寸“A3”,但是,由于在上述情况下纸张尺寸的设定值已经是“A3”,因此无需特别进行变更。由此,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自动地设定“放大分割复印”。
于是,如图7(B)所示,与“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A1”相对应地,显示受理部401将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放大为配置成上下两栏、左右两栏的四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并将放大分割 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进行显示。然后,显示受理部401将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与四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重叠进行显示。
通过这样,由于在用户使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纵横尺寸时(进行了放大的情况下),以最大纸张尺寸的纸张为基准的放大分割复印(海报印刷)被自动地设定,因此,能够省略用户对于键的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与放大分割复印对应的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被显示,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地想象出最终图像(finish image)。进而,也能够促使用户使用通常使用可能性低的放大分割复印。
另外,由于触摸面板201的显示区域是有限的区域,因此,对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和上述四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适当地进行调整,以使其能够与预览画面700的显示区域700a的尺寸相对应。
另外,在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中,还显示有表示上述四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边界线707和纸张尺寸“A3”708。
在此,在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从“无”变更为设定值“A1”之后,用户不按下OK键704(图5:步骤S111中为“否”)而是如图7(B)所示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例如,右下角部706a)继续向与上述方向相同的方向(右下方)移动时,成为以下所述的情况。
即,当用户使图7(B)所示的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706a继续向右下方移动时,显示受理部401检测出该情况(图5:步骤S106中为“是”),变更部404根据上述一部分706a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右下方),将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图5:步骤S107)。
然后,判断部405对下述情况进行判断:即,在进行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时,与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对应的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图5:步骤S108)。
在该判断的结果是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大于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时(图5:步骤S108中为“是”),判断部405将该情况通知给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接收到该通知的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A1”)变更为比该设定值(“A1”)大的设定值(例如“A0”)(图5:步骤S110)。 也就是说,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自动地变更为下一级大的尺寸的设定。
于是,如图8(A)所示,与“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A0”相对应地,显示受理部401将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放大为配置成上下三栏、左右三栏的九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802的纵横尺寸后,将下一个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801进行显示。然后,显示受理部401将下一个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801与九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802重叠进行显示。
另外,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801的纵横尺寸和上述九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802的纵横尺寸,如图8(A)所示被再次适当地调整,以与预览画面700的显示区域700a的尺寸相对应。
通过这样,当用户进行拖拽操作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变大时,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自动地变为大的设定,因此,能够省略由用户进行的对于键的操作,并且,能够使用户一边感受到视觉上的印象一边对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在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从“无”变更为设定值“A1”之后,用户如图7(B)所示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右下角部706a)继续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左上方)移动时,成为以下所述的情况。
即,当用户使图7(B)所示的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706a向左上方移动时,显示受理部401检测出该情况(图5:步骤S106中为“是”),变更部404根据上述一部分706a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左上方),将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图5:步骤S107)。
然后,判断部405与上述同样地对下述情况进行判断:即,在进行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时,与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对应的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图5:步骤S108)。
在该判断的结果是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在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5的纵横尺寸以下时(图5:步骤S108中为“否”)(小于的情况下),判断部405将该情况通知给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接收到该通知的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A1”)变更为比该设定值(“A1”)小的设定值(“无”)(图5:步骤S109)。
也就是说,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自动地变更为下一级小的尺寸的设定。在上述情况下,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自动地解除。
该情况下,如图8(B)所示,与“放大分割复印”的“无”相对应地,显示受理部401将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恢复至通常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并且,使该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与一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一致。然后,显示受理部401将与“A3”对应的原稿预览图像803和与“A3”对应的最大纸张预览图像804重叠进行显示。
通过这样,当用户进行拖拽操作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纵横尺寸变小时,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自动地变为小的设定,因此,能够使用户感受到视觉上的印象,同时能够由用户进行拖拽操作从而对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进行调整。
另外,上述的情况中是解除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但是,例如在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从“A1”变更为设定值“A0”之后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进行变更时,是将该设定值“A0”变更为比该“A0”小的设定值“A1”。
另外,当用户一边观察预览画面700一边按下OK键704时,显示受理部401受理该OK键704的按下(图5:步骤S111中为“是”),并将预览画面700上所显示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纸张尺寸、有无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作为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纵横尺寸而受理(图5:步骤S112)。另外,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根据显示区域的尺寸而被转换为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纵横尺寸。
通过这样,当用户在预览画面700内对原稿预览图像701进行拖拽操作并按下OK键704时,能够容易地输入与该拖拽操作对应的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另外,由于能够一边以视觉方式确认一边进行输入,因此也能够防止复印失败等情况。
然后,显示受理部401从预览画面700切换显示为初始画面600。在此,显示受理部401在显示初始画面600时,也可以使反映目前的设定条件的原稿预览图像显示于“预览”键602上方的栏中。
另外,当用户一边观察初始画面600一边按下开始键205时,显示受理部401受理该开始键205的按下(图5:步骤S113中为“是”),并将该开始键205的按下和至目前为止所受理的设定条件(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通知给图像形成部407。
接收到该通知的图像形成部407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403而取得原稿的图像数据,并根据其设定条件将该原稿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图5:步骤S114)。
在此,由于该设定条件包含与用户对原稿预览图像701进行的拖拽操作对应而被输入的设定值,因此,通过执行图像形成而得到的印刷品成为反映用户意图的印刷品,从而用户能够可靠地获得自己所希望的印刷品。
例如,在该设定条件中包含有放大分割复印的“A1”时,对应于放大分割复印的“A1”,图像形成部407将原稿图像数据进行放大,并将该放大后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分割图像分别在四张最大纸张尺寸“A3”的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当在步骤S113中用户未选择开始键205时(图5:步骤S113中为“否”),返回步骤S102,显示受理部401受理纸张尺寸的输入(图5:步骤S102)或“预览”键的按下(图5:步骤S103)等。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02中设有变更部404和判断部405,其中,当用户在接触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701b的状态下使该一部分701b移动时,变更部404根据该一部分701b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将与该原稿预览图像701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判断部405进行如下判断:变更后的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该最大纸张预览图像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最大纸张相对应。
进而,操作部102设有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其中,在上述判断结果是原稿预览图像701的纵横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该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该原稿预览图像701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该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之后,将放大处理后的多个分割图像分别在各个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
通过这样,由于通过用户的拖拽操作使得放大分割复印(海报印刷)被自动地设定,因此,能够省略用户对于键的操作,并且,经由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能够容易使用户想象出最终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102中,在“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中将被进行图像形成的纸张设定为最大纸张尺寸“A3”,但是无需特别地进行限定,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按照能够选择多种被进行图像形成的纸张(例如“A3”、“A4”等)的方式进行显示,从而供用户选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102中构成为:在原稿预览图像701 的纵向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纵向尺寸时、或者原稿预览图像701的横向尺寸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702的横向尺寸时,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
因此,例如无论是在用户使原稿预览图像701的一部分701b继续仅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还是使一部分701b继续仅向右方移动的情况下,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都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
另外,在被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时,例如无论是在用户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706a继续仅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还是使一部分706a继续仅向右方移动的情况下,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都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仅变大一级。
另一方面,在被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时,无论是在用户使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706的一部分706a继续仅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还是使一部分706a继续仅向左方移动的情况下,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406都将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仅变小一级。
另外,上述的移动方向和与其对应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的增减,均由预览画面700上所显示的原稿预览图像和纸张预览图像的配置所决定,因此能够任意地进行设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102中,作为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举出了“无”、“A1”、“A0”,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定值例如“A2”、“A1宽”、“A0宽”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部102中,对将操作部102适用于复合机100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将具有触摸面板201的操作部102(操作装置)适用于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各种图像处理装置、各种图像加工装置、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也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复合机100的操作部102设有各个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实现该各个部的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并提供该存储介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使操作部102或复合机100读出上述程序并由该操作部102或复合机100实现上述各个部。该情况下,从上述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自身发挥本发明的作用效果。
进而,也能够提供使各个部所执行的步骤存储于硬盘中的方法。该情况下,中央处理机(CPU)按照程序与CPU之外的各电路协作而实现控制动作。另外,利用程序和CPU而得以实现的各部也能够采用专用的硬件而构成。另外,该程序也能够以被记录于CD-ROM等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状态进行流通。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操作装置和操作方法,不仅对于操作部毋庸置疑地有用,而且对于设有操作部的复合机、复印机、打印机等也是有用的,通过用户对原稿预览图像进行操作而能够自动地进行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
Claims (6)
1.一种操作装置,其将原稿预览图像与纸张预览图像重叠显示于触摸面板上,所述原稿预览图像与规定原稿尺寸的原稿图像数据对应,所述纸张预览图像与规定纸张尺寸的纸张对应,
所述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有变更部、判断部、以及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
当用户接触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使所述一部分移动时,所述变更部根据所述移动的量和移动的方向,将与所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
所述判断部判断:变更后的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其中,所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最大纸张相对应;
当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大于所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其中,所述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所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所述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后,对各个纸张分别进行图像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进而设有显示受理部,所述显示受理部在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被设定之后,使该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和与该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重叠进行显示;
所述判断部判断:在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被设定之后,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大于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将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变更为比该设定值大的设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用的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在对应的多个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以下时,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设定部将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值变更为比该设定值小的设定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设有显示受理部,
当在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被设定的状态下按下规定的OK键时,所述显示受理部受理所述放大分割复印的设定。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6.一种操作方法,其是操作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将原稿预览图像与纸张预览图像重叠显示于触摸面板上,所述原稿预览图像与规定原稿尺寸的原稿图像数据对应,所述纸张预览图像与规定纸张尺寸的纸张对应,
所述操作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变更步骤、判断步骤、以及放大分割复印设定步骤;
当用户接触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使所述一部分移动时,在所述变更步骤中根据所述移动的量和移动的方向,将与所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的尺寸相应地进行变更;
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变更后的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是否大于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其中,所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与能够设定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最大纸张相对应;
当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原稿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大于所述最大纸张预览图像的纵横尺寸时,在所述放大分割复印设定步骤中设定为放大分割复印,其中,所述放大分割复印是:将与所述原稿预览图像对应的原稿图像数据分割为多个分割图像并分别对所述多个分割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后,对各个纸张分别进行图像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19439A JP5599117B2 (ja) | 2012-05-25 | 2012-05-25 |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
JP2012-119439 | 2012-05-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28391A true CN103428391A (zh) | 2013-12-04 |
CN103428391B CN103428391B (zh) | 2015-11-18 |
Family
ID=4962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858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28391B (zh) | 2012-05-25 | 2013-05-20 | 操作装置、操作方法、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97785B2 (zh) |
JP (1) | JP5599117B2 (zh) |
CN (1) | CN1034283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09366B2 (en) | 2014-04-28 | 2019-09-10 | Adob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digital content using eye movement |
JP6399915B2 (ja) * | 2014-12-08 | 2018-10-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6121774A1 (ja) * | 2015-01-30 | 2016-08-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242379B2 (en) * | 2015-01-30 | 2019-03-26 | Adobe Inc. | Tracking visual gaze information for controlling content display |
JP6435951B2 (ja) * | 2015-03-26 | 2018-12-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画像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6354696B2 (ja) | 2015-07-30 | 2018-07-1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JP6891409B2 (ja) * | 2016-06-17 | 2021-06-18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5284B2 (ja) * | 2016-09-21 | 2021-02-03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イメージ作成装置、イメージ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946894B2 (ja) * | 2017-09-25 | 2021-10-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7131341B2 (ja) * | 2018-11-29 | 2022-09-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14339054B (zh) * | 2019-12-31 | 2024-01-09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拍照模式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7345400B2 (ja) * | 2020-01-17 | 2023-09-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2748A (zh) * | 2005-09-16 | 2007-03-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预览图像设置打印选项的装置和方法 |
JP2007074540A (ja) * | 2005-09-08 | 2007-03-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90237712A1 (en) * | 2008-03-24 | 2009-09-24 | Junichi Shirai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243466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操作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7063A (ja) | 1995-07-18 | 1997-0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複写装置および画像複写方法 |
JP2005056285A (ja) * | 2003-08-07 | 2005-03-03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画像出力制御方法、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
JP4284547B2 (ja) * | 2005-10-13 | 2009-06-24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777284B2 (ja) * | 2006-09-29 | 2011-09-21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576428B2 (en) * | 2009-03-27 | 2013-11-05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ms an output image from an image-repeated image |
JP5655347B2 (ja) * | 2010-03-31 | 2015-01-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954427B2 (en) * | 2010-09-07 | 2015-02-10 | Google Inc. | Search result previews |
JP5273133B2 (ja) * | 2010-12-06 | 2013-08-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KR101763175B1 (ko) * | 2011-10-21 | 2017-08-01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모바일 기기 및 인쇄 제어 방법 |
JP6024193B2 (ja) * | 2012-05-15 | 2016-11-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978895B2 (ja) * | 2012-09-28 | 2016-08-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
2012
- 2012-05-25 JP JP2012119439A patent/JP55991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5-14 US US13/894,141 patent/US919778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5-20 CN CN201310185847.7A patent/CN1034283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74540A (ja) * | 2005-09-08 | 2007-03-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932748A (zh) * | 2005-09-16 | 2007-03-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预览图像设置打印选项的装置和方法 |
US20090237712A1 (en) * | 2008-03-24 | 2009-09-24 | Junichi Shirai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243466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操作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314724A1 (en) | 2013-11-28 |
US9197785B2 (en) | 2015-11-24 |
CN103428391B (zh) | 2015-11-18 |
JP2013247487A (ja) | 2013-12-09 |
JP5599117B2 (ja) | 2014-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8391B (zh) | 操作装置、操作方法、及设有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6356719B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CN103581470B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
JP59257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905041B (zh) | 操作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
CN101271299A (zh) | 原稿读取装置 | |
US6748185B2 (en) | Copier pre-displaying scanned imag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5376446A (zh) | 操作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的显示方法 | |
CN102447809B (zh) | 操作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 |
JP600562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1348468B1 (ko) | 조작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표시 제어 방법 | |
CN104243744A (zh) | 输出设定装置以及输出设定方法 | |
US8873075B2 (en) | Operation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storing orientation setting information | |
JP717263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546003B2 (ja) | 入力表示装置および入力表示方法 | |
JP200724908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4302958A (ja) | 情報入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090037839A1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3005791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ed with control progra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707794B2 (ja) | 表示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565315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3716501A (zh) | 操作装置、操作方法、以及具备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750516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writing space mode | |
JP6076488B2 (ja) | 文字入力装置、文字入力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811296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