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0269B -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0269B
CN103410269B CN201310386469.9A CN201310386469A CN103410269B CN 103410269 B CN103410269 B CN 103410269B CN 201310386469 A CN201310386469 A CN 201310386469A CN 103410269 B CN103410269 B CN 103410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olligation
hollow pipe
multiple tracks
rectangle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64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0269A (zh
Inventor
石会荣
张雪娥
赵长经
吕永顺
冯青华
李逢博
张峰
高博
樊月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EGC No 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 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 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NO 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864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0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0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0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0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施工结构包括底模板、板下层钢筋网片、板上层钢筋网片、多个内模板和多组分别对多个内模板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装置,相邻两个内模之间设置有内部穿有预应力钢筋的肋梁钢筋笼,肋梁箍筋组成内模板的左右向限位机构;其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底模板安装;二、测量放线;三、板下层钢筋网片及肋梁钢筋笼绑扎;四、穿预应力钢筋;五、内模板安装;六、抗浮处理;七、板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八、侧模板支立;九、混凝土浇筑;十、预应力钢筋张拉。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投入成本较低且施工质量高、施工进度快,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空心板施工过程。

Description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随着使用功能的不断需求已趋于大空间、室内无梁化,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具有跨度大、自重轻、保温、隔音、可自由间隔、室内净高大、施工快捷等特点,它是在原普通预制空心楼板构造的基础上将孔径适当变大,主要依靠预置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受力,以减少靠近中性轴的混凝土,达到既不降低承载力又能减轻结构自重的目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与空心楼板结构的一种完美结合,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型”建筑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现如今,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且具体的施工方法可遵循,因而实际施工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不规范、施工工较低、投入成本较低、施工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果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内部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于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底模板、位于底模板上方的板下层钢筋网片、位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正上方的板上层钢筋网片、多个由左至右布设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内模板和多组分别对多个所述内模板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装置,多个所述内模板均为矩形空心管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的竖向高度和壁厚均相同;相邻两道所述肋梁之间均布设有一个矩形空心管,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管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肋梁钢筋笼,所述肋梁钢筋笼包括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上的下纵向钢筋、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上的上纵向钢筋和多个将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与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绑扎固定为一体的肋梁箍筋,多个所述肋梁箍筋均为矩形箍筋,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和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均与矩形空心管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肋梁箍筋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肋梁箍筋均与矩形空心管呈垂直布设;所述肋梁钢筋笼中的多个所述肋梁箍筋组成对矩形空心管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底模板与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之间设置有支垫层;每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内均穿有预应力钢筋,每组抗浮装置均包括多根分别对同一个所述矩形空心管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绑扎丝,所述矩形空心管上部平铺有多道供抗浮绑扎丝绑扎固定的水平钢筋,多道所述水平钢筋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水平钢筋通过多根所述抗浮绑扎丝绑扎固定于所述支垫层上,所述矩形空心管上设置有供抗浮绑扎丝穿过的钻孔。
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模板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一垫块,多个所述第一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所述矩形空心管与其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二垫块,多个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肋梁钢筋笼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
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模板支撑体系顶部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钢管,多个所述水平钢管均与矩形空心管呈垂直布设;所述支垫层包括多道由左至右布设的方木,多道所述方木的厚度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方木均支垫于底模板与多个所述水平钢管之间。
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模板由多层木板由上至下拼装而成。
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抗浮绑扎丝为铁丝。
上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横向钢筋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纵向钢筋,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与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第一横向钢筋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横向钢筋与矩形空心管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与矩形空心管呈平行布设;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横向钢筋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纵向钢筋,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和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第二横向钢筋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横向钢筋与矩形空心管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与矩形空心管呈平行布设。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施工进度快且投入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底模板安装:将底模板水平安装在预先搭设完成的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上,并在安装完成的底模板上布设所述支垫层;
步骤二、测量放线: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和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将测量放线结果标注于底模板上;
步骤三、板下层钢筋网片及肋梁钢筋笼绑扎: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先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再对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分别进行绑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绑扎固定为一体;
步骤四、穿预应力钢筋:在步骤三中已绑扎完成的各肋梁钢筋笼内分别穿预应力钢筋;
步骤五、内模板安装: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对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分别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位于各矩形空心管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组成对矩形空心管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
步骤六、抗浮处理:对步骤五中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的抗浮装置分别进行安装;
步骤七、板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对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绑扎固定为一体;
步骤八、侧模板支立:在步骤一中所安装底模板上支立用于浇筑成型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侧模板;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对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十、预应力钢筋张拉:对步骤四中所穿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十中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张拉过程如下:
步骤101、张拉前准备:将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端清理干净后,测量并记录预应力钢筋的初始长度;同时,根据预先设计的张拉需求,对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确定,并根据所确定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对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进行确定;
步骤102、张拉:待步骤九中所浇筑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张拉强度后,采用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根据步骤一中所确定的理论伸长值,由先至后分多次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并且每一次张拉时的超张拉应力不得大于步骤一中所确定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3%;
步骤103、张拉端处理:张拉完成后,先采用锚具对预应力钢筋进行锚固,再切掉预应力钢筋露出所述锚具外侧的外露部分,并在7天内在预应力钢筋和所述锚具上均匀涂刷一层防锈漆或环氧树脂漆。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六中对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的抗浮装置进行安装时,分别对所述抗浮装置中的各根抗浮绑扎丝进行绑扎固定,待抗浮绑扎丝绑扎完成后,对抗浮绑扎丝与矩形空心管之间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八中所述底模板前后两侧所支立的所述侧模板上开有供预应力钢筋穿出的通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成本较低;与传统楼板体系比较,钢筋混凝土造价降低3%以上,节省模板37.9%以上,同时机械和周转材料租赁费用降低25%以上。
2、施工方法简单、实现方便且施工进度快,省去了梁、柱的支模工序,同时简化了板的支模工序,缩短施工工期20%以上。同时,使水电管线、暖通空调的水平敷设安装以及内外装饰施工更为方便,且质量易于控制。
3、矩形空心管的安装位置准确且安装质量易于保证,其中肋梁钢筋笼中的多个肋梁箍筋组成对矩形空心管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多组抗浮装置对矩形空心管进行上下限位,因而能简便、有效保证矩形空心管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同时,所采用的抗浮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绑扎方便、抗浮效果好,投入施工成本较低,劳动强度低。
4、采用矩形空心管作为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内模板,结构设计合理,并且安装位置易于保证,并且所施工成型空心板的力学性能优良。
5、施工效果好且施工质量易于保证,能简便、有效保证所施工成型空心板的质量,具有节能环保、施工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可观等优点。
6、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楼板结构设计跨度为7m~30m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民用建筑施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投入成本较低且施工质量高、施工进度快,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过程。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施工时的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板;2—矩形空心管;3-1—下纵向钢筋;
3-2—上纵向钢筋;3-3—肋梁箍筋;4—预应力钢筋;
5—抗浮绑扎丝;6—水平钢筋;7—水平钢管;
8—方木;9-1—第一横向钢筋;9-2—第一纵向钢筋;
10-1—第二横向钢筋;10-2—第二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内部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肋梁,该施工结构包括水平支撑于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底模板1、位于底模板1上方的板下层钢筋网片、位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正上方的板上层钢筋网片、多个由左至右布设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内模板和多组分别对多个所述内模板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装置,多个所述内模板均为矩形空心管2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的竖向高度和壁厚均相同。相邻两道所述肋梁之间均布设有一个矩形空心管2,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肋梁钢筋笼。所述肋梁钢筋笼包括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上的下纵向钢筋3-1、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上的上纵向钢筋3-2和多个将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3-1与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3-2绑扎固定为一体的肋梁箍筋3-3,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均为矩形箍筋,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3-1和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3-2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肋梁钢筋笼中的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组成对矩形空心管2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底模板1与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之间设置有支垫层。每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内均穿有预应力钢筋4,每组抗浮装置均包括多根分别对同一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绑扎丝5,所述矩形空心管2上部平铺有多道供抗浮绑扎丝5绑扎固定的水平钢筋6,多道所述水平钢筋6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水平钢筋6通过多根所述抗浮绑扎丝5绑扎固定于所述支垫层上,所述矩形空心管2上设置有供抗浮绑扎丝5穿过的钻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板1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一垫块,多个所述第一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所述矩形空心管2与其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二垫块,多个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肋梁钢筋笼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板1由多层木板由上至下拼装而成。
实际使用时,所述底模板1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模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浮绑扎丝5为铁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支撑体系顶部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钢管7,多个所述水平钢管7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支垫层包括多道由左至右布设的方木8,多道所述方木8的厚度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方木8均支垫于底模板1与多个所述水平钢管7之间。
实际施工时,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横向钢筋9-1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纵向钢筋9-2,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与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与第一横向钢筋9-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横向钢筋10-1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纵向钢筋10-2,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和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与第二横向钢筋10-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均布设在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上方,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均布设在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上方。
如图2所示的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底模板安装:将底模板1水平安装在预先搭设完成的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上,并在安装完成的底模板1上布设所述支垫层。
实际施工时,所述底模板1的跨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起拱。
步骤二、测量放线: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和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将测量放线结果标注于底模板1上。
步骤三、板下层钢筋网片及肋梁钢筋笼绑扎: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先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再对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分别进行绑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绑扎固定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施工,钢筋必须全交点绑扎。
步骤四、穿预应力钢筋:在步骤三中已绑扎完成的各肋梁钢筋笼内分别穿预应力钢筋4。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钢筋4为无粘结预应力筋。
实际施工时,所述预应力钢筋4按照设计下料和组装后直接运到工地现场。实际进行钢筋加工时,按预应力钢筋4的设计尺寸和数量,并考虑预应力钢筋4的曲线长度、张拉设备及组装要求,每根预应力钢筋4的每个张拉端应预留出不小于500mm的张拉长度进行下料。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下料时,应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使用电焊和气焊。对一端锚固、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的预应力钢筋4要逐根进行组装。运到工地现场后,所述预应力钢筋4按设计进行铺放,铺放过程中其平面位置及剖面位置应定位准确。
步骤五、内模板安装: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对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分别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位于各矩形空心管2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组成对矩形空心管2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
实际施工时,安装矩形空心管2时,矩形空心管2宽度与高度方向上的偏差为±3mm,垂直度和平直度的偏差均为5mm/m。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在矩形空心管2的左右两侧放置多个与所述肋梁钢筋笼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的所述第二垫块。同时,应检查矩形空心管2的表面质量,若有破损及时修补避免漏浆,并注意矩形空心管2上不得堆放重物或人为踩踏,必要时应搭设马道。所述矩形空心管2的径向抗压荷载≥1000N。
步骤六、抗浮处理:对步骤五中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2的抗浮装置分别进行安装。
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质量的主要控制点是矩形空心管2的抗浮处理,首先要合理布置抗浮控制点,即在矩形空心管2的相应位置钻孔穿抗浮绑扎丝5,确保将矩形空心管2按设计位置准确安装在所施工空心板内。所述抗浮绑扎丝5在板底的方木8两侧的矩形空心管2的钻孔穿过,抗浮绑扎丝5通过板底方木8进行受力。所述抗浮绑扎丝5至少要拧紧2圈,不得有松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逐个检查抗浮控制点,保证抗浮控制点牢固。
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对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2的抗浮装置进行安装时,分别对所述抗浮装置中的各根抗浮绑扎丝5进行绑扎固定,待抗浮绑扎丝5绑扎完成后,对抗浮绑扎丝5与矩形空心管2之间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
步骤七、板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对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绑扎固定为一体。
实际对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施工时,钢筋必须全交点绑扎,以保证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与所述肋梁钢筋笼上部钢筋可靠拉结。
当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与矩形空心管2之间的位置发生冲突时,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应当绕过矩形空心管2,优先保证矩形空心管2的位置,再将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的钢筋端头固定在肋梁箍筋3-3上。实际施工时,需对矩形空心管2进行成品保护,工人操作尽量在施工马道上进行作业。
步骤八、侧模板支立:在步骤一中所安装底模板1上支立用于浇筑成型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侧模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板1前后两侧所支立的所述侧模板上开有供预应力钢筋4穿出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支立的侧模板为端模且其采用木板或木方,根据预应力钢筋4的设计位置在木板上开孔或在木方上开槽。所述端模的模板支撑要有足够的抗侧压能力,固定牢靠,封闭严密。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对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本实施例中,浇筑所用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所采用混凝土中石子的最大粒径小于25mm。浇筑施工时必须搭设专用通道,以防踩踏钢筋及破坏矩形空心管2。浇筑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浇至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板厚的1/4~1/3时,确认所述肋梁振捣密实后(即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混凝土面不再下降),方可浇筑上层混凝土;振捣时不得破坏及及扰动矩形空心管2。
步骤十、预应力钢筋张拉:对步骤四中所穿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
本实施例中,步骤十中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张拉过程如下:
步骤101、张拉前准备:将预应力钢筋4的张拉端清理干净后,测量并记录预应力钢筋4的初始长度;同时,根据预先设计的张拉需求,对预应力钢筋4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确定,并根据所确定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对预应力钢筋4的理论伸长值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将预应力钢筋4的张拉端清理干净后,还需将预应力钢筋4外露部分的塑料外皮割掉。
另外,对于与承压面不垂直的预应力钢筋4,在预应力钢筋4的端部用垫片处理,使得承压面与张拉作用线垂直。实际对预应力钢筋4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确定时,若局部预应力筋4由于特殊要求增减张拉控制应力,则理论伸长值也应按比例增减。
步骤102、张拉:待步骤九中所浇筑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张拉强度后,采用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根据步骤一中所确定的理论伸长值,由先至后分多次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并且每一次张拉时的超张拉应力不得大于步骤一中所确定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3%。
本实施例中,张拉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张拉结果,预应力钢筋4的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之间的误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6%;否则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张拉。
步骤103、张拉端处理:张拉完成后,先采用锚具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锚固,再切掉预应力钢筋4露出所述锚具外侧的外露部分,并在7天内在预应力钢筋4和所述锚具上均匀涂刷一层防锈漆或环氧树脂漆。
本实施例中,切掉预应力钢筋4露出所述锚具外侧的外露部分且经验收合格后,应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予以封堵,以确保预应力钢筋4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内部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于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底模板(1)、位于底模板(1)上方的板下层钢筋网片、位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正上方的板上层钢筋网片、多个由左至右布设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内模板和多组分别对多个所述内模板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装置,多个所述内模板均为矩形空心管(2)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的竖向高度和壁厚均相同;相邻两道所述肋梁之间均布设有一个矩形空心管(2),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肋梁钢筋笼,所述肋梁钢筋笼包括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上的下纵向钢筋(3-1)、多道绑扎固定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上的上纵向钢筋(3-2)和多个将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3-1)与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3-2)绑扎固定为一体的肋梁箍筋(3-3),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均为矩形箍筋,多道所述下纵向钢筋(3-1)和多道所述上纵向钢筋(3-2)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肋梁钢筋笼中的多个所述肋梁箍筋(3-3)组成对矩形空心管(2)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底模板(1)与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之间设置有支垫层;每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内均穿有预应力钢筋(4),每组抗浮装置均包括多根分别对同一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进行上下限位的抗浮绑扎丝(5),所述矩形空心管(2)上部平铺有多道供抗浮绑扎丝(5)绑扎固定的水平钢筋(6),多道所述水平钢筋(6)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水平钢筋(6)通过多根所述抗浮绑扎丝(5)绑扎固定于所述支垫层上,所述矩形空心管(2)上设置有供抗浮绑扎丝(5)穿过的钻孔;所述模板支撑体系顶部设置有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水平钢管(7),多个所述水平钢管(7)均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支垫层包括多道由左至右布设的方木(8),多道所述方木(8)的厚度均相同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方木(8)均支垫于底模板(1)与多个所述水平钢管(7)之间;
所述底模板(1)由多层木板由上至下拼装而成;
所述抗浮绑扎丝(5)为铁丝。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一垫块,多个所述第一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所述矩形空心管(2)与其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之间垫装有多个第二垫块,多个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均与所述肋梁钢筋笼的钢筋保护层层厚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横向钢筋(9-1)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一纵向钢筋(9-2),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与多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与第一横向钢筋(9-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横向钢筋(9-1)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一纵向钢筋(9-2)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包括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横向钢筋(10-1)和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第二纵向钢筋(10-2),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道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和多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绑扎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与第二横向钢筋(10-1)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横向钢筋(10-1)与矩形空心管(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0-2)与矩形空心管(2)呈平行布设。
4.一种对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底模板安装:将底模板(1)水平安装在预先搭设完成的所述模板支撑体系上,并在安装完成的底模板(1)上布设所述支垫层;
步骤二、测量放线: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和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的布设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并将测量放线结果标注于底模板(1)上;
步骤三、板下层钢筋网片及肋梁钢筋笼绑扎: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先对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再对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分别进行绑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均与所述板下层钢筋网片绑扎固定为一体;
步骤四、穿预应力钢筋:在步骤三中已绑扎完成的各肋梁钢筋笼内分别穿预应力钢筋(4);
步骤五、内模板安装:根据步骤二中的测量放线结果,对多个所述矩形空心管(2)分别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位于各矩形空心管(2)左右两侧的所述肋梁钢筋笼组成对矩形空心管(2)进行左右向限位的限位机构;
步骤六、抗浮处理:对步骤五中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2)的抗浮装置分别进行安装;
步骤七、板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对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所述板上层钢筋网片与多个所述肋梁钢筋笼绑扎固定为一体;
步骤八、侧模板支立:在步骤一中所安装底模板(1)上支立用于浇筑成型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侧模板;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对所施工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十、预应力钢筋张拉:对步骤四中所穿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中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张拉过程如下:
步骤101、张拉前准备:将预应力钢筋(4)的张拉端清理干净后,测量并记录预应力钢筋(4)的初始长度;同时,根据预先设计的张拉需求,对预应力钢筋(4)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确定,并根据所确定的设计张拉控制应力对预应力钢筋(4)的理论伸长值进行确定;
步骤102、张拉:待步骤九中所浇筑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张拉强度后,采用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根据步骤一中所确定的理论伸长值,由先至后分多次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张拉,并且每一次张拉时的超张拉应力不得大于步骤一中所确定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3%;
步骤103、张拉端处理:张拉完成后,先采用锚具对预应力钢筋(4)进行锚固,再切掉预应力钢筋(4)露出所述锚具外侧的外露部分,并在7天内在预应力钢筋(4)和所述锚具上均匀涂刷一层防锈漆或环氧树脂漆。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对已安装完成各矩形空心管(2)的抗浮装置进行安装时,分别对所述抗浮装置中的各根抗浮绑扎丝(5)进行绑扎固定,待抗浮绑扎丝(5)绑扎完成后,对抗浮绑扎丝(5)与矩形空心管(2)之间的接缝进行密封处理。
7.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所述底模板(1)前后两侧所支立的所述侧模板上开有供预应力钢筋(4)穿出的通孔。
CN201310386469.9A 2013-08-29 2013-08-29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410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6469.9A CN103410269B (zh) 2013-08-29 2013-08-29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6469.9A CN103410269B (zh) 2013-08-29 2013-08-29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0269A CN103410269A (zh) 2013-11-27
CN103410269B true CN103410269B (zh) 2016-02-10

Family

ID=4960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6469.9A Active CN103410269B (zh) 2013-08-29 2013-08-29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02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8683A (zh) * 2013-12-10 2014-03-12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现浇空心无梁楼板施工方法
CN104631680B (zh) * 2015-02-13 2018-05-22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方箱楼盖的施工方法
CN105386555B (zh) * 2015-10-19 2017-10-31 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混凝土楼板内预埋线管处抗裂施工方法及采用的抗裂结构
CN109537905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反力墙预应力筋的快速吊装方法
CN108517985A (zh) * 2018-05-30 2018-09-11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粘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5959A (zh) * 2020-09-22 2021-0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一种异型筏板扇形网片式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CN113818628A (zh) * 2021-04-23 2021-12-21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空心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4704024A (zh) * 2022-04-27 2022-07-05 福建工程学院 新型叠合梁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9379Y (zh) * 2000-12-15 2001-11-14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
CN2622281Y (zh) * 2003-04-02 2004-06-30 肖燎 现浇钢砼扁梁空心楼盖板结构
CN201125477Y (zh) * 2007-08-21 2008-10-01 张香梨 Pcm现浇钢筋砼扁梁空心楼盖
CN203429868U (zh) * 2013-08-29 2014-02-12 陕西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9379Y (zh) * 2000-12-15 2001-11-14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一种大跨度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板
CN2622281Y (zh) * 2003-04-02 2004-06-30 肖燎 现浇钢砼扁梁空心楼盖板结构
CN201125477Y (zh) * 2007-08-21 2008-10-01 张香梨 Pcm现浇钢筋砼扁梁空心楼盖
CN203429868U (zh) * 2013-08-29 2014-02-12 陕西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跨度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现浇空心楼板结构施工技术;朱惠伟;《建筑技术》;20111230;第42卷(第12期);正文第1067页第1栏第1段至第1070页第1栏第4段及其附图3 *
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板施工工艺;韩加福等;《施工技术》;20070331;第36卷(第3期);正文第33页第1栏第6段及附图1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邓灿明;《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0630(第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0269A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269B (zh) 无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615110B (zh) 无规则斜交网状井字梁双曲屋面结构施工方法
CN108265885B (zh) 高大非正交大倾角异型混凝土斜柱的施工方法
CN105544887B (zh) 一种仿唐建筑翼角飞檐的施工方法
CN112031400B (zh) 一种混凝土穹顶结构模板施工方法
CN107476470A (zh) 装配式内置钢管和gfrp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84189A (zh) 大型钢混组合多棱台斜面拱座施工方法
CN112502714B (zh) 一种装配式竖井筒体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CN108487630A (zh) 混凝土坎台预制装配施工方法
CN113202222A (zh) 用于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方法
CN103758348A (zh) 型钢框架结构混凝土楼板悬模浇筑施工方法
CN103306463B (zh) 一种金属衬里混凝土风道施工方法
CN107476567A (zh) 一种控制坡屋面坡度及厚度的施工方法及导轨装置
CN103206088B (zh) 剪力墙结构墙、板整体浇筑施工方法
CN207363251U (zh) 一种用于控制坡屋面坡度及厚度的导轨装置
CN110778116B (zh) 复杂曲面巨形混凝土束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905074A (zh) 一种独立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04929294A (zh) 内置十字交叉空心方钢管的混凝土组合板
CN104532990A (zh) 桁架钢筋双层纤维石膏板、免拆模板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245770A (zh) 宽体变截面环形劲性梁施工方法
CN205857697U (zh) 反吊模板的楼板支撑施工装置
CN209907694U (zh) 带肋钢网镂现浇砼t型截面空心楼盖结构
CN109826232B (zh) 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3397778A (zh) 高层商住楼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法
CN107586068B (zh) 一种立柱混凝土及混凝土立柱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2000 No. 33 Renmin East Road, Weicheng District,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CEGC NO.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2000 No. 33 East Renmin Road, Shaanxi, Xianyang

Patentee before: THE SIXTH AND CO., LTD. OF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