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8121B -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8121B
CN103398121B CN201310339150.0A CN201310339150A CN103398121B CN 103398121 B CN103398121 B CN 103398121B CN 201310339150 A CN201310339150 A CN 201310339150A CN 103398121 B CN103398121 B CN 103398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groove
lining
inwall
automobile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91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8121A (zh
Inventor
陈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91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8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8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8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8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8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包括有与减震器本体连接的套体、内套及橡胶基体;橡胶基体固定在内套的外表面上,在内套的内壁上固定有塑料衬套,塑料衬套内壁上设置有回油槽;所述橡胶基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凸起,在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配合安装的环形凹槽;在所述橡胶层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的贯穿通孔。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中的减震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使用该衬套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特别是悬架系统受到路面等冲击产生振动,为了克服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提高舒适性能,现汽车中广泛使用减震器于悬架系统中。现汽车领域的减震器以液压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身与车桥间受振动产生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通过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减震油便反复的从一个腔经过孔隙流入到另一个腔内,此时,通过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从而实现减震目的。
橡胶衬套作为连接减震器与悬置系统的二次减震措施,以及在汽车总成间及杆系间的柔性联接中,橡胶衬套广泛被采用。现所采用的橡胶衬套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结构。一是纯橡胶衬套,二是粘接金属内筒式橡胶衬套,三是有金属内外筒的橡胶衬套。以上三种橡胶衬套均是利用橡胶层缓解冲击,但橡胶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于老化、磨损等现象。而且,该类衬套均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压装时橡胶层易出现堆积、压装不到位或橡胶层剥离等现象。衬套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跑偏、倾斜、偏磨或减震性能差,甚至于过盈配合部件之间出现相对转动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10457C提出橡塑复合衬套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方案是,橡胶套体固定在钢套的外圆柱表面上,在钢套的内孔中固定有塑料衬套,橡胶套体中部的外圆柱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塑料衬套的内孔中设置有回油槽。本技术方案橡胶衬套的设置有利于过盈装配,也能避免在压装时的衬套跑偏、倾斜及偏磨等问题,也能够在汽车剧烈震动或负载较大时因变形过大而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并且回油槽设计能够润滑、减小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但是在该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橡胶层的凹槽式设计并过盈安装,在凹槽内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当有过重负载或震动剧烈时,气体会冲击橡胶层,破坏橡胶层的强度而损害到衬套的整体结构。并且在重载情况下,橡胶层有可能与钢套剥离,而且塑料衬套也存在与钢套相对转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采用在橡胶层设置有凹槽中的气体会影响到衬套的强度问题,橡胶层与钢套剥离问题及塑料衬套与钢套相对转动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减震器复合衬套及汽车减震器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包括有与减震器本体连接的套体、内套及橡胶基体;橡胶基体固定在内套的外表面上,在内套的内壁上固定有塑料衬套,塑料衬套内壁上设置有回油槽;所述橡胶基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凸起,在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配合安装的环形凹槽;在所述橡胶层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的贯穿通孔。
在所述套体的环形凹槽内轴向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内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独立的突起或网状结构。
所述内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凹形槽。
凹形槽的形状为凹形槽的中线平行于套体的轴线或是凹形槽的中线不为直线。
凹形槽的径向横截面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弧形。
所述贯穿通孔为对称设置,其中一对通孔的中心分别设置于减震器本体轴线延长至衬套后经过的橡胶基体部分线段的中点上。
所述塑料衬套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的轴向长度,塑料衬套的两端内套内设置有密封环。
设置有所述汽车减震器衬套的减震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贯穿通孔的设计,当受到震动或大负载时,贯穿通孔会有一定的形变以缓冲对整体结构的压力。
2、通过在套体内的凹槽设计,有效的阻止了橡胶层的轴向移动并减化了安装工序。
3、通过在内套外表面的独立的突起或网状结构,在进行内套与橡胶层的硫化过程中,使得内套与橡胶层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不会出现内套与橡胶层的剥离问题,有效的避免了相对转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带有衬套的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衬套轴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10,包括有与减震器6本体连接的套体3、内套1及橡胶基体2;橡胶基体2固定在内套1的外表面上,内套1的外表面设置有独立的突起或网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的独立的突起为垂直于内套外表面的圆柱形或多棱锥形结构;网状结构为由多条凸起的筋相互交叉组成的结构,橡胶基体硫化固定到内套的外表面。
内套1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凹形槽5。凹形槽5的形状为凹形槽的中线平行于套体的轴线或是凹形槽的中线不为直线。凹形槽的径向横截面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弧形。
在内套1的内壁上固定有塑料衬套9;塑料衬套9以一定的过盈量压入内套1的内壁。塑料衬套内壁上设置有回油槽(图中未示出),回油槽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何调整或改进。
所述橡胶基体2的外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凸起4,在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配合安装的环形凹槽;套体的环形凹槽内轴向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可以为凹槽的中线平行于套体的轴线也可以是凹槽的中线不为直线;凹槽的径向横截面可以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弧形。
在所述橡胶基体2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的贯穿通孔(71,72)。贯穿通孔为对称设置,其中一对通孔的中心分别设置于减震器本体轴线延长至衬套后经过的橡胶基体部分线段的中点上;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孔的形状不一定为圆形也可能为弓形。
硫化固定后的内套以一定的过盈量压入到套体内,其中的橡胶层会压入到凹槽内。
塑料衬套9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的轴向长度,塑料衬套9的两端内套内设置有密封环8。塑料衬套9采用含油尼龙或聚甲醛材料及其它耐磨高分子材料。塑料衬套以一定的过盈量压入内套的内壁。密封环以弹性材料与金属骨架经过粘接或压接组成。
将经过以上技术方案得到的衬套10设置于汽车减震器6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5)

1.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减震器本体连接的套体、内套及橡胶基体;橡胶基体固定在内套的外表面上,在内套的内壁上固定有塑料衬套,塑料衬套内壁上设置有回油槽;所述橡胶基体的外表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凸起,在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起配合安装的环形凹槽;在所述橡胶层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轴向的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为对称设置,其中一对通孔的中心分别设置于减震器本体轴线延长至衬套后经过的橡胶基体部分线段的中点上;
在所述套体的环形凹槽内轴向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内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独立的突起或网状结构;独立的突起为垂直于内套外表面的圆柱形或多棱锥形结构;网状结构为由多条凸起的筋相互交叉组成的结构;
所述内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凹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其特征在于:凹形槽的形状为凹形槽的中线平行于套体的轴线或是凹形槽的中线不为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其特征在于:凹形槽的径向横截面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衬套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的轴向长度,塑料衬套的两端内套内设置有密封环。
5.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减震器衬套,所述汽车减震器衬套设置于减震器上。
CN201310339150.0A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Active CN103398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150.0A CN103398121B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9150.0A CN103398121B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8121A CN103398121A (zh) 2013-11-20
CN103398121B true CN103398121B (zh) 2015-09-16

Family

ID=4956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9150.0A Active CN103398121B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8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8641B (zh) * 2013-08-06 2015-09-16 宁波金城减震器有限公司 汽车减震器复合衬套及减震器
CN107559365A (zh) * 2017-10-19 2018-01-09 开平市华胜五金橡胶厂 一种水平悬挂衬垫
CN117588523B (zh) * 2024-01-17 2024-04-05 江苏科乐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调整臂用防滑减振衬套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106A (zh) * 2007-12-04 2008-05-1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橡塑复合衬套
JP4095085B2 (ja) * 2005-11-08 2008-06-0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02109023A (zh) * 2010-12-21 2011-06-2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压出式橡胶衬套结构
CN202274034U (zh) * 2011-09-21 2012-06-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2368281U (zh) * 2011-11-25 2012-08-08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
CN202896706U (zh) * 2012-11-12 2013-04-24 襄阳群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室前悬减振机构
CN103388641A (zh) * 2013-08-06 2013-11-13 宁波金城减震器有限公司 汽车减震器复合衬套及减震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5085B2 (ja) * 2005-11-08 2008-06-04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CN101178106A (zh) * 2007-12-04 2008-05-1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橡塑复合衬套
CN102109023A (zh) * 2010-12-21 2011-06-2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压出式橡胶衬套结构
CN202274034U (zh) * 2011-09-21 2012-06-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2368281U (zh) * 2011-11-25 2012-08-08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
CN202896706U (zh) * 2012-11-12 2013-04-24 襄阳群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室前悬减振机构
CN103388641A (zh) * 2013-08-06 2013-11-13 宁波金城减震器有限公司 汽车减震器复合衬套及减震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8121A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55033A1 (en) Triple lip fork seal
CN110107636B (zh) 一种双向磁流变阻尼调节阀
CN103398121B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及减震器
CN103388641B (zh) 汽车减震器复合衬套及减震器
CN101956780A (zh) 一种粘滞阻尼器
CN103089907A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汽车减振器总成
CN104712693A (zh) 小型汽车减震器
CN105351423A (zh) 一种摩擦小的摩托车减震器
CN204647127U (zh) 组合式弹簧阻尼器
CN103644236A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前桥油气悬挂装置
JP2007057058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フリクション付与機構
CN110848310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03488608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106015429A (zh) 一种液压复原缓冲结构
CN106090106B (zh) 能够有效避免连杆偏磨的新型减振器
CN2052983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器结构
JPH0791479A (ja) 緩衝器
CN203670579U (zh) 一种匹配空气悬架的减震器总成
CN211059277U (zh) 一种倒置式减震器
CN103470678A (zh) 减震器
CN204647119U (zh) 一种油压吸震器
CN218177813U (zh) 磁流变减震器用密封组件
CN214617622U (zh) 前减振器衬套
CN211648894U (zh) 一种底阀座
CN113366241B (zh) 弹性体弹簧/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