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6689A -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6689A
CN103366689A CN 201310112348 CN201310112348A CN103366689A CN 103366689 A CN103366689 A CN 103366689A CN 201310112348 CN201310112348 CN 201310112348 CN 201310112348 A CN201310112348 A CN 201310112348A CN 103366689 A CN103366689 A CN 103366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y shade
shade scale
image
pixel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101123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6689B (zh
Inventor
山田利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4Compensation of DC component across the pixels in fla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施加控制单元在使通过构成显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并且,施加控制单元对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多个像素中,从使第1图像显示之前各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后为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第1图像显示之后各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第1电压和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多次的电压施加而改写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采用微囊的电泳方式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方式,在向行方向延伸的多个行电极和在列方向延伸的多个列电极的各个交点处设置有对微囊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在微囊,封入带电为彼此相反的极性的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若在行电极和列电极施加电压,则在设置于驱动电路的电极和相对于该电极夹持微囊对置的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于是,通过由于该电位差产生的电场的作用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在微囊内移动,并且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的分布进行变化而显示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1615号公报
已知如下驱动方式:当在电泳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改写图像时,提取需要改写的像素,并仅在对应于该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电压。该驱动方式图像的改写为高速的反面,由于电流会从改写了的像素的像素电极泄漏到未改写的像素的像素电极,有时会在未改写的像素产生渗色。该渗色虽然可通过像素的刷新而消除,但是由于此前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的平衡破坏,存在助长像素的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相对于此,本发明提供对在电流的泄漏产生的区域的像素的劣化进行抑制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具备有显示部的显示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具备施加单元和施加控制单元,所述施加单元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第1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并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所述第2灰度等级变化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极性与所述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在使通过构成所述显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包括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从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前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后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所述第1电压和所述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1图像中的通过泄漏电流引起的像素电极的带电由在使第1图像显示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初变化为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下的泄漏电流引起的像素电极的带电抵消,所以能够对在电流的泄漏产生的区域的像素的劣化进行抑制。
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也可以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通过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的所述第1图像依次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2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第2图像。
根据该构成,能够对通过泄漏电流引起的颜色的洇渗进行抑制。
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也可以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通过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的所述第1图像依次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第2图像。
根据该构成,能高速地进行图像的改写。
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也可以以M灰度等级(3≤M)中的最高或最低的灰度等级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
根据该构成,与以中间灰度等级为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渗色的抑制的效果。
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也可以以M灰度等级(3≤M)中的中间灰度等级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
根据该构成,能够高速地进行比较多用的中间灰度等级的图像的改写。
并且,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和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
并且,本发明提供以具有所述显示装置为特征的电子设备。
并且,本发明提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具备有显示部的显示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包括施加步骤和施加控制步骤,在所述施加步骤中,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第1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并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所述第2灰度等级变化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极性与所述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在所述施加控制步骤中,对所述施加步骤中的电压的施加进行控制,在使通过构成所述显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在所述施加控制步骤中,对所述施加步骤中的电压的施加进行控制,使得在包括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从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前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后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所述第1电压和所述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部10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显示部10的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像素14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5是表示控制器20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渗色的产生的图。
图7是表示采用驱动表实行(执行)图像的改写的例的图。
图8是表示采用驱动表实行图像的改写的例的图。
图9是表示ID表的图。
图10是表示驱动表的图。
图11是表示VRAM40及RAM50的各存储区域的图。
图12是表示1帧期间中的控制器20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4是表示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15是表示驱动表的图。
图16是表示ID表的图。
图17是表示驱动表的图。
图18是表示驱动表的图。
符号说明
1…电子设备,10…显示部,11…第1基板,12…电泳层,13…第2基板,14…像素,16…扫描线驱动电路,17…数据线驱动电路,20…控制器,30…CPU,40…VRAM,50…RAM,60…存储部,70…输入部,111…基板,112…粘接层,113…电路层,114…像素电极,115…扫描线,116…数据线,121…微囊,122…粘合剂,131…共用电极,132…膜,141…晶体管,201…施加单元,202…施加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构成
图1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电子设备1为对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在该例中,电子设备1为用于阅览电子书籍(文件之一例)的装置、所谓电子图书阅读器。电子设备1具有显示部10、控制器20,CPU30、VRAM40、RAM50、存储部60、输入部70。显示部10具有包括对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在该例中,显示元件作为通过电压的施加等即使不给与能量也保持显示的存储性的显示元件,具有采用了电泳微粒的显示元件。通过该显示元件,显示部10对单色多灰度等级(在该例中为黑白2灰度等级)的像进行显示。控制器20为对显示部1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CPU30为对电子设备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装置。CPU30以RAM50为工作区,实行存储于ROM(图示省略)或存储部60的程序。VRAM40为对表示使显示部10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器。RAM50为对数据进行存储的易失性的存储器。存储部60为存储除了电子书籍的数据(书籍数据)之外还存储各种数据及应用程序的存储装置,具有HDD或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存储部60能够存储多个电子书籍的数据。输入部70为用于输入用户的指示(指令)的输入装置,例如包括触摸屏、小键盘或按钮。以上的要素通过总线连接。
图2是表示显示部10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显示部10具有第1基板11、电泳层12和第2基板13。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13为用于夹持电泳层12的基板。
第1基板11具有:基板111、粘接层112和电路层113。基板111以具有绝缘性及柔性的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形成。基板111只要具有轻量性、柔性、弹性及绝缘性即可,也可以通过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材料形成。在另外的例中,基板111也可以通过不具有柔性的玻璃形成。粘接层112为对基板111和电路层113进行粘接的层。电路层113为具有用于对电泳层12进行驱动的电路的层。电路层113具有像素电极114(第1电极之一例)。
电泳层12具有微囊121和粘合剂122。微囊121通过粘合剂122固定。作为粘合剂122可采用与微囊121的亲和性良好与电极的贴紧性优异且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微囊121为在内部容纳有分散剂及电泳微粒的囊。微囊121可采用具有柔软性的材料例如阿拉伯胶·明胶类的化合物或氨甲酸酯类的化合物等。还有,在微囊121和像素电极114间,也可以设置通过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
分散剂为水、酒精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乙二醇二丁醚等)、酯类(乙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丙酮、丁酮、甲基乙基酮等)、脂肪族烃(戊烷、己烷、辛烷等)、脂肪环式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芳香烃(苯、甲苯、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烷基苯、壬苯、烷苯、十一烷苯、十二烷苯、十三烷苯、十四烷苯等))、卤化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或羧酸盐。在另外的例中,分散剂也可以为其他的油类。并且,分散剂也可以为这些物质的混合。在又另外的例中,在分散剂中也可以配合界面活化剂等。
电泳微粒为具有通过电场在分散剂中进行移动的性质的微粒(高分子或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白色的电泳微粒和黑色的电泳微粒容纳于微囊121内。黑色的电泳微粒例如为包括苯胺黑和/或碳黑等的黑色颜料的微粒,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正电。白色的电泳微粒例如为包括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铝等的白色颜料的微粒,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负电。
第2基板13具有共用电极131(第2电极之一例)和膜132。膜132进行电泳层12的密封及保护。膜132通过透明而具有绝缘性的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形成。共用电极131通过透明而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形成。
图3是表示显示部10的电路的构成的图。显示部10具有m条扫描线115、n条数据线116、m×n个像素14、扫描线驱动电路16和数据线驱动电路17。扫描线驱动电路16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7通过控制器20控制。扫描线115沿着行方向(x方向)配置,传输扫描信号。扫描信号为从m条扫描线115之中依次排他性地选择一条扫描线115的信号。数据线116沿着列方向(y方向)配置,传输数据信号。数据信号为表示各像素的灰度等级的信号。扫描线115与数据线116相绝缘。像素14对应于扫描线115及数据线116的交叉处而设置,表示相应于数据信号的灰度等级。还有,当需要将多条扫描线115之中的一条扫描线115与其他的区别开来时,称为第1行、第2行、···,第m行的扫描线115。关于数据线116也同样。通过m×n个像素14,形成显示区域15。当对显示区域15之中的第i行第j列的像素14进行区别时,称为像素P(j,i)。关于灰度等级值等与像素14一一对应的参数也同样。
扫描线驱动电路16输出用于从m条扫描线115之中依次排他性地选择一条扫描线115的扫描信号Y。扫描信号Y为依次排他性地成为H(High)电平的信号。数据线驱动电路17输出数据信号X。数据信号X为表示相应于像素的灰度等级值的数据电压的信号。数据线驱动电路17输出表示对应于通过扫描信号选择的行的像素的数据电压的数据信号。
图4为表示像素14的等效电路的图。像素14具有晶体管141、电容142、像素电极114、电泳层12和共用电极131。晶体管141为对数据向像素电极114的写入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例如为n沟道的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晶体管141的栅、源及漏分别连接于扫描线115、数据线116及像素电极114。当L(Low)电平的扫描信号(非选择信号)输入于栅时,晶体管141的源和漏相绝缘。若H电平的扫描信号(选择信号)输入于栅,则晶体管141的源和漏相导通,并在像素电极114写入数据电压。并且,电容142也连接于晶体管141的漏。电容142的另一端连接于电位为Vcom的电容布线117。电容142保持相应于数据电压的电荷。
像素电极114在每像素14各设一个,与共用电极131对置。共用电极131共用于全部的像素14,介由共用电极用布线118给与电位EPcom。电位EPcom也可以与电位Vcom同电位。在像素电极114和共用电极131之间夹持电泳层12。通过像素电极114、电泳层12及共用电极131,形成电泳元件143。在电泳层12,施加相当于像素电极114和共用电极131的电位差的电压。在微囊121中,电泳微粒相应于施加于电泳层12的电压进行移动,并进行灰度等级表现。在像素电极114的电位相对于共用电极131的电位EPcom为正(例如+15V)的情况下,带负电的白色的电泳微粒移动到像素电极114侧,并且带正电的黑色的电泳微粒移动到共用电极131侧。若此时从第2基板13侧看显示部10,则像素看上去为黑色。在像素电极114的电位相对于共用电极131的电位EPcom为负(例如-15V)的情况下,带正电的黑色的电泳微粒移动到像素电极114侧,并且带负电的白色的电泳微粒移动到共用电极131侧。此时,像素看上去为白色。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6选择第1行的扫描线起到第m行的扫描线的选择结束为止的期间称为“帧期间”或仅称为“帧”。各扫描线115在每1帧各选择一次,在各像素14每1帧供给一次数据信号。
图5是表示控制器20的功能构成的图。
施加单元201在使像素14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第1电压N次(2≤N)施加于像素电极114,并在使像素14的灰度等级从第2灰度等级变化为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极性与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N次施加于像素电极114。
具体如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灰度等级对应于白色,第2灰度等级对应于黑色。第1图像及第2图像为基于存储于VRAM40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第1图像为对应于改写前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第2图像为对应于改写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第1图像及第2图像可以为任何图像。例如,既可以为第1灰度等级和第2灰度等级混合存在的图像,也可以是全部像素为第1灰度等级和第2灰度等级中的任一的图像。控制器20在使像素14的显示状态从白色向黑色或从黑色向白色变化时,并非在像素14仅供给1帧数据信号,而是通过涉及(遍及)多帧向像素14供给数据信号而使显示状态变化。这是因为,当使显示状态从白色向黑色或从黑色向白色变化时,即使仅1帧在电泳微粒给与电场电泳微粒也不会完全移动完毕。N为2以上的整数,只要是电泳微粒在电极间充分地移动完毕的值即显示状态从白色向黑色、或从黑色向白色变化所需的充分的值即可,能够为任意的值。在常温下N大多设定为7~8程度。在高温时,因为电泳微粒相对于电场的响应性提高,所以N也可以为4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单,以N为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控制器20在使像素14的显示状态从白色向黑色变化的情况下,将用于使像素14显示黑色的数据信号涉及4帧向像素14供给。其结果,在像素电极114涉及4帧施加+15V的电压(第1电压之一例)。另一方面,在使像素14的显示状态从黑色向白色变化的情况下,将用于使像素显示白色的数据信号涉及4帧向像素14供给。其结果,在像素电极114涉及4帧施加-15V的电压(第2电压之一例)。
施加控制单元202对施加单元201进行控制,在使通过构成显示部10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而且,施加控制单元202对施加单元201进行控制,使得在包括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从使第1图像显示之前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后为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第1图像显示之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第1电压和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在此,关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渗色的产生的例的图。该例为对显示部10的显示区域15在纵向方向、横向方向分别进行2分割合计分割为4个小区域并使每小区域显示白色图像和黑色图像中的任一的例。在图6(A)、(D)中以全部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图6(B)、(E)中以全部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图6(C)中以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以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图6(F)中以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以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此,考虑对从(A)~(F)的图像按该顺序反复进行显示的情况。
示于小区域内的“o”表示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的电位差成为0V的电压o(o=EPcom)施加于像素电极114。“w”表示使像素14的显示状态从黑变化为白的电压即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的电位差成为-15V的电压w施加于像素电极114。“b”表示使像素14的显示状态从白变化为黑的电压即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的电位差成为+15V的电压b施加于像素电极114。还有,如所述地,涉及4帧施加电压w及电压b。
从小区域间的边界线延伸的白色的箭头表示在彼此相邻的小区域间能产生的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方向。在图6(A)、(C)、(D)、(F)中,因为电压o的小区域和电压w的小区域相邻,所以电流从电压o的小区域朝向电压w的小区域泄漏,并在电压o的小区域中,与电压w的小区域的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于是,因为黑色的电泳微粒被吸引到带负电的部分的像素电极114侧而白色的电泳微粒被吸引到共用电极131侧,所以从边界线朝向电压o的小区域的内部能看到白色的洇渗。还有,虽然因为即使在(A)和(D)中也会产生如在图示的方向能产生白色显示的洇渗的电流的泄漏,所以在电压o的小区域中,与电压w的区域的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带负电,但是因为都是在显示白色的小区域间的泄漏,所以实际上几乎看不出渗色。
在图6的例中,在按(A)、(B)、(C)、···、(F)、(A)···的顺序多次反复进行显示部10的改写的情况下,各小区域中的电压w和电压b的施加次数变得相等,取得平衡。可是,与此不同,如所述地在图6(A)、(C)、(D)、(F)中,因为通过小区域间的边界线附近的泄漏电流在各像素电极114反复施加相同的极性(在该例中,为负极性)的电压,所以在小区域间的边界线附近DC平衡偏向负极性侧。在DC平衡如此地被破坏的区域中,招致像素电极114的腐蚀和/或电泳层12的劣化。因此优选:不仅要考虑各小区域中的电压w和电压b的施加次数的平衡,而且还要考虑到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而取得DC平衡。
图7是表示不会产生如此的问题的改写序列的图。考虑将图7(A)~(H)的图像按该顺序反复进行显示的情况。在图7(A)、(C)、(E)、(G)中在全部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B)、(F)中在全部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D)中在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H)中在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
从小区域间的边界线延伸的白色的箭头表示在彼此相邻的小区域间能产生的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方向,黑色的箭头表示在彼此相邻的小区域间能产生的黑色显示的洇渗的方向。在图7(A)、(E)中,与图6同样地电流从电压o的小区域朝向电压w的小区域进行泄漏。由此,在电压o的小区域中,与电压w的小区域的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能产生白色显示的洇渗。但是,因为在产生渗色的目的地的小区域也进行白色显示,所以实际上几乎看不出渗色。
在图7(D)、(H)中,因为电压o的小区域和电压b的小区域相邻,所以电流从电压b的小区域向电压o的小区域进行泄漏,并在电压o的小区域中,与电压b的小区域的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正电。于是,因为白色的电泳微粒被吸引到带正电的部分的像素电极114侧、黑色的电泳微粒被吸引到共用电极131侧,所以从边界线朝向电压o的小区域的内部能够看到黑色的洇渗。
在图7的例中,在按(A)、(B)、(C)、···、(H)、(A)···的顺序多次反复进行显示部10的改写的情况下,各小区域中的电压w和电压b的施加次数相同,取得平衡。
除此之外,关于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也取得DC平衡。具体地,若着眼于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则因为一方面在图7(A)中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另一方面在图7(H)中带正电,所以若以(A)~(H)的总计来看则取得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同样地,若着眼于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则因为一方面在图7(E)中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另一方面在图7(D)中带正电,所以在以(A)~(H)的总计中取得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
如此地,在示于图7的图像改写中,即使考虑到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也取得DC平衡。因此,能够对小区域的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的腐蚀和/或电泳层12的劣化进行抑制。在此,图7中的图像改写关于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能够保持DC平衡如所述地是因为,基于电流泄漏的负电压的施加次数和正电压的施加次数相等。若换言之,则是因为在某小区域中产生的黑色显示的洇渗和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相等。只要是满足如此的条件的改写序列,则即使在示于图7的序列以外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例如,在示于图8的改写序列中,与图7同样地,也取得考虑到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图8在(A)、(C)、(E)、(G)中在全部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B)、(F)中在全部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D)中在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H)中在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显示白色、在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显示黑色。在将图8(A)~(H)按该顺序反复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因为在左上及右下的小区域中,一方面在图8(D)中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另一方面在图8(E)中带正电,所以若以从(A)~(H)的总计来看则取得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同样地,因为在右上及左下的小区域中,一方面在图8(H)中边界线附近的像素电极114相对于共用电极131带负电,另一方面在图8(A)中带正电,所以在从(A)~(H)的总计中取得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
在以下,关于与图7、8同样地,能够满足在预定区域中产生的黑色显示的洇渗和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相等的条件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ID表的图。“初始值”、“目标值”分别为第1图像、第2图像中的像素14的灰度等级。“TID”(表ID)为后述的驱动表的识别符。TID=1、2、3、4分别对应于从黑色向黑色的改写、从黑色向白色的改写、从色白向黑色的改写、从白色向白色的改写。
图10是表示驱动表的图。驱动表为使施加于像素14的电压的历时变化与各TID相对应的表。“INDEX”(索引)表示涉及多帧的电压施加的剩余的次数(包括对应于该索引的电压施加)。驱动表构成为,涉及20帧进行电压施加,当从第1图像向第2图像的改写时,在第1图像和第2图像之间的期间按顺序使整面白色图像(第1灰度等级之一例)、整面黑色图像(第2灰度等级之一例)、整面白色图像(第1灰度等级之一例)显示。如所述地,涉及4帧施加电压w和电压b。并且,驱动表确定为,按每5帧在最后的帧施加电压o。在以下,将驱动表之中的通过各TID确定的一连串的驱动电压的集称为驱动波形(waveform)。
在TID=1(从黑色到黑色)的情况下,因为初始值为黑色,所以最初,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最后,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
在TID=2(从黑色到白色)的情况下,因为初始值为黑色,所以最初,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因为目标值为白色,所以最后,施加5帧电压o而保持白色的状态。
在TID=3(从白色到黑色)的情况下,因为初始值为白色,所以最初,施加5帧电压o而保持白色的状态。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最后,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
在TID=4(从白色到白色)的情况下,因为初始值为白色,所以最初,施加5帧电压o而保持白色的状态。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b、1帧电压o而改写为黑色。接下来,施加4帧电压w、1帧电压o而改写为白色。因为目标值为白色,所以最后,施加5帧电压o而保持白色的状态。
图11是表示VRAM40及RAM50的各存储区域的图。在此,为了图示的方便,表示对应于4行4列共计16像素的数据。示于图11(A)的图像数据是表示显示于显示部10的图像中的各像素P(j,i)的灰度等级的数据,存储于VRAM40的存储区域A(j,i)。示于图11(B)的预定图像数据是表示显示于显示部10的预定的图像中的各像素P(j,i)的灰度等级的数据,存储于RAM50的存储区域B(j,i)。图像数据及预定图像数据是2灰度等级的数据,“1”对应于白色(第1灰度等级),“0”对应于黑色(第2灰度等级)。对应于各像素P(j,i)的表ID和索引如示于图11(C)、(D)地,分别存储于RAM50的存储区域C(j,i),D(j,i)。图11(E)为在显示部10正在显示的图像中的各像素P(j,i)的灰度等级。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在初期状态下显示整面白色图像。
实施方式的工作
图12是表示1帧期间中的控制器20的工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20初始化变量i。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20初始化变量j。
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20选择以变量i,j特定的像素P(j,i)。
在步骤S104中,控制器20判定对应于像素P(j,i)的索引D(j,i)是否为0。在索引D(j,i)不为0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向步骤S105前进,在索引D(j,i)为0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向步骤S109前进。
在步骤S105中,控制器20从索引D(j,i)减去1。
在步骤S109中,控制器20确定用于使像素P(j,i)的灰度等级从以存储区域B(j,i)的预定图像数据表示的灰度等级变化为以存储区域A(j,i)的图像数据表示的灰度等级的驱动表。具体地,以由存储区域B(j,i)的预定图像数据表示的灰度等级为初始值,并以由存储区域A(j,i)的图像数据表示的灰度等级为目标值,从ID表读出对应于该初始值和目标值的表ID。
在步骤S110中,控制器20将提取的表ID写入于存储区域C(j,i),将作为索引的最初的值的20写入于存储区域D(j,i),将从存储区域A(j,i)读出的图像数据写入于存储区域B(j,i),向步骤S106前进。
在步骤S106中,控制器20对变量j是否达到n进行判定,并在未达到n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2,在变量j加1而向步骤S103前进。在变量j达到n的情况下,向步骤S107前进。
在步骤S107中,控制器20对变量i是否达到m进行判定,并在未达到m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1,在变量i加1而向步骤S102前进。在变量i达到m的情况下,向步骤S108前进。
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20从驱动表读出对应于相对于各像素确定的表ID和索引的施加电压,并按照该施加电压对各像素进行驱动。
图13是表示相对于显示整面白色图像的显示部10进行了改写的情况下的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图。在写入于VRAM40的图像数据中,表示在像素P(1,1)、P(2,1)、P(1,2)、P(2,2)、P(3,3)、P(4,3)、P(3,4)、P(4,4)写入白色,在此以外的像素写入黑色。在此,在图11中,因为全部像素的索引为0,所以第1帧中的步骤S104的判定关于全部像素为是。在步骤S109中,关于像素P(1,1)、P(2,1)、P(1,2)、P(2,2)、P(3,3)、P(4,3)、P(3,4)、P(4,4)确定表ID=4,关于此以外的像素确定表ID=3。在步骤S111中,在对应于像素P(1,1)、P(2,1)、P(1,2)、P(2,2)、P(3,3)、P(4,3)、P(3,4)、P(4,4)的存储区域C、D、B,分别写入表ID=4、索引=20、灰度等级值=1,在对应于此以外的像素的存储区域C、D、B,分别写入表ID=3、索引=20、灰度等级值=0。图13是表示该阶段中的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图。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从驱动表读出对应于所述的表ID和索引的施加电压,该施加电压施加于各像素14。
此后,按照图12的流程图实行从第2帧起到第20帧为止的处理,图像的改写完成。图14是表示该阶段中的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内容的图。
还有,所述的改写方法为基于图10的驱动表改写显示部10的方法之一例,只要是基于图10的驱动表改写显示的方法即可,能够采用其他的任意的方法。
根据如以上的改写工作,各像素基于改写前的图像(第1图像)的灰度等级值和改写后的图像(第2图像)的灰度等级值,通过示于图10的驱动波形的任一改写显示。此时,全部的像素在从第1图像的改写开始之后,在索引=16的时刻成为白色显示,在索引=11的时刻成为黑色显示,在索引=6的时刻成为白色显示,此后,成为第2图像中的灰度等级值的显示。即,施加控制单元202对施加单元201进行控制,使显示着第1图像的显示部10的多个像素的灰度等级从依次变化为白色显示、黑色显示、白色显示起使第2图像显示。
在此,各像素在显示第1图像之前也通过图10的任一驱动波形进行改写。在以下,为了方便,将显示第1图像之前应用的驱动波形称为“事前驱动波形”,将用于从第1图像向第2图像改写而应用的驱动波形称为“事后驱动波形”。
在第1图像中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在此前,通过图10的驱动波形之中的目标值为黑色的驱动波形即表ID=1或3的驱动波形进行改写。同样地,在第1图像中进行白色显示的像素,在此前,通过图10的驱动波形之中的目标值为白色的驱动波形即表ID=2或4的驱动波形进行改写。用于这些改写的驱动波形相当于事前驱动波形。
在此,着眼于在第1图像中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对于该着眼像素,从第1图像之前全部像素最后为白色显示的状态(事前驱动波形中的索引=6的状态)起,4次施加电压b(事前驱动波形的表ID=1或3,索引=5~2)。还有,在该期间中,在该着眼像素以外的像素之中的相邻于着眼像素的像素中,通过来自着眼像素的电流泄漏能够产生黑色显示的洇渗。
并且,对于该着眼像素,在第1图像之后全部像素最初变成白色显示为止(事后驱动波形中的索引=16的状态),4次施加电压w(事后驱动波形的表ID=1或2,索引=20~17)。还有,在该期间中,在该着眼像素以外的像素之中的相邻于着眼像素的像素中,通过向着眼像素的电流泄漏能够产生白色显示的洇渗。
如此地控制为,对于该着眼像素,从使第1图像显示之前全部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后为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第1图像显示之后全部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电压b和电压w的施加次数相同。
通过如此,在事前驱动波形的索引=5~2的期间及事后驱动波形的索引=20~17的期间中,能够使从着眼像素向邻接像素产生黑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和产生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相等。即,关于着眼像素以外的像素,可以考虑到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而取得DC平衡。
还有,在所述以外的期间即图10的索引=15~7的期间中,因为在全部像素施加电压b或电压w,所以不会通过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产生渗色。因而,在该期间中不会通过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产生DC平衡的破坏。
通过以上的控制方法,无论第1图像、第2图像为任何图像,都能够取得电压w和电压b的施加次数的平衡及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能够防止像素电极114的腐蚀和/或电泳层12的劣化。
变形例
也可以使所述的实施方式如下地变形。并且,也可以使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组合。并且,也可以使多个变形例组合。
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第1图像向第2图像的改写时,虽然示出在第1图像和第2图像之间的期间按顺序使整面白色图像、整面黑色图像、整面白色图像显示的例,但是也可以在第1图像和第2图像之间的期间按顺序使整面黑色图像(第1灰度等级之一例)、整面白色图像(第2灰度等级之一例)、整面黑色图像(第1灰度等级之一例)显示。并且,也可以代替使全部像素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而使整面黑色图像、整面白色图像以外的第3图像显示。并且,也可以接续于第3图像从使1幅或多幅图像按顺序显示起按第1灰度等级、第2图像的顺序显示。
变形例2
当从第1图像向第2图像的改写时,也可以接续于第1图像使整面白色图像或整面黑色图像(第2灰度等级之一例)显示,然后使第2图像显示。图15是表示在显示部10按第1图像、整面白色图像、第2图像的顺序显示地构成的驱动表的图。ID表可采用与图9相同的表。
在此,对于在第1图像中进行黑色显示的着眼像素,从在第1图像前全部像素最后为白色显示的状态(事前驱动波形中的索引=6的状态)起,4次施加电压b(事前驱动波形的表ID=1或3,索引=5~2)。另一方面,对于该着眼像素,到第1图像之后全部像素最初成为白色显示(事后驱动波形中的索引=6状态)为止,4次施加电压w(事后驱动波形的表ID=1或2,索引=10~7)。
如此地,在本变形例也控制为,对于该着眼像素,从使第1图像显示之前全部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后为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第1图像显示之后全部像素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电压b和电压w的施加次数相同。由此,在事前驱动波形的索引=5~2的期间及事后驱动波形的索引=10~7的期间中,能够使从着眼像素向相邻像素产生黑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和产生白色显示的洇渗的次数相等。即,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关于着眼像素以外的像素,可以考虑到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而取得DC平衡。
根据该构成,与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相比,能够高速地进行图像的改写。
变形例3
虽然在实施方式中,示出图像数据为2灰度等级的例,但是,图像数据也可以为3灰度等级以上。图16是表示图像数据为黑色、灰色、白色的3灰度等级的情况下的ID表的图。图17是表示驱动表的图。在该例中,在从灰色向白色或黑色的改写、从白色或黑色向灰色的改写时,需要2帧的电压施加。在该例中,虽然在显示部10按第1图像、整面白色图像(第1灰度等级)、第2图像的顺序显示地构成驱动表,但是,第1灰度等级既可以为整面黑色图像,也可以是全部像素为灰色的整面灰色图像。如果以第1灰度等级为整面灰色图像,则能够高速地进行比较多用中间灰度等级的图像的改写。
变形例4
图18是表示驱动表的图。该例子对应于2灰度等级的图像数据,ID表可采用与图9相同的表。该驱动表构成为,仅对于在第1图像和第2图像中灰度等级不同的像素施加电压w或b。在采用该驱动表的情况下,虽然通过泄漏电流产生的像素电极的带电并不抵消,但是因为图像的改写所需的帧数比在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进行了例示的驱动表要少,所以改写的速度为最高速。由于存在如此的优点,所以也可以将该驱动表与在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2进行了例示的驱动表的任一分开使用。例如也可以为:对从改写VRAM40上的图像数据起到改写为接下来的图像数据为止的时间进行测量,并在该时间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采用在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的驱动表,在该时间不足阈值的情况下采用在本变形例进行了例示的驱动表。根据该构成,在图像的改写的频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可抑制在电流的泄漏产生的区域的像素的劣化,在图像的改写的频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可高速地进行图像的改写。
变形例5
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关于包括于显示部10的全部的像素,通过采用图10的驱动表等而获得基于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但是也可以应用于构成显示部10的一部分的多个像素。在如此的方式下,在通过该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部的该一部分中,也能够取得基于边界线附近的电流泄漏的电压的DC平衡,能够防止像素电极114的腐蚀和/或电泳层12的劣化。
变形例6
处理和硬件要素的对应关系并非限定于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例如,进行减色处理的主体也可以并非控制器20,而是CPU30。
变形例7
电子设备1并非限定于电子图书阅读器。电子设备1也可以为个人电子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话机、智能电话机、感应板终端或便携游戏机。
像素14的等效电路并非限定于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只要是能够在像素电极114和共用电极131之间施加受控制的电压的构成即可,也可以任意组合开关元件及电容元件。
像素14的结构并非限定于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例如,带电微粒的极性并非限定于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也可以:黑色的电泳微粒带负电,并且白色的电泳微粒带正电。该情况下,施加于像素的电压的极性与以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相反。并且,显示元件并非限定于采用了微囊的电泳方式的显示元件。也可以采用液晶元件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的其他显示元件。

Claims (8)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具备有显示部的显示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
具备施加单元和施加控制单元,
所述施加单元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第1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并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所述第2灰度等级变化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极性与所述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在使通过构成所述显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包括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从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前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后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所述第1电压和所述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通过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的所述第1图像依次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2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第2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使通过所述多个像素显示的所述第1图像依次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所述第2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以M灰度等级中的最高或最低的灰度等级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所述M≥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加控制单元以M灰度等级中的中间灰度等级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对所述施加单元进行控制,所述M≥3。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部和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
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
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
8.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具备有显示部的显示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显示部具有分别对应于像素的多个第1电极、对置于所述多个第1电极设置的第2电极和夹持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显示元件;
包括施加步骤和施加控制步骤,
在所述施加步骤中,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第1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并在使所述像素的灰度等级从所述第2灰度等级变化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极性与所述第1电压不同的第2电压多次施加于所述第1电极,
在所述施加控制步骤中,对所述施加步骤中的电压的施加进行控制,在使通过构成所述显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多个像素显示的第1图像变化为所述多个像素显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图像之后,通过所述多个像素使第2图像显示;
在所述施加控制步骤中,对所述施加步骤中的电压的施加进行控制,使得在包括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中,从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前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后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的状态起到使所述第1图像显示之后所述多个像素的各自的灰度等级最初成为所述第1灰度等级为止的所述第1电压和所述第2电压的施加次数相同。
CN201310112348.5A 2012-04-06 2013-04-02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366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510A JP5910259B2 (ja) 2012-04-06 2012-04-06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087510/2012 2012-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689A true CN103366689A (zh) 2013-10-23
CN103366689B CN103366689B (zh) 2017-09-22

Family

ID=4929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2348.5A Active CN103366689B (zh) 2012-04-06 2013-04-02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4981B2 (zh)
JP (1) JP5910259B2 (zh)
CN (1) CN10336668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8303A (en) * 1996-12-19 2000-06-20 Colorado Microdisplay, Inc. Display system having electrode modulation to alter a state of an electro-optic layer
WO1998027537A1 (en) * 1996-12-19 1998-06-25 Colorado Microdisplay, Inc. Display system which applies reference voltage to pixel electrodes before display of new image
US7012600B2 (en) * 1999-04-30 2006-03-14 E Ink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driving bistable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apparatus for use therein
JP2001331144A (ja) 2000-05-18 2001-11-30 Canon Inc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表示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表示方法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JP4010119B2 (ja) 2000-05-25 2007-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に供給される画像データの処理
EP1158484A3 (en) 2000-05-25 2008-12-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cessing of image data supplied to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2311900A (ja) 2001-04-10 2002-10-25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796253B2 (ja) 2001-11-09 2006-07-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303001A (en) 2001-11-09 2003-08-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575864B (en) 2001-11-09 2004-02-11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3207762A (ja) 2001-11-09 2003-07-2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I286732B (en) * 2001-12-19 2007-09-11 Himax Tech Ltd Method for driving an LCD with a class-A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7468717B2 (en) * 2002-12-26 2008-12-23 Elcos Microdisplay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display systems
JP4196615B2 (ja) 2002-08-22 2008-1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EP1460612A3 (en) 2003-03-19 2006-1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driving apparatu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ogram thereof
JP4425676B2 (ja) 2003-03-19 2010-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液晶テレビ、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TW200523649A (en) * 2003-09-22 2005-07-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bi-stable display with reduced memory requirement
JP5105694B2 (ja) 2003-12-24 2012-12-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522334B2 (ja) * 2006-03-14 2014-06-18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駆動方法及び液晶駆動装置
WO2007116438A1 (ja) 2006-03-30 2007-10-18 Fujitsu Limited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電子ペーパー
JP2008020858A (ja) 2006-07-14 2008-01-3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862589B2 (ja) * 2006-09-27 2012-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パネル制御装置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US20080291223A1 (en) * 2007-05-21 2008-11-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circuit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090014448A (ko) * 2007-08-06 2009-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JP5262211B2 (ja) * 2008-03-19 2013-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564530B2 (en) 2008-04-09 2013-10-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update operations for a bistable, electro-optic display
US8373649B2 (en) * 2008-04-11 2013-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ime-overlapping partial-panel updating of a bistable electro-optic display
JP2010181618A (ja) * 2009-02-05 2010-08-1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376129B2 (ja) 2009-03-13 2013-1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気泳動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8698852B2 (en) * 2010-05-20 2014-04-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R20120090472A (ko) * 2011-02-08 2012-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5948730B2 (ja) 2011-04-12 2016-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845614B2 (ja) 2011-04-15 2016-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280939B2 (en) 2011-04-15 2016-03-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ophoretic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2237958A (ja) 2011-05-10 2012-12-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237951A (ja) * 2011-05-10 2012-12-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10259B2 (ja) 2016-04-27
CN103366689B (zh) 2017-09-22
US20130265339A1 (en) 2013-10-10
JP2013218068A (ja) 2013-10-24
US9024981B2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9197B2 (en) Driving system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US20150213749A1 (en) Driving system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KR101508383B1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및전자 기기
US20100194789A1 (en) Partial image update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KR101234424B1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913001B2 (en) Control device, electrooptics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140165A (zh) 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KR101754799B1 (ko) 화소 회로,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20130249960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693691B (zh) 驱动方法、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860641B2 (en) Control device, electrooptics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40285479A1 (en) Control apparatus, electro-optic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5788533A (zh) 存储型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137078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304556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659779B1 (ko) 전기 광학 디스플레이들을 구동하기 위한 방법들
JP4544376B2 (ja) 表示装置
CN103366689A (zh)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US8786644B2 (en) Control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3092619A (ja) 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2194344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40247290A1 (en) Control apparatus,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5158530A (ja)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31776A (ja)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2737587A (zh) 电光学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5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after: E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