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2379B - 门闭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闭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2379B
CN103362379B CN201310099839.0A CN201310099839A CN103362379B CN 103362379 B CN103362379 B CN 103362379B CN 201310099839 A CN201310099839 A CN 201310099839A CN 103362379 B CN103362379 B CN 103362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reech lock
pivot
pole shutoff
planetary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9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2379A (zh
Inventor
横森和人
山下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70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8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703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18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2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2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05B81/38Planetary ge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23Vehicle door la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46Sliding door faste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44Multiple head
    • Y10T292/104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47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79Ge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2Motor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闭合器装置包括:经由枢轴被枢转地安装的中心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环绕中心齿轮公转的行星齿轮;经由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与行星齿轮被枢转地安装的关闭杆;以及具有与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和与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的扇形齿轮。关闭杆绕着枢轴摆动以允许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闩锁与撞针完全衔接的全闩锁位置。

Description

门闭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门闭合器装置,在该门闭合器装置中,闩锁从半闩锁位置(half-latchposition)移动到全闩锁位置(full-latchposition)。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JP2007-138530A公开了车辆门闭合器装置。
该门闭合器装置包括:固定到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具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轮部的中心齿轮;在外圆周表面上具有衔接部并与中心齿轮同心地枢转的环形齿轮,该环形齿轮与衔接部的衔接部件啮合时不旋转而与衔接部件脱离时旋转;与中心齿轮和环形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同心地枢转并被连接到行星齿轮的运送器,该运送器将由行星齿轮的旋转和轨道运动产生的旋转力提供到环形齿轮,该环形齿轮设置为不通过衔接部件随着中心齿轮的旋转而旋转;以及包括与运送器一起旋转的驱动杆的行星齿轮机构。来自运送器的旋转力被传送到闩锁机构的闩锁,闩锁机构能够将门保持在非正常关闭状态和完全关闭状态以使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从而使得门完全关闭。
然而,在该门闭合器装置中,为了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送到中心齿轮,该中心齿轮为圆柱形并包括用于保持环形齿轮的复杂结构,而且中心齿轮和环形齿轮包括在圆周上具有齿轮齿的盘,从而变得更大,使得装置本身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得更小的门闭合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的门闭合器装置,所述闩锁能够与撞针衔接,所述门闭合器装置包括:基座部件;枢轴,所述枢轴被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旋转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并与所述行星齿轮枢转地连接,所述关闭杆与所述闩锁直接地或间接地相关;电机;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及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并且所述扇形齿轮在外圆周上包括与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且在内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所述输出齿轮旋转以允许所述扇形齿轮转动,由此使所述关闭杆绕着所述枢轴摆动,以将所述闩锁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门闭合器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闩锁一起绕着闩锁轴转动的闩锁杆,所述关闭杆在端部处包括关闭部,所述关闭杆的所述关闭部在与所述闩锁杆接触时使所述闩锁杆与所述闩锁一起移动,由此将所述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扇形齿轮可以包括具有轴孔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齿之间的开口部,所述枢轴布置在所述轴孔中,所述行星齿轮是单级的并被放置在所述开口部中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进行公转。
优选地,所述关闭杆、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扇形齿轮按照所述关闭杆、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扇形齿轮的顺序轴向地重叠在所述基座部件上,所述扇形齿轮具有台阶部,通过所述台阶部,所述内齿比所述支撑部的旋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基座部件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中心齿轮可以在外圆周上具有外齿。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闭合器装置,其包括: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枢轴枢转;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且还经由平行于所述枢轴的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一起被枢转地安装,所述关闭杆与闩锁直接或间接地相关,所述闩锁能够与撞针衔接;电机;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所述电机围绕平行于所述枢轴的轴线旋转;以及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且所述扇形齿轮在外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且在内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其中,所述电机的旋转经由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外齿被传送到所述扇形齿轮,并且所述扇形齿轮的旋转经由所述内齿和所述行星齿轮被传送到所述关闭杆,以允许所述关闭杆将所述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门闭合器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闩锁一起绕着闩锁轴转动的闩锁杆,所述关闭杆在端部处包括关闭部,所述关闭杆的所述关闭部在与所述闩锁杆接触时使所述闩锁杆与所述闩锁一起移动,由此将所述闩锁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扇形齿轮在外圆周上包括与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所述外齿以及内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所述内齿,从而使得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变得更小并使得所述门闭合器装置本身变得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闭合器装置,其包括:壳体;闩锁,所述闩锁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以允许所述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在所述半闩锁位置处所述闩锁与撞针轻微衔接,在所述全闩锁位置处所述闩锁与所述撞针完全衔接;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电机,所述电机被布置在所述基座部件上;枢轴,所述枢轴位于所述基座部件上;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并与所述行星齿轮一起被枢转地安装,所述关闭杆在第一端部处包括与所述闩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关闭部并且在第二部端处包括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枢转的枢转部,所述第一端部比所述枢轴更靠近所述闩锁,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枢轴更远离所述闩锁;以及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及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且所述扇形齿轮在相对于所述枢轴更远离所述闩锁的外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且在内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使所述扇形齿轮转动以允许所述行星齿轮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进行公转,由此使所述关闭杆绕着所述枢轴转动,使得所述闩锁通过所述关闭杆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门闭合器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闩锁一起绕着闩锁轴转动的闩锁杆,所述关闭杆的所述关闭部在与所述闩锁杆接触时使所述闩锁杆与所述闩锁一起移动,由此将所述闩锁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关闭杆可以是单级的。
优选地,所述中心齿轮可以在圆周上具有外齿。
根据本发明,所述扇形齿轮包括在比所述闩锁更远离所述枢轴的所述外圆周上包括与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以及在所述内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所述扇形齿轮的外齿和内齿没有布置在所述闩锁和所述枢轴之间,由此使所述枢轴能够变得更靠近所述闩锁,使得所述门闭合器装置可以变得更小。
此外,用于枢转地安装所述行星齿轮的所述枢轴部被布置在所述关闭杆中,由此简化了所述门闭合器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从车辆内侧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内侧看时的同一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从车辆内侧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内侧的正视图;
图4是从车辆外侧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从图3中的箭头V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后侧视图;
图6是从图4中的箭头VI看时的闩锁单元的前侧视图;
图7是从车辆内侧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从车辆外侧看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处于打开状态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0是处于半闩锁状态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1是处于关闭状态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2是处于全闩锁状态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3是处于取消状态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
图14是在取消动作结束时的门闭合器装置的正视图;以及
图15是沿着图3中的线XV-XV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中,门闭合器1被安装到车辆的推拉门的后部,并包括闩锁单元2和闭合器单元3,闩锁单元2包括与被固定到车身上的撞针S衔接的闩锁机构,闭合器单元3具有闭合器机构或行星齿轮机构33,闭合器机构或行星齿轮机构33用于将闩锁机构从半闩锁状态驱动到全闩锁状态,以强制将门从非正常关闭状态关闭到完全关闭状态。
闩锁单元2和闭合器单元3的顶部覆盖有合成树脂顶盖60以防止雨水和灰尘流入。闭合器单元3的底部覆盖有底盖61。闭合器单元3的行星齿轮机构33的朝向车辆外侧的面被顶盖60的侧壁601和底盖61的侧壁611覆盖。
首先,将描述闩锁单元2。
在图1~图6中,闩锁单元2包括靠近L-形盖板4的合成树脂壳体5,其中L-形盖板4的被安装到门上的表面由金属制成。闩锁机构布置在壳体5中。在图3和图5中,为了更清楚地示出闩锁单元2和闭合器单元3,省略了闩锁单元2的盖板4和闭合器单元3的底盘31。
闩锁机构包括:经由沿车辆纵向延伸的闩锁轴6被枢转地安装的闩锁7,闩锁7与撞针S衔接;以及经由沿车辆纵向延伸的棘齿轴8被枢转地安装的棘齿9,棘齿9选择性地与设置在闩锁7的外围上的全闩锁衔接部71或半闩锁衔接部72衔接。
在闩锁单元2的盖板4和壳体5中,分别设置有撞针进入槽41、51,撞针进入槽41、51是敞开的以便撞针S从车内侧进入。槽41、51沿着车辆横向延伸。
在图9的关闭方向上,闩锁7从图9的打开位置(在该位置,门从撞针S释放)、经过图10的半闩锁位置(在该位置,闩锁7逆着弹簧16(其逆时针缠绕在图2中的闩锁轴6上)的力与撞针S轻微衔接)、转动到图11和图12的全闩锁位置(在该位置,闩锁7与该撞针完全衔接)。在下文的描述中,如有必要,闩锁7的“打开位置”、“半闩锁位置”和“全闩锁位置”分别被描述为闩锁机构的“打开状态”、“半闩锁状态”和“全闩锁状态”。
在图6中,在壳体5的前表面上,检测杆10和闩锁杆11绕着闩锁轴6被枢转地安装以与闩锁7一起转动,并且打开杆12绕着棘齿轴8被枢转地安装以与棘齿9一起旋转。
当闩锁7处于打开位置时,与闩锁7一起转动的闩锁杆11在图9中指向下方;其倾斜地指向前方并在图10中倾斜地指向下方;当闩锁7处于半闩锁位置时其指向前方;以及当闩锁7处于全闩锁位置时,其在图11中指向前方。当闩锁7处于打开位置时,闩锁杆11的端部处的工作部111处于关闭杆38的关闭部381的移动路径的外面,并且当闩锁7转动到半闩锁位置时进入关闭部381的移动路径中。
连接轴13被固定到检测杆10和闩锁杆11上。连接轴13穿过处于闩锁轴6周围的弓形孔52并被固定到闩锁7的臂部73上,从而使得检测杆10、闩锁杆11和闩锁7一起转动。
打开杆12的第一臂部121布置成穿过壳体5的处于棘齿轴8周围的弓形孔53以与棘齿9衔接。因此,打开杆12与棘齿9一起转动。
通过壳体5的前表面上的半闩锁检测开关14和全闩锁检测开关15检测闩锁7的半闩锁位置和全闩锁位置。检测到的信号被反馈到控制电路装置(未示出)从而触发闭合器单元3的电机321的停止和驱动。
通过在图9~图14的衔接方向上逆时针设置在壳体5的前表面上的弹簧17,棘齿9在任何时候都被打开杆12压迫。当闩锁7处于图9的打开位置时,棘齿9与闩锁7的外围接触,并且当闩锁7处于图10的半闩锁位置时,棘齿9与闩锁7的半闩锁衔接部72衔接,从而防止闩锁7在打开方向上在图10中顺时针转动。当闩锁7处于图11的全闩锁位置时,棘齿9与闩锁7的全闩锁衔接部71衔接从而防止闩锁7从全闩锁位置在打开方向上转动。
当棘齿9与闩锁7的全闩锁衔接部71或半闩锁衔接部72衔接时,位于车辆外侧或车辆内侧上的门打开手柄H被操作以打开门,并且棘齿9与(后面描述的)手柄连接杆19一起逆着弹簧17转动,使得棘齿9移动到全闩锁衔接部71或半闩锁衔接部72的外部以处于图13和图14的取消位置,从而使门能够打开。
手柄连接杆19、阻挡杆20和紧急杆21经由沿车辆横向延伸的枢轴18被枢转地安装到盖板4的支撑表面42上。
手柄连接杆19的下连接部191被连接到由在门中沿车辆纵向延伸的钢闸线(Bowdencable)形成的连接部件22的后端部,使得手柄连接杆19经由连接部件22被连接到门打开手柄H。因此,当操作门打开手柄H以打开门时,手柄连接杆19逆着弹簧23从图9~图12的中性位置在释放方向上逆时针转动,并转动到图13和图14的取消位置。当手柄连接杆19转动到取消位置时,手柄连接杆19的后端部处的释放部192将打开杆12的第二臂部122的上端向下推,使得棘齿9经由打开杆12在取消方向上转动,以允许棘齿9与闩锁7的全闩锁衔接部71或半闩锁衔接部72脱离。因此,可以打开门。
手柄连接杆19经由锁定/解锁机构被连接到门打开手柄H,该锁定/解锁机构用于改变使门打开手柄H的开门操作有效的解锁状态和使开门操作无效的锁定状态。因此,当锁定/解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操作门打开手柄H,手柄连接杆19在取消方向上转动。当锁定/解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手柄连接杆19仍然保留在中性位置,但是即使操作门打开手柄以打开门,其也不会在取消方向上转动。
阻挡杆20保持在阻挡位置,在该位置,处于臂部的端部处的阻挡部203朝前延伸。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手柄连接杆19在取消方向上转动以移动到取消位置时,手柄连接杆19的弯曲部193与接触部201接触以使得阻挡杆20转动取消位置,其中阻挡杆20逆时针以一定角度转动到取消位置。
当阻挡杆20保持在阻挡位置时,阻挡部203防止行星齿轮机构的(后面描述的)中心齿轮35逆时针转动。阻挡杆20移动到取消位置以允许中心齿轮35逆时针转动。因此,阻挡杆20处于阻挡位置以能够将行星齿轮机构的减少的旋转传送到闩锁7,并且阻挡杆20处于取消位置以使得能够使行星齿轮机构的减少的旋转停止从而不能将其传送到闩锁7。
处于紧急杆21的下部处的连接部件211被连接到在门中沿车辆纵向延伸的连接部件24的后端部。因此,紧急杆21被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杆连接到门打开手柄H或紧急手柄,而不是经由锁定/解锁机构。无论锁定/解锁机构是否处于解锁状态或闩锁状态,通过门打开手柄H的开门操作,紧急杆21转动到松开方向。
当紧急杆21转动到释放方向时,处于紧急杆21的上端处的接触部212与阻挡杆20的弯曲部202接触以允许阻挡杆20逆着弹簧23的力转动到释放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手柄连接杆19保持在中性位置以使得棘齿9不能转动到释放方向。
接着,将描述闭合器单元3。
闭合器单元3包括:通过上铆钉和下铆钉25固定在闩锁单元2的盖板4的支撑表面42上的金属底盘31;面向车辆外侧的被布置在的底盘31的表面的前面部分上的驱动单元32,驱动单元32包括电机321和用于使电机321的旋转减速的减速齿轮;和面向车辆外侧的被布置在底盘31的表面的中间(在闩锁单元2的闩锁7和驱动单元32之间)的行星齿轮机构33。行星齿轮机构33与输出齿轮322啮合,输出齿轮322围绕沿车辆横向延伸的轴旋转并馈送电机321的旋转,从而进一步使输出齿轮322的旋转减速。
行星齿轮机构33包括用于馈送使闩锁单元2的闩锁机构或闩锁7从半闩锁状态移动到全闩锁状态的力的结构,并包括:经由沿车辆横向延伸的枢轴34被枢转地安装的中心齿轮35;与中心齿轮35啮合以在自轴上旋转的同时环绕中心齿轮35公转的单级行星齿轮36;经由枢轴34被枢转地安装并具有轴37的关闭杆38,行星齿轮36被枢转地安装在轴37上;以及经由枢轴34被枢转地安装并具有与小齿轮322啮合的外齿391和与行星齿轮36啮合的内齿392的扇形齿轮39。轴37沿车辆横向布置。
在图9中,中心齿轮35在由约170度的中心角θ1确定的圆弧上具有外齿351。外齿351与行星齿轮36啮合。在没有外齿的旋转表面的上部上形成有朝车辆内侧突出的圆柱形接触部352。
当位于中心齿轮35后方的阻挡杆20处于阻挡位置时,例如在图9~图12中,阻挡杆20的阻挡部203进入接触部352的移动路径中。接触部352逆时针移动并与阻挡部203接触,从而阻挡中心齿轮35逆时针转动。当阻挡杆20处于取消位置时,例如在图13和图14中,阻挡杆20的阻挡部203离开接触部352的移动路径以允许中心齿轮35自由地逆时针转动。
当行星齿轮机构33不工作或处于中性状态时,中心齿轮35以如下方式设置:接触部352是最高的,且外齿351处于较低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外齿351形成在中心齿轮35的超过170度的中心角的外圆周上。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但是中心齿轮35的中心角的范围可以为90度~180度。
关闭杆38在比枢轴34更靠近闩锁单元2的闩锁7的一个端部处包括关闭部381,并且在离枢轴34更近的另一端部处包括枢轴部382,关闭部381能够与闩锁杆11的工作部111接触,枢轴部382用于经由轴37枢转地安装行星齿轮36。
在行星齿轮机构33的中性状态中,关闭杆38被弹簧40(其一端部与关闭杆38衔接,而另一端部与底盘31衔接以允许关闭杆38与底盘31的止动部311接触)逆时针压迫,从而设置中性位置,其中关闭部381逐渐被引向后方和下方,且枢轴部382逐渐被引向前方和下方以面向输出齿轮322。因此,当关闭杆38处于中性位置时,扇形齿轮39的外齿391和内齿392保持在彼此相对的行星齿轮36和输出齿轮322之间。当行星齿轮机构33为中性状态时,扇形齿轮39的外齿391和内齿392保持在行星齿轮36和输出齿轮322之间从而防止扇形齿轮39松弛。
在图9中,扇形齿轮39在外圆周上设置有外齿391以及在中心角θ2为80度的扇形的内圆周上设置有内齿392,并且扇形齿轮39包括具有轴孔393的支撑部394和位于支撑部394与内齿392之间的开口部395,行星齿轮36在开口部395中与内齿392衔接。行星齿轮36在其自轴上旋转并在开口部395内进行公转。
在行星齿轮机构33的中性状态中,扇形齿轮39在闩锁单元2的闩锁7的相对侧设置在中性位置。扇形齿轮39的中性位置由扇形齿轮39下方的检测开关14检测。
上桥接器和下桥接器396将扇形齿轮39的支撑部394连接到在上面形成有外齿391和内齿392的圆周上。在上桥接器和下桥接器396中每一者上,台阶部397形成为比支撑部394更靠近底盘31的表面。因此,在图15中,虽然关闭杆38、中心齿轮35和扇形齿轮39被轴向地重叠在底盘31上,但中心齿轮35的外齿351、行星齿轮36、扇形齿轮39的外齿391和内齿392以及输出齿轮322被布置在大致同一个平面上,从而使得行星齿轮机构33的枢轴34的轴向厚度较薄并提供门闭合器装置1的平滑操作。
在图9中,当阻挡杆20保持在阻挡位置时,扇形齿轮39随着电机321的正常旋转而绕着枢轴34顺时针转动。由于中心齿轮35被阻挡杆20的阻挡部203阻挡而不能逆时针转动,所以行星齿轮36在其自轴上转动的同时顺时针进行公转。因此,关闭杆38比扇形齿轮39慢地绕着枢轴34顺时针或在关闭方向上转动到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关闭部381面向顶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行星齿轮机构33中,在扇形齿轮39上形成有外齿391和内齿392,并且在扇形齿轮39的开口部395内布置有与内齿392衔接的单级行星齿轮36。该单级行星齿轮36在其自轴上转动并在扇形齿轮39的内圆周上的开口部395内进行公转,从而使扇形齿轮39和中心齿轮35能够变得更小并因此使行星齿轮机构33能够变得更小。
行星齿轮36被直接枢转地安装在关闭杆38的枢轴部382上,从而减少部件的数量并更平滑地操作关闭杆38。
此外,当扇形齿轮39处于中性位置时,外齿391和内齿392形成为相对于枢轴34与闩锁7相对,从而不处于闩锁7和行星齿轮机构33的枢轴34之间,这使得行星齿轮机构33的枢轴34能够更靠近闩锁7并因此使得门闭合器装置1能够变得更小。
将描述本发明的门闭合器装置1的操作。
当门被打开时,闩锁单元2处于打开状态,其中闩锁7处于图9中的打开位置,并且闭合器单元3的行星齿轮机构33处于中性状态。阻挡杆20处于阻挡位置。在这个状态下,中心齿轮35的接触部352以小的点间隙面向阻挡杆20的阻挡部203。
当门在上述状态下被关闭到非正常关闭位置时,闩锁7转动到图10的半闩锁位置,并且棘齿9与半闩锁衔接部72衔接。由于闩锁7向半闩锁位置的旋转,闩锁杆11的工作部111进入关闭杆38的关闭部381的移动路径中。
当半闩锁检测开关14检测到闩锁7转动到半闩锁位置时,电机321被控制电路装置控制为正常旋转。因此,在图10中,输出齿轮322如箭头所示逆时针转动,并且扇形齿轮39如箭头所示绕着枢轴34顺时针转动。阻挡杆20处于阻挡位置,并且阻挡部203处于能够与中心齿轮35的接触部352接触的位置。因此,在中心齿轮35稍微地逆时针转动之后,接触部352与阻挡部203接触从而阻挡中心齿轮35逆时针转动。因此,当位于扇形齿轮39的开口部395中的行星齿轮36在其自轴上顺时针转动的同时,行星齿轮36顺时针进行公转。
随着行星齿轮36的顺时针公转,关闭杆38逆着弹簧40的力顺时针或在如箭头所示的关闭方向上转动。关闭部381向上移动并升高闩锁杆11的工作部111以使得闩锁杆11逆时针转动。在图11中,闩锁7从半闩锁位置转动到全闩锁位置。全闩锁检测开关15检测闩锁7的全闩锁位置,从而电机321被控制为停止,其后被控制反向旋转。
电机321被控制反向旋转,并且扇形齿轮39反向转动并逆时针旋转。行星齿轮36在其自轴上旋转的同时逆时针进行公转。关闭杆38随着行星齿轮36的轨道运动通过弹簧40的逆时针力反向转动以返回到中性位置。当检测开关14检测到关闭杆38的中性位置时,电机321被控制为停止并且在操作之前行星齿轮机构33返回到中性状态,从而一系列关闭运动全部结束。
将描述停止关闭动作的取消。
在从图10的半闩锁状态到图11的全闩锁状态的过程中,如果外物保持在门和入口之间以停止关闭动作,那么操作门打开手柄H以打开门,并且电机321被控制为停止。同时,手柄连接杆19经由连接部件22在取消方向上转动,并且释放部192将打开杆12的第二臂部122向下推,使得棘齿9与打开杆12在取消方向上转动。
在图13中,当棘齿9在取消方向上转动时,棘齿9保持取消位置,其中棘齿9不能与闩锁7的全闩锁衔接部71和半闩锁衔接部72衔接。同时,手柄连接杆19的弯曲部193与阻挡杆20的接触部201接触以允许阻挡杆20逆着弹簧23的力转动到取消位置,并允许阻挡部203离开中心齿轮35的接触部352的移动路径,从而使得中心齿轮35自由地逆时针转动。因此,来自扇形齿轮39的减速被阻止传递到行星齿轮36,使得关闭杆38通过弹簧40的力反向旋转到中性位置以允许闩锁7能够转动到打开位置,从而可以打开门。
打开门以停止门打开手柄H的开门操作,并且电机321被反向控制。扇形齿轮39转动到中性位置,并且中心齿轮35随着扇形齿轮39的转动和行星齿轮36的旋转而返回到中性位置。一系列取消运动结束。当驱动关闭杆38时,关闭动作停止,从而防止外物保持在门和车身之间以提高安全性。
在取消动作中,紧急杆21在释放方向上转动以使阻挡杆20转动到取消位置,使得与上述方式相似地可以停止关闭动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棘齿9不在释放方向上转动,使得门不能被打开。
上文仅仅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以下变化和修改:
1)关闭杆38的关闭部381可以无需闩锁杆11而被直接地连接到闩锁7。
2)闭合器单元3的底盘31可以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元件被固定到壳体5上,而不是被固定到闩锁单元2的盖板4。
3)可以省略阻挡杆20,并且中心齿轮35可以被固定到枢轴34(其被固定到底盘31)。

Claims (8)

1.一种用于将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的门闭合器装置,所述闩锁能够与撞针衔接,所述门闭合器装置包括:
基座部件;
枢轴,所述枢轴被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
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
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旋转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
闩锁杆,所述闩锁杆被安装成与所述闩锁一起转动;
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并与所述行星齿轮枢转地连接,所述关闭杆具有关闭部,所述闩锁经由与所述关闭杆的所述关闭部接触的所述闩锁杆而被移动,或者所述闩锁直接地被所述关闭部移动;
电机;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及
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所述扇形齿轮在外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且在内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
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所述输出齿轮旋转以允许所述扇形齿轮转动,由此使所述关闭杆绕着所述枢轴摆动,以将所述闩锁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闭合器装置,其中,所述扇形齿轮包括具有轴孔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齿之间的开口部,所述枢轴布置在所述轴孔中,所述行星齿轮是单级的并被放置在所述开口部中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进行公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闭合器装置,其中,所述关闭杆、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扇形齿轮按照所述关闭杆、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扇形齿轮的顺序轴向地重叠在所述基座部件上,所述扇形齿轮具有台阶部,通过所述台阶部,所述内齿比所述支撑部的旋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基座部件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闭合器装置,其中,所述中心齿轮在外圆周上具有外齿。
5.一种门闭合器装置,其包括:
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枢轴而枢转;
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
闩锁杆,所述闩锁杆被安装成与闩锁一起转动,所述闩锁能够与撞针衔接;
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且还经由平行于所述枢轴的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一起被枢转地安装,所述关闭杆具有关闭部,所述闩锁经由与所述关闭杆的所述关闭部接触的所述闩锁杆而被移动,或者所述闩锁直接地被所述关闭部移动;
电机;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所述电机围绕平行于所述枢轴的轴线旋转;以及
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所述扇形齿轮在外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并且在内圆周上具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
其中,所述电机的旋转经由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外齿被传送到所述扇形齿轮,并且所述扇形齿轮的旋转经由所述内齿和所述行星齿轮被传送到所述关闭杆,以允许所述关闭杆将所述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
6.一种门闭合器装置,其包括:
壳体;
闩锁,所述闩锁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壳体,以允许所述闩锁从半闩锁位置移动到全闩锁位置,在所述半闩锁位置处所述闩锁与撞针轻微衔接,在所述全闩锁位置处所述闩锁与所述撞针完全衔接;
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被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壳体;
电机,所述电机被布置在所述基座部件上;
枢轴,所述枢轴位于所述基座部件上;
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
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以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环绕所述中心齿轮公转;
闩锁杆,所述闩锁杆被安装成与所述闩锁一起转动;关闭杆,所述关闭杆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部件并与所述行星齿轮一起被枢转地安装,所述关闭杆在第一端部处包括关闭部并且在第二端部处包括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枢转的枢转部,所述第一端部比所述枢轴更靠近所述闩锁,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枢轴更远离所述闩锁,所述闩锁经由与所述关闭部接触的所述闩锁杆而被移动,或者所述闩锁直接地被所述关闭部移动;以及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及
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经由所述枢轴被枢转地安装,并且所述扇形齿轮在相对于所述枢轴更远离所述闩锁的外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外齿并且在内圆周上包括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
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使所述扇形齿轮转动以允许所述行星齿轮在自轴上转动的同时进行公转,由此使所述关闭杆绕着所述枢轴转动,使得所述闩锁通过所述关闭杆从所述半闩锁位置移动到所述全闩锁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闭合器装置,其中,所述关闭杆是单级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闭合器装置,其中,所述中心齿轮在圆周上具有外齿。
CN201310099839.0A 2012-03-26 2013-03-26 门闭合器装置 Active CN103362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0379 2012-03-26
JP2012070380A JP5961897B2 (ja) 2012-03-26 2012-03-26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2012-070380 2012-03-26
JP2012070379A JP5961896B2 (ja) 2012-03-26 2012-03-26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379A CN103362379A (zh) 2013-10-23
CN103362379B true CN103362379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21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9839.0A Active CN103362379B (zh) 2012-03-26 2013-03-26 门闭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94104B2 (zh)
CN (1) CN103362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5745B (en) * 2012-06-28 2015-08-12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Vehicle door closer device
JP5736611B2 (ja) * 2012-09-13 2015-06-17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FR3014472B1 (fr) * 2013-12-10 2017-10-06 Inteva Products Llc Ensemble et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de portiere
JP6203684B2 (ja) * 2014-07-10 2017-09-27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レスパワードア開閉装置
JP6368953B2 (ja) * 2014-07-10 2018-08-0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6459276B2 (ja) * 2014-07-30 2019-01-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US9556656B2 (en) * 2014-11-25 2017-01-3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JP6467964B2 (ja) * 2015-02-09 2019-02-13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JP6097980B2 (ja) * 2015-07-09 2017-03-22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11306518B2 (en) * 2017-03-02 2022-04-19 Kiekert Ag Vehicle door lock, especially tailgate lock
DE102017108345A1 (de) * 2017-03-13 2018-09-13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Schließhilfsantrieb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9248A (zh) * 2006-07-03 2008-01-23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闩锁装置
CN101624025A (zh) * 2008-07-08 2010-01-13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车辆中的闩锁装置
US8033584B2 (en) * 2007-11-22 2011-10-1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7582B2 (ja) * 2001-02-23 2011-01-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操作装置の駆動用モータ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2007138530A (ja) 2005-11-17 2007-06-07 Aisin Seiki Co Ltd 駆動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9248A (zh) * 2006-07-03 2008-01-23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门闩锁装置
US8033584B2 (en) * 2007-11-22 2011-10-1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1624025A (zh) * 2008-07-08 2010-01-13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车辆中的闩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2379A (zh) 2013-10-23
US8894104B2 (en) 2014-11-25
US20130249222A1 (en)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379B (zh) 门闭合器装置
CN103527013B (zh) 车门闭合器装置
JP5736611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JP4617582B2 (ja) 車両用ドア操作装置の駆動用モータ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5961903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JP3253975B2 (ja) オーバーライドの可能性を持ったパワーストライカー
JP4600250B2 (ja)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5231882B2 (ja) 車両用開閉装置
JPS59118970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ツク装置
JP2007070883A (ja) 車両用電動開閉装置
JP6035585B2 (ja)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2007100390A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7138530A (ja) 駆動装置及び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KR20110061052A (ko) 자동차용 트렁크 자동개폐장치
JP5231881B2 (ja) 車両用開閉装置
CN102400614A (zh) 车用电控一体化门锁保险执行器
US20190112841A1 (en) Door latch device
JP4747796B2 (ja)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5961896B2 (ja)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5961897B2 (ja)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5961898B2 (ja)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2007138533A (ja)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JP3692198B2 (ja) 車両用自動扉の開閉装置
JP2014109110A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システム
JP3847267B2 (ja) 車両用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