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1901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1901A
CN103361901A CN2013101022751A CN201310102275A CN103361901A CN 103361901 A CN103361901 A CN 103361901A CN 2013101022751 A CN2013101022751 A CN 2013101022751A CN 201310102275 A CN201310102275 A CN 201310102275A CN 103361901 A CN103361901 A CN 103361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mentioned
shaft
lower shaf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2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1901B (zh
Inventor
山田泰史
加藤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1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19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在机臂内的上轴设置有上轴带轮,在机座内的下轴设置有下轴带轮,在机座内的旋梭轴设置有旋梭轴带轮。上轴带轮、下轴带轮和旋梭轴带轮由传动皮带连结起来。传动皮带将其内周卷挂于上轴带轮和下轴带轮,将其外周卷挂于旋梭轴带轮。张紧带轮与下轴带轮和旋梭轴带轮并列地被支承在机座内。下轴带轮、旋梭轴带轮和张紧带轮配置在设置于机座的带轮收纳室中。带轮收纳室上部的开口和下部的开口被隔音构件闭塞起来。由此,传动皮带与各带轮的啮合声不易泄漏到带轮收纳室外,从而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不适。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传动皮带连结上轴、下轴和旋梭轴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具有被支承在机臂内的上轴、被支承在机座内的下轴和旋梭轴。上轴在机臂内旋转,用于驱动机针和挑线杆。下轴和旋梭轴在机座内旋转。下轴用于驱动送布齿,旋梭轴用于驱动旋梭。机针保持面线,并在机臂的前端部上升、下降。挑线杆与机针同步地上升、下降。挑线杆在下降时使机针所保持的面线松弛,在上升时使该面线绷紧。送布齿沿着前后方向往返动作,向后方输送针板上的布。旋梭收容底线,在针板的下方旋转。在机针下降时,面线在针板的下方形成面线环。旋梭捕捉面线环,使面线环与底线交错。在缝纫机中,通过上轴、下轴和旋梭轴同步地旋转,机针、挑线杆、送布齿和旋梭协同动作,从而对针板上的布进行缝制。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0-245984号所述的缝纫机具有卷挂在带轮(链轮)上的传动皮带,该带轮设置在上轴和旋梭轴上。电动机驱动上轴。缝纫机具有张紧带轮(张紧链轮),传动皮带在上轴与旋梭轴之间由张紧带轮施加张力。传动皮带是在两面具有齿的同步皮带。带轮是在外周具有齿的带齿的带轮。传动皮带的齿与带轮的齿相啮合。上轴的旋转通过带轮和传动皮带可靠地传递到旋梭轴,旋梭轴与上轴同步地旋转。传动皮带和带轮会产生齿啮合的声音(啮合声)。旋梭轴以上轴的两倍的速度旋转。旋梭轴的带轮会在机座内产生较大的啮合声。啮合声会泄漏到机座外,而给作业人员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传动皮带与带轮的啮合声的泄漏,从而减轻作业人员的不适。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被支承在机臂内的上轴、被并列地支承在机座内且与上述上轴平行的下轴和旋梭轴,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轴带轮,其设置于上述上轴,与上轴一体旋转;下轴带轮,其设置于上述下轴,与下轴一体旋转;旋梭轴带轮,其设置于上述旋梭轴,与旋梭轴一体旋转;传动皮带,其在上述机臂内将内周卷挂于上述上轴带轮,在上述机座内将内周卷挂于上述下轴带轮,在上述机座内将外周卷挂于上述旋梭轴带轮;张紧带轮,其与上述下轴带轮和上述旋梭轴带轮并列地被支承在上述机座内,上述传动皮带在上述下轴带轮与旋梭轴带轮之间将其内周卷挂于该张紧带轮;带轮收纳室,其通过以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包围上述下轴带轮的周围、上述旋梭轴带轮的周围和上述张紧带轮的周围而被设置于上述机座;以及隔音构件,其将该带轮收纳室上部的开口和下部的开口闭塞起来。
下轴带轮、旋梭轴带轮和张紧带轮配置在设置于机座的带轮收纳室中。带轮收纳室通过以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包围四周,且以隔音构件将上部的开口和下部的开口闭塞起来而形成。由此,传动皮带与各带轮的啮合声不易泄漏到带轮收纳室外,从而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不适。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具有用于驱动上述下轴的电动机,上述电动机在上述机座内设置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外表面上。
由于电动机位于带轮收纳室的外侧,因此,距下轴带轮的距离较短。因此,在缝纫机中,能够防止驱动力从电动机向下轴的传递效率降低。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前壁的内表面、后壁的内表面、左壁的内表面和右壁的内表面设有吸声件。
吸声件会在带轮收纳室内吸收传动皮带与各带轮的啮合声,抑制啮合声泄漏,从而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不适。
在技术方案4、5的缝纫机中,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以及上述隔音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凹凸。
凹凸设置在带轮收纳室内的壁、隔音构件上。凹凸会漫反射传动皮带与各带轮的啮合声,而使从壁、隔音构件泄漏到外部的声音分散开来。因此,凹凸会抑制带轮收纳室的共鸣。由此,啮合声不易泄漏到带轮收纳室外,从而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缝纫机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4是传动皮带卷挂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张紧带轮的支承构造的说明图。
图6是控制基板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7是从后方看到的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拆下了后罩后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9是散热器和风道的侧剖视图。
图10是从下方看到的机座的立体图。
图11是安装有下盖板的机座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上轴带轮与传动皮带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3是上盖板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安装有具有凹凸的下盖板的机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具有机座2、支柱3和机臂4。机座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顶板2a。支柱3自顶板2a的右端部向上方延伸。机臂4自支柱3的上部向左方延伸。支柱3和机臂4的后侧被后罩6覆盖。支柱3的右侧被右罩7覆盖。后罩6和右罩7能够拆卸下来。
机座2在顶板2a的左端部具有针板20。如图2所示,机座2在顶板2a的下方前后平行地支承下轴22和旋梭轴23。下轴22和旋梭轴23是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下轴22的右端部连结于电动机24。电动机24固定在机座2内。下轴22的左端部在针板20的下方连结于送布台9。送布台9在其上部固定送布齿10。送布齿10在其上部具有凹凸。电动机24借助下轴22驱动送布齿10,使送布齿10上部以在针板20的上方向后方移动、在针板20的下方向前方移动的方式往返动作。
旋梭轴23的左端部在针板20的下方连结于旋梭15(参照图3)。旋梭15在旋梭轴23的驱动作用下旋转。旋梭轴23具有旋梭轴带轮33。旋梭轴带轮33嵌入固定于旋梭轴23的右端部。下轴22具有下轴带轮32。下轴带轮32嵌入固定于下轴22,配置在旋梭轴带轮33的后下方。
机座2在其内部具有张紧带轮34。张紧带轮34位于旋梭轴带轮33的前方。如图5所示,张紧带轮34借助支承板35安装在机座2内的托架17上。支承板35能够以下部的支承轴35a为中心摆动。张紧带轮34能够以旋转轴34a为中心旋转。旋转轴34a在支承板35的上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拉伸弹簧18的一端部连结于支承板35的上端部。拉伸弹簧18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托架17。拉伸弹簧18对支承板35的上端部向前方(图5中的箭头方向)施力。即,拉伸弹簧18对张紧带轮34向远离下轴带轮32和旋梭轴带轮33的方向施力。
机臂4在其左端部支承针杆11、压杆12和挑线杆13。针杆11和压杆12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朝向针板20地在机臂4的下方突出出来。针杆11在其下端部安装有机针(省略图示)。压杆12在其下端部安装有压脚12a。挑线杆13在机臂4的前方突出出来。
机臂4在其内部支承上轴21。上轴21是在机臂4内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上轴21的左端部经由针杆驱动机构14连结于针杆11,经由挑线杆驱动机构(省略图示)连结于挑线杆13。针杆11和机针通过上轴21旋转而上升、下降。挑线杆13通过上轴21旋转而摆动。挑线杆13的前端部与针杆11和机针同步地上升、下降。压杆12和压脚12a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上升、下降。下降后的压脚12a按压针板20上的布。利用送布齿10在针板20上的动作,向后方输送移动布。
上轴21的右端部经由联轴器16连结于带轮轴40。带轮轴40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带轮轴40在其右端部固定有手轮41。如图1所示,手轮41于支柱3的上部在右罩7的外部突出出来。作业人员能够利用手轮41操作上轴21而使其旋转。联轴器16一体地具有上轴带轮31。上轴带轮31位于机座2内的下轴带轮32和旋梭轴带轮33的上方,且与下轴带轮32和旋梭轴带轮33平行。
上轴带轮31、下轴带轮32、旋梭轴带轮33和张紧带轮34是在外周具有齿的带齿的带轮,它们被一根传动皮带25连结起来。传动皮带25在机座2内卷挂于下轴带轮32,经过张紧带轮34卷挂于旋梭轴带轮33。传动皮带25经过支柱3内部延伸到机臂4内,卷挂于上轴带轮31。如图4所示,传动皮带25是在其内周面具有内齿25a,在其外周面具有外齿25b的双齿皮带。内齿25a在上轴带轮31的上半部、下轴带轮32的下半部和张紧带轮34的前半部啮合于外周的齿。外齿25b在旋梭轴带轮33的后半部啮合于外周的齿。
如上所述,下轴22在电动机24的驱动作用下旋转来驱动送布齿10,使送布齿10往返动作。下轴带轮32与下轴22一体旋转。下轴带轮32的旋转经由传动皮带25传递到旋梭轴带轮33和上轴带轮31。旋梭轴23与旋梭轴带轮33一体旋转,上轴21与上轴带轮31一体旋转。
旋梭轴带轮33的直径是下轴带轮32的直径的一半。旋梭轴23以下轴22的两倍的速度绕与下轴22相反的反方向旋转来驱动旋梭15。旋梭15在送布齿10往返动作的期间里旋转两周。上轴带轮31的直径与下轴带轮32的直径相等。上轴21以与下轴22相同的速度绕与下轴22相同的方向旋转来驱动针杆11和挑线杆13。机针和挑线杆13与送布齿10的往返动作同步地上升、下降。缝纫机1利用送布齿10、机针、挑线杆13和旋梭15的动作对针板20上的布进行缝制。电动机24配置在机座2内。由于在下方位置配置大重量的电动机24,缝纫机1的重心变低,从而能够降低缝纫机1在缝制时的振动。而且,电动机24的发热不易传导到机臂4。机臂4的温度上升程度变小,从而能够消除触碰到机臂4的作业人员的不安。下轴22、旋梭轴23和上轴21借助传动皮带25连动旋转。由于传动皮带25不需要润滑,因此,电动机24不会附着有润滑油,不易发生绝缘劣化。
传动皮带25具有内齿25a和外齿25b。内齿25a啮合于上轴带轮31外周的齿、下轴带轮32外周的齿和张紧带轮34外周的齿。外齿25b啮合于旋梭轴带轮33外周的齿。拉伸弹簧18借助支承板35对张紧带轮34施力。施力的朝向是远离下轴带轮32和旋梭轴带轮33的朝向。张紧带轮34在拉伸弹簧18的施力作用下对传动皮带25施加张力。传动皮带25的张力会强化内齿25a的啮合和外齿25b的啮合。因此,下轴带轮32的旋转能够经由传动皮带25可靠地传递到旋梭轴带轮33和上轴带轮31。
支承板35也可以由除拉伸弹簧18以外的驱动器施力。张紧带轮34也可以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由拉伸弹簧18或驱动器向前方施力。
张紧带轮34位于下轴带轮32和旋梭轴带轮33的前方。传动皮带25以大于90°的中心角度与下轴带轮32的外周和旋梭轴带轮33的外周相接触。下轴带轮32啮合于许多个内齿25a,旋梭轴带轮33啮合于许多个外齿25b。因此,施加于内齿25a和外齿25b的力较小,传动皮带25的耐久性上升。
说明后罩6的构造。如图2所示,后罩6具有大致整体覆盖支柱3和机臂4的后侧的形状。因此,会防止由传动皮带25的内齿25a与上轴带轮31的啮合引起的噪音漏出到支柱3和机臂4外。后罩6的内部被内罩8覆盖。内罩8能够自后罩6拆卸下来。如图6所示,后罩6在其大致整个内表面支承有控制基板5。控制基板5具有配置在基板50上的电源部51、电动机驱动部52和缝纫机控制部53。控制基板5利用螺丝固定基板50,将基板50支承在后罩6上。电源部51具有用于将商用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路。电动机驱动部52具有用于利用由电源部51转换后的直流电驱动电动机24的电路。缝纫机控制部53具有CPU、RAM、ROM等,是用于控制缝纫机1整体动作的计算机。电源部51和电动机驱动部52以位于从支柱3内部到机臂4的右侧之间的方式配置在基板50上。支柱3内部和机臂4的右侧机械部件较少,因此能够确保较大的空间。电源部51和电动机驱动部52具有在基板50上高度较高的电路部件(变压器、电容器等)。电源部51和电动机驱动部52的电路部件能够不与机臂4和支柱3内的机械部件发生干涉地配置。如图2所示,内罩8具有与基板50上的电路部件的高度一致的凹凸形状。内罩8被螺丝固定在基板50上。控制基板5能与后罩6、内罩8一起被拆卸下来,并且能够通过拆卸内罩8来进行检查。
电源部51和电动机驱动部52具有发热电子部件60。发热电子部件60是整流桥、IPM(智能功率模块)等。如图9所示,发热电子部件60以与散热器54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在基板50的后表面。散热器54是热导率较高的金属制的平板。如图8所示,散热器54以覆盖基板50后表面的一部分(发热电子部件60的配置部)的方式借助后罩6固定于机臂4。散热器54在其后表面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散热片55。散热片55在左右方向上平行地并列设置有多个。
如图9所示,后罩6具有覆盖散热器54的后侧的风道56。风道56具有下端的吸气口57和上端的排气口58,在吸气口57与排气口58之间形成空气通路59。风道56能够与后罩6一体或者独立地设置。内罩8、后罩6和风道56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制品。具有阻燃性的树脂例如是聚氯乙烯等。
发热电子部件60在缝纫机1工作时产生热。发热电子部件60的发热从散热器54传导到散热片55,发散到接触于散热片55的空气通路59内。空气温度因热量发散而上升,从而在空气通路59内产生上升气流。在空气通路59中,产生从风道56的下端的吸气口57朝向上端的排气口58流动的气流。散热片55与在空气通路59内流动的空气相接触,从而能可靠地发散发热电子部件60的发热。空气通路59内的热自排气口58被排放到外部。发热电子部件60能够在散热器54和散热片55的作用下被可靠地冷却。散热片55在其上端部具有朝向上端部高度变低的倾斜部,在其下端部具有朝向下端部高度变低的倾斜部。倾斜部会减小自吸气口57吸入空气、自排气口58排出空气时的损失阻力。
如图10~图12所示,机座2在顶板2a的下方具有前壁2b和后壁2c。前壁2b和后壁2c自顶板2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机座2具有用于收纳下轴带轮32、旋梭轴带轮33和张紧带轮34的带轮收纳室61。以左壁2d和右壁2e包围前壁2b和后壁2c之间,而在机座2的右端部形成带轮收纳室61。如图10所示,左壁2d具有沿着左右方向贯通的孔部22d、23d。下轴22隔着轴承(省略图示)穿过孔部22d。旋梭轴23隔着轴承(省略图示)穿过孔部23d。右壁2e具有沿着左右方向贯通的孔部24e、24f。电动机24的输出轴穿过孔部24e。电动机24位于右壁2e的右侧。即,电动机24位于带轮收纳室61的外侧。由于电动机24位于带轮收纳室61的外侧(右壁2e的右侧),因此,电动机24距下轴带轮32的距离较短。因此,能够防止驱动力从电动机24向下轴23的传递效率降低。孔部24f是在组装时供旋梭轴23穿过的孔,被橡胶塞(省略图示)等塞住。前壁2b、后壁2c、左壁2d和右壁2e在其内表面安装有吸声件65。吸声件65用于吸收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而防止其泄漏到外部。
如图11所示,带轮收纳室61的下部被下盖板62覆盖。下盖板62(相当于隔音构件)将带轮收纳室61下部的开口闭塞起来,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并且抑制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泄漏。下盖板62能够拆卸下来,在其内表面安装有吸声件(省略图示)。吸声件用于吸收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而防止其泄漏到外部。能够在将下盖板62拆卸下来之后,将传动皮带25卷挂于下轴带轮32、旋梭轴带轮33和张紧带轮34。
如图12所示,顶板2a在其右后部具有开口2f。开口2f位于带轮收纳室61的上方。开口2f是为了供卷挂于上轴带轮31的传动皮带25穿过而设置的。如图13所示,开口2f被上盖板63覆盖。上盖板63(相当于隔音构件)将开口2f闭塞起来,从而抑制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泄漏。上盖板63能够拆卸下来,在其内表面安装有吸声件(省略图示)。吸声件用于吸收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而防止其泄漏到外部。能够在将上盖板63拆卸下来之后,将传动皮带25引出到顶板2a上而卷挂于上轴带轮31。能够在将带轮轴40和手轮41拆卸下来之后,进行传动皮带25的卷挂。上盖板63为了避免与传动皮带25发生干涉而被切去一部分。
如图14所示,下盖板62也可以具有凹凸64。凹凸64会漫反射带轮收纳室61内的声音。因此,凹凸64能够抑制带轮收纳室61的共鸣,并且使从下盖板62泄漏到外部的声音分散开来。凹凸64也可以形成于上盖板63。凹凸64亦可以形成于前壁2b、后壁2c、左壁2d和右壁2e。

Claims (5)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1)具有被支承在机臂(4)内的上轴(21)、被并列地支承在机座(2)内且与上述上轴平行的下轴(22)和旋梭轴(23),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上轴带轮(31),其设置于上述上轴,与上轴一体旋转;
下轴带轮(32),其设置于上述下轴,与下轴一体旋转;
旋梭轴带轮(33),其设置于上述旋梭轴,与旋梭轴一体旋转;
传动皮带(25),其在上述机臂内将内周卷挂于上述上轴带轮,在上述机座内将内周卷挂于上述下轴带轮,在上述机座内将外周卷挂于上述旋梭轴带轮;
张紧带轮(34),其与上述下轴带轮和上述旋梭轴带轮并列地被支承在上述机座内,上述传动皮带在上述下轴带轮与旋梭轴带轮之间将其内周卷挂于该张紧带轮;
带轮收纳室(61),其通过以前壁(2b)、后壁(2c)、左壁(2d)和右壁(2e)包围上述下轴带轮的周围、上述旋梭轴带轮的周围和上述张紧带轮的周围而被设置于上述机座;以及
隔音构件(62、63),其将该带轮收纳室上部的开口和下部的开口闭塞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用于驱动上述下轴的电动机(24),
上述电动机在上述机座内设置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前壁的内表面、后壁的内表面、左壁的内表面和右壁的内表面设有吸声件(6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以及上述隔音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凹凸(6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带轮收纳室的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以及上述隔音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凹凸。
CN201310102275.1A 2012-03-30 2013-03-27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1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2901 2012-03-30
JP2012082901A JP2013212192A (ja) 2012-03-30 2012-03-30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901A true CN103361901A (zh) 2013-10-23
CN103361901B CN103361901B (zh) 2015-09-16

Family

ID=49364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227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1901B (zh) 2012-03-30 2013-03-27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12192A (zh)
CN (1) CN103361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49890B2 (ja) * 2019-02-06 2021-10-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エジェクタ機構
CN110699874B (zh) * 2019-11-01 2021-04-09 浙江龙泰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缝纫机传动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5984A (ja) * 1999-02-26 2000-09-12 Juki Corp ミシンの釜駆動装置
CN1542192A (zh) * 2003-05-02 2004-1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201305746Y (zh) * 2008-11-21 2009-09-09 钟国良 裤脚卷边缝纫机结构改良
CN201864922U (zh) * 2010-11-05 2011-06-15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针平缝机的旋梭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5984A (ja) * 1999-02-26 2000-09-12 Juki Corp ミシンの釜駆動装置
CN1542192A (zh) * 2003-05-02 2004-11-03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201305746Y (zh) * 2008-11-21 2009-09-09 钟国良 裤脚卷边缝纫机结构改良
CN201864922U (zh) * 2010-11-05 2011-06-15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针平缝机的旋梭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1901B (zh) 2015-09-16
JP2013212192A (ja)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29743U (zh) 缝纫机
TW201012668A (en) Electric motorcycle
CN103361901A (zh) 缝纫机
CN103361902B (zh) 缝纫机
CN106141668A (zh) 散热扇组装机
CN103361904B (zh) 缝纫机
JP2019007439A (ja) エアブロー装置
CN103361907B (zh) 缝纫机
CN204060936U (zh) 双板斜式消声器
CN215058090U (zh) 一种减震降噪效果好的液压泵
CN214591023U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超低速节能电机
CN202519461U (zh) 盘带绣用机头
JP2014188134A (ja) ミシン
CN212905519U (zh) 一种滚筒式刀片针头检测平台
JP5009210B2 (ja) ルーツブロア装置
KR20110120491A (ko) 유성기어장치
CN205871290U (zh) 一种压力机飞轮制动装置
CN206029178U (zh) 压缩机曲轴与消音套头装配机的曲轴上料装置
CN214036678U (zh) 减震式冲孔机
CN215292706U (zh) 一种耐高温发动机用气缸盖罩
CN206702145U (zh) 一种紧凑型自动铆合装置
CN215238731U (zh) 一种密封焊接装置
JP2008229742A (ja) 帯鋸盤
CN202900568U (zh) 一种气罐式空压机
CN106271505B (zh) 压缩机曲轴与消音套头装配机的消音头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