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8651A -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8651A
CN103358651A CN2012100960628A CN201210096062A CN103358651A CN 103358651 A CN103358651 A CN 103358651A CN 2012100960628 A CN2012100960628 A CN 2012100960628A CN 201210096062 A CN201210096062 A CN 201210096062A CN 103358651 A CN103358651 A CN 103358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compaction roller
thin film
film sensor
rubbe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60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8651B (zh
Inventor
程志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60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8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8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6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用于将胶层贴附至片材表面,所述胶层的一侧表面贴附有第一离型膜,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包括第一碾压滚轮、第二碾压滚轮及导向装置,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与第一碾压滚轮相隔预定距离,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层及自所述胶层的表面剥离的第一离型膜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至第一碾压滚轮或第二碾压滚轮。上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贴胶效率较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Description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使用该贴合系统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传感器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光学胶层与氧化铟锡(ITO)薄膜贴合在一起。
请参阅图1,光学胶层210的一侧表面贴附有重离型膜220,另一侧相对的表面贴附有轻离型膜(图未示)。贴胶时,将片材(ITO薄膜)230固定至贴合平台240上,将光学胶层210表面贴附的轻离型膜从光学胶层210表面剥离后,使用滚轮250将光学胶210及片材230滚贴在一起。之后再翻转片材230,将轻离型膜贴附至片材230的另一侧表面。
然而,上述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需要翻转片材后才能贴附轻离型膜,使得贴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使用该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的提交方法。
一种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用于将胶层贴附至片材表面,所述胶层的一侧表面贴附有第一离型膜,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包括第一碾压滚轮、第二碾压滚轮及导向装置,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与第一碾压滚轮相隔预定距离,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层及自所述胶层的表面剥离的第一离型膜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至第一碾压滚轮或第二碾压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片材传递至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的入料平台,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位于所述入料平台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平台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凸设有两个导向凸肋,所述两个导向凸肋相间隔且均自所述承载面靠近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入料平台上的片材压平的压平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平装置为出风筒,所述压平装置的出风口对应于所述入料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碾压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碾压滚轮依次排布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依次排布且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滚轮,所述导向装置为三个,所述胶层卷绕至卷轴,所述卷轴设于所述第一碾压滚轮远离所述第二碾压滚轮的一侧,其中一个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第二碾压滚轮远离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另两个导向装置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碾压滚轮及第二碾压滚轮远离所述入料平台的一侧。
一种使用上述薄膜传感器贴胶装置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胶层的一端的第一离型膜与所述胶层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胶层的及所述第一离型膜中的一个的一端传递至所述第一碾压滚轮靠近所述第二碾压滚轮的一侧,另一个的一端传递至所述第二碾压滚轮靠近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
将所述片材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使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转动挤压所述第一离型膜、所述片材及所述胶层,从而将所述第一离型膜及所述胶层分别贴附至所述片材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片材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二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前,先将所述片材压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裁剪装置,将所述第一离型膜及所述胶层分别贴附至所述片材两侧后,使用裁剪装置将完成贴胶的片材的剪切使完成贴胶的片材脱离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
上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将胶层的一端的第一离型膜与胶层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胶层的一端及第一离型膜的一端中的一个传递至第一碾压滚轮靠近第二碾压滚轮的一侧,另一个传递至第二碾压滚轮靠近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从而将片材的一端放置于第一碾压滚轮及第二碾压滚轮之间后,通过转动第一碾压滚轮及第二碾压滚轮可以一次性的将第一离型膜及胶层分别贴附至片材两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片材贴胶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使用的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入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一实施方式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用于将胶层420贴附至片材50。胶层420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贴附有第一离型膜440及第二离型膜460。本实施方式中,片材50为ITO薄膜,第一离型膜440为轻离型膜,第二离型膜460为重离型膜。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包括入料平台110、压平装置120、第一碾压滚轮140、第二碾压滚轮150及导向装置160。
请参阅图4,入料平台110包括主体112及导向凸肋114。本体112大体为矩形。本体112具有承载面116。导向凸肋114共有两个。两个导向凸肋114凸设于承载面116,且两个导向凸肋114大体相互平行。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导向凸肋114之间的距离比片材50的宽度稍大。
请再次参阅图2,压平装置120对应于承载面116。压平装置120用于将放置于入料平台110的承载面116上的片材50压平。本实施方式中,压平装置120设于承载面116的上方,压平装置120为出风筒。压平装置120的出风口122对应于承载面116。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将出风口122与承载面116倾斜设置,从而在将片材50吹平的同时,可以除去片材50表面的灰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平装置120也可为滚轮,从而可以碾压片材50使片材50较为平整。
第一碾压滚轮140为多个。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大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位于入料平台110的一侧且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沿远离入料平台110的方向依次排布,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的轴线共面且与承载面116平行。可以理解,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的大小也可不相同,只要使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靠近承载面116的边缘与承载面116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碾压滚轮140也可以为一个。
第二碾压滚轮150为多个。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50位于入料平台110的一侧且沿远离入料平台110的方向依次排布,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50位于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40的下方且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50与多个第一碾压滚轮150一一对应。第二碾压滚轮150与第一碾压滚轮140之间的间隔大体等于胶层420、第一离型膜440、第二离型膜460及片材50的厚度之和。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50大小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50的大小也可不相同,只要使多个第二碾压滚轮140靠近承载面116的边缘与承载面116大体平齐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碾压滚轮140也可以为一个。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存放及使用,胶层420、贴附至胶层420两侧表面的第一离型膜440及第二离型膜460卷绕至固设于第一碾压滚轮140上方的卷轴60。需要说明的是,卷轴60可以为胶层420自带的,也可以为设于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的装置,使用时将胶层420绕设于卷轴60。
导向装置160共有三个,用于将绕设于卷轴60上的第一离型膜440传输至邻近入料平台110的第二碾压滚轮150。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装置160为导向滚轮,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装置160也可为导向柱。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导向装置160设于邻近入料平台110的一个第二碾压滚轮150的下方,另两个导向装置160沿垂直于承载面116的方向排布且位于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远离入料平台110的一侧。可以理解,根据卷轴60设置的位置不同,可以调整导向装置160的相对位置,只要能使绕设于卷轴60上的第一离型膜440传输至邻近入料平台110的第二碾压滚轮150即可,也可以根据卷轴60设置的位置不同设置导向装置160将绕设于卷轴60上的胶层420及贴附至胶层420上的第二离型膜460传输至邻近入料平台110的第一碾压滚轮140。
请参阅图5,导向装置160的两端均形成有凸缘162,两个凸缘162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离型膜440的宽度稍大,以对传递的第一离型膜440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还包括用于将剪切完成贴胶的片材50使其脱离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的裁剪装置(图未示)。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6,一实施方式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用于将胶层420贴附至片材50一侧表面,并将从胶层420的表面剥离的第一离型膜440贴附至片材的另一个侧面,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0。
可以理解,当片材50的平整度较好时,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0的压平装置120可以省略。
步骤S102、将绕设于卷轴60的胶层420的一端的第一离型膜440与胶层420分离,并将分离后的第一离型膜440的一端传递至第二碾压滚轮150靠近第一碾压滚轮140的一侧,将胶层420的一端传递至第一碾压滚轮140靠近述第二碾压滚轮150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分离后的第一离型膜440的一端沿着三个导向装置160传递至第二碾压滚轮150靠近第一碾压滚轮140的一侧,由于第一离型膜440通过三个导向装置160传递至第二碾压滚轮150,因此剥离了第一离型膜440的胶层420及第二离型膜460的长度大于卷轴60与第一碾压滚轮140之间的距离,可以切除多余的胶层420及第二离型膜460。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卷轴60的位置的不同,也可设置导向装置160使剥离了第一离型膜440的胶层420及第二离型膜460通过导向装置160传递第一碾压滚轮140。需要说明的是,分离后的第一离型膜440的一端也可通过其他导向装置传递至第二碾压滚轮150靠近第一碾压滚轮140的一侧,比如导向柱。
步骤S103、将片材50的一端放置于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之间,使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转动挤压第一离型膜440、片材450及胶层420,从而将第一离型膜440及胶层420分别贴附至片材50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片材50通过入料平台110传递至邻近入料平台110的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之间。入料平台110的承载面116上凸设有导向凸肋114,从而在传递片材50时可以防止片材50偏离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具体操作时,将片材50放置于入料平台110的承载面116,推动片材50相对承载面116向靠近第一碾压滚轮140的方向滑动直至片材的一端位于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之间,转动的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即可带动片材50向远离入料平台110的方向运动并将胶层420及第一离型膜440分别贴附至片材50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片材50为ITO薄膜,因此片材50在存放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表面平整度较差,因此片材50在传递至第一碾压滚轮140及第二碾压滚轮150之间前,先通过设置于承载面116上方的压平装置120压平。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材50平整度较好时,无需压平。
进一步的,将第一离型膜440及胶层420分别贴附至片材50两侧之后可以使用裁剪装置将第一离型膜440、胶层420及第二离型膜460切断使完成贴胶的片材50使其脱离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
上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100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通过导向装置160传递从胶层420表面剥离的第一离型膜440至第二碾压滚轮150,可以一次性将第一离型膜440及胶层420分别贴附至片材50两侧,效率较高。
可以理解,根据胶层420表面的第二离型膜460可以省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用于将胶层贴附至片材表面,所述胶层的一侧表面贴附有第一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包括:
第一碾压滚轮;
第二碾压滚轮,与第一碾压滚轮相隔预定距离;
导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层及自所述胶层的表面剥离的第一离型膜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至第一碾压滚轮或第二碾压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片材传递至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的入料平台,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位于所述入料平台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平台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凸设有两个导向凸肋,所述两个导向凸肋相间隔且均自所述承载面靠近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入料平台上的片材压平的压平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装置为出风筒,所述压平装置的出风口对应于所述入料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碾压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碾压滚轮依次排布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依次排布且轴线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滚轮,所述导向装置为三个,所述胶层卷绕至卷轴,所述卷轴设于所述第一碾压滚轮远离所述第二碾压滚轮的一侧,其中一个导向装置设于所述第二碾压滚轮远离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另两个导向装置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碾压滚轮及第二碾压滚轮远离所述入料平台的一侧。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胶层的一端的第一离型膜与所述胶层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胶层的及所述第一离型膜中的一个的一端传递至所述第一碾压滚轮靠近所述第二碾压滚轮的一侧,另一个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向装置传递至所述第二碾压滚轮靠近所述第一碾压滚轮的一侧;
将所述片材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使所述第一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转动挤压所述第一离型膜、所述片材及所述胶层,从而将所述第一离型膜及所述胶层分别贴附至所述片材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片材的一端放置于所述第二碾压滚轮及所述第二碾压滚轮之间前,先将所述片材压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还包括裁剪装置,将所述第一离型膜及所述胶层分别贴附至所述片材两侧后,使用裁剪装置将完成贴胶的片材的剪切使完成贴胶的片材脱离所述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
CN201210096062.8A 2012-04-01 2012-04-01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8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6062.8A CN103358651B (zh) 2012-04-01 2012-04-01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6062.8A CN103358651B (zh) 2012-04-01 2012-04-01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8651A true CN103358651A (zh) 2013-10-23
CN103358651B CN103358651B (zh) 2015-12-16

Family

ID=4936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606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8651B (zh) 2012-04-01 2012-04-01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86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8614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2014193A (zh) * 2020-07-24 2020-12-0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一种新的fj染色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7445A (zh) * 1997-04-04 2000-06-21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热塑性树脂片材的制造方法及多层热塑性树脂片材
CN10155148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层压体
CN201637971U (zh) * 2010-01-05 2010-11-17 李浩玄 偏光板粘贴装置
JP2011257463A (ja) * 2010-06-07 2011-12-22 Yodogawa Medec Co Ltd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CN202528540U (zh) * 2012-04-01 2012-11-1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7445A (zh) * 1997-04-04 2000-06-21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热塑性树脂片材的制造方法及多层热塑性树脂片材
CN10155148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以及光学层压体
CN201637971U (zh) * 2010-01-05 2010-11-17 李浩玄 偏光板粘贴装置
JP2011257463A (ja) * 2010-06-07 2011-12-22 Yodogawa Medec Co Ltd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CN202528540U (zh) * 2012-04-01 2012-11-14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8614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2014193A (zh) * 2020-07-24 2020-12-0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一种新的fj染色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8651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2158U (zh) 贴膜机用撕膜贴膜装置
CN108615463B (zh)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03780913U (zh) 自动贴标机
US9283742B2 (en) Film peeling apparatus and film peeling method
WO2014134878A1 (zh) 剥膜设备
CN203919955U (zh) 基材膜剥离装置及偏光膜制造装置
JP2013095123A (ja) 光学シート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に用いる粘着シート
CN201257791Y (zh) 撕膜机结构
JP6612951B2 (ja) 曲面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3358651A (zh)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及薄膜传感器贴胶方法
CN107825822B (zh) 一种双面自动撕膜机
CN202528540U (zh) 薄膜传感器贴胶系统
JP2001192246A (ja) 接合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6024997A (zh) 自动贴边装置
CN201242637Y (zh) 同侧供料的贴附装置
WO2011114936A1 (ja) 光学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及び貼合方法
TW20113745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568455B (zh) 板材加工装置及加工的方法
CN205670221U (zh) 偏光片剥离装置
CN201901467U (zh) 一种地板革连续放膜装置
CN100467267C (zh) 显示膜层合机
JP3098577U (ja) 膜剥離装置
CN106393939B (zh) 适用较大尺寸基板的胶膜贴覆方法及其装置
CN218585130U (zh) 一种偏光片与oca一体片制作装置
JP2010037009A (ja) 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