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966B -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6966B
CN103356966B CN201310323408.8A CN201310323408A CN103356966B CN 103356966 B CN103356966 B CN 103356966B CN 201310323408 A CN201310323408 A CN 201310323408A CN 103356966 B CN103356966 B CN 103356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radix
chinese medicine
herba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3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6966A (zh
Inventor
陈研茹
马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23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6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6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原料药包括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该中药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控、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贮存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的优势,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头痛频率次数。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10万,年发病率为79. 7/10万。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活质量。由于偏头痛发病率高,累及人群广泛,影响因素复杂,且反复发作,各种疗法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医药负担,同时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及经济问题。WHO将其列入世界范围内最容易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疾病。约2 800万美国人患有严重的失能性偏头痛,给患者带来了精神、肉体和经济上的三重痛苦。
西药对偏头痛的治疗,预防性的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血管的痉挛;增多突触间的5-HT,增加突触间的Y-氨基丁酸。治疗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稳定5-HT能通道,激动5-HT受体,使5-HT增多;收缩血管;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但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这些药物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疗效,但要长期根治偏头痛西医则显得力不从心。
偏头痛为祖国医学中的头痛、脑风、首风、厥头痛、真头痛、头风等范畴。中医学认为: 头为诸阳之会,居诸脏之上,多由血虚生风上扰巅顶,内入脑海而发。中药复方体现着祖国医药的优势,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实现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势在必行,采用复方中药治疗偏头痛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控、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贮存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控、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贮存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的优势,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头痛频率次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原料药包括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0g~60g、桃仁30g~40g、羌活10g~20g、厚朴10g~20g、石斛30g~40g、莪术20g~30g、钩藤25g~35g、天麻10g~20g、密蒙花10g~20g、藁本20g~30g、九头草35g~45g、何首乌30g~40g、细辛20g~30g、当归30g~40g、西河柳15g~25g、丝瓜络20g~30g、海风藤15g~25g、老鹳草20g~30g、降香10g~20g和广香藤25g~35g。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5g、桃仁35g、羌活15g、厚朴15g、石斛35g、莪术25g、钩藤30g、天麻15g、密蒙花15g、藁本25g、九头草40g、何首乌35g、细辛25g、当归35g、西河柳20g、丝瓜络25g、海风藤20g、老鹳草25g、降香15g和广香藤30g。
其中,所述中药制备成膏剂和贴膜剂。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膏剂时,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1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150~250g香树脂、40~50g蜡和15~25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
第四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第三步获得的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50℃,加入防腐剂,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膜剂时,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3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00g~200g,甘油50g~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膏剂,所述膏剂的原料药包括:
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
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1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150~250g香树脂、40~50g蜡和15~25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
第四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第三步获得的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50℃,加入防腐剂,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贴膜剂,所述贴膜剂的原料药包括:
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3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00g~200g,甘油50g~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控、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贮存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的优势,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头痛频率次数。
具体实施方式
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痛”范畴。中医对头痛的认识历史悠久,有“脑风、首风”之名,头为“诸阳之会”、“髓之海”、“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以滋养脑髓头奇,乃贼风外袭,上犯巅顶,流注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发为“头风”。病位在脑络,若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池、瘀血瘦阻经络,壅遏经气,或肝阴不足,肝阳偏或气虛清阳不升,或血虚头鸾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发生。其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房劳、体虚等原因而发病,导致肝阳偏充,痰池中阻,瘀血阻奇,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病理改变,以致头窍失养,或清窍被扰,而发头痛。一般病程长,起病缓,多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证候,病性复杂,有虚有实,尤易虚实夹杂,气血凝滞导致清阳不升、精血不养,气虚血瘀、不通则痛为偏头痛,风邪阻络,气血游滞,脑络瘦阻是本病主要的、具有普遍性的病机,因此,治疗上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理气止痛为主,本发明就是在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
方中,川芎可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其主含生物碱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舒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还通过影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首乌藤补气养血,活血止痛,桃仁活血散瘀,羌活清热熄风,通络止痛,厚朴行气宽肠消痞,石斛滋阴养胃生津,莪术行气活血,消食开胃,钩藤熄风定惊,清热肝平,天麻平肝熄风,通络止痛,密蒙花祛风清热,养肝明目,藁本辛温香燥,性味俱升,善达癫顶,长于治太阳头痛,可引诸药上行,何首乌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脂,所含的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九头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细辛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颠顶,通利九窍,止痛之力颇强。其药理作用为含挥发油、小及醇,其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抗炎、镇静及局麻作用,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本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善治血虚诸证,当归含有中性油、酸性油、有机酸等成分。可以降低血压,增加外周血流量,使脑动脉阻力减小,还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镇痛等作用,西河柳疏风解表,透疹利湿,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老鹳草祛风利是,通经活络,降香行气活血,止痛止血,广香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各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于血淤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气滞血瘀,络脉痹阻,关节痹痛,跌打损伤,淤血留于胁下,疼痛难忍,肺痈,肠痈,肠燥便秘等证,桃仁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
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具有风寒夹湿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如裹,颈项脊背强痛,肢体沉重,骨节酸痛,风寒湿痹等证。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证。
石斛:拉丁名 Dendrobii Caulis,性微寒,味甘,入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治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脘隐痛,舌光少苔;肾阴不足,视物昏花等证。
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痞块,胸腹瘀痛,闭经,痛经,脘腹胀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证。
钩藤:味甘,性微温,入肝经,有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作用,主要用于热急生风或肝风内动所致之痉挛,抽搐,躁动不安,肝阳上亢或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有平肝熄风,解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疼,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之劲风抽搐、癫痫等症状。
密蒙花:拉丁名Buddlejae Flos,味甘,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等证。
藁本:拉丁名Rhizoma Ligustici,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头风偏痛,目昏鼻塞,齿痛牙宣,风湿痹痛,寒湿腹痛泄泻,风痒疥癣,妇人阴寒疝瘕的功效。
九头草: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止血的功效,主治热淋,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经闭,崩漏,外伤出血等证。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证,何首乌能使毛细血管扩张。
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证。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血不足之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及其他血虚证;血海空虚,冲任虚寒或淤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痛,产或腹痛,及其他血瘀作痛及阴虚血少肠燥之便秘等症状。
西河柳:拉丁名Cacumen Tamaricis,性平,味甘、辛,入心、肺、胃经,具有散风,解毒,发表透疹的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等证。
丝瓜络:性凉,味甘。入肺、胃、肝经,具有通络,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证。
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
老鹳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证。
降香:味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等证。
广香藤: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胃疼,跌打损伤等证。
进一步,所述中药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0g~60g、桃仁30g~40g、羌活10g~20g、厚朴10g~20g、石斛30g~40g、莪术20g~30g、钩藤25g~35g、天麻10g~20g、密蒙花10g~20g、藁本20g~30g、九头草35g~45g、何首乌30g~40g、细辛20g~30g、当归30g~40g、西河柳15g~25g、丝瓜络20g~30g、海风藤15g~25g、老鹳草20g~30g、降香10g~20g和广香藤25g~35g。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分别为川芎55g、桃仁35g、羌活15g、厚朴15g、石斛35g、莪术25g、钩藤30g、天麻15g、密蒙花15g、藁本25g、九头草40g、何首乌35g、细辛25g、当归35g、西河柳20g、丝瓜络25g、海风藤20g、老鹳草25g、降香15g和广香藤30g。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中药可以制备成膏剂和贴膜剂,膏剂和贴膜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1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150~250g香树脂、40~50g蜡和15~25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
第四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第三步获得的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50℃,加入防腐剂,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贴膜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3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00g~200g,甘油50g~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剂。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膏剂1               
将川芎55g、桃仁35g、羌活15g、厚朴15g、石斛35g、莪术25g、钩藤30g、天麻15g、密蒙花15g、藁本25g、九头草40g、何首乌35g、细辛25g、当归35g、西河柳20g、丝瓜络25g、海风藤20g、老鹳草25g、降香15g和广香藤30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将200g香树脂、50g蜡、20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20g,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实施例2 膏剂2
将川芎50g、桃仁30g、羌活10g、厚朴10g、石斛30g、莪术20g、钩藤25g、天麻10g、密蒙花10g、藁本30g、九头草45g、何首乌40g、细辛30g、当归40g、西河柳25g、丝瓜络30g、海风藤25g、老鹳草30g、降香20g和广香藤35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将200g香树脂、50g蜡、20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20g,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实施例3 膏剂3
将川芎60g、桃仁40g、羌活20g、厚朴20g、石斛40g、莪术30g、钩藤35g、天麻20g、密蒙花20g、藁本20g、九头草35g、何首乌30g、细辛20g、当归30g、西河柳15g、丝瓜络20g、海风藤15g、老鹳草20g、降香10g和广香藤25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向药渣加入醇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将200g香树脂、50g蜡、20g瓷粉混合,搅拌,制成基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加入基质,搅拌均匀后,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至40℃,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20g,搅匀至冷凝,制成膏剂。
实施例4 贴膜剂1
将川芎55g、桃仁35g、羌活15g、厚朴15g、石斛35g、莪术25g、钩藤30g、天麻15g、密蒙花15g、藁本25g、九头草40g、何首乌35g、细辛25g、当归35g、西河柳20g、丝瓜络25g、海风藤20g、老鹳草25g、降香15g和广香藤30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50g,甘油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将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
实施例5 贴膜剂2
将川芎50g、桃仁30g、羌活10g、厚朴10g、石斛30g、莪术20g、钩藤25g、天麻10g、密蒙花10g、藁本30g、九头草45g、何首乌40g、细辛30g、当归40g、西河柳25g、丝瓜络30g、海风藤25g、老鹳草30g、降香20g和广香藤35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50g,甘油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将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
实施例6 贴膜剂3
将川芎60g、桃仁40g、羌活20g、厚朴20g、石斛40g、莪术30g、钩藤35g、天麻20g、密蒙花20g、藁本20g、九头草35g、何首乌30g、细辛20g、当归30g、西河柳15g、丝瓜络20g、海风藤15g、老鹳草20g、降香10g和广香藤25g混合,加入3.5kg的麻油,加热至130℃,进行提取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将前面获得的药油加热至70℃,加入由药渣制备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50g,甘油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将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
实施例7 实验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偏头痛患者 195 例,均符合 1994 年 3月“第 3 届头痛学术讨论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其中男102 例,女 93 例,年龄 24~60 ( 43.52±3.42) 岁,平均病程为( 5.2±2,35) 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98 例和西药组97 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 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 10mg,于睡前口服,1 周后剂量减半,15d 为 1 个疗程。
中药组外敷实施例4制备的贴膜剂于患者两侧太阳穴及印堂穴处,每次涂敷2h,每日3次,15d 为 1 个疗程。2 组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忌食辛辣、寒凉、海鲜等食物。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 2 组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 2 组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治疗期间无头痛发生,停药后 6 个月无复发现象; 有效: 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较用药前减少且持续时间缩短; 无效: 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变化。以痊愈 + 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人) 痊愈(人) 有效(人) 无效(人) 总有效率(%)
中药组 98 52 38 8 91.8
西药组 97 49 37 11 88.7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比较
组别 时间 头痛持续时间(h/次) 头痛频率(次/月)
中药组 治疗前 7.35 ±1.31 6.15 ±1.70
  治疗后 2.63 ±0.72 2.95 ±1.01
西药组 治疗前 7.62 ±2.03 6.03 ±1.70
  治疗后 5.93 ±1.66 4.27 ±1.41
      2 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药为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0g~60g、桃仁30g~40g、羌活10g~20g、厚朴10g~20g、石斛30g~40g、莪术20g~30g、钩藤25g~35g、天麻10g~20g、密蒙花10g~20g、藁本20g~30g、九头草35g~45g、何首乌30g~40g、细辛20g~30g、当归30g~40g、西河柳15g~25g、丝瓜络20g~30g、海风藤15g~25g、老鹳草20g~30g、降香10g~20g和广香藤25g~35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5g、桃仁35g、羌活15g、厚朴15g、石斛35g、莪术25g、钩藤30g、天麻15g、密蒙花15g、藁本25g、九头草40g、何首乌35g、细辛25g、当归35g、西河柳20g、丝瓜络25g、海风藤20g、老鹳草25g、降香15g和广香藤3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备成膏剂或贴膜剂。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贴膜剂时,具体为,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中的各原料药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3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00g~200g,甘油50g~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剂。
5.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贴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剂由原料药川芎、桃仁、羌活、厚朴、石斛、莪术、钩藤、天麻、密蒙花、藁本、九头草、何首乌、细辛、当归、西河柳、丝瓜络、海风藤、老鹳草、降香和广香藤构成;
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川芎50g~60g、桃仁30g~40g、羌活10g~20g、厚朴10g~20g、石斛30g~40g、莪术20g~30g、钩藤25g~35g、天麻10g~20g、密蒙花10g~20g、藁本20g~30g、九头草35g~45g、何首乌30g~40g、细辛20g~30g、当归30g~40g、西河柳15g~25g、丝瓜络20g~30g、海风藤15g~25g、老鹳草20g~30g、降香10g~20g和广香藤25g~35g;
第一步,将上述中药中的各原料药按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麻油,加热至110~360℃,进行提取0.5~2h,过滤后,得到药渣和药油备用;
第二步,向药渣加入乙醇溶液回流提取0.5~1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干燥,粉碎,获得粉末,备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药油加热至60~80℃,加入第二步获得的粉末,充分混匀,再进一步加入聚乙烯醇100g~200g,甘油50g~100g充分混合搅拌,至无小气泡产生,静置20~30分钟,制的混合膏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的混合膏体用制膜机均匀涂布制膜,常温下干燥后成形,切割成小片状,置于无纺布上按照两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含药面粘贴玻璃纸,获得贴膜剂。
CN201310323408.8A 2013-07-30 2013-07-30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6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3408.8A CN103356966B (zh) 2013-07-30 2013-07-30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3408.8A CN103356966B (zh) 2013-07-30 2013-07-30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966A CN103356966A (zh) 2013-10-23
CN103356966B true CN10335696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935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34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6966B (zh) 2013-07-30 2013-07-30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5696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7327A (zh) * 2006-08-14 2007-01-03 李子凤 药物头部虚证按摩保健治疗帽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78520A (zh) * 2011-01-10 2011-06-01 董春玲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7327A (zh) * 2006-08-14 2007-01-03 李子凤 药物头部虚证按摩保健治疗帽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78520A (zh) * 2011-01-10 2011-06-01 董春玲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麻四物汤治疗头痛的临床观察;彭玲;《光明中医》;20130430;第28卷(第4期);700-701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头痛疗效观察;黄选华;《河北中医》;20010430;第23卷(第4期);278-27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966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95923B (zh) 一种治疗宫外孕的中药
CN103585449B (zh)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90849B (zh) 用于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制剂
CN103356966B (zh) 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CN103860773A (zh)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718B (zh) 一种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191330A (zh) 用于治疗偏瘫患者肢体肿胀的中药
CN106267098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194B (zh) 用于治疗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94A (zh) 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制剂
CN104225363A (zh) 用于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制剂
CN108653681A (zh)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360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2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6267073A (zh) 一种改善气郁体质的药物组合物和一种药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065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477600A (zh) 一种治疗恶露不净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1226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热敷盐及制备方法
CN104306943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94632A (zh) 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70354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056231A (zh) 一种配合西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40758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3690902A (zh) 用于预防鼻咽癌放化疗放射副反应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