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4856B -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 Google Patents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4856B
CN103354856B CN201280008468.4A CN201280008468A CN103354856B CN 103354856 B CN103354856 B CN 103354856B CN 201280008468 A CN201280008468 A CN 201280008468A CN 103354856 B CN103354856 B CN 103354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oilet
water tank
flush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4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4856A (zh
Inventor
北村总谒
渡光次郎
山井瞳
灰田周平
榊原敬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x Corp
Lix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73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467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592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15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82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681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5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4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4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48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18Siph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24Low-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E03D11/08Bowls with means producing a flushing water swir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3/00Flushing devices operated by pressure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flushing valves not connected to the water-supply main, also if air is blown in the water seal for a quick flushing
    • E03D3/10Flushing devices with pressure-operated reservoir, e.g. air cha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1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using flushing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1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electrically, e.g. by a photo-cell; also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1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discharging period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的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便器冲洗装置(20)具备:第一水箱(21),其贮存冲洗水;第二水箱(22),其下部开口(22C)与第一水箱(21)连通,并且上方区域(22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22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通气通道(23),其经由高于第一水箱(21)的最高贮水位(L)的位置,而对第二水箱(22)和便器排水通道(12)进行连通;供水通道(24),其对第一水箱(21)和便池部(11)进行连通;开闭阀(25),其在与开始通过供水通道(24)而向便池部(11)供给贮存于第一水箱(21)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便器排水通道(12)侧向第二水箱(22)侧流动的通气通道(23)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

Description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现有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该水洗式便器具备便器主体和便器冲洗装置。在该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从而执行便器冲洗。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及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便器冲洗装置具有水箱(tank)、中空管、排气通道、及供水通道。水箱对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进行贮存。中空管以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收纳于水箱内,且下端开口在水箱内开口。排气通道经由高于水箱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而对中空管的上端部和便器主体的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供水通道对水箱和便器主体的便池部进行连通。
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当执行便器冲洗时,由于通过供水通道而向便池部供给贮存于水箱中的冲洗水,因此水箱内的水位将下降。此外,中空管内的水位也以稍迟于水箱内的水位的下降的方式而下降。因此,中空管通过排气通道而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
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当执行便器冲洗时,由于被供给至便池部的冲洗水流入到便器排水通道内,并且中空管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冲洗水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siphon effect)。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利用便器排水通道内所产生的虹吸作用,而向便器主体外部排出便池部内的污物等。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备现有的其他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该水洗式便器具备便器主体和便器冲洗装置。在该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从而执行便器冲洗。便器冲洗装置具备水箱、喷射泵(jet pump)、容器、及供水通道。水箱对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进行贮存。喷射泵具有喷嘴(nozzle)和喉部(throat),所述喉部被配置在以隔开间隙的方式而与喷嘴对置的位置上。该喷射泵以淹没于水箱内的冲洗水中的方式而配置。容器将喷射泵包围,且上端开放。该容器以上端处于低于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最高水位的位置的方式而形成。此外,该容器具有贯穿设置于侧面上的开口、和对该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盖。供水通道对喷射泵和便器主体进行连通。
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当从便器冲洗装置的喷嘴喷射冲洗水时,该冲洗水汲取容器内的冲洗水并流入到喉部内。如此,可经由供水通道而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增加有由从喷嘴喷射的冲洗水所汲取的冲洗水,从而能够增大流量(每单位时间进行移动的流体的体积,以下相同)。
此外,在该水洗式便器中,通过利用开闭盖而对被设置于便器冲洗装置的容器的侧面上的开口进行开闭,从而能够对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进行增减。也就是说,在将容器的开口开放的状态下,容器外的冲洗水能够通过开口而流入到容器内。因此,容器外的冲洗水也能够通过喷射泵而被汲取,从而能够经由供水通道而向便器主体供给。
另一方面,当在利用开闭盖而封闭了容器的开口的状态下,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达到容器的上端时,在该时间点上,容器外的冲洗水无法流入到容器内。因此,在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达到了容器的上端之后,仅容器内的冲洗水通过喷射泵而被汲取,并能够经由供水通道而向便器主体供给。
如此,与在使贯穿设置于容器的侧面上的开口开放的状态下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时相比,在利用开闭盖而封闭了开口的状态下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时,可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将减少。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执行冲洗水量较多的便器冲洗(大冲洗)和冲洗水量较少的便器冲洗(小冲洗)。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70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6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水洗式便器中,中空管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以保持稍高于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状态(水箱内与中空管内的水位差较小的状态)的方式下降。因此,中空管从开始抽吸到结束为止均以较弱的抽吸力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因此,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中空管无法良好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以使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虹吸作用产生及持续。也就是说,由于中空管的抽吸力较弱,因此存在便器排水通道内无法产生虹吸作用的可能性。此外,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在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了虹吸作用之后,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负压力变得强于中空管的抽吸力,从而使气体回流至便器排水通道内,由此使虹吸作用提前结束。因此,该水洗式便器有可能无法通过便器冲洗的执行而良好地实施便池部内的污物等的排出。
第一发明及第二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被完成的发明,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的便器冲洗装置、及具备该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水洗式便器中,当便池部或便器排水通道的形状有所不同时,即使使向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相同,便器排水通道中的冲洗水的流量有时也会不同。便器排水通道内中的冲洗水的流量将对中空管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的抽吸力、和排出便池部内的污物等的排出力造成影响。
因此,在便器排水通道内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多的便器主体中,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中空管从便器排水通道内抽吸气体的抽吸力过强,从而将在便器排水通道内流动的污物吸入到排气通道内。当因被吸入到排气通道内的污物而使排气通道堵塞时,有可能在之后的便器冲洗中,无法使便器排水通道内良好地产生虹吸作用。另一方面,在便器排水通道内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少的便器主体中,虽然不存在将污物吸入到排气通道内的可能性,但有可能无法在便器排水通道内良好地产生虹吸作用,从而使向便器主体外排出污物等的排出力下降。如此,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当便池部或便器排水通道的形状有所不同时,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无法通过便器冲洗的执行而良好地实施便池部内的污物等的排出。
第三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被完成的发明,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的便器冲洗装置、及具备该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水洗式便器中,为了使便器冲洗装置通过喷射泵来汲取水箱内的冲洗水,而必须使喷射泵处于淹没于水箱内的冲洗水中的状态。因此,为了将贮留于水箱内的冲洗水有效地利用于便器冲洗,而必须将喷射泵配置在水箱的底面的附近。
当将喷射泵配置在水箱的底面的附近,且将水箱配置在低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位置处时,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对喷射泵和便器主体进行连通的供水通道变长,并且,供水通道的上升坡度变陡。由于当供水通道变长,或者供水通道的上升坡度变陡时,通过供水通道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将变大,从而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将下降,因此存在便器冲洗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
第四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被完成的发明,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的便器冲洗装置、及具备该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水箱,其贮存冲洗水;第二水箱,其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并且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通气通道,其经由高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而对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延迟装置,其在与开始通过所述供水通道而向所述便池部供给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侧向所述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所述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
该便器冲洗装置通过经由供水通道而向便池部供给贮存于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从而执行便器冲洗。此时,通过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下降,从而第二水箱通过通气通道而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由此,即使以较少的冲洗水也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从而能够良好地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由于通过延迟装置而在与开始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使通气通道内的从便器排水通道侧向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因此能够延迟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的下降。因此,在该期间内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相比迅速下降,从而能够增大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第一水箱内和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的大小与第二水箱的抽吸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第二水箱能够具有强力的抽吸力,从而能够一口气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在第二水箱的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即使在通过延迟装置而使从便器排水通道侧向第二水箱侧流动的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从而第二水箱内的冲洗水大流量地流出到第一水箱内的状況下,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也将缓慢下降。因此,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不会急剧地减少。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维持第二水箱的较强的抽吸力。
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如下状态,即,第二水箱的抽吸力强于通过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的虹吸作用而产生的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负压力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虹吸作用的持续过程中,气体从第二水箱侧回流到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情况。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并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良好地向便器主体外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
因此,第一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第二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水箱,其贮存冲洗水,并且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第二水箱,其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通气通道,其经由高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而对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延迟装置,其在与开始通过所述供水通道向所述便池部供给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侧向所述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所述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
该便器冲洗装置也通过经由供水通道而向便池部供给贮存于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从而执行便器冲洗。此时,通过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下降,从而使第二水箱通过通气通道而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由此,即使以较少的冲洗水也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从而能够良好地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由于通过延迟装置,而在与开始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使通气通道内的从便器排水通道侧向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因此能够延迟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的下降。因此,在该期间内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相比迅速下降,从而能够增大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尤其是,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第一水箱的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当开始实施便器冲洗时,能够使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急剧地下降。因此,由于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增大,且第二水箱能够具有强力的抽吸力,所以能够一口气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虽然第二水箱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且使冲洗水向第一水箱内流出,但由于第一水箱的下方区域与上方区域相比,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较多,因此能够减少由该冲洗水导致的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的减少,从而能够抑制第二水箱的抽吸力的减少。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维持第二水箱的较强的抽吸力。
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如下状态,即,第二水箱的抽吸力强于通过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的虹吸作用而产生的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负压力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虹吸作用的持续过程中,气体从第二水箱侧回流到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情况。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并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良好地向便器主体外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
因此,第二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具备便器主体、和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能够如上所述那样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并且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其中,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及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向便器主体外良好地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第三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水箱,其内流入有冲洗水,并贮存所流入的冲洗水;第二水箱,其与该第一水箱的下部连通;通气通道,其对该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冲洗水控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控制。
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由于冲洗水控制装置根据便池部及便器排水通道的形状而对从第一水箱向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即,在便器排水通道内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多时,如果减少向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则能够防止污物被抽吸到通气通道内的情况。由此,第二水箱能够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从而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此外,在便器排水通道内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少时,如果增多向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则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向便器主体外良好地排出污物等。
因此,第三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具备便器主体、和第三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能够如上所述那样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其中,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及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向便器主体外良好地排出便池内的污物等。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第四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水箱,其内流入有冲洗水,并贮留所流入的冲洗水;第三水箱,其具有供冲洗水从该第一水箱的下部流入的流入口、及设置于该流入口的上方并与所述便器主体连通的流出口,当向所述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时,所述第三水箱在空气不会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流入的状态下,受到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压的影响,从而将冲洗水维持在满水状态;喷射泵,其具有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于在该第三水箱内以隔开间隙的方式而与所述流出口对置的位置处,并朝向所述流出口喷射冲洗水;供水通道,其对所述流出口和所述便器主体进行连通。
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以冲洗水能够从第一水箱的下部流入到第三水箱内的方式设置了第三水箱的流入口。因此,空气不会从第一水箱经由流入口而流入到第三水箱内,直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降低到第三水箱的流入口的下方为止。因此,受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压的影响,第三水箱能够将冲洗水维持在满水状态。也就是说,能够使第一水箱内的几乎所有的冲洗水流入到第三水箱内。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通过喷射泵而将流入到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经由供水通道向便器主体供给。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向便器主体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如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利用贮留于第一水箱及第三水箱中的几乎所有的冲洗水,从而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即使将喷射泵配置于第三水箱的上部,也由于在第一水箱内的几乎所有的冲洗水都流入到第三水箱内为止的期间内,能够通过冲洗水而将第三水箱维持在满水状态,因此,在该期间内,喷射泵能够汲取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并能够向供水通道输送冲洗水。
此外,由于能够以此种方式将喷射泵配置于第三水箱的上部,因此即使在将便器冲洗装置(第一水箱及第三水箱等)配置于低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供水通道也不会变长,此外,供水通道的上升坡度也不会变陡。因此,能够减少通过供水通道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向便器主体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此外,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将贮留于第一水箱及第三水箱中的几乎所有的冲洗水供给至便器主体。
因此,第四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具有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此外,具备便器主体和第四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能够如上所述那样,将便器冲洗装置配置于低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位置处,并且能够良好地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因此,该水洗式便器具有便器冲洗装置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2为表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的初期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第二水箱抽吸气体之前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4为表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第二水箱开始抽吸气体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负压力达到最大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6为表示实施例1的泵的流量变化的曲线图。
图7为表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8为表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的初期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9为表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第二水箱抽吸气体之前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0为表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第二水箱开始抽吸气体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1为表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的中途、且便器排水通道内的负压力达到最大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2为表示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A)、(B)表示上部向内侧凹陷的第一水箱,(C)表示在上部的内侧安装了长方体的独立部件的第一水箱,(D)表示外壳部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在水平方向的左右方向上扩大了的第二水箱,(E)表示外壳部趋于下方而逐渐向内侧缩窄的第二水箱。
图13为表示延迟装置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A)表示具有形成了节流口的划分壁的第二水箱,(B)表示具有形成了节流口的划分壁、和在划分壁下方收纳有浮子的第二水箱。
图14为表示水洗式便器的其他实施例的概要图。
图15为表示实施例3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16为表示实施例4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17为表示实施例5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18为表示实施例6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19为表示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图20为表示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状态的概要图。
图21为表示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中,结束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22为表示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中,在第一水箱及第三水箱中贮存了冲洗水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23为表示实施例8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概要图,(A)表示使第三水箱的侧面的折皱部分伸展了的状态,(B)表示使第三水箱的侧面的折皱部分收缩了的状态。
图24为表示实施例9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概要图,(A)表示安装了侧面的纵向尺寸较长的第三水箱的状态,(B)表示安装了侧面的纵向尺寸较短的第三水箱的状态。
图25为表示实施例10的水洗式便器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第一发明及第二发明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发明的第一水箱中,能够使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第一水箱的上方区域与下方区域相比,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较少,因此,当开始实施便器冲洗时,能够使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急剧地下降。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从第二水箱刚开始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起,便能够增大第一水箱内和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从而第二水箱能够以较强的抽吸力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中,虽然第二水箱在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的同时使冲洗水向第一水箱内流出,但由于第一水箱的下方区域与上方区域相比,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较多,因此能够减少由该冲洗水引起的第一水箱内的水位的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的减少,从而能够抑制第二水箱的抽吸力的减少。尤其是,由于能够通过与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的第二水箱的组合,而使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缓慢下降,并且减少第一水箱内的水位的上升,因此能够维持充分地确保了第一水箱内与第二水箱内的水位差的状态。
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第二水箱中,所述下部开口能够在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低贮水位相比较低的高度处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水箱的下部开口常时通过贮存于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被封闭,而未在第一水箱内开放,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臭气)经由通气通道而被排放至第一水箱内的情况。
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延迟装置可以为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中,并对该通气通道进行开闭的开闭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与开始经由供水通道向便池部供给贮存于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打开开闭阀,从而能够使第二水箱经由通气通道而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通过以这种方式对开闭阀的开阀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容易地对第二水箱开始抽吸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的时机进行控制。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恰当地对便器排水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以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
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第二水箱可被收纳于所述第一水箱内。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将第二水箱收纳并固定于第一水箱内,便能够完成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的连通。因此,不再需要对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进行连结的部件。此外,能够消除水从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的连结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将具备第一发明及第二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具体化了的实施例1及2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具备便器主体10、和向便器主体10供给冲洗水的便器冲洗装置20。便器主体10具备便池部11、和与便池部11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12。在便器主体10中,通过便池部11的下部和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上游部而形成了对冲洗水进行贮留的水封部13。
便器冲洗装置20位于便器主体10的后方,且将大部分配置在低于便器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处。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实现低矮轮廓。该便器冲洗装置20具备第一水箱21、第二水箱22、通气通道23、供水通道24、及作为延迟装置的开闭阀25。
第一水箱21的上端朝向上方开口,并且该第一水箱21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周壁部21A、和对周壁部21A的下端进行封闭的底壁部21B构成。周壁部21A具有贯穿设置于下部的排水口21C。排水口21C与供水通道24的一个端部连接。冲洗水经由水箱用供水通道26而流入第一水箱21,且第一水箱21能够贮存冲洗水。水箱用供水通道26的上游端与作为供水源的水管连通。此外,在水箱用供水通道26的下游端处,设置了供水用阀26V。
第二水箱22为空洞,并具有连通口22B和下部开口22C,所述连通口22B在外壳部22A的上端面上与通气通道23的一个端部连接,所述下部开口22C通过将第二水箱22的下端朝向下方开口而形成。此外,在第二水箱22中,外壳部22A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在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上扩大。因此,第二水箱22被形成为,上方区域22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22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该第二水箱22以外壳部22A的上表面处于与第一水箱21的最高贮水位L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而被收纳并固定于第一水箱21内。第二水箱22的下部开口22C在第一水箱21内开口。因此,冲洗水从下部开口22C流入到第二水箱22中,第二水箱22能够以与第一水箱21相同的水位对冲洗水进行贮存。如此,仅通过将第二水箱22收纳并固定于第一水箱21内,便能够完成第一水箱21与第二水箱22之间的连通。因此,不需要对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进行连结的部件,从而能够消除水从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之间的连结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通过将外壳部22A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扩大了的第二水箱22收纳并固定于第一水箱21的内部,从而在第一水箱21中,使上方区域21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21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通气通道23将一个端部与第二水箱22的连通口22B相连接,并从第一水箱21的上端开口起向便器主体10侧延伸,而将另一个端部与水封部13的下游侧的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上部相连接。因此,通气通道23经由高于第一水箱21的最高贮水位L的位置而对第二水箱22和便器排水通道12进行连通。通气通道23在中途设置了作为延迟装置的开闭阀25。开闭阀25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而被控制开闭,从而能够对通气通道23进行开闭。
供水通道24的一个端部与第一水箱21的排水口21C连接,而另一个端部被配置于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的后部处,并以沿着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的上部边缘喷出冲洗水的方式形成了喷水口24A。因此,从喷水口24A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池部11的表面而朝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能够在便池部11内形成漩涡流。供水通道24在中途设置了泵P,所述泵P向便池部11侧压送贮存于第一水箱21中的冲洗水。该泵P具有能够对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增减的流量调节功能。
接下来,对具有这种结构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下,第一水箱21将冲洗水贮存至最高贮水位L。此外,第二水箱22将冲洗水贮存至与第一水箱21内相同的水位。在该待机状态下,关闭设置于通气通道23中的开闭阀25及设置于水箱用供水通道26中的供水用阀26V。便器主体10将冲洗水贮留于水封部13中,从而形成了水封。
在水洗式便器中,当未图示的便器冲洗按钮被操作时,泵P将工作,从而开始进行便器冲洗。如图6所示,泵P在工作初期(0~t1秒),在使流量缓慢增加的同时将冲洗水向便池部11侧压送。由此,实施泵P内的空气抽出,从而能够避免掺气声音的产生。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在第一水箱21中,上方区域21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21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第一水箱21内部的水位一口气地下降,从而形成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此外,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内的水位上升。
当经过t1秒时,使泵P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增加到q1(L/min)(t1秒~t2秒)。于是,首先,如图3所示,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向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侧溢流的冲洗水的流量也增加。此外,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进一步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大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由此,第二水箱22能够产生从便器排水通道12抽吸气体所需的抽吸力。
而且,通过泵P的持续工作,从而如图4所示,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向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侧溢流的冲洗水在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处形成水膜,从而将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封闭。在该状态下,便器冲洗装置20打开设置于通气通道23中的开闭阀25。于是,由于气体能够在通气通道23内从便器排水通道12侧向第二水箱22侧流动,因此随着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的下降,第二水箱22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也就是说,开闭阀25为如下的延迟装置,即,在与开始通过供水通道24向便池部11供给贮存于第一水箱21中的冲洗水(使泵P工作从而开始进行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开阀,而使从便器排水通道12侧向第二水箱22侧流动的通气通道23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的延迟装置。
此外,由于在该便器冲洗装置20中,通过开闭阀25的开阀,从而使第二水箱22开始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因此,能够通过对开闭阀25的开阀进行控制,从而容易地对第二水箱22开始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的时机进行控制。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20能够恰当地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以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通过在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处所形成的水膜,从而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形成封闭空间,第二水箱22对该封闭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因此,在该水洗式便器中,由于能够可靠地从便器排水通道12内减少气体,因此,即使通过较少的冲洗水,也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此外,通过在与开始进行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打开作为延迟装置的开闭阀25,从而能够在该期间内使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下降,而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形成较大的水位差。由于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的大小同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第二水箱22具有强力的抽吸力。因此,第二水箱22能够一口气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20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
泵P进一步工作,在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下降的同时,第二水箱22继续抽吸来自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此时,虽然第二水箱22内的冲洗水大流量地流出到第一水箱21内,但由于在第二水箱22中,上方区域22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22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缓慢下降。
此外,由于第一水箱21的下方区域21D与上方区域21U相比,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较多,因此能够减少由从第二水箱22流出到第一水箱21内的冲洗水而引起的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的上升。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20能够使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缓慢下降,且减少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的上升,因此能够维持充分地确保了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水箱22能够在从最初起较长的时间内,以较强的抽吸力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
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20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如下状态,即,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强于通过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的虹吸作用而产生的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负压力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虹吸作用的持续过程中,气体从第二水箱22侧回流至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情况。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20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20中,当如图5所示那样,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冲洗水处于大致满水状态,且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负压力成为最大的状态下,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减少时,如图6所示,将泵P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一步增加到q2(L/min)(t2秒~t3秒)。由此,由于增加了从第一水箱21向便池部11内流出的冲洗水的流量,因此防止了由于从第二水箱22内流出到第一水箱21内的冲洗水而使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上升的情况,从而防止了第一水箱2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的减少。由此,能够将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维持为,不弱于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负压力,从而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虹吸作用持续,由此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将便池内的污物等良好地向便器主体10外排出。
因此,实施例1的水洗式便器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在t3秒~t4秒间,通过减少泵P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从而减少便池部11内的冲洗水,由此使便池部11内的水位下降。由此,空气从便池部11侧流入到便器排水通道12内,从而虹吸作用结束。
由于虹吸作用结束后,使冲洗水贮留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内,以进行水封,因此在以小流量q3(L/min)将冲洗水供给至便池部11内之后,停止泵P而结束便器冲洗(t4秒~t5秒)。此外,打开设置于水箱用供水通道26中的供水用阀26V,以将冲洗水贮留于第一水箱21内。之后,当第一水箱2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达到最高贮水位L,且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达到与第一水箱21内相同的水位时,关闭供水用阀26V,并且也关闭设置于通气通道23中的开闭阀25。由此,如图1所示,水洗式便器恢复到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
虽然第一水箱21内的水位因泵P工作以执行便器冲洗而下降,但不会低于第二水箱22的下部开口22C。也就是说,第二水箱22被配置为,下部开口22C在与第一水箱21的最低贮水位相比较低的高度处,于第一水箱21内开口。因此,由于第二水箱22的下部开口22C常时通过贮存于第一水箱21内的冲洗水被封闭,而不在第一水箱21内开放,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臭气)经由通气通道23而被排放到第一水箱21内的情况。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在如下方面与实施例1不同,即,便器冲洗装置30具备第三水箱32,并且利用喷射泵33而将贮存于第一水箱31内部的冲洗水向便器主体10供给。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便器冲洗装置30位于便器主体10的后方,且将大部分配置在低于便器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处。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实现低矮轮廓。该便器冲洗装置30具备第一水箱21、第二水箱22、通气通道23、供水通道24、作为延迟装置的开闭阀25、第三水箱32、及喷射泵33。
第一水箱31的上端朝向上方开口,并且该第一水箱31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周壁部31A、和对周壁部31A的下端进行封闭的底壁部31B而构成。第一水箱31在内部收纳并固定有第二水箱22和第三水箱32。
第三水箱32具有在第一水箱31内朝向下方开放的流入口32A。此外,该第三水箱32在上端部处具有流出口32B。向后文叙述的喷射喷嘴36供给冲洗水的分支供水通道37以水密状态从上表面插入到第三水箱32中。流出口32B的开口面积被形成为,大于喷射喷嘴36的喷射口36A的开口面积。
供水通道34对流出口32B和便器主体10进行连通。该供水通道34从流出口32B的开口边缘起连续并延伸。因此,供水通道34的流道面积被形成为,大于喷射喷嘴36的喷射口36A的开口面积。此外,供水通道34具有到便器主体10的后端上部为止的朝向斜上方的上升坡度,并且供水通道34以下游端的喷水口34A沿着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的上部边缘喷出冲洗水的方式而配置。因此,从供水通道34的喷水口34A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池部11的表面而朝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能够在便池部11内形成漩涡流。
此外,由于第三水箱32的流出口32B被形成于第三水箱32的上端部,因此供水通道34不会变长,并且,供水通道34的上升坡度不会变陡。因此,能够减少通过供水通道34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因此,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喷射泵33具有喷射喷嘴36,所述喷射喷嘴36被配置在第三水箱32内且以隔开间隙的方式与第三水箱32的流出口32B对置的位置处。喷射泵33通过第三水箱32的流出口32B和喷射喷嘴36而构成。喷射喷嘴36被设置于第三水箱32内的上部,并使冲洗水的喷出方向朝向流出口32B,以使所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供水通道34流动。如此,喷射泵33被配置于第三水箱32的上部。冲洗水经由将水箱用供水通道26分支的分支供水通道37而流入到喷射喷嘴36中。分支供水通道37在中途设置了喷射喷嘴用阀37V。
接下来,对具有这种结构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下,第一水箱31将冲洗水贮存至最高贮水位L。第二水箱22将冲洗水贮存至与第一水箱31相同的水位。在第三水箱32中,冲洗水流入至供水通道34内,且第三水箱32处于满水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关闭设置于通气通道23中的开闭阀25、设置于水箱用供水通道26中的供水用阀26V、及设置于分支供水通道37中的喷射喷嘴用阀37V。便器主体10将冲洗水贮留于水封部13中,从而形成了水封。
在水洗式便器中,当未图示的便器冲洗按钮被操作时,如图8所示,喷射喷嘴用阀37V将开阀,从而开始进行便器冲洗。也就是说,从喷射喷嘴36的喷射口36A喷射冲洗水,并汲取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且经由流出口32B及供水通道34而向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供给冲洗水。此时,能够向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供给从喷射喷嘴36的喷射口36A喷出的冲洗水的流量的、大约3~4倍的流量的冲洗水。
当开始进行便器冲洗时,由于在第一水箱31中,上方区域31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31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第一水箱31内的水位一口气下降,从而形成第一水箱3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此外,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的水位上升。
之后,当继续便器冲洗时,如图9所示,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向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侧溢流的冲洗水的流量也增加。此外,第一水箱31内的水位进一步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大第一水箱3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由此,第二水箱22能够产生从便器排水通道12抽吸气体所需的抽吸力。
而且,当继续便器冲洗时,如图10所示,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向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侧溢流的冲洗水在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处形成水膜,从而将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封闭。在该状态下,便器冲洗装置30打开设置于通气通道23中的开闭阀25。于是,由于气体能够在通气通道23内从便器排水通道12侧向第二水箱侧流动,因此,随着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的下降,第二水箱22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
此外,由于在该便器冲洗装置30中,通过开闭阀25的开阀,从而使第二水箱22开始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的抽吸,因此能够通过对开闭阀25的开阀进行控制,从而容易地对第二水箱22开始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的时机进行控制。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恰当地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以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通过在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下游部处所形成的水膜,从而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形成封闭空间,第二水箱22对该封闭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因此,在该水洗式便器中,由于能够可靠地从便器排水通道12内减少气体,因此即使通过较少的冲洗水,也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此外,通过在与开始进行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打开作为延迟装置的开闭阀25,从而能够在该期间内使第一水箱31内的水位下降,由此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形成较大的水位差。由于第一水箱3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的大小同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第二水箱22具有强力的抽吸力。因此,第二水箱22能够一口气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
进一步继续便器冲洗,在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下降的同时,第二水箱22继续抽吸来自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此时,虽然第二水箱22内的冲洗水大流量地流出到第一水箱31内,但由于在第二水箱22中,上方区域22U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22D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因此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缓慢下降。
另外,由于第一水箱31的下方区域31D与上方区域31U相比,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较多,因此能够减少由从第二水箱22流出到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而引起的第一水箱31内的水位的上升。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使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缓慢下降,且减少第一水箱31内的水位的上升,因此能够维持充分地确保了第一水箱31内与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差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水箱22能够在从最初起较长的时间内,以较强的抽吸力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
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如下状态,即,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强于通过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的虹吸作用而产生的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负压力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虹吸作用的持续过程中,气体从第二水箱22侧回流至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情况。因此,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
此外,在该便器冲洗装置30中,即使在如图11所示那样,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冲洗水处于大致满水状态,且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负压力成为最大,也由于第二水箱22的抽吸力较强,因而能够防止在虹吸作用的持续过程中,气体从第二水箱22侧回流至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情况。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30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从而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将便池内的污物等良好地向便器主体10外排出。
因此,实施例2的水洗式便器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当进一步继续便器冲洗时,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进一步下降,且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到低于第三水箱32的流入口32A的位置。于是,空气从第一水箱31经由第三水箱32的流入口32A而流入到第三水箱32内,从而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一口气地下降。因此,喷射泵33在第三水箱32内露出,从而喷射泵33无法汲取冲洗水。于是,向便池部11内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减少,便池部11内的水位下降。由此,空气从便池部11侧流入到便器排水通道12内,从而虹吸作用结束。
由于虹吸作用结束后,使冲洗水贮留于便器主体10的水封部13内,以进行水封,因此在将冲洗水供给至便池部11内之后,使喷射喷嘴用阀37V闭阀,从而结束便器冲洗。此外,打开设置于水箱用供水通道26中的供水用阀26V,以将冲洗水贮留于第一水箱31内。之后,当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达到最高贮水位L,第二水箱22内的水位达到与第一水箱31内相同的水位,且第三水箱32内处于满水状态时,关闭供水用阀26V,并且也关闭设置于通气通道中的开闭阀25。由此,如图7所示,水洗式便器恢复至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
由于第二水箱22的下部开口22C与第三水箱32的流入口32A相比位于下方,因此第二水箱22被配置为,下部开口22C在与第一水箱31的最低贮水位相比较低的高度处,于第一水箱31内开口。因此,由于第二水箱22的下部开口22C常时通过贮存于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被封闭,而不在第一水箱31内开放,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臭气)经由通气通道23而被排放到第一水箱31内的情况。
在该便器冲洗装置30中,通过喷射泵33来汲取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从而开始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同时,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经由第三水箱32的流入口32A而流入到第三水箱32内。此时,由于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受到第一水箱31内的冲洗水的水压的影响,因此第三水箱32内通过冲洗水而被维持在满水状态。因此,由于喷射泵33维持淹没于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中的状态,从而能够持续汲取第三水箱32内的冲洗水,所以能够持续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第一发明及第二发明并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载及附图而进行了说明的实施例1及2,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通过将外壳部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扩大了的第二水箱收纳并固定于第一水箱的内部,从而使第一水箱的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第二水箱44的外壳部并未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变形,通过使第一水箱41、42的上部向内侧凹陷,从而使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2(C)所示,在第一水箱43的内侧的上部安装正方体的独立部件43A,该独立部件43A用于使第一水箱43的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2)虽然在实施例1及2中,第二水箱的外壳部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向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扩大,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2(D)所示,使第二水箱45的外壳部的上部与下部相比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方向等多个方向上扩大。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2(E)所示,在第二水箱46中,通过使外壳部趋于下方而逐渐向内侧收缩,从而使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3)虽然在实施例1及2中,作为延迟装置而使用了开闭阀,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3(A)、图13(B)所示,在第二水箱51中设置延迟装置。也就是说,图13(A)所示的第二水箱51通过形成有节流口53的划分壁52而将内部划分为上部贮水室51U和下部贮水室51D。在该第二水箱51中,当开始便器冲洗从而使第二水箱51内的冲洗水从下部开口51A流出到第一水箱21内时,在便器冲洗初期,冲洗水将通过节流口53。此时,由于冲洗水的流动阻力相对较大,因此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缓慢下降。由于在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下降至划分壁52的下方时,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空气将通过节流口53,因此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急剧地下降。如此,通过该结构,能够形成如下的延迟装置,即,能够在与开始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便器排水通道侧向第二水箱51侧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的延迟装置。
此外,图13(B)所示的第二水箱51通过形成有节流口53的划分壁52而将内部划分为上部贮水室51U和下部贮水室51D,在下部贮水室51D中收纳有球状的浮子54,所述浮子54与冲洗水相比,比重较小,从而能够对节流口53进行封闭。在该第二水箱51中,当开始便器冲洗从而使第二水箱51内的冲洗水从下部开口51A流出到第一水箱21内时,由于在便器冲洗初期,通过节流口53的冲洗水受到浮子54的阻力,因此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与不存在浮子54的情况相比进一步缓慢地下降。当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下降至划分壁52的下方时,由于浮子54下降而使节流口53开放,并且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空气通过节流口53,因此第二水箱51内的水位急剧地下降。如此,通过该结构,能够形成如下的延迟装置,即,能够在与开始便器冲洗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便器排水通道侧向第二水箱51侧流动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的延迟装置。
(4)虽然在实施例2中,便器冲洗装置具备第三水箱,并具备喷射泵,所述喷射泵具有朝向第三水箱的流出口喷出冲洗水的喷射喷嘴,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4所示,便器冲洗装置60不具备第三水箱。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采用如下方式即可,即,使分支供水通道37延伸至第一水箱31的底壁部31B的附近,并将喷出喷嘴61的喷出口61A配置于底壁部31B的附近,且将供水通道62的上游端开口62A配置在与该喷出口61A对置的位置处,从而形成喷射泵。
接下来,对第三发明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发明的冲洗水控制装置能够具有设置于所述供水通道中的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第一水箱的高度较低,也能够稳定地对冲洗水从第一水箱向便池部的供给进行控制。
在第三发明中,能够具备吸气控制装置,所述吸气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二水箱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抽吸气体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吸气控制装置而对第二水箱从便器排水通道抽吸气体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配合从第一水箱向便池部供给冲洗水的供给状态,而在恰当的时刻从便器排水通道抽吸气体,以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第三发明的吸气控制装置能够被构成为,通过具有节流口(orifice)的划分壁而将所述第二水箱划分为上部贮水室和下部贮水室。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始冲洗水从第一水箱向便池部的供给时,在其初期阶段,冲洗水将通过节流口。由于冲洗水为液体,因此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下降将因冲洗水的流动阻力而变得较慢。然后,当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至划分壁的下方时,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气体将通过节流口。于是,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的下降变快,从而从便器排水通道抽吸的气体的流量增多。由此,第二水箱能够从便器排水通道一口气地抽吸气体,从而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
能够在所述下部贮水室内设置封闭部件,所述封闭部件能够通过浮于冲洗水中,从而对所述节流口进行封闭。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始从第一水箱向便池部供给冲洗水时,由于在其初期阶段,封闭部件欲对节流口进行封闭,因此通过节流口的冲洗水的流量与不存在封闭部件的情况相比被减少。然后,在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而使封闭部件开始下降之后,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气体通过节流口。于是,第二水箱内的水位的下降变快。由于与未设置有封闭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延迟从便器排水通道抽吸的气体的流量增多的时刻,因此能够延迟使便器排水通道内产生虹吸作用的时刻。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将具备第三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具体化了的实施例3~6进行说明。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实施例3的水洗式便器具备便器主体10和便器冲洗装置300。便器主体10具有便池部11、和与便池部11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12。便池部11具有沿着上表面的开口边缘而形成的唇面通水通道14。便器排水通道12的上游端与便池部11的下端部连通。从便器排水通道12的顶部(最高的部分)到便池部11的下端部为止的区域成为水封部13。便器排水通道12具有通气口15,所述通气口15位于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且在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处开口。此外,便器排水通道12在从通气口15向下方延伸的区域内具有将直径尺寸缩窄了的颈缩部16。
便器冲洗装置300具备第一水箱110、供水通道114、第二水箱115、通气通道118、冲洗水控制装置119、及吸气控制装置122。第一水箱110贮存有从具备供水阀112的浮球塞111被供给的冲洗水。便器冲洗装置300将贮存于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向便池部11供给。第一水箱110具有形成于下端部的排水口113。排水口113与供水通道114的上游端相连接。供水通道114的下游端与唇面通水通道14相连接。贮存于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能够经由供水通道114而向唇面通水通道14供给。
第二水箱115呈上端被封闭、且下表面作为连通口116而被较大地开放的筒状。第二水箱115被固定于第一水箱110的内部。第二水箱115的连通口116在第一水箱110内,于与便器冲洗前所贮存的冲洗水的最高贮水位相比靠下方的高度处开口。第二水箱115的内部空间(贮留冲洗水的空间)通过该连通口116而与第一水箱110的内部空间(贮留冲洗水的空间)连通。第二水箱115具有形成于上端部并在第一水箱110内的高于冲洗水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处开口的吸排气口117。吸排气口117与通气通道118的一个端部相连接。通气通道118的另一个端部与便器排水通道12的通气口15相连接。也就是说,通气通道118对第二水箱115中的高于第一水箱110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和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高于水封部13的位置进行连通。
冲洗水控制装置119具有设置于供水通道114的中途的泵120和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泵120将贮留于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向便池部11(唇面通水通道14)侧压送。泵120具有如下的流量调节功能,即,无论第一水箱110的落差压力如何,均能够对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增减的功能。也就是说,即能够使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小于仅由第一水箱110的落差压力决定的流量,也能够使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大于仅由第一水箱110的落差压力决定的流量。此外,当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开阀时,将成为容许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的供给的状态,而当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闭阀时,将停止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内向便池部11侧的供给。
吸气控制装置122具有设置于通气通道118的中途的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当该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开阀时,将成为如下的状态,即,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下游侧(上方)的空间、与第二水箱115内的与冲洗水相比靠上方的空间连通,从而空气能够在两个空间之间流动的状态。此外,当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闭阀时,通气通道118中的空气的流动被阻断。
接下来,对具有这种结构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工序进行说明。
在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下,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处于闭阀状态并且泵120是停止的。第一水箱110将冲洗水贮存至最高贮水位。第二水箱115将冲洗水贮存至与第一水箱110相同的水位。另一方面,便器主体10将冲洗水贮留于水封部13中,从而形成了水封。
当从该状态起,通过便器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或者未图示的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使用者离开了便池部11的情况时,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将切换为开阀状态,同时泵120将起动。于是,开始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的供给(即,便器冲洗)。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被压送的冲洗水通过唇面通水通道14而被供给至便池部11内,并将便池部11内的污物冲向便器排水通道12侧。此外,流入到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冲洗水在颈缩部16处飞散从而形成水膜。
此外,与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开始向便池部11侧流出同时,或者在冲洗水开始向便池部11流出之后,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从闭阀状态切换为开阀状态。当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开阀时,第二水箱115内的与冲洗水相比靠上方的空间、和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上方(下游侧)的空间将连通。因此,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并且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下游侧(上方)的空间内的气体通过通气通道118,而被抽吸至第二水箱115内。由此,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从而水封部13内的污物等被向便器主体10外排出。
当预定量的冲洗水被供给至便池部11中时,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将闭阀,且泵120将停止,从而向便池部11的冲洗水的供给将停止,便器冲洗将结束。在开始了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的供给之后,继续从浮球塞111向第一水箱110内供给冲洗水。因此,第一水箱110内及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上升。而且,当达到预定的水位时,自浮球塞111的供水将停止,并且第一水箱110内及第二水箱115内将被保持为预定的最高贮水位。由此,水洗式便器恢复至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
在便器冲洗装置300中,在供水通道114中设置了泵120以作为冲洗水控制装置119,所述冲洗水控制装置119对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控制。因此,泵120能够根据便池部11及便器排水通道12的形状,而对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适当地设定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由此,水洗式便器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即,当便器主体10为使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排水流量增多的形状时,只需将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设定为减少,从而减少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即可。如果采用此种方式,则能够防止污物向通气通道118内的抽吸。由此,第二水箱115能够可靠地抽吸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从而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
此外,当便器主体10为使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排水流量减少的形状时,只需将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设定为增大,从而增多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即可。如果采用此种方式,则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因此,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利用虹吸作用,而将污物等良好地向便器主体10外排出。此外,在该水洗式便器中,由于第一水箱110的位置处于与便池部11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无法通过第一水箱110的落差压力来提高冲洗水的供水压力。但是,如果将泵120所压送的流量设定得较大,则即使第一水箱110的高度较低,也能够稳定地实施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的供给。
此外,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在通气通道118中设置了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以作为吸气控制装置122,所述吸气控制装置122对从便器排水通道12向第二水箱115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如果根据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的开闭及泵120的驱动,来对该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的开闭(从便器排水通道12向第二水箱115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则能够配合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供给冲洗水的供给状态,而在恰当的时刻,使第二水箱115从便器排水通道12抽吸气体,以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例如,在初期将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设为少量,并实施对便池部11的便池冲洗,且在颈缩部16中形成冲洗水的水膜。之后,增大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从而增强第二水箱115从便器排水通道12抽吸气体的抽吸力。由此,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强力的虹吸作用,从而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而且,只需在便器冲洗的末期将泵120的压送流量设为少量,便能够以所需要的最少的冲洗水而使水封部13处于满水状态。
<实施例4>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4的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装置310的吸气控制装置124与实施例3不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吸气控制装置124具有划分壁125,所述划分壁125将第二水箱115内划分为上部贮水室127、和与上部贮水室127相比靠下方的下部贮水室128。在该划分壁125上,形成有上下贯穿的节流口126。划分壁125被设置在与待机状态下的冲洗水的最高贮水位相比较低的位置处。上部贮水室127在上端部开口有吸排气口117。下部贮水室128在下端部开口有连通口116。另外,通气通道118中未设置有通气用电磁开闭阀。因此,第二水箱115内的与冲洗水相比靠上方的空间、和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上方(下游侧)的空间常时连通。
当开始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的供给时,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将水势良好地向便池部11侧流出,从而贮留于第一水箱110中的除第二水箱115以外的区域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在第二水箱115内,由于在供给的初期(也就是说,直到在颈缩部16处冲洗水形成水膜为止的期间),通过节流口126的冲洗水为流动阻力较大的冲洗水(液体),因此第二水箱115(上部贮水室127)内的水位下降较慢。因此,第二水箱115从便器排水通道12内抽吸的气体的流量较少。吸气控制装置124被设计成,在颈缩部16处形成有冲洗水的水膜的时机,使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下降至划分壁125的下方。当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下降至划分壁125的下方时,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气体将通过节流口126。因此,第二水箱115(下部贮水室128)内的水位的下降变快。也就是说,由于第二水箱115从便器排水通道12内抽吸的气体的流量增多,从而能够一口气地对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因此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
另外,当使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的下降迟于第一水箱110内的水位的下降时,将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当第一水箱110内的水位下降,从而从第一水箱110内流出的冲洗水的流量变少时,与从第一水箱110内流出的冲洗水的流量相比,从第二水箱115内向第一水箱110内流入的冲洗水的流量变多。由于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第一水箱110内和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差将变小,因此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的下降速度将变慢,从而第二水箱115的抽吸力将下降。由此,存在气体从第二水箱115向便器排水通道12侧回流,从而虹吸作用结束的可能性。
但是,该水洗式便器能够通过泵120来增加从第一水箱110内向便池部11侧流出的冲洗水的流量。因此,能够避免第一水箱110内与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差变小的情况,从而加快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的下降速度。由此,能够防止第二水箱115的抽吸力的下降,从而能够使虹吸作用持续。
此外,为了使第二水箱115内的初期的水位的下降变缓,以使从开始便器冲洗到第二水箱115从便器排水通道12内抽吸的气体的流量增多为止的时间延迟,只需缩小节流口126的内径即可。但是,当缩小节流口126的内径时,存在冲洗水内的异物堵塞节流口126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由于该水洗式便器通过泵120而强制性地将上部贮水室127内的冲洗水向下部贮水室128侧抽吸,因此不存在于节流口126处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实施例5>
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5的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装置320的吸气控制装置129与实施例4不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吸气控制装置129在第二水箱115的下部贮水室128内收纳有能够对节流口126进行封闭的封闭部件130。该封闭部件130与冲洗水相比,比重较小。因此,封闭部件130能够浮于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中。由此,当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水位在预定高度以上时,封闭部件130将通过浮力而从下侧对节流口126进行封闭。
当开始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供给冲洗水时,在供给的初期,封闭部件130通过浮力而欲从下侧对节流口126进行封闭。因此,通过节流口126的冲洗水的流量与不存在封闭部件130的情况相比被减少。此时的通过节流口126时的流量将受到作用于封闭部件130的浮力的影响,且根据第二水箱115内与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的水位差而发生变动。
而且,当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低于划分壁125的下表面时,与冲洗水相比流动阻力较小的空气将通过节流口126。因此,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的下降变快,从而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在该水洗式便器中,由于在冲洗水通过节流口126的期间内,节流口126的开度通过封闭部件130而被缩窄,因此与未设置有封闭部件130的便器相比,能够延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的时刻。此外,由于如果在气体开始通过节流口126之前,减少泵120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则第一水箱110内与第二水箱115内的水位差将变小,因此通过节流口126的冲洗水的流量减少,从而也能够延迟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虹吸作用的产生。
<实施例6>
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6的水洗式便器中,便器冲洗装置330的冲洗水控制装置131与实施例3不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水洗式便器中,将第一水箱110设置在高于便池部11的位置上。因此,第一水箱110内及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最高贮水位与便池部11相比,处于足够高的位置。便器冲洗装置330具有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和供水用流量控制阀132,所述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设置于供水通道114的中途,所述供水用流量控制阀132被配置于与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处(便池部11侧)。如此,通过将第一水箱110设置在高于便池部11的位置从而使第一水箱110内的落差压力升高的形态、和在供水通道114中设置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和供水用流量控制阀132的形态,而构成了冲洗水控制装置131。
当打开供水用电磁开闭阀121时,通过第一水箱110内的冲洗水的落差压力,而开始冲洗水从第一水箱110向便池部11侧的供给(即,便器冲洗)。被供给至便池部11内的冲洗水将便池部11内的污物冲向便器排水通道12侧。此外,流入到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冲洗水在颈缩部16处飞散从而形成水膜。此外,便器排水通道12中的与水封部13相比靠下游侧(上方)的空间内的气体通过通气通道118而被抽吸至第二水箱115内。由此,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此时,如果对供水用流量控制阀132进行调节而增多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则能够使便器排水通道12内切实地产生虹吸作用,从而能够良好地将污物等向便器主体外排出。此外,如果对供水量流量控制阀132进行调节而减少向便池部11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则能够防止污物被抽吸至通气通道118内的情况。此外,与冲洗水开始向便池部11侧流出同时,或者在冲洗水开始流出到便池部11中之后,通气通道118的通气用电磁开闭阀123被切换为开阀状态。因此,随着第二水箱115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便器排水通道12内的空气通过通气通道118而被抽吸至第二水箱115内,从而在便器排水通道12内产生虹吸作用,由此水封部13内的污物等向便器主体10外被排出。
第三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及附图而进行了说明的实施例3至6,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
(1)虽然在实施例3至实施例6中,将第二水箱配置于第一水箱的内部,但第二水箱也可以被配置于第一水箱的外部。
(2)虽然在实施例3至实施例5中,将第一水箱的位置配置在与便池大致相同的高度,但也可以将第一水箱配置在高于便池的位置上。
(3)虽然在实施例3至实施例5中,作为冲洗水控制装置,而使用了可对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泵,但也可以取代泵而将流量控制阀作为冲洗水控制装置来使用,也可以通过无法对所压送的冲洗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泵、和设置于该泵的下游侧的流量控制阀来构成冲洗水控制装置。
(4)虽然在实施例3、实施例6中,作为对从便器排水通道向第二水箱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的吸气控制装置,而在通气通道中设置了通气用电磁开闭阀,但也可以设置流量控制阀,以代替通气用电磁开闭阀,还可以在设置通气用电磁开闭阀的基础上,再设置流量控制阀。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吸气控制装置。
(5)在实施例4、实施例5中,也可以在通气通道中设置电磁开闭阀,以作为对从便器排水通道向第二水箱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的吸气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流量控制阀,还可以设置电磁开闭阀和流量控制阀。
(6)在实施例6中,也可以应用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吸气控制装置。
(7)虽然在实施例6中,作为冲洗水控制装置,而将第一水箱设置在高于便池部的位置上以增高第一水箱内的落差压力,并在供水通道中设置了电磁开闭阀和流量控制阀,但也可以取代该结构,而如实施例3至实施例5那样,在供水通道中设置泵和电磁开闭阀。
接下来,对第四发明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发明的流出口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箱的上部,并且所述喷嘴可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箱内的上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便器冲洗装置配置在低于便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位置上,也能够通过喷射泵而将大流量的冲洗水向便器主体供给。因此,通过具备便器主体和该便器冲洗装置,从而能够实现低矮轮廓的水洗式便器。
第四发明的喷嘴能够喷射冲洗水,直到空气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流入到所述第三水箱内,从而所述第三水箱内的水位下降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当空气从第一水箱经由流入口而流入到第三水箱内时,第三水箱内的水位将急剧地下降,从而喷射泵无法汲取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由此停止了自喷嘴的冲洗水的喷射。由于当向喷嘴的冲洗水的供水压力发生变动时,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将发生变动,因此被喷射泵汲取的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流量也发生变动。如此,虽然当向喷嘴的冲洗水的供水压力发生变动时,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将发生变动,但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使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大致固定。
也就是说,在第三水箱内的水位下降之前被喷射泵汲取的冲洗水的水量与贮留于第三水箱的外侧且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量相等,并大致固定。当喷射泵汲取固定水量的冲洗水时,如果从喷嘴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少,则喷出时间将变长,如果从喷嘴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多,则喷出时间将变短。如此,为了使喷射泵汲取固定水量的冲洗水,从喷嘴喷射的清洗水的水量也为大致固定的水量。因此,即使由于从喷嘴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而使被汲取的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从而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该便器冲洗装置也能够使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大致固定。
在第四发明中,能够改变空气开始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向所述第三水箱流入时的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经由流入口而向第三水箱流入时的第一水箱内的水位,从而能够改变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也就是说,当降低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经由流入口而向第三水箱流入时的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时,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时期将延迟,从而喷射泵能够在较长的期间内汲取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增多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另一方面,当增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经由流入口而向第三水箱流入时的第一水箱内的水位时,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时期将提前,从而喷射泵无法及早地汲取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减少便器冲洗装置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如此,由于该便器冲洗装置能够容易地改变向便器主体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便器冲洗水量有所不同的多种便器主体。
在第四发明中,能够具备对所述第一水箱的下部和所述喷嘴进行连通的连通通道、和设置于该连通通道上并将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向所述喷嘴输送的送水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利用送水装置而向喷嘴输送冲洗水,因此能够向喷嘴输送稳定的高水压的冲洗水。因此,喷射泵能够强力地汲取第三水箱内的冲洗水,并能够经由供水通道114而稳定地向便器主体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将具备第四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水洗式便器具体化了的实施例7至实施例10进行说明。
<实施例7>
如图19所示,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具备便器主体10、和向便器主体10供给冲洗水的便器冲洗装置220。便器主体10具有便池部11、和与便池部11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12。
便器冲洗装置220被配置于便器主体10的后方、且低于便器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处。因此,该水洗式便器实现了低矮轮廓。该便器冲洗装置220具备第一水箱221、第二水箱222、喷射泵223、及供水通道224。冲洗水经由与作为供水源的水管连通的水箱供水通道225而流入到第一水箱221中。水箱供水通道225具有设置于下游端的水箱供水用阀225V。第一水箱221能够贮留经由水箱供水通道225而流入的冲洗水。
第二水箱222被配置于第一水箱221内。该第二水箱222具有流入口222A,所述流入口222A在第一水箱221内的下部的附近朝向下方开放。此外,该第二水箱222在上端部具有流出口222B。向后文叙述的喷射喷嘴226供给冲洗水的分支供水通道227以水密状态从上表面插入第二水箱222。流出口222B的开口面积被形成为,大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的开口面积。
供水通道224对流出口222B和便器主体10进行连通。该供水通道224从流出口222B的开口边缘起连续并延伸。因此,供水通道224的流道面积被形成为,大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的开口面积。此外,供水通道224具有到便器主体10的后端上部为止的朝向斜上方的上升坡度,并且以下游端的喷水口224A沿着便器主体10的便池部11的上部边缘喷出冲洗水的方式而配置。因此,从供水通道224的喷水口224A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池部11的表面而单向流动,从而能够在便池部11内形成漩涡流。
此外,由于第二水箱222的流出口222B被形成于第二水箱222的上端部,因此供水通道224不会变长,并且,供水通道224的上升坡度不会变陡。因此,能够减少通过供水通道224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
喷射泵223具有喷射喷嘴226,所述喷射喷嘴226被配置于第二水箱222内、且以隔开间隙的方式而与第二水箱222的流出口222B对置的位置处。喷射泵223通过第二水箱的流出口222B和喷射喷嘴226而构成。该喷射喷嘴226被设置于第二水箱222内的上部,并且使冲洗水的喷出方向朝向流出口222B,以使所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供水通道224流动。如此,喷射泵223被配置于第二水箱222的上部。冲洗水经由将水箱供水通道225分支的分支供水通道227而流入到喷射喷嘴226。分支供水通道227具有喷射喷嘴用阀227V。
接下来,对具有这种结构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在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下,从水箱供水通道225流入的冲洗水流入到第一水箱221内。而且,冲洗水还从第一水箱221的下部经由第二水箱222的流入口222A而流入到第二水箱222内部。也就是说,水洗式便器在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22内将冲洗水贮存至满水状态,从而成为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水箱供水用阀225V及喷射喷嘴用阀227V闭阀。
此外,在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下,由于与朝向第一水箱221的上方开口的开口面积相比,供水通道224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较小,因此利用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压,而使冲洗水从第二水箱222流入至与下游侧连通的供水通道224内。也就是说,第二水箱222通过冲洗水而处于满水状态,并且供水通道224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上升至高于第二水箱222的外侧的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水位的位置。
接下来,当开始便器冲洗时,如图20所示,喷射喷嘴用阀227V开阀。于是,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冲洗水,并汲取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的冲洗水、和被其汲取的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合流,从而冲洗水经由供水通道224而向便器主体10被供给。此时,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出的冲洗水的流量的大约3~4倍的流量的冲洗水。
在该便器冲洗装置220中,由于将喷射泵223配置于第二水箱222的上部,因此供水通道224不会变长,并且,供水通道224的上升坡度不会变陡。因此,能够减少通过供水通道224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由此,该便器冲洗装置220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通过喷射泵223,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被汲取,并且开始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同时,第一水箱221的下部的冲洗水经由第二水箱222的流入口222A而流入到第二水箱222内。由此,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此时,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受到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压的影响,从而第二水箱222内通过冲洗水而被维持在满水状态。因此,喷射泵223能够维持淹没于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中的状态。由此,喷射泵223能够持续汲取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从而能够持续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当进一步继续便器冲洗时,如图21所示,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进一步下降,并且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至低于第二水箱222的流入口222A的位置。于是,空气从第一水箱221经由第二水箱222的流入口222A而流入到第二水箱222内,从而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的水位一口气地下降。因此,喷射泵223在第二水箱222内露出,从而喷射泵223无法汲取冲洗水。
便器冲洗装置220具有对第二水箱222内的水位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水位传感器(例如,浮动传感器),当该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二水箱222内的水位的下降时,将关闭喷射喷嘴用阀227V。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结束向便器主体10的冲洗水的供给。也就是说,喷射喷嘴226喷射冲洗水,直到空气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22A而流入到第二水箱222内,从而使第二水箱222内的水位下降为止。
由于当向喷射喷嘴226的冲洗水的供水压力发生变动时,所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将发生变动,因此被喷射泵223汲取的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的流量也发生变动。如此,虽然当向喷射喷嘴226的冲洗水的供水压力发生变动时,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将发生变动,但该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装置220能够将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设为大致固定。
也就是说,由于在第二水箱222内的水位下降之前被喷射泵223汲取的冲洗水的水量,与贮留于第二水箱222的外侧且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水量大致相等,因此大致固定。当喷射泵223汲取固定水量的冲洗水时,如果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少,则喷射时间将变长,如果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较多,则喷出时间将变短。如此,当喷射泵223汲取固定水量的冲洗水时,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的冲洗水的水量也为大致固定的水量。因此,即使由于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而使所汲取的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从而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发生变动,便器冲洗装置220也能够将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设为大致固定。
之后,如图22所示,打开水箱供水用阀225V,使冲洗水从水箱供水通道225流入到第一水箱221内,并将冲洗水贮留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22内,从而如图19所示,使水洗式便器恢复到便器冲洗前的待机状态。如此,结束便器冲洗工序的一个循环。
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将便器冲洗装置220配置于便器主体10的后方、且低于便器主体10的上表面的位置处,从而能够实现低矮轮廓。此外,在该水洗式便器中,通过将喷射泵223配置于第二水箱222的上部,从而供水通道224不会变长,并且,供水通道224的上升坡度不会变陡,因此能够减少供水通道224中的冲洗水的压力损失,从而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喷射泵223能够汲取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直到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几乎都流入到第二水箱222内为止,从而便器冲洗装置220能够长时间地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也就是说,该水洗式便器能够利用贮留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22中的几乎所有的冲洗水。
因此,实施例7的水洗式便器具有便器冲洗装置220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能够良好地实施便器冲洗。
<实施例8>
如图23所示,实施例8的水洗式便器在如下方面与实施例7不同,即,通过将便器冲洗装置230的第二水箱231的侧面231B形成为折皱状,从而能够改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31A而向第二水箱231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其他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装置230中,通过使第二水箱231的侧面231B的折皱部分进行伸缩,从而能够改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31A而向第二水箱231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因此,能够改变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
也就是说,如图23(A)所示,使第二水箱231的侧面231B的折皱部分伸展,从而将第二水箱231的流入口231A配置于第一水箱221的下部。由此,能够降低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31A而向第二水箱231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由于当采用此种方式时,能够在开始便器冲洗之后,延迟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时机,因此喷射泵223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汲取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增多便器冲洗装置230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也就是说,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与如下水量大致相等的水量,即,贮存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中的、贮留于流入口231A的上侧且第二水箱231的外侧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量(图23(A)所示的X部分)。
另一方面,如图23(B)所示,收缩第二水箱231的侧面231B的折皱部分,从而将第二水箱231的流入口231A配置于较高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增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31A而向第二水箱231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由于当采用此种方式时,在开始便器冲洗之后,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将提前,因此喷射泵223无法及早地汲取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减少便器冲洗装置230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也就是说,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与如下水量大致相等的水量(与使第二水箱231的侧面231B的折皱部分伸展的情况相比较少的水量),即,贮存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31内的冲洗水中的、贮留于流入口231A的上侧且第二水箱231的外侧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量(图23(B)所示的Y部分)。
如此,由于实施例8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装置230能够容易地改变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便器冲洗时所需要的冲洗水的水量有所不同的多种便器主体10。
<实施例9>
如图24所示,实施例9的水洗式便器在如下方面与实施例7不同,即,便器冲洗装置240为能够对侧面的纵向尺寸有所不同的多个第二水箱241、242进行替换的便器冲洗装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装置240中,由于能够通过对侧面的纵向尺寸有所不同的第二水箱241、242进行替换,从而改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41A、242A而向第二水箱241、242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因此能够改变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
也就是说,如图24(A)所示,通过将侧面的纵向尺寸较长的第二水箱241安装于第一水箱221内,从而将第二水箱241的流入口241A配置于第一水箱221的下部。由此,能够降低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41A而向第二水箱241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由于当采用此种方式时,能够在开始便器冲洗之后,延迟第二水箱241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时机,因此喷射泵223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汲取第二水箱241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增多便器冲洗装置240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也就是说,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与如下水量大致相等的水量,即,贮存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41内的冲洗水中的、贮留于流入口241A的上侧且第二水箱241的外侧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量(图24(A)所示的X部分)。
另一方面,如图24(B)所示,通过将侧面的纵向尺寸较短的第二水箱242安装于第一水箱221内,从而将第二水箱242的流入口242A配置于较高的位置处。由此,能够增高空气开始从第一水箱221经由流入口242A而向第二水箱242流入时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位。由于当采用此种方式时,在开始便器冲洗之后,第二水箱242内的冲洗水的水位的下降将提前,因此喷射泵223无法及早地汲取第二水箱242内的冲洗水。因此,能够减少便器冲洗装置240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也就是说,能够向便器主体10供给与如下水量大致相等的水量(与安装了侧面的纵向尺寸较长的第二水箱241的情况相比较少的水量),即,贮存于第一水箱221及第二水箱242内的冲洗水中的、贮留于流入口242A的上侧且第二水箱242的外侧的第一水箱221内的水量(图24(B)所示的Y部分)。
如此,由于实施例9的水洗式便器的便器冲洗装置240能够容易地改变向便器主体10供给的冲洗水的水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便器冲洗时所需要的冲洗水的水量有所不同的多种便器主体10。
<实施例10>
如图25所示,实施例10的水洗式便器在如下方面与实施例7不同,即,便器冲洗装置250具备连通通道228和泵P,所述连通通道228对第一水箱221的下部和喷射喷嘴226进行连通,所述泵P为,设置于该连通通道228中,且向喷射喷嘴226输送贮留于第一水箱221内的冲洗水的送水装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7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水洗式便器中,在便器冲洗工序中,当开始便器冲洗时,对泵P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从喷射喷嘴226的喷射口226A喷射贮留于第一水箱221中的冲洗水,并汲取第二水箱222内的冲洗水。由于利用泵P而向喷射喷嘴226输送冲洗水,因此,能够向喷射喷嘴226输送稳定的高水压的冲洗水。因此,喷射泵223能够强力地汲取第二水箱222的冲洗水,并经由供水通道224而稳定地向便器主体10供给大流量的冲洗水。
第四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及附图而进行了说明的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中,在第一水箱内配置了第二水箱,但也可以使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相邻配置,并设置对各个水箱的下部进行连接的连接通道。
(2)虽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中,第二水箱与供水通道相比增大了流道面积,但也可以将第二水箱的流道面积设为与供水通道的流道面积相同。
(3)虽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中,在第二水箱的上端部设置了流出口,并对供水通道进行了连结,但流出口只需位于高于流入口的位置处即可。
(4)虽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中,使供水通道与便池部的上部连通,并向便池部的表面喷出冲洗水,但也可以将供水通道的下游端的喷水口设置于便池部的下端或便器排水通道的上游端部,从而沿着便器排水通道喷出冲洗水。
(5)虽然在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中,当第一水箱内部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到低于第二水箱的流入口的位置,从而第二水箱内部的冲洗水的水位下降时,结束向喷射喷嘴的冲洗水的供给,但也可以在第一水箱内部的冲洗水的水位在第二水箱的流入口的上方时,结束向喷射喷嘴的冲洗水的供给。
符号说明
10…便器主体;
11…便池部;
12…便器排水通道;
13…水封部;
20、30、60…便器冲洗装置;
21、31…第一水箱;
21D…(第一水箱的)下方区域;
21U…(第一水箱的)上方区域;
22…第二水箱;
22C…(第二水箱的)下部开口;
22D…(第二水箱的)下方区域;
22U…(第二水箱的)上方区域;
23…通气通道;
24、34…供水通道;
25…开闭阀(延迟装置);
L…最高贮水位;
300、310、320、330…便器冲洗装置;
110…第一水箱;
115…第二水箱;
114…供水通道;
118…通气通道;
119、131…冲洗水控制装置;
120…泵;
122、124、129…吸气控制装置;
125…划分壁;
126…节流口;
127…上部贮水室;
128…下部贮水室;
130…封闭部件;
220、230、240、250…便器冲洗装置;
221…第一水箱;
222、231、241、242…第二水箱;
222A、231A、241A、242A…流入口;
222B…流出口;
223…喷射泵机构;
224…供水通道;
226…喷射喷嘴;
228…连通通道;
P…泵(送水机构)。

Claims (18)

1.一种便器冲洗装置,其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
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水箱,其贮存冲洗水;
第二水箱,其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并且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多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通气通道,其经由高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而对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
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
延迟装置,其在与开始通过所述供水通道向所述便池部供给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侧向所述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所述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水箱中,使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3.一种便器冲洗装置,其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
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水箱,其贮存冲洗水;
第二水箱,其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
通气通道,其经由高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高贮水位的位置,而对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
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
延迟装置,其在与开始通过所述供水通道向所述便池部供给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中的冲洗水相比较迟的时机,使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侧向所述第二水箱侧流动的所述通气通道内的气体的流量达到最大,
所述第一水箱在与所述第二水箱的所述下部开口相比靠上侧的区域内,使上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少于下方区域中的每单位高度的贮水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箱的所述下部开口在与所述第一水箱的最低贮水位相比较低的高度处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中并对该通气通道进行开闭的开闭阀。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水箱被收纳于所述第一水箱内。
7.一种便器冲洗装置,其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主体具有:便池部;便器排水通道,其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
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水箱,其内流入有冲洗水,并贮存所流入的冲洗水;
第二水箱,其与该第一水箱的下部连通;
通气通道,其对该第二水箱和所述便器排水通道进行连通;
供水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便池部进行连通;
冲洗水控制装置,其在便器冲洗的初期将从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便池部供给的冲洗水的流量设为少量,并实施对所述便池部的便池冲洗,之后,增大冲洗水的流量,从而增强所述第二水箱经由所述通气通道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抽吸气体的抽吸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水控制装置在便器冲洗的末期将少量的冲洗水从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便池部供给而使所述便器主体的水封部处于满水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吸气控制装置,所述吸气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二水箱从所述便器排水通道抽吸气体的吸气动作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控制装置以通过具有节流口的划分壁而将所述第二水箱划分为上部贮水室和下部贮水室的方式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部贮水室内设置有封闭部件,所述封闭部件通过浮于冲洗水中,从而能够对所述节流口进行封闭。
12.一种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便器主体,其具有便池部、及与该便池部的下游侧连通的便器排水通道;
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
13.一种便器冲洗装置,其向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所述便器冲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水箱,其内流入有冲洗水,并贮留所流入的冲洗水;
第三水箱,其具有供冲洗水从该第一水箱的下部流入的流入口、及设置于该流入口的上方并与所述便器主体连通的流出口,当向所述便器主体供给冲洗水时,所述第三水箱在空气不会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流入的状态下,受到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的水压的影响,从而将冲洗水维持在满水状态;
喷射泵,其具有喷嘴,所述喷嘴被配置于在该第三水箱内以隔开间隙的方式而与所述流出口对置的位置处,并朝向所述流出口喷射冲洗水;
供水通道,其对所述流出口和所述便器主体进行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口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箱的上部,所述喷嘴被设置于所述第三水箱内的上部。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喷射冲洗水,直到空气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流入到所述第三水箱内,从而使所述第三水箱内的水位下降为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中,
能够改变空气开始从所述第一水箱经由所述流入口而向所述第三水箱流入时的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位。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通通道,其对所述第一水箱的下部和所述喷嘴进行连通;
送水装置,其被设置于该连通通道中,并向所述喷嘴输送贮存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冲洗水。
18.一种水洗式便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便器主体;
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
CN201280008468.4A 2011-02-10 2012-01-26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4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7353 2011-02-10
JP2011027353A JP5846740B2 (ja) 2011-02-10 2011-02-10 洗浄装置
JP2011-159250 2011-07-20
JP2011159250A JP5721575B2 (ja) 2011-07-20 2011-07-20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2012008284A JP5868191B2 (ja) 2012-01-18 2012-01-18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2012-008284 2012-01-18
PCT/JP2012/051631 WO2012108269A1 (ja) 2011-02-10 2012-01-26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4856A CN103354856A (zh) 2013-10-16
CN103354856B true CN103354856B (zh) 2015-01-14

Family

ID=46638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4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4856B (zh) 2011-02-10 2012-01-26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1297A1 (zh)
EP (1) EP2674535A1 (zh)
KR (1) KR20140015322A (zh)
CN (1) CN103354856B (zh)
CA (1) CA2826077A1 (zh)
TW (1) TW201237238A (zh)
WO (1) WO20121082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930A (zh) * 2014-12-05 2015-03-25 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隔排风式马桶
ES2812612T3 (es) * 2015-03-03 2021-03-17 Geberit Int Ag Dispositivo sanitario
KR101582074B1 (ko) * 2015-08-20 2015-12-31 신근식 절수형 양변기
CN105525662A (zh) * 2015-11-19 2016-04-27 刘光磊 气水桶
CN105544684A (zh) * 2015-11-24 2016-05-04 刘光磊 超洁马桶
CN105735438A (zh) * 2016-01-21 2016-07-06 刘光磊 注浆成型的气动虹吸马桶
CN105714907A (zh) * 2016-01-21 2016-06-29 刘光磊 具有负压虹吸气桶的马桶
CN109797825A (zh) * 2018-12-11 2019-05-24 厦门派夫特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刷系统
EP3674491B1 (en) * 2018-12-28 2021-09-01 Shanghai Kohler Electronics, Ltd. Water supply assembly of a toilet
US11371228B2 (en) * 2018-12-28 2022-06-28 Kohler Co. Flushing assembly, water supply assembly, lower position water suction assembly, water tank, check valve for use in a toilet, and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toilet water consumption
JP7015008B2 (ja) * 2019-09-27 2022-02-02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JP7012947B2 (ja) * 2019-09-27 2022-01-31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JP7049589B2 (ja) * 2020-02-25 2022-04-07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3935A (en) * 1979-12-25 1981-07-29 Toto Ltd Flush toilet device
JP2004156382A (ja) * 2002-11-08 2004-06-03 Toto Ltd 便器
CN101517171A (zh) * 2006-08-31 2009-08-26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CN101542050A (zh) * 2007-06-28 2009-09-23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TW200951273A (en) * 2008-05-08 2009-12-16 Inax Corp Flush tank device and flush toil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4811A (en) * 1915-06-25 1916-03-07 John A Blichmann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flush-tanks.
US1593336A (en) * 1924-12-16 1926-07-20 Heisele John Flush tank
US1618362A (en) * 1926-02-26 1927-02-22 Allman David William Siphon for flush tanks
US2177121A (en) * 1937-06-15 1939-10-24 Scott William Flushing device for water closets
JPH0557080U (ja) 1991-12-27 1993-07-30 株式会社イナックス サイホン便器の排気機構
JP3216845B2 (ja) * 1993-08-03 2001-10-09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水洗式便器
US5579542A (en) * 1995-02-23 1996-12-03 Eljer Manufacturing, Inc. Toilet with water saving, vacuum-assisted flush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1911898A4 (en) * 2005-08-01 2009-03-25 Inax Corp DEVICE AND METHOD FOR RINSING TOILET BOWL
JP4994089B2 (ja) * 2007-04-04 2012-08-08 株式会社Lixil 便器排水路の吸気装置
EP2194198A4 (en) * 2007-09-21 2011-07-27 Inax Corp AIR SUCTION DEVICE FOR TOILET VENT PASSAGE
JP5456274B2 (ja) * 2008-05-12 2014-03-26 株式会社Lixil 洗浄タンク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US8615822B2 (en) * 2009-05-31 2013-12-31 Fluidmaster, Inc. Air pressure activated toilet flushing system
US8141179B2 (en) * 2010-06-01 2012-03-27 P & C Hennessy Holdings, Inc. Water saver toilet with uniform water spo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3935A (en) * 1979-12-25 1981-07-29 Toto Ltd Flush toilet device
JP2004156382A (ja) * 2002-11-08 2004-06-03 Toto Ltd 便器
CN101517171A (zh) * 2006-08-31 2009-08-26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CN101542050A (zh) * 2007-06-28 2009-09-23 Toto株式会社 冲水大便器
TW200951273A (en) * 2008-05-08 2009-12-16 Inax Corp Flush tank device and flush toi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4856A (zh) 2013-10-16
EP2674535A1 (en) 2013-12-18
US20130291297A1 (en) 2013-11-07
TW201237238A (en) 2012-09-16
CA2826077A1 (en) 2012-08-16
WO2012108269A1 (ja) 2012-08-16
KR20140015322A (ko)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4856B (zh) 便器冲洗装置及水洗式便器
CN101688389B (zh) 具有用于防止溢出的辅助水箱的坐便器
US9062444B2 (en) Flush toilet
KR20080106174A (ko) 변기 세정 장치
JP4994089B2 (ja) 便器排水路の吸気装置
KR100483510B1 (ko) 분사펌프를 이용한 림측 급수장치를 갖는 양변기
KR20080033258A (ko) 변기 세정 장치 및 세정 방법
JP2001279767A (ja) 水洗便器
CN210013299U (zh) 一种预存水马桶
JP2013023894A (ja)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5456274B2 (ja) 洗浄タンク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5818230B2 (ja) 水洗大便器
JP5868191B2 (ja)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4925889B2 (ja) 洋風水洗式便器
JP6006960B2 (ja) 便器洗浄装置
CN103069084A (zh) 水洗式便器
JP5158455B2 (ja) 水洗大便器
JP5726449B2 (ja) 便器洗浄装置
JP2009191502A (ja) 便器洗浄装置
KR101721377B1 (ko) 트랩상단부 급속충전에 의해 사이펀 작용이 촉진되는 절수형 변기
JPH08151671A (ja) タンク一体型ワンピース便器
CN113529891B (zh) 一种马桶排水装置
JP5117261B2 (ja) 水洗式便器
JP4186226B2 (ja) 水洗大便器
JP2016217101A (ja) サイホンゼット式の便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6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56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