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8985B -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8985B
CN103328985B CN201280003949.6A CN201280003949A CN103328985B CN 103328985 B CN103328985 B CN 103328985B CN 201280003949 A CN201280003949 A CN 201280003949A CN 103328985 B CN103328985 B CN 103328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upper limit
desired value
bands
limit desi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8985A (zh
Inventor
马本英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Techno KK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Tech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Techno KK filed Critical Nihon Techno KK
Publication of CN103328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8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56Special tariff meters
    • G01R11/64Maximum meters, e.g. tariff for a period is based on maximum demand within that peri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G01R22/1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现有的技术中,以预先设定了适合作为耗电量的目标值的值为前提,没有考虑设定了过小的值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警告输出装置等,该警告输出装置始终判断按每个单位时间带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在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是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输出警告,或者输出用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Description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抑制耗电量,设定好耗电量的目标值,并根据该目标值来输出警告的装置等是普遍知晓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协调适配器,该协调适配器将峰值电流设定值保存在存储器中,根据相对于该设定值的电流值数据的比例来进行警告。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能耗量判定系统,该判定系统在耗电量为设定值以上时,发出警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624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292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以预先设定了适合作为耗电量的目标值的值为前提,没有考虑设定了过小的值的情况。例如,在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为比所需最低限消耗的待机电量更小的值时,不适合作为目标值,根据这种目标值来进行催促耗电量的抑制的警告不是被期望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警告输出装置等,该警告输出装置具有: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设定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耗电量取得部,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判断部,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部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以及第一设定警告输出部,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是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输出警告。另外,还提出了代替上述第一设定警告输出部而具有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的警告输出装置等,该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是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向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输出用于在输出警告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另外,提出了如下的警告输出装置等,该警告输出装置具有: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设定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耗电量取得部,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待机电量取得部,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待机电量;判断部,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部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第二设定警告输出部,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由待机电量取得部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输出警告。另外,还提出了代替上述第二设定警告输出部而具有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的警告输出装置等,该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在该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为由待机电量取得部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向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发明效果
根据采用以上结构的本发明,即使设定了过小的值作为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由于输出用于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因此,利用者能够掌握需要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情况。另外,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自动变更上限目标值的方式的情况下,能够省掉利用者的设定变更的工夫。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用于接受上限目标值的设定操作的GUI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用于接受上限目标值的设定操作的GUI的其他例的图。
图4是示出向显示器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向显示器输出催促耗电的抑制的显示画面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的硬件结构图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其他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向显示器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的情况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输出用于变更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前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其他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输出用于变更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前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的相互关系如下。实施方式1主要与权利要求1、5对应。实施方式2主要与权利要求2、6对应。实施方式3主要与权利要求3、7对应。实施方式4主要与权利要求4、8对应。此外,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施。
<<实施方式1>>
<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始终判断按每个单位时间带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在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上述时刻划分中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输出警告。
<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0100包括:上限目标值设定部0101,耗电量取得部0102,判断部0103,设定警告输出部0104。
此外,下面记载的各装置的功能块能够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及软件的双方实现。另外,该发明不仅可通过装置的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方法的方式实现。另外,能够将这种发明的一部分由软件构成。并且,为了使计算机执行这种软件而使用的软件制品及将该制品固定到记录介质中的记录介质,当然也包含在该发明的技术范围中(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相同)。
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具有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设定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的功能。在此,按时刻划分的单位时间带是由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划分的作为耗电量的计测单位的时间带。例如,考虑如0点00分~1点00分,1点00分~2点00分,...,23点00分~24点00分那样,将24小时按整时时刻进行划分而设置24段单位时间带,或者如0点00分~0点30分,0点30分~1点00分,...,23点30分~24点00分那样,将24小时按每30分钟划分而设置48段单位时间带。另外,也可以按每15分钟进行划分,或者按每1小时进行划分。此外,各单位时间带的长度不需要相同,也可以使深夜的单位时间带的长度比昼间的单位时间带的长度长。特别是,注意省电的时间带设定为较短的时间,由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对各时间带详细地设定上限目标值,由此能够提高省电效果。此外,各时间带的长度优选能够由利用者适当修正。
上限目标值设定部优选设置用于接受来自利用者的设定操作的GUI。图2是示出用于接受上限目标值的设定操作的GUI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将24小时按每30分钟划分而设置48段单位时间带,并能够由GUI设定各单位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另外,在图表显示区域01显示的各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条则能够通过拖拽操作自由地升降,能够简单地设定上限目标值。对各单位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的值显示于各条之下。另外,也能够通过点击显示于设定按钮显示区域02的各按钮,使所有单位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一起升降,或使夜间时间带(例如,23点~次日7点)的上限目标值一起升降,或使昼间时间带(例如,7点~23点)的上限目标值一起升降。如上所示,通过使多个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一起升降能够在短时间内设定上限目标值,但是也存在对特定的时间带设定不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可能性。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能够使利用者注意到这种上限目标值。另外,在设定数据显示区域03,显示设定前后的消耗上限目标值的电量时的1日的用电量(kWh)、通过变更上限目标值削减的电量(kWh)、其削减率(%)、换算为费用金额的值(日元)。由此,利用者能够容易掌握通过设定变更能够削减多少电量或费用金额。另外,向显示于保存按钮显示区域04的输入窗输入文字,并点击保存按钮,由此能够将对各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的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另外,通过点击显示于选择按钮显示区域05的选择按钮,能够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的上限目标值的数据。此外,如上所述主要考虑直接把利用者设定的值设为上限目标值,但是也可以考虑将利用者设定的值的规定倍的值(例如,1.3倍的值)设为上限目标值。
另外,GUI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考虑其他结构。图3是示出用于接受上限目标值的设定操作的GUI的其他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在图表显示区域0301设置了能够选择想要显示的过去的实际数据的过去的实际数据选择区域0302。在过去的实际数据选择区域0302,能够选择想要显示的过去的实际数据的日期,显示所选择的日期的需要值(30分钟平均电力的最大值)、1日的用电量、1日的电费、CO2排放量(在发电厂制造消耗的电量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该日的天气、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够经由网络从规定的服务器接收天气或气温等信息,并与实际数据的日期关联起来记录。另外,在能够按时间单位取得天气或气温等信息时,与实际数据的日期、时间带关联起来进行记录。利用者参考天气或气温的温度,选择要显示的实际数据,在判断为该实际数据适合作为上限目标值时,能够通过操作保存按钮保存为特定的日或期间的上限目标值的数据。
另外,上限目标值设定部的结构可以考虑:在利用者想要在各单位时间带变更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的值时,仅在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设为能够接受设定变更的状态。在成为各时间带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仅在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能够进行设定变更的结构,能够维持用于将不适当的上限目标值设为适当的值的手段,同时能够防止因不注意而变更上限目标值、节约行动减少的情形。
耗电量取得部具有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的功能。在此,耗电量取得部可以进行从计测设备接收计测的耗电量的数据并计算被预测为在单位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的处理,也可以接收通过其他装置计算的被预测为在单位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作为预测耗电量的处理,考虑直接或经由其他装置从耗电量的计测器接收电力数据,并根据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计算该时间带的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作为根据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计算该时间带的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的方法,如图4所示,考虑用一次函数进行拟合而计算该时间带的结束时刻的耗电量。用于进行这种计算处理的程序预先保存在ROM等存储装置中,根据需要读取到RAM,并由CPU运行。预测的耗电量的计算处理是按规定时间间隔(例如,15秒间隔或1分钟间隔等)进行,更新预测数据。另外,在从其他装置接收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的数据的情况下,也以规定时间间隔接收。此外,规定时间间隔没必要一定,可以随着接近该时间带的结束时刻而调高预测数据的更新处理或接收处理的频度。
判断部具有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部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的功能。在此,始终判断是指以与单位时间带的长度相比较短的间隔进行判断。例如,在单位时间带的幅度为30分钟时以30秒间隔或1分钟间隔进行判断,在单位时间带的幅度为2小时的情况下以5分钟间隔进行判断。判断部将各单位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的数据读取到RAM,CPU进行与预测的耗电量之间的对比运算。判断部也可以不仅判断预测的耗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还取得超过哪种程度来作为计算结果。例如,考虑计算预测的耗电量为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的几倍或超过几%。
第一设定警告输出部具有如下功能: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时,输出警告。在此,作为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时的一例,从开始时刻到判断时刻为止的长度为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具体而言,在该时间带的长度为30分钟时,是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从开始时刻起3分钟以内进行的情况。如上所述,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成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表示所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原本是不靠谱的值,输出警告来通知利用者的必要性较高。
在此,作为警告,可以将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输出到显示器,或者将催促设定变更的声音输出到扬声器,或者,将催促设定变更的消息发送到规定的终端(便携式终端或电视机等)。图5是示出经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单元连接到警告输出装置的显示器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时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为了示出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相对于预测的耗电量为不适当,具体显示各个数值。另外,利用显示器上显示的人物的脸部特征,表示上限目标值不适当的情况。利用者通过观察该显示画面,注意到对该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不适当,能够利用上限目标值设定部的功能变更上限目标值。另外,除了上述例之外,也可以在显示器显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文字。
此外,在上述中,在上限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时,输出警告,但是也可以在上限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了一定程度以上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时,输出警告。例如,考虑在预测的耗电量为设定的上限目标值的1.5倍以上的判断结果,从开始时刻到判断时刻为止的长度为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下,输出警告。这种阈值数据预先存储在警告输出装置的存储介质中。此外,也可以是该阈值数据能够由警告输出装置的操作输入单元进行变更的结构。
即使对各时间带设定了不适当的上限目标值,利用者通过警告输出装置的警告能够认识到设定了不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情况,能够利用预测电量的信息,对该时间带重新设定适当的上限目标值。
<具体结构>
图6是示出将上述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性各结构要件以硬件的形式实现时的结构的一例的概略图。如该图所示,警告输出装置具备:CPU0601、RAM0602、ROM0603、输入I/F0604、输入装置0605、通信I/F0606、通信装置0607、显示器I/F0608、显示器0609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0610。上述的结构通过系统总线0611的数据通信路径而相互连接,进行信息的收发或处理。
CPU将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经由通信装置接收从耗电的计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从该单位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和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的预测值,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对读取到RAM的该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和上述计算的结束时刻之前的预测耗电量的值进行比较而进行判断预测耗电量是否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计算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在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判断处理结果,且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为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时,将保存在ROM中的催促设定变更的警告数据读取到RAM,并进行向显示器及扬声器输出的处理。
<处理流程>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最初,在步骤S07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0702,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0703,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0704。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0702。在步骤S0704中,判断步骤S0703的判断时刻是否为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在此,在为大致开始时刻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0705。在此,在不是大致开始时刻的判断时,结束处理。在步骤S0705中,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警告(设定警告输出步骤)。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其他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最初,在步骤S08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0802,在大致开始时刻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0803,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0804。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0802。步骤S004中,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警告(设定警告输出步骤)。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等,即使设定了过小的值作为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由于输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利用者也能够掌握需要变更上限目标值的设定的情况。
<<实施方式2>>
<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始终判断按每个单位时间带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在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输出警告。
<结构>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0900包括上限目标值设定部0901、耗电量取得部0902、待机电量取得部0903、判断部0904以及第二设定警告输出部0905。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即待机电量取得部和第二设定警告输出部为中心进行说明。
待机电量取得部具有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待机电量的功能。在此,所谓待机电量是必要最低限消耗的电量。例如,在饭店等,冰箱或冷库始终运行的必要性较高,冰箱或冷库消耗的电量可以说是待机电量。另外,在配置了服务器装置的屋内,在夏天等时,需要运行空调装置以使得服务器装置的内部设备的温度不会变高的必要性较高,在夏天等时,由空调装置消耗的电量也可以称作待机电量。如上,是否为待机电量是根据店铺或工作场所而不同的。
待机电力取得部例如能够利用在人不活动的时间带(例如,营业时间外)消耗的电量,来计算被预测为在每个单位时间带消耗的待机电量。例如,可以考虑将在夜间时间的3点00分~3点30分消耗的电量或白天休息时间的12点00分~12点30分等视作该场所的全时间带的待机电量来取得。人不活动的时间带还可以预先经由操作输入单元或接收单元接受而将该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另外,在人不活动的时间带消耗的待机电量的信息也可以与耗电量取得部同样,从计测器接收计测数据来进行计算,也可以接收由其他装置计算的结果。此外,待机电量随着季节等而发生变化,所以优选定期取得。
第二设定警告输出部具有如下功能: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由待机电量取得部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输出警告。在此,作为警告,可以将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输出到显示器,或者将催促设定变更的声音输出到扬声器,或者,将催促设定变更的消息输出到规定的终端(便携式终端或电视机等)。图10是经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单元连接到警告输出装置的显示器输出催促设定变更的显示画面时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预测的待机电量以下,该上限目标值相对于预测的耗电量表现为不适当,因此具体显示预测的耗电量、上限目标值、预测的待机电量的各个数值。另外,利用显示器上显示的人物的脸部特征,表示上限目标值不适当的情况。利用者通过观察该显示画面,注意到对该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为待机电量以下从而不适当的情况,能够利用上限目标值设定部的功能变更上限目标值。另外,除了上述例之外,也可以在显示器显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文字。
<具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在图6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CPU将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经由通信装置接收从耗电的计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从该单位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和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的预测值,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预测待机电量的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对读取到RAM的该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和上述计算的结束时刻之前的预测耗电量的值进行比较来进行判断预测耗电量是否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进行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是否超过该时间带的预测待机电量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在为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判断处理结果,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预测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将保存在ROM中的催促设定变更的警告数据读取到RAM,并进行向显示器及扬声器输出的处理。
<处理流程>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最初,在步骤S11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102,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待机电量(待机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103,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104,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105。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1103。在步骤S1105,判断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是否为在待机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判断步骤)。在此,在为待机电量以下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105。在此,在为不是待机电量以下的判断时,结束处理。在步骤S1105中,输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设定警告输出步骤)。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即使设定了过小的值作为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由于输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利用者能够掌握需要变更上限目标值的设定的情况。
<<实施方式3>>
<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始终判断按每个单位时间带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在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结构>
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1200包括上限目标值设定部1201、耗电量取得部1202、判断部1203、警告输出部1204以及变更指令输出部1205。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2的不同点即警告输出部和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为中心进行说明。
警告输出部具有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输出警告的功能。在此,作为所输出的警告,主要考虑催促耗电的抑制的警告。其中,在下述的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在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时,也可以变更警告的输出内容,输出表示自动变更了上限目标值的内容的警告。警告可以输出到显示器,或输出到扬声器,也可以将消息发送到规定的终端(便携式终端或电视机等)。
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具有如下的功能: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的情况下,向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在此,所谓做出超过判断的时刻为该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刻,表示与该时间带的长度相比从开始时刻到判断时刻的长度相对短。作为是否为大致开始时刻的判断基准,将从开始时刻到判断时刻为止的长度和单位时间带的长度的比例值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另外,用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可以是用于指定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值的信号,也可以是在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计算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值的触发信号。在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计算适当的上限目标值时,也可以将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消耗的电量设为新的上限目标值,也可以设置成预测的电量的规定倍(例如,1.05倍)的值,或者前后的单位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的平均值,或者与根据过去的实际数据取得的该时间带相同的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此外,在使用过去的实际数据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等条件相近、星期相同的数据。图13是示出输出用于变更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前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由于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相对于预测的耗电量不适当,因此将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变更为适当的值。另外,在进行了上限目标值的变更之后,也可以在显示器上将变更前的上限目标值和变更后的上限目标值的双方显示一定时间。
另外,也可以做成还能够由利用者预先设定变更后的上限目标值的结构。例如,在利用者自身不能预测在某日某时的某个单位时间带消耗多少电量的情况下,也可以预先设定多个上限目标值候补。此外,在最小的上限目标值候补与在该时间带计算的预测电量相比不是适当的值时,可以考从多个上限目标值候补中选择适当的上限目标值。另外,在上限目标值设定部接受了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时,还保持设定变更前的上限目标值的信息,若设定变更后的上限目标值被判断为与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消耗的电量相比不适当的情况下(输出在时间带的大致开始时超过的判断结果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自动返回设定变更前的上限目标值的值的处理。如上所述,优选的是第一变更输出部预先保持预备的上限目标值的结构。
<具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在图6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CPU将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经由通信装置接收从耗电的计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从该单位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和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的预测值,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对读取到RAM的该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和上述计算的结束时刻之前的预测耗电量的值进行比较而进行判断预测耗电量是否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计算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和当前时刻的间隔,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在为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了上限目标值(或超过了一定程度以上)的判断处理结果的情况下,将保存到ROM中的警告数据读取到RAM,进行向显示器及扬声器输出的处理。另外,在为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了上限目标值(或超过了一定程度以上)的判断处理结果,且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和当前时刻的间隔小于一定值时,将日期时间、星期条件、天气条件接近的过去的目标需求值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到RAM,进行设定为该时间带的新的目标需求值的处理。
<处理流程>
图1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最初,在步骤S14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402,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403,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404。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1402。在步骤S1404中,输出警告(警告输出步骤)。接着,在步骤S1405,判断步骤S1403的判断时刻是否为上述时刻划分的大致开始时刻。在此,在为大致开始时刻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406。在此,在不是大致开始时刻的判断时,结束处理。在步骤S1406中,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第一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接着,在步骤S1407中,停止输出警告。此外,停止输出警告定时可以在步骤S1406之前进行。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的步骤。最初,在步骤S15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502,在大致开始时刻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503,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504。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1502。在步骤S1504中,输出警告(警告输出步骤)。在步骤S1504中,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第一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接着,在步骤S1505,停止输出警告。此外,停止输出警告的定时可以在步骤S1504之前进行。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即使设定了过小的值作为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自动变更上限目标值,因此能够省掉利用者的设定变更的工夫。
<<实施方式4>>
<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始终判断按每个单位时间带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在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结构>
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功能块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1600包括上限目标值设定部1601、耗电量取得部1602、判断部1603、警告输出部1604以及变更指令输出部1605。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3的不同点即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具有如下功能: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在该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为由待机电量取得部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向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在此,用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可以是用于指定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值的信号,也可以是在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计算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值的触发信号。在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计算适当的上限目标值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前后的单位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根据过去的实际数据取得与该时间带相同的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此外,在使用过去的实际数据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等条件接近、星期相同的数据。图17是示出输出用于变更上限目标值的指令前后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例中,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相对于预测的耗电量不适当,所以将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变更为适当的值。另外,在进行了上限目标值的变更之后,也可以在显示器上将变更前的上限目标值和变更后的上限目标值的双方显示一定时间。
<具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与在图6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警告输出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CPU将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经由通信装置接收从耗电的计测设备发送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计算从该单位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当前时刻为止的耗电量和结束时刻之前的耗电量的预测值,并将计算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将从输入装置输入的各单位时间带的预测待机电量的值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根据需要将该值读取到RAM。另外,对读取到RAM的该时间带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和上述计算的结束时刻之前的预测耗电量的值进行比较而进行判断预测耗电量是否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在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判断处理结果的情况下,将保存到ROM中的警告数据读取到RAM,进行向显示器及扬声器输出的处理。另外,进行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是否超过该时间带的预测待机电量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到RAM中。另外,在为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超过上限目标值的判断处理结果,且该时间带的上限目标值为预测待机电量以下的情况下,将日期时间、星期条件、天气条件接近的过去的目标需求值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到RAM,进行设定为该时间带的新的目标需求值的处理。
<处理流程>
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方法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图。该图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最初,在步骤S1801,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802,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待机电量(待机电量取得步骤)。接着,在步骤S1803,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耗电量取得步骤)。接着,步骤S1804,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判断步骤)。在此,在为超过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805。在此,在为不超过的判断时,返回步骤S1803。在步骤S1805中,输出警告(警告输出步骤)。接着,在步骤S1806,判断在该时间带设定的上限目标值是否为在待机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待机电量以下(第二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在此,在为待机电量以下的判断时,进入步骤S1807。在此,在为不是待机电量以下的判断时,结束处理。在步骤S1807,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第二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接着,在步骤S1808,停止输出警告。此外,停止输出警告定时也可以在步骤S1807之前进行。
<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警告输出装置,即使设定了过小的值作为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自动变更上限目标值,因此能够省掉利用者的设定变更的工夫。
附图标记说明
0100...警告输出装置,0101...上限目标值设定部,0102...耗电取得部,0103...判断部,0104...第一警告输出部,0904...待机电量取得部,0905...第二警告输出部,1204...警告输出部,1205...第一变更指令输出部,1606...第二变更指令输出部。

Claims (4)

1.一种警告输出装置,具备:
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设定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
耗电量取得部,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
判断部;以及
设定警告输出部,
该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部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部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
上述设定警告输出部为,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判断结果为超过的时刻为止的长度是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下,输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
2.一种警告输出装置,具备:
上限目标值设定部,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设定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
耗电量取得部,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
判断部;以及
警告输出部,
该警告输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部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部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
上述警告输出部为,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时,输出警告,
上述警告输出装置还具有变更指令输出部,该变更指令输出部为,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判断结果为超过的时刻为止的长度是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下,向上限目标值设定部输出用于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的指令。
3.一种警告输出方法,包括:
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
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
判断步骤;以及
设定警告输出步骤,
该警告输出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步骤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
上述设定警告输出步骤为,在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判断结果为超过的时刻为止的长度是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下,输出催促上限目标值的设定变更的警告。
4.一种警告输出方法,包括:
上限目标值取得步骤,对按时刻划分的每个单位时间带取得该时间带内的耗电量的上限目标值;
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被预测为在该时间带内消耗的电量;
判断步骤;以及
警告输出步骤,
该警告输出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步骤始终判断由耗电量取得步骤取得的电量是否超过设定的上限目标值,
上述警告输出步骤为,在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时,输出警告,
上述警告输出方法还具有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该上限目标值变更步骤为,在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超过的判断结果、并且从该时间带的开始时刻到判断结果为超过的时刻为止的长度是该时间带的长度的10%以下的情况下,在警告的输出中或输出后变更该时间带内的上限目标值。
CN201280003949.6A 2012-01-23 2012-05-31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Active CN103328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0877A JP4962813B1 (ja) 2012-01-23 2012-01-23 アラーム出力装置、アラーム出力方法
JP2012-010877 2012-01-23
PCT/JP2012/064160 WO2013111361A1 (ja) 2012-01-23 2012-05-31 アラーム出力装置、アラーム出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8985A CN103328985A (zh) 2013-09-25
CN103328985B true CN103328985B (zh) 2016-03-09

Family

ID=4650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949.6A Active CN103328985B (zh) 2012-01-23 2012-05-31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466201B2 (zh)
EP (2) EP3764108A1 (zh)
JP (1) JP4962813B1 (zh)
KR (1) KR101437300B1 (zh)
CN (1) CN103328985B (zh)
BR (1) BR112014017757A8 (zh)
MX (1) MX2014008862A (zh)
RU (1) RU2014134461A (zh)
TW (1) TW201333869A (zh)
WO (1) WO20131113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4860B2 (ja) * 2012-10-12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
JP5876814B2 (ja) * 2012-11-12 2016-03-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消費量表示装置、エネルギー消費量表示方法
JP6430106B2 (ja) 2013-08-26 2018-11-28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消費電力出力装置
JPWO2015045156A1 (ja) * 2013-09-30 2017-03-02 株式会社ENeL 電力量制御装置、電力量制御方法、電力量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機器制御装置
KR101587341B1 (ko) 2014-03-20 2016-02-0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에너지관리시스템의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JP5800978B1 (ja) * 2014-10-31 2015-10-28 日本テクノ株式会社 省エネ監視装置
CN106406157B (zh) * 2015-07-30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终端的控制方法以及节能支援系统
JP2017046482A (ja) * 2015-08-27 2017-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制御装置
JP6103323B1 (ja) * 2015-10-20 2017-03-29 国際航業株式会社 電気料金情報予測システム
JPWO2017163934A1 (ja) * 2016-03-23 2019-02-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925369B1 (ko) * 2017-06-30 2019-02-27 주식회사 유시스템 IoT 기반의 장비 모니터링 장치
KR102312581B1 (ko) * 2020-09-25 2021-10-14 주식회사 코리아베스트네트워크 스마트 랙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US20230148149A1 (en) * 2021-11-08 2023-05-11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with resource consumption tracking featur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3151A (en) * 1978-11-03 1981-02-24 Bouve Thomas T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onsumer power consumption
CN101107627A (zh) * 2005-01-21 2008-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阈值确定设备、方法和程序以及个人鉴别系统
CN101351835A (zh) * 2006-07-25 2009-01-21 索尼株式会社 功耗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自发光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功耗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776737A (zh) * 2009-12-29 2010-07-1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电量的自动预警方法
CN201892704U (zh) * 2010-12-09 2011-07-0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的电能计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3407B2 (ja) * 1985-03-30 1995-08-0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マンド監視制御装置
US5987613A (en) * 1991-02-14 1999-11-16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time-sensitive tri-modal power management switch
US5596278A (en) * 1995-09-08 1997-01-21 Duracell Inc. Condition tester for a battery
JP2005308729A (ja) * 2004-03-26 2005-11-04 Cosmo Life Kk 使用電力監視システム
GB0617147D0 (en) 2006-08-31 2006-10-11 Ewing Tanya B Utility monitoring system
JP5245442B2 (ja) 2007-02-08 2013-07-24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消費電力表示システム
GB2449670A (en) * 2007-05-30 2008-12-03 Jeremy Thomas Resource consump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JPWO2011030200A1 (ja) 2009-09-09 2013-0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US20110095897A1 (en) * 2009-10-26 2011-04-28 Eaton Corporation Energy usage index
TW201119173A (en) 2009-11-19 2011-06-01 Zippy Tech Corp Method of using power supply to execute remote monitor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KR20110082961A (ko) * 2010-01-13 2011-07-20 주식회사 비쥬드림 전력정보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2564221A2 (en) * 2010-04-26 2013-03-06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event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classifying electrical power usage
JP5592160B2 (ja) * 2010-05-17 2014-09-17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消費量の判定システム
TWI423549B (zh) 2010-07-02 2014-01-11 Univ Nat Chiao Tung 辨識電器狀態的電力監測裝置及其電力監測方法
JP2013015883A (ja) * 2011-06-30 2013-01-24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省エネルギー支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3151A (en) * 1978-11-03 1981-02-24 Bouve Thomas T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onsumer power consumption
CN101107627A (zh) * 2005-01-21 2008-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阈值确定设备、方法和程序以及个人鉴别系统
CN101351835A (zh) * 2006-07-25 2009-01-21 索尼株式会社 功耗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自发光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功耗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776737A (zh) * 2009-12-29 2010-07-1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电量的自动预警方法
CN201892704U (zh) * 2010-12-09 2011-07-0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数字家庭的电能计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6101B (zh) 2015-08-11
BR112014017757A8 (pt) 2017-07-11
WO2013111361A1 (ja) 2013-08-01
KR20130114159A (ko) 2013-10-16
KR101437300B1 (ko) 2014-09-03
US9466201B2 (en) 2016-10-11
EP2808686A1 (en) 2014-12-03
RU2014134461A (ru) 2016-03-20
EP3764108A1 (en) 2021-01-13
JP4962813B1 (ja) 2012-06-27
TW201333869A (zh) 2013-08-16
JP2013148531A (ja) 2013-08-01
EP2808686A4 (en) 2016-01-20
CN103328985A (zh) 2013-09-25
US20150213704A1 (en) 2015-07-30
MX2014008862A (es) 2014-10-24
BR112014017757A2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8985B (zh) 警告输出装置和警告输出方法
JP6099166B2 (ja) 通常と異なる利用率報告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641245B (zh) 检测设备电量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961928B (zh) 滤芯状态监测装置、滤芯状态监测方法和智能水机
CN102314548B (zh) 能源管理装置和方法
US201301624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Mobile Devices
CN203829777U (zh) 滤芯状态监测装置和智能水机
CN106451766A (zh) 一种智能供电管理方法和智能电表
US20130144452A1 (en) Power consump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wer consumption display method
CN103822434B (zh) 一种基于智能冰箱的健康使用评价系统
JP2009259002A5 (zh)
JP2012220397A (ja) エネルギー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US20170353039A1 (en) Power usage pattern collector and charging controller
KR101521585B1 (ko) 이동단말기의 배터리 사용 시간 제공 방법과 그 장치
WO2017183337A1 (ja) デマンド監視装置、デマンド監視システム、デマンド監視方法およびデマンド監視プログラム
JP2017005912A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92501B1 (ko) 실시간 에너지정보 포탈 시스템
CN110599778B (zh) 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切换装置及地感式车辆检测器
CN114446063B (zh) 一种剩余车位数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530734A (zh) 旅游轨迹非实时监控方法
KR20190002106A (ko) 수요 전력을 예측하는 클라우드 서버 및 전력 계측 장치
CN104677042A (zh) 具有报警功能的大型超市冷柜管理系统
CN103472396B (zh) 移动终端电量监测方法
CN112070380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用电检查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JP6811392B2 (ja) 電力監視装置、電力監視システム、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