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924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924A
CN103293924A CN2013100624814A CN201310062481A CN103293924A CN 103293924 A CN103293924 A CN 103293924A CN 2013100624814 A CN2013100624814 A CN 2013100624814A CN 201310062481 A CN201310062481 A CN 201310062481A CN 103293924 A CN103293924 A CN 103293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gear
cam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24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3924B (zh
Inventor
小野寺真一
内部俊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93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3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构件,即鼓;可动带;操作杆,该操作杆能够在带和鼓之间的接触位置或接触状态与带和鼓之间的隔开位置或隔开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在接触位置和隔开位置之间设有经过位置;凸轮,该凸轮用于通过向所述凸轮传递用于移动所述操作杆而旋转凸轮的驱动力,将所述带和所述鼓在接触状态和隔开状态之间转变;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旋转停止机构,该旋转停止机构用于在所述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停止所述凸轮的旋转,以维持隔开状态,从而防止所述带和所述鼓由于所述凸轮因惯性的连续旋转而从隔开状态转变到接触状态。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应用电子照相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作为转印装置的一种形式,已经使用带转印类型的转印装置,其中通过作为带构件的转印带在吸引和传送片材的同时将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上。包括带转印类型的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转印带移动机构,该转印带移动机构利用马达、螺线管等作为驱动源,用于以期望的定时(例如图像形成操作或在发生卡纸期间)将转印带朝向和远离图像承载构件移动。
另一方面,为了有利于卡纸清除或维护操作,公知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能够从设备主组件拉出的传送单元,在该传送单元上安装有设置在传送路径中的转印装置、定影装置等。在其中带转印类型的转印装置安装在能够从设备主组件拉出的传送单元上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为了防止图像承载构件和转印装置之间的相互摩擦,需要在转印带从图像承载构件可靠地退回之后实施传送单元的安装和拆卸。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包括向作为用于转印带移动机构的驱动源的马达、螺线管等供电受阻的情况以及驱动源导致异常操作的情况,转印带不能从图像承载构件可靠地退回。
因此,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11-180370中,已经提出了一种包括转印带移动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该转印带移动机构能够在安装和拆卸传送单元时不考虑供电状态而将转印带从感光鼓退回。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通过与用于释放传送单元的锁定机构的手柄(操作部)的释放操作相关地旋转用于升降转印单元的施力凸轮,能够将由转印单元保持的转印带从感光鼓退回。
在JP-A2011-180370所描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中,用于传送单元的锁定释放手柄的旋转(转动运动)运动经由包括齿条部的可滑动构件的线性运动,被转换成可一体旋转的施力凸轮和缺齿齿轮的旋转运动。从而,与手柄的释放操作相关旋转的施力凸轮和缺齿齿轮的转速和动能取决于在手柄操作期间诸如操作速度或操作力的条件。
为此,例如在进行突然手柄操作的情况中,迅速旋转并且惯量增加的施力凸轮和缺齿齿轮不能停止在停止位置从而超过停止位置,停止位置是转印单元下降的位置。当施力凸轮超过停止位置时,转印单元被再次升起,使得在传送单元的安装和拆卸期间存在转印单元和感光鼓彼此再次接触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况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能够在操作操作部从而将带构件与图像承载构件隔开时防止由齿轮的超限造成的带构件与图像承载构件的再接触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构件;设置成能够朝向和远离图像承载构件移动的带构件;操作杆,该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带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处于接触状态,在第三位置所述带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处于隔开状态,其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设有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所述带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在接触状态与隔开状态之间切换;凸轮,通过向该凸轮传递用于移动操作杆而旋转凸轮的驱动力,该凸轮将所述带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在接触状态和隔开状态之间转变;传递机构,其用于传递用于移动操作杆的驱动力,其中当操作杆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传递机构在操作杆经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期间将驱动力传递至凸轮,并且在操作杆经过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期间取消驱动力至凸轮的传递;以及旋转停止机构,其用于在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停止凸轮的旋转,以维持隔开状态,从而防止带构件和图像承载构件由于凸轮因惯性的连续旋转而从隔开状态转变到接触状态。
根据本发明,设置用于停止齿轮旋转的旋转停止机构,因此当操作操作部而将带构件与图像承载构件隔开时,可以防止由齿轮的超限造成的带构件与图像承载构件的再接触。
在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立体图,示出了传送单元从第一实施例中的设备主组件拉出的状态。
图3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带单元相对于感光鼓接触和分离(隔开)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马达的控制框图。
图6的部分(a)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带构件与感光鼓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的部分(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带构件与感光鼓隔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的部分(a)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缺齿齿轮通过操作部驱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的部分(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缺齿齿轮的旋转停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用于带单元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9的部分(a)至(d)是顺序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将带构件和感光鼓接触和分离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0的部分(a)和(b)是顺序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在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用于带单元的接触分离机构的情况下相应部分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用于带单元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2的部分(a)和(b)分别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缺齿齿轮的旋转停止的状态和缺齿齿轮的旋转未停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的部分(a)和(b)是顺序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在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用于带单元的接触分离机构的情况下相应部分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通过手柄操作来操作用于带单元的接触分离机构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5的部分(a)和(b)分别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中缺齿齿轮的旋转停止的状态和缺齿齿轮的旋转未停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中缺齿齿轮的一次旋转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带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
[图像形成设备]
如图1所示,作为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数字打印机10包括图像形成部11、片材进给部12、作为带单元的传送单元、和控制器(控制部)14。
在图像形成部11处,根据图像信号从低曝光开始并且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感光构件)15上实施,感光鼓15作为图像承载构件设置在设备主组件内部。片材进给部将在片材盒16中叠置的记录材料P朝向传送单元13进给。传送单元13包括配准装置17、转印单元30和定影装置18,并且在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从片材进给部12进给的记录材料P上之后排出记录材料P。
配准装置17将记录材料与感光鼓15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发送到转印单元30。转印单元30将记录材料P吸引并传送到作为带构件的转印带31上,转印带31被驱动辊33和拉伸辊34拉伸,并且沿图1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转印带31与记录材料P一起被转印辊35朝向感光鼓15施力,从而在转印带31自身与感光鼓15之间形成转印夹持部,转印辊35被未示出的施力装置施力。
另外,极性与形成在感光鼓15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极性相反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35上,使得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夹持部处转印到被吸引并传送到转印带31上的记录材料P上。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从转印单元30输送到定影装置18,然后定影装置18通过一对定影辊19a和19b的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P上。
控制器14控制数字打印机10的相应部分的操作,从而如上所述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
传送单元13至少使得作为带构件的转印带31能够从设备主组件20拉出。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转印单元13经由滑动轨21a和21b相对于拉出方向可拆装地支撑在设备主组件20上。
另外,传送单元13包括用于传送单元13的锁定机构(未示出),该锁定机构与锁定手柄22的旋转(运动)操作相关地操作,锁定手柄22是被可旋转支撑的操作部。如图2所示,锁定机构在锁定手柄22的锁定位置221处将传送单元13固定在设备主组件20上,并且在锁定手柄22的释放位置222处释放(取消)传送单元13至设备主组件20的固定。
从而,当要将传送单元13从设备主组件20拉出时,位于锁定位置221处的锁定手柄22沿图2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而移动到释放位置222,使得传送单元13的固定被释放而能够拉出传送单元13。另一方面,在传送单元13被插入设备主组件20中直到安装位置之后,位于释放位置222处的锁定手柄22沿与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移动到锁定位置221,使得传送单元13能够被固定到设备主组件20。
另外,传送单元13包括转印带移动机构40,转印带移动机构40用于执行使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接触或从感光鼓15退回的操作(接触或分离操作)。换言之,转印带31设置成能够通过转印带移动机构40朝向和远离感光鼓15移动。转印带移动机构40根据图像形成操作执行转印带31的接触和退回(隔开)操作,并且与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相关地执行转印带31的退回操作。
[转印带移动机构]
接着,参照图3和4,将详细描述转印带移动机构40。如图3所示,转印单元30包括:框架32、包括驱动辊33以及由框架32支撑的拉伸辊34和转印辊35的辊、以及由驱动辊33和拉伸辊34拉伸的转印带31。齿轮33b一体设置在驱动辊33的支撑轴33a上,并且驱动辊33通过利用齿轮33b从转印带驱动马达(未示出)接收驱动力而被旋转驱动,从而使转印带31沿箭头A方向移动。另外,驱动辊33的支撑轴33a被设置在传送单元13上的支撑构件(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
如图4所示,转印带移动机构40包括转印单元施力部100、马达驱动部200和手柄相关驱动部300。
转印单元施力部100包括被可旋转支撑的凸轮轴41、以及施力凸轮42,施力凸轮42是能够与凸轮轴41一体旋转的接触分离构件。施力凸轮42经由凸轮从动件43和施力构件44支撑框架32的支撑部32a。另外,施力凸轮42被旋转驱动以将转印带31朝向和远离感光鼓15移动。也就是说,当施力凸轮42旋转并且其相位移动到上死点时,支撑部32a升高,使得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接触。另一方面,当相位移动到下死点时,支撑部32a下降,使得转印带31从感光鼓15退回(隔开)。
附带地,作为接触分离构件,代替施力凸轮42,例如还可以使用这样的构件,其使得旋转动力通过齿轮机构被转换成朝向相对于感光鼓15的接触分离方向的操作。简言之,接触分离构件仅要求其操作使得转印带31通过被旋转驱动而朝向和远离感光鼓15移动。
因而,转印单元施力部100将转印单元30随着施力凸轮42的旋转围绕驱动辊33旋转,使得其能够执行转印带31相对于感光鼓15的接触分离操作。
马达驱动部200包括用于旋转驱动施力凸轮42的驱动马达47、以及设置在施力凸轮42和驱动马达47之间并用于传递单向旋转的单向离合器45。驱动马达47的旋转经由输入齿轮46和单向离合器45传递到凸轮轴41,使得施力凸轮42被旋转驱动。在驱动马达47与输入齿轮46之间的驱动传递经由惰轮48和定时带49实施。
这里,单向离合器45起作用,使得输入齿轮46沿图4中箭头C方向的旋转被传递到凸轮轴41,但是通过使输入齿轮46空转而使沿与箭头C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不传递到凸轮轴41。附带地,代替单向离合器,例如还可以使用诸如电磁离合器的另一离合器,通过该离合器在供电期间传递动力但是在未供电期间切断动力。
另外,马达驱动部200包括用于检测施力凸轮42的相位的相位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如图5所示,控制器14基于相位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马达47的操作,使得转印带31根据图像形成操作朝向和远离感光鼓15移动。
手柄相关驱动部300包括缺齿齿轮51、滑动齿条50和作为操作部的锁定手柄22,缺齿齿轮51是能够与施力凸轮42一起旋转的齿轮,滑动齿条50是可相对于缺齿齿轮51滑动设置的可滑动构件。缺齿齿轮51包括齿部51a和无齿部51b,在齿部51a处在相对于旋转方向的部分设有多个齿,在无齿部51b处在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另一(其余)部分没有齿。在该实施例中,缺齿齿轮51固定到凸轮轴41并且与凸轮轴41和施力凸轮42一起旋转。
滑动齿条50包括齿条部50a,在齿条部50a处相对于滑动方向设有多个齿作为齿条部50a的一部分。齿条部50a在与缺齿齿轮51的齿轮部51a接合的同时滑动,使得施力凸轮42经由缺齿齿轮51而旋转。
锁定手柄22由使用者操作以将滑动齿条50从锁定位置经由接合位置移动直到释放位置。也就是说,滑动齿条50经由联接构件53与手柄轴52连接,手柄轴52与锁定手柄22一体旋转,并且滑动齿条50与锁定手柄22的旋转操作相关地在锁定位置501与释放位置502之间移动。
这里,锁定位置501是在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接触的状态下齿条部50a和齿轮部51a未接合的位置。接合位置是齿条部50a和齿轮部51a彼此接合的位置。释放位置502是在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隔开的状态下齿条部50a和齿轮部51a未接合的位置。从而,齿条部50a设置在当滑动齿条50从锁定位置501向释放位置502移动时齿条部50a与齿轮部51a接合但是当滑动齿条50位于锁定位置501时不与齿轮部51a接合的位置。
如图6的(a)所示,缺齿齿轮51的齿轮部51a设置成当施力凸轮42的相位位于上死点附近并且转印带31接触或靠近感光鼓15时齿轮部51a与可动齿条部50a接合。另一方面,如图6的(b)所示,当施力凸轮42移动到下死点(在该处转印带31从感光鼓15退回)时,缺齿齿轮51也与施力凸轮42一体旋转,使得缺齿齿轮51移动到齿条部50a所经过的接合位置。
这里,如图7的(a)所示,在施力凸轮42的相位位于上死点附近的情况中,当锁定手柄22从锁定位置221旋转到释放位置222时,沿箭头D方向移动的齿条部50a与齿轮部51a接合。因而,随着齿条部50a沿箭头D方向的移动,缺齿齿轮51沿箭头C方向旋转。
此时,通过单向离合器45的作用,在凸轮轴41与输入齿轮46之间产生空转,因此马达驱动部200的旋转载荷没有施加在凸轮轴41上。也就是说,在滑动齿条50从锁定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中,单向离合器45防止施力凸轮42的旋转传递到驱动马达47。
另外,齿条部50a和齿轮部51a的齿的布置和数量设定成使得接合被释放以取消驱动(驱动力)传递,直到缺齿齿轮51到达停止位置。附带地,这里所称的停止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施力凸轮42的相位移动到下死点或其附近,使得转印带31能够有效地从感光鼓15退回。
然后,如图7的(b)所示,从齿条部50a至缺齿齿轮51的驱动传递取消,缺齿齿轮51与受到转印单元30的载荷的施力凸轮42一体旋转到停止位置,在该停止位置处缺齿齿轮51停止。此时,当缺齿齿轮51不停止而是超限时,施力凸轮42朝向上死点再次旋转,使得存在转印带31再次与感光鼓15接触的可能性。
另外,即使当施力凸轮42未由于缺齿齿轮51的超限而旋转到上死点时,也存在齿轮部51a进入滑动齿条50的齿条部50a的经过区域的可能性。在齿轮部51a位于齿条部50a的经过区域中的情况下,之后当滑动齿条50通过操作锁定手柄22而移动到锁定位置时,滑动齿条50的齿条部50a与齿轮部51a干涉。
因此,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设置旋转停止机构500,其用于防止与锁定手柄22的突然释放操作相关地旋转的缺齿齿轮51和施力凸轮42超过停止位置。
[旋转停止机构]
下面将描述旋转停止机构(用于缺齿齿轮的超限防止机构)500。在滑动齿条50从接合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下,旋转停止机构500停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使得转印带31不与感光鼓15接触。具体在该实施例中,旋转停止机构500构造成在滑动齿条50从接合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下停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使得缺齿齿轮51与齿条部50a的经过区域相对。
为此,旋转停止机构500包括作为接合部的突起51c和作为待接合部的旋转停止构件54。突起51c设置到缺齿齿轮51上,与缺齿齿轮51一起旋转。旋转停止构件54构造成使其在释放位置与突起51c接合,以停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但是在锁定位置和接合位置不停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该旋转停止构件54与滑动齿条50相关地操作,使得其在释放位置与突起51c接合,但是在锁定位置和接合位置不与突起51c接合。
下面将具体描述。旋转停止构件54被转印带移动机构40可相对于缺齿齿轮51沿着朝向和远离缺齿齿轮51移动的方向滑动地支撑。因此,在旋转停止构件54中,形成沿滑动方向延伸的拉长孔54a,并且将设置到转印带移动机构40上的支撑轴55插入拉长孔54a中。结果,旋转停止构件54在拉长孔54a与支撑轴55之间的接合范围内滑动。另外,旋转停止构件54被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56沿箭头E方向施力,箭头E方向是旋转停止构件54接近缺齿齿轮51的方向。
这里,旋转停止构件54和突起51c的形状和位置设定成使得在从施力凸轮42经过下死点直到齿轮部51a未到达接合位置(其是齿条部50a的经过区域)的区间中旋转停止构件54接触突起51c。
为此,旋转停止构件54包括能够与作为滑动齿条50端部的限制(管制)部50b接触的接触部54b。另外,如图6的(a)和(b)所示,接触部54b与位于锁定位置501的滑动齿条50的限制部50b接触,并且停止在退回位置,在退回位置处未防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另一方面,当滑动齿条50从锁定位置501移动到释放位置502时,旋转停止构件54随着滑动齿条50的运动而沿箭头E方向移动。之后,如图7的(a)所示,旋转停止构件54进入突起51c的运动区域,并且移动到操作位置,在该操作位置拉长孔的端部与支撑轴55接触以停止旋转停止构件54。
从而,在随着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而旋转的缺齿齿轮51经过停止位置并继续其旋转的情况中,如图7的(b)所示,突起51c与运动到操作位置的旋转停止构件54接触。结果,可以停止缺齿齿轮5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在缺齿齿轮51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中,缺齿齿轮51构造成与齿条部50a的经过区域相对。
附带地,当滑动齿条50位于锁定位置501时,旋转停止构件54被滑动齿条50通过限制部50b与接触部54b之间的接触推动,从而从突起51c的运动区域退回。为此,在锁定位置处,旋转停止构件54未防止用于通过驱动马达47旋转驱动施力凸轮42的正常操作。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如上所述设置用于停止缺齿齿轮的旋转的旋转停止机构500。为此,当锁定手柄22操作而使得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隔开时,可以防止缺齿齿轮51超限而使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再次接触。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即使在缺齿齿轮51超过停止位置的情况中,也能够在齿轮部51a到达与齿条部50a接合的接合位置之前停止缺齿齿轮51的旋转。为此,当锁定手柄22从释放位置222旋转移动到锁定位置221时,可以防止超限的缺齿齿轮51与移动的滑动齿条50之间的接触。
附带地,如果仅仅旨在防止由于超限造成的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之间的再接触,旋转停止构件54和突起51c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不同于上述构造的形状和尺寸。也就是说,在施力凸轮42到达上死点之前,仅仅要求旋转停止构件54和突起51c彼此接触。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用全齿齿轮替代缺齿齿轮51。
另外,数字打印机10包括作为带构件的转印带31,转印带31用于在吸引和传送记录材料P的同时转印调色剂图像。然而,即使在带构件是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诸如感光鼓的图像承载构件转印的中间转印带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也是适用的。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8至图1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用于转印带移动机构的旋转停止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其它构造和动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因此在下面省略或简化多余的描述和解释,重复的附图标记或标号和重复的名称按原样使用,原则上描述不同的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的手柄相关驱动部300a包括滑动齿条60,并包括可与凸轮轴41一体旋转的缺齿齿轮61,滑动齿条60被可滑动地支撑并且与锁定手柄22的旋转操作相关地移动。当执行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时,滑动齿条60沿箭头D方向随着锁定手柄22的旋转而移动。此时,当转印带31位于与感光鼓15接触的接触位置时,设置在锁定手柄22上的齿条部60a与缺齿齿轮61的齿轮部61a接合,以使缺齿齿轮61沿箭头C方向旋转。另外,与缺齿齿轮61一体旋转的施力凸轮42的相位从上死点移动到下死点,使得转印带31从感光鼓15退回。
另外,手柄相关驱动部300a包括旋转停止机构600,并防止缺齿齿轮61和施力凸轮42超限。旋转停止机构600包括作为停止件部的旋转停止件62和作为接触部的停止件接触部60b。
旋转停止件62被缺齿齿轮61可旋转地支撑。旋转停止件62被凸轮轴41可旋转地支撑,缺齿齿轮61固定在凸轮轴41上。作为待接合部的突起(凸台)62a设置在旋转停止件62上。突起62a插入在缺齿齿轮61中设置为接合部的限制孔61c内。限制孔61c是沿着缺齿齿轮61的旋转方向的拉长孔,并且在缺齿齿轮61的无齿部61b的区域中限制突起62a的运动。为此,缺齿齿轮61和旋转停止件62允许突起62a在限制孔61c中运动,同时限制(防止)其相对运动。
停止件接触部60b形成在滑动齿条60上以满足以下条件。也就是说,在滑动齿条60从接合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中,停止件接触部60b在释放位置与设置在旋转停止件62上的停止件部62b接触,从而停止旋转停止件62在与缺齿齿轮6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旋转。另一方面,停止件接触部60b构造成在锁定位置和接合位置不与停止件部62b接触。在图8的示例中,停止件接触部60b形成为使其与停止件部62b接触的接触表面位于在包括齿条部60a的直到滑动齿条60的端部的范围内比齿条部60a的齿顶高的位置。附带地,停止件接触部60b形成在相对于缺齿齿轮61的旋转轴线方向偏离缺齿齿轮61的位置,使其接触停止件部62b但是不与缺齿齿轮61干涉。
下面将参照图9和10描述这样构成的旋转停止机构600的操作。图9的部分(a)示出了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接触的状态,图9的部分(c)示出了转印带31从感光鼓15退回的状态。另外,图9的(b)和(d)分别示出了从图9的(a)的状态到图9的(c)的状态的转变过程以及从图9的(c)的状态到图9的(a)的状态的转变过程。
缺齿齿轮61与施力凸轮42一体地沿箭头C方向旋转,被驱动马达47旋转驱动,从而根据图像形成操作将转印带31朝向和远离感光鼓15移动。另外,旋转停止件62在重复其突起62a相对于限制孔61c内表面的接触和分离的同时,随着缺齿齿轮61的旋转而沿箭头C方向旋转。另一方面,滑动齿条60在锁定位置保持停止状态。
设置在旋转停止件62上的停止件部62b的形状和设置在滑动齿条60上的停止件接触部60b的形状设定成使得在滑动齿条60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中部分62b和60b不彼此接触。
另外,在图9的(c)中示出的状态,转印带31从感光鼓15退回,旋转停止件62进入滑动齿条60的齿条部60a的运动路径(经过区域),然后停止。在该情况中,沿箭头D方向运动的滑动齿条60的停止件接触部60b与旋转停止件62干涉。
然而,如图10的(a)中所示,与停止件接触部60b干涉的旋转停止件62在限制孔60c中沿箭头C方向旋转,以运行到停止件接触部60b上,使得旋转停止件62能避免干涉。然后,在当执行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时缺齿齿轮61超过停止位置的情况中,如图10的(b)中所示,停止件部62b接触停止件接触部60b。另外,限制孔61c的内表面接触突起62a,使得缺齿齿轮6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停止。缺齿齿轮6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停止的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这里,限制孔61c和突起62a的可相对运动范围设定成使其不与停止件接触部60b(旋转停止件62移动到停止件接触部60b)干涉,并且使得在超限期间停止的缺齿齿轮61的齿轮部61a不进入接合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超限的缺齿齿轮61的旋转能够通过停止件部62b与停止件接触部60b之间的接触以及限制孔61c的内表面与突起62a之间的接触而停止。另外,即使在滑动齿条60在运动期间与旋转停止件62干涉的情况中,旋转停止件62也运行到停止件接触部60b上,使得能够避免与滑动齿条60的干涉。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11至图13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用于转印带移动机构的旋转停止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其它构造和动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因此在下面省略或简化多余的描述和解释,重复的附图标记或标号和重复的名称按原样使用,原则上描述不同的部分。
手柄相关驱动部300b包括滑动齿条70,并包括可与凸轮轴41一体旋转的缺齿齿轮71,滑动齿条70被可滑动地支撑并且与锁定手柄22的旋转操作相关地移动。缺齿齿轮71包括齿轮部71a和无齿部71b。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手柄相关驱动部300b包括旋转停止机构700,并防止缺齿齿轮71和施力凸轮42超限。旋转停止机构700包括作为接合部的停止件部71c和作为待接合部的停止件接触部(旋转停止部)70b。
停止件部71c固定在缺齿齿轮71的侧表面上,与缺齿齿轮71一起旋转。该停止件部71c包括在缺齿齿轮71的齿轮部71a的旋转方向(箭头C方向)的上游侧中布置在与起始齿71d相同相位中的齿形表面形状部71e。齿形表面形状部71e在旋转方向下游表面处的至少一端部形成为使其与齿71d的旋转方向下游齿面齐平。
停止件接触部70b形成在滑动齿条70上以满足以下条件。也就是说,在滑动齿条70从接合位置滑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中,停止件接触部70b在释放位置与停止件部71c接触,从而停止停止件部71c在与缺齿齿轮71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旋转。另一方面,停止件接触部70b构造成在锁定位置和接合位置不与停止件部71c接触。在图11的示例中,停止件接触部70b形成为使其与停止件部71c接触的接触表面位于在包括齿条部70a的直到滑动齿条70的端部的范围内比齿条部70a的齿顶高的位置。附带地,停止件接触部70b形成在相对于缺齿齿轮71的旋转轴线方向偏离缺齿齿轮71的位置,使其接触停止件部71c但是不与缺齿齿轮71干涉。
另外,停止件接触部70b具有倾斜表面70c,在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期间倾斜表面70c与齿条部70a在运动方向(箭头D方向)侧中的一个齿条的齿面对齐。在图11的示例中,在释放操作期间倾斜表面70c与齿条部70a相对于运动方向的端部的齿面对齐。
将参照图12和13描述这样构成的旋转停止机构700的操作。
在当执行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时缺齿齿轮71超限的情况中,如图12的(a)中所示,停止件部71c接触停止件接触部70b,从而停止缺齿齿轮7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缺齿齿轮7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停止的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另一方面,如图12的(b)所示,将描述这样的情况,其中当停止件部71c在其与沿箭头D方向运动的停止件接触部70b干涉的位置处停止时进行锁定手柄22的释放操作。
如图13的(a)和(b)所示,具有齿形表面形状的齿条的倾斜表面70c在与停止件部71c的齿形表面形状部71e接触的同时移动,使得齿条部70a和齿轮部71a彼此接合,从而转印带31能够移动到退回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超限缺齿齿轮71的旋转能够通过停止件部71c与停止件接触部70b之间的接触停止。另外,在滑动齿条70运动期间停止件接触部70b与停止件部71c干涉的情况中,齿条部70a和齿轮部71a彼此接合,使得缺齿齿轮71能够旋转。
<第四实施例>
将参照图14至图16结合图4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用于转印带移动机构的旋转停止机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其它构造和动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因此在下面省略或简化多余的描述和解释,重复的附图标记或标号和重复的名称按原样使用,原则上描述不同的部分。
手柄相关驱动部300c包括旋转停止机构800,并防止施力凸轮42超限。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旋转停止机构800包括作为致动器的螺线管80。螺线管80在未供电状态中将作为待接合部的螺线管臂81a移动到螺线管臂81a能够与作为接合部的突起42a接合的位置,并且在供电状态中将螺线管臂81a移动到螺线管臂81a不与突起42a接合的位置。
螺线管80固定在传送单元13上并包括螺线管臂81a和用于将螺线管臂81a沿箭头D方向施力的弹性构件81b。施力凸轮42固定到凸轮轴41上并且包括能够与施力凸轮42和凸轮轴41一起旋转的突起42a。突起42a形成为沿凸轮轴41的直径方向突出。另外,突起42a与螺线管臂81a接合,使得缺齿齿轮51和施力凸轮42的旋转停止。
螺线管臂81a和突起42a的形状和位置设定成使得在从施力凸轮42经过下死点直到齿轮部51a未到达与齿条部50a接合的接合位置的区间中螺线管臂81a接触突起42a。
下面将参照图15描述这样构成的旋转停止机构800的操作。如图15的(a)所示,只有当施力凸轮42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移动时,螺线管80才处于供电状态。结果,螺线管臂81a被吸引,使得螺线管臂81a移动到位置83并因而从突起42a的运动范围退出。然后,施力凸轮42能够自由旋转。
另一方面,如图15的(b)所示,当施力凸轮42移动到上死点时,对螺线管80的供电切断(未供电状态)。结果,螺线管臂81a再次移动到位置82,并因而进入突起42a的运动范围。
在该情况中,当在施力凸轮42从上死点移动到下死点的过程中执行锁定手柄22的突然操作时,与锁定手柄22的运动相关地旋转的缺齿齿轮51和施力凸轮42超限。然而,突起42a与移动到位置82的螺线管臂81a接触,使得缺齿齿轮51的旋转能够停止。
在施力凸轮42从下死点旋转经过一整周的情况中的顺序操作在图16中示出。首先,当施力凸轮42位于下死点(S1)时,能量(电能)被供应到螺线管80(S2),使得螺线管臂81a移动到位置83(S3)。结果,施力凸轮42的旋转不停止,使得施力凸轮42能够移动到上死点(S4),因而转印带31能够与感光鼓15接触(S5)。在该状态下,对螺线管80的供电被切断(S6)。因而,螺线管臂81a移动到位置82(S7)。接着,为了将转印带31与感光鼓15隔开,锁定手柄22被操作以旋转施力凸轮42,使得施力凸轮42移动到下死点(S8)。此时,即使在施力凸轮42超限时,突起42a接触螺线管臂81a,从而防止施力凸轮42进一步旋转。
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中,通过设置旋转停止机构800,即使在缺齿齿轮51超过停止位置的情况中,缺齿齿轮51的旋转也能够在齿轮部51a到达与齿条部50a接合的接合位置之前停止。另外,通过使用螺线管80,只要不有意对螺线管80供电,能够与机器状态无关地限制施力凸轮42的旋转,从而可以防止由突然手柄操作等造成的缺齿齿轮51的超限。
虽然已经参照本文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涵盖可能落入以下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范围内的这类修改或改变。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构件;
设置成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移动的带构件;
操作杆,该操作杆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处于接触状态,在第三位置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处于隔开状态,其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设有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在接触状态与隔开状态之间切换;
凸轮,通过向该凸轮传递用于移动所述操作杆而旋转凸轮的驱动力,所述凸轮将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在接触状态和隔开状态之间转变;
传递机构,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用于移动所述操作杆的驱动力,其中当所述操作杆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传递机构在所述操作杆经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期间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凸轮,并且在所述操作杆经过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期间取消驱动力至所述凸轮的传递;以及
旋转停止机构,该旋转停止机构用于在所述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停止所述凸轮的旋转,以维持隔开状态,从而防止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由于所述凸轮因惯性的连续旋转而从隔开状态转变到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用于向所述凸轮传递驱动力的可动的传递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传递构件的运动相关地旋转的齿轮,该齿轮与所述凸轮相关地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相对于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有齿部分和第一无齿部分,
其中所述齿轮包括相对于旋转方向设置的第二有齿部分和第二无齿部分,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经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所述传递构件的第一有齿部分和所述齿轮的第二有齿部分彼此接合,以向所述凸轮传递驱动力,并且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经过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时,所述传递构件的第一无齿部分和所述齿轮的第二无齿部分布置在它们相对的位置,以取消驱动力至所述凸轮的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所述传递构件的第一无齿部分和所述齿轮的第二无齿部分位于它们相对的位置时,所述旋转停止机构停止所述凸轮由惯性造成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旋转停止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齿轮一起旋转的接合部和用于通过与所述接合部接合而停止齿轮旋转的待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齿轮中,包括具有与齿轮相同的旋转中心的拉长孔,
其中所述待接合部包括可旋转构件,该可旋转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拉长孔接合的突起,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能够在所述突起与所述拉长孔接合的范围内相对于齿轮旋转,并且具有与齿轮相同的旋转中心,
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构件的旋转的限制部,并且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通过将所述限制部定位在可旋转构件的旋转轨迹上,所述可旋转构件在与所述传递构件接触的状态中与所述限制部接触,从而停止所述齿轮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中的突起,
其中所述待接合部包括停止构件,该停止构件能够与所述传递构件一起移动,用于通过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停止齿轮的旋转,并且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停止构件通过定位在齿轮的突起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突起接触,从而停止所述齿轮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能够与所述齿轮一体旋转的停止杆,
其中所述待接合部是停止构件,该停止构件能够与所述传递构件一起移动,用于通过与所述停止杆接触而停止所述齿轮的旋转,并且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时,所述停止构件通过定位在齿轮的所述停止杆的旋转轨迹上,与所述停止杆接触,从而停止所述齿轮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用于驱动所述凸轮的驱动马达;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的控制器,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马达而将所述带构件和所述图像承载构件从隔开状态移动到接触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带构件的带构件支撑构件,
其中所述带构件支撑构件能够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组件拉出。
CN201310062481.4A 2012-02-29 2013-02-28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3293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4513 2012-02-29
JP2012044513A JP5904823B2 (ja) 2012-02-29 2012-02-29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924A true CN103293924A (zh) 2013-09-11
CN103293924B CN103293924B (zh) 2016-10-05

Family

ID=4900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481.4A Active CN103293924B (zh) 2012-02-29 2013-02-28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44426B2 (zh)
JP (1) JP5904823B2 (zh)
CN (1) CN103293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988B2 (ja) * 2012-11-08 2015-01-14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1288B2 (ja) * 2013-11-05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11649B2 (ja) * 2015-05-29 2018-04-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50401B2 (ja) * 2015-06-15 2018-07-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バー開閉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48609B2 (ja) * 2016-03-31 2020-0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0234819B1 (en) * 2018-02-23 2019-03-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eld replacement transfer belt un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9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及具有该锁定装置的成像设备
US20090110436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13941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株式会社理光 具有改善的框体结构强度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004430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211871A1 (en) * 2010-03-01 2011-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8483B2 (ja) 1994-10-19 2003-10-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01464A (ja) 1997-02-27 1998-11-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93437A (ja) * 1997-04-17 1998-11-04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3594A (ja) 2003-07-28 2005-02-17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4031404B2 (ja) * 2003-07-29 2008-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体の位置制御装置
JP2008152112A (ja)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1732B2 (ja) 2007-05-09 2008-09-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0477A (ja) * 2007-09-05 2009-04-16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構造
JP5504815B2 (ja) * 2009-10-15 2014-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92A (zh) * 2007-01-26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及具有该锁定装置的成像设备
US20090110436A1 (en) * 2007-10-26 200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13941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株式会社理光 具有改善的框体结构强度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004430A (zh) * 2009-08-28 2011-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10211871A1 (en) * 2010-03-01 2011-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44426B2 (en) 2016-01-26
US20130223879A1 (en) 2013-08-29
JP2013182075A (ja) 2013-09-12
JP5904823B2 (ja) 2016-04-20
CN103293924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3924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746621B (zh) 手动供纸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WO2013073134A1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268143B2 (en) Driv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rive device
JP20120463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61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70012251A (ko) 구동 닙 해제 장치
US9623688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176435B2 (en)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belt unit
US20060033256A1 (en)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19069848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S6240706B2 (zh)
US4190349A (en) Slider reciprocating driv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
JP2013127604A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888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21042A (ja) フラッパ型ソレノイ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5852131A (ja) シ−ト整合装置
JPS5911961Y2 (ja) コレ−タ
US20110049787A1 (en) Drive roll / idler roll nip release mechanism
JPH0650414B2 (ja) 複写機
JP4761153B2 (ja)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42175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装置
JPS5926328Y2 (ja) 複写機等の自動分離装置
JPH11157694A (ja) 給紙装置
JPH0472233A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