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6214A -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6214A
CN103286214A CN2013102240185A CN201310224018A CN103286214A CN 103286214 A CN103286214 A CN 103286214A CN 2013102240185 A CN2013102240185 A CN 2013102240185A CN 201310224018 A CN201310224018 A CN 201310224018A CN 103286214 A CN103286214 A CN 10328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holder
connecting rod
punch
loos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40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6214B (zh
Inventor
张立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IY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icro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icro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icro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40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6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6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6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6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位于上模座的底部还通过螺栓安装有打杆固定座,打杆固定座上安装有打杆,打杆通过弹顶组件固定于上模座上;位于下模座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座,第一旋转轴固定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位于第一旋转轴固定座一侧的下模座上通过紧固件还安装有连杆固定座,连杆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凹模固定板安装有抽芯固定座,抽芯安装于抽芯固定座的一端,抽芯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长圆形槽,长圆形槽内安装第三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工作可靠,稳定。

Description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装置,尤其是一种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有许多是封闭、半封闭,这时就需要有效凸模抽芯。抽芯行程长时,就需要冲床有大的开模行程和长距离的卸料行程。这样就降低了模具的冲压冲次、模具生产稳定性和寿命。
在模具中用到抽芯成型,一般都是通过装在凸模固定板上的斜锲打在过度锲块上带动成型芯棒(即抽芯)滑动到工作位置进行工作或斜锲装在卸料板上打在过度锲块上带动成型芯棒(即抽芯)滑动到工作位置进行工作。如果抽芯距离过长,就需要大的冲床开模行程和卸料行程。开模行程和卸料行程过大,会造成限制冲床冲次和模具的稳定性及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01,所述上模座101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垫板102,所述凸模固定板垫板102上安装凸模固定板104,所述凸模固定板104上安装斜锲103,所述凸模固定板104上还有安装卸料板106的卸料板垫板105;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111,所述下模座111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垫板110,所述凹模固定板垫板110上安装凹模固定板109,所述凹模固定板109上通过复位弹簧108安装有抽芯107,所述抽芯107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斜锲103配合工作。
实际工作过程中,抽芯工作行程b需要11.25mm,即装在凸模固定板104上斜锲最小行程a需要11.25mm,那么卸料行程c需要斜锲最小行程a11.25mmm加安全行程0.5mm,共11.75mm。冲床的开模行程最小需要(11.25mm+3.8mm<抬料行程c>)*2=30.1mm。
其距离较长,严重影响模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凸模抽芯行程长、影响模具生产稳定性和寿命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凸模抽芯安装结构,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凸模抽芯长度,同时不增加冲床开模行程和模具卸料行程,保证了模具使用的可靠性,提高加工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垫板,所述凸模固定板垫板上安装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上还有安装卸料板的卸料板垫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垫板,所述凹模固定板垫板上安装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上通过复位弹簧安装有抽芯;位于上模座的底部还通过螺栓安装有打杆固定座,所述打杆固定座上安装有打杆,所述打杆通过弹顶组件固定于上模座上;位于下模座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座,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座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位于第一旋转轴固定座一侧的下模座上通过紧固件还安装有连杆固定座,所述连杆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凹模固定板安装有抽芯固定座,所述抽芯安装于抽芯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抽芯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长圆形槽,所述长圆形槽内安装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打杆位于第二旋转轴安装位置的顶部;
所述打杆与第二旋转轴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轴向位置;
所述连杆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第二旋转轴安装于圆弧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在模具装置中增加连杆机构,在保证抽芯工作行程的同时,有效的缩短了冲床开模行程和卸料行程,保证了模具使用的可靠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凸模抽芯的安装示意图(凸模抽芯初始位置)。
图2为现有技术中凸模抽芯的安装示意图(凸模抽芯最终位置)。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凸模抽芯初始位置)。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凸模抽芯最终位置)。
其中:101、上模座;102、凸模固定板垫板;103、斜锲;104、凸模固定板;105、卸料板垫板;106、卸料板;107、抽芯;108、复位弹簧;109、凹模固定板;110、凹模固定板垫板;111、下模座;12、弹顶组件;13、螺栓;14、打杆固定座;15、打杆;16、第二旋转轴;17、圆弧凹槽;18、第一连杆;19、连杆固定座;20、第一旋转轴;21、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2、第三旋转轴;23、抽芯固定座;24、第二连杆;a、斜锲最小行程;b、抽芯工作行程;c、抬料行程;d、第二旋转轴的上下滑动行程;e、第三旋转轴的滑动行程;f、卸料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锲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01,上模座101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垫板102,凸模固定板垫板102上安装凸模固定板104,凸模固定板104上还有安装卸料板106的卸料板垫板105;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111,下模座111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垫板110,凹模固定板垫板110上安装凹模固定板109,凹模固定板109上通过复位弹簧108安装有抽芯107;位于上模座101的底部还通过螺栓13安装有打杆固定座14,打杆固定座14上安装有打杆15,打杆15通过弹顶组件12固定于上模座101上;位于下模座11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0,位于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一侧的下模座111上通过紧固件还安装有连杆固定座19,连杆固定座1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6;凹模固定板109安装有抽芯固定座23,抽芯107安装于抽芯固定座23的一端,抽芯固定座23的另一端设置长圆形槽,长圆形槽内安装第三旋转轴22;第一旋转轴20与第二旋转轴16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杆18,第二旋转轴16与第三旋转轴22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24。
打杆15位于第二旋转轴16安装位置的顶部。
打杆15与第二旋转轴1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轴向位置。
连杆固定座19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凹槽17,第二旋转轴16安装于圆弧凹槽17内。
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双连杆机构,第一连杆18一端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0上,而第一旋转轴20安装在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内,不发生移动;第一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一端同时安装于第二旋转轴16上。装在上模组件上的打杆15打在第一连杆18和第二连杆24连接的轴承上,在打杆15的作用下,第一连杆18和第二连杆24都在第二旋转轴16旋转,且沿着圆弧凹槽17图示向左滑动,使第三旋转轴22在抽芯固定座23内沿着长圆形凹槽向左滑动,同时带动抽芯107向左滑动到工作位置,成型结束后,在复位弹簧108的作用下两连杆复位到初始位置。冲床完成一次冲次。
本发明采用双连杆带动抽芯107工作。用装在上模的打杆15打在第二旋转轴16上的轴承,在打杆15的作用下,两根连杆、抽芯107同时向左移动,由于有两个旋转轴、抽芯107移动距离和打杆15移动距离比例大大提高。有效保证了抽芯107工作距离而不过大增加打杆、卸料的行程。保证模具不在大的卸料行程下工作,同时保证模具生产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第三旋转轴的滑动行程e的距离等于抽芯工作行程b,
抽芯107在双连杆、打杆15的作用下,向左滑动11.25mm(抽芯工作行程b)到工作位置。开模行程、卸料行程如图3所示:(抬料高度c为3.8mm情况下)
(1):冲床的开模行程最小需要(6.0mm<第二旋转轴的上下滑动行程d>+3.8mm<抬料行程c>)*2=19.6mm。
(2):卸料行程f需要(6.0mm<第二旋转轴的上下滑动行程d> +0.5mm<加安全行程>)=6.5mm。
与现有技术对比,在保证工作抽芯107行程需要11.25mm的情况下,大大减小卸料行程和冲床的所需的开模行程。可以看出本发明在冲床的开模行程方面缩小35%,卸料行程方面缩小45%。从而提高了模具使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4)

1.一种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01),所述上模座(101)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垫板(102),所述凸模固定板垫板(102)上安装凸模固定板(104),所述凸模固定板(104)上还有安装卸料板(106)的卸料板垫板(105);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111),所述下模座(111)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垫板(110),所述凹模固定板垫板(110)上安装凹模固定板(109),所述凹模固定板(109)上通过复位弹簧(108)安装有抽芯(107);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模座(101)的底部还通过螺栓(13)安装有打杆固定座(14),所述打杆固定座(14)上安装有打杆(15),所述打杆(15)通过弹顶组件(12)固定于上模座(101)上;位于下模座(111)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0),位于第一旋转轴固定座(21)一侧的下模座(111)上通过紧固件还安装有连杆固定座(19),所述连杆固定座(1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6);所述凹模固定板(109)安装有抽芯固定座(23),所述抽芯(107)安装于抽芯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抽芯固定座(23)的另一端设置长圆形槽,所述长圆形槽内安装第三旋转轴(22);所述第一旋转轴(20)与第二旋转轴(16)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二旋转轴(16)与第三旋转轴(22)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杆(15)位于第二旋转轴(16)安装位置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杆(15)与第二旋转轴(1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轴向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模抽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固定座(19)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凹槽(17),所述第二旋转轴(16)安装于圆弧凹槽(17)内。
CN201310224018.5A 2013-06-07 2013-06-07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Active CN103286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018.5A CN103286214B (zh) 2013-06-07 2013-06-07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018.5A CN103286214B (zh) 2013-06-07 2013-06-07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6214A true CN103286214A (zh) 2013-09-11
CN103286214B CN103286214B (zh) 2014-12-17

Family

ID=4908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4018.5A Active CN103286214B (zh) 2013-06-07 2013-06-07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62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0629A (zh) * 2020-05-27 2020-08-25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两轴运动滑块模具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8913Y (zh) * 2007-02-08 2008-01-23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边冲切模具
JP4197643B2 (ja) * 2003-11-25 2008-12-17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トグル式単板エンボス加工装置
CN201385077Y (zh) * 2009-05-05 2010-01-2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复合冷冲压模具
KR20110067640A (ko) * 2009-12-15 2011-06-22 모텍 주식회사 휠 디스크의 벤트홀 코이닝 장치
CN202447481U (zh) * 2012-01-18 2012-09-26 厦门市博朗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侧向切断模
CN102773346A (zh) * 2012-07-27 2012-11-14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摇臂式侧抽芯平板模缸及冲床和红冲热成型方法
DE102009059676B4 (de) * 2009-12-19 2013-04-18 Thyssenkrupp Drauz Nothelf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zen von ein oder mehreren Blechen
CN203292328U (zh) * 2013-06-07 2013-11-20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7643B2 (ja) * 2003-11-25 2008-12-17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トグル式単板エンボス加工装置
CN201008913Y (zh) * 2007-02-08 2008-01-23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边冲切模具
CN201385077Y (zh) * 2009-05-05 2010-01-2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复合冷冲压模具
KR20110067640A (ko) * 2009-12-15 2011-06-22 모텍 주식회사 휠 디스크의 벤트홀 코이닝 장치
DE102009059676B4 (de) * 2009-12-19 2013-04-18 Thyssenkrupp Drauz Nothelf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zen von ein oder mehreren Blechen
CN202447481U (zh) * 2012-01-18 2012-09-26 厦门市博朗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侧向切断模
CN102773346A (zh) * 2012-07-27 2012-11-14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摇臂式侧抽芯平板模缸及冲床和红冲热成型方法
CN203292328U (zh) * 2013-06-07 2013-11-20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0629A (zh) * 2020-05-27 2020-08-25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两轴运动滑块模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6214B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63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加油口盒的多方位冲孔模具
CN204867060U (zh) 带有切断装置的冲床
CN204294730U (zh) 一种u型支架冲孔模具
CN201735707U (zh) 一种模具顶料装置
CN203292328U (zh)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CN201511079U (zh) 加工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冲压模具
CN203530751U (zh) 一种低噪音的打孔装置
CN203725611U (zh) 电机刷盒右壳的级进冲压模
CN103286214B (zh) 凸模抽芯安装结构
CN202367047U (zh) 带底筒状结构落料拉伸模
CN203862867U (zh) 半圆环弯曲模
CN105215203A (zh) 一种高精密零件同步内外翻孔加工工艺及其模具
CN102922283B (zh) 汽车内饰中出风口总成装配工装
CN102699213B (zh) 一种铜件热冲压模具
CN202667394U (zh) 斜面孔冲孔模具
CN210754923U (zh) 带侧向冲孔冷镦模具
CN201067777Y (zh) 反向斜楔翻边装置
CN203853434U (zh) 电机冲片模具
CN203621214U (zh) 汽车离合器压盖的冲边孔模具
CN201442055U (zh) 一种万能冷冲模
CN207043174U (zh) 一种卷扬筒摇把手柄冲压成型模具
CN202498765U (zh) 一种热成形机下平台伸缩定位夹紧机构
CN103537551A (zh) 抽块式冲压模具
CN201283388Y (zh) 一种冲头
CN105363899A (zh) 一种加强板翻边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072 lakes in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foreshore Hudai Industrial Park Road No. 19.

Patentee after: WUXI WEIY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72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DiCui Binhu District Liyu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90

Patentee before: Wuxi Micro Research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