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2316A -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2316A
CN103282316A CN2011800642900A CN201180064290A CN103282316A CN 103282316 A CN103282316 A CN 103282316A CN 2011800642900 A CN2011800642900 A CN 2011800642900A CN 201180064290 A CN201180064290 A CN 201180064290A CN 103282316 A CN103282316 A CN 103282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friable
mica
mould
prod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4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Glass City Enterpri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Glass City Enterpri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Glass City Enterpri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Glass City Enterpris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2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9/00Blowing glass; Production of hollow glass articles
    • C03B9/02Blowing glass; Production of hollow glass articles with the mouth; Auxiliary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具体为:取由制造玻璃器皿所用原料制成的玻璃液,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将泡状玻璃体置于平铺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工作平台上滚动,使其表面裹上一层人造金星石颗粒,对表面裹上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在800-1000℃的环境下烧结3-5分钟,使人造金星石料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相熔合,形成粗胚,将熔合有人造金星石的粗胚置于加热至400℃-600℃的模具中,旋转吹制,粗胚由小变大,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成型后的玻璃器皿出模具,经退火和冷却,制成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本发明使玻璃器皿表面具有金色的纹路,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器亚的生产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 的玻璃器 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器 表面要形成金色纹路工艺, 都是通过在玻璃器皿成品表 面烤上金色花纸来实现, 且花纸贴在玻璃成品上后还需要再次通过高温烘烤 才能使图案牢固附着于玻璃表面上。 加工耗时长, 生产效率低, 玻璃成品再 次高温烘烤时还增加了破损率。
中国专利 CN 200810218302.0描述了一种陶瓷或玻璃的烤花方法, 将陶 瓷花纸或玻璃花纸贴在陶瓷或玻璃工件的表面, 将工件贴有花纸的部位置于 激光标记区域内, 控制激光依照预先设定的图形轨迹扫描到花纸上, 在陶瓷 或玻璃工件表面形成与预先设定的图形轨迹相对应的烤花图形。 此工艺虽然 不需要高温烘烤, 不会导致玻璃成品因再次高温烘烤而破损, 但如果要形成 金色紋路, 则由于烤花所需的金色花纸原料是价格昂贵的金水, 工艺成本偏 高。 而且玻璃成品需再次经过烤花流程, 增加了工艺程序。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面具有金色 路的玻璃器皿的生 后续加工, 且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 法包括: 取由制造玻璃器皿所用原料制成的玻璃液, 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状 玻璃体; 将人造金星石颗粒平铺在一工作平台上; 将吹制成的泡状玻璃体置 于平铺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工作平台上滚动, 使其表面裹上一层人造金星石 颗粒; 对表面裹上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在 800°C-1000°C的环境下烧 结 3-5分钟,使人造金星石料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相熔合, 形成粗胚; 将熔合有人造金星石的粗胚置于加热至 400°C-600°C的模具中, 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成型后的玻璃器風出模具, 送至退火 炉, 经 2-3小时, 逐渐降温至 50°C ; 退火完成后将玻璃器 置于通风处自然 冷却, 制成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亚。 此工艺可应用于酒杯, 口杯, 瓶, 壶, 风灯, 烛台, 玻璃罐, 花瓶, 碗等玻璃器亚的生产中。
本发明不需使用高成本的金色花纸, 而是通过在玻璃器 制作过程中直 接加入廉价的人造金星石颗粒, 使玻璃在成品后表面即可呈现出金色紋路, 无需后续加工, 生产周期短, 成品率高, 成本降低, 并且玻璃器 表面呈现 出的金色纹路, 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中对表面裹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烧结条件为: 烧结温 度应在 800-1000 °C范围内, 880-1000.°C的温度范围内为佳, 温度过低时, 过 于粗大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不易充分熔合。
本发明中模具的温度应在 20-600 °C范围内, 400-600 °C的温度范围内为 佳, 470-530 °C的温度范围内最佳,模具温度低会使最终的玻璃器亚上产生冷 斑, 影响美观, 温度过高会影响玻璃粗胚的可塑性。
本发明中的人造金星石可采用红褐色人造金星石或蓝色人造金星石等市 场上在售的所有人造金星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对平铺在工作平台上的人造金星石颗粒进行烘 烤, 将其加热至 150-250°C, 目的是为了软化人造金星石颗粒, 这样可使其 在泡状玻璃体表面粘得更加牢靠, 避免后续工序中的因脱落而造成的返工, 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 工作平台上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为不规则、 非均 勾性撒布。 这样可使最后呈现于玻璃器 上的金色紋路显得更加自然, 富于 变化。
本发明可选用最大粒径为 5mm-2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吹制过程中将 粗胚在模具中左右旋转, 旋转幅度为向左旋转 75° -100° 和向右旋转 75° -100° , 粗胚表面的人造金星石料被甩开甩散, 形成块状, 最终在玻璃器皿 表面将产生块状的金色紋路。
本发明可选用最大粒径为 2mm-1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将制得的粗胚 固定其一端, 从其另一端以一个方向旋转粗胚, 使粗胚上的人造金星石料被 拉成丝状, 拉丝完成后, 置于模具中吹制, 同时使粗胚在模具中以一个方向 旋转,为较好的保持拉丝效果,此旋转方向需同拉丝时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吹制过程中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在玻璃器亚表面将产生丝 状的金色紋路。
本发明可选用最大粒径为 2mm-1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将制得的粗胚 固定其一端, 从其另一端以一个方向旋转粗胚, 使粗胚上的人造金星石料被 拉成丝状, 拉丝完成后, 再将粗胚表面裹取一层玻璃液, 形成二次粗胚, 将 二次粗胚置于模具中吹制, 同时使二次粗胚在模具中以一个方向旋转, 且此 方向同拉丝时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吹制过程中二次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 模具形状成型, 在玻璃器亚表面将产生丝状的金色纹路, 且增加了玻璃器皿 表面的光滑度和透明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为连接有空心钢管的泡状玻璃体示意图;
图 2为块状金色紋路玻璃器孤示意图;
图 3为丝状金色纹路玻璃器亚示意图;
图 4为高口杯样例;
图 5为低口杯样例;
图 6为酒杯样例一;
图 7为酒杯样例二;
图 8为风灯样例一;
图 9为风灯样例二;
图 1中, 1 : 空心钢管, 2: 泡状玻璃体空心泡体部分, 3: 泡状玻璃体实 心部分;
图 2中, 7: 块状金色紋路;
图 3中, 4: 杯碗, 5: 支杆, 6: 底座, 8: 丝状金色纹路;
图 4中, 7: 块状金色紋路;
图 5中, 8: 丝状金色紋路;
图 6中, 8: 丝状金色紋路;
图 7中, 4: 杯碗, 5: 支杆, 6: 底座, 7: 块状金色紋路;
图 8中, 8: 丝状金色紋路;
图 9中, 8: 丝状金色紋路。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施例 1
本发明所用金星石可以为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人造金星石, 本实施例所用 人造金星石为红褐色人造金星石。
参照图 1 , 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皿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取料: 将玻璃料组合物混合后投入料缸内。 此处玻璃料组合物为目前制 造玻璃器皿所用的已知配料,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玻璃料组合物按其重量(单 位: 公斤)表示为: 石英砂 50, 纯碱 17, 硝钠 3, 硼砂 3 , 方解石 4, 长石 1, 萤石 0.5, 工业盐 1 , 氧化锌 0.5 , 澄清剂 0.1, 脱色剂 0.5。 对缸内料加热, 温度为 1400-1500°C使其融化成玻璃液, 并且一直加热以保持炉温。 用空心 钢管 1取上述玻璃液, 将其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 该泡状玻璃体由 空心泡体部分 2和实心部分 3组成。
平铺: 将最大粒径为 6mm-10mm 的人造金星石颗粒均匀地平铺在铁板 上。 裹料: 将吹制成的泡状玻璃体置于铁板上滚动, 使其表面裹上一层人造 金星石颗粒。
烧结: 将裹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伸入加热至 800°C的缸口转 动烘烤烧结 5分钟, 使人造金星石颗粒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更好的熔 合, 形成粗胚。
入模: 将粗胚置于加热至 400°C的模具内, 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模具温度过低会使最终的玻璃器亚上产生冷斑, 影响 美观。 但模具温度不能高于粗胚温度, 过高会影响玻璃粗胚的可塑性。 模具 温度在 400-60(TC的范围内为佳, 470-530°C的温度范围内最佳。
退火: 成型后的玻璃器孤出模具, 送入网带式退火窑, 经 2小时, 逐渐 降温至 50°C后出窑, 装入塑料框内使其自然冷却。
冷却: 退火完成后将玻璃器孤置于通风处自然冷却。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可形成图 4-图 9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各种玻璃器亚。
实施例 2
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 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的区别在于以下步骤:
取料: 将玻璃料组合物混合后投入料缸内。 此处玻璃料组合物为目前制 造玻璃器亚所用的已知配料,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玻璃料组合物按其重量(单 位: 公斤)表示为: 石英砂 100, 长石 12, 方解石 8, 白云石 5, 萤石 3 , 硼 砂 3 , 硝酸钠 5.5 , 白砒 1.2, 纯碱 39。 对缸内料加热, 温度为 1450-1540°C 使其融化成玻璃液,并且一直加热以保持炉温。用空心钢管 1取上述玻璃液, 将其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 如图 1所示, 该泡状玻璃体由空心泡体 部分 2和实心部分 3组成。
平铺:将最大粒径为 6mm-1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不规则地平铺在铁板 上。 这样可使最后呈现于玻璃器 上的金色紋路显得更加自然, 富于变化。
烧结: 将裹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伸入加热至 100CTC的缸口转 动烘烤烧结 3分钟, 使人造金星石颗粒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更好的熔 合, 形成粗胚。
入模: 将粗胚置于加热至 600°C的模具内, 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实施例 3
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 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的区别在于以下步骤:
取料: 将玻璃料组合物混合后投入料缸内。 此处玻璃料组合物为目前制 造玻璃器皿所用的已知配料,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玻璃料组合物按其重量(单 位: 公斤)表示为: 石英砂 100, 纯碱 29, 硼砂 6, 碳酸钾 4.7, 氧化锌 0.5 , 碳酸钙 9, 碳酸钡 1, 氧化铝 1.5 , 硝酸钠 4.5 , 氯化钠 0.5, 高锰酸钾 0.025, 氧化钴 0.00016, 氧化铈 0.45。 对缸内料加热, 温度为 1350°C使其融化成玻 璃液, 并且一直加热以保持炉温。 用空心钢管 1取上述玻璃液, 将其吹制成 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 如图 1所示, 该泡状玻璃体由空心泡体部分 2和实 心部分 3组成。
平铺: 将人造金星石颗粒不规则地平铺在铁板上, 并对人造金星石颗粒 进行烘烤, 将其加热至 200°C, 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软化人造金星石颗粒, 这 样可使其在泡状玻璃体表面粘得更加牢靠, 避免后续工序中的因脱落而造成 的返工, 提高生产效率。
烧结: 将裹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伸入加热至 880°C的缸口转 动烘烤烧结 4分钟, 使人造金星石颗粒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更好的熔 合, 形成粗胚。 烘烤烧结温度过低时, 过于粗大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不易充分 熔合, 经试验对比, 880-100(TC的烘烤烧结温度奈件下, 人造金星石颗粒可 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充分熔合。
入模: 将粗胚置于加热至 470°C的模具内, 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实施例 4
图 2所示表面具有块状金色紋路的玻璃杯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3的区别在于以下步骤:
平铺: 将粒度为 5mm-2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不规则地平铺在铁板上, 并对人造金星石颗粒进行烘烤, 将其加热至 250°C。
入模: 将粗胚置于加热至 530°C的模具内吹制, 同时粗胚在模具中被左 右旋转, 旋转幅度为向左旋转 75° -100° 和向右旋转 75° -100° , 吹制过程 中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形成表面具有块状金色纹路 7的玻 璃杯。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可形成图 4所示表面具有块状金色紋路 7的有色玻璃杯和图 7所示表面具有块状金色 紋路 7的有色杯碗 4。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得图 7所示表面具有块状金色紋路 7的有色杯 碗 4后, 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 即可制作完成如图 7所示的玻 璃器 。 因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等其它步骤为现有技术, 故本 实施例省略其具体内容。 图 3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纹路的玻璃杯碗 4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取料: 将玻璃料组合物混合后投入料缸内。 此处玻璃料组合物为目前制 造玻璃器皿所用的已知配料,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玻璃料组合物按其重量(单 位: 公斤)表示为: 石英砂 100, 纯碱 29, 硼砂 6, 碳酸钾 4.7, 氧化锌 0.5, 碳酸钙 9, 碳酸钡 1, 氧化铝 1.5, 硝酸钠 4.5, 氯化钠 0.5 , 高锰酸钾 0.025, 氧化钴 0.00016, 氧化铈 0.45。 对缸内料加热, 温度为 1350。C使其融化成玻 璃液, 并且一直加热以保持炉温。 用空心钢管 1取上述玻璃液, 将其吹制成 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 如图 1所示, 该泡状玻璃体由空心泡体部分 2和实 心部分 3组成。
平铺:将最大粒径为 2mm-10mm的人造金星石颗粒不规则地平铺在铁板 上, 并对人造金星石颗粒进行烘烤, 将其加热至 150°C。
裹料: 将吹制成的泡状玻璃体置于铁板上滚动, 使其表面裹上一层人造 金星石颗粒。
烧结: 将裹有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伸入加热至 880°C的缸口转 动烘烤烧结 4分钟, 使人造金星石颗粒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更好的熔 合, 形成粗胚。
入模: 参照图 1, 对粗胚表面上的人造金星石进行拉丝处理, 具体为: 朝一个方向旋转空心钢管, 带动粗胚旋转, 旋转过程中断续地固定粗胚的 A-A,端, 即泡状玻璃体的实心部分, 每次固定时间不超过 1秒, 使粗坯整体 产生非同步旋转, 人造金星石料通过这种非同步旋转被拉成丝状。 拉丝完成 后, 将粗胚置于加热至 470°C的模具内吹制, 同时旋转空心钢管, 带动粗胚 在模具中以一个方向旋转, 且此方向同拉丝时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吹制过 程中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形成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 8的 玻璃杯碗 4。
退火: 成型后的玻璃器皿出模具, 送入网带式退火窑, 经 2小时, 逐渐 降温至 50°C后出窑, 装入塑料框内使其自然冷却。
冷却: 退火完成后将玻璃器皿置于通风处自然冷却。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上述方法可形成图 5、 图 8、 图 9所示的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的有色玻璃器 。
玻璃杯碗 4制作完成后, 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 即可制作 完成如图 3所示的玻璃器皿。 因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等其它步 骤为现有技术, 故本实施例省略其具体内容。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制作图 3所示 玻璃器皿的方法可形成图 6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纹路 8的有色玻璃酒杯。 图 3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的玻璃杯碗 4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5的区别在于以下步骤:
入模: 参照图 1 , 对粗胚表面上的人造金星石进行拉丝处理, 具体为: 朝一个方向旋转空心钢管, 带动粗胚旋转, 旋转过程中断续地固定粗胚的 A-A,端, 即泡状玻璃体的实心部分, 每次固定时间不超过 1秒, 使粗坯整体 产生非同步旋转, 人造金星石料通过这种非同步旋转被拉成丝状。 拉丝完成 后, 将粗胚再次伸入缸内裹取一层玻璃料, 形成二次粗胚, 将形成的二次粗 胚置于加热至 470°C的模具内吹制, 吹制过程中旋转空心钢管, 带动二次粗 胚在模具中以一个方向旋转, '且此方向同拉丝时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吹制 过程中二次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形成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 路的玻璃杯碗 4。
形成二次粗胚的环节可增加玻璃器亚表面的光滑度和透明度。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上述方法可形成图 5、 图 8、 图 9所示的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 8的有色玻璃器 。
玻璃杯碗 4制作完成后, 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 即可制作 完成如图 3所示的玻璃器亚。 因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等其它步 骤为现有技术, 故本实施例省略其具体内容。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制作图 3所示 玻璃器孤的方法可形成图 6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 8的有色玻璃酒杯。
实施例 7
图 3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纹路的玻璃杯碗 4的具体制作流程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6的区别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 A: 将玻璃料组合物混合后投入料缸内。 此处玻璃料组合物为目前 制造玻璃器亚所用的已知配料, 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玻璃料组合物按其重量 (单位:公斤)表示为: 硅石 400, 长石 8, 方解石 12, 白云石 36, 氧化铝 6, 萤石 2.6 , 白砒 5.2, 硼砂 5.2, 硝石 10.6, 纯碱 160。 对缸内料加热, 温度 为 1380-1540°C使其融化成玻璃液, 并且一直加热以保持炉温。 用空心钢管 1 取上述玻璃液, 将其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状玻璃体, 如图 1所示, 该泡状玻 璃体由空心泡体部分 2和实心部分 3组成。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上述方法可形成图 5、 图 8、 图 9所示的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紋路 8的有色玻璃器 。
玻璃杯碗 4制作完成后, 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 即可制作 完成如图 3所示的玻璃器亚。 因在杯碗 4底端粘接支杆 5和底座 6等其它步 骤为现有技术, 故本实施例省略其具体内容。
如果在玻璃组合物中再添加相应色剂,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制作图 3所示 玻璃器 J 的方法可形成图 6所示表面具有丝状金色纹路 8的有色玻璃酒杯。 实施例 8
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孤的具体制作流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的 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所用人造金星石为蓝色人造金星石。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不需使用高成本的金色花纸, 而是通过在玻璃器 制作过程中直 接加入廉价的人造金星石颗粒, 使玻璃在成品后表面即可呈现出金色紋路, 无需后续加工, 生产周期短, 成品率高, 成本降低, 并且玻璃器皿表面呈现 出的金色纹路, 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Claims (11)

  1. 权利 要求
    1、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紋路的玻璃器亚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取料: 取由制造玻璃器 所用原料制成的玻璃液, 吹制成一定口径的泡 状玻璃体;
    平铺: 将人造金星石颗粒平铺在一工作平台上;
    裹料: 将吹制成的泡状玻璃体置于工作平台上滚动, 使其表面裹上一层 人造金星石颗粒;
    烧结: 对表面裹上人造金星石颗粒的泡状玻璃体在 800-1000°C的环境下 烧结 3-5分钟, 使人造金星石料熔化而与泡状玻璃体的表面相熔合, 形成粗 胚;
    入模: 将熔合有人造金星石的粗胚置于加热至 400°C-600°C的模具中, 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依模具形状成型;
    退火: 成型后的玻璃器 出模具, 送至退火炉, 经 2-3小时, 逐渐降温 至 50°C ;
    冷却: 退火完成后将玻璃器亚置于通风处自然冷却。
  2.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步骤中烧结温度优 选为 880- 1000 °C。
  3.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入模步骤中模具温度优 选为 470-530°C。
  4.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金星石为红褐 色人造金星石或蓝色人造金星石。
  5.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铺步骤中对人造金星 石颗粒进行烘烤, 将其加热至 150-250°C。
  6. 6、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铺步骤中对人造金星 石颗粒进行烘烤, 将其加热至 150-250°C。
  7. 7、按照权利要求 5或 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铺步骤中人造金 星石颗粒为不规则地平铺于工作平台上。
  8. 8、按照权利要求 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人造金星石颗粒 最大粒径为 5mm-20mm, 在入模步骤吹制过程中粗胚在模具中被左右旋转, 旋转幅度为向左旋转 75° -100° 和向右旋转 75° -100° 。
  9. 9、按照权利要求 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人造金星石料颗 粒最大粒径为 2mm-10mm, 在入模步骤中增加拉丝环节, 入模步骤具体内容 为: 将烧结制得的粗胚固定其一端, 从其另一端以一个方向旋转粗胚, 使粗 胚上的人造金星石料被拉成螺旋丝状, 拉丝完成后, 将榕合有丝状人造金星 石的粗胚置于加热至 40{TC-600°C的模具中旋转吹制, 粗胚由小变大, 最终 依模具形状成型。
  10. 10、 按照权利要求 9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入模步骤吹制过程 中粗胚在模具中以一个方向旋转, 且此方向同拉丝时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11. 11、按照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入模步骤中, 对拉丝 完成后的粗胚入模具前, 表面需再裹取一层玻璃液, 形成二次粗坯。
CN2011800642900A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2823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01746 WO2013056397A1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2316A true CN103282316A (zh) 2013-09-04

Family

ID=4814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42900A Pending CN103282316A (zh) 2011-10-20 2011-10-20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2316A (zh)
WO (1) WO201305639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2770A (zh) * 2016-10-21 2017-03-2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尾矿粉制备金星人造石材的方法
CN115215534A (zh) * 2022-08-10 2022-10-21 山西倍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带有彩点的吹制玻璃器皿的制作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6A (zh) * 1992-02-26 1992-09-23 汤志清 彩圈花纹玻璃器皿的制造方法
CN1078445A (zh) * 1992-05-12 1993-11-17 邱文虎 雪花型艺术灯罩制造方法
CN1123774A (zh) * 1995-08-02 1996-06-05 马永亮 仿碎石器皿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907732A (zh) * 2006-08-10 2007-02-07 姚学勤 空心玻璃饰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US20100107692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Cheng-Wen Ha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Night Glow Gla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6A (zh) * 1992-02-26 1992-09-23 汤志清 彩圈花纹玻璃器皿的制造方法
CN1078445A (zh) * 1992-05-12 1993-11-17 邱文虎 雪花型艺术灯罩制造方法
CN1123774A (zh) * 1995-08-02 1996-06-05 马永亮 仿碎石器皿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907732A (zh) * 2006-08-10 2007-02-07 姚学勤 空心玻璃饰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US20100107692A1 (en) * 2008-11-04 2010-05-06 Cheng-Wen Ha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Night Glow Glas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2770A (zh) * 2016-10-21 2017-03-2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尾矿粉制备金星人造石材的方法
CN106542770B (zh) * 2016-10-21 2018-11-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尾矿粉制备金星人造石材的方法
CN115215534A (zh) * 2022-08-10 2022-10-21 山西倍高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带有彩点的吹制玻璃器皿的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6397A1 (zh) 201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0732B (zh) 一种骨质瓷玲珑釉及用该釉制作骨质瓷玲珑产品的方法
CN102826756B (zh) 一种白玉玻璃餐具的制备方法
CN106565094A (zh) 窑变丝毛虎皮花釉及其陶瓷制品和制备方法
CN114213013A (zh) 一种闪光干粒釉、闪光干粒抛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9447A (zh) 一种银胎珐琅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41113B (zh) 一种全抛釉熔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2316A (zh) 一种表面具有金色纹路的玻璃器皿的生产方法
CN104973782A (zh) 一种磨砂玻璃生产工艺
CN105541112B (zh) 一种超平釉熔块及由其制造超晶石的方法
CN104987137A (zh) 陶胎上兔毫釉的制备方法
CN103663967A (zh) 一种玉石状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3936283A (zh) 焊接式单层水晶玻璃杯及其焊接工艺
CN107601897A (zh) 陶瓷制品用高温亮光嫩黄釉的制备方法
CN103936280A (zh) 一种无铅彩色贴层玻璃的配方、工艺及制得的玻璃制品
CN101172758A (zh) 无铅琉璃的制备方法
CN105667184A (zh) 一种玻璃工艺品冷加工工艺
US20150210584A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of manufacturing an object of glass with at least one three-dimensional figurine enclosed therein
CN103304277A (zh)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及其一次快烧方法
CN103395986B (zh) 一种高亮度含铬玻璃的制作工艺
JP2004075509A (ja) 装飾ガラス及び装飾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00551854C (zh) 一种玉石纹微晶玻璃制造方法
CN103569532B (zh) 一种防伪陶瓷酒瓶的制作方法
JP3936685B2 (ja) 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9320080A (zh) 一种高硼硅玻璃雕刻搅拌杯的生产方法
CN206940718U (zh) 一种玻璃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