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5700A -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5700A
CN103275700A CN2013102195739A CN201310219573A CN103275700A CN 103275700 A CN103275700 A CN 103275700A CN 2013102195739 A CN2013102195739 A CN 2013102195739A CN 201310219573 A CN201310219573 A CN 201310219573A CN 103275700 A CN103275700 A CN 103275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solvent
fluorescent microsphere
polymer fluore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95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苏
朱亮亮
王彩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195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5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5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荧光微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聚合物荧光微球液滴的制备:将第一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荧光材料,磁力搅拌均匀,作为非连续相;将非连续相和连续相分别装进与微流体装置非连续相入口和连续相入口相连的注射器,通过微量进样泵调节两相溶液的流速,在微流体出口得到荧光微球液滴,并收集于荧光微球接收装置中;第二步、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将荧光微球液滴干燥至溶剂挥发完全,然后用洗涤剂洗涤,洗净连续相溶液,最终得到聚合物荧光微球。本发明方法所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调节连续相和非连续相的流速调节微球粒径,制得的微球粒度均一性高。

Description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微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微球是指表面或内部负载荧光物质,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能够发出荧光的微粒,其外形一般为球形。荧光微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微球,因其稳定的形态结构、狭窄的粒径分布、良好的单分散性和高效的荧光发光效率,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化学、电子等领域。根据载体和荧光物质的不同,通常将荧光微球分为三类:无机/有机荧光微球,无机/无机荧光微球,有机/有机荧光微球。
目前,制备荧光微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自组装法、吸附法、包埋法、接枝法、共聚法等。但是现有制备方法大多步骤繁琐,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例如,自组装法主要利用无机或有机的胶体作为成膜模板,通过在其表面的静电吸附,将有机荧光纳米微粒以胶体的方式与不同种类的聚电解质组装成膜而制备得到荧光微球。接枝法需要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荧光分子接枝到聚合物微球表面。共聚法需要将修饰后的带有碳碳双键的疏水性染料与苯乙烯单体一起聚合来制备荧光微球。此外,现有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难以控制荧光微球的粒径,同时难以获得粒度高度均一的微球。
因此,亟需研发简便易行,粒径可控并且粒度均一性高的荧光微球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该方法所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微球粒度均一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如下:使用T型管微流体装置,利用连续相液体对非连续相液体的剪切力、表面张力等作用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聚合物荧光微球液滴的制备:将第一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荧光材料,搅拌均匀,作为非连续相;将非连续相和连续相分别装进与微流体装置非连续相入口和连续相入口相连的注射器,通过微量进样泵调节两相溶液的流速,在微流体出口得到荧光微球液滴,并收集于荧光微球接收装置中;
第二步、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将荧光微球液滴干燥至溶剂挥发完全,然后用洗涤剂洗涤,洗净连续相溶液,最终得到聚合物荧光微球。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聚合物至少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聚苯乙烯、聚羟基乙酸、聚异丙基丙烯酰胺之一。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丙烯酰胺之一;所述溶剂的用量为使第一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50g/L。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荧光材料至少为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染料、碳量子点之一;所述半导体量子点为CdSe、ZnSe、CdTe、CdS、ZnTe、CdZnTe、CdZnS、CdTe/CdS、CdTe/ZnS、CdSe/CdS、CdSe/ZnS、CdZnTe/CdS之一;所述荧光染料至少为罗丹明B、罗丹明6G、钙黄绿素、香豆素之一。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荧光材料和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1:100。
优选地,第一步中,当所述非连续相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时则连续相为油相,当所述非连续相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时则连续相为水相;所述水相为水、乙醇或第二聚合物水溶液;所述油相为甲基硅油、石蜡油、煤油、甲苯或二氯甲烷;所述第二聚合物水溶液中的第二聚合物至少为聚乙烯醇、壳聚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之一;所述第二聚合物水溶液中第二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50wt%。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微流体装置为T型管微流体装置。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非连续相的流速为0.2-30mL/h,所述连续相的流速为1-60mL/h。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荧光微球液滴的干燥温度为10℃-80℃,干燥时间为3-24小时。
优选地,第二步中,当所述连续相为水相时,所述洗涤剂为水或乙醇;当所述连续相为油相时,所述洗涤剂为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正己烷、石油醚之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聚合物荧光微球制备方法所用设备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原料用量少,浪费少。
2、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荧光微球粒径可调,可通过减小连续相流速或增大非连续相流速增大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粒径,或者通过增大连续相流速或减小非连续相流速减小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粒径。
3、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荧光微球粒度均一性高,微球结构稳定,可制备多种形貌的聚合物荧光微球。
4、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荧光微球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稳定的荧光性能,且发光颜色随不同荧光物质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用微流体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非连续相入口,2-针头,3-连续相入口,4-微管道,5-荧光微球液滴,6-微球接收装置,7-连续相液体。
图2为本发明应用案例1所得聚合物荧光微球的荧光显微镜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案例1所得聚合物荧光微球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本实施例采用T型管微流体装置:将长度为5cm,内径为1mm的聚四氟乙烯毛细管一端插入内径为2mm,长度为10c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管道的一端,形成T形通道。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的另一端作为连续相入口,聚二甲基硅氧烷管道一端插入27G针头作为非连续相入口,另一端作为聚合物荧光微球出口。以装有连续相溶液的表面皿作为荧光微球接收装置,置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管道出口端下方(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聚合物荧光微球液滴的制备:将第一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荧光材料,磁力搅拌均匀,作为非连续相;将非连续相和连续相分别装进与微流体装置非连续相入口和连续相入口相连的注射器,通过微量进样泵调节两相溶液的流速,在微流体出口得到荧光微球液滴,并收集于荧光微球接收装置中;
第二步、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将荧光微球液滴干燥至溶剂挥发完全,然后用洗涤剂洗涤,洗净连续相溶液,最终得到聚合物荧光微球。
具体应用案例如以下表格所示。
表1各案例第一步涉及参数
Figure BDA00003293183400041
Figure BDA00003293183400051
表2各案例第二步涉及参数
案例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h) 洗涤剂
1 25 12 去离子水
2 25 12 去离子水
3 25 12 去离子水
4 45 12 正己烷
5 25 12 去离子水
6 25 12 去离子水
7 10 24 乙醇
8 80 3 乙醇
9 25 12 乙醇
10 25 12 乙醇
11 25 12 甲苯
12 25 12 二氯甲烷
13 25 12 三氯甲烷
14 25 12 四氢呋喃
15 25 12 正己烷
16 25 12 石油醚
17 25 12 二氯甲烷
18 25 12 三氯甲烷
19 25 12 四氢呋喃
20 25 12 正己烷
表3各案例所制得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参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聚合物荧光微球液滴的制备:将第一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荧光材料,搅拌均匀,作为非连续相;将非连续相和连续相分别装进与微流体装置非连续相入口和连续相入口相连的注射器,通过微量进样泵调节两相溶液的流速,在微流体出口得到荧光微球液滴,并收集于荧光微球接收装置中; 
第二步、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将荧光微球液滴干燥至溶剂挥发完全,然后用洗涤剂洗涤,洗净连续相溶液,最终得到聚合物荧光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第一聚合物至少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聚苯乙烯、聚羟基乙酸、聚异丙基丙烯酰胺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丙烯酰胺之一;所述溶剂的用量为使第一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1-50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荧光材料至少为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染料、碳量子点之一;所述半导体量子点为CdSe、ZnSe、CdTe、CdS、ZnTe、CdZnTe、CdZnS、CdTe/CdS、CdTe/ZnS、CdSe/CdS、CdSe/ZnS、CdZnTe/CdS之一;所述荧光染料至少为罗丹明B、罗丹明6G、钙黄绿素、香豆素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荧光材料和所述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1: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当所述非连续相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时则连续相为油相,当所述非连续相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时则连续相为水相;所述水相为水、乙醇或第二聚合物水溶液;所述油相 为甲基硅油、石蜡油、煤油、甲苯或二氯甲烷;所述第二聚合物水溶液中的第二聚合物至少为聚乙烯醇、壳聚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之一;所述第二聚合物水溶液中第二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50wt%。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微流体装置为T型管微流体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非连续相的流速为0.5-30mL/h,所述连续相的流速为1-60mL/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荧光微球液滴的干燥温度为10℃-80℃,干燥时间为3-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当所述连续相为水相时,所述洗涤剂为水或乙醇;当所述连续相为油相时,所述洗涤剂为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正己烷、石油醚之一。 
CN2013102195739A 2013-06-03 2013-06-0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275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95739A CN103275700A (zh) 2013-06-03 2013-06-0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95739A CN103275700A (zh) 2013-06-03 2013-06-0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5700A true CN103275700A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5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95739A Pending CN103275700A (zh) 2013-06-03 2013-06-0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75700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017A (zh) * 2013-12-12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体法制备白色荧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方法
CN103788402A (zh) * 2013-12-23 2014-05-1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碳量子点/锂皂石乳液稳定体系及制备石蜡乳液的方法
CN104358107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4741048A (zh) * 2015-03-27 2015-07-01 东华大学 一种n-异丙基丙烯酰胺红色微凝胶球的制备方法
WO2015113352A1 (zh) * 2014-01-29 2015-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CN105001851A (zh) * 2015-05-25 2015-10-28 苏州大学 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0603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66528A (zh) * 2016-11-07 2017-04-19 合肥亨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编码上转换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2500A (zh) * 2017-10-11 2018-03-20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877A (zh) * 2017-12-18 2018-04-06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87600A (zh) * 2018-03-28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碳纳米点的室温磷光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04433A (zh) * 2019-10-11 2020-02-18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壳聚糖包覆稀土磷酸盐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54404A (zh) * 2018-01-04 2022-08-05 中北大学 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功能化无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55472A (zh) * 2022-07-07 2022-10-11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一种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1153A2 (en) * 2004-11-09 2006-05-18 Nanolab Systems O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e fabr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N101716484A (zh) * 2009-12-14 2010-06-02 江南大学 一种荧光量子点编码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US20110108523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Microparticles with Colloidal Particle-Anchored Surface Structures
CN102504822A (zh) * 2011-10-21 2012-06-20 黑龙江大学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CdTe量子点的微珠的微流控制制备方法
CN102580635A (zh) * 2012-01-19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一种双性聚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1153A2 (en) * 2004-11-09 2006-05-18 Nanolab Systems O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e fabr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US20110108523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Microparticles with Colloidal Particle-Anchored Surface Structures
CN101716484A (zh) * 2009-12-14 2010-06-02 江南大学 一种荧光量子点编码聚己内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504822A (zh) * 2011-10-21 2012-06-20 黑龙江大学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裹CdTe量子点的微珠的微流控制制备方法
CN102580635A (zh) * 2012-01-19 2012-07-18 黑龙江大学 一种双性聚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LI 等: "Laser emission from dye doped microspheres produced on a chip",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vol. 145, 24 December 2009 (2009-12-24), pages 570 - 574, XP026921022, DOI: doi:10.1016/j.snb.2009.12.047 *
SHENGQING XU 等: "Generation of Monodisperse Particles by Using Microfluidics: Control over Size, Shape, and Composition", 《ANGEW. CHEM.》, vol. 117, 21 December 2004 (2004-12-21), pages 734 - 738 *
YUAN ZHAO等: "Facile preparation of fluorescence-encoded microspheres based on microfluidic system",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vol. 352, 16 August 2010 (2010-08-16), pages 337 - 342, XP027415615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017A (zh) * 2013-12-12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体法制备白色荧光量子点复合颗粒的方法
CN103788402A (zh) * 2013-12-23 2014-05-1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碳量子点/锂皂石乳液稳定体系及制备石蜡乳液的方法
WO2015113352A1 (zh) * 2014-01-29 2015-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量子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CN104358107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58107B (zh) * 2014-10-30 2016-08-1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5670603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70603B (zh) * 2014-11-20 2018-01-0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41048B (zh) * 2015-03-27 2017-05-03 东华大学 一种n‑异丙基丙烯酰胺红色微凝胶球的制备方法
CN104741048A (zh) * 2015-03-27 2015-07-01 东华大学 一种n-异丙基丙烯酰胺红色微凝胶球的制备方法
CN105001851A (zh) * 2015-05-25 2015-10-28 苏州大学 一种带胶束粒子隔层且表面羧基化的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528A (zh) * 2016-11-07 2017-04-19 合肥亨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编码上转换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2500A (zh) * 2017-10-11 2018-03-20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877A (zh) * 2017-12-18 2018-04-06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880877B (zh) * 2017-12-18 2021-02-26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54404A (zh) * 2018-01-04 2022-08-05 中北大学 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功能化无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404B (zh) * 2018-01-04 2023-10-20 中北大学 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功能化无机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7600A (zh) * 2018-03-28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碳纳米点的室温磷光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587600B (zh) * 2018-03-28 2019-12-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碳纳米点的室温磷光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04433A (zh) * 2019-10-11 2020-02-18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壳聚糖包覆稀土磷酸盐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04433B (zh) * 2019-10-11 2023-06-13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壳聚糖包覆稀土磷酸盐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155472A (zh) * 2022-07-07 2022-10-11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一种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15155472B (zh) * 2022-07-07 2023-10-13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一种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5700A (zh)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29850B (zh) 一种球形海藻酸钙凝胶微粒的制备方法
CN101279232B (zh) 基于微流体的微球制备方法
CN107381625B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水溶性CsPbX3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4829777A (zh) 一种微米级高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制备方法
Jeong et al. Photothermal control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microcapsules for on-demand release
CN102895927A (zh) 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聚乙烯醇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所用装置
D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10 μm scale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by jetting flow in coaxial microfluidic devices
CN103272544B (zh) 对温度/pH双敏感的核-壳型覆盆子状智能复合微球及制备方法
CN103374141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蜂窝状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CN103276439A (zh) 一种分子型胶体光子晶体微珠的制备方法
CN104479072A (zh) 一种制备磁性分子印迹吸附剂的方法
Li et al. Clustering of asymmetric dumbbell-shaped silica/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by solvent-induced self-assembly
CN101050354A (zh) 相变储能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装置
Makki et al. Self-organized tubular structures as platforms for quantum dots
Zhou et al. Study of crosslinked copolymer nanospheres wit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salinity resistance, and deep profile control
CN104815693A (zh)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多孔载体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843B (zh) 一种尺寸均一的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731701A (zh) 利用光化学法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功能微球的方法
CN106589743A (zh) 一种磁性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20832A (zh) 一种高灵敏度温敏导电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3907B (zh) 一种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497347A (zh) 一种双功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88670B (zh) 一种采用气‑液微流道制备天然高分子双层微胶囊的方法
Zhang et al. Ultrafast self-assembly of colloidal photonic crystals during low-pressure-assisted evaporation of dropl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