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785A - 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785A
CN103270785A CN2011800605969A CN201180060596A CN103270785A CN 103270785 A CN103270785 A CN 103270785A CN 2011800605969 A CN2011800605969 A CN 2011800605969A CN 201180060596 A CN201180060596 A CN 201180060596A CN 103270785 A CN103270785 A CN 103270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interference
radio communication
test sec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0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785B (zh
Inventor
中野久雄
星原靖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7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7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干扰波检测部(6),该干扰波检测部(6)检测对无线通信进行电波干扰的干扰波及干扰波的频率;干扰回避控制部(10),该干扰回避控制部(10)对无线通信因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当预测到的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超过阈值时间时,指示对干扰波的电波干扰进行回避控制;以及频率控制部(12),该频率控制部(12)基于干扰回避控制部(10)对电波干扰的回避控制的指示,来将无线通信的频率调整为不包含干扰波频率的频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无线通信中的电波干扰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车载导航等为代表的装载在移动体上的信息装置中搭载有多种方式的无线通信,并用于各种应用程序。例如,蓝牙(注册商标,附图中所记载的蓝牙也是注册商标,下文省略记载)方式的无线通信被用于在移动电话、音频播放器等终端之间进行免提通话、拨号连接、音乐重放等。此外,IEEE802.11b/g等无线LAN方式的无线通信在PC、智能手机等终端之间、或在车外的接入点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被用于导航和各种应用程序。
这些蓝牙方式的无线通信及IEEE802.11b/g等无线LAN方式的无线通信都同样使用2.4GHz频带。因此,若同时在移动体内等同一区域内使用这些无线通信,则会产生电波干扰、即各个无线通信方式会相互干扰而导致双方的通信质量变差的问题。
另外,随着近年来无线LAN的普及,在移动体外也广泛利用无线LAN,来自车外接入点、相邻车辆等其它无线LAN网络的电波干扰也不能忽视。这不仅会引起无线LAN网络与蓝牙方式之间的干扰,也会因频率配置而使无线LAN网络之间相互产生电波干扰。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通信装置中,在移动终端与车载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开始以前,先对车外的基站装置与车载通信装置之间发生的无线通信进行预测,并在对会引起电波干扰的频率限制使用以后,再使用闲置的频率开始移动终端与车载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437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考虑干扰波的频道、强度会随着移动体本身或相邻移动体的移动而产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波干扰的影响产生变动这一点。因此,对于电波干扰的回避只能仅限于开始无线通信以前本车辆的无线装置所属的无线LAN网络、即车内的无线装置与车外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存在无法将来自其它无线LAN网络的电波干扰考虑在内来进行干扰回避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所进行的干扰回避控制将会发生变动的电波干扰的影响考虑在内。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对无线通信进行电波干扰的干扰波及干扰波频率;干扰回避控制部,该干扰回避控制部对无线通信因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当预测到的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超过阈值时间时,指示对干扰波的电波干扰进行回避控制;以及频率控制部,该频率控制部基于干扰回避控制部对电波干扰的回避控制的指示,将无线通信的频率调整为不包含干扰波频率的频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将会发生变动的电波干扰的影响考虑在内的干扰回避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阈值强度表及阈值强度的应用例的图。
图4是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波干扰的持续时间预测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干扰回避控制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干扰水平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概况的说明图。
图1中,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装置1装载在本车辆20中,车外无线LAN接入点30和装载了无线LAN通信装置的相邻车辆40位于本车辆20外。本车辆20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无线LAN通信部2与带入车内的无线LAN终端21进行通信,蓝牙通信部3与带入车内的蓝牙终端22进行通信。此外,车外无线LAN接入点30与装载在相邻车辆40中的无线LAN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图1中,车外无线LAN接入点30或装载在相邻车辆40中的无线LAN通信装置所使用的无线信号有时会使装载在本车辆20中的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受到电波干扰。下面对回避该电波干扰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无线通信装置1包括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这两个无线通信部、应用程序部9、干扰回避控制部10、速度检测部11以及频率控制部12。
无线LAN通信部2包括无线部4、无线LAN通信控制部5以及干扰波检测部6。无线部4与图1所示的无线LAN终端21等建立无线LAN通信。无线LAN通信控制部5对无线部4进行控制,来以频率控制部12所设定的频率进行通信。
干扰波检测部6依次切换无线部4的接收频道,并对周边的无线LAN装置(例如,装载在图1的相邻车辆40中的无线LAN装置等)所使用的无线信号(下面称为干扰波)进行检测,并获取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即,进行所谓的频道扫描动作。该频道扫描动作不仅在无线部4开始通信之前进行,也在通信过程中的闲置时间或在省电模式中周期性地在后台进行,从而能够检测到干扰波伴随移动体的移动而产生的频道移动和强度变动。
蓝牙通信部3具备无线部7以及蓝牙通信控制部8。无线部7与图1所示的蓝牙终端22等建立蓝牙通信。蓝牙通信控制部8对无线部7进行控制,来以频率控制部12所设定的频率进行通信。
应用程序部9具有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影像·音乐/数据)及通信方式(无线LAN/蓝牙)等信息,并向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输出与这些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相对应的通信请求。此外,应用程序部9将与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干扰回避控制部10。
在由干扰波检测部6通知检测到干扰波后,干扰回避控制部10判定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是否达到使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的水平,当判定为达到使通信质量变差的水平时,进一步对持续受到该干扰波的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并基于该预测得到的时间来输出对干扰波的频率进行回避的控制指示。
速度检测部11对装载无线通信装置1的移动体(在图1的示例中为本车辆20)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频率控制部12设定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进行通信时的频率。此时,参照干扰回避控制部10的控制指示,当需要进行回避干扰波频率的控制时,将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的频率调整为避开干扰波频率以后的频率。
接着,说明干扰回避控制部10的细节。
干扰回避控制部10从应用程序部9获取与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有关的信息,并从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中选择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干扰回避控制部10中预先保存有以下所示的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影像·音乐/数据)的优先度及通信方式(无线LAN/蓝牙)的优先度。
·通信数据种类的优先度:声音>影像·音乐>数据
·通信方式的优先度:无线LAN<蓝牙
另外,在优先度的判定中,首先判定通信数据种类的优先度,当通信数据种类的优先度相同时判定通信方式的优先度。
接着,在由干扰波检测部6通知检测到干扰波后,干扰回避控制部10首先设定在判定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是否达到会使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的水平时所使用的阈值强度。干扰回避控制部10中预先保存有将阈值强度分别与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对应起来的表。基于该阈值强度表,计算并设定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中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所对应的阈值强度。另外,干扰回避控制部10对干扰波检测部6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是否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强度进行判定。当干扰波的强度超过阈值强度时,判定为会使无线LAN通信部2或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阈值强度表及阈值强度的应用例的图。
图3(a)是表示分别与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相对应的阈值强度的阈值强度表。图3(b)表示将干扰波应用到参照图3(a)的阈值强度表所设定的阈值强度中的情况。
例如,对于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为声音的无线LAN通信及声音的蓝牙通信的情况,干扰回避控制部10判定声音的蓝牙通信为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接着,参照图3(a)所示的阈值强度表,将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及通信方式“蓝牙”所对应的“D”设定为阈值强度。
图3(b)中,当阈值强度为“D”时,基于干扰波X的强度未超过阈值强度“D”的情况而判定为不会使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基于干扰波Y的强度超过阈值强度“D”的情况而判定为会使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
由此,在设定阈值强度时将通信数据种类的优先度和通信方式的优先度考虑在内,因此能够基于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来相应地设定阈值强度。由此,能够配合优先度较高的通信方式来判定通信质量是否会变差。
干扰回避控制部10预测无线LAN通信部2或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会持续受到由判定为会使无线LAN通信部2或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的干扰波造成的电波干扰的时间。该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可以利用从速度检测部11获取到的移动速度来预测。另外,干扰回避控制部10设定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中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所对应的阈值时间,当预测到的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间时,判断为需要回避干扰。
干扰回避控制部10中预先保存有将阈值时间分别与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影像·音乐/数据)对应起来的表。基于该阈值时间表,计算并设定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中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所对应的阈值时间。该阈值时间是根据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影像·音乐/数据)的实时性的要求而设定的。例如,当声音等需要极高实时性的应用程序在动作时,阈值时间较短。由此,能够设定满足优先度较高的应用程序的实时性的阈值时间,能确保通信质量。此外,当实时性较低的应用程序在动作时,能够抑制不需要的干扰回避动作从而能实现稳定的通信。
图4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波干扰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的图。
图4中,在干扰波的强度超过阈值强度的时间T2,干扰回避控制部10开始对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干扰波检测部6以规定时间间隔对干扰波的强度进行检测。
接着,利用具体例对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预测进行说明。
首先,对受到来自车外接入点的电波干扰的情况进行说明。
干扰波来自车外接入点的情况下受到电波干扰就是本车辆位于车外接入点的通信区域内的情况。因此,可以基于车外接入点的通信区域内的平均距离,并根据干扰波的接收强度来预测到车外接入点的距离。根据该到车外接入点的距离、车外接入点区域内的平均距离、以及从速度检测部11获取到的移动速度,来预测到离开车外接入点区域为止的时间,并将预测到的时间作为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这里,可以预先根据无线LAN通信的通信强度来推定接入点区域内的平均距离。
在根据到车外接入点的距离、车外接入点区域内的平均距离、以及移动速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结构中,当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较慢时,离开接入点区域需要一定时间,预测时间会变长。相反,当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较快时,到离开接入点区域为止的时间较短,因而预测时间变短。该预测方法对于像来自车外接入点的干扰那样干扰源的位置固定的情况是有效的。
此外,作为不同的结构,也可以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来对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干扰回避控制部10参照干扰波检测部6以规定时间间隔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若该干扰波的强度呈增加趋势,则预测电波干扰会持续,若干扰波的强度反过来呈减少趋势,则预测电波干扰不会持续。另外,当预测电波干扰会持续时,可以根据干扰波强度的增加率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参照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方法对于像来自相邻车辆的干扰那样干扰源的位置在移动的情况是有效的。
另外,也可以将根据到车外接入点的距离、车外接入点区域内的平均距离、以及移动速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方法、与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方法组合起来,来预测持续时间。由此,能进行精度更高的预测,而与干扰源的位置是否移动无关。
若频率控制部12从干扰回避控制部10收到回避干扰波频率的控制指示,则对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设定避开干扰波频率后的频率。
图5是表示回避干扰波后的频率的设定的图。时间T1示出了干扰波检测部6未检测到干扰波的情况,由频率控制部12进行设定,使得移动体本身的无线LAN通信和蓝牙通信所使用的频率不相互重叠。时间T2示出了干扰波检测部6检测到干扰波的情况,干扰波的一部分频率与移动体本身的无线LAN通信及蓝牙通信的频率重复。时间T3示出了由频率控制部12设定回避干扰波后的频率的结果,对移动体本身的无线LAN通信部2的频率进行变更以避开干扰波的频率,并对蓝牙通信部3的频率进行设定,使其避开无线LAN通信部2的频率。
接着,对无线通信装置1的干扰回避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干扰波检测部6获取通过频道扫描动作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并将其输出到干扰回避控制部10(步骤ST1)。干扰回避控制部10从应用程序部9获取当前正在动作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声音/影像·音乐/数据)及通信方式(无线LAN/蓝牙),并选择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步骤ST2)。
干扰回避控制部10参照阈值强度表,并基于步骤ST2中所选择的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来设定阈值强度(步骤ST3),并对步骤ST1中所输入的干扰波的强度是否超过步骤ST3中所设定的阈值强度进行判定(步骤ST4)。
步骤ST4中,当判定为干扰波的强度未超过阈值强度时,判断通信质量不会变差从而返回至步骤ST1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T4中判定干扰波的强度超过阈值强度时,干扰回避控制部10利用从速度检测部11输入的移动速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步骤ST5)。然后,基于当前正在动作的优先度最高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种类来设定阈值时间(步骤ST6)。
干扰回避控制部10对步骤ST5中预测到的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是否超过步骤ST6中设定的阈值时间进行判定(步骤ST7)。步骤ST7中,当判定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未超过阈值时间时,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干扰回避,返回至步骤ST1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T7中判定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超过阈值时间时,干扰回避控制部10输出回避干扰波频率的控制指示,频率控制部12基于该控制指示,将避开干扰波而设定的频率输出到无线LAN通信部2及蓝牙通信部3(步骤ST8)。之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T1的处理,并重复上述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流程中,示出了利用从速度检测部11输入的移动速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的结构,但也可以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来预测持续时间。另外,也可以利用移动速度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这两者来预测持续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1,干扰波检测部6利用频道扫描动作来检测无线LAN方式的干扰波,干扰回避控制部10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当预测到的持续时间超过阈值时间时,判断为需要进行干扰回避,因此,能抑制不需要的干扰回避动作,并能将会发生变动的电波干扰的影响考虑在内,来回避会使通信质量变差的干扰波。由此能实现稳定的无线通信。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1,干扰回避控制部10基于通信种类的优先度来设定阈值时间,因此,能满足优先度较高的通信的实时性的要求,从而能确保通信质量。此外,对于实时性较低的通信的情况,能够抑制不需要的干扰回避动作从而能实现稳定的通信。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1,干扰回避控制部10基于通信种类及通信方式的优先度来设定阈值强度,当干扰波的强度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强度时,判定为会使无线LAN通信部2或蓝牙通信部3的通信质量变差,因此,能够根据通信种类及通信方式的优先度对阈值强度进行相应的变更,并能配合优先度较高的通信来判断通信质量是否会变差。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1,具备对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的速度检测部11,干扰回避控制部10基于到车外接入点的距离、车外接入点区域内的平均距离、以及从速度检测部11获取到的移动速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因此,能够在干扰源的位置固定时以良好的精度来预测持续时间。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1,干扰回避控制部10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即干扰波强度的增加或减少趋势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因此,在干扰源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也能以良好的精度来预测持续时间。此外,能够通过将基于移动速度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与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进行组合,来以良好的精度预测持续时间,且与干扰源的位置是否移动无关。
实施方式2.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装置1′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1中添加设置了位置信息检测部13和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14。另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与实施方式1中所使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干扰波检测部6′除了将检测到的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输出到干扰回避控制部10′,也将其输出到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14。位置信息检测部13由GPS等构成,获取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14将从干扰波检测部6′输入的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与位置信息检测部13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位置-干扰水平表的一个示例。图8所示的位置-干扰水平表中示出了位置A、B...E下的各频道1、2...13的干扰波的强度。由此,无线通信装置1′无需事先准备数据库,而能通过移动体的行进来自动地对该位置-干扰水平数据进行存储。
在干扰回避控制部10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时,从位置信息检测部13获取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并从存储在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14所存储的位置-干扰水平表中读取所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下的干扰波强度。另外,也可以基于速度检测部11所检测到的移动体的速度信息等来对移动体的前进进行预测,并能通过从位置-干扰水平表中获取预测会通过的地点的干扰波强度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由此,干扰回避控制部10能够通过参照位置-干扰水平表来对行进到哪个场所和受到多少强度的干扰进行预测。由此,在干扰波检测部6中,即使是在无法确保闲置时间从而无法周期性地进行频道扫描动作的情况下,也能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此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所示的基于移动体的速度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以及该实施方式2所示的基于位置-干扰水平表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组合起来,来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2,具备将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与位置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的位置-干扰水平表,干扰回避控制部10从该位置-干扰水平表中获取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下的干扰波强度,并预测持续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因此,即使在干扰波检测部6无法周期性地进行频道扫描动作的情况下,也能预测电波干扰的发生。此外,由于使用存储在位置-干扰水平表中的数据,因此能以良好的精度对电波干扰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2,具备对移动体的当前位置进行获取的位置信息检测部13,因此,能够将干扰波检测部6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频道和强度与位置信息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由此,能够通过移动体的行进来自动生成位置-干扰水平表,而无需事先具备数据库。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实施方式1所示的基于移动体的速度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以及基于干扰波强度的时间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与实施方式2所示的基于位置-干扰水平表所进行的持续时间的预测组合起来使用,以此来弥补干扰波检测部6无法周期性地进行频道扫描动作的情况。另外,为了确保实时预测到的持续时间的可靠性,也可以将利用位置-干扰水平表所预测到的持续时间与实时预测到的持续时间进行对照来确认预测精度。此外,也可以利用该对照处理,将实时预测到的持续时间中判断为可靠性较低的值替换为使用位置-干扰水平表所预测到的持续时间。
此外,本发明申请在其发明范围内可以进行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组合,对各实施方式的任意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或者在各实施方式中省略任意构成要素。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能用于提高装载在移动体中的无线通信装置或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
标号说明
1   无线通信装置
2   无线LAN通信部
3   蓝牙通信部
4、7   无线部
5   无线LAN通信控制部
6   干扰波检测部
8   蓝牙通信控制部
9   应用程序部
10  干扰判定部
11  速度检测部
12  频率控制部
13  位置信息检测部
14  位置-干扰水平数据存储部
20  本车辆
21  无线LAN终端
22  蓝牙终端
30  车外LAN接入点
40  相邻车辆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装载在移动体中,并与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对所述无线通信进行电波干扰的干扰波及所述干扰波的频率;
干扰回避控制部,该干扰回避控制部对所述无线通信因所述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进行预测,当预测到的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超过阈值时间时,指示对所述干扰波的电波干扰进行回避控制;以及
频率控制部,该频率控制部基于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对电波干扰的回避控制的指示,将所述无线通信的频率调整为不包含所述干扰波的频率的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基于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数据种类的优先度来设定所述阈值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速度检测部,该速度检测部对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根据所述速度检测部所检测到的移动体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移动体所在的无线通信区域的范围,来预测所述无线装置因所述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干扰波的强度,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的时间变化,来预测所述无线通信因所述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干扰波的强度,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强度的时间变化,来预测所述无线通信因所述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信息检测部,该位置信息检测部对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存储部,该存储部储存位置干扰波数据,该位置干扰波数据将所述位置信息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与该当前位置下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干扰波的频率及强度对应起来进行存储,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参照储存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位置干扰波数据,来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下的干扰波的频率及强度,并根据获取到的干扰波的频率及强度来预测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判定所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干扰波是否会使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变差,当判定为会变差时,预测因所述干扰波而受到电波干扰的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回避控制部设定与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数据种类及通信方式的优先度相对应的阈值强度,当所述干扰波的强度超过所述阈值强度时,判定所述干扰波会使所述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变差。
CN201180060596.9A 2011-01-28 2011-01-28 无线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0472 WO2012101680A1 (ja) 2011-01-28 2011-01-28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785A true CN103270785A (zh) 2013-08-28
CN103270785B CN103270785B (zh) 2016-05-18

Family

ID=4658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05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0785B (zh) 2011-01-28 2011-01-28 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36501B2 (zh)
JP (1) JP5241968B2 (zh)
CN (1) CN103270785B (zh)
DE (1) DE112011104790T5 (zh)
WO (1) WO20121016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095A (zh) * 2017-10-16 2018-01-05 深圳匡合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联网装置的实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1879B2 (ja) * 2013-03-15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77618B2 (ja) * 2013-08-02 2017-08-0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6036111A (ja) * 2014-08-04 2016-03-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WO2016079956A1 (ja) * 2014-11-17 2016-05-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端末の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JP6459508B2 (ja) * 2014-12-26 2019-01-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684013B (zh) * 2015-02-10 2018-06-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的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JP6395921B2 (ja) * 2015-03-19 2018-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WO2017022444A1 (ja) * 2015-08-04 2017-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A3016072C (en) * 2016-03-18 2022-05-31 Plume Design, Inc. Data gathering to enable the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JP7143240B2 (ja) * 2019-03-26 2022-09-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330341B1 (ko) * 2020-06-30 2021-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그동작방법
WO2023175918A1 (ja) * 2022-03-18 2023-09-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情報出力方法、情報出力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603A (zh) * 2006-07-05 2008-0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蜂窝系统、频率载波分配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
CN101895903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00322287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N101940018A (zh) * 2008-02-07 2011-0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隙重叠的异步干扰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7846A (ja) * 2000-02-23 2001-08-3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方法ならびに同方法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064613A (ja) * 2002-07-31 2004-02-2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干渉回避無線局
US8315583B2 (en) * 2006-08-23 2012-11-20 Quellan, Inc. Pre-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of radio frequency noise cancellation
JP2006279500A (ja) 2005-03-29 2006-10-12 Toyota Motor Corp 車載装置
WO2006114838A1 (ja) * 2005-04-07 2006-11-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移動体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JP2007243765A (ja) 2006-03-10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通信装置
US20090103591A1 (en) * 2007-10-18 2009-04-23 Tzero Technologies, Inc. Bit confidence weighting based on levels of interference
CN101626585B (zh) 2008-07-10 2013-04-24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的网络干扰评估方法、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和设备
JP5273607B2 (ja) * 2008-12-02 2013-08-28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978630B2 (ja) * 2009-01-30 2012-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WO2010125635A1 (ja) * 2009-04-27 2010-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統合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JP5036760B2 (ja) 2009-05-28 2012-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帯域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603A (zh) * 2006-07-05 2008-0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蜂窝系统、频率载波分配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
CN101940018A (zh) * 2008-02-07 2011-0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隙重叠的异步干扰管理
CN101895903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00322287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095A (zh) * 2017-10-16 2018-01-05 深圳匡合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联网装置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101680A1 (ja) 2014-06-30
US9036501B2 (en) 2015-05-19
CN103270785B (zh) 2016-05-18
DE112011104790T5 (de) 2013-10-24
WO2012101680A1 (ja) 2012-08-02
US20130208618A1 (en) 2013-08-15
JP5241968B2 (ja)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785A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7367743B (zh) 电子定位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
US6807479B2 (en)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server unit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nit for the sam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CN106031261B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4074795B2 (ja) 移動端末装置、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EP2477419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250029B (zh) 移动终端以及连续移动检测方法
US2007013349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of ad-hoc communication
US200800366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bluetooth terminals
JP6532968B1 (ja) 駐車管理装置、センサデバイス、駐車管理システム、駐車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70429A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11103611B (zh) Uwb与gps一体化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7941222A (zh) 导航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68569A (zh) 导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车载系统
CN104602273A (zh) 用于加强定位测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937914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JP2022094215A (ja) 電波マップ提供装置、及び電波マップ取得利用装置
JP2008070261A (ja) 位置把握システムとその装置及び位置把握方法
KR101281742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무선 접속 방식 발견 방법 및 무선 접속 시스템
JP2007110760A (ja) 位置情報認識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無線位置情報発信機、ならびに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3613233B2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受信レベル検出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84861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5722027A (zh) 位置获取方法和位置获取设备
JP4370173B2 (ja) 車々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々間通信機
JP2010219755A (ja) 無線通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