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374A - 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374A
CN103270374A CN2011800613946A CN201180061394A CN103270374A CN 103270374 A CN103270374 A CN 103270374A CN 2011800613946 A CN2011800613946 A CN 2011800613946A CN 201180061394 A CN201180061394 A CN 201180061394A CN 103270374 A CN103270374 A CN 10327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ream
mainboard
path
suc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1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374B (zh
Inventor
山口健
前垣内健一
松木义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7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with both heat and humidity transfer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5/00Heat exchange
    • Y10S165/909Regen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被设置。第一元件(41)以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平行于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第二元件(42)以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D、42D)平行于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在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与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之间设置有混合流路(M1),该混合流路(M1)通过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在侧板相向方向(D1)上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是如下换气装置,其具有在从室外空气吸入口吸入至壳体内的室外空气与从排风吸入口吸入至壳体内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全热交换(显热与潜热)的全热交换元件,其采用了用于提高性能的各种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换气装置,其为了提高性能而在壳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全热交换元件(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
在设置换气装置的天花板内侧等的设置空间狭窄时,专利文献1那样的换气装置因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易于变大而有时无法设置。此时,需要在维持换气装置的性能的情况下减小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8558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性能的情况下减小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的换气装置。
本发明的换气装置包括壳体(21)、长方体形状的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壳体(21)包含相向设置的一对主板(22、23)、以及相向设置且连接所述一对主板(22、23)的端部的一对侧板(24、25)。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并排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24、25)彼此相向的侧板相向方向(D1)上,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全热交换。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叉流式(cross-flow type),包含:由沿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1、F2);以及由沿所述主板(22、23)彼此相向的主板相向方向(D2)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3、F4)。
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设置。所述第一元件(41)以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所述第二元件(42)以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C、42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
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横向流路(F1)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横向流路(F2)之间设置有混合流路(M1),该混合流路(M1)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与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装置的俯视图,(B)是其正视图,(C)是其右侧视图,(D)是其左侧视图。
图2(A)是表示所述换气装置的卸下壳体顶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A)的IIB-IIB线剖视图,(C)是(A)的IIC-IIC线剖视图。
图3是从底面侧观察所述换气装置的立体图,表示拆除壳体底板的一部分后的状态。
图4是表示设置在所述换气装置的壳体内的两个全热交换元件(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所述换气装置的壳体内的新风路径及排风路径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所述换气装置的设置例1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所述换气装置的设置例2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所述换气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B)是其正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换气装置的壳体内的新风路径及排风路径的空气流动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的换气装置11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A)~(D)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换气装置11包含壳体21、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风扇92、93、及开关箱91。
壳体2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壳体21包含相向设置的一对主板22、23(底板22及顶板23)、及连接这些主板22、23的端部之间的4个侧板24、25、26、27。侧板24与侧板25在方向D1上相向。底板22与顶板23在方向D2(壳体21的厚度方向)上相向。侧板26与侧板27在垂直于方向D1及方向D2的方向(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上相向。壳体21呈方向D2的尺寸小于方向D1的尺寸及所述垂直方向的尺寸的扁平形状。第一元件41、第二元件42及风扇92、93设置在壳体21内。开关箱91安装在壳体21的侧板27的外表面,具有进行风扇92、93的控制等的未图示的控制部。
壳体21具有外部空气吸入口61、排风吸入口63、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吹出口64。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排风吸入口63设置于侧板24,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吹出口64设置于侧板25。侧板24、2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一致。在侧板24中,外部空气吸入口61位于偏向侧板24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方向D3)的位置,且排风吸入口63位于偏向侧板2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方向D4)的位置。在侧板25中,室内新风口62位于偏向方向D4的位置,且排风吹出口64位于偏向方向D3的位置。在各吸入口61、63及各吹出口62、64上安装有管连接用接头94。
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在流过新风路径P1的室外空气与流过排风路径P2的室内空气之间授受(交换)热及水分中的至少一者(参照图5),新风路径P1从外部空气吸入口61到达室内新风口62,排风路径P2从排风吸入口63到达排风吹出口64。
如图4所示,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呈长方体形状。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由波纹板状散热片71与隔板72交替层叠而成。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呈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长的形状,且以该长度方向沿大致平行于方向D3、D4的方向而延伸的姿势设置在壳体21内。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相比位于更靠侧板24侧。第一元件41以沿侧板24的方式接近于侧板24而设置。
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隔板72、72之间,通过波纹板状散热片71形成有空气流路。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波纹板状散热片71、71以相互的流路方向垂直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元件41具有:由沿方向D1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1;以及由沿方向D2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3。第二元件42具有:由沿方向D1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2;以及由沿方向D2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4。
如图2(B)及图4所示,在第一元件41中,横向流路F1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A、41B之中,横向流路F1的入口侧的面41A位于侧板24侧,在第二元件42中,横向流路F2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A、42B之中,横向流路F2的入口侧的面42A位于侧板24侧。另外,在第一元件41中,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之中,纵向流路F3的入口侧的面41C位于顶板23侧,在第二元件42中,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C、42D之中,纵向流路F4的入口侧的面42D位于底板22侧。横向流路F1、F2的各相向面大致平行于侧板24。纵向流路F3、F4的各相向面大致平行于顶板23及底板22。在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的入口侧的面41A上安装有过滤器81,在第二元件的纵向流路F4的入口侧的面42D上安装有过滤器82。
风扇92、93与元件41、42相比位于更靠侧板25侧,且邻接于侧板25而设置。作为风扇92、93,例如可使用多翼风扇等离心风扇。风扇92、93分别具有:设置在与顶板23及底板22的一方或双方相向的位置的空气抽吸口;以及设置在邻接于侧板25的位置的空气喷出口。风扇92的喷出口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风扇93的喷出口连接于室内新风口62。风扇92产生排风路径P2的空气流动,风扇93产生新风路径P1的空气流动。
如图2(A)所示,新风路径P1的吸入口即外部空气吸入口61在侧板24上相对于第一元件41而位于偏向其长度方向的方向D3的位置。排风路径P2的吸入口即排风吸入口63在侧板24上相对于第一元件41而位于偏向其长度方向的方向D4的位置。
如图2(A)~(C)、图3、图4及图5所示,在壳体21内设置有第一引导板51、第二引导板52、分隔部件45~48及分隔部件53~59。这些引导板51、52、分隔部件45~48及分隔部件53~59与壳体21的内壁面一起形成新风路径P1的流路及排风路径P2的流路。此外,在图5中,省略风扇92、93的图示。
在新风路径P1中,室外空气OA(外部空气吸入OA)按照外部空气吸入口61、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第一混合流路M1、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风扇93、室内新风口62的顺序在壳体21内流动,并从室内新风口62作为室内新风SA而供应至室内。
在排风路径P2中,室内空气(排风吸入RA)按照排风吸入口63、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第二混合流路M2、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风扇92、排风吹出口64的顺序在壳体21内流动,并从排风吹出口64作为排风吹出EA而排出至室外。具体而言,排风路径P2具有如下回旋路径(参照图2(B)及图5),即从排风吸入口63吸入至壳体21内的空气经由不通过第一元件41的后述迂回路B(参照图3),流向与第一元件41相比更靠侧板25一侧而先通过第二元件42,其后在第二混合流路M2中流向侧板24侧,进而通过第一元件41而到达排风吹出口64。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混合流路M1设置在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与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之间,且连接横向流路F1与横向流路F2。该第一混合流路M1通过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在方向D1上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设置,因此第一混合流路M1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具有固定的宽度。换言之,第一元件41的面41B与第二元件42的面42A的距离,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大致固定。第一混合流路M1为长方体形状的空间。
第一混合流路M1可通过在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之间例如设置分隔部件45、46、47、48而形成。分隔部件45堵住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的上部(图4及图5的上部)的间隙。分隔部件46堵住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的下部的间隙。分隔部件47堵住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的方向D3上的间隙。分隔部件48堵住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的方向D4上的间隙。
如图2及图5所示,第二混合流路M2设置在顶板23与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之间。该第二混合流路M2为顶板23的内表面与第一元件41的面41C、第二元件42的面42C及分隔部件45之间的空间。第二混合流路M2位于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与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之间,且连接纵向流路F3与纵向流路F4。
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在方向D2上设置在与底板22相比更靠近顶板23的位置。即,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与顶板23的距离L1小于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与底板22的距离L2。如此,在主板与元件的距离较小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混合流路M2。
此处,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在图5中,为便于说明而简化图示。如图5所示,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具有3列贯通孔F11、F12、F13,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具有3列贯通孔F21、F22、F23,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具有3列贯通孔F31、F32、F33,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具有3列贯通孔F41、F42、F43。
通过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中的贯通孔F11、F12、F13的各空气在流入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之前在第一混合流路M1中混合,其后流入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的贯通孔F21、F22、F23。另外,通过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中的贯通孔F41、F42、F43的各空气在流入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之前在第二混合流路M2中混合,其后流入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贯通孔F31、F32、F33。
如图2(A)所示,分隔部件56设置在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的入口侧的面41A与侧板24之间,以避免新风路径P1中从外部空气吸入口61吸入的外部空气吸入OA与排风路径P2中从排风吸入口63吸入的排风吸入RA混合。分隔部件5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部附近,分隔部件56的另一端位于接近或抵接侧板24的位置。另外,分隔部件57设置在第一元件41的方向D3上的端部与侧板24之间。分隔部件56和分隔部件57为一体的板状部件,在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区域设置有供外部空气吸入OA通过的开口。
分隔部件58及分隔部件59用于将新风路径P1与排风路径P2隔开,以将新风路径P1中通过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的空气(外部空气吸入OA)引导至风扇93,并且不让该空气与流过排风路径P2的空气混合。分隔部件58覆盖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的出口侧的面42B中的方向D3侧的区域。分隔部件59为竖立设置在风扇92与风扇93之间的板状部件。分隔部件59的一端连接于分隔部件58的方向D4上的端部,分隔部件59的另一端连接于侧板25。
如图2(B)、(C)及图3所示,第一引导板51设置在底板22与第一元件41之间。第一引导板51的内表面与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出口侧的面41D相面对,且外表面与底板22相面对。第二引导板52设置在底板22与第二元件42之间。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与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入口侧的面42D相面对,且外表面与底板22相面对。
第一引导板51的一个端边51a位于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部。第一引导板51的另一个端边51b与一个端边51a相比位于更靠方向D3侧。第一引导板51从一个端边51a延伸至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第一引导板51以与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出口侧的面41D的距离随着从一个端边51a朝向另一个端边51b而变大的方式,以相对于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而倾斜的姿势设置。
第二引导板52的一个端边52a位于第二元件42的方向D3上的端部。第二引导板52的另一个端边52b与一个端边52a相比位于更靠方向D4侧。第二引导板52从一个端边52a延伸至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第二引导板52以与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入口侧的面42D的距离随着从另一个端边52b朝向一个端边52a而变小的方式,以相对于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而倾斜的姿势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板51的一个端边51a固定在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部,第二引导板52的一个端边52a固定在第二元件42的方向D3上的端部,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引导板51及第二引导板52例如也可固定在底板22的内表面。
第一引导板51为板状部件,具有一个端边51a及另一个端边51b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一个侧边51c及另一个侧边51d,且从俯视方向观察呈大致长方形的形状。一个侧边51c位于吸入口侧(侧板24侧),另一个侧边51d位于吹出口侧(侧板25侧)。第二引导板52为板状部件,具有一个端边52a及另一个端边52b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一个侧边52c及另一个侧边52d。一个侧边52c位于吸入口侧(侧板24侧),另一个侧边52d位于吹出口侧(侧板25侧)。从方向D1侧视观察,第一引导板51的另一个端边51b与第二引导板52的另一个端边52b位于相互接近的位置。
以上述倾斜姿势设置第一引导板51而产生的一个侧边51c与第一元件41之间的间隙由分隔部件53堵住,另一个侧边51d与第一元件41之间的间隙由分隔部件54堵住。
分隔部件53为板状部件,在第一元件41的底板22侧且从侧板24侧的缘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脊线)附近朝向侧边51c而竖立设置,且抵接或接近第一引导板51的内表面。分隔部件53从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部附近延伸至超过第一引导板51的另一个端边51b的附近(超过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中央的附近)而沿方向D3延伸。分隔部件53具有沿第一引导板51的倾斜方向倾斜的缘部,该缘部抵接或接近第一引导板51的内表面。
分隔部件54为板状部件,从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部附近延伸至方向D3上的端部附近。分隔部件54的方向D4上的约一半的区域发挥堵住第一引导板51的侧边51d与第一元件41之间的间隙的作用,方向D3上的约一半的区域发挥堵住第二引导板52的侧边52c与第二元件42之间的间隙的作用。
分隔部件54在第一元件41的底板22侧且从第二元件42侧的缘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脊线)附近朝向第一引导板51的侧边51d及第二引导板52的侧边52c而竖立设置。分隔部件54具有沿第一引导板51的倾斜方向倾斜的缘部,该缘部抵接或接近第一引导板51的内表面。另外,分隔部件54具有沿第二引导板52的倾斜方向倾斜的缘部,该缘部抵接或接近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如此,分隔部件54沿第一引导板51的倾斜及第二引导板52的倾斜而设置,因此当从吸入口侧向方向D1侧视观察时,分隔部件54具有向底板22侧凸出的三角形或接近梯形的形状。
第二引导板52的侧边52d与第二元件42之间的间隙由分隔部件55堵住。该分隔部件55为板状部件,在第二元件42的底板22侧且从侧板25侧的缘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脊线)附近朝向侧边52d而竖立设置,且抵接或接近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
分隔部件55具有:从第二元件42的方向D3上的端部附近延伸至超过第二引导板52的另一个端边52b的附近(超过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附近)的倾斜缘部;以及从该倾斜缘部进一步延伸至第二元件42的方向D4上的端部附近的平行缘部。所述倾斜缘部沿第二引导板52的倾斜方向倾斜,且抵接或接近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所述平行缘部大致平行于底板22,且与底板22一起构成排风路径P2的路径的一部分。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板51形成抑制流过排风路径P2的空气流入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并且将该空气引导至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迂回路B的一部分。该迂回路B包含第一引导板51的外表面(底板22侧的面)与底板22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以及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端面与侧板27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通过调整第一引导板51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迂回路B的截面积(垂直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另外,第一引导板51发挥将流过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排风路径P2中的空气较多地分配给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D3的区域的作用。即,第一元件41的方向D4上的区域与第一引导板51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从纵向流路F3流出的空气流动时的阻力也变大。由此,流过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排风路径P2的空气与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D4的区域相比更多地分配给方向D3的区域。通过调整第一引导板51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所述分配。
第二引导板52形成引导路G,该引导路G抑制通过了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流过排风路径P2的空气再次流入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并且将该空气向室内新风口62侧引导。通过调整第二引导板52的倾斜角度,能够调整引导路G的截面积(垂直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设置例1]
图6是表示换气装置11的设置例1的概略图。图6表示公寓等集体住宅的房间布局,图中的换气装置11设置在天花板内侧的空间中。该换气装置11的外部空气吸入口61、排风吸入口63、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吹出口64如图2所示地设置。换气装置11位于公共走廊侧的一个壁面87与阳台侧的另一个壁面88之间的大致中央。具体而言,壳体21的侧板24(图2)朝向一个壁面87侧,侧板25朝向另一个壁面88侧。
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管83延伸至建筑物的一个壁面87。在该一个壁面87上设置有连接于管83的吸入口83a。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的管84延伸至位于一个壁面87的相反侧的另一个壁面88。在该另一个壁面88上设置有连接于管84的吹出口84a。连接于室内新风口62的管85延伸至邻接于阳台的房间。在该房间的天花板上设置有连接于管85的吹出口85a。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空气吸入口61设置在侧板24上,排风吹出口64设置在与侧板24相向的侧板25上,所以无需进行使管83或管84呈U形弯曲那样的施工,能够呈大致直线状地设置管83及管84。
[设置例2]
图7是表示换气装置11的设置例2的立体图。在该设置例2中,将换气装置11的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侧板24朝向下方、且将设置有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吹出口64的侧板25朝向上方而设置。排风吸入口61设置于主板22(图2的底板22)。主板22上设置有排风吸入口61的位置为侧板24附近的位置,具体而言为与第一元件41及/或第二元件42相向的区域。在该换气装置11中,图2所示的侧板24的排风吸入口63被堵住。换气装置11设置在设于外壁96与房间的内壁95之间的空间中,且位于接近房间的地板面98的高度。
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管83向下方延伸,并向外壁96侧弯曲且延伸至外壁96。在外壁96设置有连接于管83的吸入口83a。连接于室内新风口62的管85,在内壁95与外壁96之间的空间向上方延伸至超过天花板97的附近,并沿天花板97在天花板内侧的空间延伸。在天花板97设置有连接于管85的吹出口85a。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的管84在内壁95与外壁96之间的空间向上方延伸至超过天花板97的附近,并向外壁96侧弯曲且延伸至外壁96。在外壁96设置有连接于管84的吹出口84a。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空气吸入口61设置于朝向下方的侧板24,排风吹出口64设置于朝向上方的侧板25,因此无需进行使管83或管84呈U形弯曲那样的施工,能够呈大致直线状地设置管83及管84。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排风吸入口63设置于侧板24,且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吹出口64设置于侧板25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如图8(A)、(B)所示,室内新风口62及排风吸入口63设置于一个侧板(例如侧板24),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排风吹出口64设置于与所述一个侧板相向的另一个侧板(例如侧板25)。
在该变形例中,排风路径P2不具有如上所述的回旋路径,而具有如图9所示的路径。即,在排风路径P2中,室内空气(排风吸入RA)按照排风吸入口63、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第二混合流路M2、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风扇92及排风吹出口64的顺序在壳体21内流动,并从排风吹出口64作为排风吹出EA排出至室外。此外,在图9中,省略风扇92、93的图示。
在新风路径P1中,室外空气OA(外部空气吸入OA)按照外部空气吸入口61、风扇93、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第一混合流路M1、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及室内新风口62的顺序在壳体21内流动,并从室内新风口62作为室内新风SA供应至室内。
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的结构的发明。
(1)本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包括括壳体(21)、长方体形状的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壳体(21)包含相向设置的一对主板(22、23)、以及相向设置且连接所述一对主板(22、23)的端部的一对侧板(24、25)。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并排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24、25)彼此相向的侧板相向方向(D1)上,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全热交换。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叉流式,包含:由沿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1、F2);以及由沿所述主板(22、23)彼此相向的主板相向方向(D2)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3、F4)。
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设置。所述第一元件(41)以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所述第二元件(42)以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C、42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
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横向流路(F1)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横向流路(F2)之间设置有混合流路(M1),该混合流路(M1)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与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
在该结构中,所述第一元件(41)以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所述第二元件(42)以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C、42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因此,与长方体形状的全热交换元件如专利文献1那样以连接相向的角的方向平行于一个主板的姿势而设置的情况相比,即便全热交换元件的大小相同,也能够减小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此外,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由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1、F2)与由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3、F4)垂直的叉流式的全热交换元件,因此多个贯通孔的热交换的程度不固定,在贯通孔间具有较大的偏差。
例如,在图5的第一元件(41)中,靠近纵向流路(F3)的入口侧的横向流路(F1)的贯通孔(F11)与靠近纵向流路(F3)的出口侧的横向流路(F1)的贯通孔(F13)相比,与流过纵向流路(F3)的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因此空气易于热交换。因此,在假设不具有混合流路而将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无间隙地并排设置时,通过了第一元件(41)的靠近纵向流路(F3)的入口侧的横向流路(F1)的贯通孔(F11)的空气如果在该第一元件(41)中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则其后在通过第二元件(41)的横向流路(F2)的贯通孔(F21)时,与流过纵向流路(F4)的空气的温度差有时变得极小。此时,在流过横向流路(F2)的该贯通孔(F21)的空气与流过纵向流路(F4)的空气之间几乎不进行热交换,从而横向流路(F2)的该贯通孔(F21)变得无用。
因此,在本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横向流路(F1)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横向流路(F2)之间设置有混合流路(M1),该混合流路(M1)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与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通过设置此种混合流路(M1),例如通过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的多个贯通孔的各空气在流入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之前在混合流路(M1)中被混合在一起。
在此,如果仅是单纯地在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之间设置混合流路,则例如在第一元件(41)与第二元件(42)的间隔极窄的部位,从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的某贯通孔流出的空气立刻到达位于该贯通孔附近的第二元件(42)的横向流路(F2)的贯通孔。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流入该贯通孔的空气在与从其他贯通孔流出的空气在混合流路中充分混合之前,便在温度差具有偏差的状态下流入附近的所述贯通孔。
对此,在本结构中,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设置,因此构成混合流路(M1)的所述间隙在整个所述长度方向上为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消除上述问题,所以从横向流路(F1)的多个贯通孔流出的各空气在混合流路(M1)中均匀地被混合。由此,因为能够抑制如上所述的无用的贯通孔的产生,所以能够抑制换气装置的性能降低。根据以上结构,能够在维持换气装置的性能的情况下减小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2)在所述换气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主板相向方向(D2)上被设置在与一个主板(22)相比更靠近另一个主板(23)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纵向流路(F3)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纵向流路(F4)之间设置有第二混合流路(M2),该第二混合流路(M2)为所述另一个主板(23)与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之间的空间。
如前所述,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叉流式的全热交换元件,因此多个贯通孔的热交换的程度并不相同,在贯通孔间具有较大的偏差。
对此,在该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纵向流路(F3)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纵向流路(F4)之间设置有第二混合流路(M2)。由此,通过位于上游侧的元件的纵向流路(图5中为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多个贯通孔的空气在流入位于下游侧的元件的纵向流路(图5中为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之前在第二混合流路(M2)中被混合。而且,该第二混合流路(M2)位于另一个主板(23)与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之间的空间。即,第二混合流路M2位于主板与元件之间的间隙较小的空间。如此,通过特意地将间隙较小的空间设为第二混合流路(M2),从上游侧的元件的纵向流路的多个贯通孔流出的空气在通过第二混合流路(M2)时,与通过间隙较大的空间时相比空气更容易混合。由此,在下游侧的元件的纵向流路中能够抑制产生如上所述的无用的贯通孔,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换气装置的性能降低。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外部空气吸入口、排风吸入口、室内新风口及排风吹出口设置于壳体的侧板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设置于主板,此时,设置于主板的所有区域中位于所述侧板附近的部分。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引导板及第二引导板设置在底板与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之间的情况,但第一引导板及第二引导板也可省略。另外,第一引导板及第二引导板也可设置在顶板与第一元件及第二元件之间。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排风路径P2具有回旋路径的情况,但也可以为新风路径P1具有回旋路径。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B)及图5所示,一个路径P1具有从侧视方向观察在壳体21内呈直线状前进的路径(例如从OA向SA前进的路径),另一个路径P2具有在壳体21内回旋的路径。由此,在一个路径P1的上方形成有另一个路径P2的空气层(第二混合流路M2),在一个路径P1的下方形成有另一个路径P2的空气层。即,流过一个路径P1的空气处于上下被空气层夹住的状态,从而不易受外壳的外部温度的影响。
[参考例]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85584号)那样的以往的换气装置中,在构成壳体的相向设置的一对侧板之中,在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且在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有排风吸入口。而且,从排风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所吹出的排风吹出口与外部空气吸入口设置在同一所述一个侧板上。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换气装置那样外部空气吸入口与排风吹出口设置在同一侧板上时,有时会产生从排风吹出口吹出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从外部空气吸入口再次被吸入的短路现象。由此,为了避免产生该短路,必须注意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的管及连接于排风吹出口的管的设置位置。尤其,当换气装置的尺寸变小时,外部空气吸入口与排风吹出口的距离变近,因此易于引起短路。
为了抑制短路,例如必须采取如下等对策,即,较大地弯曲设置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的管及连接于排风吹出口的管的一方或双方,使管之间的距离隔远而施工。另外,此种施工需要用于弯曲设置管的设置空间,因此不适合例如无法较宽地获得天花板内侧的设置空间等的限制较多的情况。
因此,以下参考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短路的管的设置容易、且换气性能优异的换气装置。
(1)参考例的换气装置包括壳体(21)、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所述壳体(21)包含相向设置的一对主板(22、23)、以及相向设置且连接所述一对主板(22、23)的端部的一对侧板(24、25),且具有外部空气吸入口(61)、室内新风口(62)、排风吸入口(63)及排风吹出口(64)。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全热交换。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设置在一个侧板(24)或其附近,所述排风吹出口(64)设置在另一个侧板(25)或其附近。所述第一元件(41)与所述第二元件(42)相比位于更靠所述一个侧板(24)侧。
从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到达所述室内新风口(62)的新风路径(P1)、及从所述排风吸入口(63)到达所述排风吹出口(64)的排风路径(P2)之中的一个路径具有如下路径,即从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所述排风吸入口(63)中的一个吸入口吸入至壳体(21)内的空气在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元件(42)。另一个路径具有回旋路径,即从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所述排风吸入口(63)中的另一个吸入口吸入至壳体(21)内的空气经由不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的迂回路(B)向与所述第一元件(41)相比更靠近所述另一个侧板(25)侧流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元件(42),其后返回至所述一侧板(24)侧并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
在具有此种结构的换气装置中,用于抑制短路的管的设置容易,且换气性能优异。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为使用于抑制短路的管的设置变得容易,在该结构中,在一个侧板(24)或其附近设置外部空气吸入口(61),且在与其相向的另一个侧板(25)或其附近设置排风吹出口(64)。因此,与将外部空气吸入口(61)与排风吹出口(64)设置在同一侧面时相比,能够使外部空气吸入口(61)与排风吹出口(64)的距离隔远,因此无需较大地弯曲设置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管及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的管的一方或双方来使相互的距离隔远。由此,即便例如在无法较宽地获得天花板内侧的设置空间等限制较多的情况时,用于抑制短路的管的设置也变得容易。
作为具体例,假定进行如下施工的情况,即,将连接于外部空气吸入口(61)的管延伸至建筑物的一个壁面,且将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的管延伸至位于所述一个壁面的相反侧的另一个壁面。此时,如果将排风吹出口(64)与外部空气吸入口(61)设置在同一个侧板(24)上,则必须进行使连接于排风吹出口(64)的管呈U形弯曲以朝向所述另一个壁面的施工,另一方面,在本结构中,无需进行使管呈U形弯曲那样的施工,能够呈大致直线状地设置各管。
此外,在如本结构那样设置吸入口(外部空气吸入口(61)或排风吸入口(63))及吹出口(排风吹出口(64)或室内新风口(62))时,如果采用空气按照它们的设置顺序而流过各路径的路径构造,则新风路径及排风路径中,均是空气先通过第一元件(41),其后通过第二元件(42)。此时,有时在上游侧的第一元件(41)中,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另一方面,在下游侧的第二元件(42)中,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极小。此时,在下游侧的第二元件(42)中热交换量变少。因此,此种路径构造在换气装置的性能方面并不理想,存在无法充分获得设置多个全热交换元件所带来的好处的情况。
对此,在参考例的本结构中,为了充分活用具备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的优点以提高换气装置的性能,所述另一个路径具有特征性的路径。即,新风路径(P1)及排风路径(P2)之中的一个路径具有从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排风吸入口(63)中的一个吸入口吸入至壳体(21)内的空气在通过第一元件(41)之后,通过第二元件(42)的路径。另一个路径具有回旋路径,即从外部空气吸入口(61)及排风吸入口(63)中的另一个吸入口吸入至壳体(21)内的空气经由不通过第一元件(41)的迂回路(B)而向与第一元件(41)相比更靠另一个侧板(25)侧流动,先通过第二元件(42),其后返回至一个侧板(24)侧并通过第一元件(41)。
如上所述,在另一个路径中,设置所述迂回路(B),而且通过设为回旋路径,能够使空气先通过第二元件(42),其后通过第一元件(41)。由此,在各元件中可抑制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变得极小的情况,因此能够充分活用具备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的优点以维持较高的性能。
(2)较为理想的是,参考例的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个主板(22)与所述第一元件(41)之间的第一引导板(51);以及设置在所述一个主板(22)与所述第二元件(42)之间的第二引导板(52),此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具有沿所述一对侧板(24、25)彼此相向的侧板相向方向(D1)延伸的横向流路(F1、F2)、以及沿所述主板(22、23)彼此相向的主板相向方向(D2)延伸的纵向流路(F3、F4)的叉流式,所述第一引导板(51)形成所述迂回路(B),其抑制流过所述另一个路径的空气流入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纵向流路(F3),并且将该空气引导至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纵向流路(F4),所述第二引导板(52)形成引导路(G),其抑制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流过所述另一个路径的空气再次流入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纵向流路(F4),并且将该空气引导至所述排风吹出口(64)或所述室内新风口(62)侧。
在该结构中,在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具有如上所述的横向流路(F1、F2)和纵向流路(F3、F4)的叉流式时,通过在一个主板(22)与第一元件(41)之间设置第一引导板(51),且在一个主板(22)与第二元件(42)之间设置第二引导板(52),从而可在所述另一个路径中沿上述回旋路径顺利地引导空气。
(3)在参考例的所述换气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呈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一个侧板(24)的方向而延伸的长方体形状,且并排设置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所述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即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或所述排风吸入口(63)在所述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的位置,所述另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即所述排风吸入口(63)或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在所述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的位置,此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引导板(52)的一端(52a)位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一个方向(D3)上的端部或其附近,且另一端(52b)与一端(52a)相比位于更靠所述另一个方向(D4),所述第二引导板(52)以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距离随着从另一端(52b)朝向一端(52a)而变小的方式,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倾斜的姿势而被设置。
在该结构中,具有回旋路径的另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在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的位置,因此在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中,向接近该吸入口的区域即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上的区域流入比较多的空气。因此,另一个路径的空气流入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量随着朝向第二元件(4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而减少。
对此,通过以上述倾斜姿势设置第二引导板(52),越朝向空气的流入量减少的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与第二元件(42)的纵向流路(F4)的入口的距离变得越小。其原因在于,在一个方向(D3)的区域中,即便减小与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的距离,在圧力损耗方面的不良影响也较少。而且,在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上,通过减小第二引导板(52)的内表面与第二元件(42)的距离,相应地能够增大第二引导板(52)的外表面与一个主板(22)的内表面的间隔。其结果,能够增大通过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另一个路径的空气被引导至吹出口的引导路(G)的截面积。
如上所述,在本结构中,通过以上述倾斜姿势设置第二引导板(52),能够在另一个路径中高效地分配空气流动的各流路的截面积,因此能够降低另一个路径中的圧力损耗。
(4)在参考例的所述换气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呈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一个侧板(24)的方向而延伸的长方体形状,且并排设置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所述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即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或所述排风吸入口(63)在所述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的位置,所述另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即所述排风吸入口(63)或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61)在所述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的位置,此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引导板(51)的一端(51a)位于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另一个方向(D4)的端部或其附近,且另一端(51b)与一端(51a)相比位于更靠所述一个方向(D3),所述第一引导板(51)以与所述第一元件(41)的距离随着从一端(51a)朝向另一端(51b)而变大的方式,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41)的长度方向倾斜的姿势而设置。
在该结构中,所述一个路径的吸入口在一个侧板(24)上相对于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而位于偏向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的位置,因此在第一元件(41)的横向流路(F1)中,空气易于偏向接近该吸入口的区域即第一元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上的区域而流入。
因此,在本结构中,通过以上述倾斜姿势设置第一引导板(51),从而与纵向流路(F3)的出口与第一引导板(51)的距离较小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上的区域相比,将流过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另一个路径的空气更多地分配给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D3)上的区域。由此,在第一元件(41)中,能够在流过横向流路(F1)的一个路径的空气与流过纵向流路(F3)的另一个路径的空气之间高效地进行热交换。
而且,通过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D4)上减小第一引导板(51)的内表面与第一元件(41)的纵向流路(F3)的入口的距离,相应地能够增大第一引导板(51)的外表面与一个主板(22)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增大迂回路(B)的截面积。
符号说明
11换气装置
21壳体
22底板(一个主板)
23顶板(另一个主板)
24第一侧板(一个侧板)
25第二侧板(另一个侧板)
26第3侧板
27第4侧板
41第一元件(全热交换元件)
42第二元件(全热交换元件)
51第一引导板
52第二引导板
61外部空气吸入口
62室内新风口
63排风吸入口
64排风吹出口
B迂回路
D1侧板相向方向
D2主板相向方向
D3长度方向的一个方向
D4长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F1、F2横向流路
F3、F4纵向流路
G引导路
M1第一混合流路
M2第二混合流路
OA外部空气吸入
SA室内新风
RA排风吸入
EA排风吹出

Claims (2)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1),具备相向设置的一对主板(22、23)、以及相向设置且连接所述一对主板(22、23)的端部的一对侧板(24、25);以及
第一元件(41)及第二元件(42),呈长方体形状,并排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24、25)彼此相向的侧板相向方向(D1)上,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全热交换,其中,
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为叉流式,包含:由沿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横向流路(F1、F2);以及由沿所述主板(22、23)彼此相向的主板相向方向(D2)延伸的多个贯通孔形成的纵向流路(F3、F4),
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以它们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姿势而被设置,所述第一元件(41)以纵向流路(F3)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1C、41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所述第二元件(42)以纵向流路(F4)所开口的一对相向面(42C、42D)平行于所述一个主板(22)的姿势而被设置,
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横向流路(F1)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横向流路(F2)之间设置有混合流路(M1),该混合流路(M1)通过所述第一元件(41)与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侧板相向方向(D1)上相互之间隔开间隙设置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在所述主板相向方向(D2)上被设置在与一个主板(22)相比更靠近另一个主板(23)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元件(41)的所述纵向流路(F3)与所述第二元件(42)的所述纵向流路(F4)之间设置有第二混合流路(M2),该第二混合流路(M2)为所述另一个主板(23)与所述第一元件(41)及所述第二元件(42)之间的空间。
CN201180061394.6A 2010-12-20 2011-12-19 换气装置 Active CN103270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3425 2010-12-20
JP2010283425 2010-12-20
PCT/JP2011/007080 WO2012086172A1 (ja) 2010-12-20 2011-12-19 換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374A true CN103270374A (zh) 2013-08-28
CN103270374B CN103270374B (zh) 2014-10-29

Family

ID=4631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1394.6A Active CN103270374B (zh) 2010-12-20 2011-12-19 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99309B2 (zh)
EP (1) EP2657621B1 (zh)
JP (1) JP5126406B2 (zh)
KR (1) KR101319224B1 (zh)
CN (1) CN103270374B (zh)
WO (1) WO20120861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858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8117B2 (ja) * 2010-12-20 2014-02-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US20130095744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Lennox Industries Inc. Sensor mounting panel for an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unit
JP5836914B2 (ja) * 2012-11-05 2015-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14092333A (ja) * 2012-11-06 2014-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
US9074789B2 (en) * 2013-03-04 2015-07-07 John P. Hanus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ventilation for a building
WO2016194087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JP6320635B2 (ja) * 2015-05-29 2018-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WO2019244204A1 (ja) * 2018-06-18 2019-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素子および熱交換換気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1350A (en) * 1977-10-25 1979-05-17 Teijin Ltd Full heat exchange type ventilator
JPS6110109Y2 (zh) * 1980-08-30 1986-04-01
JPH05296512A (ja) * 1992-04-21 1993-11-09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H0861730A (ja) * 1994-08-26 1996-03-08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WO2009128150A1 (ja) * 2008-04-16 2009-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25498A (en) * 1929-04-22 1931-09-29 Selmer F Wogan Unit for heating, cooling, and ventilating system
US3666007A (en) * 1970-03-17 1972-05-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continuous and 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heat and moisture between two air streams
US4550773A (en) * 1984-02-02 1985-11-05 Eer Products Inc. Heat exchanger
JPS63123940A (ja) * 1986-11-13 1988-05-27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ダクト用空調換気扇
SE8900848L (sv) * 1989-03-10 1990-09-11 Sixten Persson Luftbehandlingsaggregat
CA2059195C (en) * 1992-01-10 1995-01-31 Rene Morissette Defrostable ventilation system
US5458187A (en) * 1993-12-01 1995-10-17 Honeywell Inc. Dual core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SE512720C2 (sv) * 1995-11-17 2000-05-02 Air Innovation Sweden Ab Värmeväxlare innefattande paket av värmeväxlarelement
US5660228A (en) * 1995-12-12 1997-08-26 Altech Energy Modular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JP3045136B2 (ja) * 1998-04-10 2000-05-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エレメントのエレメント主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ユニット
US6612365B1 (en) * 1999-09-17 2003-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ting-element accommodating-box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DE60225734T2 (de) * 2002-12-02 2009-04-23 Lg Electronics Inc. Wärmetauscher einer lüftungsanlage
KR100628058B1 (ko) * 2005-05-31 2006-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시스템
JP2009513925A (ja) * 2005-11-02 2009-04-02 エアー テック エクイプメント リミテッド エネルギー回収/湿度制御システム
JP4872428B2 (ja) 2006-04-14 2012-02-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KR100762511B1 (ko) 2006-04-24 2007-10-02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핀 피치가 다른 열교환부를 갖는 폐열회수 환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1350A (en) * 1977-10-25 1979-05-17 Teijin Ltd Full heat exchange type ventilator
JPS6110109Y2 (zh) * 1980-08-30 1986-04-01
JPH05296512A (ja) * 1992-04-21 1993-11-09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H0861730A (ja) * 1994-08-26 1996-03-08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
WO2009128150A1 (ja) * 2008-04-16 2009-10-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換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858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016858B (zh) * 2016-05-12 2019-06-21 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26406B2 (ja) 2013-01-23
JP2012145321A (ja) 2012-08-02
KR101319224B1 (ko) 2013-10-16
CN103270374B (zh) 2014-10-29
WO2012086172A1 (ja) 2012-06-28
EP2657621A1 (en) 2013-10-30
KR20130089286A (ko) 2013-08-09
US8899309B2 (en) 2014-12-02
US20130281001A1 (en) 2013-10-24
EP2657621A4 (en) 2014-07-09
EP2657621B1 (en)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374B (zh) 换气装置
KR100826023B1 (ko) 환기 장치의 열교환기
KR910002108B1 (ko) 대향류형 열교환기(對向流型熱交煥器)
KR20140137433A (ko) 열교환 소자 및 공기조화 장치
CN109990387B (zh) 空调组件
CN100543377C (zh)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US20100224347A1 (en) Heat Exchanger
CN112714846B (zh) 通风装置用热交换单元
JP2004019966A (ja) 換気装置
JPH04556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358534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02282427B (zh) 同时供排式换气扇
JP5408117B2 (ja) 換気装置
JP2022167258A (ja) 空気浄化ユニット
KR101362895B1 (ko) 환기장치용 열교환기
KR200451455Y1 (ko) 전열교환기의 흡입유도구조
KR101189950B1 (ko) 환기 장치 및 환기 장치의 열교환기
JP5693329B2 (ja) 排気装置
JP2857584B2 (ja) 熱交換器
JP2000055431A (ja) ウエザーカバー
KR20240060368A (ko) 전열교환기와 이를 이용한 열회수장치.
JP6877234B2 (ja) 床下の気流制御構造とその施工方法
WO2020261486A1 (ja) 熱交換素子および熱交換換気装置
KR100588592B1 (ko) 열교환기
JP2019015494A (ja) 熱交換器、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