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5420B -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5420B
CN103265420B CN201310178323.5A CN201310178323A CN103265420B CN 103265420 B CN103265420 B CN 103265420B CN 201310178323 A CN201310178323 A CN 201310178323A CN 103265420 B CN103265420 B CN 103265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thetic method
formula
compound
reaction
donor lig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83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5420A (zh
Inventor
陈久喜
丁金昌
刘妙昌
高文霞
黄小波
吴华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783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5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5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5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5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54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催化的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钯催化剂、含氮配体和三氟乙酸的存在下,使二腈化合物与芳基三氟硼酸盐发生反应而一步制得二酮化合物。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为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路径,具有良好的实施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钯催化的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酮类化合物都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合物,其可应用于多种化合物的有机合成领域中,由于羰基的存在,而赋予其良好的反应活性,因此,长期以来,酮类化合物一直被得以广泛关注,并在多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对于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人们研发了多种化学合成的方法与路线。最近数年来,通过腈与有机硼试剂发生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到酮类化合物,这已经成为合成酮类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底物的改变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催化体系的改变而合成了大量不同的酮化合物。
在酮类化合物中,二酮类化合物由于存在两个羰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用途的广泛性和多反应适用性,例如在药物中间体领域,为了合成得到最终的目的产物而大量使用二酮类化合物以在羰基上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从而引入活性基团或所期望化学结构的正确构建。
针对二酮化合物的合成,科研工作者也开发了多种合成路线,并合成得到了大量的不同二酮类化合物。
为了合成麝香酮,高林、赵文军等人(“2,15-十六烷二酮的合成”,《化学试剂》,29(6),2007,p381-382)中公开了如下制备方法:先将直链十四碳二元酸用SOCl2酰化后,再与甲基碘化锌试剂反应,水解后获得2,15-十六烷二酮,其反应式如下:
谢丽琼等人(″乙基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及表征″,《广州化学》,32(4),2007,p44-47)公开了由苯甲酸乙酯与甲基苯基甲酮在乙醇钠催 化下合成1,3-二苯基-1,3-丙二酮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Marcos J.Lo Fiego等人(″Efficient Catalyst-Free Bi-And Triaroylation of Aromatic Rings in a Single Step″,J.Org.Chem.Vol.73,No.22,2008,p9184-9187)公开了一种合成二酮化合物的方法,以双(三甲基锡)芳基化合物与酰氯化合物反应而制得,反应式如下:
Maddali L.N.Rao等人(“Atom-efficient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triarylbismuths with acyl chlorides under Pd(0)catalysis”,Tetrahedron,Vol.63,2007,p.12917-12926)中公开了在Pd(0)催化下,由三芳基铋与酰氯反应制备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Avijit Banerji等人(″Effect of sodium naphthalenide,a key SET reagent on trifluoroacetyl derivatives″,Tetrahedron Letters,Vol.46,2005,p.7033-7055)中公开了三氟乙酰化合物与萘钠进行反应,得到二酮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Yutaka Nishiyama等人(″Synthesis of 1,4-diketones:reaction of α-bromo ketones with tetrakis(dimethylarnino)ethylene(TDAE)″,Tetrahedron Letters,Vol.47,2006,p.5565-5567)中公开了以α-溴酮与四(二甲氨基)乙烯反应得到1,4-二酮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吴春等人(″改性蛋白质锚定钯催化剂对有机锡烷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化学试剂》,24(5),2002,p264-265)公开了将氰乙基化可溶性蛋白质-钯催化剂用于有机锡烷与酰氯化合物的偶联反应中,得到了相应的二酮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CN101462930A公开了一种β-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酯、苯基酮和溶剂混合,然后加入缩合剂并在氮气氛围下升温反应,从而得到β-二酮化合物R1COCH2COR2,其中缩合剂为强碱性物质如甲醇钠、氢化钠或氨基钠等。
如上所述,虽然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制备二酮化合物的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或者反应步骤繁多,或者产物收率较低,或者使用了昂贵试剂,仍无法满足目前对于二酮化合物制备方法的大规模和简便之要求。因此对于二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探索,仍是目前该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关注焦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收率过低、过程繁琐、试剂昂贵难得等诸多缺陷,本发明人对于二腈化合物与芳基三氟硼酸盐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钯催化剂、含氮配体和三氟乙酸存在下,使二腈化合物与芳基三氟硼酸盐发生反应而一步制得了二酮化合物。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在钯催化剂、含氮配体和三氟乙酸存在下,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发生反应,生成式(I)的二酮化合物,
其中,L为下式(IV)或(V)的连接基,
m为1-5的整数;
n、p独立地为0-4的整数;
X为碱金属元素;
Ar为下式(VI)的基团:
其中,q为0-5的整数,R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羟基、硝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
X、Y、Z、M、N、W各自独立地选自C或N。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含氮配体为如下的L1-L4:
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中,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中,C1-C6烷氧基是指上述定义的″C1-C6 烷基″与O原子相连后的基团。
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中,除非另有规定,卤素或卤代中的卤素例如可为F、Cl、Br或I。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m为1-5的整数,例如可为1、2、3、4或5,即式(IV)基团可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或亚戊基。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n、p为0-4的整数,例如独立地可为0、1、2、3或4,当均为0时,则式(V)基团为亚苯基。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q为0-5的整数,例如为0、1、2、3、4或5,即式(VI)的环上可为0个、1个、2个、3个、4个或5个R所取代。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式(VI)基团的环上的代表与BF3X相连。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X为碱金属元素,例如可为Li、Na或K。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式(II)与(III)进行反应时的反应溶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为有机合成领域中所使用的任何常规有机溶剂,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1,4-二氧六环、1,6-二氧六环、四氢呋喃(THF)、2-甲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正己烷、乙醚、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上述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
当反应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时,则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可为1∶0.5-1.5,例如可为1∶0.5、1∶0.6、1∶0.7、1∶0.8、1∶0.9、1∶1、1∶1.1、1∶1.2、1∶1.3、1∶1.4或1∶1.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钯催化剂为乙酸钯或三氟乙酸钯,优选为三氟乙酸钯。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可对所述式(II)与(III)化合物的摩尔比进行合适的选择,例如摩尔比可为1∶2-6,该范围包括了其中的任何子区间范围,如1∶2.4-5.6、1∶2.8-5.2、1∶3.2-4.8、1∶3.6-4.4,也包 括了其中的任何具体点值,示例性地例如可为1∶1、1∶2、1∶3、1∶4、1∶5或1∶6。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钯催化剂的摩尔用量可进行合适的选择,例如其摩尔用量为式(II)化合物摩尔用量的2-10%,例如可为2%、3%、4%、5%、6%、7%、8%、9%或10%。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以摩尔计,可对所述钯催化剂与含氮配体的用量比进行合适的选择,例如可为1∶1-3,该范围包括了其中的任何子区间范围,如1∶1.2-2.8、1∶1.4-2.6、1∶1.6-2.4、1∶1.8-2.2,也包括了其中的任何具体点值,示例性地例如可为1∶1.2、1∶1.5、1∶1.7、1∶1.9、1∶2、1∶2.2、1∶2.4、1∶2.6、1∶2.8或1∶3。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三氟乙酸的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其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5-15∶1,非限定性地可为5∶1、7∶1、9∶1、11∶1、13∶1或15∶1。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温度为60-140℃,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60℃、70℃、80℃、90℃、100℃、110℃、120℃、130℃或140℃。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时间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通过液相色谱检测目的产物或原料的残留百分比而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其通常为15-30小时,非限定性地例如为15小时、17小时、19小时、21小时、23小时、25小时、27小时、29小时或30小时。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r为如下的式(VI):
其中R、q和具有如上的相同含义,进一步优选q为0,即Ar为苯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反应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例如可为氮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选择式(II)和(III)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以乙酸钯或三氟乙酸钯作为催化剂,通过含氮配体和三氟乙 酸的协同作用,一步合成得到了二酮化合物,反应简单、操作简便、收率高,是一种二酮化合物的全新合成方法,为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合成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其中含氮配体L1、L2、L3即为如上″发明内容″中所述的配体L1、L2、L3。
实施例1:1,3-二苯基-丙-1,3-二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0ml1,4-二氧六环、10mmol丙二腈、20mmol苯基三氟硼酸钾、0.2mmol三氟乙酸钯、0.2mmol含氮配体L1和5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60℃强烈搅拌下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产率为80.1%,纯度为97.9%(HPLC)。
熔点:78-79℃;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7.99(d,J=7.1Hz,4H),7.55(t,J=7.4Hz,2H),7.48(t,J=7.4Hz,4H),6.86(s,2H);
13C NMR(CDCl3,125MHz)δ185.8,135.6,132.5,128.7,127.2,93.2。
实施例2:1,5-二苯基-戊-1,5-二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50ml二氯甲烷、l5mmol戊二腈、60mmol苯基三氟硼酸锂、0.9mmol三氟乙酸钯、2.7mmol含氮配体L2和105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100℃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6.0%,纯度为98.8%(HPLC)。
熔点:65-66℃;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7.98(d,J=7.3Hz,4H),7.55(t,J=7.4Hz,2H),7.45(t,J=7.5Hz,4H),3.12(t,J=7.0Hz,4H),2.23-2.17(m,2H);
13C NMR(CDCl3,125MHz)δ199.9,136.9,133.1,128.6,128.1,37.6,18.8。
实施例3:1,6-二苯基-己-1,6-二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18ml N,N-二甲基甲酰胺、9mmol己二腈、45mmol苯基三氟硼酸钾、0.9mmol三氟乙酸钯、2.1mmol含氮配体L3和1l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120℃搅拌反应2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 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4.1%,纯度为99.4%(HPLC)。
熔点:116-117℃;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7.96(d,J=8.3Hz,4H),7.55(t,J=7.4Hz,2H),7.46(t,J=7.7Hz,4H),3.04(t,J=7.0Hz,4H),1.87-1.83(m,4H);
13C NMR(CDCl3,125MHz)δ200.0,137.0,133.0,128.6,128.0,38.4,23.9。
实施例4:2,2′-(1,3-亚苯基)双(1-苯乙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5ml二甲基亚砜、8mmol(3-氰甲基苯基)乙腈、48mmol苯基三氟硼酸锂、0.24mmol三氟乙酸钯、0.3mmol含氮配体L1和12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130℃搅拌反应30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6.0%,纯度为98.5%(HPLC)。
熔点:84-85℃;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8.99(d,J=7.2Hz,4H),7.55(t,J=7.4Hz,2H),7.44(t,J=7.7Hz,4H),7.28(t,J=7.6Hz,1H),7.19-7.15(m,3H),4.26(s,4H);
13C NMR(CDCl3,125MHz)δ197.6,136.6,135.0,133.2,130.7,129.0,128.7,128.6,128.1,45.4。
实施例5:2-(4-苯甲酰苯基)-1-苯基乙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40ml乙醇、16mmol4-氰甲基苯腈、32mmol苯基三氟硼酸钠、0.8mmol三氟乙酸钯、2.0mmol含氮配体L2和8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140℃搅拌反应2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7.4%,纯度为98.6%(HPLC)。
熔点:122-123℃;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8.03(d,J=7.6Hz,2H),7.80-7.78(m,4H),7.60-7.56(m,2H),7.50-7.45(m,4H),7.39(d,J=8.1Hz,2H),4.38(s,2H);
13C NMR(CDCl3,125MHz)δ196.8,196.3,139.4,137.7,136.4,133.5,132.4,130.5,130.0,129.6,128.8,128.6,128.3,45.3。
实施例6:1,4-亚苯基双(苯基甲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50ml 2-甲基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其中2-甲基四氢呋喃与水各为25ml,即体积比为1∶1)、12mmol对苯二腈、36mmol苯基三氟硼酸钾、0.96mmol三氟乙酸钯、2.88mmol含氮配体L3和12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80℃搅拌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 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90.1%,纯度为98.8%(HPLC)。
熔点:156-158℃;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7.89(s,4H),7.85(d,J=7.2Hz,4H),7.62(t,J=7.4Hz,2H),7.52(t,J=7.7Hz,4H);
13C NMR(CDCl3,125MHz)δ196.0,140.7,137.0,133.0,130.2,129.8,128.5。
实施例7:1,3-亚苯基双(苯基甲酮)的合成
在装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加料口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9ml 1,4-二氧六环、8mmol间苯二腈、16mmol苯基三氟硼酸锂、0.4mmol三氟乙酸钯、0.8mmol含氮配体L2和120mmol三氟乙酸,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在持续通入氮气的保护下,于100℃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盐水洗涤,在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其产率为88.0%,纯度为99.1%(HPLC)。
熔点:98-99℃;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8.19(s,1H),8.03(d,J=7.7Hz,2H),7.82(d,J=8.4Hz,4H),7.65-7.59(m,3H),7.50(t,J=7.7Hz,4H);
13C NMR(CDCl3,125MHz)δ195.8,137.9,137.1,133.5,132.9,131.2,130.1,128.6,128.5。
由上述实施例1-7可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反应底物和催化体系时,能够以高产率由各种类型的二腈化合物得到相应的二酮化合物。
实施例8-14
除将其中的含氮配体均替换为L4外,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而分别实施了实施例8-14,其配体、实施例对应关系和相应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当采用含氮配体L4时,其与三氟乙酸钯的协同催化性能在配体L1-L3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相当幅度的提高,证明配体L4有着更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实施例15-21
除将其中的三氟乙酸钯均替换为乙酸钯外,分别以与实施例8-14相同的方式而分别实施了实施例17-24,其催化剂、实施例对应关系和相应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出乎意外地,当采用乙酸钯时,即便是使用同一含氮配体L4,二酮化合物的产率也要低于使用三氟乙酸钯时的相应产 率,由此证明了三氟乙酸钯比乙酸钯有着更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实施例22-28
除将其中的三氟乙酸钯均替换为乙酸钯外,分别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而分别实施了实施例22-28,其催化剂、实施例对应关系和相应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出乎意外地,当采用乙酸钯和相应配体L1-L3时,二酮化合物的产率低于使用三氟乙酸钯和L1-L3时的相应产率,由此证明了三氟乙酸钯比乙酸钯有着更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综上所述,由上述实施例1-28可看出:
1.无论是使用乙酸钯还是三氟乙酸钯,含氮配体L4的效果均要优于含氮配体L1-L3。
2.无论是使用含氮配体L4还是含氮配体L1-L3,三氟乙酸钯的催化效果均要优于乙酸钯。
3.当同时使用三氟乙酸钯和含氮配体L4时,取得了最好的催化效果。
对比例1-7
除将其中的催化剂分别替换为下表催化剂外,分别以与如下对应关系的上述实施例的相同方式而实施了对比例1-7,其对应关系和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表所示。
由实施例1-7和对比例1-7可显而易见地看出,当使用其它Pd催化剂时,即使含氮配体相同,但相应二酮化合物的产率急剧降低,甚至根本得不到目的产物。这证明了本发明的Pd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效果优异的特定专一性。
对比例8-18
除将其中的多种具体联吡啶分别替换为如下的含N配体外,分别以与如下所对应的实施例的相同方式实施了对比例9-19,其对应关系和相应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所示。
注:NR其含义是未检测到。
由该表可明确看出,当采用其它含N配体时,或者目的产物的产率很低,或者根本得不到目的产物。
这说明对于二腈化合物而言,即便是使用相同的Pd催化剂,但对含氮配体也有着具有专一对应性。结合上述实施例1-28可以看出,基于二酮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和最终产率,对于催化剂总体效果而言,配体L1-L4有着良好的协同催化效果,而L5-L15所生成的催化剂则几乎没有催化活性。
对比例18-24
除将其中的三氟乙酸分别替换为如下表所示的酸外,分别以与如下所对应的实施例的相同方式实施了对比18-24,其对应关系和二酮化合物的产率如下表所示。
由该表可看出,在本发明的反应体系中未加入三氟乙酸时,产物的收率很低,而当加入三氟乙酸后,出乎意料地大幅度提高了产物收率。
综上所述,由上述所有实施例和所有对比例可明确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即使用选自乙酸钯或三氟乙酸钯的钯催化剂、选自联吡啶或1,10-邻二氮杂菲的含氮配体,以及三氟乙酸所组成的催化体系时,不但能够顺利实现对二腈底物的羰基化反应,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产物收率,是一种非常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全新合成方法,为二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快捷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路线。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钯催化的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钯催化剂、含氮配体和三氟乙酸存在下,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发生反应,生成式(I)的二酮化合物,
其中,L为下式(IV)或(V)的连接基,
m为1-5的整数;
n、p独立地为0-4的整数;
X为碱金属元素;
Ar为苯基;
所述钯催化剂为三氟乙酸钯;
所述含氮配体为如下的L1-L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与(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6。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钯催化剂的摩尔用量为式(II)化合物摩尔用量的2-10%。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摩尔计,所述钯催化剂与含氮配体的用量比为1∶1-3。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乙酸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15∶1。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60-140℃,反应时间为15-30小时。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1,4-二氧六环、1,6-二氧六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正己烷、乙醚、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上述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
CN201310178323.5A 2013-05-03 2013-05-03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5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323.5A CN103265420B (zh) 2013-05-03 2013-05-03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323.5A CN103265420B (zh) 2013-05-03 2013-05-03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5420A CN103265420A (zh) 2013-08-28
CN103265420B true CN103265420B (zh) 2015-09-02

Family

ID=4900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83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5420B (zh) 2013-05-03 2013-05-03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5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2992B (zh) * 2014-04-25 2015-09-02 温州大学 一种抗癌活性吲哚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105601483B (zh) * 2016-01-29 2018-05-08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医药中间体1,4-二苯基丁二酮的合成方法
CN105732456B (zh) * 2016-01-29 2018-03-06 温州大学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455B (zh) * 2016-01-29 2018-03-06 温州大学 一种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343B (zh) * 2016-01-29 2018-05-11 温州大学 一种非对称二芳基取代丁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344B (zh) * 2016-01-29 2018-05-25 温州大学 一种对称丁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566196B (zh) * 2016-02-02 2018-10-02 温州大学 一种二芳基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8164449B (zh) * 2017-12-27 2020-04-24 温州大学 一种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US11735292B2 (en) * 2018-08-07 2023-08-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personalized chemical synthesis plann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7248A (ja) * 1983-10-20 1985-05-16 Fuji Yakuhin Kogyo Kk 2−アミノベンゾフェノン類の製造法
CN1181376A (zh) * 1996-11-01 1998-05-13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二苯甲酮衍生物的生产方法
CN101462930A (zh) * 2008-12-22 2009-06-24 深圳市板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β-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01462936A (zh) * 2008-12-31 2009-06-24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制备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1941895A (zh) * 2010-08-23 2011-0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二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7248A (ja) * 1983-10-20 1985-05-16 Fuji Yakuhin Kogyo Kk 2−アミノベンゾフェノン類の製造法
CN1181376A (zh) * 1996-11-01 1998-05-13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二苯甲酮衍生物的生产方法
CN101462930A (zh) * 2008-12-22 2009-06-24 深圳市板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β-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01462936A (zh) * 2008-12-31 2009-06-24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制备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1941895A (zh) * 2010-08-23 2011-0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二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lladium(II)-catalyzed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 to nitriles;Baowei Zhao;《Tetrahedron Letters》;20060918;第47卷(第38期);6765–6768 *
Synthesis of Aryl Ketones by the Pd-Catalyzed C-H Activation of Arenes and Intermolecular Carbopalladation of Nitriles;Chengxiang Zhou;《J. AM. CHEM. SOC.》;20040203;第126卷(第8期);2302-2303 *
二芳甲酮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进展;杜葩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15;第8卷(第02期);111-1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5420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5420B (zh)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Oliveira et al. 1H, 13C, 19F and 11B NMR spectral reference data of some potassium organotrifluoroborates
CN103224436B (zh) 一种邻氨基二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105402B (zh) 一种3,4,5-三取代的1,2,4-三氮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Ren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X-ray structures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 palladium complexes based on calix [4] arenes: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towards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Mori et al. Open-shell singlet diradicaloid difluoreno [4, 3-b: 3′, 4′-d] furan and its radical cation and dianion
Adamczyk-Woźniak et al. Straightforward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3-piperazine-bisbenzoxaboroles and their boronic acid analogs
CN103274916B (zh) 一种烷基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Layek et al. Copper (II)-faciliat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thioethers and 5-substituted 1H-tetrazol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O2014117452A1 (zh) 二氟亚甲基鳞内盐的合成及其应用
Adamczyk-Woźniak et al. Novel 2, 6-disubstituted phenylboronic compounds–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solution behaviour and reactivity
KR20150114471A (ko) 살선충성 설폰아미드의 제조 방법
Yıldız et al. Tautomeric properti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N‐[2‐hydroxy‐1‐naphthylidene] 2, 5‐dichloroaniline
CN114105984A (zh) 吲哚嗪类抗蚀剂的制备方法
Meshram et al. Bismuthtriflate-catalyzed Reaction of N-Alkylisatins with Allyltrimethylsilane
US20120214999A1 (en) Metal complex, pyridylphosphine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yl methacrylate
CN110627772A (zh) 一种蒎烯稠合的手性三联吡啶双齿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7847B (zh) 一种硫代硅烷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芳基硼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P6257340B2 (ja) 9,9’−スピロビフルオレ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06866608B (zh) 一种氟代-3,4-二氢香豆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5085320A (zh) 一种二氰基取代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Ye et al. Homoleptic dirhodium tetraoctanoate and its pyridine adduct: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Li et al.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polyaryl substituted diene derivatives based on the reduction of diphenylacetylene with lithium naphthalenide
CN108373419B (zh) 一种3-位分叉烷基链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751B (zh) 3-硝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25035 Zhejiang, Ouhai, South East Road, No. 38, Wenzhou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ncubator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ddress before: 325035 Zhejiang province Chashan Wenzhou Higher Education Park South Campus of Wenzhou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