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4628B -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4628B
CN103264628B CN201310203891.6A CN201310203891A CN103264628B CN 103264628 B CN103264628 B CN 103264628B CN 201310203891 A CN201310203891 A CN 201310203891A CN 103264628 B CN103264628 B CN 103264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dot
alpha
suspension system
beta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38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4628A (zh
Inventor
孙维超
潘惠惠
高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igh te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2038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4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4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4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4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4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悬架控制技术设计模型较为简单,无法满足执行器故障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无法应对外界不确定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的问题。步骤一、建立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步骤二、设计非线性鲁棒控制器;步骤三、调节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参数。本发明应用于汽车主动悬架控制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的基本作用是改善驾驶舒适度和增强车辆的操控性。主动悬架系统在改善驾驶舒适度和车辆操控能力上有很大潜力,因此这个领域近些年受到广泛的关注。主动悬架系统除了支撑车身重量的基本功能外,主要作用还包括隔离路面不平带来的振动、最大程度的使轮胎和路面接触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主动悬架中,执行器被平行放置在车身与车轮之间,它可以增加和耗散系统的能量,使悬架系统可以稳定车身姿态,降低由于刹车、转向以及路面不平所带来的影响,增加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主动悬架系统中,执行机构(电机或液压系统)被放置在车体与车架之间,用以增加和耗散系统的能量,稳定车身姿态、提升驾驶舒适度。然而,在享受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所带来的优势的同时,可能发生的执行器故障问题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对于主动悬架系统而言,其闭环系统的可靠性同悬架系统的性能是同等重要的,甚至于高于其他性能的。故障的产生不可避免,任何微小的故障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恶化,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传统方法在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悬架系统的执行器故障问题时,可能会导致闭环性能上的恶化,甚至造成闭环系统的不稳定。现有悬架控制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计模型较为简单。目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只是为了方便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人们才采用线性化模型。主要将弹簧、阻尼和执行器考虑为理想装置,得到近似的线性模型,然而实际上,主动悬架系统为经典的非线性系统,过多的近似导致控制精度降低;
二、无法满足执行器故障时系统的动态性能。而对于悬架系统而言,仅仅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一些性能指标,如鲁棒性、抗干扰性等等。对于多性能指标要求的容错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工程论证人员往往是根据经验来选定各单项性能指标的取值范围,至于所选定的性能指标是否相互矛盾、能否达到,事先并不清楚;
三、无法应对外界不确定干扰及未建模动态。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车身质量、车轮弹性系数等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建模的不精确,产生未建模动态项,若不加以考虑,会造成较大的设计误差。当非线性系统未建模动态及外界不确定扰动存在时,传统线性控制策略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悬架控制技术设计模型较为简单,无法满足执行器故障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无法应对外界不确定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建立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该步骤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一)、建立健康执行器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
(二)、建立执行器故障时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
步骤二、设计非线性鲁棒控制器;
步骤三、调节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参数。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执行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能够处理非线性不确定半车悬架系统可能发生的未知执行器故障问题,借助于自适应鲁棒控制思想,所设计的容错控制器能够适应和补偿系统本身和执行器故障引起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不确定非线性,稳定车身垂直运动以及俯仰角运动,改善舒适度。
本发明选用非线性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非线性弹簧和分段线性阻尼动态,达到了精确控制的目的;本发明考虑未建模动态及外界不确定扰动,本发明在悬架系统存在外界扰动及未建模动态时,车身垂直位移信号可保证是有界的,并且这个界可以任意小;如果经过一定的时间,系统的外界扰动和未建模动态消失,则悬架系统的车身垂直位移将渐近趋于零,达到平稳状态,本发明设计的多功能鲁棒控制算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对外界扰动不确定、未建模动态以及时域约束等难点问题;针对主动悬架系统控制中可能存在的执行器卡死、失效等故障,设计了具有容错能力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即使在某一执行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稳定性依然可以保证,性能仍旧可以维持在未发生故障时的水平,性能衰减平和。相应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图;
图2是半车悬架系统的模型图;
图3是多功能控制器设计结构框图;
图4是无执行器故障时车身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响应曲线;——表示Tr=0.5,表示Tr=1.0,-----表示Tr=2.0,………·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5是无执行器故障时悬架系统俯仰角位移响应曲线;——表示Tr=0.5,表示Tr=1.0,-----表示Tr=2.0,………·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6是无执行器故障时车身垂直加速度随时间的响应曲线;——表示Tr=0.5,表示Tr=1.0,-----表示Tr=2.0,………·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7是无执行器故障时车身俯仰角加速度随响应曲线;——表示Tr=0.5,表示Tr=1.0,-----表示Tr=2.0,………·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8是有执行器故障时车身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响应曲线;——表示容错控制方法,-----表示健康执行器,………·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9是有执行器故障时悬架系统俯仰角位移响应曲线;——表示容错控制方法,-----表示健康执行器,………·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10是有执行器故障时车身垂直加速度随时间的响应曲线;——表示容错控制方法,-----表示健康执行器,………·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图11是有执行器故障时车身俯仰角加速度随响应曲线;——表示容错控制方法,-----表示健康执行器,………·表示被动悬架系统的响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建立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该步骤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一)、建立健康执行器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
(二)、建立执行器故障时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
步骤二、设计非线性鲁棒控制器;
步骤三、调节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车身质量:M=1200kg;车身质量最大值:Mmax=1500kg;车身质量最小值:Mmin=1500kg;车身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I=600kgm2;车身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最大值:Imax=700kgm2;车身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最小值:Imin=500kgm2;前后轮的簧下质量:mf=mr=100kg;前后悬架组件弹簧刚度系数:kf1=kr1=15000N/m;前后悬架组件阻尼系数:br1=bf1=2500Ns/m;轮胎的刚度系数:kf2=kr2=200000N/m;轮胎的阻尼系数:bf2=br2=1000N/m;后悬架组件中心到车身质量中心的距离:a=1.2m;前悬架组件中心到车身质量中心的距离:b=1.5;车辆向前行驶速度:V0=20m/s;
控制律参数选取:系统初值条件车身初始位移zc(0)=6cm; αi(0)=1,控制器增益参数自适应增益参数
控制律作用效果:
车辆行驶过程中,主要的路面扰动是包块型路面扰动。包块路面输入可以看做一种振动输入,它通常是短时间大幅度的离散事件,例如光滑的路面上的一个凸起或者凹陷,这种振动路面输入也是验证悬架系统设计性能经常采用的扰动输入形式。选取包块路面输入的函数为:
其中h0是包块输入的高度,假设其值是h0=3cm。
图4和图8代表车身垂直位移响应曲线,图5和图9代表车身俯仰角位移响应曲线。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控制器是否有故障,系统从稳定时间和峰值方面都较被动被动悬架控制情况具有相当大的改善;
在所发明的容错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作用下,车身垂直位移在6秒内即可稳定,相比之下,被动控制情况中则需要较长的稳定时间,并且振动的峰值在控制情况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垂直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是衡量乘坐舒适性的主要指标,图7、图11是车身俯仰加速度响应,图6、图10是车身垂直加速度响应,从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使得无论是控制器是否有故障,车身加速度的稳定时间和峰值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大大地改善了驾驶舒适度;
本实施方式效果:
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执行器故障容错控制方法,能够处理非线性不确定半车悬架系统可能发生的未知执行器故障问题,借助于自适应鲁棒控制思想,所设计的容错控制器能够适应和补偿系统本身和执行器故障引起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不确定非线性,稳定车身垂直运动以及俯仰角运动,改善舒适度。
本实施方式选用非线性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非线性弹簧和分段线性阻尼动态,达到了精确控制的目的;本实施方式考虑未建模动态及外界不确定扰动,本实施方式在悬架系统存在外界扰动及未建模动态时,车身垂直位移信号可保证是有界的,并且这个界可以任意小;如果经过一定的时间,系统的外界扰动和未建模动态消失,则悬架系统的车身垂直位移将渐近趋于零,达到平稳状态,本实施方式设计的多功能鲁棒控制算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对外界扰动不确定、未建模动态以及时域约束等难点问题;针对主动悬架系统控制中可能存在的执行器卡死、失效等故障,设计了具有容错能力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即使在某一执行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稳定性依然可以保证,性能仍旧可以维持在未发生故障时的水平,性能衰减平和。相应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一)中所述建立健康执行器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具体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的理想动态方程可表示为:
M z · · c = Ψ 1 ( t ) + u 1 + u 2 + F l - - - ( 1 )
m f z · · 1 = F sf + F df - F tf - F bf - u 1 - - - ( 3 )
m r z · · 2 = F sr + F dr - F tr - F br - u 2 - - - ( 4 )
其中函数Ψ1(t)和Ψ2(t)具体表示为:
Ψ1(t)=-Fdf-Fdr-Fsf-Fsr         (5)
Ψ2(t)=-a(Fdf+Fsf)+b(Fdr+Fsr)   (6)
公式(1)~(6)中M代表簧上质量,I代表车身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zc表示悬架系统的垂直位移,mf为前轮的簧下质量,mr为后轮的簧下质量,Fdf为前悬架组件中的阻尼力,Fdr为前悬架组件中的弹簧弹性力,Fsf为后悬架组件中的阻尼力以及Fsr为后悬架组件中的弹簧弹性力,Ftf前轮胎产生的弹性力,Ftr前轮胎产生的阻尼力,Fbf为后轮胎产生的弹性力,Fbr为后轮胎产生的阻尼力,Fl代表摩擦力和代表其他未建模动态,为俯仰角,z1,z2为簧下质量位移,a,b分别代表前后悬架组件中心到车身质量中心的距离,u1,u2为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输入;
弹簧、阻尼与轮胎输出力动态表达式如下:
Fsf=kf1Δyf,Fsr=kr1Δyr
F df = b f 1 Δ y · f , F dr = b r 1 Δ y · r ,
Ftf=kf2(z1-zo1),Ftr=kr2(z2-zo2),
F bf = b f 2 ( z · 1 - z · o 1 ) , F br = b r 2 ( z · 2 - z · o 2 ) ,
上式中kf1是前悬架组件弹簧刚度系数,kr1是后悬架组件弹簧刚度系数,bf1为前悬架组件阻尼系数,br1为后悬架组件阻尼系数,kf2,kr2和bf2,br2分别代表轮胎的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z01,z02为路面扰动位移输入;
Δyf代表前悬架的行程,Δyr代表后悬架的行程,表示为:
即完成了基于健康控制器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二)中所述建立执行器故障时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具体为:
当半车主动悬架系统(1)~(4)遭受执行器故障时,将故障分为两类:
1):执行器完全失效:执行器故障表示为
u i = u ‾ i , ∀ t ≥ T fi , i=1,2
上式中Tfi表示发生故障的未知时刻,为未知的常值,表示卡死瞬间的执行器输出;
2):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则表示为
u i = η i u i * , ∀ t ≥ T fi , i=1,2
上式中失效时间发生在Tfi代表最终的控制指令输出,ηi∈[ηimin 1]代表执行器失效比例,其中ηimin为ηi的最小值;
通过上述对执行器故障的分析,控制输入ui可以表示为
u i = η i ( 1 - σ i ) u i * + σ i u ‾ i , - - - ( 7 )
式中σi=1时表示执行器完全失效情况;σi=0并且ηimin≤ηi<1则表示执行器部分失效情形;而σi=0且ηi=1代表无故障的健康执行器;
通过定义控制输入(7)半车主动悬架系统(1)~(4)可以重新写为:
M z · · c = Ψ 1 ( t ) = Σ i = 1 2 ( α i u i * + β i ) + F l - - - ( 8 )
m f z · · 1 = F sf + F df - F tf - F bf - α 1 u 1 * - β 1 - - - ( 10 )
m r z · · 2 = F sr + F dr - F tr - F br - α 2 u 2 * - β 2 - - - ( 11 )
其中αi=ηi(1-σi)且 β i = σ i u ‾ i , i=1,2.;
αi为容错过程中执行器效率的未知测量参数,βi为故障造成的执行器未知幅值测量;即完成了执行器故障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模型参数需要满足一下的假设条件:
假设1:在半车主动悬架系统容错控制过程中,至多只有一个执行器出现完全失效故障;
假设2:半车悬架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具有已知的上下界,具体如下:
M∈ΩM={M:Mmin≤M≤Mmax},
I∈ΩI={I:Imin≤I≤Imax},
α i ∈ Ω α i = { α i : α i min ≤ α i ≤ α i max } ,
β i ∈ Ω β i = { β i : β i min ≤ β i ≤ β i max } .
假设3:半车主动悬架系统中的不确定非线性摩擦项Fl满足下列条件
F l ∈ Ω F l = { F l : | F l | ≤ δ 1 ( t ) } ,
其中δi(t),i=1,2为已知上界的未知函数;
假设4:参考轨迹rz为光滑函数,并且其幅值是有界的;
对于遭受执行器故障影响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8)~(11)综合一种容错自适应鲁棒控制规律,使得闭环系统即使在遭受参数不确定和未知非线性的情况下,半车悬架系统的垂直运动和俯仰角运动依然是最终有界的。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设计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定义误差变量其中ez=zc-rzzc为垂直位移zc同它的参考轨迹rz之间的误差,为俯仰角位移同它的参考轨迹之间的误差,ki>0为可调控制增益,参考轨迹rz将在后续步骤中设计出来,由于传递函数
e i ( s ) p i ( s ) = 1 s + k i
是稳定的,只要pi收敛于零或有界,则ei也将收敛于零或有界,最终控制目标转化为保证误差变量pi收敛于零或有界,这样只要能保证pi的动态方程是收敛的即可,所以对pi求导,保证导数的是非正数,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
对误差变量求导,将建立的考虑执行器故障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8)~(11)带入可得:
M p · z = Ψ 1 ( t ) + Σ i = 1 2 ( α i u i * + β i ) + F l - M r · · z + M k z e · z
                                (12)
= Ψ 1 ( t ) + Σ i = 1 2 ( α ^ i u i * + β ^ i ) + F l - M ^ ( r · · z - k z e · z ) - Σ i = 1 2 ( α ~ i u i * + β ~ i ) + M ^ ( r · · z - k z e · z ) ,
(二)、根据(12)和(13)设计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如下:
u i * = u ia * + u is * , i = 1,2
其中用以实现自适应模型补偿,作为控制器鲁棒项,具体形式为:
其中kpz为控制器可调增益, 分别表示α1、α2、β1和β2的估计值,分别是M和I的估计值;它们递推方式是基于投影算子的自适应律的方法,形式如下:
α ^ · i = Proj α ^ i ( r α i τ α i )
β ^ · i = Proj β ^ i ( r β i τ β i )
M ^ · = Proj M ^ ( r M τ M )
I ^ · = Proj I ^ ( r I τ I )
其中投影算子 具有相同的形式和性质;其中,所述具体为:
其中,所述α1min和α1max分别是α1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并且, α ~ 1 ( r α i - 1 Proj α ^ 1 ( r α i τ α i ) - τ α i ) ≤ 0 , ∀ τ α i .
其中 rM,rI为自适应增益,且
τ M = - p z ( r · · z - k z e · z ) ,
同时,鲁棒项被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
条件1: p z { Σ i = 1 2 α ^ i u is * - Σ i = 1 2 ( α ^ i u i * + β ~ i ) + F l + M ~ ( r · · z - k z e · z ) } ≤ ϵ 1 ,
条件2: p z Σ i = 1 2 α ^ i u is * ≤ 0 ,
条件3:
条件4:
其中ε1和ε2为可任意小的参数,鲁棒项可以被设计为:
式中hi(t),i=1,2是光滑的函数,并满足下列条件
h 1 ( t ) ≥ 1 ∈ 1 a { Σ i = 1 2 ( β i max - β i min ) + ( M max - M min ) | r · · z - k z e · z |
+ Σ i = 1 2 [ ( α i max - α i min ) | u ia * | ] } 2 + 1 ∈ 1 b δ 1 2 ( t ) ,
ia和∈ib是可以任意小的正数,满足∈ia+∈ib=∈i,i=1,2.
i=1,2.控制器(7)被确定,即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
(三)设计一个衰减的多项式作为参考轨迹
rz具有相同的形式,我们只对rz给出具体的介绍,rz参考轨迹方程如下:
r z ( t ) = a 0 + a 1 t + a 2 t 2 + a 3 t 3 + a 4 t 4 , t < T r 0 , t &GreaterEqual; T r ,
其中系数ai,i=0,1,2,3,4定义为
rz(0)=a0=x1(0), r &CenterDot; z ( 0 ) = a 1 = x 2 ( 0 ) ,
r z ( T r ) = a 0 + a 1 T r + a 2 T r 2 + a 3 T r 3 + a 4 T r 4 = 0 ,
                                 (14)
r &CenterDot; z ( T r ) = a 1 + 2 a 2 T r + 3 a 3 T r 2 + 4 a 4 T r 3 = 0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T r ) = 2 a 2 + 6 a 3 T r + 12 a 4 T r 2 = 0 ,
其中,所述式(14)保证:
误差及其一阶导数初值为零,即
向量rz(t)是二次可微的,即rz(t)∈C2
从式(5)中得出,rz(t)=0和能够在预设时间Tr上到达稳定状态;
保证了(12)和(13)是收敛的或是有界的。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调节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参数具体为:
在系统遭受参数不确定性、未知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外的扰动时,调节增益kzkpz保证跟踪误差pz是有界的;
同时,如果经过有限时间,系统仅遭受参数不确定性,则跟踪误差pz在有限时间收敛于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Claims (1)

1.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建立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该步骤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一)、建立健康执行器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模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的理想动态方程可表示为:
M z &CenterDot; &CenterDot; c = &Psi; 1 ( t ) + u 1 + u 2 + F l - - - ( 1 )
m f z &CenterDot; &CenterDot; 1 = F sf + F df - F tf - F bf - u 1 - - - ( 3 )
m r z &CenterDot; &CenterDot; 2 = F sr + F dr - F tr - F br - u 2 - - - ( 4 )
其中函数Ψ1(t)和Ψ2(t)具体表示为:
Ψ1(t)=-Fdf-Fdr-Fsf-Fsr     (5)
Ψ2(t)=-a(Fdf+Fsf)+b(Fdr+Fsr)  (6)
公式(1)~(6)中M代表簧上质量,I代表车身俯仰运动的转动惯量,zc表示悬架系统的垂直位移,mf为前轮的簧下质量,mr为后轮的簧下质量,Fdf为前悬架组件中的阻尼力,Fdr为前悬架组件中的弹簧弹性力,Fsf为后悬架组件中的阻尼力以及Fsr为后悬架组件中的弹簧弹性力,Ftf前轮胎产生的弹性力,Ftr前轮胎产生的阻尼力,Fbf为后轮胎产生的弹性力,Fbr为后轮胎产生的阻尼力,Fl代表摩擦力和代表其他未建模动态,为俯仰角,z1,z2为簧下质量位移,a,b分别代表前后悬架组件中心到车身质量中心的距离,u1,u2为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输入;
弹簧、阻尼与轮胎输出力动态表达式如下:
Fsf=kf1△yf,Fsr=kr1△yr,
F df = b f 1 &Delta; y &CenterDot; f , F dr = b r 1 &Delta; y &CenterDot; r ,
Ftf=kf2(z1-zo1),Ftr=kr2(z2-zo2),
F bf = b f 2 ( z &CenterDot; 1 - z &CenterDot; o 1 ) , F br = b r 2 ( z &CenterDot; 2 - z &CenterDot; o 2 ) ,
上式中kf1是前悬架组件弹簧刚度系数,kr1是后悬架组件弹簧刚度系数,bf1为前悬架组件阻尼系数,br1为后悬架组件阻尼系数,kf2,kr2和bf2,br2分别代表轮胎的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z01,z02为路面扰动位移输入;
△yf代表前悬架的行程,△yr代表后悬架的行程,表示为:
即完成了基于健康控制器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二)、建立执行器故障时的非线性半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
当半车主动悬架系统(1)~(4)遭受执行器故障时,将故障分为两类:
1):执行器完全失效:执行器故障表示为
u i = u &OverBar; i , &ForAll; t &GreaterEqual; T fi , i = 1,2
上式中Tfi表示发生故障的未知时刻,为未知的常值,表示卡死瞬间的执行器输出;
2):执行器部分失效:故障则表示为
u i = &eta; i u i * , &ForAll; t &GreaterEqual; T fi , i = 1,2
上式中失效时间发生在Tfi,代表最终的控制指令输出,ηi∈[ηimin 1]代表执行器失效比例,其中ηimin为ηi的最小值;
通过上述对执行器故障的分析,控制输入ui可以表示为
u i = &eta; i ( 1 - &sigma; i ) u i * + &sigma; i u &OverBar; i , - - - ( 7 )
式中σi=1时表示执行器完全失效情况;σi=0并且ηimin≤ηi<1则表示执行器部分失效情形;而σi=0且ηi=1代表无故障的健康执行器;
通过定义控制输入(7)半车主动悬架系统(1)~(4)可以重新写为:
M z &CenterDot; &CenterDot; c = &Psi; 1 ( t ) = &Sigma; i = 1 2 ( &alpha; i u i * + &beta; i ) + F l - - - ( 8 )
m f z &CenterDot; &CenterDot; 1 = F sf + F df - F tf - F bf - &alpha; 1 u 1 * - &beta; 1 - - - ( 10 )
m r z &CenterDot; &CenterDot; 2 = F sr + F dr - F tr - F br - &alpha; 2 u 2 * - &beta; 2 - - - ( 11 )
其中αi=ηi(1-σi)且 &beta; i = &sigma; i u &OverBar; i , i = 1,2 . ;
αi为容错过程中执行器效率的未知测量参数,βi为故障造成的执行器未知幅值测量;即完成了执行器故障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模型参数需要满足以下的假设条件:
假设1:在半车主动悬架系统容错控制过程中,至多只有一个执行器出现完全失效故障;
假设2:半车悬架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具有已知的上下界,具体如下:
M∈ΩM={M:Mmin≤M≤Mmax},
I∈ΩI={I:Imin≤I≤Imax},
αi∈Ωαi={αiimin≤αi≤αimax},
βi∈Ωβi={βiimin≤βi≤βimax}.
假设3:半车主动悬架系统中的不确定非线性摩擦项Fl满足下列条件
F l &Element; &Omega; F l = { F l : | F l | &le; &delta; 1 ( t ) } ,
其中δi(t),i=1,2为已知上界的未知函数;
假设4:参考轨迹rz为光滑函数,并且其幅值是有界的;
对于遭受执行器故障影响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8)~(11)综合一种容错自适应鲁棒控制规律,使得闭环系统即使在遭受参数不确定和未知非线性的情况下,半车悬架系统的垂直运动和俯仰角运动依然是最终有界的;
步骤二、设计非线性鲁棒控制器;
(一)、定义误差变量其中ez=zc-rzzc为垂直位移zc同它的参考轨迹rz之间的误差,为俯仰角位移同它的参考轨迹之间的误差,ki>0为可调控制增益,参考轨迹rz将在后续步骤中设计出来,由于传递函数
e i ( s ) p i ( s ) = 1 s + k i
是稳定的,只要pi收敛于零或有界,则ei也将收敛于零或有界,最终控制目标转化为保证误差变量pi收敛于零或有界,这样只要能保证pi的动态方程是收敛的即可,所以对pi求导,保证导数的是非正数,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
对误差变量求导,将建立的考虑执行器故障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8)~(11)带入可得:
M p &CenterDot; z = &Psi; 1 ( t ) + &Sigma; i = 1 2 ( &alpha; i u i * + &beta; i ) + F l - M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Mk z e &CenterDot; z = &Psi; 1 ( t ) + &Sigma; i = 1 2 ( &alpha; ^ i u i * + &beta; ^ i ) + F l - M ^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k z e &CenterDot; z ) - &Sigma; i = 1 2 ( &alpha; ~ i u i * + &beta; ~ i ) + M ^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k z e &CenterDot; z ) , - - - ( 12 )
(二)、根据(12)和(13)设计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如下:
u i * = u ia * + u is * , i = 1,2
其中用以实现自适应模型补偿,作为控制器鲁棒项,具体形式为:
其中kpz为控制器可调增益,分别表示α1、α2、β1和β2的估计值,分别是M和I的估计值;它们递推方式是基于投影算子的自适应律的方法,形式如下:
&alpha; ^ &CenterDot; i = Proj &alpha; ^ i ( r &alpha; i &tau; &alpha; i )
&beta; ^ &CenterDot; i = Proj &beta; ^ i ( r &beta; i &tau; &beta; i )
M ^ &CenterDot; = Proj M ^ ( r M &tau; M )
I ^ &CenterDot; = Proj I ^ ( r I &tau; I )
其中投影算子具有相同的形式和性质;其中,所述具体为:
其中,所述α1min和α1max分别是α1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并且, &alpha; ~ 1 ( r &alpha; i - 1 Proj &alpha; ^ 1 ( r &alpha; i &tau; &alpha; i ) - &tau; &alpha; i ) &le; 0 , &ForAll; &tau; &alpha; i .
其中rM,rI为自适应增益,且
同时,鲁棒项被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
条件1: p z { &Sigma; i = 1 2 &alpha; ^ i u is * - &Sigma; i = 1 2 ( &alpha; ^ i u i * + &beta; ~ i ) + F l + M ~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k z e &CenterDot; z ) } &le; &epsiv; 1 ,
条件2: p z &Sigma; i = 1 2 &alpha; ^ i u is * &le; 0 ,
条件3:条件4:
其中ε1和ε2为可任意小的参数,鲁棒项可以被设计为:
式中hi(t),i=1,2是光滑的函数,并满足下列条件
h 1 ( t ) &GreaterEqual; 1 &Element; 1 a { &Sigma; i = 1 2 ( &beta; i max - &beta; i min ) + ( M max - M min )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k e e &CenterDot; z | + &Sigma; i = 1 2 [ ( &alpha; i max - &alpha; i min ) | u ia * | ] } 2 + 1 &Element; 1 b &delta; 1 2 ( t ) ,
ia和∈ib是可以任意小的正数,满足∈ia+∈ib=∈i,i=1,2.
ui *,i=1,2.控制器(7)被确定,即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
(三)设计一个衰减的多项式作为参考轨迹
rz具有相同的形式,我们只对rz给出具体的介绍,rz参考轨迹方程如下:
r z ( t ) = a 0 + a 1 t + a 2 t 2 + a 3 t 3 + a 4 t 4 , t < T r 0 , t &GreaterEqual; T r ,
其中系数ai,i=0,1,2,3,4定义为
r z ( 0 ) = a 0 = x 1 ( 0 ) , r &CenterDot; z ( 0 ) = a 1 = x 2 ( 0 ) ,
rz(Tr)=a0+a1Tr+a2Tr 2+a3Tr 3+a4Tr 4=0,
                                    (14)
r &CenterDot; z ( T r ) = a 1 + 2 a 2 T r + 3 a 3 T r 2 + 4 a 4 T r 3 = 0 ,
r &CenterDot; &CenterDot; z ( T r ) = 2 a 2 + 6 a 3 T r + 12 a 4 T r 2 = 0 ,
其中,所述式(14)保证:
误差及其一阶导数初值为零,即
向量rz(t)是二次可微的,即rz(t)∈C2
从式(5)中得出,rz(t)=0和能够在预设时间Tr上到达稳定状态;
保证了(12)和(13)是收敛的或是有界的;
步骤三、调节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的控制增益参数;
在系统遭受参数不确定性、未知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外的扰动时,调节增益kz,kpz,保证跟踪误差pz,是有界的;
同时,如果经过有限时间,系统仅遭受参数不确定性,则跟踪误差pz,在有限时间收敛于零。
CN201310203891.6A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264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891.6A CN103264628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891.6A CN103264628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4628A CN103264628A (zh) 2013-08-28
CN103264628B true CN10326462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900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3891.6A Active CN103264628B (zh) 2013-05-28 2013-05-28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46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761B (zh) * 2013-11-15 2016-07-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控制器输入饱和的非线性化学反应循环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669973B (zh) * 2015-02-12 2016-08-24 江苏大学 一种针对冲击型路面扰动的汽车悬架系统主动控制方法
CN105059078B (zh) * 2015-08-17 2017-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磁滞执行器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301965B (zh) * 2015-11-25 2018-04-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幅值与速率联合抗饱和控制在线性参数时变系统内的应用方法
CN106183689B (zh) * 2016-07-28 2018-10-2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的鲁棒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28988B (zh) * 2016-10-27 2019-04-2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含有限频带约束的车辆主动悬架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CN106671724A (zh) * 2016-12-30 2017-05-17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的被动容错控制方法
CN106828005B (zh) * 2017-01-22 2019-02-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预规定瞬态性能的汽车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7584983A (zh) * 2017-05-19 2018-01-16 广州大学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参数化控制方法
CN107444056B (zh) * 2017-06-23 2019-07-05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无源化的非线性弹簧悬架主动控制方法
CN109895578B (zh) * 2019-03-29 2020-04-21 燕山大学 基于非线性执行器悬架系统的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435377B (zh) * 2019-04-28 2022-06-07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比例积分观测器的非线性主动悬架容错追踪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036A (zh) * 2006-07-03 2008-01-09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减震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1628533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贺勍 一种空气悬架用减震器及其自适应阻尼调节法
CN102211508A (zh) * 2011-04-21 2011-10-12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Backstepping的液压型主动悬架控制方法
CN103019098A (zh) * 2012-12-15 2013-04-03 江苏大学 汽车底盘集成系统鲁棒控制器及构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7462A1 (en) * 2003-07-23 2005-01-27 Kroppe William J. Suspension system
US20060293817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Takahide Hagiwara Intelligent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soft computing optimizer
JP4941416B2 (ja) * 2008-06-30 2012-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036A (zh) * 2006-07-03 2008-01-09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减震器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1628533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贺勍 一种空气悬架用减震器及其自适应阻尼调节法
CN102211508A (zh) * 2011-04-21 2011-10-12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Backstepping的液压型主动悬架控制方法
CN103019098A (zh) * 2012-12-15 2013-04-03 江苏大学 汽车底盘集成系统鲁棒控制器及构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4628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4628B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容错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072440B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434359B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方法
CN107791773B (zh) 一种基于规定性能函数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振动控制方法
CN110435377B (zh) 基于比例积分观测器的非线性主动悬架容错追踪控制方法
CN105159094B (zh) 汽车主动悬架lqg控制器最优控制力的设计方法
CN103895704B (zh) 基于后轮主动转向的变传动比控制方法
CN104626914B (zh) 汽车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
CN103754081B (zh) 车辆非线性悬架系统的最优模糊复合控制方法
CN110673480B (zh) 一种时变位移约束的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法
CN107015477A (zh) 基于状态反馈的车辆路径跟踪h∞控制方法
CN103942392A (zh)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汽车底盘技术参数稳健设计方法
CN106671724A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的被动容错控制方法
CN105487384A (zh)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整车悬架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Kuber Modelling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an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CN105676694A (zh) 汽车悬架系统的智能采样数据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CN104553660B (zh) 一种自适应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2975587A (zh) 基于双可控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方法
Li et al. Fuzzy control of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with MR damper
CN105059078B (zh) 一种具有磁滞执行器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400883A (zh) 一种车辆主动悬挂系统的耗散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31556A (zh) 基于车辆平顺性非线性仿真模型的仿真试验方法
Ismail et al. A linear model of quarter car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using composite nonlinear feedback control
Cheng et al. Series active variable geometry suspension robust control based on full-vehicle dynamics
CN104999880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的抗饱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7

Address after: 150001 No. 118 West straight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Patentee after: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igh te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150001 Harbin, Nangang, West District, large straight street, No. 92

Patentee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