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0487A - 烘烤烹饪机 - Google Patents

烘烤烹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0487A
CN103260487A CN2011800540926A CN201180054092A CN103260487A CN 103260487 A CN103260487 A CN 103260487A CN 2011800540926 A CN2011800540926 A CN 2011800540926A CN 201180054092 A CN201180054092 A CN 201180054092A CN 103260487 A CN103260487 A CN 103260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inary art
combustion gas
chamber
pic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40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0487B (zh
Inventor
洪钟浩
洪睿璘
李美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0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0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04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47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gas bur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6Shields or jackets for cooking utensils minimising the radiation of heat, fastened or movably mou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1Vessels uniquely adapted for b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B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FOR SOLID FUELS;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STOVES OR RANGES
    • F24B1/00Stoves or ranges
    • F24B1/003Stoves or ranges on which a removable cooking element is arrang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4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with heat produced wholly or partly by a radiant body, e.g. by a perforated plate
    • F24C3/047Ranges

Abstract

提供一种烘烤烹饪机,安装于作为烹饪机的热源而使用的采用燃烧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地,在由盘子状的烹饪机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层压结合而形成的双重壁之间的分隔的空间形成有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在上述烹饪室的上部形成有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或烹饪机托起部与由烹饪室盖部的层压结合而形成的烹饪室,上述烘烤烹饪机的特征在于,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形成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在烹饪室与烹饪机外侧之间形成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交替配置于烹饪室下端部的边缘,而经由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向烹饪室内侧流入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气流和从烹饪室向烹饪机的外侧排出的气流进行顺畅的对流,而不相互碰撞;烹饪室的中心部能够完全利用为烹饪空间,能够进行所有的直接加热方式和间接加热方式的烹饪。

Description

烘烤烹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加热方式的烹饪机,涉及在燃烧生成气体向烹饪机的内侧流入及对流后排出的过程中进行传热的烘烤烹饪机(ovencooker)。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作为烹饪机的热源使用的燃烧生成气体经由烹饪机的内侧的烹饪室中心部,向烹饪室的内侧流入,燃烧生成气体与烹饪物直接接触而进行加热的直接加热方式的烹饪机(KR0937956 10)。
以往有一种在烹饪室的边缘下端部分配置有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孔的烹饪机(US398771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仅设有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移动通道,并未单独设置从烹饪室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排出口的烹饪机(US3987719)由于未能顺畅进行烹饪室的内侧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排出,从而限制燃烧生成气体向烹饪室流入且传热过程无效率。假如,为了从烹饪室顺畅排出燃烧生成气体而在烹饪室的盖的上部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孔,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则相对先排出从而降低能源利用效率。
在直接加热烘烤方式的烹饪机的中心部设有火焰流入通道的技术(KR0937956 10),高温的火焰相对与烹饪物直接接触,而部分烹饪物的表面容易烧糊,难以将烹饪室的温度根据烹饪物的加热条件进行适当的调节,不能将烹饪室的中心部作为烹饪空间来运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作为烹饪机的热源而使用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烹饪机而均匀分布并进行对流之后排出的过程中,实现顺畅的对流和有效的传热,从而均匀分布烹饪室的温度,烹饪室的中央部完整地作为烹饪空间而运用,并根据烹饪物可以选择燃烧生成气体与烹饪物直接接触的加热方式或者间接加热方式的烹饪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机,安装在作为烹饪机的热源而使用的采用燃烧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地,在由盘子状的烹饪机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层压结合而形成的双重壁之间的分隔的空间形成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在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的上部形成有由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或烹饪机托起部与由烹饪室盖部的层压结合而形成的烹饪室,
上述烹饪机的特征在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烹饪室与烹饪机的外侧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交替配置于烹饪室的下端部的边缘,从而经由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向烹饪室内侧流入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气流与从烹饪室向烹饪机的外部排出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气流并不冲突而进行顺畅的对流,上述烹饪室盖部的结构为由内侧盖和外侧盖构成的双重盖结构,是内侧盖单独设置或者以可拆装地与外侧盖结合的方式设置,经由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对流空间,朝向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与朝向烹饪机的外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相互连通的结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和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以不相互重叠的方式交替配置于烹饪室下端部的边缘,而可以进行向燃烧生成气体烹饪室200或烹饪室盖的对流部300的流入和排出空间不相互重叠或者不冲突并对流,从而进行有效的传热且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先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均匀分散因而也容易调节烹饪室的温度。
根据所要求的烹饪条件,可以进行烹饪室内侧盖的选择性结合,可以进行迅速的直接加热方式和卫生的间接加热方式的烹饪,从而可以广泛利用于通常的烘烤烹饪、格栅方式烹饪及低水分烹饪等多种烹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垂直方向侧壁的盖分离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盖结合实施例(图1)的剖切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烹饪室盖部分解实施例(图1)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烹饪室及对流部结构例的剖切图。
图5是本发明的烹饪室内侧盖除外实施例的剖切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设有烹饪机托起部一体型火焰反射板的烹饪机托起部实施例的剖切下部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和烹饪机托起部的结合方法实施例的剖切下部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和烹饪机托起部的结合方法及可拆装的火焰反射板实施例的剖切下部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实施例的结合剖切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实施例的烹饪机托起部67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关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的实施例的分解上部透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关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的实施例的结合下部透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实施例的垂直方向剖切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水平方向侧壁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烹饪机托起部的渗出液暗流部及垂直方向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实施例的剖切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除去烹饪机的内侧盖时的对流示例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结合烹饪机的内侧盖时的对流示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50: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100: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
200:烹饪室
300:烹饪室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对流部
1:烹饪室盖手把
2:烹饪室盖部(烹饪室外侧盖)
11:烹饪室窗
12:烹饪室内侧盖固定部
23:烹饪室内侧盖
24:烹饪室内侧盖插入部
25:烹饪室内侧盖燃烧生成气体分隔壁
26:烹饪室内侧盖燃烧生成气体移动引导隔壁
27:烹饪室内侧盖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29:烹饪室内侧盖结合引导部
3:烹饪物托起部
8:烹饪物托起格栅部
22:烹饪物托起支撑突出部
5: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7:水蒸气排出及压力调节用槽
9: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18:燃烧生成气体接触及分配部
20: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
21: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
6:烹饪机托起部
4:烹饪机手把
16:烹饪机托起支撑部
19: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
10: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13:烹饪室盖引导部
15: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结合引导部
14: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及烹饪室盖托起部
30:火焰反射板
38: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17:加热源
51: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的水平结合部
52: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结合部
53: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倾斜部
54:火焰反射板的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倾斜部
55:烹饪机托起支撑部
56:火焰反射板
57: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58:火焰反射板烹饪机托起部结合部
59:烹饪机托起部火焰反射板结合部
60:内侧盖环
61: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62:外侧盖
63:内侧盖
64:烹饪物托起
65: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67:烹饪机托起部
68: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69: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70:引导隔壁
71: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
72: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支撑部
73:燃烧生成气体移动引导部
74:燃烧生成气体移动引导部
75:水蒸气排出及压力调节用槽
76: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
101: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102: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103: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107:烹饪物托起部
108:外侧烹饪室盖外侧壁
109:外侧烹饪室盖
110: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对流部
112:烹饪室盖部手把
113:烹饪机托起部手把
115:内侧烹饪室盖
117:外侧烹饪室盖内侧壁
118: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119:烹饪室盖固定部
120:烹饪室
121:烹饪室温度计
122:烹饪室盖固定部
123: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及烹饪室盖结合引导部
125: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结合部
127:烹饪机托起部
128:烹饪室压力调节孔
130: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
131:烹饪室盖固定部
132: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133:烹饪物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烹饪室流入口
135:烹饪物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151: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152: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153:烹饪机托起部的渗出液暗流部
155: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157:烹饪机托起部烹饪室盖支撑部
158: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燃烧生成气体加热方式的烘烤烹饪机,依次层压烹饪机托起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烹饪室盖部而下部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上部的烹饪室相邻而成的烹饪机(图13、图14),上述烘烤烹饪机的特征在于,包括:烹饪机托起部,在下端中央设置格栅结构的多个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且在边缘部分以规定间隔设置有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盘子状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层压于上述烹饪机托起部而结合,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上下交替配置于边缘部分而设置;烹饪物托起部,层压于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上部,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与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相对应地设在边缘部分;烹饪室内侧盖,层压于上述烹饪物托起部的上部,并可拆装地结合;外侧盖,设有与上述内侧盖分隔而提供燃烧生成气体对流空间的真空绝热层;温度计,测定传感器贯通上述盖部的上端中央部,用于测定烹饪室内侧的温度。
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烹饪机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可以在为了说明烹饪机结构部分的功能而赋予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使用不同的名称。
发明的原理
就通常的直接加热烘烤烹饪机而言,虽然如果在烹饪室盖的上部设置燃烧生成气体的排出口则使燃烧生成气体的排出顺畅,但是存在先排出相对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的问题,如果为了防止此而不单独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或者减少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的大小,燃烧生成气体的流入和对流则不顺畅。如果烹饪室下端部的中心部配置在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且燃烧生成气体的排出口配置在烹饪室盖的侧壁下端部或烹饪室托起部的边缘,虽然流动较顺畅,但是不能将烹饪室的中心部作为烹饪空间而利用,存在相对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与烹饪物直接接触而烹饪物容易烧焦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或者对流部之间,使多个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与从烹饪室或对流部朝向烹饪室的外侧的燃烧生成气体的多个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都交替配置于烹饪室下端部边缘,燃烧生成气体沿着烹饪室侧壁的内侧上升的气流与从烹饪室中心部下降后排出的气流顺畅对流,而不相互重叠或者冲突,在结合内侧盖时向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对流部流入燃烧生成气体和从向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对流部排出燃烧生成气体的间接加热方式中,也可以进行顺畅的对流。
发明的结构
本发明涉及烹饪机,安装于作为热源而使用的采用燃烧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上部,依次层压烹饪机托起部6、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烹饪室盖部2的下部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与上部的烹饪室200相邻而成,在圆拱形状的盖部2的内侧进行对流,在烹饪机下侧设置双重盘子状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100。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形成通过烹饪机托起部6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之间的分隔的空间经由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50向分配室内侧流入的燃烧生成气体分别分散在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而移动的通道。
对流
相对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经由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50向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的内侧上升的同时流入,并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下侧面碰撞后以放射状散开并经过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向烹饪室盖的燃烧生成气体对流部300移动后从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排出,或者在除去内侧盖23的状态下,经过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之后沿着外侧盖2的内周面上升后在上部向烹饪室200的中心部移动后下降来给烹饪物传热后以放射状散开并经由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而排出。
烹饪机托起部
形成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的下部壁的烹饪机托起部6从中央开始依次设有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50、烹饪机托起支撑部16、设有多个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及烹饪室盖托起部14、烹饪室盖引导部13。
根据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与烹饪机托起部之间的结合方法和侧壁的结构,可以设有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19、71、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结合引导部15、燃烧生成气体移动引导部73、74、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支撑部72。
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19、71可以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及烹饪室盖托起部14的内侧连接或者与外侧连接,也能够以放射状交替连接。
优选地,在垂直方向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21设有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结合引导部15。
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50位于烹饪机托起部的中央,是单纯的连通孔,或者可以是设有向上部突出而设置的火焰反射板30和格栅部38的形状(图7),也能够以格栅结构(图10)设置多个小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优选地,为了防止烹饪机未正好安装于加热源的中心部时倾斜的现象,而在烹饪机托起中央设置格栅结构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68。就格栅结构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而言,可以在各个流入口设置燃烧生成气体移动引导件或反射板,并根据其方向调节燃烧生成气体的流动方向。
优选地,为了将辐射热加热方式的卤素灯电加热器作为热源一同使用,烹饪机托起部的下部面的形状呈平面而紧贴于热源。
烹饪机托起支撑部
烹饪机托起支撑部16是烹饪机托起及架在烹饪机托起的烹饪机整体的支撑部,并形成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的下侧壁。可以设置放射状的槽,以可以使烹饪机正好安装于加热源的中心部。
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用于使燃烧生成气体的向烹饪室内的流入顺畅,优选地结合内侧盖时在内侧盖的外侧设置烹饪室盖托起部14。也可以使不单独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以在烹饪室外侧盖2的下端部以规定间隔不与烹饪室盖托起部14紧贴的方式分隔。在烹饪室盖2的下端部可以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为了烹饪室的温度调节,可以在烹饪室盖2追加设置可以进行开闭程度的调节的单独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形成在烹饪机托起部的垂直或水平边缘部分,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交替配置。
从烹饪室或对流部到烹饪机外侧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以规定间隔配置在烹饪室下端部边缘部分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部分或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部分,在紧贴部和分隔部交替设在烹饪机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之间的边缘部分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贯通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和烹饪机托起部而设在紧贴部。
烹饪室盖引导部
优选地,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单独设置用于安装烹饪室盖的引导部。
在水平方向的侧壁(图11)和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的侧壁设置水平部的结合部的实施例(图8)中,烹饪室盖引导部兼任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的结合引导部的功能。
可以在形成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部分的烹饪室盖的引导部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烹饪室盖引导部可以设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或烹饪物托起部的边缘部分,也可以与单独的手把结合而设置。
烹饪室盖托起部
在烹饪机托起支撑部或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与烹饪室盖引导部之间设置烹饪室盖托起部。就垂直方向侧壁21而言,连续设有面包圈形状的托起部,就水平方向的侧壁76而言,可以仅在设有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的部分以规定间隔设置托起部。
根据烹饪室盖托起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形状和结合与否而不同,并可以设在烹饪机托起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烹饪物托起部的边缘部分。
烹饪机手把
烹饪机手把4与烹饪机托起部6的一部分相结合而设置,优选地,与烹饪室盖引导部13的外周面或烹饪室盖托起部14的下侧面结合至少一个而设置,更加优选地,两个手把4以对称的方式与中心部结合而设置。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在用于形成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的上部壁和烹饪室200的下部壁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形成盘子形状的水平部18、多个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69及在外周面设有烹饪室水蒸气排出及压力调节用槽7、75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侧壁21、76。
在未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部分设有凹凸部的实施例(图14)中,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部分交替形成水平方向的凹凸部,而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形成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并在烹饪室向烹饪机的外侧形成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部分上下交替设置凹凸部,而能够以形成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或对流部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的流路和从烹饪室或对流部到烹饪机的外侧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的流路的结构实施。在这样的实施例(图14)中,优选地,烹饪物托起部107的边缘部分扩张成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部分相叠,而形成为各自连通孔相互对应。
在结合有内侧盖23的状态下,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与内侧盖23一同起到用于包围烹饪室200的隔板的功能,从而起到使燃烧生成气体不向烹饪室的内侧流入的隔板的功能。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壁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壁18能够以平平的盘形状或边缘部朝向上部或下部倾斜的盘子形状或凹凸结构的隔板实施。
在中间向上部突出的实施例中,在未设有单独的烹饪物托起部的实施例,从烹饪物排出的渗出物可以从分配部边缘部经由移动连通口并聚集在烹饪机托起部(图15)。在烹饪物托起部的形状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图15)类似的实施例中,从烹饪物排出的渗出液可以沿着倾斜面向设在烹饪机托起部的渗出液暗流部排出。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壁18的边缘部分的燃烧生成气体上升引导部20并非必须设有,但是,优选地设有少许倾斜部20,以使高温的燃烧生成气体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的中心部向边缘部部分快速移动。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壁的下部面设有螺旋形的突出部,从而可以引导燃烧生成气体的旋回流。
火焰反射板
为了防止燃烧生成气体接触及分配部18的过度的温度上升,而可以设置火焰反射板30、56,火焰反射板可以是以一体型突出在烹饪机托起部6的中央的形状30或者是单独的火焰反射板56可拆装地与烹饪机托起部的中央部59相结合的形状。在火焰反射板可以设置用于调节燃烧生成气体的流入方向的引导部,并可以由螺旋形的引导件来引导旋回流。
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本发明的重要的特征在于,设在侧壁21与烹饪机托起部的分隔部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69与设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与烹饪机托起部之间的紧贴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以规定间隔相互交替的方式以放射状配置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的边缘部分,而起到使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100的燃烧生成气体向烹饪室200或对流部300移动的通道的功能,并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与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10不相叠且错开交替配置,而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向烹饪室或对流部流入的燃烧生成气体不直接向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移动而是上升后进行对流而进行传热之后依次排出。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或对流部之间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在烹饪室下端部边缘部分以规定间隔配置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或者紧贴部与分隔部交替设在烹饪机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之间的边缘部分,燃烧生成气体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向分隔部移动后经由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向烹饪室或对流部移动,分隔部本身也可以成为连通口152。上述分隔部与紧贴部也可以交替配置于烹饪机的下端部的边缘部分(图11、图14),也可以向内侧和外侧或上下并排配置(图1、图7、图8)。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
作为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的边缘部分的侧壁21、76作为烹饪机托起部6与盖部2、23的层压结合部分,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69以规定间隔以放射状设置。
在侧壁2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有与水平方向的烹饪机托起部6的接触部,在水平方向的接触部以规定间隔配置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图9),或者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和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能够以放射状交替配置(图13)。
优选地,在垂直方向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侧壁相结合的实施例(图9)中,在垂直方向的侧壁部设有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在水平方向的侧壁部设有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
为了使烹饪室内侧盖的结构单纯,优选地,在水平方向的侧壁并排交替配置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图11)。
水平方向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
与水平方向的侧壁一同,向燃烧生成气体的烹饪室内侧的移动连通口和排出口并排交替配置,向燃烧生成气体的烹饪室内的流入和排出为以相反方向垂直,并排交替配置,而在结合内侧盖时,可以使燃烧生成气体的流入和排出过程中的对流顺畅。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设有用于移动和分配燃烧生成气体的引导壁71、73、74,而燃烧生成气体从水平移动换向为垂直上升而向烹饪室移动。
在以放射状配置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部各个水平方向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支撑部72分别形成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61,用于支撑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
水平方向的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能够以规定高度形成,也能够以燃烧生成气体的连通口与排出口的高度相互不同的方式交替地以凹凸结构形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不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设置凹凸部也可。
水蒸气排出及压力调节孔
在结合内侧盖23的烹饪中,作为用于解除烹饪物加热的同时排出的水蒸气和根据烹饪室内侧的温度变化的压力变化的烹饪室内侧200与烹饪机外侧的连通路径,以连通孔设在内侧盖的一侧,或者烹饪室内侧盖23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21、76的接触面,可以设在侧壁21和内侧盖23中的至少一侧。即使未设有单独的槽,也可以由内侧盖23、63与侧壁21、76之间的分隔的缝隙起到相同的作用。
由于在从烹饪室内侧排出的水蒸气和气体混有粒子性污染物和气味粒子,因此压力调节孔的位置,如果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向对流部排出,气味粒子或油粒则可以由上升的燃烧生成气体的热加热至高温而进行分解。
在内侧盖与外侧盖相结合的实施例(图13)中,在温度计插入到盖部的结合部而安装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温度计插入传感器与盖结合部之间设置压力调节连通孔,且可以设置用于连通烹饪室与对流部或者烹饪室与烹饪机外侧的压力调节孔。
烹饪室盖部
在用于形成上述烹饪室200的侧壁和上部壁的烹饪室盖部2,可以追加地内侧盖可拆装地与外侧盖2结合或者单独设置。
内侧盖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侧壁21、76层压结合,在与其紧贴部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27,在内侧盖23与外侧盖2之间的分隔的空间设置燃烧生成气体的对流空间300。在与垂直方向的侧壁21紧贴的内侧盖的下端部,可以在与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9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27。应在水平方向的侧壁76的边缘设置在内侧盖下端部设有流入口和排出口的水平部,才能使垂直隔板70更加稳定地支撑且安装于正确的位置,但并非必须设有。
外侧盖2优选为包含至少一个由导热率低的物质形成的层的结构,为了有效进行从燃烧生成气体到烹饪室内侧的传热,优选地以双重壁的中间插入真空或空气层或者绝热层的结构设置。
单独的手把或环60与也与内侧盖的外周面结合而设置,为了能够预防灼伤,相比直接用手拿起烹饪后高温的内侧盖环60移动,优选地插入单独的环来移动。
在内侧盖与外侧盖相结合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内侧盖和外侧盖的上部中央部插入结合管来使内侧盖与外侧盖相结合,优选地在结合管设有烹饪室温度计和烹饪室压力调节孔,优选地,在外侧盖的内周面竖着或螺旋形的突出部而稳定地支撑内侧盖的固定且赋予使燃烧生成气体的对流顺畅的引导功能。
在结合内侧盖23、63的烹饪例中,由于烹饪室内侧的干燥效果减少而可以进行低水分烹饪或炖烹饪,由于烹饪室的侧壁和上下壁同时加热而均匀分布烹饪室内侧的温度,因此防止烹饪物的一部分露出于高温而烧焦的现象,整体上可以在比较高温下进行烹饪而可以期待风味得到增进的烹饪。
在除去内侧盖和烹饪物托起部的烹饪例中,在烹饪室内侧利用平锅形状的烹饪道具或面包模具而可以利用于多种烘烤烹饪。
引导隔壁
可以设置用于分隔对流部的连通口和排出口的一部分的引导隔壁25、26、70,以使经由连通口流入对流部的燃烧生成气体不直接向排出口移动而是经由对流部整体而均匀移动,且可以起到结合内侧盖和外侧盖时能够使以正确的角度安装的分隔引导的作用。如果引导部倾斜地设置,则可以引导燃烧生成气体的旋回流。
烹饪室窗
为了在烹饪中不开启烹饪室盖2也可以及时确认烹饪物的状态,优选地在烹饪室盖2、23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窗。
优选地,至少一个烹饪室盖手把1与烹饪室盖的外侧相结合而设置。
烹饪室温度计
就烘烤的烹饪而言,由于烹饪室的温度为最重要的烹饪条件,因而优选地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实时测定。在烹饪室盖的一部分形成烹饪室温度计插入用连通口,在所形成的连通口插入烹饪室温度计的探针,而可以实时测定烹饪室内侧的温度。
优选地,为了结构的单纯化而在内侧盖结合部119设置温度计传感器的插入口,更加优选地,在烹饪室盖的上部中央部同时设置烹饪室盖的结合部119温度计插入孔。
与在烹饪室温度计设定的温度相比较,如果在烹饪室盖以可变型设置燃烧生成气体或烹饪室水蒸气排出口,则根据已测定的烹饪室的温度可以进行反馈调节,从而可以在设定温度下进行稳定的烹饪。
烹饪物托起部
可以设置单独的烹饪物托起部3或烹饪物托起格栅部8中的至少一种,以防止因在烹饪过程中排出的渗出物而引起的烹饪室底面的污染,防止因高温的烹饪室的底面与烹饪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烧焦的现象,有效分离在烹饪过程中从烹饪物排出的渗出物,使烹饪物周围的对流顺畅。
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烹饪物托起部107的边缘部分向水平方向扩张,而燃烧生成气体的烹饪室流入口133和排出口135对应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103的连通口102、108而交替配置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
在这样的实施例(图14)中,由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103的凹凸结构的边缘部分102、108不露出且平坦而容易进行烹饪室盖的紧贴且外观美丽。在这样的实施例(图14)中,在烹饪物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分隔上,可以不设有单独的下侧突出部。
可以进行烹饪物托起部的边缘部分扩张而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部分重叠从而形成燃烧生成气体的连通孔的实施例(图1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烹饪物托起部的边缘部分执行烹饪室盖托起的功能。
根据烹饪物的烹饪目的,可以多样设置单独的托起部,所述托起部通过调节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与烹饪物托起部的接触面积来调节传热速度。
从烹饪物排出的渗出液的收集及排出路径
从烹饪物排出的液态的渗出液向烹饪物托起部或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上部面移动并沿着斜坡积于内侧或者向外侧排出。向烹饪室的外侧排出的渗出液经由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向烹饪机托起部的渗出液暗流部移动,或者可以经由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的部分排出口向烹饪机的外侧排出并聚集在单独的容器。
形状
烹饪机的水平方向截面优选为圆形,但是也可以是椭圆、四边形或多边形的结构。
在一同烹饪多量的烹饪物的情况下,为了有效使用空间,而可以是四边形的截面。
为了使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和烹饪机托起部容易以正确的角度结合,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和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
优选地,本发明的烹饪机为旋转体或左右对称的结构。
在烹饪机的各个结构部分可以形成凹凸部,以在结合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本发明的烹饪机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可以是格栅结构的多重连通孔或单纯的连通孔形状。
也可以是设在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扩张而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直接安装于加热源的上部的结构。
烹饪室盖、烹饪机托起的火焰反射板与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烹饪机托起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结合方法可以是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侧壁的结构、烹饪物托起部等多种实施例的组合。
材料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和内侧盖优选地包含至少一层的导热率高的铜或铝或者上述两种成分的合金材料而制备,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和内侧盖的烹饪室侧内周面和烹饪物托起部3可以涂敷如不锈钢合金或陶瓷一样的红外线放射材料。
形成本发明的烹饪机的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耐热玻璃、搪瓷、陶瓷、石材、水晶等,一般优选为容易制备的金属部件,在内侧盖23和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5、烹饪物托起部3的整体或部分可以适用红外线放射材料或非粘合涂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Claims (10)

1.一种烘烤烹饪机,安装于作为烹饪机的热源而使用的采用燃烧方式的加热装置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地,在由盘子状的烹饪机托起部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层压结合而形成的双重壁之间的分隔的空间形成有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在上述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的上部形成有由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或烹饪机托起部与由烹饪室盖部层压结合而形成的烹饪室,在上述烹饪机托起部的下端中央部形成有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上述烘烤烹饪机的特征在于,
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与烹饪室之间的多个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烹饪室与烹饪机的外侧之间的多个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交替配置在烹饪室的下端部的边缘,上述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形成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之间的分隔部,上述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形成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之间的紧贴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烹饪室盖部的下端部边缘中的一个,
经由烹饪机托起部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流入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的燃烧生成气体经由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流入烹饪室的内侧之后经过对流过程向烹饪机的外侧排出的过程中,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和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的附近的燃烧生成气体的流动顺畅,而不相互碰撞或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与烹饪机托起部之间的分隔部和紧贴部沿着烹饪室的下端部的边缘交替配置或者内外并排或者上下并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烹饪机托起部的边缘和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的边缘的至少一侧,以放射状以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凹凸结构,从而形成分隔部和紧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烹饪室盖部的结构为由内侧盖和外侧盖构成的双重盖结构,内侧盖单独设置或以能够拆装地与外侧盖结合的方式设置,在内侧盖与外侧盖之间的分隔的对流空间,与燃烧生成气体分配室相连的燃烧生成气体连通口与朝向烹饪机的外侧的燃烧生成气体排出口相互连通,在内侧盖的至少一侧形成烹饪室压力调节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内侧盖的外周面和外侧盖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侧,由多个突出部形成的燃烧生成气体的移动引导隔壁垂直或倾斜地以规定间隔进行设置,上述移动引导隔壁起到在对流部内隔离燃烧生成气体的上升和下降空间或者支撑内侧盖和外侧盖并使内侧盖和外侧盖稳定结合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5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烹饪室的内侧设有烹饪物托起格栅部和盘子状的烹饪物托起部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和6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烹饪室外侧盖中包含至少一个绝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和7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烹饪机托起部的中央部设有火焰反射板或者格栅结构的燃烧生成气体流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和8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烹饪室盖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烹饪室窗和温度计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和9所述的烘烤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在内侧烹饪室盖和外侧烹饪室盖的内周面或烹饪物托起部、燃烧生成气体分配部中的至少一侧设置远红外线放射材料或防粘涂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CN201180054092.6A 2010-12-23 2011-12-22 烘烤烹饪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04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134028 2010-12-23
KR10-2010-0134028 2010-12-23
KR10-2011-0019171 2011-03-03
KR20110019171 2011-03-03
KR1020110086128A KR20120072309A (ko) 2010-12-23 2011-08-27 오븐 조리기
KR10-2011-0086128 2011-08-27
PCT/KR2011/009969 WO2012087041A2 (ko) 2010-12-23 2011-12-22 오븐 조리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0487A true CN103260487A (zh) 2013-08-21
CN103260487B CN103260487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70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0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0487B (zh) 2010-12-23 2011-12-22 烘烤烹饪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47779A1 (zh)
EP (1) EP2656758B1 (zh)
JP (1) JP5848361B2 (zh)
KR (2) KR20120072309A (zh)
CN (1) CN103260487B (zh)
WO (1) WO201208704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3408A1 (en) * 2013-05-03 2015-11-05 Camron Stone Mojoe griddle
DE102013014037A1 (de) * 2013-08-23 2015-03-12 Tinita 1 S.A.R.L. Vorrichtung zum Kochen
KR101436278B1 (ko) * 2014-02-14 2014-08-29 홍종호 오븐 조리기 냄비
KR101436279B1 (ko) * 2014-02-26 2014-08-29 홍종호 온도계가 구비된 오븐 조리기 냄비
CN105852669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张毅蔚 气流烤炉接油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32179A (zh) * 2016-06-14 2016-08-10 张毅蔚 一种微压力气流烤炉
CN105832177A (zh) * 2016-06-14 2016-08-10 张毅蔚 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16065A (zh) * 2016-06-14 2016-08-03 张毅蔚 一种气流烤炉
CN105816062A (zh) * 2016-06-14 2016-08-03 张毅蔚 气流烤炉的接油装置
CN105852668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张毅蔚 放射状气流烤炉的工作原理
CN105832181A (zh) * 2016-06-14 2016-08-10 张毅蔚 可视气流烤炉
CN105816064A (zh) * 2016-06-14 2016-08-03 张毅蔚 可视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32180A (zh) * 2016-06-14 2016-08-10 张毅蔚 气流烤炉
CN105852667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张毅蔚 放射状气流烤炉
CN105832178A (zh) * 2016-06-14 2016-08-10 张毅蔚 一种气流烤炉的加热食物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16063A (zh) * 2016-06-14 2016-08-03 张毅蔚 一个向心气流烤炉的工作原理
USD865434S1 (en) * 2016-12-13 2019-11-05 Lam & Sons, Llc Domed roasting oven
EP3917365A4 (en) * 2019-01-28 2022-08-10 Renta Elektrikli Ev Aletleri Sanayi Ve Dis Ticaret Limited Sirketi OVEN WITH DOUBLE WALL COOKING CHAMBER
US11051654B2 (en) 2019-02-25 2021-07-0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D934612S1 (en) * 2019-09-23 2021-11-02 Raymond Palermo Cooker
KR102285732B1 (ko) * 2019-09-30 2021-08-04 스마트로스터 (주) 휴대용 오븐장치
KR102333441B1 (ko) * 2020-07-08 2021-12-01 김상국 고기 구이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1602B1 (en) * 2001-06-01 2002-06-11 Shao Chiu Lin Multi-purpose cooking pan
CN2545939Y (zh) * 2002-03-06 2003-04-23 刘钟武 一种夹层节能锅
KR200397260Y1 (ko) * 2005-07-06 2005-09-29 이신근 직화 조리가 가능한 이중냄비
EP1595479A1 (en) * 2004-05-10 2005-11-16 Kim, Myung-suk Double heating-type pots
CN201551131U (zh) * 2009-09-18 2010-08-18 夏维亿 一种恒温生态营养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8792A (en) * 1922-04-07 1922-12-12 Snyder Edith Maria Cooking device
US1758571A (en) * 1927-11-18 1930-05-13 Hager Eugen Baking and roasting apparatus
US1711631A (en) * 1928-06-29 1929-05-07 William J Burnett Multiple cooker
US3987719A (en) 1973-07-23 1976-10-26 Leonard Kian Cooking utensil
DE2409583A1 (de) * 1974-02-28 1975-09-11 Vaccher Adriano Apparat zum bereiten von speisen auf einem rost, vorzugsweise fleisch o.dgl.
JPS5259060U (zh) * 1975-10-27 1977-04-28
JPS52124862U (zh) * 1976-03-17 1977-09-22
JPS53148056U (zh) * 1977-04-25 1978-11-21
US4739698A (en) * 1987-04-14 1988-04-26 Allaire Pascal 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king with steam
JPH0215042U (zh) * 1988-07-15 1990-01-30
GB9026903D0 (en) * 1990-12-11 1991-01-30 Couture Leonard Table grill
CH686488A5 (fr) * 1992-01-21 1996-04-15 Jaime Sans Petit four pour griller ou cuire des aliments sur les br?leurs des cuisinieres a gaz.
US5555795A (en) * 1996-02-12 1996-09-17 Tsai; Shu-Yen Baking pot
JP2000005049A (ja) * 1998-06-19 2000-01-11 Tetsuya Maekawa 省エネ鍋
US6425388B1 (en) * 2000-05-22 2002-07-30 The Garland Group Pizza oven deck
JP2003299571A (ja) * 2002-04-11 2003-10-21 Ikeda:Kk 電磁調理器用鍋
WO2006098646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Anthony Phillip Sidney Hards An oven
KR200448883Y1 (ko) * 2008-01-11 2010-05-31 편영복 이중구조의 그릴 겸용 냄비
JP5183574B2 (ja) * 2008-06-09 2013-04-17 俊奎 朴 簡便調理器
KR100907608B1 (ko) * 2008-06-09 2009-07-14 박준규 간편 조리기
CN102264267A (zh) * 2008-12-23 2011-11-30 科尔曼公司 便携式烹饪系统
KR101146933B1 (ko) * 2009-04-17 2012-05-22 박준규 간편 조리기
KR100937956B1 (ko) 2009-08-31 2010-01-21 박준규 간편 조리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1602B1 (en) * 2001-06-01 2002-06-11 Shao Chiu Lin Multi-purpose cooking pan
CN2545939Y (zh) * 2002-03-06 2003-04-23 刘钟武 一种夹层节能锅
EP1595479A1 (en) * 2004-05-10 2005-11-16 Kim, Myung-suk Double heating-type pots
KR200397260Y1 (ko) * 2005-07-06 2005-09-29 이신근 직화 조리가 가능한 이중냄비
CN201551131U (zh) * 2009-09-18 2010-08-18 夏维亿 一种恒温生态营养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72309A (ko) 2012-07-03
JP5848361B2 (ja) 2016-01-27
US20130247779A1 (en) 2013-09-26
EP2656758B1 (en) 2015-09-16
KR101445230B1 (ko) 2014-09-29
EP2656758A2 (en) 2013-10-30
CN103260487B (zh) 2015-05-20
WO2012087041A3 (ko) 2012-12-06
EP2656758A4 (en) 2014-05-28
JP2014500124A (ja) 2014-01-09
KR20130115284A (ko) 2013-10-21
WO2012087041A2 (ko) 2012-06-28
WO2012087041A4 (ko)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0487B (zh) 烘烤烹饪机
EP2984972B1 (en) Smokeless grill
US20070221191A1 (en) Outdoor oven
WO2007092280A3 (en) Cooking oven
KR101478038B1 (ko) 무연 그릴
US9357880B2 (en) Outdoor barbeque grill and oven
US20120304980A1 (en) Method of converting an open-top gas burner arrangement into an infrared radiant burner arrangement
CN110139588B (zh) 具有传递设置的分区烧烤烤架
KR101669920B1 (ko) 수랭식 다기능 불판
CN1330270C (zh) 用于烘烤烹调的装置
CN208192908U (zh) 一种智能电烤箱
KR20170039442A (ko) 확산형 오븐 그릴
WO2015122710A1 (ko) 오븐 조리기 냄비
CN109124384A (zh) 燃气烤箱
KR200285264Y1 (ko) 고기 숯불구이 장치
CN217744061U (zh) 披萨炉
CN210784044U (zh) 一种多功能烤炉
CN209694955U (zh) 一种烤箱
KR101453838B1 (ko) 직화구이용 조리용기
CN218304572U (zh) 热流烧烤装置
CN209450359U (zh) 燃气烤箱
CN208920125U (zh) 微波炉
KR20110029540A (ko) 탄소섬유발열체를 이용한 다목적 가열기
CN114668306A (zh) 烹饪设备及其可区分受热式模块化熏烤装置
CN114209221A (zh) 烹饪设备及其可变更式模块化熏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