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9967A - 监控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监控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9967A
CN103259967A CN2013100535755A CN201310053575A CN103259967A CN 103259967 A CN103259967 A CN 103259967A CN 2013100535755 A CN2013100535755 A CN 2013100535755A CN 201310053575 A CN201310053575 A CN 201310053575A CN 103259967 A CN103259967 A CN 103259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otrusion
guidance
lens installation
guidan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3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9967B (zh
Inventor
申铉秀
田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ua 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59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9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17Surveillance camera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8B13/19619Details of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该监控摄像机包括:主体壳体;前盖,通过与主体壳体结合而形成摄像机外壳;第一突起单元,从前盖的前表面朝着前盖的前方突出;第二突起单元,形成在第一突起单元的外侧,与第一突起单元分开;镜头安装单元,与前盖结合,其中,镜头安装单元包括朝着前盖突出并接触第一突起单元的第一引导单元以及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第二引导单元。因此,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的倾斜。

Description

监控摄像机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2月2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1672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完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摄像机(surveillance camera),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该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可防止由于图像倾斜而产生的部分图像模糊的现象。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监控摄像机安装在任意位置,以实现预先防盗和防止事故的目的。监控摄像机包括主体和镜头安装单元,主体包括成像装置,镜头安装单元具有镜头单元。近来,存在朝着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精确地保持安装了镜头单元的镜头安装单元与成像面之间的水平性。
同时,第2007-0090148号韩国专利公布“用于摄像机的成像装置的聚焦控制驱动装置”提出一种聚焦控制驱动单元。然而,由于百万像素分辨率级摄像机具有比传统视频图形阵列(VGA)摄像机的分辨率高得多的分辨率,所以即使成像面的水平性发生倾斜,也可出现图像模糊的现象。
即,对于具有百万像素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来说,如果镜头安装单元与成像面之间的水平性没有被保持,则虽然将后焦距(BFL)良好地聚焦,但是可产生图像部分地聚焦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该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可防止由于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的倾斜而产生的图像部分模糊的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在该百万像素分辨率级监控摄像机中,镜头单元具有各种后焦距(BFL)。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该监控摄像机包括:主体壳体;前盖,通过与主体壳体结合而形成摄像机外壳;第一突起单元,从前盖的前表面朝着前盖的前方突出;第二突起单元,形成在第一突起单元的外侧,与第一突起单元分开;镜头安装单元,与前盖结合,其中,镜头安装单元包括朝着前盖突出并接触第一突起单元的第一引导单元以及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第二引导单元。
第一引导单元的外表面可接触第一突起单元的内表面,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可与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结合。
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和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可包括螺纹。
弹性体可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之间。
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上表面可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上的螺纹的下表面。
第一突起单元、第二突起单元、第一引导单元以及第二引导单元可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
镜头安装单元还可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镜头安装单元的外边缘朝着前盖突出,控制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可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同心圆,其中,控制单元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侧,与第二引导单元分开。
控制单元可包括螺孔以及与螺孔结合的固定杆,其中,固定杆通过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外表面而固定镜头安装单元。
控制单元可包括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在控制单元的边缘上朝着第二突起单元延伸,第二突起单元可包括第二止动件,第二止动件在第二突起单元的边缘上朝着控制单元延伸。
监控摄像机的镜头单元可与第一引导单元的内表面结合。
图像采集单元可布置在摄像机外壳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监控摄像机,该监控摄像机包括:主体壳体;前盖,通过与主体壳体结合而形成摄像机外壳;镜头安装单元,与前盖结合;镜头单元,与镜头安装单元结合,其中,镜头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引导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镜头单元结合到第一引导单元,第二引导单元与第一引导单元分开并使镜头安装单元沿着光轴方向运动,前盖包括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突起单元,第一突起单元通过接触第一引导单元的外表面而防止镜头安装单元的倾斜,第二突起单元接触第二引导单元。
螺纹可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表面上。
第二引导单元可形成在第一引导单元的外侧,弹性体可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之间。
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上的螺纹的上表面可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上的螺纹的下表面。
润滑剂可涂覆在第一引导单元和第一突起单元之间。
第一突起单元、第二突起单元、第一引导单元以及第二引导单元可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
镜头安装单元还可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镜头安装单元的外边缘朝着前盖突出,其中,控制单元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侧,与第二引导单元分开。
控制单元可包括螺孔以及可与螺孔结合的固定杆,其中,固定杆固定镜头安装单元。
控制单元可包括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在控制单元的边缘上朝着第二突起单元延伸,第二突起单元可包括第二止动件,第二止动件在第二突起单元的边缘上朝着控制单元延伸。
根据本发明,精确地保持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采集面与镜头单元之间的水平性,因此,可防止镜头安装单元产生倾斜。
此外,控制镜头单元的焦距的控制部分可被形成为是长的,因此,可安装具有各种焦距的镜头单元。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点及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控摄像机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监控摄像机的I-工’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P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图2的P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被实施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因此,本发明将由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来限定。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构思。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将进一步理解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和/或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将理解到,虽然在此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个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为了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的目的而使用这些术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控摄像机100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监控摄像机100的I-工’线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图2的P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当前实施例的监控摄像机100可包括:主体壳体111;前盖110,通过与主体壳体111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摄像机外壳;镜头安装单元120,与前盖110结合;镜头单元130,与镜头安装单元120结合。
布线基板150和图像采集单元160安装在主体壳体111和前盖110内。主体壳体111和前盖110被形成为阻挡外部光,以使图像采集单元160不被暴露于外部光。
虽然未示出,但是布线基板150可以是具有图案布线的基板,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图像采集单元160可设置在布线基板150上,图像采集单元160电连接到布线基板150。
图像采集单元160通过将穿过镜头单元130进入的光转换成电信号而获得图像。即,图像采集单元160可以是执行入射光的光电转换的感测装置,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此外,图像采集单元160可具有比百万像素分辨率高的分辨率。
虽然未示出,但是透明盖(未示出)可形成在图像采集单元160上。透明盖可通过使用粘合剂而与图像采集单元160的上表面结合。因此,可保护图像采集单元160不受外部水分和灰尘的影响。
形成在前盖110上的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突起单元114从前盖110的前表面朝着前盖110的前侧突出。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突起单元114可通过使用注射成型方法而与前盖110形成为一体,但是不限于此。
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突起单元114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第二突起单元114形成在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外侧,与第一突起单元112分开预定距离。更具体地说,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突起单元114可形成两个圆,这两个圆具有相同的中心但是具有彼此不同的半径,由第二突起单元114形成的圆的半径大于由第一突起单元112形成的圆的半径。
根据由第一突起单元112形成的圆的开口形成在前盖110中,所述开口对应于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侧。
镜头安装单元120包括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与前盖110结合并朝着前盖110突出。
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第二引导单元126形成在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侧,与第一引导单元122分开预定距离。
当镜头安装单元120与前盖110结合时,第一引导单元122接触第一突起单元112,同时,第二引导单元126与第二突起单元114结合。
例如,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表面具有平坦表面且彼此接触,与第一引导单元122分开的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可接触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在这点上,螺纹分别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和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以使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和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可彼此结合,因此,当第二引导单元126沿着螺纹旋转时,镜头安装单元120可沿着光轴方向运动。
镜头单元130可结合到镜头安装单元120。例如,螺纹可形成在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内表面上,以使镜头单元130可结合到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内表面。
按照这种方式,由于镜头单元130结合到镜头安装单元120,所以当镜头安装单元120与前盖110结合时,镜头安装单元120的水平面需要保持垂直于入射光的光轴,由此使镜头安装单元120的部件与前盖110的部件之间的公差最小化。
如果镜头安装单元120的水平面未保持垂直于入射光的光轴,则图像采集单元160的图像采集面和与镜头安装单元120结合的镜头单元130之间的水平性会难以精确地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说,当图像采集单元160具有比百万像素分辨率高的分辨率时,虽然镜头单元130的后焦距(BFL)准确地聚焦,但是可出现部分图像模糊的现象。
然而,根据当前实施例,第二引导单元126与第一引导单元122分开,因此,可使第一引导单元122接触第一突起单元112的部分L1最大化。即,当前盖110与镜头安装单元120结合时,可使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侧区域最大化(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侧区域通过接触第一引导单元122而支撑第一引导单元122),因此,可使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最小化。因此,可以非常精确地保持图像采集单元160的图像采集面与安装在镜头安装单元120上的镜头单元130之间的水平性,因此,虽然图像采集单元160具有比百万像素分辨率高的分辨率,但是可防止由于倾斜而导致的部分图像模糊的现象的产生。
此外,虽然第二引导单元126与第一引导单元122分开,但是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上的螺纹还可以以最大长度形成。
因此,聚焦控制部分被形成为是长的(可在聚焦控制部分中控制镜头单元130的BFL),因此,根据当前发明,具有各种焦距的镜头单元可安装在监控摄像机100上。
润滑剂可涂覆在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112的接触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内表面之间。润滑剂可以是半固态润滑脂。
润滑剂可以以大约50μm的厚度涂覆。按照这种方式,当润滑剂涂覆在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表面之间时,减少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此外,当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一突起单元11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润滑剂时,可更加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
此外,弹性体170还可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之间的空间中。
弹性体170可由能够产生弹性力的材料形成,从而提供力以朝着监控摄像机100的前侧推动镜头安装单元120。弹性体170可由(例如)橡胶、树脂或弹性物形成。
当通过弹性体170将力施加到镜头安装单元120时,如图3示出的,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上表面和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的下表面彼此接触。这里,如图3示出的,螺纹的上表面指的是当监控摄像机100竖直地放置以使监控摄像机100的前侧面向上方时形成在单螺纹上且面向上方的表面。
按照这种方式,当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上表面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的下表面时,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和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因此,镜头安装单元120可被更加强有力地固定在第二突起单元114上,因此,可更加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
参照图3,镜头安装单元120可包括控制单元128,控制单元128从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外边缘朝着前盖110突出。控制单元128和第二引导单元126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控制单元128单独地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侧。
镜头安装单元120通过控制单元128而旋转,第二引导单元126沿着螺纹运动,因此,镜头安装单元120可前后运动。控制单元128可通过使用注射成型方法而与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形成为一体。
控制单元128可包括螺孔121,固定杆140可与螺孔121结合。固定杆140可通过螺旋方法结合到螺孔121,固定杆140可通过使固定杆140的边缘与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外表面结合而固定镜头安装单元120。
此外,朝着第二突起单元114延伸的第一止动件129可形成在控制单元128的边缘上,朝着控制单元128延伸的第二止动件115可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边缘上。第一止动件129和第二止动件115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因此,可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与前盖110分开。
图4是图2的P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此外,图4示出了如图3示出的图2的P部分。然而,镜头安装单元120朝向监控摄像机100的前侧运动。
参照图4,将描述使前盖110和镜头安装单元120运动的顺序。首先,镜头安装单元120通过使用控制单元128而旋转。
当镜头安装单元120旋转时,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沿着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运动。结果,镜头安装单元120在旋转的同时可沿着光轴前后运动。
当镜头安装单元120沿着光轴运动时,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保持与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可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
按照这种方式,当通过镜头安装单元120的运动调节了镜头单元130(参照图1)的BFL时,通过使用固定杆140固定镜头安装单元120。如上所述,固定杆140可通过插入到螺孔121中而与控制单元128结合,且可通过使固定杆140的边缘与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外表面接触而固定镜头安装单元120。
从第二突起单元114的边缘延伸的第二止动件115可限制沿着第二突起单元114运动的固定杆140的运动距离。即,镜头安装单元120能够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范围可由第二止动件115设定。可考虑将被安装的镜头单元130的各种BFL而确定最大距离范围。例如,镜头安装单元120可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范围可以在从大约1.2mm至大约1.6mm的范围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按照这种方式,当镜头安装单元120向前运动时,从第一突起单元112的上表面到第一引导单元122的下表面的竖直长度从L1(如图3示出的)减小到L2。然而,例如,图3的L1(即,第一引导单元122可接触第一突起单元112的最大长度)可以在从大约5mm至6mm的范围内,图4的L2(即,当镜头安装单元120向前运动最大值时第一引导单元122可接触第一突起单元112的长度)是通过从图3的L1减去1.2mm~1.6mm而获得的值,其中,1.2mm~1.6mm是镜头安装单元120可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范围,因此,L2保持在大于L1的70%。因此,虽然镜头安装单元120向前运动,但是可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出现倾斜。
此外,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112和第二引导单元126之间的弹性体170将力施加到镜头安装单元120。因此,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上表面可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的下表面。因此,虽然镜头安装单元120向前运动,但是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126的外表面上的螺纹和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114的内表面上的螺纹之间的间隙被消除,因此,可更加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
此外,在第一引导单元122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112的内表面之间的润滑剂消除第一引导单元122和第一突起单元112之间的间隙,因此,可更加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使镜头安装单元120的部件与前盖110的部件之间的公差最小化,因此,可有效地防止镜头安装单元120的倾斜。因此,虽然图像采集单元160具有比百万像素分辨率高的分辨率,但是可防止由于图像的倾斜而产生部分图像模糊的现象。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监控摄像机,包括:
主体壳体;
前盖,通过与主体壳体结合而形成摄像机外壳;
第一突起单元,从前盖的前表面朝着前盖的前方突出;
第二突起单元,形成在第一突起单元的外侧,与第一突起单元分开;
镜头安装单元,与前盖结合,
其中,镜头安装单元包括朝着前盖突出并接触第一突起单元的第一引导单元以及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第二引导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第一引导单元的外表面接触第一突起单元的内表面,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与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和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包括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弹性体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表面上的螺纹的上表面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的内表面上的螺纹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第一突起单元、第二突起单元、第一引导单元以及第二引导单元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镜头安装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镜头安装单元的外边缘朝着前盖突出,控制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其中,控制单元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侧,与第二引导单元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控制单元包括螺孔以及与螺孔结合的固定杆,其中,固定杆通过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外表面而固定镜头安装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在控制单元的边缘上朝着第二突起单元延伸,第二突起单元包括第二止动件,第二止动件在第二突起单元的边缘上朝着控制单元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润滑剂涂覆在第一引导单元的外表面和第一突起单元的内表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监控摄像机的镜头单元与第一引导单元的内表面结合。
12.一种监控摄像机,包括:
主体壳体;
前盖,通过与主体壳体结合而形成摄像机外壳;
镜头安装单元,与前盖结合;
镜头单元,与镜头安装单元结合,
其中,镜头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引导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镜头单元结合到第一引导单元,第二引导单元与第一引导单元分开并使镜头安装单元沿着光轴方向运动,
前盖包括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突起单元,第一突起单元通过接触第一引导单元的外表面而防止镜头安装单元的倾斜,第二突起单元接触第二引导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螺纹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接触第二突起单元的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第二引导单元形成在第一引导单元的外侧,弹性体布置在第一突起单元和第二引导单元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上的螺纹的上表面接触形成在第二突起单元上的螺纹的下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润滑剂涂覆在第一引导单元和第一突起单元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第一突起单元、第二突起单元、第一引导单元以及第二引导单元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镜头安装单元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从镜头安装单元的外边缘朝着前盖突出,其中,控制单元形成在第二引导单元的外侧,与第二引导单元分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控制单元包括螺孔以及与螺孔结合的固定杆,其中,固定杆固定镜头安装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监控摄像机,其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止动件,第一止动件在控制单元的边缘上朝着第二突起单元延伸,第二突起单元包括第二止动件,第二止动件在第二突起单元的边缘上朝着控制单元延伸。
CN201310053575.5A 2012-02-20 2013-02-19 监控摄像机 Active CN103259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16720 2012-02-20
KR1020120016720A KR101864319B1 (ko) 2012-02-20 2012-02-20 감시 카메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9967A true CN103259967A (zh) 2013-08-21
CN103259967B CN103259967B (zh) 2017-10-27

Family

ID=4896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3575.5A Active CN103259967B (zh) 2012-02-20 2013-02-19 监控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0330B2 (zh)
KR (1) KR101864319B1 (zh)
CN (1) CN1032599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9961B2 (ja) * 2013-03-15 2019-01-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受光装置
CN107197126B (zh) * 2017-06-05 2023-05-12 狼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及带摄像头的无人机
US10560614B2 (en) * 2017-11-15 2020-02-11 Umbo Cv Inc. Polygon monitoring camera with multi-functional mounting structure
USD995601S1 (en) * 2018-06-05 2023-08-15 Huddly As Smart camera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4733A (ja) * 2000-08-17 2002-0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内蔵型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KR20030083977A (ko) * 2002-04-24 2003-11-01 주식회사 비젼하이텍 카메라장치
KR20050102222A (ko) * 2004-04-21 2005-10-26 차용원 초소형 카메라
US20060171708A1 (en) * 2005-01-19 2006-08-03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se thereof
JP2008257128A (ja) * 2007-04-09 2008-10-23 Fujifilm Corp カメラ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1616253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监视用摄像机
US7853137B2 (en) * 2007-10-30 2010-12-14 Lumos Technology Co., Ltd. Fixing structure for an auxiliary lens of camer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0577U (ko) * 1993-06-28 1995-01-03 하수경 눌린 칩 펠레트(Pellet)제거장치
KR200166251Y1 (ko) * 1995-03-28 2000-01-15 유무성 슬라이드 가이드레일 구조를 이용한 시시디 카메라용 위치 고정 장치
KR20030002284A (ko) 2001-06-28 2003-01-08 김영희 카메라용 촬상소자 구동 초점조절 장치
JP2006047986A (ja) * 2004-06-30 2006-02-16 Tamron Co Ltd 光学装置
US20080211955A1 (en) 2004-09-29 2008-09-04 Alon Avital Camera Modules With Lens Drive Device
JP4321605B2 (ja) * 2007-02-26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ダプタ及び撮像装置
KR100951187B1 (ko) * 2008-06-26 2010-04-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모듈
JP2010197719A (ja) 2009-02-25 2010-09-09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263518A (ja) 2009-05-11 2010-11-18 Funai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US20100321809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Timothy Paul Fung Device for protection and space saving camera lens ho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4733A (ja) * 2000-08-17 2002-0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内蔵型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KR20030083977A (ko) * 2002-04-24 2003-11-01 주식회사 비젼하이텍 카메라장치
KR20050102222A (ko) * 2004-04-21 2005-10-26 차용원 초소형 카메라
US20060171708A1 (en) * 2005-01-19 2006-08-03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se thereof
JP2008257128A (ja) * 2007-04-09 2008-10-23 Fujifilm Corp カメラ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853137B2 (en) * 2007-10-30 2010-12-14 Lumos Technology Co., Ltd. Fixing structure for an auxiliary lens of cameras
CN101616253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监视用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9967B (zh) 2017-10-27
KR20130095366A (ko) 2013-08-28
US20130215265A1 (en) 2013-08-22
US10440330B2 (en) 2019-10-08
KR101864319B1 (ko)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1774B1 (en) Lens attachment mechanism, lens attachment method and imaging device
CN101334573B (zh) 摄影设备
US10663838B2 (en) Camera module and terminal
CN103259967A (zh) 监控摄像机
JP2005123832A (ja) 車載用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68273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装置
CN105103026A (zh) 摄像装置
US20130027600A1 (en) Camera module with particle trap
JP6133988B2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車載用ステレオカメラ、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用遮光部材
US10805510B2 (en) Camera driving module,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smartphone
US20200341350A1 (en) Camera driv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68006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0199514A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KR20210022887A (ko) 차량용 카메라 모듈
JP2008070790A (ja) 撮像装置
CN113301230B (zh) 兼具影像补偿与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装置
US11726290B2 (en)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05491A (zh) 具有增强信号完整性和导热性的单pcb车载摄像机
KR20100082242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JP2006251577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9167895B (zh) 一种调后焦装置及方法、摄像装置
TWI534523B (zh) 具有內建式最頂端防塵結構的影像擷取模組
US11575813B2 (en) Imaging lens driving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283899A1 (en)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driver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200384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mounted on moving object and moving object including imag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WHA TECHWI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Techwin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AMSUNG TAI KEWEI CO., LTD. TO: HANWHA TECHWI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WHA AEROSPACE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NWHA TECHWI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WHA TECHWI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NWHA AEROSPA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hua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NWHA TECHWI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