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8547B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58547B CN103258547B CN201210579505.9A CN201210579505A CN103258547B CN 103258547 B CN103258547 B CN 103258547B CN 201210579505 A CN201210579505 A CN 201210579505A CN 103258547 B CN103258547 B CN 1032585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k
- mentioned
- guide portion
- insert port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盘装置,将壳体的宽度尺寸缩短,即使将机构配置部接近于盘输送区域来配置,也能够将盘(D)顺利送出。将构成盘装置(1)的框体(2)的宽度尺寸(W0)缩小,将机构配置部(20)配置在与盘的输送区域接近或重复的位置。被送出的盘(D)碰撞到第一引导部(31)而向右侧移动,从而不会碰撞到机构配置部(20)的传动齿轮(23、24)而被送出。之后,盘(D)被第二引导部(33)向左侧按压,盘的中心返回到输送基准线(O)上的位置,并从插入口(4)被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在壳体上形成的狭缝形状的插入口将盘插入的盘装置,特别涉及能够有效使用壳体内部的空间并且能够将盘顺利地送出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盘装置采用所谓的吸入方式,即:从在壳体前部开口的狭缝状的插入口将盘向沿盘面的方向插入。该盘装置在壳体内部设置具有输送辊的输送机构,利用输送辊的旋转力将从插入口插入的盘向壳体内部送入。在壳体内设置旋转驱动部,被送入的盘的中心孔被设置并保持于旋转驱动部的转台(turn table)。
被保持于旋转驱动部的盘能够与转台一起旋转,进行使用了光头等的信息的再现动作、记录动作。在旋转驱动部的紧固被解除后的盘被输送辊向插入口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1688号公报
这种盘装置由于被配置在车载用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等的有限的空间中,因此多受到壳体的大小的限制。
在盘装置的壳体的内部,需要确保使紧固于旋转驱动部的直径为12cm的盘旋转的驱动区域、和将从插入口插入的盘送入且将盘向插入口送出的输送区域。另一方面,在壳体的内部,配置将盘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将盘输送的输送机构、以及马达、动力传递机构,但这些机构需要配置在不与上述驱动区域及输送区域重叠的部位。
在壳体内,不能将全部机构配置在相对于上述驱动区域、输送区域向盘的板厚方向重叠的区域,而需要将某个机构配置在输送区域的侧方。例如,必须将向输送辊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传动机构、向将盘紧固于旋转驱动部的紧固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等配置在输送区域的侧方。
因此,壳体的宽度尺寸必须是对上述驱动区域及输送区域的宽度尺寸加上用于配置上述机构的机构配置部的宽度尺寸而得到的尺寸以上的大小。当为了构成小型的壳体而使上述机构配置部过于接近输送区域或将上述机构配置部配置在与输送区域重叠的位置时,将由旋转驱动部解除了紧固后的盘从插入口送出时,盘容易碰撞到上述机构而容易发生盘的送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装置,即便使配置动力传递机构等的机构配置部与盘的输送区域接近或稍微重复,也能够可靠地将解除了紧固后的盘向插入口排出,结果容易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本发明是一种盘装置,在具有插入口的壳体的内部,设有将盘保持并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和位于上述插入口与上述旋转驱动部之间并将盘送入送出的输送机构,该盘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内部中,将通过上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中心而向盘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基准线夹持的一侧是第一区域,另一侧是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的侧部配置有机构配置部;
在上述壳体内的第一区域设有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将向上述插入口送出的盘的缘部向从上述机构配置部离开的方向引导,在第二区域设有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位于比上述第一引导部更靠近上述插入口侧,将被上述第一引导部引导后的盘向输送基准线引导。
例如,被上述第一引导部引导后的盘的中心在第二区域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盘装置,即使在第一区域配置的机构配置部与盘的输送区域接近或重复,盘也不会与机构配置部的机构碰撞而向插入口送出。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能够构成为使壳体的宽度尺寸比以往小。
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在上述第一区域设有与上述第二引导部相对的第三引导部,被送出的盘的缘部在上述第二引导部与上述第三引导部之间通过而被送出到上述插入口;
上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比上述第三引导部更靠近上述插入口的位置,将上述第二引导部的插入口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三引导部的插入口侧的端部连结起来的最短距离大于盘的直径。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与输送基准线正交的方向上的、第二引导部与第三引导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与盘的直径大致一致或者比直径短,也能够使盘在第二引导部与第三引导部之间通过。
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使上述插入口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于上述输送基准线上,进而能够构成为,使上述输送基准线位于将上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心。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即便使第一区域的机构配置部与盘的输送区域接近或与输送区域部分重复,也能够将盘可靠地送出。因此,机构配置部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增大,也容易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盘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将机构配置部和第二引导部放大表示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机构配置部和第二引导部用III-III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二引导部及第三引导部与盘的位置关系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二引导部及第三引导部与盘的位置关系的局部俯视图。
标记说明
1 盘装置
2 框体
3 面板
4 插入口
5 旋转驱动部
7 转台
10 输送机构
11 辊轴
12 输送辊
13 滑动部件
18 滚柱齿轮
20 机构配置部
23、24 传动齿轮
31 第一引导部
33 第二引导部
34 第三引导部
D 盘
(I) 第一区域
(II) 第二区域
O 输送基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盘装置1具有金属制的框体2和在框体2的前方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的面板3,在面板3上,沿图1的左右方向开口有细长狭缝形状的插入口4。由框体2和面板3构成盘装置1的壳体。
盘装置1为车载用,框体2埋设于汽车的车厢内的仪表面板或仪表板,并设置成使面板3在其表面显露。
在框体2的内部设有图2所示的机构底座8。机构底座8在框体2的内部被油减震器(oil damper)、拉力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支撑。如图1所示,在框体2的内部设有旋转驱动部5。旋转驱动部5具有旋转轴6、固定于该旋转轴6的转台7、使上述旋转轴6旋转的主轴马达、以及使盘D的中心孔Da保持于转台7的紧固部件。上述旋转驱动部5的主轴马达搭载于机构底座8,将记录在被旋转驱动的盘D中的信息读取或向盘D写入信息的光头也搭载于机构底座8。
图1中,以从上方观察盘装置1的状态示出了通过旋转驱动部5的旋转轴6的中心、向盘D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基准线O。输送基准线O与框体2的右侧板2a及左侧板2b平行且与面板3的表面的操作面3a垂直地延伸。输送基准线O设置在将框体2及面板3的宽度尺寸W0沿左右一分为二(二分する)的中心。即,旋转驱动部5的旋转轴6的中心位于框体2的右侧板2a和左侧板2b之间的中点。
本说明书中,关于框体2的内部空间,将由输送基准线O与左侧板2b的内面所夹的区域定义为第一区域(I),将由输送基准线O与右侧板2a的内面所夹的区域定义为第二区域(II)。
在面板3开口的插入口4的开口宽度尺寸W1形成得比盘D的直径稍宽。从插入口4插入而装填在框体2的内部的盘D的一例是直径为12cm的光盘,是压缩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蓝光光盘等。
通过旋转驱动部5的旋转轴6的中心的输送基准线O通过将插入口4的宽度尺寸W1一分为二的位置。即,插入口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旋转轴6的中心位于将框体2沿左右一分为二的输送基准线O上。
如图1所示,在面板3的插入口4与旋转驱动部5之间设有输送机构10。输送机构10具有辊轴11和在该辊轴11的外周设置的输送辊12、12。
在框体2的顶板之下固定有合成树脂制的滑动部件13。图4和图5示出了滑动部件13。滑动部件13的下表面是盘D进行滑动的盘引导面13a。此外,在滑动部件13的下表面,形成有从上方与输送辊12、12相对的凹形状的辊相对面13b。
如图2所示,在插入口4与机构底座8之间,设置有辊托架15。在辊托架15,在图示左侧弯折地形成辊支撑板部16b,在图示右侧,图1所示的辊支撑板部16a弯折。保持输送辊12、12的辊轴11的右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辊支撑板部16a,辊轴11的左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辊支撑板部16b。
如图2所示,在机构底座8的图示左侧设有支撑片8a,利用被固定于支撑片8a的支撑轴14,旋转自如地支撑辊托架15的左侧的辊支撑板部16b。在机构底座8的图示右侧也设有支撑片,利用被固定于该支撑片的支撑轴,旋转自如地支撑右侧的辊支撑板部16a。
在等待从插入口4将盘D插入的待机模式以及将盘D向旋转驱动部5送入的送入模式、和将框体2的内部的盘D从插入口4送出的送出模式下,如图2所示,由于在辊托架15的前端部钩挂的拉力螺旋弹簧17的弹力,输送辊12、12被按压于滑动部件13的辊相对面13b或盘D的下表面。此外,当盘D的中心部紧固于转台7时,利用未图示的切换机构,辊托架15能够向与拉力螺旋弹簧17的弹力相对的方向转动,输送辊12、12向下方离开。
如图3所示,在机构底座8的下部隔开距离而配置有机构托架21。机构底座8与机构托架21被相互固定。在机构托架21上,在图示左侧,弯折设有垂直地立起的机构支撑板21a。通过翻边(burring)加工而形成的轴部22与机构支撑板21a一体形成,在轴部22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传动齿轮23。如图1所示,在机构支撑板21a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与上述传动齿轮23啮合的其他传动齿轮24。
如图2所示,在左侧的辊支撑板部16b的内侧设有滚柱齿轮18。滚柱齿轮18被固定于辊轴11,滚柱齿轮18与辊轴11能够成为一体地旋转。此外,在滚柱齿轮18的图示右侧固定有凸缘19。
当通过拉力螺旋弹簧17使辊托架转动、输送辊12、12被抬起到对盘D施加输送力的输送位置时,滚柱齿轮18与传动齿轮23啮合。在将盘D送入、送出时,来自搭载于机构底座8的输送马达的旋转动力经传动齿轮24、23而传递给滚柱齿轮18,辊轴11被旋转驱动。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上述传动齿轮23、24以及与传动齿轮23啮合的滚柱齿轮18所在的区域是机构配置部20。机构配置部20在输送基准线O与左侧板2b之间的第一区域(I)中被配置在接近左侧板2b的位置,机构配置部20的左右的宽度尺寸用Wa表示。
在框体2的内部,输送辊12、12与滑动部件13的盘引导面13a所夹的盘D移动的区域是盘输送区域。该盘装置1构成为,构成壳体的框体2以及面板3的宽度尺寸W0形成得比以往小,结果,上述机构配置部20位于与盘输送区域极为接近的位置,或者其一部分配置在进入了盘输送区域的位置。即,从输送基准线O到机构配置部20的最短距离与盘D的半径大致相同或比半径略短。
如图3所示,在机构底座8与机构托架21之间夹有树脂成形体30。树脂成形体30的一部分从机构支撑板21a的内侧向上方延伸,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壁部31a和位于比其更靠框体2的里侧的第二壁部31b。第一壁部31a和第二壁部31b是第一引导部31。
如图2所示,第一壁部31a和第二壁部31b与传动齿轮23等所在的机构配置部20相比,略向框体2的里侧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壁部31a和第二壁部31b位于通过盘输送区域的盘D与机构配置部20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部31的第一壁部31a还作为防脱落限制部件而发挥功能,用于防止被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轴部22的传动齿轮23从轴部22脱离。
图4和图5示出了滑动部件13。盘D由于被滑动部件13的下表面的盘引导面13a和输送辊12、12夹持着送入送出,因此盘引导面13a与输送辊12、12之间是盘输送区域。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比输送基准线O靠右侧的第二区域(II)中,在滑动部件13的下部,一体地形成有与盘输送区域的右侧相对的引导壁32。在比引导壁32更靠近插入口4的位置,设有从引导壁32向输送基准线O突出的第二引导部33。如图1所示,第二引导部33配置在比上述第一引导部31更靠近插入口4的位置。
在输送基准线O左侧的第一区域(I)中,在滑动部件13的下部,形成有与盘输送区域的左侧相对的第三引导部34。第三引导部34的壁面与上述引导壁32的壁面相互平行地相对。
如图5所示,将在第二引导部33中与插入口4最近且与输送基准线O最近的点作为端部33a,将在第三引导部34中与插入口4最近且与输送基准线O最近的点作为端部34a。第二引导部33的端部33a位于比第三引导部34的端部34a更接近插入口4的位置。
如图5所示,将从第二引导部33的端部33a起与输送基准线O平行地延伸的线作为La、将从第三引导部34的端部34a起与输送基准线O平行地延伸的线作为Lb时,与输送基准线O正交的方向上的线La与线Lb之间的距离B0比盘D的直径略短,或者与盘D的直径大致同等。
相对于此,将以最短距离将第二引导部33的端部33a与第三引导部34的端部34a连结的连结线作为L0、将从端部33a起与连结线L0正交而延伸的线作为L1、将从端部34a起与连结线L0正交而延伸的线作为L2时,线L1与线L2之间的沿着连结线L0的方向上的距离B1比盘D的直径长而形成为能够使盘D充分地通过的尺寸。
通过将上述距离B0设定得比盘D的直径略短或与盘D的直径大致同等,能够缩短框体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W0,并且,通过使上述距离B1比盘D的直径长,能够将一边在滑动部件13的下表面的盘引导面13a上滑动一边被送出的盘D向插入口4送出。
接着,说明盘装置1的动作。
该盘装置1的插入口4的宽度尺寸W1的中心与框体2及面板3的宽度尺寸W0的中心一致。当未图示的光学检测部检测到盘D向插入口4的插入时,输送马达起动,其动力从传动齿轮24经由传动齿轮23向滚柱齿轮18传递,辊轴11开始向送入方向旋转。盘D在输送辊12、12与滑动部件13的下表面的盘引导面13a之间被朝向框体2的里侧送入。
如图5所示,由于位于插入口4的紧内侧的第二引导部33和第三引导部34的最短距离、即连结线L0的距离B1被设定得比盘D的直径大,因此被送入的盘D能够不受到大的阻力而从第二引导部33与第三引导部34之间通过。如图1所示,在图示左侧的第一区域中,机构配置部20与盘输送区域接近或与盘输送区域重复地配置。但是,由于紧靠机构配置部20而存在第三引导部34,如图2所示地在滚柱齿轮18的内侧设有凸缘19,因此,向第三引导部34与凸缘19引导的盘D能够在机构配置部20不受到阻力而送入框体2的里侧。
送入的盘D的中心孔Da被设置并紧固于旋转驱动部5的转台7,由于主轴马达的旋转力而将盘D旋转驱动,并且利用光头进行信息的再现动作、记录动作。
当盘D从插入口4向旋转驱动部5被送入时,以及当盘D从旋转驱动部5向插入口4被送出时,机构底座8被约束而不在框体2的内部移动。此外,当使紧固于转台7的盘D旋转、进行基于光头的再现动作等时,机构底座8的约束被解除,机构底座8在框体2的内部被弹性部件支撑而能够振动。由此,车体的振动对再现动作等带来的影响降低。
旋转驱动部5的旋转轴6的中心(旋转中心)位于框体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能够使保持于转台7的盘D的外周缘与右侧板2a之间的最短距离δa、和盘D的外周缘与左侧板2b之间的最短距离δb大致一致。结果,即使减小框体2的宽度尺寸W0,也能够在机构底座8被弹性部件支撑的状态下,在保持于转台7的盘D的外周缘与其两侧的右侧板2a及左侧板2b之间具有距离上的余量。
当将转台7所保持的盘D送出时,盘D相对于转台7的紧固被解除,并且图2所示的辊托架15转动,利用输送辊12、12将盘D抬起,由输送辊12、12与滑动部件13的盘引导面13a将盘D夹持。此时被抬起的盘D的中心孔Da从转台7向上方脱离。由盘引导面13a与输送辊12、12夹持的位置是盘D的输送区域,此时的盘D的高度在图3中示出。
当辊轴11向送出方向旋转时,由于输送辊12、12的旋转力,盘D向插入口4送出。如图1所示,当向插入口4送出的盘D的中心从与旋转驱动部5的中心一致的(i)位置到达(ii)位置时,盘D的左侧的外周缘碰撞到构成第一引导部31的第一壁部31a与第二壁部31b中的某个,盘D整体被向右方向按压而被引导。通过由第一引导部31引导盘D的外周缘,盘D的外周缘不会碰撞到机构配置部20的传动齿轮23、24。
被第一引导部31按压的盘D的中心到达(iii),从输送基准线O向第二区域(II)错开少量的距离S。当进一步向插入口4移动的盘D的中心到达(iv)时,盘D的右侧的缘部被第二引导部33向图示左侧压回,盘D的中心回复到沿着输送基准线O的位置(v)。
由于在面板3上开口的插入口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输送基准线O一致,因此当盘D的中心保持从输送基准线O错开距离S的状态而被继续送出时,盘D的缘部碰撞到插入口4的右侧的棱边部4a,盘的送出阻力增大而容易发生无法从插入口4顺利地送出的现象。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心在(iv)的位置移动了的盘D利用第二引导部33而返回到与输送基准线O一致的位置(v),因此能够将盘D不碰撞到插入口4的棱边部4a而送出。
在插入口4的内侧,如图4和图5所示,送出的盘D的缘部在形成于滑动部件13的第二引导部33与第三引导部34之间通过而到达插入口4。即使第二引导部33中与插入口4最近且与输送基准线O最近的端部33a与第三引导部34中与插入口4最近且与输送基准线O最近的端部34a之间的、与输送基准线O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B0,比盘D的直径稍小或与盘D的直径大致同等,由于上述端部33a与上述端部34a之间的最短距离B1比盘D的直径大,盘D也能够在端部33a与端部34a之间通过而到达插入口4。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盘D一边由端部33a和端部34a在宽度方向上被可靠地限制位置一边被送出,因此以能够使盘D的中心与插入口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一致的方式向插入口4进行送出。
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中,插入口4位于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旋转驱动部5的旋转中心位于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因此与以往的盘装置同样地,装置整体的左右的平衡良好,不管是哪种车载用设备等都能够使该盘装置适合于该设备。
并且,由于将配置在第一区域(I)的机构配置部20与盘输送区域接近地配置或与其部分重复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壳体的宽度尺寸W0比以往小,并且能够将盘D顺利送出。
上述实施方式的盘装置1中,第一引导部31与在机构底座8和机构托架21之间设置的树脂成形体30一体形成,第二引导部33和第二引导部34在滑动部件13的下部一体形成,但这些各引导部也可以与其他部件一体形成,各个引导部也可以由单独的部件构成。
此外,在机构配置部20中配置的机构不限于用来对输送辊12、12进行旋转驱动的传动齿轮,也可以配置用来将盘D紧固于转台7的紧固机构、用来将机构底座8在框体2的内部约束、解除约束的切换机构的一部分。
Claims (6)
1.一种盘装置,在具有插入口的壳体的内部,设有将盘保持并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和位于上述插入口与上述旋转驱动部之间并将盘送入送出的输送机构,该盘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上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中心而向盘输送方向延伸的输送基准线与左侧板的内面夹持的一侧是第一区域,上述输送基准线与右侧板的内面夹持的另一侧是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在与左侧板接近的位置配置有机构配置部;
在上述壳体内的第一区域设有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将向上述插入口送出的盘的缘部向从上述机构配置部离开的方向引导,在第二区域设有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位于比上述第一引导部更靠近上述插入口侧,将被上述第一引导部引导后的盘向输送基准线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被上述第一引导部引导后的盘的中心在第二区域内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在第一区域设有与上述第二引导部相对的第三引导部,被送出的盘的缘部在上述第二引导部与上述第三引导部之间通过而被送出到上述插入口;
上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比上述第三引导部更靠近上述插入口的位置,将上述第二引导部的插入口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三引导部的插入口侧的端部连结起来的最短距离大于盘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机构具有辊轴和在该辊轴的外周设置的输送辊,并设有与该输送辊相对地配置、并与该输送辊夹持盘的滑动部件,上述第二引导部和上述第三引导部与上述滑动部件一体地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上述插入口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于上述输送基准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上述输送基准线位于将上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33605 | 2012-02-20 | ||
JP2012033605A JP5791539B2 (ja) | 2012-02-20 | 2012-02-20 | ディス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58547A CN103258547A (zh) | 2013-08-21 |
CN103258547B true CN103258547B (zh) | 2017-03-01 |
Family
ID=4896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79505.9A Active CN103258547B (zh) | 2012-02-20 | 2012-12-27 | 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91539B2 (zh) |
CN (1) | CN10325854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310A (zh) * | 1995-05-26 | 1997-01-15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记录媒体的输送装置 |
CN1838285A (zh) * | 2005-02-24 | 2006-09-27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盘状记录媒体的插入排出机构、盘装置和自动换盘器 |
WO2007074820A1 (ja) * | 2005-12-27 | 2007-07-05 | Pioneer Corporation |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EP1916657A1 (en) * | 2005-08-16 | 2008-04-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insertion/discharge device and disk device |
-
2012
- 2012-02-20 JP JP2012033605A patent/JP579153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7 CN CN201210579505.9A patent/CN1032585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310A (zh) * | 1995-05-26 | 1997-01-15 | 阿尔派株式会社 | 记录媒体的输送装置 |
CN1838285A (zh) * | 2005-02-24 | 2006-09-27 | 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 盘状记录媒体的插入排出机构、盘装置和自动换盘器 |
EP1916657A1 (en) * | 2005-08-16 | 2008-04-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insertion/discharge device and disk device |
WO2007074820A1 (ja) * | 2005-12-27 | 2007-07-05 | Pioneer Corporation |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58547A (zh) | 2013-08-21 |
JP5791539B2 (ja) | 2015-10-07 |
JP2013171597A (ja) | 2013-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36103B1 (ko) | 정보디스크용체인저장치 | |
TW417088B (en) | Disk ejecting device | |
WO2005093743A1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
CN100373498C (zh) | 光盘播放器 | |
CN103258547B (zh) | 盘装置 | |
KR100558719B1 (ko) | 정보디스크용체인저장치 | |
CN101127224B (zh) | 盘驱动器 | |
JP3600448B2 (ja) |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ロック機構 | |
TW407259B (en) | Disk device | |
JP3929707B2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KR100461296B1 (ko)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
EP1570473B1 (en) | Optical disc loading apparatus | |
JP3908743B2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
CN100466083C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JP3785334B2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
KR0178194B1 (ko) | 테이프레코더와 디스크 플레이어를 일체화한 복합 기록 재생장치 | |
CN101611449B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JP3820341B2 (ja) | 板状記録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
JP4133719B2 (ja) |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
JP3912974B2 (ja) | ディスク搬送機構 | |
CN101611448B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KR100300606B1 (ko) | 박형의 디스크 로딩 장치 | |
JP3755638B2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JP3756117B2 (ja) | チェンジャ型ディスク装置のディスク搬送機構 | |
JP2008165910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