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4812A - 表面保护片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4812A
CN103254812A CN2012100361373A CN201210036137A CN103254812A CN 103254812 A CN103254812 A CN 103254812A CN 2012100361373 A CN2012100361373 A CN 2012100361373A CN 201210036137 A CN201210036137 A CN 201210036137A CN 103254812 A CN103254812 A CN 103254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eight
surface protective
protective plate
bonding 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6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公平
生岛伸祐
山户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361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12A/zh
Priority to PCT/JP2013/051370 priority patent/WO201312184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3254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3/00Adhesives based on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3/02Vinyl 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4/00Thermoplastic elastom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2Weather resist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 C09J2301/16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the carrier being a laminate constituted by plastic layer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53/00Presence of block co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可以防止在贴附后进行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基材层的一面形成有粘合层,该粘合层包含苯乙烯系树脂,在40℃放置3个月时的粘合力相对于初期粘合力的上升率对于聚氯乙烯板、消光丙烯酸板、蜜胺板都为2倍以下。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片。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可以在如下用途等中使用的表面保护片,即,例如在对金属板、涂装了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构件进行搬运、加工或养护等时,贴附在这些构件表面而加以保护。
背景技术
作为对于表面保护片来说所必需的特性,可以举出如下的特性,即,在贴附于被粘附体上后,不会有该表面保护片的浮起或剥离,在剥离除去时粘合层不会残留在被粘附体上。特别是,在将表面保护片剥离之前的期间在高温下或室外暴露下等严酷的条件下进行向被粘附体上贴附该表面保护片的操作时,在对表面保护片来说所必需的上述特性中,则要求更高一层的特性。另外,需要抑制将贴附在被粘附体上的表面保护片剥离时裂开的情况。
以往,在普遍使用的表面保护片的粘合层中,广泛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以天然橡胶或聚异丁烯等为主成分的橡胶系粘合剂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系粘合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系粘合剂、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IS)系粘合剂等。
丙烯酸系粘合剂对包含聚氯乙烯、丙烯酸、聚碳酸酯等极性塑料材料的被粘附体的粘合力的上升性极大。由此,在贴附于此种被粘附体上后剥离时,需要非常大的剥离力,剥离的操作性变得极差,并且会有在剥离后的被粘附体中产生粘合剂的胶痕的问题。作为消除此种问题的方法,已知有在粘合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然而此种方法中,具有在剥离后的被粘附体的表面残存表面活性剂的缺点。一旦在被粘附体的表面残存表面活性剂,在对该表面进行印刷时就会产生出现凹陷的问题。另外,如果在粘合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则在被粘附体包含聚氯乙烯、丙烯酸、聚碳酸酯等极性塑料材料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问题是,抑制对被粘附体的粘合力的上升性的效果变小。
橡胶系粘合剂的问题是,在贴附在作为被粘附体的聚氯乙烯板等上时,该被粘附体中的增塑剂向粘合剂中转移,引起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并且在剥离后的被粘附体中产生粘合剂的胶痕。作为消除此种问题的方法,已知有提高基质聚合物的分子量的方法、提高交联密度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中,会产生对被粘附体的粘合性明显降低的问题。
EVA系粘合剂不仅具有与丙烯酸系粘合剂相同的问题,而且在被粘附体的表面为粗糙面的情况下,初期粘合力小,如果在贴附后放置,则会有产生自然剥离的问题。作为消除此种问题的方法,已知有在粘合剂的配合方面下功夫的方法、在贴附时实施加热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中,仍不能充分地解决问题。
SBS系粘合剂、SIS系粘合剂由于含有二烯系的嵌段聚合物,因此具有耐气候性差的问题。如果耐气候性差,则随时间推移粘合剂会发生劣化。作为消除此种问题的方法,已知有使之含有防老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中,仍不能充分地解决问题。
研究过如下的方法,即,通过将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层和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层共挤出来制膜,由此制造表面保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但是,在这些表面保护片中,也有耐气候性不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94923号公报(第2页)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03975号公报(第1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在贴附后可以防止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基材层的一面形成有粘合层,其中,
该粘合层包含苯乙烯系树脂,
在40℃放置3个月时的粘合力相对于初期粘合力的上升率对于聚氯乙烯板、消光丙烯酸板、蜜胺板都为2倍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2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系树脂含有
20~400重量%的化合物A,其具有脂肪族性双键,依照JIS-K-2435-1的溴值为15以下。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在贴附后可以防止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基材层的表面形成有粘合层。
基材层可以含有任意的恰当的树脂。基材层优选含有聚烯烃系树脂。
基材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此种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作为基材层中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的恰当的聚烯烃系树脂,然而从成膜稳定性、焚烧等观点考虑,优选聚丙烯等丙烯系聚合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乙烯系聚合物。
基材层中可以含有的乙烯系聚合物的密度优选为0.88~0.93g/cm3,更优选为0.895~0.920g/cm3
基材层优选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2层。这样,就可以形成耐气候性非常出色的表面保护片。
白色系层是显示出白色系的色调的层,例如由JIS-L-1015规定的白色度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特别优选为85%以上。白色系层优选包含白色颜料。作为白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的恰当的白色颜料。作为此种白色颜料,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钛。在白色系层含有白色颜料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0.1~50重量%,更优选为1~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20重量%。
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选自丙烯系聚合物及乙烯系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密度0.88~0.93g/cm3的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具体来说,可以优选举出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白色系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此种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白色系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恰当的厚度。此种厚度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3~40μm,进一步优选为5~30μm,特别优选为10~30μm。
黑色系层是显示出黑色系的色调的层。黑色系层优选包含黑色颜料。作为黑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的恰当的黑色颜料。作为此种黑色颜料,例如可以举出炭黑。在黑色系层含有黑色颜料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0.01~10重量%,更优选为0.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3重量%。
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选自丙烯系聚合物及乙烯系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密度0.88~0.93g/cm3的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具体来说,可以优选举出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黑色系层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此种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黑色系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恰当的厚度。此种厚度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5~70μm,进一步优选为10~60μm,特别优选为20~50μm。
在基材层中,出于防止劣化等目的,也可以含有任意的恰当的添加剂。作为此种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等光稳定剂;防静电干扰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剂;颜料;防积料剂(目ヤニ防止剤);润滑剂;防粘连剂;发泡剂;聚乙烯亚胺等。
基材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恰当的厚度。作为此种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为30~250μm,进一步优选为40~200μm。
在基材层的背面侧,出于赋予防滑性或易切性(handycut)的目的,也可以实施凹凸加工。此外,也可以在基材层的背面侧形成印刷层等各种功能层。
粘合层是苯乙烯系树脂层,含有苯乙烯系树脂。粘合层中的苯乙烯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此种苯乙烯系树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作为粘合层中所含的苯乙烯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的恰当的苯乙烯系树脂。本发明中,作为苯乙烯系树脂,优选为A/B/A或A/B/A与A’/B’的混合物的加氢物。这里,A及A’是由苯乙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嵌段,B及B’是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
由苯乙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嵌段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00,更优选为2000~100000。由苯乙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以上。
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300000。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以下。
作为苯乙烯系单体,可以采用具有苯乙烯结构的任意的恰当的单体。作为此种苯乙烯系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既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共轭二烯,可以采用具有共轭二烯结构的任意的恰当的单体。作为此种共轭二烯,例如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既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苯乙烯系树脂的加氢优选为将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选择性地加氢的状态。苯乙烯系树脂的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的加氢的程度相对于共轭二烯成分整体来说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在苯乙烯系树脂的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的加氢的程度相对于共轭二烯成分整体来说小于60重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体现出足够的抗撕裂性。
本发明的苯乙烯系树脂中,A与B的比率优选为A∶B=5∶95~50∶50,A’与B’的比率优选为A’∶B’=5∶95~50∶50。
在粘合层中,出于调节粘合性等目的,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混合其他的苯乙烯系树脂。
粘合层优选包含具有脂肪族性双键且依照JIS-K-2435-1的溴值为15以下的化合物A。粘合剂层中的化合物A的含有比例是,相对于粘合剂层中的苯乙烯系树脂,优选为20~400重量%,更优选为20~3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150重量%,特别优选为30~150重量%。在粘合剂层中的化合物A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粘合剂层中的苯乙烯系树脂小于20重量%的情况下,与被粘附体的初期密合性就有可能变差。在粘合剂层中的化合物A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粘合剂层中的苯乙烯系树脂超过400重量%的情况下,与被粘附体的亲和性变得过高而使长期保存后的剥离有可能加重,或耐热性、耐气候性有可能变差。
化合物A的依照JIS-K-2435-1的溴值为15以下,优选为1~10。在化合物A的依照JIS-K-2435-1的溴值超过15的情况下,就会有如下的可能性,即,与被粘附体的亲和性提高;经时的粘合力上升;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变多;粘合剂的凝聚力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因而在贴合后进行剥离后的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增大。
作为化合物A,可以优选举出增粘剂、软化剂。化合物A既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脂肪族系共聚物、芳香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系或脂环式系共聚物等石油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醛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系树脂、(烷基)酚醛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它们的氢化物等在粘合剂中普遍使用的物质。增粘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这些增粘剂当中,从剥离性或耐气候性等方面考虑,优选氢化系的增粘剂。而且,增粘剂也可以使用作为与烯烃树脂的混合物在市场上销售的物质。
软化剂的配合对于提高粘合力是有效的。作为软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环烷系或芳香系等加工用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己二酸二辛酯等增塑剂、芳香族系氢化树脂、它们的衍生物等。作为此种衍生物,例如可以例示出在一个末端或两个末端具有OH基或COOH基的物质,具体来说,可以举出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单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二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单醇等。特别是,从抑制对被粘附体的粘合性的提高的目的考虑,优选氢化聚丁二烯或氢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聚合物的氢化物或烯烃系软化剂等。作为此种软化剂,具体来说,可以买到(株)Kuraray制的商品名“Kuraprene LIR-200”等。这些软化剂既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软化剂的分子量可以适当地设定为任意的恰当的量,然而如果分子量变小,则有可能导致从粘合层向被粘附体的物质转移或重剥离化等,另一方面,如果分子量变大,则会有缺乏粘合力的提高效果的趋势,因此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万,更优选为1万~5万。
在形成粘合层时,出于控制粘合特性等目的,根据需要,例如可以适当地添加其他的软化剂、烯烃系树脂、硅酮系聚合物、液状丙烯酸系共聚物、其他的增粘剂、防老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聚乙烯亚胺、脂肪酸酰胺、磷酸酯、填充剂或颜料(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等添加剂。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粘合层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以对粘合性的控制或贴附操作性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
粘合层的厚度只要根据所要求的粘合力等适当地设定为任意的恰当的厚度即可。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2~4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μm。
加氢前的苯乙烯系树脂可以利用任意的恰当的方法来制造。作为此种制造方法,例如在惰性烃溶剂(例如环己烷等)中,使用仲丁基锂等进行苯乙烯系单体的活性聚合,然后添加共轭二烯,形成由苯乙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嵌段/由共轭二烯构成的聚合嵌段的双嵌段结构,如果需要,则向其中再添加苯乙烯系单体而形成三嵌段结构。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2官能以上的偶联剂,形成三嵌段结构、支化嵌段共聚物结构等。
作为对苯乙烯系树脂的加氢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恰当的方法。作为此种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方法等,即,在惰性烃溶剂(例如环己烷等)中溶解苯乙烯系树脂,添加使用烷基铝等催化剂还原了的钴或镍等,在25~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5~40kg/cm3左右的氢,在压力下反应10~60分钟左右。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40℃放置3个月时的粘合力相对于初期粘合力的上升率对于聚氯乙烯板、消光丙烯酸板、蜜胺板的任意一种都是2倍以下。上述上升率优选为1.8倍以下,更优选为1.6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倍以下。通过将上述上升率限制在上述范围,就能提供如下的表面保护片,即,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可以防止在贴附后进行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而且,粘合力的测定方法是基于后述的方法测定的。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50℃放置1个月时的粘合力相对于初期粘合力的上升率对于聚氯乙烯板、消光丙烯酸板、蜜胺板的任意一种都优选为2倍以下,更优选为1.8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倍以下,特别优选为1.6倍以下。通过将上述上升率限制在上述范围,就更加可能提供如下的表面保护片,即,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可以防止在贴附后进行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
作为上述聚氯乙烯板,优选为具有Ra=2.0μm的中心表面粗糙度的氯乙烯板。具体来说,作为上述聚氯乙烯板,例如可以使用三协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サンプレ一ト”等。
作为上述消光丙烯酸板,优选为具有Ra=2.0μm的中心表面粗糙度的消光丙烯酸板。具体来说,作为上述消光丙烯酸板,例如可以使用三菱Ray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crylite(注册商标)シルキ一マツト”等。
作为上述蜜胺板,优选具有Ra=2.0μm的中心表面粗糙度的蜜胺板。具体来说,作为上述蜜胺板,例如可以使用株式会社Paltech制、商品名“蜜胺烤漆板”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通过使用形成上述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和形成上述粘合层的形成材料,将基材层和粘合层利用共挤出法成膜来获得。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由于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2层,因此形成基材层的形成材料为2种以上,所以,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通过使用形成基材层的2种以上的形成材料和形成粘合层的形成材料,将基材层和粘合层多层地利用共挤出法成膜来获得。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黑色系层/白色系层/粘合层”的任意一种构成。另外,作为基材层,也可以设为形成黑色系层和白色系层以外的层的3层以上的层构成。具体来说,也可以设为“透明树脂层/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等构成。此外,白色系层与黑色系层的厚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厚度(白色系层比黑色系层薄的厚度构成、白色系层比黑色系层厚的厚度构成)。
作为共挤出法,可以依照薄膜制造等中普遍使用的吹塑法、T模头法等来进行。可以根据需要对基材层和粘合层实施上述表面处理。
对于粘合层,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用于实际应用之前的期间,临时贴附隔膜等而加以保护。而且,对于基材层的没有附设粘合层的面,出于形成易于开卷的卷绕体等目的,例如也可以通过向基材层中添加脂肪酸酰胺或聚乙烯亚胺等进行脱模处理或设置包含硅酮系、长链烷基系、氟系等适当的剥离剂的涂布层。
实施例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制造例1]:聚合物1的制造
将苯乙烯40g和环己烷400g投入高压釜中,进行氮气置换,投入0.003摩尔的溶解于环己烷中的仲丁基锂。在60℃反应1小时后,追加投入丁二烯400g、环己烷2000g,在60℃再反应2小时。反应后,再投入苯乙烯40g和环己烷400g,在60℃再反应1小时。利用该反应,制备出SBS嵌段聚合物。作为催化剂,使乙酰丙酮化镍1.5毫摩尔和三乙基铝3毫摩尔在环己烷500ml中以25℃反应10分钟,将其添加到上述所得的SBS嵌段共聚物的反应体系中。其后,对高压釜中用氢以30kg/cm3加压,将反应温度升高到50℃,20分钟后停止加氢。这样,就得到如表2所示的聚合物1。
[制造例2]:聚合物2的制造
除了如表2所示地变更以外,与制造例1相同地得到如表2所示的聚合物2。
[制造例3]:聚合物3的制造
除了如表2所示地变更以外,与制造例1相同地得到如表2所示的聚合物3。
[实施例1]
将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0重量%的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而得的基材白层形成材料、和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重量%的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而得的基材黑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白黑双层薄膜(白层/黑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白黑双层薄膜的黑层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1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实施例2]
将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0重量%的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而得的基材白层形成材料、和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重量%的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而得的基材黑层形成材料、和粘合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表面保护片(白层/黑层/粘合层=20μm/20μm/15μm),其中,粘合层形成材料是将制造例2中得到的聚合物2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解于甲苯中,从所得的粘合剂组合物中除去甲苯,将所得的物质用捏合机以150℃×20分钟混炼而得。
[比较例1]
将仅由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构成的基材层形成材料、和仅由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构成的基材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透明双层薄膜(透明层/透明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透明双层薄膜的一面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1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比较例2]
将仅由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构成的基材层形成材料、和仅由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构成的基材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透明双层薄膜(透明层/透明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透明双层薄膜的一面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制造例2中得到的聚合物2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比较例3]
将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0重量%的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而得的基材白层形成材料、和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重量%的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而得的基材黑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白黑双层薄膜(白层/黑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白黑双层薄膜的白层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聚合物3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比较例4]
将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0重量%的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而得的基材白层形成材料、和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重量%的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而得的基材黑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白黑双层薄膜(白层/黑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白黑双层薄膜的白层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1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比较例5]
将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0重量%的白色颜料(大日精化公司制、HCM2035W)而得的基材白层形成材料、和向聚乙烯(日本聚乙烯公司制、ノバテツクLD-LF547)中添加2重量%的炭黑(三菱化学制、炭黑“#45”)而得的基材黑层形成材料利用T模头共挤出成形(挤出机温度:200℃、模头温度:200℃)成膜,得到白黑双层薄膜(白层/黑层=30μm/30μm)。
对所得的白黑双层薄膜的白层侧实施电晕处理,在该处理面上涂布将丙烯酸系聚合物及各种成分(参照表3)如表1所示地配合并溶于甲苯中而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固体成分30重量%),以100℃×5分钟干燥,制作出表面保护片。
所得的表面保护片的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
[评价试验]
(粘合力)
分别向聚氯乙烯板(Ra=2.0μm)、消光丙烯酸板(Ra=2.0μm)、蜜胺板(Ra=2.0μm)上,在20℃、65%RH的条件下,贴合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表面保护片,在20分钟后(初期)、40℃放置3个月后、50℃放置1个月后,测定180°拉剥时的粘合力。拉剥速度设为300mm/分钟。将结果表示于表1中。
(耐气候性的测定)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表面保护片切割为宽20mm的长方形而制作出评价用样品。在通过使2kg的辊子来回1次而将该样品压接在SUS430BA板上后,投入太阳光碳弧耐候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产品)中1000小时,然后,以0.3m/分钟的拉伸速度沿180°方向从样品的一端剥离至100mm的长度。
依照下面的基准评价上述的结果。将结果表示于表1中。
○:样品未破碎,可以极为良好地剥离。
×:因基材的劣化而使样品在途中破碎,或者粘合剂残留于被粘附体中而将其污染。
Figure BSA00000671611800141
【表2】
Figure BSA00000671611800151
【表3】
Figure BSA00000671611800152
根据表1可以判明,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耐气候性非常出色,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力的上升,可以减少从被粘附体转移的增塑剂量,可以抑制经时的粘合剂的凝聚力的降低,可以防止在贴附后进行剥离后在被粘附体上的粘合剂的胶痕。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用于如下等用途中,即,例如在对金属板、涂装了的金属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构件进行搬运、加工或养护等时,贴附在这些构件表面而加以保护。

Claims (3)

1.一种表面保护片,其在基材层的一面形成有粘合层,
该粘合层包含苯乙烯系树脂,
在40℃放置3个月时的粘合力相对于初期粘合力的上升率对于聚氯乙烯板、消光丙烯酸板、蜜胺板均为2倍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基材层至少包含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这2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相对于所述苯乙烯系树脂含有20~400重量%的化合物A,该化合物A具有脂肪族性双键且依照JIS-K-2435-1测定的溴值为15以下。
CN2012100361373A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ending CN103254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1373A CN103254812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CT/JP2013/051370 WO2013121847A1 (ja) 2012-02-15 2013-01-24 表面保護シー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1373A CN103254812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4812A true CN103254812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9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61373A Pending CN103254812A (zh) 2012-02-15 2012-02-15 表面保护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4812A (zh)
WO (1) WO20131218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4315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3834314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11699091A (zh) * 2018-04-16 2020-09-22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层叠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934172A (zh) * 2004-03-19 2007-03-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车辆制动盘防锈膜的表面基材膜
CN10225056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压敏胶粘片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8582Y2 (zh) * 1977-10-27 1981-05-01
JPS63106737U (zh) * 1986-12-26 1988-07-09
JPH09118864A (ja) * 1995-10-24 1997-05-06 Sekisui Chem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566525B2 (ja) * 2002-08-22 2010-10-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101419084B1 (ko) * 2006-12-01 2014-07-11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라레 광학 필름용 점착제
JP5380878B2 (ja) * 2008-03-31 2014-0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1821A (ja) * 1993-03-23 1994-09-27 Lintec Corp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934172A (zh) * 2004-03-19 2007-03-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车辆制动盘防锈膜的表面基材膜
CN102250560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压敏胶粘片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玉昆等: "《压敏胶制品技术手册》", 30 September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4315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03834314A (zh) * 2012-11-22 2014-06-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N111699091A (zh) * 2018-04-16 2020-09-22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层叠膜
CN111699091B (zh) * 2018-04-16 2022-06-28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层叠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1847A1 (ja) 201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485B (zh) 可拉伸剥离压敏粘合剂
TWI427131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黏著物
CN102149779B (zh) 表面保护膜
JP6289319B2 (ja) ホットメルト粘着剤組成物
CN105308139A (zh) 层叠体、保护膜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3254812A (zh) 表面保护片
CN110249017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CN111051460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保护膜
CN103254809A (zh) 表面保护片
JP2020019917A (ja) 積層フィルム。
CN103254815A (zh) 表面保护片
KR20160124837A (ko) 조성물 및 표면 보호 필름
CN202671480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07A (zh) 粘合片
JP2000198968A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3254808A (zh) 粘合片
CN103254811A (zh) 粘合带
CN103254821A (zh) 表面保护片
JP3843552B2 (ja) 粘着積層体
JP6416666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プリズムシート
CN202671484U (zh) 表面保护片
WO2014112097A1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02808671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20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4A (zh) 表面保护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