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2981A -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2981A
CN103252981A CN201310048779XA CN201310048779A CN103252981A CN 103252981 A CN103252981 A CN 103252981A CN 201310048779X A CN201310048779X A CN 201310048779XA CN 201310048779 A CN201310048779 A CN 201310048779A CN 103252981 A CN103252981 A CN 103252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phase
printing
gea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7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2981B (zh
Inventor
日野将博
青山秀雄
古角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yobi Ltd
Original Assignee
Ryob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91538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25298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Ryobi Ltd filed Critical Ryob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5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2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2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4Electric or hydraulic features of drives
    • B41F13/0045Electric dr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8Mechanical features of drives, e.g. gears,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3/00Arrangements for actuating or driving printing presses; 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 B41P2213/10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driving devices
    • B41P2213/25Couplings; Clutches
    • B41P2213/252Synchro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3/00Arrangements for actuating or driving printing presses; 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 B41P2213/10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driving devices
    • B41P2213/25Couplings; Clutches
    • B41P2213/254Devices allowing two gears to engage with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离合器具有凸状的卡合部,版滚筒齿轮具有凹状的印刷用被卡合部及凹状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印刷用被卡合部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相差规定角度。因此,如图2B所示,当卡合部与印刷用被卡合部已卡合时、或如图2C所示,当卡合部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已卡合时,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一体旋转。即,通过使卡合部与印刷用被卡合部或同相位用被卡合部中的任一个卡合,从而进行版滚筒的相位转换。

Description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日本特愿2012-31578号、日本特愿2012-61656、日本特愿2012-272729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这些申请结合到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构成印刷机的一部分的版滚筒的旋转驱动系统中的版滚筒的相位进行设定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中沿平板纸(枚葉紙)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配置有多个印刷单元。这些在多个印刷单元分别设有版滚筒。各版滚筒在输送方向中的平板纸的印刷位置的方面,在圆周方向上各不相同地配置相位。
有时要将这些配置于不同的相位的多个版滚筒设定成同相位。例如,存在全部同时进行各版滚筒的换版的情况、同时清扫版夹(clamp)装置的情况、进行维护操作的情况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将各版滚筒设定为同相位的转换装置的驱动装置有关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在各版滚筒分别设有版滚筒驱动电机。利用该版滚筒驱动电机将各版滚筒设定调整为同相位。为了将各版滚筒正确地设定到同相位位置,在各版滚筒还设置有编码器。因此,除了装置大型化、重量增加之外,也导致带来功耗增大、控制复杂化,从而存在改善的余地。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20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不用设置版滚筒的圆周方向旋转专用的驱动源,就能够将相位不同的多个版滚筒设定为同相位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是如下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该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各印刷单元具有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被转印有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以及与该橡胶滚筒一起夹着纸张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各印刷单元的各滚筒同步驱动,具有向所述版滚筒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构成为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以及驱动源,驱动该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中的、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并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从而使以不同相位驱动的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是如下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包括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被转印有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以及与该橡胶滚筒一起夹着纸张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构成为以预先确定的不同相位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各印刷单元的各滚筒同步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向所述版滚筒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驱动源,驱动该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包括接触分离单元,所述接触分离单元使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构成为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中的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多个印刷单元的各版滚筒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包括:构成为与所述版滚筒一体旋转的版滚筒轴,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包括向所述版滚筒轴传递动力的版滚筒齿轮,所述接触分离单元包括对从所述版滚筒齿轮向所述版滚筒轴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断开的离合器,所述接触分离单元对应所述全部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中的除作为目标的版滚筒以外的版滚筒而设置,所述离合器及所述版滚筒齿轮中的任一个包括卡合部,另一个包括能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印刷用被卡合部及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在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印刷用被卡合部相卡合的能印刷的状态断开所述离合器并解除所述卡合后,用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与其他版滚筒的相位一致之前接通断开的所述离合器,从而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卡合,从以与作为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接近的相位旋转的版滚筒的相位开始,依次转换成与作为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相同的相位。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调整安装于所述版滚筒的版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的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对所述版滚筒的相位进行微调。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版滚筒齿轮由螺旋齿轮构成,所述橡胶滚筒包括与该版滚筒齿轮啮合且由斜齿轮构成的橡胶滚筒齿轮,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版滚筒齿轮能相对于所述橡胶滚筒齿轮沿轴向移动,通过所述版滚筒齿轮相对于所述橡胶滚筒齿轮向轴向的移动,从而各印刷单元的所述版滚筒的相位得以微调。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各印刷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已卡合;以及第二检测单元,检测该卡合时的版滚筒的旋转角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示意图。
图1B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示意图。
图1C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示意图。
图2A是简化示出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的示意图,图2A是示出一个印刷单元所具备的离合器的卡合部与版滚筒齿轮的印刷用被卡合部卡合的过程的图。
图2B是简化示出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的示意图,图2B是示出印刷时的各印刷单元的离合器的卡合部与版滚筒齿轮的印刷用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2C是简化示出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的示意图,图2C是示出换版时的各印刷单元的离合器的卡合部与版滚筒齿轮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4A是示出印刷状态的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4B是示出断开离合器的状态的图。
图4C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4C是示出从断开离合器的状态到驱动驱动源的状态的图。
图5A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5A是示出第三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与第一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的状态的图。
图5B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5B是示出第二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与第一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的状态的图。
图5C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5C是示出第四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与第一印刷单元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具备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印刷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整体侧视图,图6是示出全部的版滚筒位于换版位置(在同相位换版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7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与橡胶滚筒之间的关系并以一部分截面的俯视图。
图8A是示出离合器的具体结构的截面图,图8A是离合器处于断开(OFF)的状态的图。
图8B是示出离合器的具体的结构的截面图,图8B是离合器处于接通(ON)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版滚筒的相位对齐控制的流程图。
图10A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B是简化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C是示出简化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同时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适用于全自动换版装置。
图4A所示的印刷机具备供纸装置20、印刷部30与排纸部40。供纸装置20能够经由进纸板(feeder board)5将一张或多张平板纸P提供给印刷部30。印刷部30能够对从供纸装置20供给的一张或多张平板纸P进行印刷。另外,印刷部30具备多个印刷单元(这里为四台印刷单元30a~30d)。另外,排纸部40能够排出在印刷部30印刷完的一张或多张印刷物Q。
在该印刷机中,从供纸装置20向印刷部30供给多张平板纸P。从供纸装置20供给的多张平板纸P在印刷部30中的各印刷单元30a~30d被印刷。将该印刷完的多张印刷物Q排出到排纸部40。
供纸装置20能够收容多张平板纸P。另外,供纸装置20能够逐张地拉出被收容的多张平板纸P中的上端的平板纸P,经由进纸板5将一张平板纸P沿箭头Z方向输送给印刷部30。由此,能够将多个平板纸P供给至印刷部30。
印刷部30的各印刷单元30a~30d(以下,从平板纸P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开始,将这四个印刷单元称为第一印刷单元30a、第二印刷单元30b、第三印刷单元30c、第四印刷单元30d)分别将一个版滚筒1、一个橡胶滚筒2、一个加压滚筒3构成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一组。印刷单元30a中的4a是一个供纸滚筒,各印刷单元30b~30d中的4均为一个过渡滚筒。另外,在一个版滚筒1设咬口侧版夹(咥え側版クランプ)1a与拖梢侧版夹(咥え尻側版クランプ)1b。如图4A所示,第一印刷单元30a~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各版滚筒1在多张平板纸P的印刷位置的方面,按预先确定的互相不同的相位设置(从咬口侧版夹1a与拖梢侧版夹1b的位置观察时,能够确认在圆周方向为不同相位)。具体而言,相对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第二印刷单元30b的版滚筒1以存在规定的第一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三印刷单元30c的版滚筒1以相对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存在规定的第二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另外,第四的印刷单元30d的版滚筒1以相对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存在规定的第三相位差的方式设置。这里规定的第一相位差~第三相位差大小不同,能够自由设定其大小。
在各印刷单元30a~30d中,在一个版滚筒1配设有印刷用的版(未图示)。分别从未图示的墨水辊群及供水装置对该版供给墨水及水,利用版将墨水转印至橡胶滚筒2。而且,转印至橡胶滚筒2的墨水进一步转印到被橡胶滚筒2及加压滚筒3夹持的同时输送的一张平板纸P上。由此,各印刷单元30a~30d对于从供纸装置20供给的多张平板纸P,能够与分别设置的版对应地进行印刷。
排纸部40具备输送部41及收容部42。在该排纸部40中,利用输送部41的保持部(图示省略)保持通过印刷单元30d的加压滚筒3输送来的一个印刷物Q的前端部,并沿输送部41的图中大致下侧面输送一个印刷物Q并输送给收容部42。收容部42能够收容多个通过输送部41输送来的一个印刷物Q。
上述各滚筒1、2、3由驱动力传递机构K同步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K分别设置于各印刷单元30a~30d。各驱动力传递机构K构成为利用一个本机电机M(参照图3)的驱动将来自本机电机M的驱动力传递至各印刷单元30a~30d中的各滚筒1、2、3。另外,在供纸滚筒4a设置有输出与供纸滚筒4a的旋转对应的脉冲信号的编码器60(旋转编码器,图3)。该编码器60是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构成要素,其构成用于检测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一个卡合部53a与一个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后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的第二检测单元。该第二检测单元通过控制装置80对与供纸滚筒4a的旋转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换算,从而能够掌握上述卡合后的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此外,本机电机M是本发明中的一个驱动源。
图1A、图1B、图1C是简化示出第二印刷单元30b中的版滚筒1的驱动力传递机构K、以及构成驱动力传递机构K的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及橡胶滚筒2的驱动传递部的示意图。图2A、图2B、图2C是简化示出一个版滚筒齿轮51与一个离合器53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在图2A中,在图的左端示出了一个离合器53,在图的左右方向中央示出了一个版滚筒齿轮51,在图的右端示出了一个离合器53的卡合部53a与一个版滚筒齿轮51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卡合的状态。在设于版滚筒1的版滚筒轴1c,可旋转地设置有版滚筒齿轮51。详细而言,在第一印刷单元30a中,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连接并可一体旋转。另外,在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中,各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不连接,而经由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连接。版滚筒齿轮51与传递来自本机电机M的驱动力(以下简称为动力)的橡胶滚筒齿轮52啮合,且与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同步地旋转。各驱动力传递机构K具备:用于将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传递至各印刷单元30a~30d的加压滚筒齿轮(未图示)的齿轮传递机构(未图示);与加压滚筒齿轮(未图示)啮合而将传递到加压滚筒齿轮(未图示)的动力传递至橡胶滚筒轴2a的橡胶滚筒齿轮52;以及与橡胶滚筒齿轮52啮合而向版滚筒轴1c传递动力的版滚筒齿轮51。因此,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经由齿轮传递机构(未图示)传递到全部的印刷单元30a~30d的加压滚筒齿轮(未图示),全部的加压滚筒3旋转。向各加压滚筒齿轮(未图示)传递的动力也向各印刷单元30a~30d的橡胶滚筒齿轮52传递,全部的橡胶滚筒2旋转。向各橡胶滚筒齿轮52传递的动力也向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齿轮51传递,全部的版滚筒1旋转。另外,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是传递使版滚筒1旋转的动力的版滚筒轴1c,其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K的构成要素而分别设于各印刷单元30a~30d。橡胶滚筒2的驱动传递部(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是传递来自橡胶滚筒齿轮52的动力的版滚筒齿轮51,其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K的构成要素而分别设于各印刷单元30a~30d。使版滚筒齿轮51与版滚筒轴1c能接触分离的(可一体旋转的)接触分离单元是离合器53,其是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构成要素。
如图1A、图1B、图1C所示,在版滚筒轴1c以位于版滚筒齿轮51与版滚筒1之间的方式配置有离合器53。该离合器53以可沿版滚筒轴1c的轴向移动且与版滚筒轴1c一体旋转的方式设于版滚筒轴1c。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如后述那样地构成为可卡合脱离。离合器53设于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但在第一(最初的)印刷单元30a没有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是不断传递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的结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被设定作为用于使第二印刷单元至第四印刷单元的各版滚筒1的相位符合同相位的目标相位。这里,将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设定为目标相位,但也可将其他印刷单元30b~30d中的任一印刷单元的版滚筒1的相位设定为目标相位。离合器53被未图示的弹簧始终向版滚筒齿轮51侧施力而构成为与版滚筒齿轮51卡合,但可利用电磁铁等的作用暂时向版滚筒1侧移动以解除与版滚筒齿轮51之间的卡合。
离合器53具有凸状的卡合部53a。版滚筒齿轮51具有凹状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及凹状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印刷用被卡合部51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位相差规定角度。因而,如图1B、图2B所示,当卡合部53a与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卡合时,且如图1C、图2C所示,当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时,版滚筒齿轮51与离合器53一体旋转。即,来自橡胶滚筒齿轮52的动力经由版滚筒齿轮51、离合器53、版滚筒轴1c而使版滚筒1旋转。在卡合部53a与印刷用被卡合部51a、或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未卡合的情况下,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传递至版滚筒齿轮51,但未传递至离合器53、版滚筒轴1c。总之,驱动力传递机构K构成为通过使版滚筒轴1c(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版滚筒齿轮51(橡胶滚筒2的驱动传递部)经由离合器53(接触分离单元)而连接并一体旋转,从而使版滚筒1与其他滚筒2、3同步驱动,通过使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不连接(即分离),从而能够截断对版滚筒1的驱动力的传递。
在图8A、图8B示出了上述离合器53的详细内容。此外,在图8A、图8B中,虽然从图的右侧按离合器53、版滚筒齿轮51、版滚筒1的顺序配置,但在图1A中,从图的右侧按版滚筒1、离合器53、版滚筒齿轮51的顺序配置,版滚筒1的位置在图8A、图8B与在图1A、图1B、图1C不同,但版滚筒1的位置可以是任一位置。在图8A、图8B所示的离合器53具备:经由要与版滚筒齿轮51一体旋转的中继部件51H而安装的驱动驱毂51A;接受来自该驱动驱毂51A的动力并向版滚筒轴1c传递动力的圆盘状的离合器板51B;以及具有使利用弹簧的施力向驱动驱毂51A侧移动施力的离合器板51B从驱动驱毂51A分离的电磁铁D的架(holder)51C。离合器板51B以可与版滚筒轴1c一体旋转且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驱动驱毂51A设有上述凹状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及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与这些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及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的上述凸状的卡合部53a设于离合器板51B。
具体而言,在图8B所示的离合器53接通(ON)时、即在上述卡合时,电磁铁D不起作用,利用弹簧的施力,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的卡合状态被保持(在图8B中,驱动驱毂51A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与离合器板51B的卡合部53a之间的卡合状态被保持)。在图8A所示的离合器53断开(OFF)时,离合器53的离合器板51B由于电磁铁D的作用反抗弹簧的施力而向电磁铁D的方向滑动,以解除卡合状态。因此,在该情况下,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构成为不向版滚筒轴1c传递。
图3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80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在控制装置80中,上述本机电机M、编码器60、设于各印刷单元30b~30d的离合器53、设于各印刷单元30a~30d的后述原点传感器74以及后述接近传感器70被连接。该控制装置80构成为除具备:进行运算处理等的微处理器81(也可是程序装置(sequencer));存储数据及规定的程序(运算式或者表格等)的ROM(只读存储器)82;可存储与机械旋转数等相关的各种的信息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83以外,还具备界面84等,该界面84对在设于控制装置80的外部的装置(未图示)与微处理器81之间的各种信号的交换进行中介。
如图7所示,在各版滚筒1突出设置有印件分堆器(kicker)1d。检测该印件分堆器1d的传感器74固定于各单元30a~30d。该传感器74是与应确认版滚筒1的原点位置的、设于通常的印刷机的传感器(所谓的原点传感器)同样的机构,所以传感器74能够构成为原点传感器。另外,设有用于检测在版滚筒1所具备的离合器53的离合器板51B的位置的接近传感器70(参照图3)。该接近传感器70是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构成要素,其构成检测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已卡合(啮合)的情况的第一检测单元。此外,使用第一检测单元,也可检测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卡合部53a与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已卡合(啮合)。另外,如图8A、图8B所示,接近传感器70被安装于上述架51C。在图8B中,示出了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或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已卡合(啮合)的情况,离合器板51B从接近传感器70远离,通过接近传感器70检测该远离,从而检测上述已卡合(啮合)。与此相反,在图8A中,示出了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或印刷用被卡合部51a)未卡合(未啮合)的情况,离合器板51B靠近接近传感器70,通过接近传感器70检测该靠近,从而检测上述未卡合(未啮合)的情况。此外,作为接近传感器70,一般使用磁式的传感器,但也可以是光电式的传感器。
参照附图及图9的流程图,同时对适用本发明涉及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全自动换版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关于该动作的控制,通过基于操作者按下一次按钮等的操作指示,控制装置80自动指示一系列的操作。
在从图4A所示的印刷位置使各版滚筒1为同相位并同时进行换版的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确认印刷是否结束。印刷结束,在步骤S2,当存在基于操作者按下一次按钮等的操作指示时,在步骤S3,解除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所具备的所有离合器53。具体而言,如图4B那样,首先使电磁铁D(参照图8A)作用,解除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离合器53的卡合部53a与版滚筒齿轮51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之间的卡合(参照图1、图4B)。在图4B中,能够确认相对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第二印刷单元30b的版滚筒1的相位偏离相当于第一相位差,另外第三印刷单元30c的版滚筒1的相位偏离相当于第二相位差,另外第四印刷单元30d的版滚筒1的相位偏离相当于第三相位差。接着,如图9的步骤S4及图4C那样,驱动本机电机M而使机械旋转后,在图9的步骤S5使全部离合器53接合。也就是说,如图8B那样解除电磁铁D的作用。于是,离合器53的离合器板51B利用未图示的弹簧向版滚筒齿轮51方向滑动,但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被卡合部51b与卡合部53a的相位变得不同,不进行卡合,版滚筒齿轮51在与离合器53滑动接触的同时旋转。因此,图4C的虚线所示的三个版滚筒1不旋转。此外,在图4A、图4B、图4C、图5A、图5B、图5C中,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中的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不卡合的版滚筒1用虚线示出,卡合的版滚筒1用实线示出。
利用本机电机M的驱动使机械继续旋转时,如图9的步骤S6所示,在离合器53处于啮合位置时,离合器板51B的卡合部53a与驱动驱毂51A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啮合(卡合)。也就是说,第三印刷单元30c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位于卡合位置,离合器53(在图8B中为离合器板51B)利用弹簧的施力向版滚筒齿轮51方向滑动,通过使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在图8B为离合器板51B的卡合部53a与驱动驱毂51A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从而离合器53(或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可一体旋转。因此,版滚筒1因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驱动传递而旋转。换言之,在不旋转的第三印刷单元30c的版滚筒1的相位成为与旋转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的状态(同相位)的同时,第三印刷单元30c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第三印刷单元30c的版滚筒1以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同相位的状态进行旋转(参照图5A)。此外,在图9的步骤S7,控制装置80基于来自接近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确认离合器53是否已可靠地啮合(卡合)。在判断为离合器53已啮合(卡合)的情况下,利用编码器60检测已啮合的离合器53的版滚筒1的角度,并确认版滚筒1旋转的角度是否正确(步骤S8)。
当通过本机电机M的驱动进一步继续机械的旋转时,与第三印刷单元30c同样,如图5B所示,第二印刷单元30b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位于卡合位置,通过利用弹簧的施力使离合器53向版滚筒齿轮51方向滑动并使两者卡合,从而离合器53(或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可一体旋转。因此,版滚筒1利用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驱动传递而旋转。也就是说,第二印刷单元30b的版滚筒1的相位成为与旋转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的状态(同相位)的同时,第二印刷单元30b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被卡合部51b卡合(参照图5B),第二印刷单元30b的版滚筒1在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同相位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参照图5C)。此外,在图9的步骤S7,控制装置80基于来自接近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确认离合器53是否已可靠地啮合(卡合)。在判断为离合器53已啮合(已卡合)的情况下,利用编码器60检测版滚筒1的角度,并确认版滚筒1旋转的角度是否正确(步骤S8)。
当通过本机电机M的驱动进一步继续机械的旋转时,与第三印刷单元30c及第二印刷单元30b同样,如图5C所示,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位于卡合位置,离合器53利用弹簧的施力向版滚筒齿轮51方向滑动而两者卡合(啮合),从而离合器53(或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可一体旋转。因此,版滚筒1利用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驱动传递而进行旋转。也就是说,在第四印刷单元30d的版滚筒1的相位成为与旋转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的状态(同相位)的同时,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被卡合部51b卡合(啮合)(参照图5C),第四印刷单元30b的版滚筒1以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同相位的状态进行旋转(参照图6)。此外,在图9的步骤S7,控制装置80基于来自接近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确认离合器53是否已可靠地啮合(卡合)。在判断为离合器53已啮合(卡合)的情况下,利用编码器60检测已啮合的离合器53的版滚筒1的角度,并确认版滚筒1旋转的角度是否正确(步骤S8)。在啮合时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错误的情况下,在步骤10,报告情况异常并结束对位控制。作为该报告单元,除了在监视器显示字符的单元以外,还存在采用报警器、声音的单元等。此外,图9虽未示出,也可以在使版滚筒1以规定角度旋转也不进行啮合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并用上述报告单元进行报告,结束对位控制。
如上述那样地断开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时,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离合器53(或版滚筒轴1c)与版滚筒齿轮51不连接(即,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分离),因而各版滚筒1不旋转。相对于这些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各版滚筒1,通过使作为目标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利用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进行旋转,从而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中的、从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相近的相位的版滚筒1依次转换为同相位。而且,通过使成为同相位的印刷单元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被卡合部51b卡合,传递来自本机电机M的动力,从而变为同相位的版滚筒1与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同步旋转。
这样,使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的版滚筒1中的相位接近的版滚筒1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第一印刷单元30a的版滚筒1的相位依次一致,从而全部四个版滚筒1的相位成为同相位。此时,控制装置80判断全部的单元30b~30d的版滚筒1的相位成为同相位(图9的步骤S9),结束控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也可不如现有技术那样在各印刷单元设置版滚筒专用电机,而是使用一个驱动源,简单且高效地将全部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转换为同相位。
而且,在进行各印刷单元的换版后,使电磁铁D作用而解除离合器53的卡合部53a与版滚筒齿轮51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之间的卡合。上述啮合解除后,使本机电机M旋转而解除电磁铁D的作用,使卡合部53a与各印刷单元30a~30d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依次卡合。通过进行上述卡合,从而四个版滚筒1从同相位转换为图4A所示的预先确定的不同相位,再次成为可印刷状态。
这里对微调版滚筒1的相位的机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使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各自的版滚筒齿轮51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与离合器53的卡合部53a卡合时,如图6所示,第一印刷单元30a~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全部的版滚筒1设计为同相位。
然而,在实际装配印刷机时,存在因各印刷单元30a~30d间的组装误差等而未成为完全相同的相位的情况。另外,即使最初是同相位,由于因印刷机的长年使用而引起的磨损等,相位也可能偏离。因此,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需要具备版滚筒1的微调机构(上下图像调整机构)。如图7所示,在副框(sub frame)71A、71B分别经由轴承72、72、73、73可旋转地设有版滚筒1及橡胶滚筒2。如上所述,橡胶滚筒2的橡胶滚筒齿轮52向版滚筒1的版滚筒齿轮51传递旋转而两者同步旋转。此外,在图7中未图示离合器53。
向版滚筒齿轮51连结驱动装置R,版滚筒齿轮51利用驱动装置R的驱动可沿图7中箭头方向、即版滚筒轴1c方向移动。版滚筒齿轮51由螺旋齿轮(蜗杆)构成。橡胶滚筒齿轮52由与螺旋齿轮啮合的斜齿轮(蜗轮)构成。使版滚筒齿轮51相对于橡胶滚筒齿轮52沿箭头方向(轴向)移动时,版滚筒1相对于橡胶滚筒2按相当于斜齿轮的齿部的扭转量的量进行旋转。在通常的印刷机中也具备该微调机构且该微调机构是与用于在输送方向上微调印刷位置的、版滚筒1的旋转方向的调整机构(所谓,上下估计调整机构)同样的机构,因而微调机构能够构成作为上下估计调整机构。
接下来,对微调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装配了印刷机后,将各版滚筒1设定为同相位,使其在例如换版位置停止。此时,从各版滚筒1的原点传感器74探测到印件分堆器1d时开始,向控制装置80的RAM83输入编码器60输出的信号的脉冲数。微处理器81将存储于ROM82的预先设定的脉冲信号与该结果进行比较,针对每个版滚筒1的计算修正值。而且,控制部80基于该修正值使各驱动装置R驱动,使印刷单元30a~30d的各版滚筒齿轮51向图7中箭头方向移动,进行各版滚筒1的相位的微调。
此外,该微调不限于印刷机的装配时,也可始终进行该微调。即,在例如印刷机的换版过程中,控制部80构成为以期望的频率(例如1日1次),将上述每个版滚筒1的脉冲信号输出结果与预先设定的脉冲信号进行比较而算出修正值。基于该结果,控制部80在下一次换版时,如上述那样地驱动各驱动装置R而使各版滚筒齿轮51移动,以进行各版滚筒1的相位的微调。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不用如现有技术那样地在各版滚筒设置电机、编码器,使用现有的上下估计调整机构、原点传感器,以一个驱动源就能实现将各单元的版滚筒设定为同相位。
另外,利用第一检测单元70检测各印刷单元30b~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的情况,且通过利用第二检测单元60检测卡合时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确认已可靠地进行卡合、以及到卡合位置为止的版滚筒1正确进行了旋转。因此,能够立即掌握版滚筒1的异常(旋转异常)。
图10A、图10B、图10C是简化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示意图。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不重复进行说明。在版滚筒轴1c可旋转地设有版滚筒齿轮61。在版滚筒1与版滚筒齿轮61的与版滚筒1对置的端面之间,以相对于版滚筒轴1c可轴向移动且一体旋转的方式设有印刷用离合器62。在与版滚筒齿轮61的另一端面对置的位置,以相对于版滚筒轴1c可轴向移动且一体旋转的方式设有同相位用离合器63。这些印刷用离合器62及同相位用离合器63分别构成为相对于版滚筒齿轮61可卡合脱离。在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分别设置有两个离合器62、63,但在最初(第一)的印刷单元30a没有设置。
印刷用离合器62利用未图示的弹簧始终被向版滚筒齿轮61侧施力,且以与版滚筒齿轮61卡合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印刷用离合器62利用电磁铁等的作用暂时向远离版滚筒齿轮6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解除与版滚筒齿轮61的卡合。同相位用离合器63构成为利用未图示的弹簧始终向与版滚筒齿轮61的相反侧施力,且不与版滚筒齿轮61卡合。另一方面,同相位用离合器63利用电磁铁等的作用,暂时向与版滚筒齿轮61卡合的方向移动,从而能与版滚筒齿轮61卡合。
在版滚筒齿轮61的轴向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凸状的印刷用卡合部61a及凸状的同相位用卡合部61b。两个卡合部61a、61b的旋转方向中的相位互相为同相位。另外,在印刷用离合器62设有凹状的印刷用被卡合部62a,在同相位用离合器63设有凹状的同相位用被卡合部63a。印刷用被卡合部62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63a的旋转方向中的相位互相相差规定角度。
如图10B所示,印刷用离合器62利用弹簧的施力向版滚筒齿轮61的方向移动,在印刷用卡合部61a与印刷用被卡合部62a卡合时,版滚筒齿轮61与印刷用离合器62一体旋转。即,来自橡胶滚筒齿轮52的动力经由版滚筒齿轮61、印刷用离合器62、版滚筒轴1c而使版滚筒1旋转。此时,同相位用离合器63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的作用,向远离版滚筒齿轮61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同相位用离合器63与版滚筒齿轮61之间的卡合。
如图10C所示,同相位离合器63利用电磁铁等的施力向版滚筒齿轮61的方向移动,同相位用卡合部61b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63a卡合时,版滚筒齿轮61与同相位用离合器63一体旋转。即,来自橡胶滚筒齿轮52的动力经由版滚筒齿轮61、同相位用离合器63与版滚筒轴1c使版滚筒1旋转。此时,印刷用离合器62利用未图示的电磁铁等的作用,向远离版滚筒齿轮61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印刷用离合器62与版滚筒齿轮61之间的卡合。在印刷用离合器62与版滚筒齿轮61未卡合的情况下,橡胶滚筒齿轮52的旋转传递到版滚筒齿轮61,但不传递到两个离合器62、63、版滚筒轴1c。
此外,可任意地设定在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中的哪一个设置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另外,也可设卡合部为凹状,被卡合部为凸状。另外,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的轴向的配置也能够任意设定。另外,可准备两个版滚筒齿轮,使两个版滚筒齿轮与两个离合器62、63分别对应。另外,版滚筒齿轮与离合器并不仅限于互相凹凸卡合的结构,也可以通过指定的相位使用有吸附作用的齿轮和离合器。
另外,在图10A、图10B、图10C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上述的实施例那样的微调机构。
以上,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是这样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该印刷机具备:多个印刷单元30a~30d,各印刷单元30a~30d具有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1、转印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2以及与该橡胶滚筒2一起夹着纸张P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3;驱动力传递机构K,其是在使所述各印刷单元30a~30d的各滚筒1、2、3同步驱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K,且具有向所述版滚筒1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2、3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所述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构成为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以及驱动源,驱动该驱动力传递机构K,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30a~30d中的、所述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并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K,从而使以不同相位驱动的所述各版滚筒1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1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依据上述结构,例如在根据印刷操作,进行全部同时进行各版滚筒1的换版的换版操作、同时清扫版夹装置的清扫操作或者进行检查等的维护操作(以下总称这些全部的操作为版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将全部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设为同相位。也就是说,使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分离,解除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之间的连动状态。通过在该解除状态下驱动驱动源,从而使以不同相位驱动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1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依次一致,能够将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转换为同相位。此外,在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成为同相位时,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成为连动状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是如下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具备:多个印刷单元30a~30d,具有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1、转印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2以及与该橡胶滚筒2一起夹着纸张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3,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构成为以预先确定的不同相位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K,使所述各印刷单元30a~30d的各滚筒1、2、3同步驱动,其具有向所述版滚筒1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驱动源,驱动该驱动力传递机构K,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包括接触分离单元,所述接触分离单元使所述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构成为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30a~30d中的、所述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从而通过使所述驱动源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K,使所述多个印刷单元30a~30d的各版滚筒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1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依据上述结构,例如在根据印刷操作进行版操作的情况下,能够设全部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为同相位。也就是说,通过接触分离单元使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分离,解除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之间的连动状态。通过在该解除状态下驱动驱动源,从而使以不同相位驱动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1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依次一致,能够将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转换为同相位。此外,在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成为同相位的时刻,通过接触分离单元使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与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成为连动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版滚筒1的驱动传递部包括构成为与所述版滚筒1一体旋转的版滚筒轴1c,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包括向所述版滚筒轴1c传递动力的版滚筒齿轮51,所述接触分离单元具有对从所述版滚筒齿轮51向该版滚筒轴1c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断开的离合器53,对应所述全部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中的除作为目标的版滚筒以外的版滚筒而设置,所述离合器53及所述版滚筒齿轮51中的任一个具有卡合部53a,另一个具有可与所述卡合部53a卡合的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及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从所述卡合部53a与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已卡合的可印刷的状态断开所述离合器53以解除所述卡合后,用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K,所述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与其他版滚筒1的相位一致之前使被断开的所述离合器53接通,从而所述卡合部53a与该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从以与所述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接近的相位旋转的版滚筒1的相位开始,依次转换成与作为所述目标的版滚筒1的相位相同的相位。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在安装于所述版滚筒1的版在圆周方向的位置的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对该版滚筒1的相位进行微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所述版滚筒齿轮51由螺旋齿轮构成,所述橡胶滚筒2包括与该版滚筒齿轮51啮合且由斜齿轮构成的橡胶滚筒齿轮52,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构成为使该版滚筒齿轮51可相对于该橡胶滚筒齿轮52沿轴向移动,通过该版滚筒齿轮51相对于该橡胶滚筒齿轮52向轴向的移动,从而各印刷单元30b~30d的该版滚筒1的相位得以微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70,检测所述各印刷单元30b~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已卡合;以及第二检测单元60,检测该卡合时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
依据上述结构,利用第一检测单元70检测各印刷单元30b~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已卡合,且利用第二检测单元60检测已卡合时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确认是否可靠地进行卡合及版滚筒到卡合位置为止的旋转是否正确进行。因此,能够立即掌握版滚筒1的异常。
依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使用印刷机的驱动源(一个驱动源),就能简易且高效地将各印刷单元30a~30d的版滚筒1设定(转换)为同相位。
另外,能够得到可进行上述同相位设定(转换)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
另外,利用在离合器53与版滚筒齿轮51中的任一个设置印刷用被卡合部51a,在另一个设置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这一简易结构,能够得到上述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
另外,使用现有的上下估计调整机构,可进行版滚筒1的相位的微调。
另外,利用使螺旋齿轮相对于斜齿轮轴向移动这一简易结构,可进行版滚筒1的相位的微调。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的变更。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用于全自动换版操作,但也可用于进行同时清扫版夹装置的操作、维护操作的情况。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是平板胶印机,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版滚筒的印刷机,也可以是轮转纸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柔版印刷机之类的印刷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具备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第一印刷单元30a没有设置离合器53,但也可实施在具备作为目标的版滚筒1的印刷单元30a设置离合器5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中,构成为利用啮合式的离合器来使动力的传递间断,但也可利用摩擦式的离合器来使动力的传递间断。
另外,在图10A、图10B、图10C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在离合器63与版滚筒轴1c之间设置用于将离合器63固定于版滚筒轴1c的油压架。该油压支架具备被放入工作油的油压室、以及对油压室内的工作油加压的活塞。因此,通过操作活塞而对工作油加压,从而用被加压的工作油使油压室的径向两端的壁膨胀,能够将离合器63固定于版滚筒轴1c。另外,通过解除对工作油的加压,从而能够缓解固定于版滚筒轴1c的离合器63以解除固定。通过设置这样油压支架,从而具有能够相对版滚筒轴1c无阶梯地调整离合器63的相位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第二印刷单元30b~第四印刷单元30d的卡合部53a与同相位用被卡合部51b卡合的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的第二检测单元构成为输出与供纸滚筒4a的旋转相应的脉冲信号的编码器60,但也可作为构成为直接检测版滚筒1的旋转角度的编码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在具有版滚筒的印刷机中极为有用。
符号说明
1版滚筒        1c版滚筒轴(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
2橡胶滚筒      3加压滚筒
4过渡滚筒      30a~30d印刷单元
51版滚筒齿轮(橡胶滚筒的驱动传递部)
51a印刷用被卡合部    51b同相位用被卡合部
52橡胶滚筒齿轮       53离合器(接触分离单元)
53a卡合部            60编码器(第二检测单元)
61版滚筒齿轮         61a印刷用卡合部
61b同相位用卡合部    62印刷用离合器
62a印刷用被卡合部    63同相位用离合器
63a同相位用被卡合部  70接近传感器(第一检测单元)
74原点传感器         80控制装置
81微处理器           82ROM
83RAM                84界面
M本机电机            R驱动装置

Claims (6)

1.一种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所述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单元、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驱动源,其中,各印刷单元具有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被转印有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以及与该橡胶滚筒一起夹着纸张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各印刷单元的各滚筒同步驱动,且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向所述版滚筒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构成为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的特征在于,
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中的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并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从而使以不同相位驱动的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2.一种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包括多个印刷单元、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驱动源,其中,所述多个印刷单元包括保持被供给墨水的版的版滚筒、被转印有该版上的墨水的橡胶滚筒、以及与该橡胶滚筒一起夹着纸张并加以输送的加压滚筒,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构成为以预先确定的不同相位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各印刷单元的各滚筒同步驱动,且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向所述版滚筒传递驱动力的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以及向所述版滚筒以外的其他滚筒传递驱动力的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包括接触分离单元,所述接触分离单元使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能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接触分离,
所述接触分离单元构成为进行所述各印刷单元中的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与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的接触分离,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驱动力传递机构,使所述多个印刷单元的各版滚筒的相位与作为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一致,将所述各版滚筒的相位转换为同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版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包括:构成为与所述版滚筒一体旋转的版滚筒轴,
所述其他滚筒的驱动传递部包括向所述版滚筒轴传递动力的版滚筒齿轮,
所述接触分离单元包括对从所述版滚筒齿轮向所述版滚筒轴的动力传递进行接通/断开的离合器,所述接触分离单元对应所述全部的印刷单元的版滚筒中的除作为目标的版滚筒以外的版滚筒而设置,
所述离合器及所述版滚筒齿轮中的任一个包括卡合部,另一个包括能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印刷用被卡合部及同相位用被卡合部,
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印刷用被卡合部相卡合的能印刷的状态下断开所述离合器并解除所述卡合后,用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与其他版滚筒的相位一致之前接通断开的所述离合器,从而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同相位用被卡合部卡合,从以与作为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接近的相位旋转的版滚筒的相位开始,依次转换成与作为所述目标的版滚筒的相位相同的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包括:调整安装于所述版滚筒的版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的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对所述版滚筒的相位进行微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版滚筒齿轮由螺旋齿轮构成,所述橡胶滚筒包括与该版滚筒齿轮啮合且由斜齿轮构成的橡胶滚筒齿轮,
所述上下图像调整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版滚筒齿轮能相对于所述橡胶滚筒齿轮沿轴向移动,
通过所述版滚筒齿轮相对于所述橡胶滚筒齿轮向轴向的移动,从而各印刷单元的所述版滚筒的相位得以微调。
6.根据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装置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各印刷单元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同相位用被卡合部是否已卡合;以及第二检测单元,检测该卡合时的版滚筒的旋转角度。
CN201310048779.XA 2012-02-16 2013-02-06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2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1578 2012-02-16
JP2012-031578 2012-02-16
JP2012061656 2012-03-19
JP2012-061656 2012-03-19
JP2012-272729 2012-12-13
JP2012272729A JP6116224B2 (ja) 2012-02-16 2012-12-13 印刷機の版胴位相切替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2981A true CN103252981A (zh) 2013-08-21
CN103252981B CN103252981B (zh) 2015-10-07

Family

ID=4891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7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2981B (zh) 2012-02-16 2013-02-06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16224B2 (zh)
CN (1) CN103252981B (zh)
DE (1) DE102013202317C5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7285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输纸质量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5618B2 (ja) * 2013-08-26 2015-11-17 リョービMhiグラフ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印刷機の制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312590A (en) * 1989-10-09 1991-04-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and process for register adjustment on a printing press with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units
EP0834398A1 (de) * 1996-10-02 1998-04-08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Antrieb für eine Bogendruckmaschine
EP0997273A2 (de) * 1998-09-15 2000-05-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werk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2000272085A (ja) * 1999-01-20 2000-10-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枚葉印刷機の駆動装置
CN102211449A (zh) * 2010-03-22 2011-10-1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具有多个印刷装置的轮转印刷机中更换印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664A1 (de) * 1999-11-08 2001-05-1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orrichtung zur Sicherung eines korrekten Zahneingriffes beim Einkoppeln zweier Zahnräder
JP2007062375A (ja) * 2005-08-30 2007-03-15 Heidelberger Druckmas Ag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ための駆動装置
JP5625189B2 (ja) 2010-07-28 2014-11-19 株式会社Lixil 洗浄タンク装置及び玉鎖への固定部材の固定方法
JP2012061656A (ja) 2010-09-15 2012-03-2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吸引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ンク吸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312590A (en) * 1989-10-09 1991-04-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and process for register adjustment on a printing press with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units
EP0834398A1 (de) * 1996-10-02 1998-04-08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Antrieb für eine Bogendruckmaschine
EP0997273A2 (de) * 1998-09-15 2000-05-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werk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2000272085A (ja) * 1999-01-20 2000-10-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枚葉印刷機の駆動装置
CN102211449A (zh) * 2010-03-22 2011-10-1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具有多个印刷装置的轮转印刷机中更换印版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7285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输纸质量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2981B (zh) 2015-10-07
DE102013202317C5 (de) 2024-05-08
DE102013202317B4 (de) 2019-11-07
JP2013224010A (ja) 2013-10-31
DE102013202317A1 (de) 2013-08-22
JP6116224B2 (ja)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46081B1 (en) Processing paper and other webs
JP5356433B2 (ja) シート状の被印刷体を処理する機械のためのモジュール
CN101342811B (zh) 单张纸胶版印刷机中改进的印版更换
CN102211449B (zh) 用于在具有多个印刷装置的轮转印刷机中更换印版的方法、轮转印刷机和控制装置
EP1717031A2 (en) Printing press
CN101948052B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JPH01196342A (ja) 印刷機
US7011022B2 (en) Offset printing press unit with removable cylinders
CN100581953C (zh) 纸张送进装置及成像装置
CN103252981A (zh) 印刷机的版滚筒相位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0410073C (zh) 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JP2007062376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機の版胴に可撓性の刷版を張設する際に版胴を押圧するための装置
US3800698A (en) Disconnect arrangement for multi-unit printing press
CN102431277A (zh) 用于印刷机的增强观测虚拟主机控制系统
JP2013169696A (ja) バリアブル印刷機
CN101712226B (zh) 用于在页张的两面上进行印刷的单张纸胶印机
CN202038009U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滚印盖章装置
CN100489331C (zh) 用于可遥控地操作夹紧元件的装置
CN101081561B (zh) 用于运行单张纸印刷机的方法
CN101108550B (zh) 交换滚筒型轮转机
JP2003127322A (ja) 輪転印刷機
US20090282997A1 (en) Method For Engagement Of Cylinders With Different Revolution Rates In Correct Phase And Sheet-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Having The Cylinders
JP6626984B2 (ja) 枚葉紙輪転印刷機のための駆動装置
JP2014117825A (ja) 印刷機の版胴位相切替え装置
EP1036664B1 (en) Drum type printer having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ransverse position of printed im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YOBI MHI GRAPHIC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YOBI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08

Address after: Hiroshima Japan

Applicant after: Ryobi Ltd.

Address before: Hiroshim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Ryobi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