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7983B - 反冲起动器 - Google Patents
反冲起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37983B CN103237983B CN201180057920.1A CN201180057920A CN103237983B CN 103237983 B CN103237983 B CN 103237983B CN 201180057920 A CN201180057920 A CN 201180057920A CN 103237983 B CN103237983 B CN 1032379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tchet component
- drive pulley
- rope reel
- ratchet
- ki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3/00—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5/00—Other power-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2N5/00 - F02N13/00
- F02N15/02—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 F02N15/022—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starter comprising an intermediate clutch
- F02N15/027—Gearing between starting-engines and started engines;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thereof the starter comprising an intermediate clutch of the pawl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3/00—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3/02—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pull-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反冲起动器,其具备能够顺畅地在驱动滑轮的内周面上滑动且能够低成本地制造的棘轮构件。具备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轴孔(14b)的圆形截面的棘轮构件(16)。所述棘轮构件(16)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14b)内的转动轴部(16a)、从所述转动轴部(16a)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延伸的臂部(16b)、及从所述臂部(16b)以与所述转动轴部(16a)平行的方式弯曲而延伸的前端部(16c)。所述棘轮构件(16)在绳卷筒(14)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通过转动而与驱动滑轮(15)卡合,从而将所述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所述驱动滑轮(15)传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拉拽反冲绳而使绳卷筒旋转,并将该绳卷筒的旋转经由棘轮机构向与发动机的曲轴连结的驱动滑轮等旋转构件传递而使发动机起动的反冲起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通过对卷绕于绳卷筒的反冲绳进行牵引而使绳卷筒旋转,将该绳卷筒的旋转向驱动滑轮等传递,使与该驱动滑轮结合的发动机的曲轴旋转而使发动机起动的反冲起动器。
在这样的反冲起动器中,设有用于将绳卷筒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传递的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形成为在牵引反冲绳而使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与驱动滑轮卡合而向驱动滑轮侧传递旋转力,另一方面,在发动机起动之后,与驱动滑轮不再卡合,不再将发动机的旋转力向绳卷筒侧传递。
例如,在同一申请人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使用了由臂部和在该臂部的一端大致直角地弯曲的转动轴部形成的棒状的棘轮构件。在该棘轮机构中,在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向外径方向突出,突出的棘轮构件与驱动滑轮卡合而传递旋转力。而且,在发动机起动之后,突出的棘轮构件返回到收容位置,与驱动滑轮不卡合。
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棘轮机构中,在具有与驱动滑轮的内周面抵接的可能性的棘轮构件的前端形成倾斜面,由此,防止棘轮构件的前端面与驱动滑轮的开口的端缘卡合而发生锁定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反冲起动器在驱动滑轮设置开口窗,并使棘轮构件与该开口窗卡合,但除此之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也已知有使棘轮构件与设置在驱动滑轮的内周壁上的凹部卡合的类型的反冲起动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902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1-125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棘轮机构中,由于使用了在前端形成有倾斜面的棘轮构件,因此不仅需要使棘轮构件弯曲的加工,而且也需要形成倾斜面的加工。因此,分别需要不同的加工工序,相应地,制造成本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对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棘轮机构进行进一步改良,提供一种能够不损害功能/·性能地降低制造成本的反冲起动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作出,其特征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以下的点。
即,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反冲起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绳卷筒,其在中央设置有棘轮安装部;驱动滑轮,其以覆盖所述棘轮安装部的方式配置;棘轮构件,其安装于所述棘轮安装部,且配置在所述驱动滑轮的内侧;及控制构件,其与所述绳卷筒同轴地安装成被赋予摩擦阻力而能够转动,且具备能够与所述棘轮构件卡合的卡合部,在所述棘轮安装部形成有与所述绳卷筒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孔,所述棘轮构件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轴孔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内的转动轴部、从所述转动轴部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延伸的臂部、及从所述臂部以与所述转动轴部平行的方式弯曲而延伸的前端部,此外,所述棘轮构件在所述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所述臂部被压靠在所述控制构件的卡合部,由此所述前端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通过转动而与所述驱动滑轮卡合,从而将所述绳卷筒的旋转力向所述驱动滑轮传递。
(本发明第二方面)
本发明第二方面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还在于以下的点。
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滑轮上形成有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贯通的开口。
(本发明第三方面)
本发明第三方面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还在于以下的点。
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滑轮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接受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
本发明第四方面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第二或第三方面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还在于以下的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而与所述驱动滑轮卡合时,所述前端部由形成于所述绳卷筒的承受部支承。
(本发明第五方面)
本发明第五方面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还在于以下的点。
即,其特征在于,具备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用于朝着不使所述前端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棘轮构件施力。
发明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如上所述,棘轮构件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在棘轮安装部上形成的轴孔内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内的转动轴部、从所述转动轴部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延伸的臂部、及从所述臂部以与所述转动轴部平行的方式弯曲而延伸的前端部。因此,无需在前端形成倾斜面,仅通过弯曲工序就能够制造,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棘轮构件的前端部是与旋转轴平行地设置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在该前端部的轴向侧面的曲面处与驱动滑轮的内周面抵接,因此在驱动滑轮上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形成得较小。即,在棘轮构件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时,前端部能够在驱动滑轮的内周面上顺畅地滑动,棘轮构件与驱动滑轮未锁定。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如上所述,在驱动滑轮形成有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贯通的开口。因此,在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的一端由轴孔支承,另一端由承受部支承,与绳卷筒一起旋转。此时,棘轮构件贯通驱动滑轮的开口,因此经由开口将绳卷筒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传递。
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如上所述,在驱动滑轮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接受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因此,在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的前端部与驱动滑轮的凹部卡合。因此,经由凹部而将绳卷筒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传递。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承受负载的棘轮构件的旋转轴部及前端部均与旋转轴平行地设置,因此在使棘轮构件倾斜的方向、使棘轮构件脱落的方向上没有作用负载。因此,与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棘轮构件等相比,能够防止棘轮构件的脱落。
另外,本发明第四方面如上所述,在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而与所述驱动滑轮卡合时,所述前端部由形成于所述绳卷筒的承受部支承,因此在棘轮构件与驱动滑轮卡合而使发动机起动时,即使发动机侧的负载作用于棘轮构件,由于棘轮构件的转动轴部侧和前端部侧的两端部由绳卷筒支承,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棘轮构件的倾斜。
另外,由于支承于承受部的前端部作为与旋转轴平行的轴而设置,因此即使没有沿着径向较大地取得前端部,也能够在大范围内使前端部与承受部卡合。因此,能够使发动机起动时的负载分散而提高耐力性,并且能够实现径向的紧凑化。
另外,本发明第五方面如上所述,具备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用于朝着不使所述前端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棘轮构件施力,因此在使反冲绳返回时,向收容方向对棘轮施力,能够使棘轮构件可靠地向非卡合位置退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a)侧视图、(b)底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图,是表示棘轮构件处于收容位置的状态的图。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从收容位置向卡合位置压出的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图,是表示棘轮构件处于卡合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图,是表示棘轮构件处于收容位置的状态的图。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将棘轮构件从收容位置向卡合位置压出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图,是表示棘轮构件处于卡合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棘轮构件的(a)侧视图、(b)底面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的反冲起动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中,在以收容反冲起动器的主要结构并且覆盖发动机的侧面部的方式形成的起动器壳体10的内侧面上以与发动机的曲轴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卷筒支轴11。在该卷筒支轴11的外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有卷绕了反冲绳12的绳卷筒14。
如图1及图3所示,反冲绳12卷绕于在绳卷筒14的外周形成的卷筒部14d上,一端固定于绳卷筒14,并且另一端从形成于起动器壳体10的开口(未图示)向起动器壳体10的外方拉出。绳卷筒14形成为通过对该拉出的反冲绳12进行牵引,而以卷筒支轴11为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
在绳卷筒14与卷筒支轴11之间,如图1所示,配置有反冲盘簧13,该反冲盘簧13用于使通过反冲绳12的牵引而旋转的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拉出的反冲绳12向绳卷筒14回卷。反冲盘簧13的一端侧固定于绳卷筒14,并且另一端固定于卷筒支轴11,且反冲盘簧13以如下方式动作:在对反冲绳12进行拉拽操作而使绳卷筒14旋转时,向反冲盘簧13蓄积旋转力,通过松开反冲绳12而利用蓄积于反冲盘簧13的旋转力使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将向起动器壳体10的外侧拉出的反冲绳12回卷于绳卷筒14。
如图1所示,在绳卷筒14的中央,朝向从起动器壳体10背离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圆柱状的棘轮安装部14a,以覆盖该棘轮安装部14a的方式配置有大致有底圆筒状的驱动滑轮15。该驱动滑轮15通过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而用于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发动机侧传递。在该驱动滑轮15的周壁上,如图3等所示,4个开口15b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能够与后述的棘轮构件16卡合。
另外,在该绳卷筒14的棘轮安装部14a形成有两个轴孔14b,该轴孔14b在偏心位置具有与所述的卷筒支轴11的轴线(绳卷筒14的旋转轴)平行的轴线,在这两个轴孔14b分别支承有能够转动的棘轮构件16。因此,该棘轮构件16配置在驱动滑轮15的内侧,该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卡合,由此将绳卷筒14的发动机起动方向的旋转向驱动滑轮15传递。
如图2所示,该棘轮构件16是以钢材等为原料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14b内的转动轴部16a、使所述转动轴部16a的敞开端部侧弯曲成大致直角的臂部16b、将所述臂部16b的前端弯曲成与所述转动轴部16a平行的前端部16c,是前端部16c形成得比转动轴部16a稍短的大致コ字状的构件。
如图4所示,该棘轮构件16以转动轴部16a为中心而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详细而言,在从图4(a)所示的收容位置到图4(c)所示的卡合位置之间能够转动。
在图4(a)所示的收容位置,棘轮构件16由于前端部16c与设于棘轮安装部14a的切口14e的内侧抵接,而其转动受到限制(参照图3)。另一方面,在图4(c)所示的卡合位置,棘轮构件16由于前端部16c与在比绳卷筒14的棘轮安装部14a靠外径方向设置的承受部14c抵接,而其转动受到限制。
在所述轴孔14b的附近形成有弹簧座,由该弹簧座保持的受扭螺旋弹簧20向所述棘轮构件16作用,朝着不使前端部16c向绳卷筒14的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棘轮构件16施力。因此,棘轮构件16在绳卷筒14未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的状态下,被向所述收容位置施力。
另外,如图1所示,在所述卷筒支轴11的端面上通过固定螺钉17安装有控制构件18,通过该控制构件18防止所述绳卷筒14从卷筒支轴11脱落。在该控制构件18中,用于供固定螺钉17贯通的螺纹孔18b形成在控制构件18中央的筒部18a,在该筒部18a的周围安装有摩擦弹簧19。该摩擦弹簧19从外周方向将控制构件18的筒部18a紧固,而在筒部18a与固定螺钉17之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至少能够克服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力的摩擦力)。因此,该控制构件18以能够对卷筒支轴11赋予摩擦阻力而转动的方式安装。
在该控制构件18的棘轮构件16侧的面上,如图1、图3等所示,突出形成有能够与棘轮构件16卡合的卡合部18c。该卡合部18c在棘轮构件16伴随着绳卷筒14的旋转而旋转时,与棘轮构件16卡合,用于使棘轮构件16向与承受部14c抵接的方向(卡合位置)转动。此外,如后所述,转动的棘轮构件16贯通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并与开口15b的端缘卡合,由此,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15侧传递。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动作。
在发动机的起动操作前,如图3所示,棘轮构件16在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下被向收容位置施力,前端部16c被配置成从驱动滑轮15背离的状态。
当从该状态开始牵引反冲绳12时,如图4(a)所示,绳卷筒14旋转,棘轮构件16与绳卷筒14一体旋转。此时,控制构件18以规定的旋转阻力安装于卷筒支轴11,因此不旋转,如图4(b)所示,棘轮构件16的臂部16b与控制构件18的卡合部18c抵接。并且,棘轮构件16进一步与绳卷筒14一起旋转,因此臂部16b进一步被压靠于卡合部18c,前端部16c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此时,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位于棘轮构件16的外周侧的情况下,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一边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滑动,一边旋转至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
当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旋转到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时,如图4(c)所示,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贯通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该前端部16c与在绳卷筒14的外径方向上形成的承受部14c抵接。由此,棘轮构件16的转动停止,维持图5所示的卡合位置。并且,在维持该卡合位置的同时,棘轮构件16也与绳卷筒14成为一体而旋转。此时,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的缘部与棘轮构件16的臂部16b卡合,因此驱动滑轮15也与绳卷筒14一体旋转,从而能够使发动机起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绳卷筒14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下旋转时,控制构件18经由卡合部18c而被按压于棘轮构件16,因此克服摩擦弹簧19的旋转阻力而与绳卷筒14一体地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
在发动机起动之后,对应于曲轴的旋转而驱动滑轮15进行旋转,绳卷筒14相对地进行反向旋转,因此棘轮构件16被压回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的缘部,向收容位置的方向转动。因此,棘轮构件16从驱动滑轮15背离,所以发动机侧的旋转不再向绳卷筒14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发动机未起动的情况下,通过松缓反冲绳12,也利用蓄积于反冲盘簧13的旋转力来使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反冲绳12向绳卷筒14回卷。此时,棘轮构件16也与绳卷筒14一体地向反方向旋转,控制构件18的卡合部18c将棘轮构件16的臂部16b压回,进而在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下,棘轮构件16向收容位置转动。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棘轮构件16的端面等不需要加工,因此仅通过弯曲工序就能够制造,从而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棘轮构件16。
而且,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是与绳卷筒14的旋转轴(卷筒支轴11)平行地设置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因此在该前端部16c的轴向侧面的曲面处与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抵接,从而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形成得较小。即,当棘轮构件16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时,前端部16c能够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顺畅地滑动,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未锁定。
另外,在驱动滑轮15上形成有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能够贯通的开口15b,贯通了该开口15b的所述前端部16c由形成在所述绳卷筒14上的承受部14c支承。因此,绳卷筒14在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16的一端(转动轴部16a)由轴孔14b支承,另一端(前端部16c)由承受部14c支承,而与绳卷筒14一起旋转。此时,棘轮构件16贯通驱动滑轮15的开口15b,因此经由开口15b而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15传递。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承受部14c支承的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设为与绳卷筒14的旋转轴(卷筒支轴11)平行的轴,因此即使没有沿着径向较大地取得前端部16c,也能够在大范围内使前端部16c与承受部14c卡合。因此,能够使发动机起动时的负载分散而提高耐力性,并且能够实现径向的紧凑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在于驱动滑轮15的形状不同。即,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滑轮15使棘轮构件16与开口15b卡合,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滑轮15使棘轮构件16与设置在内周壁上的凹部15c卡合。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在以收容反冲起动器的主要结构并将发动机的侧面部覆盖的方式形成的起动器壳体10的内侧面上以与发动机的曲轴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卷筒支轴11。在该卷筒支轴11的外周旋转自如地装配有卷绕反冲绳12的绳卷筒14。
如图6及图7所示,反冲绳12卷绕在形成于绳卷筒14的外周的卷筒部14d上,一端固定于绳卷筒14,并且另一端从形成于起动器壳体10的开口(未图示)向起动器壳体10的外方拉出。绳卷筒14形成为通过牵引该拉出的反冲绳12,而以卷筒支轴11为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
在绳卷筒14与卷筒支轴11之间,如图6所示,配置有反冲盘簧13,该反冲盘簧13用于使通过反冲绳12的牵引而旋转的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拉出的反冲绳12向绳卷筒14回卷。反冲盘簧13的一端侧固定于绳卷筒14,并且另一端固定于卷筒支轴11,且反冲盘簧13如下所述进行动作:对反冲绳12进行拉拽操作而使绳卷筒14旋转时,向反冲盘簧13蓄积旋转力,通过松开反冲绳12而利用蓄积于反冲盘簧13的旋转力使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向起动器壳体10的外侧拉出的反冲绳12回卷于绳卷筒14。
如图6所示,在绳卷筒14的中央,向从起动器壳体10背离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圆柱状的棘轮安装部14a,并以覆盖该棘轮安装部14a的方式配置大致有底圆筒状的驱动滑轮15。该驱动滑轮15用于通过安装于发动机的曲轴而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发动机侧传递。在该驱动滑轮15的周壁上,如图7等所示,4个凹部15c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在后述的棘轮构件16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时,能够接受该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
另外,在该绳卷筒14的棘轮安装部14a形成有两个轴孔14b,该轴孔14b在偏心位置具有与所述的卷筒支轴11的轴线(绳卷筒14的旋转轴)平行的轴线,在这两个轴孔14b分别能够转动地支承有棘轮构件16。因此,该棘轮构件16配置在驱动滑轮15的内侧,该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卡合,由此将绳卷筒14的发动机起动方向的旋转向驱动滑轮15传递。
如图2所示,该棘轮构件16是以钢材等为原料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14b内的转动轴部16a、将所述转动轴部16a的敞开端部侧弯曲成大致直角的臂部16b、将所述臂部16b的前端以与所述转动轴部16a平行的方式弯曲的前端部16c,是前端部16c形成得比转动轴部16a稍短的大致コ字状的构件。
如图8所示,该棘轮构件16能够以转动轴部16a为中心而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详细而言,能够在从图8(a)所示的收容位置到图8(c)所示的卡合位置之间转动。
在图8(a)所示的收容位置,棘轮构件16由于前端部16c与设置于棘轮安装部14a的切口14e的内侧抵接,而其转动受到限制(参照图7)。另一方面,在图8(c)所示的卡合位置,棘轮构件16由于前端部16c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卡合,而其转动受到限制。
在所述轴孔14b的附近形成有弹簧座,由该弹簧座保持的受扭螺旋弹簧20向所述棘轮构件16作用,朝着不使前端部16c向绳卷筒14的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棘轮构件16施力。因此,棘轮构件16在绳卷筒14未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的状态下,被向所述收容位置施力。
另外,如图6所示,在所述卷筒支轴11的端面上通过固定螺钉17安装有控制构件18,通过该控制构件18防止所述绳卷筒14从卷筒支轴11脱落。在该控制构件18中,用于供固定螺钉17贯通的螺纹孔18b形成在控制构件18中央的筒部18a,在该筒部18a的周围安装有摩擦弹簧19。该摩擦弹簧19从外周方向将控制构件18的筒部18a紧固,而在筒部18a与固定螺钉17之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至少能够克服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力的摩擦力)。因此,该控制构件18被相对于卷筒支轴11赋予摩擦阻力而能够转动地进行安装。
在该控制构件18的棘轮构件16侧的面上,如图6、图7等所示,突出形成有能够与棘轮构件16卡合的卡合部18c。该卡合部18c在棘轮构件16伴随着绳卷筒14的旋转而旋转时,与棘轮构件16卡合,用于使棘轮构件16向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抵接的方向(卡合位置)转动。此外,如后所述,转动的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卡合,由此,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15侧传递。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反冲起动器的动作。
在发动机的起动操作前,如图7所示,棘轮构件16在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下被向收容位置施力,前端部16c被配置成从驱动滑轮15背离的状态。
当从该状态开始牵引反冲绳12时,如图8(a)所示,绳卷筒14旋转,棘轮构件16与绳卷筒14一体旋转。此时,控制构件18以规定的旋转阻力安装于卷筒支轴11,因此不旋转,如图8(b)所示,棘轮构件16的臂部16b与控制构件18的卡合部18c抵接。并且,棘轮构件16进一步与绳卷筒14一起旋转,因此臂部16b进一步被压靠于卡合部18c,前端部16c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此时,在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以外的内周面15a位于棘轮构件16的外周侧的情况下,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一边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滑动,一边旋转至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
当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旋转到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时,如图8(c)所示,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卡合。由此,棘轮构件16的转动停止,维持图9所示的卡合位置。并且,在维持该卡合位置的同时,棘轮构件16和驱动滑轮15也与绳卷筒14成为一体而旋转,从而能够使发动机起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绳卷筒14在图8(c)所示的状态下旋转时,控制构件18经由卡合部18c而被按压于棘轮构件16,因此克服摩擦弹簧19的旋转阻力而与绳卷筒14一体地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
在发动机起动之后,对应于曲轴的旋转而驱动滑轮15进行旋转,绳卷筒14相对地进行反向旋转,因此棘轮构件16被压回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的缘部,向收容位置的方向转动。因此,棘轮构件16从驱动滑轮15背离,所以发动机侧的旋转不再向绳卷筒14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发动机未起动的情况下,通过松缓反冲绳12,也利用蓄积于反冲盘簧13的旋转力来使绳卷筒14向反方向旋转,从而使反冲绳12向绳卷筒14回卷。此时,棘轮构件16也与绳卷筒14一体地向反方向旋转,控制构件18的卡合部18c将棘轮构件16的臂部16b压回,进而在受扭螺旋弹簧20的作用下,棘轮构件16向收容位置转动。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对棘轮构件16的端面等进行加工,因此仅通过弯曲工序就能够制造,从而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棘轮构件16。
而且,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是与绳卷筒14的旋转轴(卷筒支轴11)平行地设置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因此在该前端部16c的轴向侧面的曲面处与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抵接,从而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形成得较小。即,当棘轮构件16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时,前端部16c能够在驱动滑轮15的内周面15a上顺畅地滑动,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在除了凹部15c之外的位置处未锁定。
另外,在驱动滑轮15形成有凹部15c,该凹部15c用于接受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16的所述前端部16c。因此,绳卷筒14在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卡合,经由凹部15c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15传递。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承受负载的棘轮构件16的转动轴部16a及前端部16c均设为与绳卷筒14的旋转轴(卷筒支轴11)平行,因此在使棘轮构件16倾斜的方向、使棘轮构件16脱落的方向上未作用负载。因此,能够防止棘轮构件16的脱落。
(第一变形例)
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16,使用图10所示的将臂部16b弯折成钝角(例如120度)的棘轮构件16。
若使用这样的棘轮构件16,则能够以小的动作角度使棘轮构件16从收容位置向卡合位置移动,间隙的旋转角度减小,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绳卷筒14的旋转向驱动滑轮15传递。
(第二变形例)
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16及绳卷筒14而使用图11所示的棘轮构件16及绳卷筒14。
该第二变形例的绳卷筒14具备承受部14c,该承受部14c承受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而且,该第二变形例的棘轮构件16中将前端部16c设置得稍长,以能够与承受部14c接触。
因此,如图11所示,在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而与驱动滑轮15卡合时,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的一部分由形成于绳卷筒14的承受部14c支承。因此,在绳卷筒14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棘轮构件16的一端(转动轴部16a)由轴孔14b支承,另一端(前端部16c)由承受部14c支承,从而与绳卷筒14一起旋转。此时,棘轮构件16的前端部16c与驱动滑轮15的凹部15c卡合,因此经由凹部15c而将绳卷筒14的旋转力向驱动滑轮15传递。
若使用这样的棘轮构件16及绳卷筒14,在棘轮构件16与驱动滑轮15卡合而使发动机起动时,即使发动机侧的负载向棘轮构件16施加,棘轮构件16的两端部(转动轴部16a及前端部16c)也由绳卷筒14支承,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棘轮构件16的倾斜。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变形例的棘轮构件16也可以与第一变形例的棘轮构件16同样地,将臂部16b弯折成钝角。
标号说明
10起动器壳体
11卷筒支轴
12反冲绳
13反冲盘簧
14绳卷筒
14a棘轮安装部
14b轴孔
14c承受部
14d卷筒部
14e切口
15驱动滑轮
15a内周面
15b开口
15c凹部
16棘轮构件
16a转动轴部
16b臂部
16c前端部
17固定螺钉
18控制构件
18a筒部
18b螺纹孔
18c卡合部
19摩擦弹簧
20受扭螺旋弹簧(施力单元)
Claims (6)
1.一种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绳卷筒,其在中央设置有棘轮安装部;
驱动滑轮,其以覆盖所述棘轮安装部的方式配置;
棘轮构件,其安装于所述棘轮安装部,且配置在所述驱动滑轮的内侧;及
控制构件,其与所述绳卷筒同轴地安装成被赋予摩擦阻力而能够转动,且具备能够与所述棘轮构件卡合的卡合部,
在所述棘轮安装部形成有与所述绳卷筒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孔,
所述棘轮构件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轴孔的圆形截面的线状构件,包括插入到所述轴孔内的转动轴部、从所述转动轴部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延伸的臂部、及从所述臂部以与所述转动轴部平行的方式弯曲而延伸的前端部,
此外,所述棘轮构件在所述绳卷筒向发动机起动方向旋转时,所述臂部被压靠在所述控制构件的卡合部,由此所述前端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通过转动而与所述驱动滑轮卡合,从而将所述绳卷筒的旋转力向所述驱动滑轮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滑轮上形成有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能够贯通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滑轮形成有凹部,该凹部用于接受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的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棘轮构件的所述前端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转动而与所述驱动滑轮卡合时,所述前端部由形成于所述绳卷筒的承受部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用于朝着不使所述前端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棘轮构件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冲起动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用于朝着不使所述前端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棘轮构件施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68157 | 2010-12-01 | ||
JP2010-268157 | 2010-12-01 | ||
JP2011194790A JP5836713B2 (ja) | 2010-12-01 | 2011-09-07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JP2011-194790 | 2011-09-07 | ||
PCT/JP2011/006431 WO2012073445A1 (ja) | 2010-12-01 | 2011-11-18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37983A CN103237983A (zh) | 2013-08-07 |
CN103237983B true CN103237983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617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7920.1A Active CN103237983B (zh) | 2010-12-01 | 2011-11-18 | 反冲起动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47860A1 (zh) |
EP (1) | EP2647829B1 (zh) |
JP (1) | JP5836713B2 (zh) |
KR (1) | KR101877749B1 (zh) |
CN (1) | CN103237983B (zh) |
WO (1) | WO20120734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29473B2 (ja) * | 2013-01-07 | 2016-11-24 |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JP6509530B2 (ja) | 2014-11-19 | 2019-05-08 |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KR101674204B1 (ko) | 2015-05-06 | 2016-11-08 |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플라이휠을 이용한 소형엔진용 시동장치 |
KR101693036B1 (ko) | 2015-05-21 | 2017-01-04 |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소형엔진용 시동장치 |
CA2921848C (en) * | 2016-02-26 | 2017-07-18 | Cae Healthcare Canada Inc. |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insertion of an elongated instrument into a structure and medical insertion simulator |
JP7391357B2 (ja) * | 2019-09-19 | 2023-12-05 |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US11319915B2 (en) | 2020-06-11 | 2022-05-03 | Kohler Co. | Engin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arting the engine |
JP7561377B2 (ja) * | 2021-03-19 | 2024-10-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25671U (zh) * | 1985-01-24 | 1986-08-07 | ||
JP2002327666A (ja) * | 2001-03-01 | 2002-11-15 | Starting Ind Co Ltd | スタータ装置 |
JP2004060446A (ja) * | 2002-07-24 | 2004-02-26 | Starting Ind Co Ltd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CN1497166A (zh) * | 2002-10-02 | 2004-05-19 | ��ʼ��ҵ��ʽ���� | 回绕式启动器 |
JP3680052B2 (ja) * | 2002-09-26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エンジンの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CN101298859A (zh) * | 2007-05-03 | 2008-11-05 |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 带有起动装置的内燃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03356C2 (sv) * | 1994-09-02 | 1996-05-28 | Electrolux Ab | Startapparat för förbränningsmotor |
US6959680B2 (en) * | 2002-07-24 | 2005-11-01 | Starting Industrial Co., Ltd. | Recoil starter |
DE102004036109B4 (de) * | 2004-07-08 | 2006-08-03 | BLüCHER GMBH | Drehrohr für die Aktivkohle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
JP4376193B2 (ja) * | 2005-02-08 | 2009-12-02 |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とエンジンとの間の動力伝達機構 |
-
2011
- 2011-09-07 JP JP2011194790A patent/JP58367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11-18 KR KR1020137012537A patent/KR10187774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11-18 WO PCT/JP2011/006431 patent/WO20120734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1-18 US US13/989,915 patent/US201302478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11-18 CN CN201180057920.1A patent/CN103237983B/zh active Active
- 2011-11-18 EP EP11844680.6A patent/EP264782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25671U (zh) * | 1985-01-24 | 1986-08-07 | ||
JP2002327666A (ja) * | 2001-03-01 | 2002-11-15 | Starting Ind Co Ltd | スタータ装置 |
JP2004060446A (ja) * | 2002-07-24 | 2004-02-26 | Starting Ind Co Ltd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JP3680052B2 (ja) * | 2002-09-26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エンジンの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CN1497166A (zh) * | 2002-10-02 | 2004-05-19 | ��ʼ��ҵ��ʽ���� | 回绕式启动器 |
CN101298859A (zh) * | 2007-05-03 | 2008-11-05 |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 带有起动装置的内燃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36713B2 (ja) | 2015-12-24 |
KR101877749B1 (ko) | 2018-07-13 |
US20130247860A1 (en) | 2013-09-26 |
KR20140009187A (ko) | 2014-01-22 |
EP2647829B1 (en) | 2019-04-03 |
WO2012073445A1 (ja) | 2012-06-07 |
EP2647829A4 (en) | 2017-09-06 |
CN103237983A (zh) | 2013-08-07 |
JP2012132430A (ja) | 2012-07-12 |
EP2647829A1 (en) | 2013-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7983B (zh) | 反冲起动器 | |
JP4473301B2 (ja) | チェーン伝動用テンショナレバー | |
EP1484499B1 (en) | Recoil starter | |
US7226039B2 (en) | Hois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spare tire | |
TWI769352B (zh) | 釣魚用捲線器的扭力限制裝置、及紡車式捲線器 | |
KR101312561B1 (ko) | 웨빙 권취 장치 | |
US6901899B2 (en) | Recoil starter | |
AU2018240118B2 (en) | Tape measure with epicyclic gear drive for tape retraction | |
US20130326957A1 (en) | Drive assembly for power sliding door for vehicle | |
EP3084205B1 (en) | Starting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EP1992529A3 (en) | Torsion bar support structure of seat belt retractor | |
US9765747B2 (en) | Starter return mechanism | |
CN117514479A (zh) | 节气装置 | |
EP3023629B1 (en) | Recoil starter | |
US20120199091A1 (en) |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and starter arrangement for a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 |
WO2018219742A1 (fr) | Moto-reducteur pour systeme d'essuya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
CN109287587B (zh) | 钓具用卷线器的滚子式离合器 | |
EP2092193A2 (en) | An engine-powered tool with a tube for guiding a starter pull rope | |
EP1489638A3 (en) | Collision impact detector for use in automotive vehicle | |
JP5416261B2 (ja)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
EP4234281A1 (en) | Tire chain tightening device | |
JP3023620U (ja) | 全舞ばね外端支持機構 | |
JP2012251562A (ja)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
JP2011169343A (ja) | ワイヤ操作装置 | |
JP2012225351A (ja) |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