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7672B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7672B
CN103237672B CN201180058049.7A CN201180058049A CN103237672B CN 103237672 B CN103237672 B CN 103237672B CN 201180058049 A CN201180058049 A CN 201180058049A CN 103237672 B CN103237672 B CN 103237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windscreen
distribution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8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7672A (zh
Inventor
贝山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 ltd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37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7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6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85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door being a rotating disc or cylinder or par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2001/00721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将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混合的混合区域,具有与该混合区域连通并包含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的多个排出口;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其能够在所述混合区域中移动,并且根据其位置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具有不使所述第二气流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气流混合而将其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导通的引导通路。由此,能够不增加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工序数,并且能够防止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大型化,同时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的波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申请发明基于2010年12月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271945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被供给的空气通过蒸发器冷却而形成为冷风。而且,通过调节该冷风的加热比例来生成调节空气。
更加详细地,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具有外形形状并且在内部形成有流路的壳体。另外,该壳体的内部分支成两个流路,在一流路设置有加热芯。而且,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通过对向设置有该加热芯的流路供给冷风的供给量进行调节,调节冷风的加热比例。
然而,车辆用空调装置由于需要设置在车辆的有限空间中,故而难以大型化,要求尽量地小型化。另外,由于对上述壳体也要求小型化,故而难以较大地确保壳体的内部即流路的空间。这样不能够确保壳体内部的空间意味着上述的冷风和暖风的混合区域变窄。结果,产生不能够将冷风和暖风重复混合的情况。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多个排出口(除霜口、通风口以及加热口)。在这样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不能够将冷风和暖风充分混合的情况下,从各排出口向车室内供给的调节空气的温度意外地波动。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在暖风和冷风的混合区域设置有送风导向件,该送风导向件设有不将暖风的一部分与冷风混合而向排出口引导的通路。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各排出口中的调节空气温度的波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7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89191号公报
通常,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用于调节向多个排出口的配向比例的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如专利文献2所示地,这样的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在暖风和冷风的混合区域中能够移动地构成。这样,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移动,并且根据该移动位置调节气流分配比例的构成在大多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采用。
在该情况下,在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的基础上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设置送风导向件的情况下,需要在不与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相干涉的位置配置送风导向件。因此,需要较大地确保混合区域,必然导致壳体大型化。
另外,在无需送风导向件的状态、例如仅将冷风仅向通风口送风的情况下等,由于送风导向件成为送风阻力,故而送风量减少。
另外,在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的基础上将送风导向件设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和送风导向件分别安装于壳体。因此,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工序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设立的,不使具有在种类不同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混合区域中能够移动的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大型化,不使组装作业的工序数增加,并且能够抑制其调节空气的温度的波动。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式,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构成。
〔1〕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将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混合的混合区域,具有与所述混合区域连通并包含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的多个排出口;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其能够在所述混合区域中移动,并且根据其位置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具有不使所述第二气流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气流混合而将其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导通的引导通路。
〔2〕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移动到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通路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3〕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移动到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二者进行气流分配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通路的一端以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方式设置。
〔4〕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为旋转式风挡。
〔5〕在上述〔4〕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包括:流向变更部,其将所述第一气流或所述第二气流的流动方向朝向所述排出口变更;引导板,其将在所述引导通路的周围向所述引导通路的引导方向流动的所述第二气流向所述流向变更部引导。
〔6〕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流为冷风,所述第二气流为暖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为通风口。
〔7〕在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气流为冷风,所述第二气流为暖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为除霜口。
根据上述〔1〕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通过在气流分配调节风挡设有不使所述第二气流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气流混合而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导通的引导通路,即使在第一排出口中第一气流或第二气流不足,也能够通过引导通路将第二气流的一部分向第一排出口供给。另外,无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内与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分体地设置送风导向件。以上,能够不使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组装作业的工序数增加,并且能够防止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的波动。
另外,在上述〔2〕的情况下,在全部的第一气流以及第二气流向第一排出口侧流动时,通过使引导通路位于混合部的端部,能够将引导通路引起的送风阻力的增大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在上述〔3〕的情况下,由于引导通路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设置,故而从引导通路排出的第二气流不碰到障碍物而向第一排出口供给。因此,能够经由引导通路向第一排出口可靠地供给第二气流。
另外,在上述〔4〕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驱动转矩。
另外,在上述〔5〕的情况下,通过在引导通路的周围设有引导板,能够使所述第二气流顺畅地向流向变更部流动。
另外,在上述〔6〕的情况下,即使向作为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的通风口供给的暖风不足而使温度降低,也能够不与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分体地配置送风导向件而通过引导通路供给暖风。因此,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不均。
另外,在上述〔7〕的情况下,即使向作为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的除霜口供给的暖风不足而使温度降低,也能够不与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分体地配置送风导向件而通过引导通路供给暖风。因此,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所具备的旋转式风挡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表示旋转式风挡将加热开口堵住的状态;
图4是从通风口侧观察到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向视图。
标记说明
S1:车辆用空调装置
1:壳体
1c:混合部(混合区域)
1d:除霜口(第一排出口)
1e:通风口(第一排出口)
1e1:流路
1e2:开口
1f:加热口(第二排出口)
1f1:流路
5:旋转式风挡(气流分配调节风挡)
5a:遮蔽部(流向变更部)
5a1、5a2:开口端
5b:密封部
5d:引导通路
5d1:引导通路端
W1:冷风
W2:暖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将各部件形成为可识别的大小,可适当改变各部件的比例尺。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HVAC:Heating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具有壳体1、蒸发器2、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加热芯4、旋转式风挡5(气流分配调节风挡)以及板型风挡6。
壳体1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的外形。另外,在其内部设有设置蒸发器2的冷却流路1a、设置加热芯4的加热流路1b、将冷风(第一气流)W1和暖风(第二气流)W2混合而形成为调节空气的混合部1c(混合区域)。另外,在壳体1中设有向壳体1的外部露出并且与混合部1c连通的多个排出口。该多个排出口例如包含除霜口1d、通风口1e以及加热口1f。
除霜口(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1d为用于向窗供给调节空气的排出口。另外,通风口(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1e为用于向乘员的脸部供给调节空气的排出口。另外,加热口(第二排出口)1f为用于对乘员的脚部供给调节空气的排出口。
另外,如图1所示,在壳体1的内部设有从设置有加热芯4的加热流路1b向混合部1c供给暖风W2的暖风用开口1g、从设置有蒸发器2的冷却流路1a向混合部1c供给冷风W1的冷风用开口1h、从冷却流路1a向加热流路1b供给冷风W1的加热用开口1i。
蒸发器2为搭载于车辆的冷冻循环的一部分,配置在冷却流路1a的内部。该蒸发器2通过由未图示的风扇将向冷却流路1a内供给的空气冷却而生成冷风W1
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配置在蒸发器2的下游侧。通过该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对由蒸发器2生成的冷风W1向加热流路1b的供给量进行调节。更加详细地说明,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具有在冷风用开口1h与加热用开口1i之间能够滑动的空气混合调节风挡3a。通过利用空气混合调节风挡3a调节冷风用开口1h和加热用开口1i的开口比例,调节向加热流路1b的冷风W1的供给量。结果,对混合部1c中的冷风W1和暖风W2的混合比例进行调节,对调节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加热芯4配置在加热流路1b的内部。经由加热用开口1i供给的冷风W1通过该加热芯4被加热,生成暖风W2
旋转式风挡5由混合部1c可转动(可移动)地设置。通过该旋转式风挡5,根据转动角度(移动位置)调节向通风口1e的气流分配比例、向加热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旋转式风挡5的移动部件除了轴旋转以外,例如也可以是齿条齿轮副等。另外,作为旋转式风挡5的移动部件,也可以包括转动部件、位置变化部件及其组合。
图2是旋转式风挡5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旋转式风挡5由遮蔽部5a(流向变更部)、密封部5b、轴部5c、引导通路5d以及引导板5e构成。
遮蔽部5a为中空部件,在从旋转式风挡5的旋转轴L方向观察旋转式风挡5的情况下,将形状设定为扇形。而且,遮蔽部5a根据旋转式风挡5的旋转角度将壳体1内部的朝向通风口1e的第一气流的流路、或者朝向加热口1f的第二气流的流路遮蔽。
另外,遮蔽部5a的以旋转轴L为中心的周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为开口端5a1、5a2。在朝向加热口1f的流路开口的情况下,进入到开口端5a1或5a2的内部的空气流向其流动方向朝向加热口1f的方向变更,并且向朝向加热口1f的流路供给。
密封部5b安装在遮蔽部5a的两端的缘部,通过与壳体1抵接,将其抵接区域中的空气流密封。另外,密封部5b为了缓解与壳体1抵接时的冲击,设有缓冲材料为好。
轴部5c为与旋转轴L重叠配置的棒状部件。通过该轴部5c支承遮蔽部5a、密封部5b、引导通路5d以及引导板5e,并且被壳体1轴支承。
另外,如图1所示,在以密封部5b不与壳体1抵接的状态设定有旋转式风挡5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朝向通风口1e的流路1e1和朝向加热口1f的流路1f1二者开放。由此,能够向通风口1e侧和加热口1f侧二者供给调节空气。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处于能够对通风口1e侧和加热口1f侧二者供给调节空气的状态(密封部5b不与壳体1抵接的状态)的旋转式风挡5的姿势称为中间姿势。
图2所示的引导通路5d在旋转式风挡5成为中间姿势的情况下,将混合部1c和通风口1e连通。通过该引导通路5d,若旋转式风挡5成为中间姿势,则从暖风用开口1g供给到混合部1c的暖风W2的一部分不与冷风W1混合而朝向通风口1e引导(连通)。
而且,如图2所示,引导通路5d与设于遮蔽部5a的蒸发器2侧的开口端5a1的外侧邻接。另外,引导通路5d从轴部5c到密封部5b而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通路5d设有三个,相互平行地排列设置。
另外,如图3所示,在旋转式风挡5向将向加热口1f的流路1f1闭锁而使向加热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设为零的位置移动时,引导通路5d的开口端5a1位于混合部1c的端部。
即,与开口端5a1邻接设置的引导通路5d在旋转式风挡5位于向加热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况下,配置在混合部1c的端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如图4(从通风口1e侧观察壳体1的向视图)所示,在旋转式风挡5处于中间姿势的情况下,若从外侧观察通风口1e,则各引导通路端5d1(旋转式风挡5d的一端)位于从通风口1e可看到的部分。即,在旋转式风挡5移动到相对于通风口1e以及加热口1f进行气流分配的位置的情况下,引导通路端5d1以朝向通风口1e的方式设置。
对该构成进行具体地说明,通风口1e通过跨过通风口1e的多个肋1j而被分隔,设有多个开口1e2。另外,在肋1j的内侧,对每个开口1e2连接有未图示的管。引导通路端5d1在从外侧观察通风口1e的情况下,设置在分别于开口1e2露出(从开口1e的外侧可看到)的部位。
返回图2对引导板5e进行说明。引导板5e配设在引导通路5d彼此之间。该引导板5e在引导通路5d的周围将向引导通路5d的引导方向流动的暖风W2向遮蔽部5a引导。
另外,为了将暖风W2向遮蔽部5a顺畅地引导,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S1中,引导板5e配设在比轴部5c更靠暖风W2的上游侧。
返回图1对板型风挡6进行说明。板型风挡6进行除霜口1d的开闭,设置在比旋转式风挡5更靠通风口1e侧下游的流路的途中。通过使该板侧风挡6转动(移动)而使除霜口1d开放,将朝向通风口1e的调节空气的一部分向除霜口1d供给。
另外,板型风挡6能够将通风口1e闭锁而构成。通过利用板型风挡6将通风口1e闭锁,将朝向通风口1e的调节空气全部向除霜口1d供给。
另外,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旋转式风挡5以及板型风挡6被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
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若冷风用开口1h和加热用开口1i通过空气混合调节风挡装置3使二者都开口的话,则被供给到冷却流路1a的空气通过蒸发器2被冷却而成为冷风W1。而且,将该冷风W1的一部分向加热流路1b供给。
而且,在加热流路1b中通过利用加热芯4加热而生成暖风W2。将该暖风W2从暖风用开口1g向混合部1c供给。而且,未向加热流路1b供给的冷风W1被从冷风用开口1h向混合部1c供给。
被向混合部1c供给的冷风W1和暖风W2混合而成为调节空气,从除霜口1d、通风口1e以及加热口1f中开放的任一方向车室内供给。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S1中,设有可根据其移动位置调节向包含与将冷风W1和暖风W2混合的混合部1c连通的第一排出口(除霜口1d、通风口1e)和第二排出口(加热口1f)的多个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的旋转式风挡5。而且,在该旋转式风挡5设有不使暖风W2的一部分在混合部1c与冷风W1混合而将其向通风口1e引导的引导通路5d。
因此,原本在旋转式风挡5处于中间姿势的情况下,向通风口1e供给的暖风W2不足而使温度容易降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不与旋转式风挡5分开配置送风导向件,能够通过引导通路5d将不足的暖风W2向通风口1e供给。因此,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不均(波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朝向通风口1e的调节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板型风挡6向除霜口1d进行气流分配。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与向通风口1e的送风同样地,不与旋转式风挡5分开配置送风导向件,能够通过引导通路5d将暖风W2向除霜口1d供给。因此,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的波动。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在旋转式风挡5以外的部位无需设置送风导向件。因此,不使车辆用空调装置S1大型化,并且也不使组装作业的工序数增加,能够抑制调节空气的温度的波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在旋转式风挡5使向加热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况下,以引导通路5d位于混合部1c的端部的方式设置。
这样,旋转式风挡5使加热口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况下,全部的暖风W2以及冷风W1向通风口1e以及除霜口1d侧流动。此时,若在混合部1c的中央存在引导通路5d,则导致送风阻力的增大。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在旋转式风挡5使向加热开口1f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情况下,由于引导通路5d位于混合部1c的端部,故而能够将由引导通路5d引起的送风阻力的增大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S1中,在旋转式风挡5处于中间姿势的情况下,各引导通路端5d1以朝向通风口1e的方式设置。
因此,从引导通路5d排出的暖风W2不碰到阻碍物而向通风口1e供给。因此,能够经由引导通路5d向通风口1e可靠地供给暖风W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引导通路5d的周围设有将向引导通路5d的引导方向流动的暖风W2向遮蔽部5a引导的引导板5e。
因此,在旋转式风挡5处于中间姿势的情况下,能够使暖风W2向遮蔽部5a的内部顺畅地流入。因此,能够使向加热开口1f的暖风W2的流动流畅。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构成不均的各形状以及组合等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对由引导通路5d将暖风W2向通风口1e以及除霜口1d供给的构成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够采用通过引导通路5d将冷风W1向加热口1f供给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气流分配调节风挡为旋转式风挡5的构成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板型风挡作为气流分配调节风挡而使用。
由于采用风挡能够在与空气流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旋转式风挡时可减小驱动转矩,故而是理想的。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将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混合的混合区域,具有与所述混合区域连通并包含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的多个排出口;
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其能够在所述混合区域中移动,并且根据其位置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
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具有在移动到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双方进行气流分配的位置的情况下,不使所述第二气流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气流混合而将其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导通的引导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移动到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排出口的气流分配比例为零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通路位于所述混合区域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移动到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二者进行气流分配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引导通路的一端以朝向所述第一排出口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为旋转式风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分配调节风挡包括:
流向变更部,其将所述第一气流或所述第二气流的流动方向朝向所述排出口变更;
引导板,其将在所述引导通路的周围向所述引导通路的引导方向流动的所述第二气流向所述流向变更部引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流为冷风,所述第二气流为暖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为通风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流为冷风,所述第二气流为暖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一部分为除霜口。
CN201180058049.7A 2010-12-06 2011-11-29 车辆用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7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1945 2010-12-06
JP2010271945A JP5703002B2 (ja) 2010-12-06 2010-12-06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11/077545 WO2012077539A1 (ja) 2010-12-06 2011-11-29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672A CN103237672A (zh) 2013-08-07
CN103237672B true CN103237672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20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80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7672B (zh) 2010-12-06 2011-11-29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50152A4 (zh)
JP (1) JP5703002B2 (zh)
CN (1) CN103237672B (zh)
WO (1) WO20120775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4535B2 (ja) * 2013-02-26 2017-05-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102217011B1 (ko) * 2014-02-11 2021-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15182733A (ja) * 2014-03-26 2015-10-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7405980A (zh) * 2015-03-16 2017-11-28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空调装置
CN106152255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混流空调
WO2017142548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ir-conditioning a space
JP6783082B2 (ja) 2016-07-05 2020-11-1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FR3056458B1 (fr) 2016-09-23 2019-04-12 Reydel Automotive Bv Dispositif de volet d'obturation pour conduit d'aeration
JP7183804B2 (ja) * 2019-01-11 2022-1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9583900U (zh) * 2023-02-20 2023-08-25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模块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329A (zh) * 2001-09-06 2005-11-30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2014U (zh) * 1986-08-18 1988-03-01
JPH11115454A (ja) * 1997-10-15 1999-04-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778148B1 (fr) * 1998-04-29 2000-07-21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ventilation de l'habitacl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2788019B1 (fr) * 1998-12-30 2001-11-16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air pour le chauffage et/ou la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1287534A (ja) * 2000-04-06 2001-10-16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2002254A (ja) * 2000-06-19 2002-01-0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28978B2 (ja) * 2001-11-15 2008-01-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32349B2 (ja) 2002-12-13 2008-0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346388B2 (ja) * 2003-09-08 2009-10-21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5151591B2 (ja) 2008-03-21 2013-0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329A (zh) * 2001-09-06 2005-11-30 日本空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672A (zh) 2013-08-07
JP5703002B2 (ja) 2015-04-15
JP2012121383A (ja) 2012-06-28
EP2650152A4 (en) 2016-04-13
EP2650152A1 (en) 2013-10-16
WO2012077539A1 (ja)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767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EP2357101B1 (en) Sliding door device
US7281574B2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428784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127636A (ja) 自動車両のキャビン用に設定温度の空気流を発生する装置、ならびにこの装置を備える暖房機器または空調機器
WO2011010628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90215379A1 (en)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O2014156646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134535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58009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315849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06036032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US11390142B2 (en) Method of distributing air ventilation in a vehicle
WO2012023560A1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15012286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EP3578397A1 (en) Air conditionning system for vehicle
US10525790B2 (en) Multi-planar air diverter
KR20180112680A (ko) 내접 기어 링키지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처리 시스템
JP556226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28209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2297763B (zh) 空调装置
JP201818807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5182732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18215591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12240481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1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Patentee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1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EIHI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