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4837B -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24837B CN103224837B CN201310144433.XA CN201310144433A CN103224837B CN 103224837 B CN103224837 B CN 103224837B CN 201310144433 A CN201310144433 A CN 201310144433A CN 103224837 B CN103224837 B CN 1032248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ybean oil
- epoxidation
- reaction
- polyoxyethylene glycol
- hydrogen perox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通过将大豆油与非水相有机溶剂混合后,加入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界面活性剂聚乙二醇,水浴加热,反应过程中滴加双氧水。分离有机相,减压蒸馏得到环氧化大豆油。反应时间在3.0-4.0h,环氧化值大于6.30%,转化率高于90%。本发明通过添加界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使得生产时间缩短、流程简单、安全无毒、设备不受损、对环境友好,并且产品具有较高的环氧化值和转化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化大豆油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无毒的食品包装材料增塑剂——环氧化大豆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塑料制品中必不可少的助剂,目前应用广泛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挥发性较大,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仿雌激素,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已被欧盟禁止在玩具、儿童用品、食品包装及医疗器械等领域中使用。环氧化大豆油(ESO)是大豆油采用过氧化物处理而制得的一种环境友好的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兼稳定剂,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光性、互渗性、低温柔韧性,且挥发度低,无毒性,可用作食品和药品塑料包装材料的增塑剂。
环氧化大豆油的现代工业生产仍然采用的是甲酸(或乙酸)与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甲(乙)酸,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大豆油进行环氧化反应,反应后经碱洗、水洗和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的工艺。生产能耗大、成本高,矿物酸作为环氧化催化剂,设备腐蚀严重,产品分离和后处理复杂,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碱水进行中和及洗涤,环境污染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且产品具有环氧化值低,与PVC的相容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遇高温变色等诸多缺点。韩立娟等人的“超声条件下硫酸催化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第34卷2期,2010年)虽然得到的产品环氧值较高,缩短了反应时间,但使用的仍然是无机酸,对环境不够友好,且增加了超声处理,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关于环氧化大豆油的绿色合成方法有以下报道: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8592.4 “液相催化制备环氧大豆油或环氧脂肪酸甲(乙)酯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该方法不使用羧酸、质子酸或溶剂,以季铵盐类为催化剂,但反应时间较长,工业化生产成本偏高;文章“改进型无溶剂法工艺制备环氧大豆油的研究”(中国油脂,第30卷4期,2005年)中于兵川等人采用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虽然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循环利用,但催化剂的成本高,反应时间较长,反应温度高,尤其是后处理需要碱炼和脱色才能达到标准,对环境不友好;文章“制备环氧大豆油工艺改进的研究”(化工技术与开发,第36卷10期,2007年)李德记用相转移催化剂对硫酸铝催化法进行了改进,但制备过程需要氮气保护,此外后处理还需要碱炼脱酸,多次洗涤,既不环保,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文章“生物油脂新型环氧化过程及机理研究”(Acta Chimica Sinica, 13期,2009年)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甲基三氧化铼(MTO)为催化剂进行环氧化过程的探索,然而铼元素是一种非常稀少且分散的元素,价格昂贵,该制备工艺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对水油双相体系进行恒温水浴,搅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滴加双氧水,反应后除去水相,减压蒸馏得到环氧化大豆油;所述水油双相体系含有同时加入的大豆油、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和界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进一步优化的,反应原料中大豆油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 1:0.1 ~2.0。
进一步优化的,所用的界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00至聚乙二醇800(PEG 100-PEG 800)。
进一步优化的,大豆油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1~1.5。
进一步优化的,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0%、45%或60%。
该方法要求设备简单易操作、条件温和易实现,采用的原料安全、无污染,而且产品的环氧化值和转化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
1)开发出一种快速、绿色的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使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并添加了聚乙二醇作为界面活性剂,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转化效率和产品的品质。
2)反应不使用质子酸或羧酸,对设备无腐蚀作用,无需碱洗,降低了反应的危险性,同时避免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
3)添加了界面活性剂后,得到的产品环氧化值大于6.30 %,且转化率达到90 %以上,色泽呈极淡的黄色且透明度高,超过一级品国际标准;
4)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界面活性剂、催化剂都可以循环使用,既对环境友好,又大幅减少生产成本;
5)生产设备简单,生产条件易达到,生产工艺流程简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检测方法:
环氧值:GBT 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转化率:
碘值:GBT 1676-2008 增塑剂碘值的测定
安全性:植物油基环氧类增塑剂已经被欧盟认可为安全物质,可以作为PVC添加剂。
实施例1
在150 mL 三口反应瓶中, 加入10g大豆油,0.3g磷钨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30g, 6.5g界面活性剂PEG 100,然后用恒温水浴锅升温到60 ℃,搅拌反应3.0 h, 反应过程中滴加9g质量浓度为30 % H2O2。滤液分去水层, 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层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产品环氧值大于6.30 %,转化率在90 %以上。
实施例2
在150 mL 三口反应瓶中, 加入10g大豆油,0.3g磷钨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30g,添加10.4g界面活性剂PEG 600,然后用恒温水浴锅升温到60 ℃,搅拌反应4.0 h, 在过程中滴加7.5g 质量浓度为45 % H2O2。滤液分去水层, 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层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产品环氧值大于6.50 %,转化率在94 %以上。
实施例3
在150 mL 三口反应瓶中, 加入10g大豆油,0.5g磷钨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30g,添加15.0g界面活性剂PEG 200,然后用恒温水浴锅升温到60 ℃,搅拌反应3.0h, 在过程中滴加9g质量浓度为 30%的H2O2。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 回收磷钨杂多酸催化剂。滤液分去水层, 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层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产品环氧值大于6.30 %,转化率在92%以上。
实施例4
在150 mL 三口反应瓶中, 加入10g大豆油,按原料大豆油重量5 %的磷钨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30g,添加20.0g界面活性剂PEG 400, 然后用恒温水浴锅升温到60 ℃,搅拌反应4.0 h, 在过程中滴加4.5g质量分数为60 %的 H2O2。滤液分去水层, 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层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产品环氧值大于6.30 %,转化率在94 %以上。
Claims (2)
1.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水油双相体系进行恒温水浴,搅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滴加双氧水,反应后除去水相,减压蒸馏得到环氧化大豆油;所述水油双相体系含有同时加入的大豆油、杂多酸催化剂、溶剂1,2-二氯乙烷和界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反应原料中大豆油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 1:0.1 ~2.0;所用的界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100至聚乙二醇800(PEG 100-PEG 800);大豆油与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0%、45%或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4433.XA CN103224837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4433.XA CN103224837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24837A CN103224837A (zh) | 2013-07-31 |
CN103224837B true CN103224837B (zh) | 2014-07-16 |
Family
ID=4883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44433.XA Active CN103224837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248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7513B (zh) * | 2014-02-27 | 2016-08-24 | 南通大学 | 杂多酸十三吗啉季铵盐的制备方法 |
CN103865656B (zh) * | 2014-04-08 | 2016-08-17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油墨用环氧基聚合大豆油的制备方法 |
CN107298662A (zh) * | 2017-07-19 | 2017-10-27 |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制备环氧亚麻油的方法 |
CN111957330B (zh) * | 2020-08-24 | 2023-03-31 | 中北大学 | 一种janus两性特征的杂多酸/c3n4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6286159B (zh) * | 2023-03-15 | 2023-09-26 | 武汉康宁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锈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3351A (zh) * | 2005-02-24 | 2005-10-19 | 陕西师范大学 | 环氧香紫苏醇的合成方法 |
CN101279961A (zh) * | 2007-04-04 | 2008-10-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氯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
CN101974369A (zh) * | 2010-09-02 | 2011-02-16 | 中山大学 | 一种环氧大豆油合成方法 |
CN102703225A (zh) * | 2012-06-11 | 2012-10-03 | 刘忠 | 一种环氧大豆油增塑剂及其生产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4822A (zh) * | 2008-06-06 | 2008-10-15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制备环氧脂肪酸二元醇酯的方法 |
-
2013
- 2013-04-24 CN CN201310144433.XA patent/CN1032248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3351A (zh) * | 2005-02-24 | 2005-10-19 | 陕西师范大学 | 环氧香紫苏醇的合成方法 |
CN101279961A (zh) * | 2007-04-04 | 2008-10-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氯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
CN101974369A (zh) * | 2010-09-02 | 2011-02-16 | 中山大学 | 一种环氧大豆油合成方法 |
CN102703225A (zh) * | 2012-06-11 | 2012-10-03 | 刘忠 | 一种环氧大豆油增塑剂及其生产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李坤兰等;《应用化学》;20071031;第24卷(第10期);第1177页摘要及1.2节 * |
彭元怀等.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制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第32卷(第6期),第99-102页. |
李坤兰等.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应用化学》.2007,第24卷(第10期),第1177页摘要及1.2节. |
环保型增塑剂-环氧大豆油的制备;彭元怀等;《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231;第32卷(第6期);第99-10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24837A (zh) | 2013-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24837B (zh) | 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环氧化大豆油的方法 | |
CN103601703B (zh) | 由桐油制备环氧化桐酸甲酯的方法 | |
CN102993133B (zh) | 用微反应器一步法制备环氧脂肪酸甲酯的方法 | |
CN103013682B (zh) | 一种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5037062A (zh) | 一种基于醇基的三元低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05347B (zh) | 一种利用高浓度双氧水环氧化油脂制备环保增塑剂的方法 | |
CN104262297B (zh) | 一种采用微反应器制备高品质环氧植物油的方法 | |
CN102876462A (zh) | 一种制备高品质环氧大豆油的方法 | |
CN101591588A (zh) | 有机铼氧化物-过氧化脲催化制备环氧大豆油或环氧脂肪酸甲(乙)酯的方法 | |
CN105503550A (zh) | 一种频哪酮合成的绿色制备方法 | |
CN104437637B (zh) | 一种环氧树脂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235021A (zh) | 杂多酸液相催化制备环氧大豆油或环氧脂肪酸甲(乙)酯的方法 | |
CN102558399B (zh) | 溶剂型质量分数75%过氧化新癸酸特丁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8715574A (zh) | 一种合成联苯二酚的方法 | |
CN104370860A (zh) | 二环氧植物油酸乙酰甘油酯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
CN103275302B (zh) | 一种三官能度水溶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 |
CN104292187A (zh) | 一种制备高品质环氧大豆油的方法 | |
CN104492494A (zh) | 一种磁性氧化铁固载离子液体固体酸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87977A (zh) | 一种环氧大豆油的生产方法 | |
CN104059032A (zh) | 己二酸酯环氧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 |
CN101613639B (zh) | 超声条件下环氧化油脂的制备方法 | |
CN104529746B (zh) | 一种复配催化剂合成二聚酸的方法 | |
CN102643433A (zh) | 一种环氧化poss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17521A (zh) | 一种环氧二聚脂肪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936993A (zh) | 一种利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制备甲基硅油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