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5940A -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05940A CN103205940A CN2013101392994A CN201310139299A CN103205940A CN 103205940 A CN103205940 A CN 103205940A CN 2013101392994 A CN2013101392994 A CN 2013101392994A CN 201310139299 A CN201310139299 A CN 201310139299A CN 103205940 A CN103205940 A CN 1032059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
- jacking
- group
- construction method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088 L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YACLQRRMGMJLJV-UHFFFAOYSA-N Chloroprene Chemical group ClC(=C)C=C YACLQRRMGMJLJ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492 Rungia klossi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453 Rungia kloss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通过在桥梁结构底部对应桥墩、桥台前后位置处设置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力的千斤顶,并由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两组千斤顶进行变坡比例交替顶升,同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的过程中,在另一组千斤顶的底部塞垫临时钢支撑垫块,以消除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从而有效保证桥梁结构在顶升过程中的结构安全。通过持续的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方法使既有的梁体达到设计姿态,从而实现对既有桥梁进行改造的目的。
Description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桥梁顶升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梁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既有的跨线桥梁进行改造如延长、变坡等,其上行和下行的引桥需要顶升到与拟建新桥相同的高度。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连续梁桥的顶升需要严格控制各桥墩、桥台位置处(顶点处)位移差值。常规配置的间隙保护系统,在顶升过程中千斤顶倒换至临时支撑时,因支撑钢管的压缩变形及连接缝隙,上部梁体也会随千斤顶的收缸而下沉,下沉量不可控,即各墩、台位的位移差也很难控制,对梁体会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整个坡道段在顶升过程中对各支点位移的控制。
[0003] 传统的连续梁桥顶升施工,比较难以解决钢支撑垫块的托架体系的压缩量,如发生千斤顶失效的突发状况,造成顶升系统存在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有效保证桥梁在顶升中的安全。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顶升桥梁结构底部对应桥墩、桥台位置处的前后位置安装两组千斤顶,使千斤顶的活塞朝下设置,并在活塞下端垫置等高的钢支撑垫块;
(2)通过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其中的第一组千斤顶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第一组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在第二组千斤顶的活塞下叠置加垫相应高度的钢板或钢支撑垫块形成钢支撑;
(3)通过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第二组千斤顶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同时控制第一组千斤顶收缸,并在收缸后的第一组千斤顶的活塞下叠置垫设相应高度的钢支撑垫块;
(4)重复步骤(2)和(3)进行反复交替顶升,直至将桥梁结构顶升至设计高度。
[0006] 进一步,在顶升段桥梁结构上相应位置设置用于实时测量顶升高度的位移传感器。
[0007] 进一步,步骤(2)和(3)中,上下叠置垫设的钢支撑垫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结。
[0008] 进一步,步骤(2)和(3)中,相邻的钢支撑之间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加固构成钢桁架。
[0009] 进一步,所述两组千斤顶均安装有安全阀和平衡阀。
[0010] 进一步,在第一组千斤顶/第二组千斤顶的顶升过程中,对应在第二组千斤顶/第一组千斤顶的活塞下逐步加垫钢板,直至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后,取出钢板使用钢支撑垫块替换钢板。
[0011] 进一步,所述桥梁结构为直线梁或曲线梁。
[0012] 进一步,所述桥梁结构为位于上行下行坡道上的梁体、水平位置的梁体以及位于曲线段的梁体。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两组千斤顶的交替循环顶升,随时消除了钢支撑垫块的托架体系的压缩量,在其中任何一组千斤顶卸压之前,另一组千斤顶已经伸缸顶升,消除了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同时,如发生千斤顶液压失效的突发状况,上部重载物下落因支撑压缩量已消除而没有了落差,荷载托换即刻完成,有效保证了上部重载物的安全,从而也有效保证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桥梁结构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顶高、变坡、纠偏,达到顶升后不降低桥梁结构使用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顶升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第一组千斤顶顶升的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第二组千斤顶加钢支撑垫块的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第二组千斤顶顶升及第一组千斤顶加钢支撑垫块的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第一组千斤顶再次顶升及第二组千斤顶加钢支撑垫块的状态
图;
图6是本发明施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施工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顶升前的桥梁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9为顶升后的桥梁结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顶升桥梁结构2的底部安装分配梁,该分配梁位于桥墩前后、桥台内侧,分配梁底部安装两组千斤顶,分别为第一组千斤顶Ia和第二组千斤顶lb,且每一组有4个千斤顶,使千斤顶的活塞朝下设置,并在活塞下端垫置等高的钢支撑垫块3,钢支撑垫块3为两端焊接有法兰的钢管,首个钢支撑下端通过预埋植入锚栓与桥墩承台连接;
(2)通过控制台6控制液压泵站5驱动其中的第一组千斤顶Ia顶升桥梁结构2 —个行程,第一组千斤顶Ia顶升到一个行程后,在第二组千斤顶Ib的活塞下端叠置垫设相应高度的钢支撑垫块3,对第二组千斤顶Ib进行有效支撑;
(3)通过控制台6控制液压泵站5驱动第二组千斤顶Ib顶升桥梁结构2 —个行程,同时控制第一组千斤顶Ia收缸,并在收缸后的第一组千斤顶Ia的活塞下叠置垫设相应高度的钢支撑垫块3 ;
(4)重复步骤(2)和(3)进行反复交替顶升,直至将桥梁结构2顶升至设计高度。
[0017] 在桥梁结构2上设置多个用于实时测量顶升高度的位移传感器4。[0018] 在步骤(2)和(3)中,上下叠置垫设的钢支撑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固接。
[0019] 在步骤(2)和(3)中,相邻的钢支撑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加固构成钢桁架。
[0020] 步骤(I)中钢支撑垫块3的布置原则为,顶升前采用最高钢支撑垫块3原则(即首个钢支撑垫块采用最高值),现有钢支撑垫块3规格为5m、4m、3m、2m、lm。首个钢支撑垫块3采用5m,顶升段采用Im作为顶升节,上下叠置垫设的钢支撑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结,且上下每两个钢支撑垫块3作为一组采用方钢和钢板连接成的连接件作为转换连接,连接件的侧面、顶部及底部用角钢连接成桁架型,左右相邻的钢支撑之间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加固构成钢桁架。
[0021] 所述两组千斤顶均安装有安全阀和平衡阀。安全阀能保证即使发生供油系统及回油系统的突然失效、断电等,两组千斤顶也会保持应有的压力。箱梁内外侧顶升力量不一致,千斤顶上采用平衡阀可以调节控制千斤顶顶升力平衡,内外顶力差不会超出千斤顶本身承载能力。
[0022] 为了保证顶升过程的安全可靠,在第一组千斤顶Ia/第二组千斤顶Ib的顶升过程中,对应在第二组千斤顶Ib/第一组千斤顶Ia的活塞下端逐步加垫钢板,钢板之间栓接,钢板与钢支撑垫块3之间螺栓连接,防止千斤顶失效时梁体突然坠落,直至顶升桥梁结构2 —个行程后,取出钢板使用钢支撑垫块3代替钢板。这种方式能保证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防止因桥梁顶升可能发生的滑移,进而造成支撑体系的失稳破坏。
[0023] 所述桥梁结构2为直线梁、曲线梁、位于上、下行坡道上的梁体或水平位置的梁体。
[0024] 在上述顶升过程中,通过两组千斤顶的交替循环顶升,随时消除了钢支撑垫块的托架体系的压缩量,在其中任何一组千斤顶卸压之前,另一组千斤顶已经伸缸顶升,消除了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同时,如发生千斤顶液压失效的突发状况,上部重载物下落因支撑压缩量已消除而没有了落差, 荷载托换即刻完成,有效保证了上部重载物的安全,从而也有效保证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桥梁结构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增高、变坡、纠偏,达到顶升后不降低桥梁结构使用功能的效果。
[0025] 顶升过程中,梁体纵坡的变化引起梁长投影长度的变化,并导致安装在梁底的千斤顶与支撑会引起相对位移,顶升过程中采用千斤顶底端设置可移动调节装置,不断调节千斤顶的纵向位置,确保千斤顶始终位于钢支撑中心,保证支撑系统不出现偏心受压的情况。
[0026] 曲线梁在顶升过程中,旋转轴在伸缩缝位置,梁体顶升实际是围绕旋转轴转动,顶升需要保证梁体是一种刚体旋转,每个控制点的旋转角度i是一样的,控制点距离旋转轴的距离L是不一样的,顶升高度即为:H=LXtani,所以对曲线桥梁顶升来说,各个控制点距离旋转轴都不等,旋转角度相等,则顶升高度都不等。需进行同步顶升,在控制顶升时,每个控制点输入的顶升速度指令都不同,呈比例形式,Hl: H2...Hn: H(n+1)=L1: L2…Ln:L (η+1)。
[0027] 上述同步顶升的安全保护有赖于平衡阀的采用,平衡阀为无泄漏锥阀结构,有3个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平衡油缸的负荷压力,使带载下降的顶升油缸不至失压下滑,即使在油管破裂时也不会让工件跌落。于是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变成进油调速,安全性大增。第二个功能是保护油缸不发生过载,当油缸内的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平衡阀能自动开启,卸掉过高的油压,保护油缸免遭过载。第三个功能是重载先开,可使多缸并联时,各缸载荷自动均衡。平衡阀可以直接安装在油缸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外接管道带来的意外。
[0028] 使用平衡阀以后,无论油缸上升还是下降,都是由进油流量控制油缸运动速度,而与油缸负载无关。目前传统使用的液控单向阀的系统,油缸下降时要使用背压节流阀调速,下降速度受油缸负载影响,当下降速度大于油泵供油流量时,液控单向阀便会震荡,十分危险。因为是背压节流调速,如果发生破管情况,液控单向阀无法保持油缸下降安全,而使用平衡阀的系统,因回油管无压力,所以破管时油缸仍可安全下落。
[0029] 曲线梁顶升曲线梁上升过程梁体会发生横向位移,这种情况发生在曲线梁的每个截面点上,施工时梁底千斤顶后纵向调节钢板螺栓移动条形孔沿梁体旋转轴垂直方向安装,不沿墩柱轴线垂直,以调整因梁体横向变为产生的水平位移,同时桥台横向限位系统也为平行梁体旋转轴方式安装。
[0030] 本发明的交替式顶升施工方法,能消除顶升时因千斤顶失效而出现的任何安全隐患,并同时采用顶升过程中加垫钢板的附加措施,保证整个顶升过程安全可靠。
[0031] 对于千斤顶的选用:
1、对桥梁的每个桥墩、桥台所承受的梁体进行称重,明确每个桥墩、桥台所承受梁体的荷载。
[0032] 2、每个桥墩、桥台的两侧位置处设置两组液压千斤顶进行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每组千斤顶的数量设置为偶数。
[0033] 3、宜选择小吨位千斤顶以便于安装和顶升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每一组千斤顶承受的总载荷量要大于每一个桥墩或桥台所承受的梁体荷载重量的2倍以上,以确保在顶升过程中如果发生其中一台千斤顶失效时进行更换,避免对桥梁结构及支撑系统造成影响。
[0034] 4、千斤顶必须配有液压锁及机械锁,以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从而保证负载的有效支撑。
[0035] 千斤顶安装时应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以免因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在顶升过程中,由于梁体伸长会使千斤顶中心偏离支撑中心,需要将千斤顶调整对中支撑中心,同时梁体旋转时,千斤顶同时有旋转,需要在千斤顶尾部增加楔形块调平千斤顶。
[0036] 由于桥梁旋转施工桥梁结构的水平投影会变长,同时桥梁结构因热胀冷缩造成的桥梁结构变化,则顶升系统与梁板会产生相对滑移,为保证此情况下顶升系统的安全及梁板的结构安全,需在桥梁结构上设置纵向限位装置,纵向限位系统同时具有限制横向发生位移的功能。
[0037] 随着桥梁投影的变长,需要保证伸缩缝部位的宽度大小,同时保证桥梁不能无限制的纵向位移,在伸缩缝部位安装推拉装置,保证伸缩缝的宽度,同时也起到横向限位作用。
[0038] 梁体伸缩缝的宽度控制采用在伸缩缝处塞垫楔形块,并且在每道伸缩缝处加设五道纵向限位装置,在顶升过程中由专人对伸缩缝处楔形块外露高度以及纵向限位工作情况进行控制。
[0039] 纵横向限位为简单施工工艺,在伸缩缝两端段将纵向限位装置用地锚螺栓的方式与主梁进行连接,千斤顶与顶板采用橡胶支座连接,在梁体旋转时保证千斤顶与顶板接触。橡胶支座固定于顶板上,并防止支座滑动。
[0040] 该顶升施工方法采用交替式顶升,交替式顶升在顶升过程中,梁体处于两组千斤顶交替支撑的状态,两组千斤顶交替支撑时,梁体位移均处于可控状态,在每一组支撑状态下,支撑体系的压缩量几乎不产生变化,因而梁体内力也几乎不产生变化。在这种施工方式下,梁体位移自顶升开始到顶升结束均连续处于受控状态。每个千斤顶压力也均连续监控状态,因此可以保证梁体在顶升过程中不被损坏,包括梁体在内的整个支撑体系也处于监控状态中。因此整个桥梁顶升系统也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中。
[0041] 采用上述的顶升施工方法,即可将如图8所示的连续桥梁顶升成为如图9所示的连续桥梁。
[0042]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用的施工装置,包括第一组千斤顶la、第二组千斤顶lb、钢支撑垫块3、液压泵站和控制台,所述第一组千斤顶Ia和第二组千斤顶Ib安装在需顶升桥梁结构2的底部,且两组千斤顶的活塞朝下设置,在活塞下端叠置钢支撑垫块3,控制台通过液压泵站驱动两组千斤顶。
[0043] 在桥梁结构2的底部固设分配梁7,两组千斤顶安装在分配梁7底部。
[0044] 所述钢支撑垫块3为两端焊接有法兰的钢管,上下叠置垫设的钢支撑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固结,相邻的钢支撑垫块3之间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加固构成钢桁架8。
[0045]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承担上部结构桥梁箱梁的重量,此装置需要考虑他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保证梁体顶升时装置本身的状态不变,同时保证梁体在顶升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不变,包括附加应力、位移等。顶升过程中采取内部监测数据与第三方监控数据进行校核,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确保顶升过程中梁体安全。在伸缩缝处的单侧顶升,需在其前后两侧(桥梁纵向)同时加压,以避免桥墩桩基顶部区域产生不平衡弯矩。
[0046] 该顶升施工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桥梁结构底部设置两组可主动施加顶升力的千斤顶,并由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两组千斤顶进行反复交替顶升,同时在一组千斤顶顶升的过程中,在另一组千斤顶的底部垫设钢支撑垫块,起到消除各支撑点之间的高差问题,从而有效保证桥梁结构顶升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顶升桥梁结构底部对应桥墩、桥台位置处的前后位置安装两组千斤顶,使千斤顶的活塞朝下设置,并在活塞下端垫置等高的钢支撑垫块; (2)通过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其中的第一组千斤顶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第一组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在第二组千斤顶的活塞下叠置加垫相应高度的钢板或钢支撑垫块形成钢支撑; (3)通过控制台控制液压泵站驱动第二组千斤顶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同时控制第一组千斤顶收缸,并在收缸后的第一组千斤顶的活塞下叠置垫设相应高度的钢支撑垫块; (4)重复步骤(2)和(3)进行反复交替顶升,直至将桥梁结构顶升至设计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升段桥梁结构上相应位置设置用于实时测量顶升高度的位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上下叠置垫设的钢支撑垫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相邻的钢支撑之间通过连接杆件连接加固构成钢桁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千斤顶均安装有安全阀和平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千斤顶/第二组千斤顶的顶升过程中,对应在第二组千斤顶/第一组千斤顶的活塞下逐步加垫钢板,直至顶升桥梁结构一个行程后,取出钢板使用钢支撑垫块替换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结构为直线梁或曲线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结构为位于上行下行坡道上的梁体、水平位置的梁体以及位于曲线段的梁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9299.4A CN103205940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9299.4A CN103205940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5940A true CN103205940A (zh) | 2013-07-17 |
CN103205940B CN103205940B (zh) | 2015-11-11 |
Family
ID=4875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39299.4A Active CN103205940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05940B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9318A (zh) * | 2013-09-26 | 2013-12-18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顶升机构、顶升方法、及具有该顶升机构的塔式起重机 |
CN104405140A (zh) * | 2014-11-21 | 2015-03-11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
CN104562942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交替顶升施工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105088977A (zh) * | 2015-08-21 | 2015-11-25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水平位移释放装置及其方法 |
CN105421253A (zh) * | 2015-12-23 | 2016-03-23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
CN105507168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多跨箱梁整体超高交替顶升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05568872A (zh) * | 2015-12-28 | 2016-05-11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不能同时解除两端约束连续箱梁的顶升工艺 |
CN105967091A (zh) * | 2016-06-22 | 2016-09-28 | 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可升降高承载物流包装平台 |
CN106006460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高承载物流包装平台的升降方法 |
CN106114960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液压千斤顶驱动高承载操作平台 |
CN106284079A (zh) * | 2016-08-08 | 2017-01-04 | 中交三公局桥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断柱交替分级同步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法 |
CN107254847A (zh) * | 2017-06-15 | 2017-10-17 | 上海颖川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环形立交同步顶升钢支撑结构 |
CN110565543A (zh) * | 2019-08-02 | 2019-12-13 |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运营铁路桥梁结构的纠正系统以及纠正方法 |
CN110644292A (zh) * | 2019-10-10 | 2020-01-03 | 同济大学 | 一种浮置板轨道的弹簧隔振器顶升方法 |
CN112030782A (zh) * | 2020-08-19 | 2020-12-04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旧桥顶升利用替换支座的施工方法 |
CN112813852A (zh) * | 2021-01-05 | 2021-05-18 | 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役桥梁桥面沉陷的修复加固方法 |
CN114164775A (zh) * | 2021-12-28 | 2022-03-11 | 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桥梁轨道消缺顶升工艺的精调复旧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05829U (zh) * | 2009-12-30 | 2010-10-13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
CN102102343A (zh) * | 2010-12-17 | 2011-06-22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对连续箱梁弯桥纠扭的方法 |
CN102477717A (zh) * | 2010-11-30 | 2012-05-30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 |
CN102518044A (zh) * | 2011-12-23 | 2012-06-27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桥梁顶升的plc液压比例同步顶升系统 |
CN102704415A (zh) * | 2012-06-25 | 2012-10-03 | 上海同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桥梁顶升的方法 |
CN102733316A (zh) * | 2012-07-13 | 2012-10-17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半径平曲线桥整体同步旋转顶升施工方法 |
CN202755456U (zh) * | 2012-07-30 | 2013-02-27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
-
2013
- 2013-04-22 CN CN201310139299.4A patent/CN1032059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05829U (zh) * | 2009-12-30 | 2010-10-13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
CN102477717A (zh) * | 2010-11-30 | 2012-05-30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 |
CN102102343A (zh) * | 2010-12-17 | 2011-06-22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对连续箱梁弯桥纠扭的方法 |
CN102518044A (zh) * | 2011-12-23 | 2012-06-27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桥梁顶升的plc液压比例同步顶升系统 |
CN102704415A (zh) * | 2012-06-25 | 2012-10-03 | 上海同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桥梁顶升的方法 |
CN102733316A (zh) * | 2012-07-13 | 2012-10-17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半径平曲线桥整体同步旋转顶升施工方法 |
CN202755456U (zh) * | 2012-07-30 | 2013-02-27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赵煜 等: "在役连续刚构桥顶升技术及应用",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9318A (zh) * | 2013-09-26 | 2013-12-18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顶升机构、顶升方法、及具有该顶升机构的塔式起重机 |
CN103449318B (zh) * | 2013-09-26 | 2015-11-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顶升机构、顶升方法、及具有该顶升机构的塔式起重机 |
CN104405140A (zh) * | 2014-11-21 | 2015-03-11 |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
CN104562942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交替顶升施工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105088977A (zh) * | 2015-08-21 | 2015-11-25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水平位移释放装置及其方法 |
CN105421253A (zh) * | 2015-12-23 | 2016-03-23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
CN105568872A (zh) * | 2015-12-28 | 2016-05-11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不能同时解除两端约束连续箱梁的顶升工艺 |
CN105507168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多跨箱梁整体超高交替顶升施工系统及方法 |
CN106114960A (zh) * | 2016-06-22 | 2016-11-16 | 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液压千斤顶驱动高承载操作平台 |
CN106006460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高承载物流包装平台的升降方法 |
CN105967091A (zh) * | 2016-06-22 | 2016-09-28 | 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驱动可升降高承载物流包装平台 |
CN106284079A (zh) * | 2016-08-08 | 2017-01-04 | 中交三公局桥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断柱交替分级同步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法 |
CN107254847A (zh) * | 2017-06-15 | 2017-10-17 | 上海颖川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环形立交同步顶升钢支撑结构 |
CN110565543A (zh) * | 2019-08-02 | 2019-12-13 | 中铁四院集团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运营铁路桥梁结构的纠正系统以及纠正方法 |
CN110644292A (zh) * | 2019-10-10 | 2020-01-03 | 同济大学 | 一种浮置板轨道的弹簧隔振器顶升方法 |
CN110644292B (zh) * | 2019-10-10 | 2021-05-11 | 同济大学 | 一种浮置板轨道的弹簧隔振器顶升方法 |
CN112030782A (zh) * | 2020-08-19 | 2020-12-04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旧桥顶升利用替换支座的施工方法 |
CN112030782B (zh) * | 2020-08-19 | 2022-03-04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旧桥顶升利用替换支座的施工方法 |
CN112813852A (zh) * | 2021-01-05 | 2021-05-18 | 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役桥梁桥面沉陷的修复加固方法 |
CN114164775A (zh) * | 2021-12-28 | 2022-03-11 | 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桥梁轨道消缺顶升工艺的精调复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5940B (zh) | 2015-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5940B (zh) |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 |
CN103266573B (zh) | 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单向单点三滑道同步顶推施工方法 | |
CN203256626U (zh) | 桥梁顶升系统 | |
CN107143145B (zh) | 一种钢桁架结构分段高空对接并同步卸载方法 | |
CN103572837B (zh) | 一种建筑物顶升方法 | |
CN105568853B (zh) | 大跨度钢砼组合桁架梁侧位横移、落梁的施工方法 | |
CN202492807U (zh) | 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系统 | |
KR101248838B1 (ko) | 교량 상판의 인상용 잭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좌장치 교체 공법 | |
CN102733316A (zh) | 一种小半径平曲线桥整体同步旋转顶升施工方法 | |
CN103437300A (zh) | 墩顶钢梁无墩旁托架架设双悬臂的施工方法 | |
CN206680862U (zh) | 可调节支座垫石及具有该可调节支座垫石的桥梁 | |
CN102477717A (zh) | 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 | |
CN104131516A (zh) | 一种桥梁悬灌浇筑挂篮反压施工方法 | |
CN101691813B (zh) | 用于超高结构施工的标高同步补偿装置及方法 | |
CN105297613A (zh) | 一种紧凑型斜拉索钢锚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173749U (zh) | 液压复式起重机塔架组装整体式竖向自顶升装置 | |
CN105155418B (zh) | 一种桥梁平移的施工方法 | |
CN107524093A (zh) | 一种桥梁顶升方法 | |
CN210827131U (zh) | 一种调整架桥机下导梁前后高差的垫墩装置 | |
KR101527782B1 (ko) | 합성형 교량의 변위관리 및 반전합성 경사지보공 설치방법 | |
CN202755456U (zh) | 一种建筑物顶升系统 | |
CN102704412A (zh) | 桥梁断柱顶升施工方法 | |
CN102758405A (zh) | 一种钢箱梁、混凝土梁结合顶升的工艺 | |
CN103147405B (zh) | 斜主桁斜拉桥钢梁架设方法 | |
CN210066473U (zh) | 一种桥梁减隔震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