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0810B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0810B
CN103200810B CN201180052341.8A CN201180052341A CN103200810B CN 103200810 B CN103200810 B CN 103200810B CN 201180052341 A CN201180052341 A CN 201180052341A CN 103200810 B CN103200810 B CN 103200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er dog
bar
section
chimeric
pus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23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0810A (zh
Inventor
大原研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0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0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0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57/00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57/01Devices for leading crops to the mowing apparatus
    • A01D57/02Devices for leading crops to the mowing apparatus using 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简单且迅速地从拨爪杆拆下拨爪。拨禾轮具有一对旋转支承体;横向架设于两旋转支承体的周缘部之间的多个拨爪杆;和以下垂状安装于各拨爪杆,对谷杆起拨禾作用的多个拨爪。拨爪可自由拆卸地安装于拨爪杆,其将一根圆棒材料弯曲而一体地形成有,对谷杆作用的拨爪主段;延伸设置于拨爪主段的基端部,与拨爪杆周面嵌合以保持姿态的凹状的嵌合段;延伸设置于嵌合段,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形成于拨爪杆的卡止孔而卡合的卡合段。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其具有设有多个拨爪的拨禾轮,利用拨禾轮拨禾谷杆进行收割。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1公开了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的一个形态。该联合收割机具有割取部,割取部具有,拨拢谷杆的拨禾轮;割刀,其割取拨禾轮拨拢的谷杆的植株根部;平台,其横向架设有拨拢由割刀割取的谷杆并将其横向运送的拨禾绞龙;和进给装置,其内部装有将由拨禾绞龙横向运送的谷杆向后方搬送的输送机。
拨禾轮利用轮支轴自由旋转地支撑于左右一对的轮支撑臂的前端部之间。而且,拨禾轮具有左右一对旋转支承体;架设于两旋转支承体之间的多个拨爪杆;和安装于各拨爪杆的多个拨爪。拨爪由一根圆棒材一体地形成有一对拨爪主段;和连接两拨爪主段上端部的连接段。即,一对拨爪形成二爪叉状。连接段大致沿拨爪杆的周面弯曲形成,由此,可自由装卸地卡合在与拨爪杆的周面嵌合的状态,使一对拨爪主段可与拨爪杆装卸。而且,通过使长度方向具有缝隙的筒状的拨爪盖在缝隙开闭方向上产生弹性形变,而将其安装在拨爪杆上,由此可利用拨爪盖覆盖拨爪的连结段。如此,可以简单地将拨爪安装于拨爪杆,并且蒿屑不会缠绕连结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9-39025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拨爪安装结构中,在拨爪主段破损等时,从拨爪杆拆卸拨爪主段的操作复杂。即,在拆卸拨爪主段时,首先,通过从拨爪杆拆卸拨爪盖,露出拨爪的连结段,对已卡合于拨爪杆的连结段解除其卡合,才能拆卸拨爪。此时,连结段牢固地嵌合与拨爪杆的周面,由于不能简单地拆掉拨爪杆,在解除卡合时需要逐个准备专用工具。因此,从这点看来,拆卸拨爪的操作复杂。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目的在于能够简单且迅速地安装或拆卸(拆除)拨爪杆的拨爪。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种植在田地中的谷杆,一边利用拨禾轮进行拨禾一边利用割刀装置进行割取的割取部,拨禾轮具有一对旋转支承体,横向架设于两旋转支承体的周缘部之间的多个拨爪杆,和以下垂状安装于各拨爪杆、起到拨拢谷杆作用的多个拨爪,拨爪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拨爪杆,其使一根圆棒料弯曲,一体地形成有作用于谷杆的拨爪主段,延伸设置于拨爪主段的基端部、与拨爪杆周面嵌合以保持姿态的凹状的嵌合段,延伸设置于嵌合段、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形成于拨爪杆的卡止孔而卡合的卡合段。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由于嵌合段嵌合于拨爪杆的周面,并且卡合段卡合在卡止孔中,可将拨爪以下垂状态牢固地安装于拨爪杆。通过解除嵌合段的嵌合状态,并且从卡止孔拔出卡合段,可以从拨爪杆简单并且迅速地拆卸拨爪。而不需要螺栓·螺母等安装件。
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段,从与拨爪对谷杆起拨禾作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嵌合于拨爪杆的周面,并且,所述卡合段从与嵌合段的嵌合方向大致垂直的上方插入所述卡止孔并卡合。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在拨爪拨拢田地时,对拨爪的负荷作用于嵌合段的嵌合方向,使嵌合段不会从拨爪杆脱落。
第3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根据第1或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爪由弹簧钢材一体形成,并且,所述嵌合段沿着拨爪杆的周面弯曲成凹状而形成,开口的嵌合口为拨爪杆的外径以下。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利用弹簧钢材制的嵌合段,可牢固地嵌合于拨爪杆,可良好地确保拨爪的姿态保持,并确保拨爪拨拢谷杆的效率。
第4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根据第1~3中任一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装置具有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锯齿状的动刀片和接受动刀片的定刀片,定刀片在前端部形成为具有谷杆引导片的前端变细形状,向机体前进方向突出,并在机体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所述各拨爪配置于相邻的谷杆引导片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方。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由于各拨爪配置于相邻的谷杆引导片之间的大致中央部上方,可通过各拨爪顺利并稳定地拨拢种植谷杆,并可顺利地利用后续的割刀装置对种植谷杆的植株根部进行切断操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即,在本发明中,由于具有嵌合于拨爪杆的周面的嵌合段、和可自由插拔地插入形成于拨爪杆的卡止孔并卡合的卡合段,因此可不使用螺栓·螺母等的安装件,简单并迅速地在拨爪杆上安装或拆卸(拆除)拨爪。另外,由于拨爪单独安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设置用于连结一对拨爪主段的连结段,因此可消除蒿屑等缠绕于连结段的不良情况。因此,可以不要拨爪盖等的其他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3为割取部的侧视图。
图4为割取部的主视图。
图5为割取部的俯视图。
图6为从旋转支承体的外侧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为从旋转支承体的内侧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为旋转支承体的主视图(外侧面图)。
图9为旋转支承体的后视图(内侧面图)。
图10为旋转支承体的左视图(前端面图)。
图11为旋转支承体的俯视图(上断面图)。
图12为旋转支承体的仰视图(下端面图)。
图13为图8的I-I线剖面图。
图14为图9的II-II线剖面图。
图15为表示在旋转支承体的拨禾轮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拨爪的立体图。
图17为拨爪的主视图(外侧面图)。
图18为拨爪的后视图(内侧面图)。
图19为拨爪的左视图(前面图)。
图20为拨爪的右视图(后面图)。
图21为拨爪的俯视图(上面图)。
图22为拨爪的仰视图(下面图)。
图23为拨爪的安装说明立体图。
图24为拨爪的安装说明俯视图。
图25为拨爪的姿态保持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联合收割机
24拨禾轮
33轮支轴
34旋转支承体
35拨爪杆转动支体
36拨爪杆
37拨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联合收割机1,在左右一对的履带式的行走部2、2的正上方配置机体3,在机体3的前方安装有割取部4。在机体3中,在左侧脱粒部5和筛选部6上下分段配置,在它们的正后方配置排杆处理部7,另一方面,在右侧前后方向依次配置驾驶部8和谷粒储存部9和动力机部10。11为设置于动力机部10的发动机,12为连通连设于谷粒储存部9的袋装用搬出体,13为与谷粒储存部9连通设置的搬出绞龙。
割取部4具有进给装置20、平台21、割刀装置22、左右一对的分禾器23、23和拨禾轮24。
具体来说,如图3~图5所示,进给装置20形成为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形筒状,在内部设置从前方向后方搬送割取的谷杆的输送机(图中未表示)。进给装置20配置于驾驶部8的左侧下方,并且其后端部可自由升降地轴支承于机体3的前部,可利用升降油压缸26调节升降位置。
平台21以与机体3的左右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形成前方开口的盒(casing)的形状,左侧部与进给装置20的前端部开口部(搬入口部)连通连结,在内部左右方向横向架设有朝向转动轴心的拨禾绞龙25。拨禾绞龙25将由后述割刀装置22割取的谷杆收集至平台21内,并将其横向搬入进给装置20的前端开口部(搬入口部)。
割刀装置22形成左右方向延伸的剪发器型,在平台21的前端下部,横跨其前端整体宽度。从种植谷杆的根部切割。
左右一对的分禾器23、23分别从平台21的左右侧壁向前方伸出,随着机体向前行走,将种植谷杆划分为割取部分和不割取部分。
拨禾轮24配置于左右一对的分禾器23、23之间的上方,可在拨禾时自由旋转,并将由两分禾器23、23划分的割取谷杆收集到平台21。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割取部4中,利用左右一对的分禾器23、23,对种植谷杆进行划分,利用拨禾轮24收集其划分为割取部分的谷杆,并利用割刀装置22割取收集的种植谷杆的根部,而收集到平台21内。利用拨禾绞龙25将收集到平台21内的谷杆横向运送,搬入到进给装置20的前端部开口部(搬入口部),然后,通过进给装置20内的输送机25,将全谷杆搬入(投入)到配置于后方机体3的脱粒部5。
以下,具体说明拨禾轮24的结构。即,拨禾轮24,如图3~图5所示,在平台21的后端上部左右方向上横架向轴线方向的臂支轴30。在臂支轴30的左右侧端部轴支撑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支撑梁31、31的基端部(后端部)。并且,各支撑梁31的中途部和平台21的侧壁之间设置轮升降油缸32,能够以臂支轴30为中心使两支撑梁31、31升降。
在两支撑梁31、31的前端部之间,可绕轴心自由旋转地轴支撑有左右方向延伸的轮支轴33,并且可对轮支轴33在前后方向自由调节其始端彼此的位置。在轮支轴33的左右侧端部,左右一对的旋转支承体34、34左右对置,以它们的中心部进行安装。两旋转支承体34、34为金属制的板状体,形成为正五边形,在左右对置的各角部(顶部)之间借助拨爪杆转动支体35,横向架设左右方向延伸的管(圆管)状的拨爪杆36,使其可绕该轴线自由旋转。
在各拨爪杆36中,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呈下垂装安装多个拨爪37。在右侧的旋转支承体34的外侧,配置围绕与轮支轴33的轴心偏心设置的轴心旋转的拨爪姿态保持用旋转支承体38。
拨爪姿态保持用旋转支承体38形成与旋转支承体34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各角部(顶部)安装有连接转动支体39,与连接转动支体39靠近的拨爪杆36的右侧,利用链杆40连结,形成拨爪姿态保持机构41。
如上所述,拨爪姿态保持机构41,其使旋转移动的拨爪37中至少对种植谷杆发生作用的拨爪37保持规定的下垂姿态,保持该下垂姿态的拨爪37对种植谷杆起拨拢作用。
在臂支轴30的右侧端和轮支轴33的右侧端之间,设置有与发动机11连动连结的传动机构42,从图25的左侧观看,轮支轴33以逆时针R旋转。
如上所述,从图25的左侧观看,如果轮支轴33以逆时针R旋转,安装于轮支轴33的左右一对旋转支承体34、34也以逆时针R旋转,借助拨爪杆36安装在两旋转支承体34、34之间的拨爪37绕旋转支承体34的外周移动。此时,利用拨爪姿态保持机构41,使各拨爪37在保持下垂姿态的状态下移动,起到准确地拨拢种植谷杆的作用。
以下,具体说明拨爪杆36的安装结构和拨爪37的安装结构。
(拨爪杆36的安装结构)
首先,参照图6~图14说明直接支撑拨爪杆36的旋转支承体34。旋转支承体34形成为,在形成正多边形(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五边形)的薄壁金属板的中心部形成有圆形口50,在圆形口50的周围,隔开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5个倒三角形口51。
上述外观形状的旋转支承体34,除五个角部(顶部)52外,通过对其大致整体在外侧实施模压(emboss)加工形成凸条,而一体形成用于安装到轮支轴33上的链杆形状的轮轴部53;从轮轴部53向放射线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五根轮辐部54;和连结周向相邻的轮辐部的前端部的直线状的连结部55。56为在轮辐部54的中央部,长度方向延伸的模压加工形成的凹条部。上述结构实现了旋转支承体34结构部件数量减少、轻量化和高刚性。
角部(顶部)52构成连结用板状片52a,其外侧面形成相对于轮辐部54·连结部55的外侧面位于内侧的、带台阶的凹状面。并且,在连结用板状片52a的中途部,形成用于配置拨爪杆36的侧端部的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形成为在放射线方向和左右侧开口的凹状。52c为在连结用板状片52a上形成左右方向开口的螺栓孔,形成于两处,在中间夹着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
在角部(顶部)52的连结用板状片52a中,如图15所示,利用拨爪杆转动支体35可自由拆装地安装由拨爪杆36。
即,拨爪杆转动支体35包括,支撑拨爪杆36,可使其围绕其轴线自由旋转的筒状轴套部61;和从轴套部61的外周面向外侧呈展开状突出设置的一对连结用耳片62、62。如图24所示,在位于两连结用耳片62、62的内侧面轴套部61的外周面,形成用于嵌入形成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的连结用板状片52a的周边缘部的嵌入槽61a。嵌入槽61a的一侧壁为连结用耳片62、62,在使拨爪杆转动支体35利用嵌入槽61a嵌入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时,连结用耳片62、62的内侧面与连结用板状片52a的外侧面形成面接触,呈内外侧重合状态。此时,在连结用耳片62、62上形成有开口于左右方向的螺栓孔62a、62a,在左右方向上上述螺栓孔62a、62a与形成于连结用板状片52a的螺栓孔52c、52c相配合。
因此,通过从外侧向配合的螺栓孔52c、62c插入连结螺栓63,在连结螺栓63的前端部旋紧螺母64,可以将插入有拨爪杆侧端部的拨爪杆转动支体35安装于连结用板状片52a。在拨爪杆36的侧端部,在垂直于其轴心的方向形成有贯通孔70,将拨爪杆36的侧端部插入拨爪杆转动支体35的轴套部61,使贯通孔70配置于比轴套部61外侧端面靠外侧,并且,将防脱销71插入贯通孔70中,使防脱销71隔着垫圈72与轴套部61的外侧端面抵接,可以使得拨爪杆36不会从拨爪杆转动支体35中脱落。另外,通过相反的顺序,可以从连结用板状片52a安装拨爪杆36。其结果是,可以简单地利用拨爪杆转动支体35将拨爪杆36可装卸地安装于连结用板状片52a。
但是,利用拨爪杆配置用凹部52b将拨爪杆转动支体35从侧方安装于连结用板状片52a,从而,可防止由安装部件形成的从旋转支承体34的周端面向放射线方向的突起部。因此,对于旋转支承体34,可防止谷杆钩挂于突起部,而造成割取效率下降等不良情况。
另外,对于连结用板状片52a的外侧面,其是相对于轮辐部54和连结部55的外侧面位于内侧的带台阶的凹状面,将拨爪杆转动支体35和该连结用板状片52a的外侧面连结为左右重合状态,因此在旋转支承体34的放射线方向,不存在从基部向旋转支承体34外侧大幅伸出的安装部件,可以避免这样的部件钩挂住种植谷杆。
(拨爪37的安装结构)
使拨爪37可逐个自由拆卸地安装于拨爪杆36。即,拨爪37,如图16~图22所示,将弹簧钢材的一根圆钢弯曲而一体地形成,对谷杆起作用的拨爪主段80;使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上端部)80a延伸并弯曲形成弦卷形的螺旋部形成段81;从螺旋部形成段81延伸,并嵌合于拨爪杆36的周面,保持拨爪主段80的姿态的凹状的嵌合段82;和延伸设置于嵌合段82,自由插拔地插入形成于拨爪杆36的卡止孔73并扣紧的卡合段83。
拨爪主段8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并且,使下部向前方弯曲呈凸状(“<”的形状)。使得该拨爪主段80保持从拨爪杆36呈竖直向下方向下垂的姿态,使得拨爪主段80起到拨拢种植谷杆到平台21内的作用。
通过使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上端部)80a向前上方延伸,并在比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80a靠前方位置处,弯曲成两层环状的弦卷形,而形成螺旋部形成段81。两层环状的内径与拨爪杆36的外径W1大致相同(参照图25)。螺旋部形成段81,其与从前方向后方拨拢种植谷杆的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80a一体成形,对受到种植谷杆的从后方向前方反作用F的拨爪主段80施加弹性,以使其保持下垂姿态。
嵌合段82向后方弯曲成膨出的半圆弧状。即,从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80a位置向上方延伸,并且沿拨爪杆36的背面(后半部周面)呈弯曲状延伸,然后,其前端部82a延伸到比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80a位置略靠前的位置。并且,由嵌合段82的前端部82a和螺旋部形成段81的上端部81a形成嵌合开口部84。在此,如图25所示,嵌合开口部84的开口宽度W2为拨爪杆36的外径W1以下,并且,嵌合段82的半圆弧直径W3为拨爪杆36的外径W1以上。
如上所述,嵌合段82从拨爪杆36的后方,即,拨爪37受到种植谷杆的从后方向前方的反作用F的方向(与对谷杆的拨禾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嵌合于拨爪杆的周面。此时,嵌合开口部84的开口宽度W2为拨爪杆36的外径W1以下。因此,克服由弹簧钢形成的嵌合段82的前端部82a和螺旋部形成段81的上端部81a的弹力,嵌合开口部84开口到与拨爪杆36的外径相同直径,由此,嵌合段82从后方嵌合于拨爪杆36,并且通过嵌合开口部84可以从上下方向夹持并附加拨爪杆36。因此,嵌合段82可以稳固地嵌合于拨爪杆36,保持相同状态。
卡合段83形成为,使嵌合段82的前端部82a弯曲状延伸,以在同一平面内向后方折回,并向铅直下方弯折成大致直角,前端部直线状延伸,以到达螺旋部形成段81的上端部81a侧方位置。此处,卡合段83和拨爪主段80的基端部(上端部)80a,如图17所示,从侧面观看,大致配置于同一轴心线上。并且,卡合段83从大致垂直于嵌合段82的嵌合方向(从后方向前方大致水平嵌合的方向)的上方,插入形成于拨爪杆36的卡止孔73并卡止。
通过如此形成拨爪37,假设拨爪37拨拢田地时,将在嵌合段82的嵌合方向对拨爪37作用负荷(反作用F),因此嵌合段82不会从拨爪杆36脱落。并且,由于可牢固地以弹簧钢制嵌合段82与拨爪杆36嵌合,保持该状态,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拨爪37的姿态保持,并良好地确保由拨爪37拨拢谷杆的效率。
以下,参照图23和图24说明将拨爪37安装于拨爪杆36的方法。
如图23和图24(a)所示,卡合段83从上方插入卡止孔73。此时,螺旋部形成段81配置于拨爪杆36的后下方。即,配置嵌合开口部84使其开口于拨爪杆36的轴线方向(左右方向)。
然后,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上下方向上朝向轴线的卡合段83向中心,将螺旋部形成段81向前方旋转90°。此时,由于嵌合开口部84以施加弹力状态嵌合于拨爪杆36的后半部周面,限制卡合段83向上方拔出。
如此,可以简单地并且牢固地将拨爪37安装于拨爪杆36。另外,通过相反的顺序,可以简单地从拨爪杆36拆卸拨爪37。不需要螺栓·螺母等的安装件。
以下,说明将拨爪37安装于拨爪杆36的位置,但因为其安装位置与拨爪37和割刀装置22的谷杆引导片91b的相对关系有关,为方便起见,首先说明割刀装置22的结构。
割刀装置22,如图3和图5所示,在平台21的前下端边缘部安装有在其左右全宽度延伸的割刀架90,在割刀架90上向前方(机体的前进方向)突出配置有多个定刀片91,通过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端缘部形成为锯齿状的动刀片92在定刀片91上,以一定的宽度往复滑动,而利用动刀片92和定刀片91的相互作用切断种植谷杆的植株根部。定刀片91包括基端部(后端部)的定刀主刀片91a和前端部的谷杆引导片91b,形成前后方向延伸且向前方端部变细的形状。并且,多个定刀片91分别在左右宽度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将种植谷杆的植株根部引导至左右相邻的定刀片91、91的谷杆引导片91b、91b之间,利用动刀片92切断其植株根部。在定刀主刀片91a形成滑动槽(图中未表示),使动刀片92以横切状在滑动槽中滑动。
如俯视图的图5所示,拨爪37的拨爪主段80被配置于在俯视图中与假想线K重合的位置,该假想线K表示左右相邻的谷杆引导片91b、91b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在各拨爪杆36上,左右方向隔开一定的间隔安装有多个拨爪37,安装于相邻的拨爪杆36的拨爪37彼此错开一半的间距。即,设左右相邻的谷杆引导片91b、91b的间隔为间距P,则安装于各拨爪杆36的多个拨爪37彼此(具体为拨爪主段80彼此)隔开两个间距P,安装于相邻的拨爪杆36的拨爪37(具体为拨爪主段80)彼此间隔隔开一个间距P。
如上所述,由于将各拨爪37配置于左右相邻的谷杆引导片91b、91b之间的大致中央部上方,因此可顺利并稳定地利用各拨爪37拨拢种植谷杆。并且,能够顺利地利用后续的割刀装置22切断种植谷杆的植株根部,并顺利地利用拨禾绞龙25进行拨禾·搬送等各操作。

Claims (4)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种植在田地中的谷杆,一边利用拨禾轮进行拨禾一边利用割刀装置进行割取的割取部,
拨禾轮具有一对旋转支承体,横向架设于两旋转支承体的周缘部之间的多个拨爪杆,和以下垂状安装于各拨爪杆、起到拨拢谷杆作用的多个拨爪,
拨爪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拨爪杆,其使一根圆棒料弯曲,一体地形成有:作用于谷杆的拨爪主段;使所述拨爪主段的基端部延伸并弯曲形成弦卷形的螺旋部形成段;从所述螺旋部形成段延伸、并嵌合于所述拨爪杆的周面、保持所述拨爪主段的姿态的凹状的嵌合段;和延伸设置于嵌合段、可自由拔插地插入形成于拨爪杆的卡止孔而卡合的卡合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段形成为,使所述嵌合段的前端部弯曲状延伸,以在同一平面内向后方折回,并向铅直下方弯折成大致直角,所述前端部直线状延伸,以到达所述螺旋部形成段的上端部侧方位置,
所述卡合段和所述拨爪主段的所述基端部,从侧面观看,大致配置于同一轴心线上,
在配置嵌合开口部使其开口于所述拨爪杆的轴线方向的状态下,使所述卡合段从与所述嵌合段的嵌合方向大致垂直的上方插入所述卡止孔并卡合,
在上下方向上朝向轴线的所述卡合段向中心,将所述嵌合段旋转90°,所述嵌合段以施加弹力状态嵌合于所述拨爪杆的半部周面,以限制所述卡合段向上方拔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爪由弹簧钢材一体形成,并且,所述嵌合段沿着拨爪杆的周面弯曲成凹状而形成,开口的嵌合口为拨爪杆的外径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割刀装置具有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锯齿状的动刀片和接受动刀片的定刀片,
定刀片在前端部形成为具有谷杆引导片的前端变细形状,向机体前进方向突出,并在机体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
所述各拨爪配置于相邻的谷杆引导片之间的大致中间部上方。
CN201180052341.8A 2010-10-27 2011-05-30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32008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0717A JP5697944B2 (ja) 2010-10-27 2010-10-27 コンバイン
JP2010-240717 2010-10-27
PCT/JP2011/062339 WO2012056757A1 (ja) 2010-10-27 2011-05-30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0810A CN103200810A (zh) 2013-07-10
CN103200810B true CN103200810B (zh) 2016-06-29

Family

ID=4599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2341.8A Active CN103200810B (zh) 2010-10-27 2011-05-30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97944B2 (zh)
CN (1) CN103200810B (zh)
WO (1) WO2012056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2856B2 (ja) * 2012-05-16 2016-03-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タイン取付構造
JP5950854B2 (ja) * 2013-03-18 2016-07-13 株式会社クボタ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6643898B2 (ja) * 2015-12-25 2020-02-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装置
CN114532074B (zh) * 2022-04-11 2023-06-23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大豆联合收获机拨禾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9461Y (zh) * 1999-09-17 2000-08-02 刘明石 机动收割机
CN2720796Y (zh) * 2004-04-29 2005-08-31 孙国珍 禾本作物割晒机
CN201182094Y (zh) * 2008-03-27 2009-01-21 郭刚 玉米及大豆籽粒收获机拨禾轮用弹齿
CN201243486Y (zh) * 2008-06-29 2009-05-27 寇凯 改进的联合收割机割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102119U (zh) * 1972-03-06 1973-11-30
US4882899A (en) * 1988-06-15 1989-11-28 Hcc, Inc. Harvester reel tine and bat assembly
JPH119059A (ja) * 1997-06-20 1999-01-19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汎用形コンバイン
US6199358B1 (en) * 1999-06-11 2001-03-13 Crary Company Reel tine assembly
JP4521097B2 (ja) * 2000-05-24 2010-08-1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掻込みリール
JP2007037442A (ja) * 2005-08-02 2007-02-15 Kubota Corp 掻込みリールのタイン取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9461Y (zh) * 1999-09-17 2000-08-02 刘明石 机动收割机
CN2720796Y (zh) * 2004-04-29 2005-08-31 孙国珍 禾本作物割晒机
CN201182094Y (zh) * 2008-03-27 2009-01-21 郭刚 玉米及大豆籽粒收获机拨禾轮用弹齿
CN201243486Y (zh) * 2008-06-29 2009-05-27 寇凯 改进的联合收割机割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97944B2 (ja) 2015-04-08
WO2012056757A1 (ja) 2012-05-03
JP2012090569A (ja) 2012-05-17
CN103200810A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0810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2617704U (zh) 联合收割机用副切断装置及安装有这种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CN202190548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6470541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650723A (zh) 苗移植机
EA201100272A1 (ru) Машина для уборки урожая с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монтажа и демонтажа устройства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убираемой культуры
CN203820936U (zh) 倾斜式籽棉清理机
JP2007151439A (ja) コンバインの掻き込みリール
US9668409B2 (en) Cutting system for a harvester and a sugar cane harvester having a cutting system
CN102781217B (zh) 联合收割机的废秸秆刀具装置
CN203261775U (zh) 弹齿安装结构
CN203492398U (zh) 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上拨禾装置
CN104641795B (zh) 甘蔗切尾机
CN104412760B (zh) 秧苗插植装置
KR101322252B1 (ko) 콤바인
JP2008014395A (ja) 伝動遮断機構
CN203327542U (zh) 高寒区野菊花收割机
CN205546834U (zh) 一种制种玉米父本切除铺放机
KR20090005952A (ko) 콤바인
CN101466258B (zh) 联合收割机
CN110313295A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
CN200938762Y (zh) 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
CN110036768A (zh) 仿垄形秸秆捡拾器
CN204681900U (zh) 玉米收获机
CN110352689A (zh) 用于收获机的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9, No.1, Hino Machi, Osaka Shibei District,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